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水分生态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水分,生态,适宜,植物,土壤,黄土高原,数值。
水分生态位论文文献综述
陈国栋,万素梅,柴强,冯福学,翟云龙[1](2018)在《密植小麦间作玉米水分竞争互补的生态位分离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解析密度调控间作水分竞争互补的生态位分离机制,为间作合理密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河西绿洲灌区小麦间作玉米为基础,通过不同的间作密度配置,探讨了间作群体的产量、水分利用和生态位分离特征;【结果】小麦密植具有促进间作生态位分离的效应,小麦密植时群体在拔节期和成熟期都存在生态位的分离,玉米密植时仅在孕穗期存在生态位分离,小麦密植时的生态位分离指数(NDI)较玉米密植时高19.6%。小麦种间竞争(b_(11)/b_(12))大于玉米种间竞争的倒数(1/(b_(22)/b_(21))),说明小麦与玉米共生期间既存在种间竞争作用又存在种间互补效应。玉米密植能够显着增加玉米的种内竞争力(b_(22)/b_(20)=1.375),同时增加了小麦生育后期的种内竞争力(b_(11)/b_(10)=3.435);小麦密植虽显着增加小麦生长初期的种内竞争力,但种内竞争力随之逐渐减弱,且不影响对应玉米的种内竞争力。合理密植能够显着提高间作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高密度小麦间作处理(小麦密度为900万株hm~(-2)、玉米密度为45000株hm~(-2))LER可达1.39,WUE可达23.6 kg﹒hm~(-2)﹒mm~(-1),间作优势明显;【结论】间作水分生态位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离是间作产量优势和水分高效的主要原因,增加小麦密度,促进生态位分离,弱化竞争,强化互补,是间作获取高产和水分高效的重要机制。(本文来源于《中国农学会耕作制度分会2018年度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8-08-07)
杨晓东,龚雪伟,朱丽安,吕光辉[2](2017)在《胡杨(Populus euphratica)水分再分配与其伴生种多样性和生态位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杜加依林建群种胡杨(Populus euphratica)的水分再分配现象已被广泛认知,但该现象对其伴生种多样性和生态位宽度的影响仍不清楚。基于120个样方的调查数据,通过分析比较2010年6、8、10月胡杨林冠下(林冠群落)与非胡杨林下(对照群落)在群落数量特征、物种多样性和生态位宽度上的差别,以探明水分再分配和物种多样性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林冠灌木和草本群落的郁闭度、株高和多度在6、8、10月均分别显着高于对照灌木和草本群落(P<0.05);(2)在6、8、10月,林冠灌木的Margalef丰富度指数和Brillouin物种多样性指数均显着高于对照群落(P<0.05),Pielou均匀度指数在两群落间未有显着性差别(P>0.05);相反,林冠草本群落的Margalef丰富度指数仅在6月和10月显着高于对照群落(P<0.05),其他时期,林冠草本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均小于对照群落;(3)林冠灌木和草本群落的物种生态位宽度多高于对照灌木和草本群落。胡杨作为杜加依林的建群种,其拥有水分再分配现象能够改善森林的水分条件,对胡杨林冠下伴生种群落的数量特征、生态位宽度和物种多样性产生积极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国沙漠》期刊2017年05期)
