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空间权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空间,物权,地下,使用权,建设用地,网络,知识。
空间权论文文献综述
刘竹君,金琦[1](2019)在《空间权制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现代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和进步,我们对所处空间的需要越来越大。在我国《物权法》关于用益物权的法律规定中,空间是可以作为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客体而存在的。但是,对于空间能否独立作为权利客体的理论,学界有着不同的观点和看法。研究了空间权的一些基本问题,认为空间权应作为一种独立的用益物权,并提出发展建议。(本文来源于《现代盐化工》期刊2019年03期)
房梁[2](2019)在《论空中空间权的所有权属性及行使》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上,不动产所有权以土地平面为界分为地表及地表上、下空间进行讨论,地下空间的开发和立法发展较快,空中空间相比明显迟延。近年来,以无人机为代表的新科技产品,触动了人们对地表上部空间的权利需求,但空中空间权的属性和行使仍需法律予以解释和明确。地表上部一定范围内的空间,客观存在一项单独的所有权,即空中空间权,它是国家或集体所有的一项财产权。现阶段它的行使方式以公权力为主导,但不应排斥私权利的合理诉求,行使目标是平衡权利的自由与限制。明确空中空间权的所有权属性,是平面土地法走向立体空间法的必然。(本文来源于《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程诚[3](2019)在《浅谈我国地下空间权的立法制度》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现代化的飞速发展,为了缓解土地资源紧缺,人们对土地的利用已经由地表趋向于地上地下的深层空间,相关空间权的法律也应运而生。但是我国在空间立法方面仍然存在较大问题,基于此,文章主要对我国地下空间权立法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通过对地下空间权进行简单介绍,指出我国目前地下空间立法的现状和存在的立法问题,提出在立足于基本国情的前提下,借鉴一些域外国家和地区的空间权立法,并对我国的地下空间权立法制度提出完善建议。(本文来源于《法制与经济》期刊2019年02期)
奉海玲[4](2019)在《我国地下空间权的制度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使得对土地的利用范围从地表扩大到全方位模式。因土地属于国家或集体所有的国情,我国对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存有叁点争议:一是地下空间权的归属问题;二是地下空间权是否可以作为一项独立的物权;叁是其与我国的"一物一权"主义是否存在冲突。文章分析了叁点争议,认为,完善地下空间权的规定,在地下空间权的取得方式上,区分涉及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之间的取得方式;在取得范围方面,结合国际隧协总结的世界各国的地下空间范围进行界定;在登记模式中,实行托伦斯登记主义,采取严格的审查制度。(本文来源于《绥化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王智洋[5](2019)在《浅析低空无人摄影测量在水生态空间权属确认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面积大、范围广、线路长的河道水域、岸线、生态空间,以及工程管理区的安全范围权属确认过程中,低空摄影测量技术逐步得到引进和应用。通过理论培训与多次试飞和数据处理程序,探索无人机作业程序及作业过程中突发情况的应对策略,最大的减弱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节省作业时间,以适应行业对新技术应用的要求。(本文来源于《地下水》期刊2019年01期)
潘文卿[6](2018)在《知识的空间溢出效应与区域劳动生产率——基于距离指数与投入产出空间权矩阵》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引入知识资本的空间溢出效应指标,探讨了开放经济条件下知识资本、人力资本,以及国内、国外知识外溢对中国地区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并从人力资本视角考察了吸收能力可能影响着国内、国外知识溢出效应的发挥。实证分析发现:(1)区域内知识资本对地区生产效率有显着的正向影响,但人力资本的影响并不显着;(2)国内知识的地区间溢出效应要大于来自国外不同渠道的知识溢出效应;(3)而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既有利于来自国内不同地区间知识溢出效应的有效发挥,也有利于吸收来自国外FDI与高新技术进口的知识溢出,进而促进地区劳动生产率的提升,但目前的人力资本水平对普通技术进口的知识溢出效果没有实质的影响。文章依据分析结果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本文来源于《经济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刘素丹[7](2018)在《基于空间权值数据的区域经济集聚与趋同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全球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经济增长的集聚现象。区域经济发展不仅受区域内部因素的影响,还受到相邻区域经济增长状况的影响。鉴于此,本文以河南省108个县域在2000-2015年的人均GDP为研究对象,并采用空间马尔科夫链的方法进行深入分析。(本文来源于《商业经济研究》期刊2018年16期)
