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盐运移特性论文_张艳超

导读:本文包含了水盐运移特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入渗,盐渍,土壤,水分,农安县,特性,特征。

水盐运移特性论文文献综述

张艳超[1](2018)在《膜下滴灌土壤水盐氮运移特性及水盐肥生产函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但我国同时面临着水资源紧张,耕地面积资源不足等问题,因此节水灌溉以及盐碱地利用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课题。近年来,随着化肥施用量的不断增加,面源污染现象频频发生,合理的水、盐、肥管理方案已成为解决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以经济作物棉花为研究对象,室内土柱试验采用二因素叁水平完全设计,土壤含盐量设置非盐化土、轻度盐化土和中度盐化土叁个水平,分别记为F、Q、Z;纯氮施用量设置0Kg·hm-2、150Kg·hm-2、300 Kg·hm-2叁个水平,分别记为N0、N1、N2,共计9个处理。盆栽试验采用“3414”方案设计,设置氮(N)、盐(S)和水(W)叁个因素,每个因素设4个水平,共计14个处理。其中灌溉定额分别为105、140、175和210 m3/亩,代号分别为W0、W1、W2、W3;氮肥用量分别为施纯氮0、150、300和450kg·hm-2,代号分别为N0、N1、N2、N3;试验土壤分别为非盐化土、轻度盐化土、中度盐化土和重度盐化土,代号分别为S0、S1、S2、S3。通过室内试验与盆栽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不同水盐氮处理下膜下滴灌土壤水、盐、氮以及离子的运移规律,探求棉花生理生态指标对水盐氮的响应,并通过水盐氮的叁元二次回归模型、Jensen模型以及AquaCrop作物生长模型对试验结果进行模拟,并通过模型预测得到在不同盐分胁迫土壤中种植棉花的最优灌溉施肥方案。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积水入渗条件下,盐氮耦合在水分入渗、水分再分布、土壤含水量、盐分运移、以及氮素运移等方面均呈现一定的协同效应。高盐高氮处理(ZN2)和低盐中氮处理(FN1)铵态氮转化为硝态氮的比例最高,达到了 63.21%和47.41%,中盐高氮处理(QN2)的转化比例最低,为11.04%。(2)试验变量对土壤含水量平均值以及土壤含盐量均值的影响由大到小排序为土壤含盐量>灌水量>施氮量。土壤含盐量与各离子均呈现极显着关系,,且呈现正相关关系,各离子对土壤含盐量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氯离子>镁离子>钠离子>钙离子>钾离子。土壤硝态氮与土壤含盐量呈显着的负相关关系,殖土壤含盐量的增加基本呈现逐渐减小的趋势,随灌水量的增加而减少,随施氮量的增加呈现先减后增再减少的趋势。(3)膜下滴灌条件下,水盐氮在苗期和蕾期对棉花生态指标的影响较大,且土壤含盐量是制约棉花产量的主要因素。棉花的叶面积指数能够较准确的表征棉花的产量及生长状态,而叶片温度和气孔导度则对棉花生长指标有较为明显的影响。试验方案中产量最大的处理是12#N1S1W2,最小的处理是8#N2S2W0,12#比8#籽棉产量提升了 172.00%。(4)水盐氮叁元二次回归模型的公式为Y=264.723-72.444N-111.158S+145.533W-53.276N2+42.732S2+34.802W2+129.537NS-93.775NW-43.447SW。水盐氮对棉花产量的影响由大到小进行排序为灌水量>土壤含盐量>氮盐耦合作用>施氮量>水氮耦合作用>水盐耦合作用。水盐肥耦合最优区间为灌水量(173,184)(m3/亩)、施氮量202(kg·hm-2)、装土含盐量(2.46,3.37)(g·kg-1)。(5)叁种模型模拟效果依次排列为水盐氮叁元二次回归模型>AquaCrop模型>Jensen模型。运用AquaCrop模型对64个试验处理进行预测,模拟得到预测产量最大的处理为N1S1W3,产量为7.068t·hm-2。非盐化土的最佳灌溉施肥方案为N2S0W3,轻度盐化土的最佳灌溉施肥方案为N1S1W3,中度盐化土的最佳灌溉施肥方案为N0S2W3和N1S2W3,重度盐化土的最佳灌溉施肥方案为N2S3W3。研究结果可初步揭示水盐肥的耦合效应,为盐碱地膜下滴灌棉田灌溉施肥系统的优化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对减少灌溉中产生的面源污染、提高水肥利用效率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本文来源于《西安理工大学》期刊2018-06-30)

