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K 是如何运作的?

M&K 是如何运作的?

一、M&K效果如何?(论文文献综述)

刘沁瑶[1](2021)在《多变量系统的耦合递推参数估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于结构复杂的多变量工业过程,找到合适的辨识算法获得数学模型,是过程分析和控制系统设计的基础.多变量系统维数高参数多,使得辨识算法的计算量大,减小算法计算量是多变量系统辨识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有色噪声干扰下的多变量系统,结合辨识新技术提出了高效的耦合递推参数估计算法.论文的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同时存在参数向量和参数矩阵的多变量方程误差自回归滑动平均系统,将其分解为多个只含有参数向量的单输出子系统,利用耦合辨识原理,提出了计算效率高的耦合递推参数估计算法,算法能保证辨识精度并减小计算量.此外,为降低有色噪声对参数估计的影响,对系统的观测数据进行滤波,进一步分解滤波辨识模型,并联合部分的噪声模型来估计系统的全部参数,推导了估计精度更高的滤波耦合递推算法.(2)针对多变量输出误差自回归滑动平均系统,基于Kronecker积运算得到的辨识算法计算量大,为了减小计算量,将系统根据输出维数分解为多个单输出子系统进行辨识,对于系统中存在的不可测无噪输出项,建立辅助模型进行估计,再利用耦合原理推导了辅助模型耦合递推算法,算法能提高参数估计的计算效率.进一步结合数据滤波,提出了辅助模型滤波耦合递推算法,加入滤波技术后的算法能获得更准确的辨识结果.(3)多元系统是多变量线性系统的推广,可以表示一些多变量非线性系统.针对多元输出误差自回归系统,在分解技术的框架下推导了基于辅助模型的多元系统耦合递推算法.再结合模型变换技术处理有色噪声,研究了基于模型变换的辅助模型耦合递推算法.与滤波算法不同,通过模型变换后的辨识模型包含系统所有待估计参数,不需要再联合噪声模型进行交互估计,算法在实现上步骤简单,且能提高参数估计精度.论文中对提出算法的计算量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利用耦合原理后算法的计算量减小.此外,文中对所提出的主要辨识算法进行了数值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耦合递推算法可以保证参数估计精度,且加入数据滤波和模型变换后的耦合算法能获得更精确的参数估计值,验证了提出算法的有效性.

辛世杰[2](2021)在《红外辐射基准载荷的高精度温控信息获取与处理技术》文中指出红外遥感技术是采集地球数据信息的重要技术手段,具有覆盖面积广、探测时间长、机动性强等诸多特点,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土地利用、国土资源管理、大气监测以及地质灾害检测和调查等各个领域。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气候变化观测和数值天气预报等领域对红外遥感数据提出了更高要求,特别是气候变化观测要求来自红外遥感载荷的测量数据不确定度水平优于0.1K,其10年内的稳定性要求优于0.04K。要实现如此高定量化水平的目标,不仅需要稳定可靠的红外探测设备,还需要高精度的在轨红外辐射源。其中红外探测设备的正常运行需要载荷为其提供稳定的工作环境温度,而辐射源的定标性能更是与其温度直接相关。基于上述重大应用需求,本课题研究设计了红外辐射基准载荷的高精度温控信息获取与处理系统。通过对红外辐射基准载荷的系统组成进行分析,选定其中对温控需求最高的红外辐射源作为本课题设计系统的主要控制研究对象,并研究了其基本架构及溯源链路。针对红外辐射源中的各项核心组件的需求进行了分析,并分配了该辐射源的温度不确定度。在空间应用中,由于电子器件老化及其性能易受环境温度波动的影响,现有的温度测量方法会出现非线性标定性能劣化的问题,导致测量结果出现偏差。本课题在阻值比率测温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多参考阻值比率测温方法,实质上是将铂电阻与参考电阻的比率限定在较小的范围内,减小了当铂电阻阻值远离参考电阻阻值时,电路非线性对测温结果所造成的影响。将该方法电路与目前测温水平较高的单参考阻值比率测温电路置于恒温箱中进行比较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5℃~45℃的环境温度下,本方法的最大测量误差约为0.004℃,而单参考阻值比率测温电路的最大测量误差约为0.03℃。因此,该方法基本解决了非线性标定劣化的问题,无需载荷对其进行精密温控,减轻了载荷的热控成本,在环境温度变化剧烈场合中的非线性标定劣化程度更小,更加适合环境温度变化剧烈的应用场景。测量领域常用数字均值滤波器来降低测量噪声,但同时也会造成信号的失真,引入不确定度,现有滤波器评价工具难以对该滤波器对测量结果的影响进行量化。为解决该问题,本课题提出了一种数字均值滤波器不确定度评定方法,通过对温度缓变对象的温度变化率分布函数进行建模,利用该模型模拟生成温度测量序列并将其输入至滤波器中,最后利用不确定度A类评定方法来进行不确定度计算。对黑体实物进行了实验分析,得到了不确定度与采样周期、均值数目的关系曲线,该评定方法为数字均值滤波器设计提供新的考虑方向。针对红外辐射源升降温控制系统进行了热力学模型研究,提出了基于TEC散温器及驱动电压双反馈模型。相较于基于TEC驱动电压的单反馈模型而言,双反馈模型的优点在于考虑了TEC散温器温度波动对温度控制的干扰,可实现干扰的超前控制。设计了基于最长循环周期线性移位寄存器序列的温控系统模型辨识方案,采用增广最小二乘法对系统模型参数进行了辨识与分析,得到该红外辐射源升降温控制系统在制冷及加热模式下的精确数学模型。针对红外辐射源温控系统模型大时滞、非线性、参数时变的特点,研究并设计了一种简化变论域模糊PID控制器,该控制器在保证变论域优点的基础上,删减了变论域中输入变量论域变换的过程。将该控制器与普通变论域模糊PID控制器、模糊PID控制器、PID控制器进行对比实验,仿真实验表明:在不同温度控制幅度下,该控制器均无超调量,而其他控制器的超调量从3.44%至6.70%不等,同时该控制器的稳定时间也要优于其他控制器。为模拟天基应用环境,于在轨真空状态中对红外辐射源温控系统样机进行了性能测试,其温控范围为-20℃~60℃,温度稳定性优于0.027K,温度均匀性优于0.072K;对空间基准红外辐射源在10m处的亮温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其扩展不确定度优于0.143K(k=2)。对样机上微型镓相变固定点的相变温度进行了测量,可根据该相变温度对红外辐射源上铂电阻进行校准,满足ITS-90国际温度标准定义,使得红外辐射源温度具备在轨溯源能力,对提高红外辐射基准载荷的定量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题研究成果支撑了航天红外遥感温度量值溯源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该项目获得了2020年度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科学技术进步应用研究类一等奖。

