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典型季风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季风,青藏高原,内涝,浊水溪,径流,东亚,旱涝。
典型季风区论文文献综述
徐田婧,彭立华,杨小山,何云菲,姜之点[1](2019)在《亚热带季风区城市典型绿化屋顶的径流削减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屋顶绿化能够削减暴雨径流,降低城市内涝发生频率,促进可持续雨洪管理。针对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典型绿化屋顶的全年径流削减效应,以南京为研究区,以简易型、花园型两类绿化屋顶为研究对象,基于1年现场观测数据及水量平衡方程,分析屋顶雨水的滞蓄、蒸发与径流量随季节变化规律及其关键影响因子,采用SCS-CN模型计算绿化屋面的径流曲线数(CN),并估算城市尺度大面积屋顶绿化的暴雨径流削减效果。结果显示,简易型、花园型绿化屋顶全年径流削减率分别为42%和60.7%;径流削减效应的四季排序为春季>冬季>秋季>夏季,平均径流削减率依次为78.6%、47.5%、33.2%、32.9%(简易型)及98%、84.3%、49.5%、48.1%(花园型);土壤基质层对雨水截留起主导作用,分别占径流削减总量的52%和62%;雨量和雨强是影响径流削减效应的关键因子,与径流削减率均呈显着负相关关系(P<0.01),初始土壤湿度与简易型绿化屋顶的径流削减率呈显着负相关(0.01<P<0.05),但与花园型的径流削减率无显着相关性;基于全年77次降雨事件的降雨量-径流量数据测算得到简易型和花园型绿化屋顶的CN值分别为92和88;若南京主城区所有建筑屋顶面积的60%实施两类绿化,则其全年径流量可分别削减2.8×10~7 m~3和4.2×10~7 m~3。以上研究结果可为城市雨洪管理和海绵城市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19年20期)
毕磊,杨守业,李超,赵云,郭玉龙[2](2015)在《14ka以来东亚季风区典型流域硅酸盐岩化学风化过程》一文中研究指出大陆岩石化学风化作为大洋可容元素的主要来源,在大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硅酸盐岩化学风化通过调节大气CO2浓度而稳定着全球气候变化[1]。大陆硅酸盐岩化学风化受到岩性、构背景以及气候因素的多重控制,但硅酸盐岩化学风化是全球碳循环过程中的一种负反馈作用,还是气候变化的驱动者?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仍然存在很大争议,研究大陆硅酸盐岩化学风化对过去气候变化的响应过程是解决这些争议的关键[2-3]。然而,受到风化产物物源、搬运过程,沉积环境变化的多重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5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3)》期刊2015-06-24)
靳俊芳[3](2015)在《近50a来我国东部季风区典型城市极端气候事件与城市内涝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依据我国东部季风区23个典型城市多年来的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日降水量等气象资料,并结合近年来媒体报道较详实的城市内涝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分析法、百分位阈值法及Arcgis空间分析法对我国东部季风区典型城市的极端气候事件及城市内涝进行探究,结果表明:1.通过对研究区冷事件指标的时间变化趋势分析得知,我国东部季风区大部分城市冷事件指标的变化整体呈减少趋势。可见,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我国东部季风区大部分城市气候有转暖的趋势。从空间分布特征来看,由于不同纬度城市接受太阳辐射热量的差异,霜日多年平均值主要呈自高纬向低纬逐渐减少的格局。其中,东北地区霜日最长;而东南沿海地带霜日最短。冷持续指数的多年平均值变化特征呈东北、西南多,中部及东南少的分布格局。北京市及其以北的整个东北地区,冷持续指数均较高。中部以及东南地区各城市冷持续指数相对较低,尤其是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的城市冷持续指数均很小。对冷夜日数而言,多年平均值整体呈东北、南部高,中东部及西南低的分布格局。