杨扬[2](2018)在《添加γ-PGA保水剂对一维垂直入渗土壤水盐运移特性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揭示y-PGA保水剂对土壤一维垂直入渗规律和水盐运移特性的影响,本文在查阅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以粉砂土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试验以及理论研究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开展了土壤添加γ-PGA保水剂后的一维垂直入渗特性室内试验研究和水盐运移特性研究,分析了γ-PGA施入量、施入层以及土壤容重等不同因素对添加γ-PGA保水剂土壤一维垂直入渗特性和水盐运移的影响,建立了土壤添加γ-PGA保水剂后的一维垂直入渗模型,并运用室内试验结果对模型进行了验证,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γ-PGA混施对一维垂直入渗土壤水分运动特性的试验研究表明,随着γ-PGA施入量的增加,湿润锋运移距离逐渐变短,累计入渗量逐渐减小,而减渗率逐渐增加;水分再分布过程中,上层剖面土壤含水率与下层剖面土壤含水率的变化趋势相反;土壤容重相同时,随着γ-PGA施量的增大,剖面土壤含水率逐渐减小。湿润锋运移距离、累积入渗量以及减渗率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分别符合Kostiakov入渗模型、幂函数模型以及对数函数模型;并建立了以γ-PGA施入量与入渗时间为自变量,湿润锋运移距离为因变量的数学模型,并与室内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拟合度较高。(2)通过γ-PGA施入量和施入层以及土壤容重对一维垂直入渗土壤水分运动特性的对比试验研究表明,土壤容重对运移距离、累积入渗量和减渗率的影响均最大,γ-PGA施入层的影响次之,γ-PGA施入量的影响最小。不同处理运移距离、累积入渗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均符合幂函数模型,而减渗率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则符合对数函数模型。(3)通过水盐运移特性试验研究表明,随着γ-PGA施入量的增加,土壤饱和含水率逐渐增大,且饱和含水率与γ-PGA施入量之间符合叁项式方程;通过VanGenuchten模型拟合添加γ-PGA试验土壤的水分特征曲线,并对模型进行了验证;通过添加γ-PGA的土壤溶质穿透曲线表明,随着γ-PGA施入量的增加,初始穿透体积数减小,完全穿透体积数增加,并对实测数据运用CXTIFIT2.1软件建立的CED模型,结果表明模型拟合度较高。(本文来源于《西安理工大学》期刊2018-06-30)

董荣泽[3](2018)在《水质对沙土毛管水上升特性及滴灌土壤水盐运移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沙培作为一种新兴的无土栽培技术由于其基质易得,成本低,透气性好及作物病虫害少等优点在国内外广泛应用。在地下水埋深较浅且含有一定盐分的区域进行沙培时,一方面,地下水会通过毛管作用上升至作物根系层,为作物吸收利用地下水分提供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地下咸水作为一种非常规水源,也被广泛应用于灌溉中。然而,与淡水水质不同的咸水对于土壤的毛管上升特性及灌溉土壤湿润峰的运移等都会产生影响。基于此,本论文研究了不同水质对沙土毛管水上升运动特性以及对滴灌沙土湿润锋运移和水盐分布的影响,可对沙培咸水滴灌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试验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室内沙柱试验,研究了不同钠吸附比(SAR=2,20,30)和不同盐分浓度(C=10,40,80meq/L)的盐水在4种不同粒径的沙土(d<2.36mm,d<1.4mm,d<0.7mm,d<0.212mm)中的毛管水上升运动特性及水盐分布。结果表明:各处理毛管水上升高度均随着时间不断增加,但上升速率随时间逐渐减小,毛管水上升高度与时间之间存在明显的对数函数关系。沙土粒径d<0.212mm处理的地下水补给量远大于其他处理,地下水补给量随着SAR的增大有减小的趋势。当地下水的含盐浓度C<40meq/L时,沙柱中的盐分随着距离地下水位的高度的增加先逐渐减小,当h达到30到40cm时急剧增加,盐分主要累积在土层的上部;当C=80meq/L时,沙柱中的盐分随着距离地下水位的高度的增加呈急剧减小的趋势,上升毛管水中的盐分主要累积在土层的下部。这说明地下水盐分浓度增加抑制了盐分的上升运动。(2)通过室内滴灌试验研究了不同水质((1)淡水;(2)SAR=2,C=10meq/L;(3)SAR=2,C=40meq/L)及滴头流量(q=1、2、4L/h)对沙土滴灌湿润锋运移特征和水盐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不同时间的二维湿润锋边界形状呈近似的半椭圆形状;滴灌湿润锋水平湿润距离和垂直湿润距离均随着滴头流量的增加而增加;当滴头流量较小时(q=1L/h)灌溉水盐分浓度的增加会减小湿润锋的垂直入渗距离,使湿润体宽深比变大;各处理湿润体平均含水率在试验刚开始时很大,几乎达到了饱和含水率水平,但很快便急剧下降并在较短时间内(不超过试验总时长的21.7%)便趋于平稳不再变化,直至试验结束,各组处理湿润体平均含水率最终稳定在0.2-0.3之间。随着取土点与供水点距离的增大,沙土的含水率不断减小,盐分浓度不断增大,盐分积累在湿润锋边缘附近。(本文来源于《太原理工大学》期刊2018-06-01)