张博远[3](2020)在《多状态系统多层次状态监测策略优化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状态监测是保障复杂工程系统安全服役和可靠运行的重要技术手段,有效地利用状态监测数据可以揭示系统服役阶段的健康状态,并预测其状态演化规律,从而为系统的可靠运行提供重要依据。然而,由于系统复杂的工作环境以及状态监测技术精度的局限性,状态监测数据无法准确地反映系统的真实状态;另一方面,复杂工程系统往往包含多个结构层次(如:系统层、子系统层和部件层),状态监测数据可以来源于系统的多个结构层次。此外,由于监测资源(如:时间、预算和人力)有限,往往无法同时收集所有部件、子系统或系统在服役阶段的状态监测数据。因此,考虑状态监测数据的不确定性和系统多结构层次的特征以及有限的监测资源,如何制定复杂多层次系统最优的状态监测策略,进而准确地揭示系统健康状态的演化规律成为当前复杂工程系统可靠性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难题。确定复杂系统最优状态监测策略的关键在于衡量不同状态监测策略对揭示系统健康状态的差异性。本论文以多状态系统为研究对象,针对其状态监测数据的不确定性和系统多结构层次特征以及监测资源有限的普遍问题,开展多状态系统多层次状态监测策略优化方法的研究。本文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点有:(1)提出了一种不完全监测下的多状态系统多层次状态监测策略优化方法。针对状态监测数据的不确定性和系统多结构层次特征以及监测资源有限的问题,本文利用了监测概率矩阵量化状态监测数据的不确定性,以所有可能的状态监测数据为样本空间,利用全概率公式,并结合系统动态可靠度评估方法,构造了一种多层次状态监测策略的评价指标,以评估特定状态监测策略揭示多状态系统中所有部件状态或感兴部件状态组合健康状态的有效程度,进而构建了以监测资源为约束的状态监测策略优化模型。算例发现,该方法所获得的最优多层次状态监测策略能够合理地分配监测资源,以提高揭示多状态系统中所有部件状态或重要部件状态组合健康状态的有效程度。(2)提出了一种面向任务可靠度的多状态系统多层次状态监测策略优化方法。针对如何确保系统以高可靠度执行任务的问题,本文引入目标任务可靠度,用于判断系统是否能以高的任务可靠度执行下一次任务,并构造了一种面向任务可靠度的多状态系统多层次状态监测策略评价指标,以评估利用特定状态监测策略判断系统的任务可靠度是否满足目标任务可靠度的置信度。以最大化所提的评价指标为目标函数,建立了以监测资源为约束的状态监测策略优化模型。研究结果发现,该方法能够在有限的监测资源下找到最优的状态监测策略,以提高系统是否能以目标任务可靠度执行下一次任务的判断置信度。(3)提出了一种序贯监测下的多状态系统多层次状态监测策略优化方法。考虑到状态监测数据和系统真实状态对应的所有情况,本文构建了序贯监测下多状态系统多层次序贯监测策略的平均监测效果指标。将该指标与不考虑序贯监测的最优状态监测策略的监测效果进行了对比,建立了序贯监测信息价值表达式。算例分析表明,采用序贯监测策略不仅能节省监测资源,还能在监测资源有限的条件下提高监测的有效程度。