朱金方[3](2016)在《渤海海岸贝壳堤湿地灌木水分生态位时空分异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海岸湿地是首当其冲受到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的生态系统。本文以黄河叁角洲贝壳堤海岸湿地为例,对研究区内3种优势灌木(柽柳(Tamarix chinensis L.)、酸枣(Ziziphus jujuba var.spinosa Hu)、杠柳(Periploca sepium Bge.))的水分生态位时空分异特征及其机制进行了研究。稳定同位素技术与野外定位观测、室内分析测定等传统方法相结合,分析了不同灌丛下土壤颗粒分布特征、土壤盐分的空间差异,研究了不同降雨脉冲对黄河叁角洲海岸贝壳堤湿地内3种优势灌木木质部水、灌丛下土壤水和地下水氧稳定同位素的影响;探讨了各潜在水源和植物木质部水氧稳定同位素的时空变化,运用Iso-Source软件模型计算各潜在水源对植物木质部水分贡献比例,揭示生长季不同阶段和不同水分条件(干季、湿季)3种优势灌木的水分利用策略;利用Levins公式和Shannon-Wiener公式计算不同灌木水分生态位宽度,并结合Levins重迭度模型,研究不同灌木水分生态位宽度时空异质性,探讨同一生境下物种之间水分生态位分异特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降雨对贝壳堤湿地土壤和植物木质部水稳定同位素组成的影响不同深度土壤水?18O对不同降雨脉冲响应程度不同。不同灌丛下0-40cm土壤水?18O值对中雨反应较为敏感,而柽柳-酸枣混合灌丛40-100cm土壤水的?18O值的反应时间滞后;柽柳灌丛、低地和高地酸枣灌丛60-100cm土壤水的?18O值受中雨影响较小;杠柳灌丛的各层土壤水?18O值在降雨后均能立即响应。两次小雨(3.0mm和6.6mm)主要对0-20cm土壤水的?18O值产生短暂影响。柽柳-酸枣混合灌丛、柽柳灌丛、低地酸枣灌丛及杠柳灌丛样地内的植物木质部水?18O值对20.4mm降雨较为敏感,降雨后均迅速降低,而高地酸枣灌丛样地内的酸枣木质部水分的?18O值几乎没有响应;小雨对植物木质部水?18O值没有显着影响。不同灌木的水分利用方式在降雨前后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贝壳堤湿地3种优势灌木在降雨前均以土壤水为主,但吸收土壤水的主要深度不同。中雨后,混合灌丛、柽柳灌丛和低地酸枣灌丛样地内的柽柳和酸枣均以雨水为主,杠柳对雨水的利用比例较低,仍以上层土壤水为主,而高地酸枣水源仍以60-100cm土壤水为主。随着时间延后,混合灌丛中的柽柳和酸枣的水分来源深度差异较大;柽柳灌丛样地内柽柳的水分来源始终在0-40cm土层之间;高地酸枣在降雨前后都主要以60-100cm土壤水为主。小雨对植物的水分利用策略没有显着影响。2.贝壳堤湿地优势灌木水分利用策略土壤水和地下水?18O值在不同生长季之间差异显着。各灌丛下土壤水?18O值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受季节影响程度逐渐减弱。0-40cm土壤水?18O值对季节变化反应最为敏感,变化幅度较大,40-100cm土壤水?18O值变化幅度相对较小,稳定氧同位素在表层的富集程度最高。一般在7月和10月土壤水稳定氧同位素富集程度较高,9月份稳定氧同位素最为贫化。柽柳灌丛下,土壤水?18o值变化趋势与其它样地不同,40-100cm土壤水的稳定氧同位素富集程度较上层土壤水的富集程度高,柽柳灌丛下土壤水氧稳定同位素的在各灌丛中富集程度最高。地下水?18o值相对土壤水的波动幅度较小。3种优势灌木的主要水分来源表现出显着的时空差异性。柽柳-酸枣混合灌丛内的酸枣在6、7、8月水分主要来源于0-60cm土壤水,9月份水分主要来源于20-40cm土壤水,10月份83.8%水分来源于0-20cm土壤水;混合灌丛内柽柳的水分来源较酸枣的水分来源深,6月份柽柳的水分主要来源于60-100cm土壤水,7、8月份主要水源转为浅层地下水,9月份柽柳水分的主要来源为20-40cm土壤水,10月份70.4%的水分来源于60-100cm土壤水。