冷昼日数多年平均值的分布特征具有明显的纬度地带性规律,纬度越高冷昼日数越长,纬度越低冷昼日数越短。另外,对冷事件指标多年最大值分析得出,霜日日数最大值的变化基本呈白东北向西南逐渐减少的格局。以黄河流域为界,流域以北地区各城市霜日日数均较高,流域以南地区霜日相对较小,尤其是南部沿海城市,霜日日数更小。而冷持续指数多年最大值分布的高值区主要为华北地区及四川盆地,而西南地区及闽南地区冷持续指数相对较低。同样,冷夜日数最大值分布的区域差距较大,各区域既有冷夜日数高值城市分布,也有低值城市分布,可见,我国东部季风区冷夜日数的分布格局,是多种气象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另外,研究区各城市冷昼日数多年最大值的区域差异较大;高值城市主要集中在华南和华东地区,低值城市的分布则相对分散。2.通过对研究区暖事件指标的时间变化趋势分析得知,我国东部季风区极端暖事件整体呈现不同程度的增多趋势,可以说,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研究区气候有变暖的趋势。从空间分布特征来看,对各指标多年平均值的分析得知,由于不同纬度城市获取的太阳辐射热量不同,研究区夏日日数多年平均值分布大致为低纬城市夏日日数较长,高纬城市较短。热持续指数的区域分布较明显,高值城市主要集中在华东和华中地区,低值城市主要在华北、东北以及西南地区。而暖夜日数多年均值相对较低的城市主要集中在东南部沿海地区,相对较高的城市主要集中在北方及西南地区。对暖昼日数而言,受夏季风影响较大的长江以南地区,暖昼日数相对较少;影响较小的北方地区,暖昼日数相对较多,且区域差异较小。另外,对暖事件指标多年最大值分析得出,夏日日数最大值的分布有明显的纬度地带性特征,除西南和内陆的部分城市外,其余各城市夏日日数分布主要为高纬地区夏日日数较短,低纬地区较长的格局,且区域差异较明显。而热持续指数最大值较高的城市主要集中在华东及中部地区,较低的城市则主要在东北和西南地区。暖夜日数最大值较高的城市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以南地区,而流域以北地区数值相对较小。暖昼日数基本呈低纬地区长,高纬地区短的分布规律,同样与城市获取的辐射热量多少有直接关系。3.对持续干湿事件的研究得出,从时间变化趋势来看,除西南地区外,我国东部季风区绝大多数城市持续干燥指数以减少为主,反映了研究区气候由干转湿的趋势。相对而言,研究区持续湿润指数的变化幅度较小。从各指标多年均值的空间分布特征来看,受东南季风的影响,研究区持续干燥指数高值城市主要集中在黄河以北地区,而低值城市则主要集中在黄河以南地区,且区域差异较大。持续湿润指数的分布为夏季风影响明显的长江以南地区数值高,影响不太明显的北方地区数值低。从各指标多年最大值的空间分布特征来看,研究区各城市的持续干燥指数分布与季风影响的强弱程度有直接关系,除少数城市外,持续干燥指数高值城市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而南方地区数值相对较低,区域差异也较大。相反,持续湿润指数高值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季风影响深远的南方地区,尤其集中在东南沿海一带;而北方城市则相反,多分布着湿润指数较低的城市。4.通过对研究区暴雨事件的时间变化趋势分析得知,大部分城市连续5日最大降水量的多年变化趋势以减少为主;只有分布在中部及东南沿海一带的少数城市呈增多趋势。对普通日降水强度而言,研究区各城市的变化幅度均较小。但降水强度增大的城市较多,主要分布在黄河以南地区。而绝大部分城市的强降水日数与极端强降水日数的变化均呈不明显的增多趋势。相对而言,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东南季风的势力增强,我国东部季风区大部分城市的强降水量和极端强降水量均呈现较明显的增多趋势。从空间分布特征来看,对各指标多年平均值的分析得知,研究区连续5日最大降水量的分布受东南季风的影响显着,降水高值城市主要集中在长江流域以南地区,低值城市主要集中在流域以北地区。同样,降水强度高值城市主要分布在夏季风影响明显的东南沿海一带,低值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北和内陆地区,且区域差异较明显。受季风的影响,我国东部季风区强降水日数、极端强降水日数、强降水量与极端强降水量的多年平均值分布格局相似,各指标的高值城市主要集中在长江以南地区,而低值城市主要集中在夏季风影响较弱的长江以北地区,尤其是华北地区数值均很小。另外,对各指标多年最大值的分析得知,由于夏季风的影响,我国东部季风区连续5日降水量的多年最大值分布呈东南多,东北和内陆少的特点,且区域差异明显。降水强度的分布特征为山东及华北地区高,东北及西南地区低,区域差异也较明显。