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机失调论文_王钱,闫润红

导读:本文包含了气机失调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气机,药疗法,中医,津液,脏腑,系统,脾胃。

气机失调论文文献综述

王钱,闫润红[1](2019)在《闫润红教授关于失眠气机失调理论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失眠常指睡眠质量不能满足人体生理需要,从而影响人们生活及健康的一种疾病。而闫润红教授在多年临床经验中发现,气机失调不仅可以影响五脏生理功能,还会形成不同程度的痰湿、血瘀、湿热等病理产物,因而逍遥散在疏肝的基础上配伍养血、健脾、祛痰等药物,可以治疗多种失眠并取得较好的疗效。(本文来源于《山西中医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崔琰,段永强,李能莲,王惠楠,杜鹃[2](2019)在《基于气机失调探讨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验案举隅》一文中研究指出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中医学根据其胃脘月真胀、嗳气等临床表现,将其归属于"胃痞"范畴。胃痞证的发生多与中焦气机失调相关,故治疗胃痞证多以调理中焦气机为要。香砂六君子汤配伍严谨,具有健脾化湿,行气化痰之效,可以有效调理中焦气机,为治疗胃痞的有效复方。现总结验案4则,以飨同道。(本文来源于《中医研究》期刊2019年01期)

郭丰年,倪青[3](2018)在《从脏腑气机失调看消渴病病机》一文中研究指出消渴病乃机体对水谷精微的代谢异常,经过代谢,水谷精微化为气血津液输注全身,如若脏腑气机失调,代谢受阻,消渴乃发。在消渴病的发病过程中,脾、肾、肝、肺气机失调为主要原因,心、胃、膀胱的气机失调在消渴病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促进作用。(本文来源于《环球中医药》期刊2018年06期)

张晨阳,王维,陈文慧[4](2018)在《基于气机失调初步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病机》一文中研究指出非酒精性脂肪肝证候多样,与气机失调关系密切,临床常以痰瘀为病机特点。文章基于气机运动,初步探讨气机失调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机,为临床从调理气机的角度防治非酒精性脂肪肝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时珍国医国药》期刊2018年05期)

刘呈祥,闫伟,滕晶,齐向华[5](2017)在《“系统辨证脉学”之气机失调脉象系统临床应用举隅》一文中研究指出气机理论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内容,本文对气机的概念、沿革及作用进行了探讨;系统介绍"系统辨证脉学"气机失调系统脉象特点;以中风病病案为例,解析气机辨证系统在中医辨证诊疗过程中的临床应用。(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急症》期刊2017年12期)

李瑞艳[6](2017)在《温邪入肾后气机失调的辨治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系统探讨明清以来温病学家论治肾系温病的经验,总结出他们对温邪入肾后导致肾的气机失调及温邪在肾升降出入态势的辨治规律,并总结出相应的常见证型及治则治法,为丰富温病的辨证---升降出入辨证,进一步指导临床提供依据。方法:对古今相关文献尤其是明清以来温病学家论治肾系温病的文献进行搜集挖掘与整理,总结肾的生理功能和病理表现,结合现代临床,进行文献整理及分析总结。结果:研究发现温邪入肾后对肾气机升降出入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导致肾主水、藏精等肾之生理功能的异常,另一方面肾之气机失调影响到肾与其他脏腑之间的气机升降。温邪入肾导致肾生理功能异常方面包括:温热邪气入肾,阴伤液涸,源泉枯竭,而见小便短少或不利等水液之出的异常;湿热之邪久羁,或肾阳受损,肾之温阳化气失司,或湿浊“蒙上流下”,亦导致水液之出的异常;温邪影响肾之藏精功能,而影响肾气对其他脏腑气机升降出入的调控,见脾之升清降浊、肝之疏泄、膀胱之司开阖等的异常。温邪入肾,肾之气机失调,导致肾与其他脏腑之间的气机升降出入异常:温邪入肾,热灼真阴,肾水不能上升以滋抑心火,导致心肾不交,水火不济;或真阴耗损,水不涵木,肝风内动,气机逆乱。温邪的来路既有自中焦传入,又有邪气因体虚而内伏,出路有下窍及玄府等窍道,经络有少阳、少阴,脏腑有肝、肺,既可以从下窍及玄府排出体外而愈,又可传出其他经络脏腑在机体继续为病。主要治则是调理脏腑气机,据其态势因势利导,搜剔阴中邪热,并给邪以出路,治法有育阴潜阳,搜邪透络,交通心肾,滋阴息风,温阳化气利水等。结论:温邪入肾后表现出气机失调,宜用升降出入辨证论治体系辨治。(本文来源于《山西中医药大学》期刊2017-05-20)