肖超[4](2020)在《三维导热网络的构筑及其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性能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第三代半导体技术的发展,电子设备呈现多功能化,小型化,集成化的发展趋势,器件功率密度因此大幅提升。设备内部产生的大量热量不断积累,导致面板翘曲,焊点开裂,器件故障,系统卡顿等问题,这些严重影响了设备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如何将积累的热量有效传导出来已经成为制约下一代高功率密度电子器件发展的瓶颈问题。高分子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比如基板、灌封胶和界面粘合材料等,但是其较低的导热系数对设备的散热情况极为不利。目前,在聚合物基体中直接填充高导热填料是提高其导热系数常用的方法,但是要达到满意的散热效果,往往需要填充大量的导热填料,这势必会带来材料加工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削弱以及成本的增加。因此,如何在高分子基体中用更少的填料构筑更高效的导热网络,对高功率密度电子器件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工作从结构设计出发,采用安全、简便、低廉、高效的方法,成功制备了一系列三维导热网络骨架。选用的填料包括一维碳化硅纳米线(SiCw),二维片状六方氮化硼(h-BN),SiCw/氮化硼纳米片(BNNS)复合导热填料以及三维颗粒状α晶型三氧化二铝(α-Al203)。最后通过真空辅助浸渍法将环氧树脂充分浸润到填料骨架中,得到了一系列具有精细填料结构的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并系统地研究了填料尺寸,界面热阻以及导热网络形貌等因素对复合材料传热效率的影响。预构的三维导热网络为声子的传输提供了快速通道,复合材料综合性能良好,表现出极佳的热管理能力。首先,利用聚苯乙烯(PS)微球作为致孔剂制备了具有连续球形孔洞的SiCw气凝胶。硅烷偶联剂作为粘接剂很好地保护了模板碳化后留下孔洞,使得SiCw骨架在保持极高的孔隙率的同时还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最后通过环氧树脂的充分浸润得到致密且具有连续导热网络的环氧树脂/碳化硅纳米线复合材料。该三维网络大幅提高了热量传输效率,在极低的填料填充量(3.91 vol%)下,复合材料的导热系数比纯环氧树脂提高了两倍,达到了 0.43 W/m·K。其次,通过盐模板法,利用氯化钠(NaCl)溶液重结晶辅助自组装的过程,将h-BN片组装成微球,然后水洗去除盐模板得到大量中空氮化硼微球。最后采用简单的冷压得到一系列具有高导热系数、高孔隙率的BN三维导热骨架。在h-BN占比为65.6 vol%时,其环氧树脂复合材料面内导热系数高达17.61 W/m·K,是纯环氧树脂的88倍;面外也达到5.08W/m·K,显示出巨大的热管理应用前景。再次,为了研究不同形貌的填料之间的协同作用对复合材料导热性能影响,采用改进的真空抽滤自组装法调控BNNS在SiCw中的聚集状态得到了具有垂直取向结构的SiCw/BNNS复合填料导热骨架。通过控制填料复配比例来调控骨架孔隙率。该方法显着提高了环氧树脂复合材料面外声子传输效率,最大导热系数达到了 4.22 W/m·K。此结构在理论模拟和实际芯片封测中都表现出极好的热管理能力。复合材料的尺寸稳定性也得到大幅提高。最后,为了进一步降低三维骨架中填料之间界面热阻,采用绿色安全的蛋白质发泡法成功制备了具有蜂窝状结构的三维氧化铝多孔导热骨架。采用高温烧结的工艺,实现无机颗粒界面晶格融合,大幅降低了填料之间的接触热阻。理论模拟显示,相比随机分散的环氧树脂/氧化铝复合材料,该方法将填料之间的界面热阻降低了一个数量级,最高导热系数达到了 2.58 W/m·K,是相同填充量下随机混合样品的3.6倍。该项研究为导热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结构设计和制备工艺优化提供了新的思路。

张春宇[5](2020)在《四种生长调节剂配施微量元素在大豆生产中的应用效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大豆作为我国主要的农作物被广泛种植,如何使我国大豆高产稳产依然是作物学科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类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研发与应用为大豆增产开辟了新的方向。因此,为明确四种生长调节剂复配微量元素对大豆生长发育的影响,促进化学调控手段在作物生产实际中的应用,本研究于2019年在黑龙江省鹤山农场进行,以黑河43为试验材料,设置6个化控复配方案分别为:(1)褪黑素+微量元素(M);(2)激动素+微量元素(K);(3)烯效唑+微量元素(S);(4)矮壮素+微量元素(C);(5)褪黑素+激动素+微量元素(M+K);(6)烯效唑+矮壮素+微量元素(S+C),研究褪黑素、激动素、烯效唑、矮壮素与微量元素Mo、Si、Ca复配施用技术对大豆农艺性状、光合及荧光特性、干物质积累、养分吸收、抗倒伏特性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调节剂与微量元素复配能够提高大豆农艺性状。与CK相比,生长初期,烯效唑和矮壮素复配微量元素(S、C、S+C)处理的株高略有降低,褪黑素和激动素复配微量元素(M、K、M+K)处理的株高有所提高。四种生长调节剂与微量元素复配均能够提高单株叶面积、根长、根干重、根冠比、根瘤干重、根瘤鲜重,各项指标的平均提高幅度分别为7.9%19.7%、5.7%14.1%、15.0%33.6%、4.7%7.3%、15.6%33.4%、23.4%40.7%。综合分析,烯效唑与矮壮素复配微量元素处理对根系调控效果显着。2.调节剂与微量元素复配能够改善光合荧光特性。与CK相比,四种生长调节剂与微量元素复配提高了苗期、结荚初期、鼓粒期大豆叶片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胞间CO2浓度Ci和气孔导度Gs值,各项指标的平均提高幅度分别为14.4%41.9%、11.3%26.7%、0.7%13.0%、16.9%41.3%;各处理均能够改善苗期、结荚初期、鼓粒期叶片ФPSⅡ、ETR、Fv/m和Fv/o值,平均提高幅度分别为18.7%61.7%、18.8%62.4%、6.2%11.4%、33.865.6%。3.调节剂与微量元素复配能够促进植株养分积累。与CK相比,各处理对籽粒中的氮磷钾含量和积累量均起到正向调控的效果,经处理后的叶片与籽粒氮素含量、根系与籽粒磷素含量、叶柄与荚皮钾素含量明显提高。4.调节剂与微量元素复配能增强大豆抗倒伏特性。与CK相比,四种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施微量元素均能不同程度增加茎秆抗折力、茎秆穿刺力和茎秆抗压碎力。对15节茎秆抗压力的调控效果显着,对抗折力和穿刺力的调控效果在基部第4、5节间达到显着水平。其中烯效唑与矮壮素对茎秆抗倒伏特性影响较大。5.调节剂与微量元素复配能提高产量及经济效益。与CK相比,烯效唑与矮壮素+微量元素(S+C)和烯效唑+微量元素(S)处理能够显着增加大豆单株粒数与单株荚数,增长幅度分别为12.3%22.1%、19.3%20.7%;各处理的百粒重均高于CK;较对照分别增产3.8%、1.8%、20.2%、5.9%、11.6%和22.7%,以烯效唑+微量元素(S)和烯效唑与矮壮素+微量元素(S+C)处理增产幅度较高,且烯效唑+微量元素(S)、烯效唑与矮壮素+微量元素(S+C)、激动素与褪黑素+微量元素(M+K)处理的经济效益较CK分别提高2571043元/公顷,因此可以在实际生产中应用。综上所述,四种生长调节剂复配微量元素能够提高光合作用气体交换参数、改善荧光指标、促进植株干物质及养分积累、改善大豆抗倒伏特性,提高单株荚数和粒数,最终提高大豆产量与经济效益。在本试验中,烯效唑20mg/L+矮壮素10mg/L配施微量元素效果最佳,且经济效益可观,适用于实际生产应用。