柽柳灌丛内柽柳在6、8月以吸收利用20-40cm土壤水为主,7月份水分主要来源于20-60cm土层,9月份以0-40cm土壤水为主,10月份水分主要来源于0-20cm土壤水。低地和高地酸枣灌丛中酸枣在6、7、8、10月份均以吸收利用60-100cm土壤水为主,9月份低地酸枣灌丛中的酸枣70.1%的水分来源于0-60cm土壤水,而高地酸枣灌丛的酸枣仍以60-100cm土壤水为主。在6月份,杠柳83.3%的水分来源于0-60cm土壤水,7月份以40-100cm的土壤水为主,8月份主要水源为0-20cm土壤水,9月份主要以20-100cm土壤水为主,10月份对20-40cm土壤水的利用比例相对较高。3.干湿季贝壳堤湿地灌木水分利用机制干季土壤水?18o值显着高于湿季,且干季土壤水?18o值垂直变化范围较湿季大。随着土壤深度增加,干、湿季土壤水?18o值之间的差异逐渐减小,尤其是低地酸枣灌丛和杠柳灌丛下60-100cm土壤水?18o值在干湿季之间均无显着差异。干、湿季向海侧柽柳灌丛土壤水18o富集程度均高于滩脊上各个灌丛。浅层地下水?18o值干季明显高于湿季,而向海侧柽柳灌丛浅层地下水?18o值则显着高于滩脊浅层地下水。植物木质部水分?18o值也表现出显着的时空差异和物种间差异。干、湿季,各灌丛下植物的水分利用策略各有不同。在湿季,柽柳-酸枣混合灌丛内柽柳以60-100cm土壤水和浅层地下水为主要水源,而酸枣则是以60-100cm土壤水为主;在干季,柽柳的主要水源转变为浅层地下水,酸枣以20-100cm土壤水为主。在湿季,向海侧柽柳灌丛内柽柳以吸收利用20-40cm土壤水为主,干季转变为20-100cm土壤水。低地酸枣在湿季以40-60cm土壤水为主,在干季则转变为60-100cm土壤水;高地酸枣在干季和湿季均以吸收利用60-100cm土壤水为主要水分来源。杠柳在湿季的水分主要来源为0-20cm土壤水,而在干季则为40-100cm土壤水。总体比较,3个物种按照水分来源主要深度排序为柽柳>酸枣>杠柳。4.优势灌木水分生态位时空异质性灌木的水分生态位宽度表现出明显的时空差异性。柽柳-酸枣混合灌丛内酸枣的水分生态位宽度在6、7、8月份较大且变化较小,9月份开始降低,10月份降低至最低;低地酸枣灌丛下酸枣在6、7、8、10月份水分生态位宽度较低,9月份水分生态位宽度相对较高;高地酸枣灌丛下酸枣的水分生态位宽度明显小于其它灌丛的酸枣,受生长季变化影响较小。柽柳-酸枣混合灌丛下柽柳水分生态位宽度在6月份最高,在7、8月份逐渐降低,9月份有所增大,而10月水分生态位宽度再次减小;向海侧柽柳在6月、8月、10月的水分生态位宽度较小,7月份柽柳的水分生态位宽度最大。杠柳灌丛内,杠柳的水分生态位宽度在整个生长季基本保持稳定,6、7、9、10月份杠柳的水分生态位宽度较大且无明显差异,而8月份水分生态位宽度值最小。干湿季不同灌丛下植物的水分生态位宽度变化不同。柽柳-酸枣混合灌丛内,酸枣在湿季的水分生态位宽度较小,干季水分生态位宽度明显变大,而柽柳的水分生态宽度干湿季变化和酸枣相反。低地和高地酸枣灌丛下酸枣的水分生态位宽度干、湿季变化不大,尤其是高地酸枣灌丛下几乎没有改变,且该样地内酸枣水分生态位宽度显着低于其它两类灌丛内酸枣的水分生态位宽度。向海侧柽柳灌丛内,柽柳的水分生态位宽度湿季小于干季。杠柳的水分生态位宽度呈现湿季较低而干季较高的趋势。同一灌丛下柽柳和酸枣的水分生态位重迭在不同生长季和干湿季有一定差异。柽柳和酸枣水分生态位重迭度在10月份最低,9月份最高,水分生态位重迭度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9月>6月>8月>7月>10月,表明柽柳和酸枣在水分充足且植物耗水量少的生长季水分来源较为相似,而在土壤水分较低的生长季两者之间表现出明显的水分生态位分化。柽柳和酸枣在湿季水分生态位重迭度较高,而在干季土壤水分含量降低,为避免物种间的水分竞争,两物种的水分生态位重迭度明显低于湿季。(本文来源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期刊2016-03-24)