张凤丽[8](2018)在《论空间权的独立性》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经济的发展,世界各国对空间的利用越来越多,但是我国独立的空间权制度一直没有建立。立法没有明确空间权的独立性,而是将其包含在建设用地使用权中。空间权不再"寄生"于建设用地使用权,对于提高空间的利用效率,发挥空间的物权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4期)
李明[9](2018)在《基于制网络空间权的安全观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网络空间是安全战略的新空间、新载体。在实践层面上,网络空间中存在战争、恐怖主义、犯罪和主权争议等安全问题;在理论层面上,制陆权、制海权、制空权和制天权等基于自然空间的传统制权理论局限性日益凸显。因此,对基于制网络空间权的安全观的研究就成为重要的实践和理论课题。网络空间是由节点、网络和载荷叁种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是人类活动和国家安全战略实践的载体。节点是由网络连接的端节点和交换节点;网络指连接节点的复杂链路体系;载荷指由节点采集、存储和处理,由网络进行传输的信息和数据。网络空间具有技术依赖性、时序性、虚拟性、开放性、自组织性和关联性。从网络空间的角度看,安全战略空间是由自然空间、网络空间和认知空间叁者构成的动态系统。在这一系统中,网络空间连通并影响自然空间,并且可直接作用于认知空间。制网络空间权是网络空间安全的基础和前提。它能够实现网络空间的安全,并进一步影响国家战略诸目标的实现。制网络空间权主要由节点控制权、网络控制权和载荷控制权构成。影响制网络空间权的主要因素有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与创新活力、网络空间战力量建设水平、网络空间经济基础、政府的政策、网络空间观和网络空间战略理论水平。制网络空间权与综合安全有着紧密联系,网络空间中的政治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和生态安全受到制网络空间权的制约。中国正处于从网络大国迈向网络强国的新时代。制网络空间权对于中国的网络空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中国是一个正在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网络大国,这是其制网络空间权核心理论和网络空间安全观形成的现实基础。完全不同于历史上网络霸权主义的理念和安全观,中国网络空间安全观是整体安全观,它强调节点、网络和载荷的整体安全;是相对安全观,它强调一国网络安全应以别国网络安全为基础,奉行集体主义,反对绝对主义;是发展安全观,它强调发展战略和网络空间的结合,在发展中解决网络空间的安全问题;是生态安全观,它强调网络空间应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网络空间中活动的各种主体应有序发展。(本文来源于《中共中央党校》期刊2018-06-01)
陈本寒,谢媛[10](2018)在《论物权法上空间权的类型与立法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土地资源的日趋稀缺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土地法必将演进为空间法,空间权将成为物权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现行物权法对空间权的规定存在很多问题,亟需完善。空间权是一定空间上所设定的各种权利的总称,其客体是除地表当然附属空间之外有独立价值的一定空间,应根据我国物权法现有的权利体系构建空间权体系。关于物权法上空间权的立法模式有形式上和实质上的两大争议,形式上我国应采取民法典物权编与空间权单行法双线并行的模式规定空间权制度,实质上不宜将空间权认定为一项单独的用益物权,而应将土地法全面空间法化后根据各空间权的性质分别纳入不同的制度中予以规制。(本文来源于《财经法学》期刊2018年03期)
空间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传统上,不动产所有权以土地平面为界分为地表及地表上、下空间进行讨论,地下空间的开发和立法发展较快,空中空间相比明显迟延。近年来,以无人机为代表的新科技产品,触动了人们对地表上部空间的权利需求,但空中空间权的属性和行使仍需法律予以解释和明确。地表上部一定范围内的空间,客观存在一项单独的所有权,即空中空间权,它是国家或集体所有的一项财产权。现阶段它的行使方式以公权力为主导,但不应排斥私权利的合理诉求,行使目标是平衡权利的自由与限制。明确空中空间权的所有权属性,是平面土地法走向立体空间法的必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空间权论文参考文献
[1].刘竹君,金琦.空间权制度研究[J].现代盐化工.2019
[2].房梁.论空中空间权的所有权属性及行使[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3].程诚.浅谈我国地下空间权的立法制度[J].法制与经济.2019
[4].奉海玲.我国地下空间权的制度构建[J].绥化学院学报.2019
[5].王智洋.浅析低空无人摄影测量在水生态空间权属确认中的应用[J].地下水.2019
[6].潘文卿.知识的空间溢出效应与区域劳动生产率——基于距离指数与投入产出空间权矩阵[J].经济学报.2018
[7].刘素丹.基于空间权值数据的区域经济集聚与趋同探讨[J].商业经济研究.2018
[8].张凤丽.论空间权的独立性[J].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9].李明.基于制网络空间权的安全观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8
[10].陈本寒,谢媛.论物权法上空间权的类型与立法模式[J].财经法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