其次,强降水日数、极端强降水日数与强降水总量的分布均呈南多北少的分布格局。而极端强降水量则不同,多年最大值的高值城市集中分布在华北和华南地区,其他地区极端强降水量较少。总之,研究区暴雨事件的空间分布特征与夏季风影响的程度有直接关系,夏季风影响较强的区域,暴雨事件较多。5.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极端降水事件日益增多,导致城市暴雨内涝灾害频繁发生。从城市内涝的时间变化特征来看,近年来,我国东部季风区的城市内涝事件总次数逐年增多,平均增长率为49.685次/10a;受夏季风的影响,研究区不同等级内涝在7月发生最多。从空间分布特征来看,各风险等级的城市内涝在南方地区的发生次数明显高于北方;且区域差异较大,暴雨内涝多发生在广州市和北京市,而昆明市和贵阳市则较少发生。通过对暴雨内涝的成因分析得知,导致城市内涝的关键因素为全球气候变化影响下日益增多的极端强降水事件;除此之外,还与城市的地形地貌及城市基础建设有关。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研究区大部分城市气候趋于暖湿化。暖湿事件的增多将促使区域降水事件的发生。因此,研究区暴雨内涝事件极有可能呈增多增强的发展趋势,给我国东部季风区典型城市带来更大的灾害损失。应对措施方面,应加强对城市极端降水的预警预报,做到准确预报,提早预防。还应高度重视城市基础建设,统筹规划好城市防洪排涝综合系统;最后,应适当借鉴国内外城市暴雨内涝防治的成功经验,建立高效的暴雨内涝应急机制以及排水系统GIS数据库,以应对洪水侵袭,保障城市安全。(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期刊2015-06-01)
唐雁英[4](2015)在《水汽源区变化及其对流过程对我国典型东亚季风区降水稳定同位素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大气降水中的稳定同位素对环境的变化极其敏感,是全球或局地水循环研究的重要载体,记录了水循环的演化历史,同时也是运用石笋、冰芯等稳定同位素记录来重建古气候的重要依据。在亚洲季风区,石笋中的稳定同位素的变化通常被认为是受“降水量效应”的影响,认为石笋中的稳定同位素指示的是当地降水量的变化。但是,越来越多的研究认为“降水量效应”不显着甚至不存在。本文通过对南京在2011年9月至2014年11月的事件尺度大气降水观测取样与稳定同位素分析,研究了南京2012-2014年夏季大气降水中稳定同位素的变化特征,探究了南京夏季降水中稳定同位素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南京夏季降水δ18O与南京夏季降水量的反相关关系不显着,即“降水量效应,不显着,而水汽源区的变化和水汽源区与水汽输送过程中的冲刷淋洗过程是影响南京夏季降水中稳定同位素变化的主要因素。根据降水稳定同位素的变化、夏季风和梅雨的演化,将2012-2014年每年南京夏季降水稳定同位素的变化划分为5个阶段,第一阶段南京6月初降水中稳定同位素的突然降低是由于夏季风的爆发使得水汽源区的对流加强,且较远的水汽输送距离共同造成水汽中的同位素的贫化作用大,最终使降水中的稳定同位素较低。第二阶段与第一阶段相比,南海地区对流活动强弱的变化是造成南京降水中稳定同位素变化的主要原因,孟加拉湾地区的对流强度没有明显变化,南海地区的对流增强,南京降水中的稳定同位素降低,反之升高。第叁阶段南京降水中稳定同位素升高主要是因为强对流位置的北移,水汽输送距离变短。第四阶段,季风末期,降水中的稳定同位素出现极低值,主要原因是由于对流活动加强和强对流位置南退到孟加拉湾使得水汽输送距离增大,造成季风末期降水稳定同位素表现出极低值的主要原因。第五阶段,亚洲夏季风撤退,水汽主要来源于内陆地区,水汽同位素值较高,造成降水中的稳定同位素较高。上述研究结果表明水汽源区的远近变化会造成水汽输送过程中水汽被冲刷淋洗的程度进而影响降水中的稳定同位素的值,水汽源区越远,输送距离长,水汽在输送过程中被冲刷淋洗的程度越强,水汽中的稳定同位素的贫化程度高,导致最终降水中的稳定同位素较为贫化。此外,水汽源区的对流强度的变化也会影响水汽中的稳定同位素的大小,最终影响降水中的稳定同位素的值。因此,本文研究结果认为东亚地区夏季降水中的稳定同位素可能指示水汽源区热带辐合带(ITCZ)的位置移动和强度变化。在解释亚洲季风区石笋稳定同位素记录的气候指示意义时应该考虑到降水的水汽来源的变化和上游水汽输送的淋洗过程对降水中稳定同位素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南京大学》期刊2015-05-30)