程诗念[4](2018)在《不同类型地膜覆盖条件下土壤水盐运移特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北方地区干旱少雨,水资源相对匮乏,农业灌溉水十分稀少,农作物因干旱而导致的减产现象时有发生,为缓解水资源短缺的压力,并提高农作物产量,以地膜覆盖为主节水农业措施得到大量推广。随着地膜覆盖技术的日渐成熟,基于单向渗水原理的渗水地膜应运而生,实现了对北方小降雨资源的有效利用,受到了广泛关注。基于渗水地膜特有的渗水性能,为实现对渗水地膜的最大化利用,指导农业管理,提高农业产量,对渗水地膜覆盖下土壤水、肥、气、热状况的研究必不可少。本文通过对农田土壤设置渗水和普通地膜覆盖,并以裸地为对照,在玉米全生育期内,对不同处理措施下0-300cm深度范围内,土壤容重、土壤含水量、土壤含盐量、农作物产量等参量以及试验区降雨、温度等气候参数进行了跟踪监测。基于野外试验监测数据,以土壤水动力学、土壤溶质运移、土壤物理学等理论为基础,探讨了渗水地膜覆盖下土壤水盐运移特性、土壤理化性质以及水资源利用率等问题。主要分析了表层土壤容重和耕作层土壤水盐的变化特性;量化了裸地表层土壤容重与累积降雨量以及地膜覆盖下表层土壤含盐量与玉米生长天数之间的关系;探究了非雨季期与雨季期,整个深度内土壤水盐的分布特征与运移规律,并比较了不同处理下玉米水分利用效率;最后,基于BP神经网络预报模型,对农田土壤含盐量的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如下:(1)降雨是导致裸地表层土壤容重变化的主要因素,且累积降雨量与裸地表层土壤容重之间存在着显着的对数关系。基于Pearson相关性双侧检验,在α=0.05的情况下,两者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876;两者之间进行对数拟合所得相关系数R~2=0.8834。(2)玉米生育期内裸地表层土壤容重呈阶段性变化特征。玉米生育期内裸地表层土壤容重变化特性可分为:播种期陡增、播种后平缓增长、雨季陡增、雨季平缓增长和收割期平缓下降五个阶段。(3)不同类型地膜覆盖下表层土壤容重变化规律差异明显。生育期内的任何时刻表层土壤容重值始终保持裸地最大,普通地膜覆盖次之,渗水地膜覆盖下最小的特征;地膜覆盖下表层土壤容重的变化阶段可分为初期平缓增长、中期明显增长以及末期平缓下降叁个阶段。(4)渗水地膜与普通地膜相比具有更为显着的节水增产效果,能更大幅度的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本试验条件下渗水地膜覆盖玉米ET值为459.5mm,较裸地降低了9.78%;玉米产量为778.98kg/亩,较裸地增产了32.6%;水分利用效率为2.54kg/m~3,较裸地提高了46.8%。普通地膜覆盖玉米ET值为485.7mm,较裸地降低了4.63%;玉米产量为685.6kg/亩,较裸地增产了16.7%;水分利用效率为2.12kg/m~3,较裸地提高了22.5%。(5)不同类型地膜覆盖下土壤含水量剖面分布特性存在明显差异性,其差异性主要表现在上层土壤中。非雨季期,裸地条件下上层土壤含水量明显低于地膜覆盖下,且随深度的变化幅度明显大于地膜覆盖;雨季期,40cm土层是裸地与普通地膜覆盖土壤含水量大小关系发生变化的界面。(6)不同类型地膜覆盖下土壤盐分含量剖面分布特性存在明显差异性,且以0-100cm土层范围为分布曲线差异最明显的地方。0-100cm深度内裸地土壤盐分含量明显高于地膜覆盖条件下,且渗水地膜覆盖下盐分含量最低。裸地条件下,土壤盐分含量随深度增加持续下降,但地膜覆盖下,40cm土层处出现盐分含量极小值点,盐分含量随深度增加呈现先减小后增大分布特征。(7)玉米生育期内不同类型地膜覆盖下表层土壤体积含水率的变化规律存在明显差异性。裸地条件下,表层土壤体积含水率的变化可分为缓慢下降、显着升高、稳定过渡、急剧下降四个阶段;渗水地膜覆盖下的变化可分为初次上升、初次平稳、再次上升、再次平稳、显着下降五个阶段;普通地膜覆盖下的变化可分为平稳上升和平稳下降两个阶段;且整个生育期内,渗水地膜覆盖下表层土壤体积含水率始终高于普通地膜覆盖和裸地。(8)地膜覆盖下表层土壤盐分含量与玉米生长天数之间存在线性关系。普通地膜覆盖下表层土壤盐分含量与玉米生长天数之间线性相关系数R~2=0.988,渗水地膜覆盖下表层土壤盐分含量与玉米生长天数之间线性相关系数R~2=0.996。(9)利用BP神经网络的预测方法对农田土壤含盐量进行预报是可行的。基于BP神经网络,以土壤初始含盐量、初始体积含水率、体积含水率、表层土壤容重、土壤质地、土壤深度、土壤有机质含量以及累积降雨量为输入因子,建立了农田土壤含盐量的预测模型,该模型的训练样本误差为4.86%,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拟合的相关系数R~2=0.8798,验证样本误差为5.45%,说明所建立的模型能实现对农田土壤含盐量的预测。在对数据进行机理分析时,因受知识储备和多学科综合能力的限制,在深度和广度上欠佳,有待进一步对试验结论的完善与细化;本文针对农田土壤含盐量进行了初步预测,可进一步将土壤传输函数的理念推广到农田土壤其他理化性质的研究中,以丰富土壤传输函数的内容。(本文来源于《太原理工大学》期刊2018-06-01)