李百宜[6](2020)在《煤矿储能式充填空间热能存取机理及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充填开采作为典型的能够与矿区环境保护相协调的绿色开采技术,已被广泛应用至煤炭资源开采,在岩层移动、地表沉陷和采场矿压等方面起到了显着的控制效果,对维护地下空间稳定性方面也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充入采空区控制岩层移动的充填材料可经人工调配开发出特定的新功能,为后期煤矿地下空间的多重开发利用创造了有利条件。本文基于充填空间稳定及充填材料性能可控等有利条件,提出了充填开采协同热能地下储存的煤矿储能式充填模式,即利用采空区边充填边构筑热能储存空间的方法,实现热能地下高效储存与提取。因此,本论文围绕煤矿储能式充填空间热能储存与提取的研究主题,针对储能式充填空间热传递规律以及热能储存与提取机理等关键科学问题,开展了储能式充填材料研发、充填空间热能储存与提取规律以及储能层位选择方法等方面研究工作,取得了以下主要创新成果:(1)构建了煤矿井下采空区充填协同热能地下储存的储能式充填模式,提出了煤矿储能式充填空间热能储存与提取的系统构成与布局方式,阐释了煤矿储能式充填的技术原理与技术关键,得到了储能式充填空间热能储存与提取效果主控因素。(2)开发了具有高承载压缩性能与高效储热功能的储能式充填材料,得到了充填材料配比参数、水及应力环境对充填材料导热性能影响规律,建立了充填材料导热系数预测模型,揭示了石英砂、石墨及钢纤维对储能式充填材料导热性能的强化调控机制。(3)研发了充填材料热能储存与提取模拟实验平台,分析了热能储存与提取过程中水温动态变化与充填材料温度时空响应特征,建立了充填空间热能储存CFD模型,揭示了充填材料导热系数、水流流速以及管路布置等因素影响下充填空间热能储存与提取机理。(4)建立了充填空间热能储存多层围岩-充填体-水流瞬态非线性热传递模型,采用Laplace变化求解得到了边界温度周期变化条件下充填空间温度分布的解析解,给出了热能提取量与储能层位围岩构成的定量关系,提出了煤矿储能式充填储能层位选择方法及储能式充填工程设计流程。该论文有图113幅,表17个,参考文献205篇。

张炎棋[7](2020)在《网络攻击下的工业信息物理系统弹性控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工业信息物理系统(Industrial-Cyber-Physical-Systems,ICPS)是工业无线传感器网络(Industrial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IWSN)与传统工业控制系统(Industrial Control Systems,ICS)的紧密连接,其中的计算和通信元素相互协作以控制物理对象。然而由于无线通信网络的开放环境使得ICPS极易遭受各类网络攻击,使传输数据在通信过程中遭受丢包、窃取和篡改等攻击,进一步造成物理对象出现故障、系统性能显着下降和稳定性受到破坏。为满足ICPS网络攻击下维持良好性能的安全需求,在传统的信息物理系统模型上构造有效的防御策略是实现ICPS弹性策略的重点与难点。因此,本文从攻击者角度入手,以减轻攻击对物理系统的破坏程度为目标,研究了线性时不变离散系统的工业信息物理系统弹性控制策略。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1)研究工业信息物理系统攻击者的行为特征,对拒绝服务攻击、重放攻击、虚假数据注入攻击三种典型网络攻击的表现形式及攻击策略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网络攻击可以通过反馈驱动来影响物理过程,因此,在基于模型的分析框架中,用数学方法定量描述攻击,建立统一的表达攻击所造成物理破坏的系统行为模型来为构造有效的防御措施做基础。(2)研究工业信息物理系统中的网络攻击,特别是攻击造成的数据注入及系统性能破坏的问题。引入鲁棒控制理论,将网络攻击所造成的物理影响看做是故障信号,对工业信息物理系统结构模型进行改进。设计状态估计器获取攻击发生的时间,通过将残差检测结果作为输入来设计故障估计器以量化攻击的物理影响并进行攻击补偿,进一步设计容错控制器保证闭环系统能够保持均方指数稳定并在攻击作用下满足弹性要求。(3)研究工业信息物理系统在多传感器节点协同工作下的攻击防御方案。针对传感器节点集合设计分布式滤波方案,合理利用传感器与周围邻居节点的信息来准确捕获各个节点的状态。并同时考虑传感器网络拓扑的随机切换过程,以及随机造成的数据丢包现象,针对每个节点设计攻击估计与动态输出跟踪反馈控制器,进一步提高了不确定性网络环境下的系统弹性。采用Simulink/TrueTime/LMI作为实验仿真工具,对研究方法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1)针对不同攻击的性质所研究的攻击空间模型及攻击者攻击模型能够有效地描述网络攻击的攻击特性;2)攻击补偿和输出反馈控制方案在保持系统的稳定性基础上可以极大地减弱传感器通道中的攻击的影响;3)基于多传感器节点的分布式滤波方案能准确评估各节点状态,基于分布式滤波的攻击补偿及跟踪反馈控制器能在跟踪给定信号的同时缓解攻击对系统破坏。