陈国栋[4](2015)在《间作小麦玉米的水分竞争与生态位分离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间套作能够显着增加作物产量和提高单位面积耕地利用率,是解决粮食供需矛盾的有效途径之一。近年来,受水资源短缺的制约,间套作种植面临着重大挑战。种间关系是协调间作群体水分利用的内因,如何通过调节种间竞争与互补关系,充分利用间作时空生态位的分离来进一步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是目前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为此,本研究在干旱绿洲灌区设置田间试验,以典型间作模式小麦间作玉米为试验对象,在不同带型和密度条件下,探讨间作群体土壤水分的时空分布、迁移特征及其消耗结构,揭示间作作物的水分生理特性、干物质累积运转特性与种间竞争和生态位分离的相关关系,以期为通过优化种间关系进一步提高间作水分利用效率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小麦间作玉米群体中,两种作物带中的土壤水势在作物不同生育时期不同,并受密度和带型的显着影响,形成了水分不同空间和时间竞争互补利用的水动力学基础。小麦与玉米共生期间,玉米带土壤水势较小麦带高13.5%,其中高密度小麦间作处理高18.5%,行比为6:3的间作处理高21.6%。小麦收获后-玉米单独生长期间,小麦带土壤水势较玉米带高21.8%,其中低密度玉米间作处理高27.9%,行比为6:4的间作处理高28.0%。两种作物带的土壤水势差异是间作作物需水空间生态位和时间生态位分离共同作用的结果。小麦带与玉米带土壤水势差的绝对值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减小,低密度玉米处理较高密度处理高12.1%,低密度小麦处理较高密度处理高16.5%,说明随着种内竞争的增加,间作群体对水分的互补利用程度得以强化;共生期内小麦带与玉米带的水势差的绝对值随着幅宽的增加而增加,6:4间作处理较6:2间作处理高3.2%,而麦收后则随之减小,6:2间作处理较6:4间作处理高2.7%,说明玉米行数的增加,弱化了共生期间对水分的互补利用,但强化了生育后期玉米对水分的补偿性利用,利于增大间作玉米的后补偿效应。(2)作物不同生育时期,间作群体中存在不同方向的带间水分迁移,形成了水分在时间和空间生态位上的高效互补利用,作物密度、行比对带间水分迁移具有显着调控作用。小麦与玉米共生时,小麦可从玉米带竞争16-55mm的土壤水分;小麦收获后,小麦带能够为玉米带补给20-60mm的土壤水分。增加密度(尤其增加小麦密度)能够显着增加水分的迁移量,高密度小麦和高密度玉米处理全生育期水分迁移量分别为101mm和74mm,分别较低密度处理高136%和68%。全生育期水分的迁移量在不同带型处理间差异不大,平均为74mm,但带型显着增加了小麦收获后水分的迁移量,麦收后水分的迁移量(平均为46mm)较共生期间(平均为28mm)高61%。密度在调控间作水分竞争和补偿利用方面优于带型,在小麦间作玉米复合群体中,小麦种内竞争的增加有利于水分生态位的分离,能够极大地促进间作群体对资源的互补利用。(3)间作小麦、玉米耗水的关键生育时期、土壤区域不同,时空分离明显,弱化了水分的种间竞争、强化了互补,这种作用应作物密度、带型不同而不同。共生期间小麦带耗水量占全生育期耗水量的65%,而玉米带占其生育期耗水量的42%,对应地,麦收后小麦带耗水量占全生育期耗水量的35%,而玉米带耗水量占其生育期耗水量的58%,间作这种不同作物在时间上错位地利用水分的特性是间作比单作水分利用更加高效的主要原因。密度增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耗水量,低密度小麦间作耗水量较高密度高3.8%,但对间作耗水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分离无显着影响;行比增加对全生育期耗水量无显着影响,但增加了间作共生期耗水量,降低了麦收后耗水量,共生期6:4间作处理耗水量较6:2高1.7%,麦收后,6:2间作处理耗水量较6:4高2.3%。耗水量与作物带间水分迁移量呈负相关关系,说明水分在时空生态位上互补利用能够显着降低作物耗水量。