刘小媛,高佩玲,杨大明,张晴雯,张宇航[5](2017)在《咸淡水间歇组合灌溉对盐碱耕地土壤水盐运移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明土壤水盐在咸淡水间歇组合灌溉条件下的运移情况,采用室内一维垂直积水入渗试验,以全淡水和微咸水直接灌溉作为对照,设置了四种间歇时间,分别为0、30、60、120 min,叁种咸淡水组合比例,分别为2∶1、1∶1、1∶2,进行咸淡水间歇组合灌溉。结果表明:在同一入渗时间,间歇组合灌溉的累积入渗量大于淡水灌溉,与微咸水直接灌溉差异较小;累积入渗量(I)与湿润锋运移深度(Zf)的决定系数R2均大于0.99,I和Zf呈良好的线性关系;间歇组合灌溉的土壤含水率、灌水均匀度均远远大于淡水灌溉,但间歇组合灌溉的灌水均匀度随着淡水所占灌水定额比例的增加而减小;在5~45 cm作物根系密集区,土壤整体脱盐,但间歇组合灌溉土壤脱盐率显着高于微咸水直接灌溉,与淡水灌溉差异较小;不同间歇时间、组合比例对土壤脱盐率的影响均达到显着性水平。(本文来源于《土壤学报》期刊2017年06期)