侯领[8](2020)在《金刚石/铝复合导热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电子设备小型化和高功率密度化的快速发展,解决芯片散热问题成为电子信息行业发展的研究热点。在此背景下,高性能金属基复合导热材料被广泛研究。尽管高导热材料经历了Invar/Kovar合金、W(Mo)-Cu合金、陶瓷/金属基复合导热材料等发展阶段,但是仍然满足不了人们对各种新型电子设备的高散热需求。金刚石增强金属基复合导热材料拥有更高的热导率,为高功耗电子器件的有效散热带来了新的希望。同金刚石增强铜基复合导热材料相比,金刚石增强铝基复合导热材料具有制备简便、密度低和成本低等显着的优势,因此有望成为未来新型散热材料之一。本论文采用真空热压法和高温高压法两种技术制备金刚石/铝复合导热材料,旨在提高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具体内容如下:(1)真空热压法制备金刚石/铝复合材料利用真空热压法探究了金刚石/铝复合材料的最佳制备工艺,并对复合材料的性能进行表征。当金刚石(200μm)的体积分数为50 vol%时,最佳的制备工艺为在温度650℃下保温120分钟,此时复合材料的致密度达到99%、热导率达到566 W/m K、热膨胀系数为7.2~12.6×10-6/K。在制备工艺和金刚石含量一定的情况下,随着金刚石颗粒尺寸从20μm增大到500μm,复合材料的热导率从286 W/m K提高到678 W/m K。与利用未经处理的金刚石制备的复合材料相比,金刚石颗粒表面预先包覆一层金属铝,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复合材料的致密度和热导率,并可以缩短复合材料的制备周期。(2)高温高压法制备金刚石/铝复合材料探究了高温高压法制备金刚石/铝复合材料的工艺,通过利用放电等离子体烧结对金刚石颗粒表面分别包覆钛、钨、硼,研究金刚石颗粒表面不同包覆层对高温高压法制备的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机制。在较宽的制备压力(1GPa-4GPa)和温度(500℃-700℃)范围内,当金刚石(200μm)的体积分数为50 vol%时金刚石/铝复合材料的热导率在69-151 W/m K之间。这表明,在1-4GPa范围内高压无法提高金刚石与铝基之间的润湿性和复合材料的导热能力。利用放电等离子体烧结技术对金刚石表面进行包覆处理,通过调节烧结温度和时间,分别在金刚石表面生成了不同厚度的Ti和Ti C包覆层、WC和W2C包覆层、B4C包覆层。通过对金刚石表面进行包覆处理,金刚石/铝复合材料的热导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镀钛可以将该复合材料的热导率提高到529 W/m K,热膨胀系数降低到8.9×10-6/K。同样,镀钨和镀硼也可以将该复合材料的热导率分别提高到335 W/m K、399 W/m K。结果表明,利用高温高压法结合金刚石颗粒表面包覆处理,可以在短时间内制备出具有高热导率、低热膨胀系数的金刚石/铝复合导热材料。

向力[9](2020)在《中空纤维型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的制备及导热机理研究》文中提出中空纤维型相变储能材料具有双储存通道、储存密度大、可编织性强等特点,在储能与热管理方面有着较好的发展前景,但易泄露和导热系数低的缺点限制了其应用范围,相变材料在相转变过程中形态不稳定可能会引起泄漏问题,而低导热系数严重阻碍了能量“充放”的速率;为了有效解决这两个难题,本文采用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膜(PVDF HFM)为载体,石蜡为储能介质,通过对PVDF HFM内、外表面的孔结构进行定向调控有效地防止了石蜡的泄漏;运用两种途径对相变储能材料的导热系数进行强化,首先改善载体(PVDF HFM)的导热系数,揭示不同种类还原氧化石墨烯(RGO)导热填料在PVDF HFM中的增强传热机制;其次改善储能介质的导热系数,构建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在石蜡基体中的传热网络。通过对载体材料与储能介质导热系数进行“双增强”的研究突破了单一模式强化导热系数的瓶颈。将PVDF HFM作为载体封装石蜡的技术是一个较新且具有潜力的研究方向,该技术既丰富了相变材料的载体选择,又可为后续相变储能材料的设计提供新的思路。论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泄漏的问题,通过对PVDF HFM微结构的调控,研究聚合物的含量、致孔剂的含量、凝固浴的温度等因素对膜结构与性能的影响规律,制备具有“内大外小”孔结构且性能优异的载体膜材料,内表面的大孔有利于石蜡浸入膜壁,外表面的小孔(致密结构)可以防止石蜡的泄漏;通过优化铸膜液的配方参数与制备工艺,最终确定的铸膜液配方为PVDF(17%)、PVP(5%)、Tween-80(5%)、DMAc(73%),凝固浴为水(10℃),该体系所制备的膜平均孔径约为440nm、孔隙率保持在80%、拉伸强度超过6MPa、断裂伸长率超过了135%,导热系数约为0.05W/m·K,PVDF HFM的高孔隙率(严重的空气热阻)影响了热流传递,原膜的导热系数处于较低水平。(2)针对载体材料导热系数低的问题,高导热系数纳米颗粒掺杂的方式为原膜导热系数的改善提供有效途径,通过在PVDF HFM中掺杂高导热系数的RGO,研究了RGO对原膜导热系数的影响机制。对于相同的RGO含量体系,利用中片径RGO在PVDF基体中能够相互搭接的优势,相同的热传导路程内存在更少的“基体-填料”界面,热传递效率较高。对于相同的RGO片径体系,高含量的RGO以数量的优势突破了PVDF基体的包裹,热振动(声子)在传导过程中损耗更少的热振动能。对于RGO/MWCNTs复配体系,MWCNTs浓度上升引起的团聚现象催生了更多的缺陷,而单独掺杂的RGO在PVDF基体中分散较好,导热网络更为完善。不同种类RGO在未破坏PVDF HFM的“内大外小”孔结构的同时提升原膜的导热系数,RGO片径为1-3μm、含量为0.5%、纯RGO体系对原膜的导热系数贡献更大,导热率达到0.17W/m·K,较原膜提升了3.5倍,RGO在PVDF内部起到晶体之间的搭桥作用。(3)针对储能介质导热系数低的问题,通过在石蜡中掺杂MWCNTs,模拟MWCNTs在石蜡中的热流传递方式;对于相同的MWCNTs含量体系,中等长度的MWCNTs突破了有限尺寸效应的束缚,颗粒单元之间存在共同的接触点传递热流。对于相同的MWCNTs长度体系,中等含量MWCNTs在石蜡基体中既无明显的团聚现象,又能在纤维的轴向末端接触到新的传热载体。MWCNTs长度为30-50μm、含量为5%时对石蜡的传热贡献更显着,此时构建的导热网络与通路较为完善,在提升热传递效率的同时降低了界面热阻。(4)采用优化后的RGO导热膜封装MWCNTs导热石蜡,体系运用“接力传递”的方式构建了高效、高速的三维立体导热网络,尽管PVDF基体与石蜡基体之间存在比较明显的界面热阻,但热流在两种导热填料的助力下,界面热阻产生的影响被进一步限制,通过导热膜封装导热石蜡方式制备的复合相变储能材料导热系数达到了峰值(0.65 W/m·K),较原膜导热性能提升了13倍,传热增强效果显着,赋予了体系优异的导热性能。