(4)小麦与玉米共生期间,小麦种间竞争力大于玉米(b11/b12>b22/b21),在竞争资源方面处于优势地位。生态位分离指数(NDI)在不同生育时期不同,并受到密度和带型的显着影响。小麦密度增加时的NDI较玉米密度增加时高19.6%,行比增加时的NDI较小麦、玉米密度增加时分别高20.4%和44.1%。小麦种间竞争(b11/b12)大于玉米种间竞争的倒数(1/(b22/b21)),说明小麦与玉米共生期间既存在种间的竞争作用又存在种间的互补作用。生态位分离指数变化趋势与作物不同时期水分互补特性吻合较好。水分迁移量随生态位分离指数增加呈线性增长关系,相关系数达到显着水平(p<0.05)。密度和带型显着影响二者关系,小麦密度对生态位分离影响大于玉米密度,增加小麦密度有利于水分的竞争与互补利用;不同带型下水分发生迁移的前提是间作要有一定程度的生态位分离,若生态位分离进一步增加,水分迁移量增加速度高于密度的增加(斜率:10.458 vs 3.68和5.771)。(5)间作水分生态位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离是间作产量优势和水分高效产生的主要原因。生态位分离指数、水分迁移量与间作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呈显着正相关关系。密度和带型通过影响间作生态位分离而对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产生显着影响。不同密度处理中,高密度小麦间作处理(小麦密度为900万株hm-2、玉米密度为45000株hm-2)LER可达到1.39,WUE可达到23.6 kg hm-2 mm-1,间作优势明显。不同带型处理中,随着行比的增加,小麦组分产量下降,而玉米组分产量增加,玉米产量的增加能够较好地弥补小麦产量的降低,不同带型处理的WUE间无显着差异。增加行比使得共生期生态位分离程度变大,但考虑到行比增大间作资源互补利用需求的生态位分离度也随之增大的前提,产量随行比增加而减小可以解释为麦收后生态位分离程度随行比的增加小于共生期间。(本文来源于《甘肃农业大学》期刊2015-05-01)
孟秦倩,蔡焕杰,王健,张青峰[5](2009)在《黄土高原坡面刺槐林土壤水分生态位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定位观测并引入土壤水分生态位适宜度,以刺槐林根系分布作为土壤水分生态位权重,对黄土高原刺槐林不同地理位置、不同坡向和不同时期土壤水分生态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由南向北,土壤水分生态位递减,淳化刺槐林土壤水分生态位为97.5%,可满足刺槐生长,米脂刺槐林土壤水分生态位为53.2%,林木生长较大受水分的限制;在不同坡向间刺槐林土壤水分生态位表现为阴坡最高,阳坡最低,在生长季节,刺槐的生长受土壤水分的制约,半阴坡和半阳坡介于二者之间;在年内,春旱及春末旱,导致土壤储水量减少,7月初土壤水分生态位降到最低。随着林龄和林木密度的增加,土壤水分生态位降低,保持适当的林分密度,可实现林木的正常生长。(本文来源于《干旱地区农业研究》期刊2009年06期)
李文龙,施维林,王刚[6](2004)在《沙坡头地区人工林植物的水分生态位适宜度与种间共存机制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沙坡头地区人工固沙植物为研究对象,扩展了Hutchinson提出的n维超体积生态位概念,定义固沙植物种的水分生态位适宜度是该种的最适水分生态位与现实水分资源位之间的贴近度。水分生态位适宜度的大小表示植物对土壤水分的利用程度。根据几何平行度方法建立了新的数学模型。实例计算结果表明,利用新模型计算结果比常用(本文来源于《生态学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国生态学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荟萃》期刊2004-09-01)