刘品,徐宗学,李秀萍,王时震[5](2013)在《ASD统计降尺度方法在中国东部季风区典型流域的适用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ASD(Automated Statistical Downscaling)是一种基于回归分析的统计降尺度方法。应用ASD方法,选取东部季风区3个典型流域地面观测资料、ERA-40再分析资料,建立预报量与大气环流因子之间的统计关系,对日降水量和日平均、最高、最低气温进行模拟,并评价模型对不同流域不同变量的模拟效果,分析其适用性。结果表明,ASD模型能较好模拟出各地面变量的时间序列演变规律及空间分布特征,对气温变量的模拟效果优于降水变量。模型对水文气象特征各异的叁个流域模拟效果均较好,同时有所差异,这与各流域不同的地理、气象因素有关。以上结果说明,ASD模型在东部季风区适用性较好,可应用于构建未来气候变化情景及为水文模拟提供输入资料等相关方面。(本文来源于《水文》期刊2013年04期)
朱晓华[6](2010)在《中国东亚季风区典型城市土壤和大气中POPs分布特征及~7Be示踪方法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对我国东亚季风区几个典型研究区域进行了土壤和大气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和大气颗粒物中7Be的采样分析,历时叁年,范围涉及我国东部和南部地区。对POPs的污染状况、分布特征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对7Be的分布开展了调查,同时在POPs变化规律探索中创新性地加入了7Be指示作用的尝试。结合本研究的结果与文献资料的数据可以看出,有机氯农药(OCPs)在土壤中的纬度分布没有规律性,其在土壤中的含量取决于历史上的使用量以及目前可能仍在使用的林丹和叁氯杀螨醇等农药。表层土壤中七种多氯联苯(PCBs)异构体的总含量较高含量都集中在东北地区。利用逸度模型对珠江叁角洲和长江叁角洲典型农业地区有机氯农药的土壤-大气的交换进行了初步研究。两个研究区域中,大部分OCPs土壤中的逸度总体上大于空气中的逸度,土壤有机氯农药总体上均表现为大气有机氯农药的源。对大气样品分析的结果表明,蒸汽态和颗粒态的有机氯农药和多氯联苯的纬度分布都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中国北方五城市(北京、青岛、沈阳、梅河口、吉林)范围内,气相总OCPs主要是以DDTs为主要的化合物;DDTs和总PCBs均随纬度的增大而规律性地降低。利用克劳修斯一克拉贝龙方程进行协助判断,结果表明温度是控制气相DDTs和PCBs从中低纬度向高纬度地区传输的主要控制因素,而对于HCHs的纬度变化来说,温度不是主要控制因素。中国不同纬度城市(广州、苏州、青岛、北京、黑河)大气颗粒态中各类POPs的纬度分布呈双峰分布模式。在青岛都出现了低谷,可能是青岛受到海洋气候的影响所致。对北京和广州市大气颗粒物中POPs以及7Be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北京市大气颗粒物中,HCHs, DDTs和PCBs叁类化合物遵循相同的季节变化模式,即大体上同时增大或同时较小,但增大或减小的比例随时间变化并不是均匀的oDDTs和PCBs两类化合物之间的同步性要较它们与HCHs的同步性为好。广州市大气颗粒物中HCHs与DDTs,以及PCBs与PBDEs这两组物质的季节变化规律分别较为相似,即浓度同时升高或降低,且这两组物质之间的变化规律有相反,即一组浓度升高,另一组浓度降低。大气颗粒物中POPs含量的变化与某些气象条件的变化有直接联系,如降水、风向对其影响较为明显,而正常自然温度的变化与大气颗粒物中POPs的含量的高低并没有显着的相关性。北京市大气颗粒物中7Be浓度高于全球年平均观测值(3.5 mBq/m3),浓度变化范围为4.90~15.64 mBq/m3,平均值为8.64 mBq/m3,最低值出现在2月,最高值出现在9月。广州大气颗粒物中7Be浓度变化范围为0.07~8.45 mBq/m3,最高值出现在5月,最低值出现在8月,平均值为2.59 mBq/m3,低于全球年平均观测值。影响近地表大气颗粒物中7Be浓度的因素主要为纬度、大气传输、大气清扫效率。对7Be的测定分析,验证了“春季泄露”现象的存在。数据显示,7Be与POPs在不同季节、不同的纬度区域,分布上既存在有共性的变化趋势也存在差异性;其共性表现在在夏季和秋季降雨是影响大气中7Be和POPs的最主要因素,其差异性表现在7Be与各有机化合物的来源不同。在7Be波动不大的区域,可以用POPs化合物与7Be的浓度比值来反映该POPs化合物来源的波动。本研究在不同纬度城市采样分析7Be的结果表明,7Be在大气颗粒物中的含量基本呈高斯正态分布,且该分布曲线整体可能会随着季节的不同在一定的纬度范围内移动。(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科学院》期刊2010-06-10)
