昆钢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云南昆明650302
摘要:绿色建筑人文理念的研究,经过我国多年在绿色建筑领域的实践,总结出绿色建筑基本理念,即“天人和谐、持续发展;安全健康、经济适用;地域适应、节约高效;以人为本、诗意安居”。这也可以看成中国特色的绿色建筑理念的正式表达。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由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运用、节水与水资源运用、节材与材料资源运用、室内环境质量和运营管理(住宅建筑)或全生命周期综合性能(公共建筑)六类指标组成。
关键词:绿色建筑;发展理念;体系建设
前言
所谓“绿色建筑”的“绿色”,并不是指一般意义的立体绿化、屋顶花园,而是代表一种概念或象征,指建筑对环境无害,能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并且在不破坏环境基本生态平衡条件下建造的一种建筑,又可称为可持续发展建筑、生态建筑、回归大自然建筑、节能环保建筑等。
以人、建筑和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为目标,在利用天然条件和人工手段创造良好、健康的居住环境的同时,尽可能地控制和减少对自然环境的使用和破坏,充分体现向大自然的索取和回报之间的平衡【1】。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关于绿色建筑的定义: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2】。
1、中国绿色建筑发展的理念及方向
1.1发展理念
在中国,对绿色建筑人文理念的研究,经过我国多年在绿色建筑领域的实践,专家们凝炼出32个字总结出绿色建筑基本理念,即“天人和谐、持续发展;安全健康、经济适用;地域适应、节约高效;以人为本、诗意安居”。这也可以看成中国特色的绿色建筑理念的正式表达。
经过多年的绿色建筑实践,尤其是学术界的良好引导,部分先行开发商的经验总结,业界逐步认识到“天人合一,和谐共生”是我国绿色建筑理念的核心,是有别于国际上其他评估体系、技术体系的灵魂所在。
1.2发展方向
1.2.1、装配化
目前,我们的建筑都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的房子有百年的寿命甚至更长,但是我们的门窗却只有30年或更少的寿命,如何才能更好的将两者区分更新是一个难题。而解决这个难题的途径就是对建筑进行装配化,把建筑分解成组件,然后进行工厂化生产,最后现场装配,这样的话,对于室内建筑的施工,它的建造过程都能做到绿色,在质量上也能做到严格可控。
1.2.2、地域化
对于绿色建筑,它必须是地域化的,必须是适合当地气候的,这在我们古老的建筑技术中都是能找到例子的。例如生土建筑、窑洞式建筑,这样的一些具有前人智慧的建筑已经给我们做了准确到位的绿色指导,同时向我们诠释了古建筑如何做到适应气候变化和节能减排。因地制宜,因时而异,是我们对绿色建筑的根本性要求。
1.2.3、智能化
针对目前的绿色建筑的内部微气候调节问题,它不能仅仅依靠硬件,更需要软件的支持。这些软件即包括现代的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把建筑功能信息化,在技术支持下进行收集整理,把建筑的能耗损耗降低。建筑智能化势必成为未来建筑发展趋势,多用信息,少用能源,让建筑真正低碳化。
1.2.4、健康化
建筑的根本是人,微生态环境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人的心理,决定了人的健康,决定了人的幸福获得感。需要我们更多从材料,模式,结构,包括公共空间的角度去思考如何解决居民健康,提升居民幸福感,只有满足这些条件和能解决这些问题的建筑才能称得上是绿色建筑。
1.3中国绿色建筑现状以及上海世博会的启示
随着科技的进步,建筑,早已从最原始的遮风挡雨、御寒避暑的地方,发展成为能够完成人类梦想,实现更多可能性的空间,建筑的功能正在被无限延展。
节能、降耗、绿色、健康,已成为全世界对未来建筑的共同追求,建筑能耗降低,将对全社会节能减排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上海世博会带给我们的启示,全球建筑业的绿色节能的发展方向。今日先进的节能智慧,将为明日人类的绿色未来提供可能【3】。
2、绿色建筑的市场前景
绿色建筑行业的产业关联度是非常高的,将会涉及建材、冶金、化工等50多个行业,蕴藏着巨大的商机。
第一新技术革命与节能相关联:首先要注重建筑企业节能,推行绿色建筑,已成为全球趋势,现在有的西方国家已经提出了建筑零碳排放。在“十二五”建筑节能规划中,提出要加强绿色建筑的推广、新型墙体材料的应用等。
第二建筑行业是节能重点领域:在中国节能市场里,有50%的资源被用于建筑工程。在未来的发展中,会对建筑材料和技术有更高的要求,预计未来10年,推行绿色建筑,在上层设计上需要鼓励材料、仪表、器具、构件等产品的研发,推进这些产品的生产基地建设,形成规模化。
3、发展绿色建筑的体系建设
(1)绿色建筑标准体系。尽快完善绿色建筑标准体系,制(修)订绿色建筑规划、设计、施工、验收、运行管理及相关产品标准、规程。加快制定适合不同气候区、不同建筑类型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编制绿色生态城区指标体系、技术导则和标准体系
(2)绿色建筑评价制度。各地住房城乡建设、财政部门要加大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制度的推进力度,建立自愿性标识与强制性标识相结合的推进机制,对按绿色建筑标准设计建造的一般住宅和公共建筑,实行自愿性评价标识,对按绿色建筑标准设计建造的政府投资的保障性住房、学校、医院等公益性建筑及大型公共建筑,率先实行评价标识,并逐步过渡到对所有新建绿色建筑均进行评价标识。
(3)绿色建筑评价能力建设。培育专门的绿色建筑评价机构,负责相关设计咨询、产品部品检测、单体建筑第三方评价、区域规划等。建立绿色建筑评价职业资格制度,加快培养绿色建筑设计、施工、评估、能源服务等方面的人才【4】。
3.1政策与法律法规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等15项与绿色建筑内容相关行政法规;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节能中长期规划》等法规性文件。
3.2设计理念与规范
节能能源:充分利用太阳能,采用节能的建筑围护结构以及采暖和空调,减少采暖和空调的使用。根据自然通风的原理设置风冷系统,使建筑能够有效地利用夏季的主导风向。建筑采用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平面形式及总体布局。
节约资源:在建筑设计、建造和建筑材料的选择中,均考虑资源的合理使用和处置。要减少资源的使用,力求使资源可再生利用。节约水资源,包括绿化的节约用水。
回归自然:绿色建筑外部要强调与周边环境相融合,和谐一致、动静互补,做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舒适和健康的生活环境:建筑内部不使用对人体有害的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室内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当,使居住者感觉良好,身心健康。
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世界各国对建筑节能的关注程度正日益增加。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建筑使用能源所产生的CO2是造成气候变暖的主要来源。节能建筑成为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绿色建筑也应运而生。
4、结论
建筑是能源消耗的主要领域。人类对于建筑的需求,经历了掩蔽——舒适建筑——健康建筑——绿色建筑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低能耗甚至无能耗的阶段,第二和第三是高耗能的阶段,第四阶段则是高能量效率、大量利用可再生资源和未利用能源,突出强调能源节约和建筑材料的循环利用。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推进建筑节能,增强环保意识,对于在现阶段解决中国能源问题,改善环境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绿色建筑.http://baike.baidu.com/view/634350.htm.
[2]GBT50378-2006.绿色建筑评价标准[s].
[3]中国绿色建筑行动纲要.
[4]关于加快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