李文龙,李自珍,王刚,施维林[7](2004)在《沙坡头地区人工固沙植物水分利用及其生态位适宜度过程数值模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干旱区植物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自然降水资源的时空分布规律以及降水与固沙植物耗水之间的制约关系.通过扩展经典生态位理论的内涵,用数学抽象的方法定义植物水分生态位适宜度为其水分最适生态位点与现实生态位的贴近度,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对固沙植物生态位适宜度进行了定量分析,并建立了生态位适宜度过程模拟方法.依据实验结果进行了有关计算与数值模拟,所做模拟结果与实际观测结果相吻合.结果表明,柠条与油蒿混播为实验条件下的最佳种植方式,密度为5000株/hm2时其水分生态位适宜度最高,林木覆盖率也最大.文中进一步讨论了有限降水限制和沙地土壤水分亏缺胁迫下油蒿和柠条对水分的竞争行为,混播下的生态位适宜度变化及稳定共存格局形成的机理.该结果为干旱区人工林的营建提供了定量依据.(本文来源于《西北植物学报》期刊2004年06期)
李文龙,施维林,王刚,韩晓卓,李自珍[8](2004)在《沙坡头地区人工林植物的水分生态位适宜度与种间共存机制分析(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沙坡头地区人工固沙植物为研究对象 ,扩展了 Hutchinson提出的 n维超体积生态位概念 ,定义固沙植物种的水分生态位适宜度是该种的最适水分生态位与现实水分资源位之间的贴近度 .水分生态位适宜度的大小表示植物对土壤水分的利用程度 .根据几何平行度方法建立了新的数学模型 .实例计算结果表明 ,利用新模型计算结果比常用的百分比相似性公式计算的结果有较合理的数值分布 ;实验条件下的合理营林密度为 5 0 0 0株 /hm2 ,营林方式为柠条与油蒿均匀混播 ,此种情况下水分生态位适宜度最高 ,相应林木覆盖率最大 .在试验条件下 ,油蒿和柠条纯林的水分生态位适宜度平均值低于混播下的值 .关于不同种植密度下水分生态位适宜度的变化规律 ,呈现随密度增加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由于油蒿是浅根系植物 ,利用土壤上层水分 ;柠条是深根系植物 ,利用土壤下层水分 ;二者适当混播后可使土壤水分合理分配和充分利用 ,因此混播下具有较高的水分适宜度值 ,而且实验条件下能够实现稳定共存 ,达到较好的防风固沙效果(本文来源于《西北植物学报》期刊2004年03期)
李自珍,施维林,唐海萍,王新平[9](2001)在《干旱区植物水分生态位适宜度的数学模型及其过程数值模拟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干旱地区水分是影响植物生长的限制因子。文章分析了沙地植物的水分利用状况 ,通过扩展经典生态位理论的内涵 ,用数学抽象方法定义植物水分生态位适宜度为其水分最适生态位点与现实生态位点的贴近度 ,建立了响应数学模型及数值模拟方法 ,依据试验观测结果进行了植物水分生态位适宜度过程的计算分析 ,所获结果具有较高的精度。文中有关数值模拟试验研究结果为干旱区无灌溉条件下人工植被的营建提供了新的理论模式和定量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沙漠》期刊2001年03期)
唐海萍,史培军,李自珍[10](2001)在《沙坡头地区不同配置格局油蒿和柠条水分生态位适宜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生态位适宜度理论建立了沙坡头人工植被防护林体系无灌溉条件下 ,两种固沙植物油蒿 (Artemisiaordosica Krasch.)和柠条 (Caragana korshinskii Kom .)的水分生态位适宜度模型。并据此分析比较在 5种不同配置格局下 ,在不同的降水量年份 ,这两种植物的水分利用状况。主要结论如下 :不论在生长季总降水量为 80 .6 3 mm的 1991年还是在降水量大一倍的 1993年 ,单播下油蒿的水分生态位适宜度均大于混播下的适宜度 ,且在 7月份均有一个水分极其匮乏期 ;单播下柠条的水分生态位适宜度均小于混播下的适宜度 ;单播的 3种格局中 ,以 2 m× 2 m的株距和行距 (即样地 1,3)为最佳 ,混播的两种格局以 1m× 1m的株距和行距 ,且按 2行油蒿× 2行柠条 ,中间空一行的方式配置 (即样地 5 )为最佳。最后 ,对两个种生长过程中水分利用的一些特性进行了探讨(本文来源于《植物生态学报》期刊2001年01期)