郑艳红,周卫健,谢树成[7](2008)在《中国典型季风区分子化石记录的生物空间分异》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揭示中国典型季风区分子化石记录的生物分布的空间分异。方法利用GC-MS对典型季风区泥炭剖面进行分子化石的检测和分析。结果全新世时期,不同季风气候带的正构烷烃分布特征明显不同,从南到北依次为nC29—nC31(少量为nC25)—nC27,nC29,nC31为优势,说明不同地带同一时期植被输入呈明显的分异特征。结论中国全新世不同空间格局的生物,从南到北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异特点,是生物-气候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8年06期)
张菡,段廷扬[8](2008)在《夏季亚洲季风区典型旱涝年大气热源(汇)的变化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使用2001年和2003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计算夏季亚洲季风区大气热源(汇),再用BUTTER-WORTH带通滤波器对原始热源(汇)场进行带通滤波,得到2001与2003年夏季30-60天的大气热源(汇)的低频分量,然后分析两年夏季东亚各区域大气热源(汇)及其低频变化特征、传播特征和传播差异,得出以下结论:(1)2001年<Q1>呈连续带状分布;2003年热源中心分布零散且位置显着东移,热源(汇)强度比2001年减弱;(2)2001年和2003年<Q1>低频分量的平均分布有明显差异,且旱年低频分量强度远大于涝年;(3)2001年低频振荡向北传播范围仅到20°N-30°N的华南至江南地区,而2003年低频振荡多数可达30°N以北的江淮流域;(4)2001年低频分量纬向传播均为自西向东,而2003年在6-8月期间自东向西传播,5月和9月则主要由西向东传播。因此,江淮流域典型旱涝年分2001年和2003年在<Q1>低频分量的配置和低频波的传播上存在明显差异,这可能正是导致这两年气候巨大差异的原因之一。(本文来源于《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期刊2008年04期)
典型季风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大陆岩石化学风化作为大洋可容元素的主要来源,在大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硅酸盐岩化学风化通过调节大气CO2浓度而稳定着全球气候变化[1]。大陆硅酸盐岩化学风化受到岩性、构背景以及气候因素的多重控制,但硅酸盐岩化学风化是全球碳循环过程中的一种负反馈作用,还是气候变化的驱动者?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仍然存在很大争议,研究大陆硅酸盐岩化学风化对过去气候变化的响应过程是解决这些争议的关键[2-3]。然而,受到风化产物物源、搬运过程,沉积环境变化的多重影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典型季风区论文参考文献
[1].徐田婧,彭立华,杨小山,何云菲,姜之点.亚热带季风区城市典型绿化屋顶的径流削减效应[J].生态学报.2019
[2].毕磊,杨守业,李超,赵云,郭玉龙.14ka以来东亚季风区典型流域硅酸盐岩化学风化过程[C].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5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3).2015
[3].靳俊芳.近50a来我国东部季风区典型城市极端气候事件与城市内涝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
[4].唐雁英.水汽源区变化及其对流过程对我国典型东亚季风区降水稳定同位素的影响[D].南京大学.2015
[5].刘品,徐宗学,李秀萍,王时震.ASD统计降尺度方法在中国东部季风区典型流域的适用性分析[J].水文.2013
[6].朱晓华.中国东亚季风区典型城市土壤和大气中POPs分布特征及~7Be示踪方法探索[D].中国地质科学院.2010
[7].郑艳红,周卫健,谢树成.中国典型季风区分子化石记录的生物空间分异[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
[8].张菡,段廷扬.夏季亚洲季风区典型旱涝年大气热源(汇)的变化特征[J].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