崔仲秋,张薇薇[7](2016)在《从气机失调论治冠心病》一文中研究指出冠心病是21世纪威胁人类健康的最主要疾病之一,根据其症状表现,现代中医学者多把其归于"胸痹""真心痛"等范畴。本病的发生发展与气机失调有关,从气机失调论治,调畅气机,对冠心病的预防及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急症》期刊2016年08期)

徐飞霞,滕晶,齐向华[8](2016)在《气机失调所致头痛的脉象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气机升降理论是中医学中最基本的理论之一,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以气机失调所致的头痛为出发点,运用系统辨证脉学的理论及技法,分析头部气机升降特点,最终得出病因病机。真正做到对疾病源流回溯作用,并借此来指导临床辨证施治,从真正意义上体现脉诊对疾病的诊断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急症》期刊2016年07期)

梁丽君[9](2016)在《脾胃系温病气机失调的辨治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明清以来以卫气营血辨证及叁焦辨证为主的温病学专着及文献进行深入挖掘与研究,以脾胃的气机生理病理为切入点,以气机理论为主线,系统探讨温邪入脾胃后气机失调的规律,并总结出以升降出入辨证为基础的常见证型及治则治法。为进一步进行温病升降出入辨证研究作准备,为统一寒温辨证方法提供新思路,以便更好地为临床服务。方法:以“脾胃”、“脾胃升降”、“李东垣”、“升降出入”、“温病”、“湿温”为关键词,搜集古今相关文献,结合中医基础理论教材,总结脾胃的生理功能和病理表现,和温病学教材,总结脾胃系温病的特点,以明清以来的温病医家的着述为主,结合现代研究结果,进行文献和古籍中关于脾胃系温病的辨治规律进行整理及分析总结。结果:研究发现温邪入脾胃后,主要影响气机的运行,从而影响脾胃生理功能的失常,产生各种病变,不仅影响脾胃自身气机的升降失司,导致运化水谷功温能失常,出现水湿不化,停聚中焦,产生病理产物,更加阻滞气机,而且脾胃为全身气机的枢纽,也会导致全身气机失常,上致肺失宣降,清窍不能濡养,湿蒙心包等升的态势,下有向下焦肝、肾、大肠、膀胱传变降的态势;不仅影响水谷的受纳和糟粕的排出,而且温邪伤津耗气、酿蒸痰湿、日久气虚血滞影响气、血、津液的出入,温邪自口鼻入脾胃,邪气按照卫-气-营-血出入,且脾胃系温病缠绵难愈,易停留于叁焦气分,影响叁焦气机升降,因此邪气可以按照上焦-中焦-下焦升降,有一定的来路和一定的去路,来路既有从外感受邪气,又有其他脏腑的病变传入脾胃,去路或升、或降、或出、或入、既可以排出体外,又可以传入其他脏腑。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了脾胃系气机失调的常见证型和辨治思路。结论:1、脾胃系温病是指以脾胃为病变中心的温病,主要有湿温、暑湿、暑温、霍乱、伏暑、温疫、疟疾等;2、其气机失调的表现有:升降方面:影响水谷的运行,阻碍肺的气机,影响肺的宣发肃降,蒙蔽心包,壅塞清窍,影响肝胆的气机,湿阻肠道,蕴结膀胱;出入方面:影响水谷的代谢及摄入,或以汗水和白的形式出于体表,或以粪便和尿液形式排出体外,或阻于肠道膀胱,或传入肝胆、肺、心包、肾,或湿热之邪化燥伤及营血分,出现相应症状;3、其辨证要点:(1)温邪由口鼻和肌肤侵袭人体,人体之气或相应脏腑之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受阻,导致相应脏腑功能失调,而产生各种病证,在辨证时注重辨何邪郁阻何部位气机;(2)由于温邪的种类不同,致病特点不同,侵入人体的部位也不尽相同,它们或升、或降、或集、或散,有一定的来路也有一定去路,辨证时注重辨其升降出入态势;4、治疗方法:以调畅气机为主,强调据其态势或截断、或扭转、或因势利导,以给邪以出路为宗旨,主要治法有芳香辛散宣气化湿、清暑、化湿、解表、清热燥湿、淡渗利湿、降胃通腑等;5、治禁:在疾病初起禁汗、禁下、禁润,但是又不要拘泥于叁禁,有是证,用是药。(本文来源于《山西中医学院》期刊2016-05-20)