李晓伟[10](2020)在《面向无人机的高能效长续航通信覆盖研究》文中指出由于无人机的灵活性、可操作性和强覆盖能力,基于无人机的通信覆盖能够满足一些地面设施无法适应的通信场景需求,比如地震灾区、热点区域。因此,无人机在通信领域的研究与应用迅速崛起,基于无人机的通信覆盖技术也成为未来网络通信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目前相关研究已经在无人机覆盖、无人机中继、传感器数据收集和分发等方面快速展开。然而,目前民用无人机的最大应用瓶颈是其有限的续航时间,这严重限制了无人机在通信中的应用。因此,提升无人机的通信能源效率以及提升无人机系统的服务续航能力是提升无人机通信覆盖能力的重点研究方向。本文分析了影响无人机通信能效和飞行续航的主要能耗因素,包括基于空地信道模型分析了无人机位置和高度对通信能耗的影响,基于无人机飞行动力能耗模型分析了飞行轨迹和飞行速度对动力能耗的影响,并且介绍了一些能够延长无人机续航能力的远距离能源传输技术。基于此,本文从静态覆盖、动态覆盖、异构网络覆盖三个方面分别深入进行了面向长续航不间断服务的无人机协同覆盖策略研究,并在保证长续航服务的基础上研究了无人机协同覆盖策略的优化方法,用以提升系统的能源效率。首先,针对多无人机城市环境覆盖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无人机动力能耗模型以及针对可充电无人机的循环轮询策略,实现了对地面用户的长时间不间断覆盖。面向多无人机系统的能源效率,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的两阶段联合优化算法,实现了目标覆盖点部署策略优化和多无人机循环轮询策略优化。仿真实验表明,面向长续航不间断通信覆盖需求,本文的方法提升了多无人机系统的覆盖能源效率,并且,本文所提出的算法具有比遗传算法和贪心算法较快的收敛速度和较优的收敛结果。其次,针对无人机的有限续航时间,提出了一种可对用户长续航不间断服务的多无人机动态协同覆盖架构。针对多无人机动态服务场景,分析了无人机之间的干扰机制和多机协同约束。以提升系统能源效率为目的,提出了一种综合考虑用户分配策略、无人机飞行轨迹和无人机发射功率控制策略的联合优化方法。仿真实验表明,通过该方法对多无人机协同覆盖策略的优化,实现了面向长续航服务的能源效率优化,并且,通过与遍历搜索方法的结果对比,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近似最优收敛效果。再次,面向蜂窝异构网络下的无人机增强覆盖场景,针对无人机的有限飞行能源,提出了一种无人机与地面基站的协同覆盖架构。基于无人机和地面基站的干扰模型与无人机的动力能耗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凸优化理论的逐次逼近算法。仿真实验表明,所提出的协同覆盖策略能够在限定无人机飞行能量的情况下提升对蜂窝用户的覆盖质量,通过无人机辅助覆盖,用户最小吞吐量和平均吞吐量分别提升了60%和300%以上。最后,对本文的研究内容进行了总结,并对无人机通信覆盖能效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未来展望。

二、M&K效果如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M&K效果如何?(论文提纲范文)