水分生态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杜加依林建群种胡杨(Populus euphratica)的水分再分配现象已被广泛认知,但该现象对其伴生种多样性和生态位宽度的影响仍不清楚。基于120个样方的调查数据,通过分析比较2010年6、8、10月胡杨林冠下(林冠群落)与非胡杨林下(对照群落)在群落数量特征、物种多样性和生态位宽度上的差别,以探明水分再分配和物种多样性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林冠灌木和草本群落的郁闭度、株高和多度在6、8、10月均分别显着高于对照灌木和草本群落(P<0.05);(2)在6、8、10月,林冠灌木的Margalef丰富度指数和Brillouin物种多样性指数均显着高于对照群落(P<0.05),Pielou均匀度指数在两群落间未有显着性差别(P>0.05);相反,林冠草本群落的Margalef丰富度指数仅在6月和10月显着高于对照群落(P<0.05),其他时期,林冠草本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均小于对照群落;(3)林冠灌木和草本群落的物种生态位宽度多高于对照灌木和草本群落。胡杨作为杜加依林的建群种,其拥有水分再分配现象能够改善森林的水分条件,对胡杨林冠下伴生种群落的数量特征、生态位宽度和物种多样性产生积极影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水分生态位论文参考文献
[1].陈国栋,万素梅,柴强,冯福学,翟云龙.密植小麦间作玉米水分竞争互补的生态位分离机制[C].中国农学会耕作制度分会2018年度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8
[2].杨晓东,龚雪伟,朱丽安,吕光辉.胡杨(Populuseuphratica)水分再分配与其伴生种多样性和生态位的关系[J].中国沙漠.2017
[3].朱金方.渤海海岸贝壳堤湿地灌木水分生态位时空分异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6
[4].陈国栋.间作小麦玉米的水分竞争与生态位分离机制[D].甘肃农业大学.2015
[5].孟秦倩,蔡焕杰,王健,张青峰.黄土高原坡面刺槐林土壤水分生态位特征分析[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9
[6].李文龙,施维林,王刚.沙坡头地区人工林植物的水分生态位适宜度与种间共存机制分析[C].生态学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国生态学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荟萃.2004
[7].李文龙,李自珍,王刚,施维林.沙坡头地区人工固沙植物水分利用及其生态位适宜度过程数值模拟分析[J].西北植物学报.2004
[8].李文龙,施维林,王刚,韩晓卓,李自珍.沙坡头地区人工林植物的水分生态位适宜度与种间共存机制分析(英文)[J].西北植物学报.2004
[9].李自珍,施维林,唐海萍,王新平.干旱区植物水分生态位适宜度的数学模型及其过程数值模拟试验研究[J].中国沙漠.2001
[10].唐海萍,史培军,李自珍.沙坡头地区不同配置格局油蒿和柠条水分生态位适宜度研究[J].植物生态学报.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