张珂萌,牛文全,汪有科,薛万来,张子卓[6](2017)在《微咸水微润灌溉下土壤水盐运移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明土壤水分和盐分在利用微咸水进行微润灌溉条件下的运移情况,采用室内土箱模拟试验方式,设置2.0、2.5、3.0、3.5、5.0 g/L 5种不同矿化度处理,以蒸馏水处理作对照,共入渗72 h。结果表明:入渗结束时在不同方向上的最大运移距离随矿化度增大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在3.0 g/L处理下达到最大值,且微咸水处理的湿润锋运移距离均大于蒸馏水处理;将累积入渗量代入Kostiakov入渗公式,入渗系数随矿化度的增大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入渗指数不断减小;土壤电导率以微润带为轴心向四周不断增大,在湿润锋处达到最大值,脱盐区与湿润体形状相关,呈圆环状分布;入渗结束后土壤剖面平均含盐量与蒸馏水处理之间无显着性差异,脱盐半径随矿化度的增大呈线性递减趋势;利用微润灌进行灌溉,土壤盐分存在表聚和底聚现象,且表层积盐更为严重。(本文来源于《农业机械学报》期刊2017年01期)

张学飞,王清,孔元元,占洁伟[7](2016)在《吉林农安县盐渍土理化特性及水盐运移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吉林省农安地区盐渍土土样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其基本理化性质以及土样中水分和盐分变化规律,分析了农安地区盐渍土的性质及其对水盐运移的影响。结合相关文献中研究区的气象资料及试验成果可知,该地区水盐迁移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在未冻结期,春季干旱土体以蒸发作用为主,土中水分带动盐分向地表方向迁移,地表浅层土的含水率低,但盐分聚集;夏季多雨,以淋滤作用为主,水分带动盐分向下运移;在冻结期,受温度梯度的作用,盐分随水分向冻结锋面迁移。研究成果可为农安地区盐渍土水盐运移规律研究及道路翻浆的防治提供实验依据。(本文来源于《人民长江》期刊2016年12期)

王全九,张继红,谭帅[8](2016)在《微咸水入渗下施加PAM土壤水盐运移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壤改良剂与微咸水灌溉相结合,对于合理开发利用微咸水、改善盐碱土结构及促进作物生长有着重要意义。基于一维垂直土柱积水入渗和水平土柱吸渗试验,研究了微咸水入渗条件下,不同聚丙烯酰胺(polyacrylamide,PAM)施量(0、0.02%、0.04%和0.06%)对盐碱土水盐运移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微咸水入渗条件下,施加PAM能够降低土壤入渗速率,增加土壤保水性能。(2)施加PAM对Philip及Kostiakov入渗模型参数有显着影响,在PAM施量0.04%时,吸渗率S和经验系数K最小,而经验指数β最大。(3)在PAM施量为0.04%时,土壤饱和体积含水量最大,BrooksCorey模型进气吸力hd增加了15.30%,土壤持水性能显着提高;土壤水分扩散率最小,水分分布最均匀。(4)施加PAM能够显着提高土层的持水效率和微咸水的淋洗效果,在PAM施量为0.04%时,土层持水效率最高,盐分淋洗量最大。(本文来源于《土壤学报》期刊2016年04期)

高学军,张林锋[9](2015)在《青海某地区盐渍土水盐运移特性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通过对青海某地盐渍土非饱和导水率曲线以及水分特征曲线的分析,并对盐渍土水分特征曲线进行区段划分,得出该盐渍土与一般土体在水分运移过程中非饱和导水率的不同变化特点,为盐渍土水盐迁移过程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出了有益的建议和参考。(本文来源于《勘察科学技术》期刊2015年03期)

张军,李宗阳,李朝阳,王兴鹏[10](2014)在《干旱区农田排水灌溉对枣树根区土壤水盐运移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开展农田排水灌溉试验,研究土壤水分点源、面源入渗特性及在枣树不同生育阶段根区土壤盐分分布状况。研究结果表明,在点源入渗过程中,矿化度对水平方向上的土壤水分入渗影响较纵向明显。当矿化度大于2g/L时,水平距离土壤含水率值随矿化度的增大呈显着下降趋势。在面源入渗过程中,当负压条件相同时,土壤水分入渗量随着农田排水矿化度的增大而减小;当负压条件不同时,土壤水分入渗量随负压水头的增大显着降低。在枣树根区纵向10-20cm土层内土壤出现较明显的脱盐现象,20-40cm土层土壤盐分值呈显着增大趋势,并在40cm处达到峰值,表现出盐分在湿润锋边缘积聚的特性,40cm以下土壤盐分值较小。对于2,3,4年树龄枣树根区土壤盐分值在各生育阶段内的变化趋势较为一致,并在挂果期达到峰值,滴灌定额成为影响枣树根区土壤盐分累积的主要因素。(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学报》期刊2014年04期)