(1)多变量系统的耦合递推参数估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1.2 多变量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预备知识介绍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简介
第二章 多变量方程误差系统的耦合递推参数估计
    2.1 系统模型描述
    2.2 部分耦合广义增广随机梯度估计算法
    2.3 部分耦合广义增广最小二乘估计算法
    2.4 滤波部分耦合广义增广参数估计算法
    2.5 交互干扰的多变量系统耦合递推参数估计算法
    2.6 算法的数值仿真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多变量输出误差系统的耦合递推参数估计
    3.1 系统模型描述
    3.2 辅助模型部分耦合广义增广随机梯度估计算法
    3.3 辅助模型部分耦合广义增广最小二乘估计算法
    3.4 辅助模型滤波部分耦合广义增广随机梯度估计算法
    3.5 辅助模型滤波部分耦合广义增广最小二乘估计算法
    3.6 算法的数值仿真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多元输出误差系统的耦合递推参数估计
    4.1 系统模型描述
    4.2 基于辅助模型的多元系统部分耦合随机梯度估计算法
    4.3 基于辅助模型的多元系统部分耦合最小二乘估计算法
    4.4 基于模型变换的辅助模型部分耦合随机梯度估计算法
    4.5 基于模型变换的辅助模型部分耦合最小二乘估计算法
    4.6 算法的数值仿真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2)红外辐射基准载荷的高精度温控信息获取与处理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遥感技术发展现状
        1.1.2 在轨辐射定标技术瓶颈
    1.2 在轨辐射定标基准源研究现状及技术难点
        1.2.1 研究现状
        1.2.2 技术难点
    1.3 高精度温控技术研究现状及技术难点
        1.3.1 研究现状
        1.3.2 技术难点
    1.4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红外辐射基准载荷的高精度温控应用需求研究
    2.1 红外辐射基准载荷系统组成及分析
        2.1.1 系统组成
        2.1.2 高精度温控需求分析
    2.2 空间红外基准辐射源基本原理
        2.2.1 空间红外基准辐射源基本架构
        2.2.2 空间基准载荷红外辐射源溯源链路
    2.3 红外辐射源核心组件需求分析
        2.3.1 温度测量组件
        2.3.2 半导体制冷器及其散温组件
        2.3.3 红外辐射源结构设计
        2.3.4 绝热棉及多层绝热组件
        2.3.5 微型相变固定点单元
    2.4 不确定度分配
        2.4.1 基本原理
        2.4.2 空间基准载荷红外辐射源不确定度分配
第3章 面向红外辐射基准载荷应用的高精度测温技术研究
    3.1 主流测温电路原理及局限性分析
    3.2 测量电路非线性校正原理简介
    3.3 基于电阻比率测温结构的多参考阻值比率测温方法研究
        3.3.1 针对非线性误差问题的研究
        3.3.2 针对铂电阻阻值计算不连续问题的研究
    3.4 基于同激励源及同信号路径的可扩展式电阻阵列研究
        3.4.1 工作原理
        3.4.2 快速判定电阻区间算法
    3.5 数字均值滤波器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研究
        3.5.1 现有滤波器评价工具的局限性研究
        3.5.2 温度测量系统信号模型的研究
        3.5.3 典型温度信号序列的构建方法
        3.5.4 数字均值滤波器的不确定度评定算法
        3.5.5 黑体温度特性模型验证
        3.5.6 均值滤波器的不确定度评定测试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多参考阻值比率结构的测控温系统电子学设计
    4.1 低漂移高精度恒流源电路研究
        4.1.1 恒流源电路基本原理及影响因素研究
        4.1.2 低漂移高精度恒流源电路设计
    4.2 测控温系统硬件设计
    4.3 电路性能分析与实验
        4.3.1 多参考阻值切换调节因子作用效果实验
        4.3.2 温度测量稳定性等效实验
        4.3.3 温度测量分辨能力等效实验
        4.3.4 温度测量非线性标定劣化实验
        4.3.5 温度测量电路校准与检定
        4.3.6 热控驱动电路分辨能力实验
        4.3.7 热控驱动电路输出稳定性实验
        4.3.8 功率测量电路分辨能力实验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红外辐射源温控系统建模与研究
    5.1 红外辐射源升降温控制系统热力学模型研究
        5.1.1 半导体制冷器基本原理
        5.1.2 红外辐射源温控系统的热力学模型研究
        5.1.3 基于TEC散温器温度及驱动电压双反馈的模型研究
        5.1.4 基于TEC驱动电压单反馈的模型研究
        5.1.5 单反馈模型与双反馈模型的比较
    5.2 红外辐射源温控系统模型辨识方法研究
        5.2.1 基于最长循环周期线性移位寄存器序列的黑体温控系统模型辨识
        5.2.2 基于增广最小二乘法的模型参数辨识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空间红外辐射基准源的温度控制技术研究
    6.1 变论域模糊PID控制基本原理简介
    6.2 针对输入变量的简化变论域研究
    6.3 红外辐射源温控系统的控制器设计及其关键参数
        6.3.1 模糊化和解模糊设计
        6.3.2 模糊规则设计
        6.3.3 模糊推理设计
        6.3.4 基于简化变论域对模糊化环节的重设计
        6.3.5 红外辐射源温控系统控制器关键参数
    6.4 遗传算法对控制器关键参数的优化
        6.4.1 基本原理
        6.4.2 适应度函数设计
    6.5 温控仿真结果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空间红外辐射基准源温控系统性能测试及评估
    7.1 红外辐射源温控性能仿真实验
        7.1.1 红外辐射源机械结构设计
        7.1.2 辐射源温控性能仿真与分析
    7.2 空间红外基准辐射源性能测试
        7.2.1 短期稳定性及均匀性实验
        7.2.2 温控曲线波动及异常扰动分析
        7.2.3 长期稳定性及均匀性实验
        7.2.4 微型镓相变固定点相变温度测量
        7.2.5 相变温度随加热功率的变化关系研究
        7.2.6 红外辐射源空腔发射率仿真
    7.3 空间红外基准辐射源不确定度评定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3)多状态系统多层次状态监测策略优化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多状态系统可靠性建模与评估方法
        1.2.2 系统动态可靠度评估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
    1.4 论文的主要结构
第二章 不完全监测下的多状态系统多层次状态监测策略优化方法
    2.1 引言
    2.2 多状态系统可靠性理论基础
        2.2.1 多状态系统基本特征
        2.2.2 马尔可夫模型
        2.2.3 通用生成函数
    2.3 系统动态可靠度评估理论基础
        2.3.1 多层次状态监测数据
        2.3.2 不完全状态监测数据
        2.3.3 不完全监测下的系统动态可靠度评估
    2.4 多层次系统状态监测策略优化
        2.4.1 基本假设
        2.4.2 不完全监测下的状态监测策略评价指标
        2.4.3 状态监测策略优化模型
        2.4.4 基于蚁群算法的状态监测策略决策优化
    2.5 算例分析
        2.5.1 算例Ⅰ
        2.5.2 算例Ⅱ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面向任务可靠度的多状态系统多层次状态监测策略优化方法
    3.1 引言
    3.2 基本假设
    3.3 面向任务可靠度的状态监测策略优化
        3.3.1 系统的部件状态组合概率分布
        3.3.2 系统任务可靠度评估
        3.3.3 目标任务可靠度
        3.3.4 面向任务可靠度的状态监测策略评价指标
        3.3.5 状态监测策略优化模型
    3.4 算例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序贯监测下的多状态系统多层次状态监测策略优化方法
    4.1 引言
    4.2 基本假设
    4.3 序贯监测下的系统状态监测策略优化模型
        4.3.1 序贯监测的作用
        4.3.2 序贯监测平均监测效果
        4.3.3 序贯监测信息价值
    4.4 算例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后续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研究成果