王胜,田欢[10](2015)在《五脏气机失调与变应性鼻炎发病机制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变应性鼻炎以突然和反复发作的鼻塞、鼻痒、打喷嚏、流清水样鼻涕为主要临床表现,是特应性个体接触变应原后导致由免疫球蛋白(Ig)E所介导的介质释放,并有多种免疫活性细胞和细胞因子等参与的鼻黏膜慢性炎症性反应,属于Ⅰ型变态反应,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变应性鼻炎久治不愈,还可引发变应性咳嗽、支气管哮喘、鼻窦炎、鼻息肉、中耳炎等,或与过敏性结膜炎同时发生,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变应性鼻炎虽然(本文来源于《河北中医》期刊2015年05期)

气机失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中医学根据其胃脘月真胀、嗳气等临床表现,将其归属于"胃痞"范畴。胃痞证的发生多与中焦气机失调相关,故治疗胃痞证多以调理中焦气机为要。香砂六君子汤配伍严谨,具有健脾化湿,行气化痰之效,可以有效调理中焦气机,为治疗胃痞的有效复方。现总结验案4则,以飨同道。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气机失调论文参考文献

[1].王钱,闫润红.闫润红教授关于失眠气机失调理论的研究[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19

[2].崔琰,段永强,李能莲,王惠楠,杜鹃.基于气机失调探讨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验案举隅[J].中医研究.2019

[3].郭丰年,倪青.从脏腑气机失调看消渴病病机[J].环球中医药.2018

[4].张晨阳,王维,陈文慧.基于气机失调初步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病机[J].时珍国医国药.2018

[5].刘呈祥,闫伟,滕晶,齐向华.“系统辨证脉学”之气机失调脉象系统临床应用举隅[J].中国中医急症.2017

[6].李瑞艳.温邪入肾后气机失调的辨治规律研究[D].山西中医药大学.2017

[7].崔仲秋,张薇薇.从气机失调论治冠心病[J].中国中医急症.2016

[8].徐飞霞,滕晶,齐向华.气机失调所致头痛的脉象特征[J].中国中医急症.2016

[9].梁丽君.脾胃系温病气机失调的辨治规律研究[D].山西中医学院.2016

[10].王胜,田欢.五脏气机失调与变应性鼻炎发病机制探讨[J].河北中医.2015

论文知识图

各组肝脏病理情况(HE染色治疗组六胺银染色(×200)讨 论中剂量组胃黏膜(20×10)图干预后脉图特征维酶素组胃黏膜(20×10)两组HAMD表评分随时间的变化

标签:;  ;  ;  ;  ;  ;  ;  

气机失调论文_王钱,闫润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