水盐运移特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揭示y-PGA保水剂对土壤一维垂直入渗规律和水盐运移特性的影响,本文在查阅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以粉砂土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试验以及理论研究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开展了土壤添加γ-PGA保水剂后的一维垂直入渗特性室内试验研究和水盐运移特性研究,分析了γ-PGA施入量、施入层以及土壤容重等不同因素对添加γ-PGA保水剂土壤一维垂直入渗特性和水盐运移的影响,建立了土壤添加γ-PGA保水剂后的一维垂直入渗模型,并运用室内试验结果对模型进行了验证,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γ-PGA混施对一维垂直入渗土壤水分运动特性的试验研究表明,随着γ-PGA施入量的增加,湿润锋运移距离逐渐变短,累计入渗量逐渐减小,而减渗率逐渐增加;水分再分布过程中,上层剖面土壤含水率与下层剖面土壤含水率的变化趋势相反;土壤容重相同时,随着γ-PGA施量的增大,剖面土壤含水率逐渐减小。湿润锋运移距离、累积入渗量以及减渗率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分别符合Kostiakov入渗模型、幂函数模型以及对数函数模型;并建立了以γ-PGA施入量与入渗时间为自变量,湿润锋运移距离为因变量的数学模型,并与室内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拟合度较高。(2)通过γ-PGA施入量和施入层以及土壤容重对一维垂直入渗土壤水分运动特性的对比试验研究表明,土壤容重对运移距离、累积入渗量和减渗率的影响均最大,γ-PGA施入层的影响次之,γ-PGA施入量的影响最小。不同处理运移距离、累积入渗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均符合幂函数模型,而减渗率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则符合对数函数模型。(3)通过水盐运移特性试验研究表明,随着γ-PGA施入量的增加,土壤饱和含水率逐渐增大,且饱和含水率与γ-PGA施入量之间符合叁项式方程;通过VanGenuchten模型拟合添加γ-PGA试验土壤的水分特征曲线,并对模型进行了验证;通过添加γ-PGA的土壤溶质穿透曲线表明,随着γ-PGA施入量的增加,初始穿透体积数减小,完全穿透体积数增加,并对实测数据运用CXTIFIT2.1软件建立的CED模型,结果表明模型拟合度较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水盐运移特性论文参考文献

[1].张艳超.膜下滴灌土壤水盐氮运移特性及水盐肥生产函数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8

[2].杨扬.添加γ-PGA保水剂对一维垂直入渗土壤水盐运移特性的影响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8

[3].董荣泽.水质对沙土毛管水上升特性及滴灌土壤水盐运移的影响[D].太原理工大学.2018

[4].程诗念.不同类型地膜覆盖条件下土壤水盐运移特性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8

[5].刘小媛,高佩玲,杨大明,张晴雯,张宇航.咸淡水间歇组合灌溉对盐碱耕地土壤水盐运移特性的影响[J].土壤学报.2017

[6].张珂萌,牛文全,汪有科,薛万来,张子卓.微咸水微润灌溉下土壤水盐运移特性研究[J].农业机械学报.2017

[7].张学飞,王清,孔元元,占洁伟.吉林农安县盐渍土理化特性及水盐运移规律研究[J].人民长江.2016

[8].王全九,张继红,谭帅.微咸水入渗下施加PAM土壤水盐运移特性研究[J].土壤学报.2016

[9].高学军,张林锋.青海某地区盐渍土水盐运移特性试验研究[J].勘察科学技术.2015

[10].张军,李宗阳,李朝阳,王兴鹏.干旱区农田排水灌溉对枣树根区土壤水盐运移特性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14

论文知识图

不同覆膜开孔率土壤剖面Cl-浓度变化不同开孔率条件下潜水蒸发强度随时间的...不同覆膜开孔率条件下土壤剖面SO42-浓度...不同开孔率条件下累积潜水蒸发量与时间...隔盐层对绒毛白蜡光合参数的影响不同时期0—40cm土层盐分含量

标签:;  ;  ;  ;  ;  ;  ;  

水盐运移特性论文_张艳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