(4)三维导热网络的构筑及其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聚合物基电子封装材料应用
    1.3 固体传热机理
        1.3.1 聚合物材料导热机理
        1.3.2 填料导热机理
        1.3.3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导热机理
    1.4 聚合物基导热复合材料发展现状
        1.4.1 本征型导热聚合物研究进展
        1.4.1.1 控制分子链段排列
        1.4.1.2 提高分子间相互作用
        1.4.1.3 调控分子结构
        1.4.2 填充型导热聚合物研究进展
        1.4.2.1 单一填料填充型
        1.4.2.2 复合填料填充型
        1.4.2.3 填料取向填充型
        1.4.2.3.1 水平取向
        1.4.2.3.2 垂直取向
        1.4.3 填料连续型导热聚合物研究进展
        1.4.3.1 粉末混合模压法
        1.4.3.2 预构骨架法
        1.4.3.2.1 非取向导热骨架
        1.4.3.2.2 垂直取向导热骨架
        1.4.3.3 预构孔洞法
        1.4.3.4 三维填料骨架特点
    1.5 导热模型
    1.6 本文研究意义、内容和创新点
        1.6.1 本文的研究意义
        1.6.2 本文研究内容
        1.6.3 创新点
第2章 三维碳化硅纳米线导热网络的制备及其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原料与设备
        2.2.2 样品制备
        2.2.2.1 滤饼制备
        2.2.2.2 多孔骨架制备
        2.2.2.3 复合材料制备
        2.2.3 测试与表征
    2.3 结果与讨论
        2.3.1 三维SiC_w骨架制备
        2.3.2 多孔SiC_w骨架及其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形貌
        2.3.3 复合材料导热性能
        2.3.4 复合材料热稳定性能
        2.3.5 复合材料介电性能
        2.3.6 复合材料动态力学性能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空氮化硼微球的制备及其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原料
        3.2.2 样品制备
        3.2.2.1 中空氮化硼微球制备
        3.2.2.2 多孔骨架制备
        3.2.2.3 复合材料制备
        3.2.3 测试与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BNMB及复合材料微观形貌
        3.3.2 压力对BNMB骨架孔隙率和取向度的影响
        3.3.3 复合材料导热系数及热管理能力
        3.3.4 复合材料介电性能
        3.3.5 复合材料力学性能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垂直取向SiC_w/BNNS三维骨架的制备及其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原料与设备
        4.2.2 样品制备
        4.2.2.1 氮化硼纳米片制备
        4.2.2.2 多孔骨架制备
        4.2.2.3 复合材料制备
        4.2.3 测试与表征
    4.3 结果与讨论
        4.3.1 骨架及其环氧复合材料结构表征
        4.3.2 复合材料导热性能
        4.3.3 复合材料热管理能力
        4.3.4 不同取向导热结构传热对比
        4.3.5 复合材料尺寸稳定性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三维氧化铝多孔骨架制备及其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原料与设备
        5.2.2 样品制备
        5.2.3 测试与表征
    5.3 结果与讨论
        5.3.1 f-Al_2O_3及其复合材料微观形貌
        5.3.2 复合材料综合热学性能
        5.3.3 复合材料导热性能
        5.3.4 复合材料介电性能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它研究成果

(5)四种生长调节剂配施微量元素在大豆生产中的应用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与趋势
        1.2.1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大豆光合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1.2.2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大豆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1.2.3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养分吸收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1.2.4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大豆抗倒伏特性的影响
        1.2.5 微量元素在植物生产上的研究现状
        1.2.6 植物化学调控技术的问题与展望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设计
    2.3 测定项目及方法
        2.3.1 光合及叶绿素荧光参数测定
        2.3.2 形态指标及生物量测定
        2.3.3 抗倒伏相关系数测定
        2.3.4 大豆植株氮、磷、钾养分测定
        2.3.5 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测定
3 结果与分析
    3.1 调节剂与微量元素复配对大豆形态的影响
        3.1.1 调节剂与微量元素复配对大豆株高的影响
        3.1.2 调节剂与微量元素复配对大豆节间数的影响
        3.1.3 对大豆单株叶面积的影响
        3.1.4 调节剂与微量元素复配对大豆根长的影响
        3.1.5 对大豆根瘤数量的影响
        3.1.6 对大豆根瘤鲜重的影响
        3.1.7 对大豆根瘤干重的影响
    3.2 调节剂与微量元素复配对大豆叶片光合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3.2.1 对大豆叶片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3.2.2 对大豆叶片胞间CO2 浓度的影响
        3.2.3 对大豆叶片蒸腾速率的影响
        3.2.4 对大豆叶片气孔导度的影响
        3.2.5 对大豆叶绿素SPAD值的影响
        3.2.6 对大豆叶片实际光化学效率ФPSⅡ的影响
        3.2.7 对大豆叶片表观电子传递ETR的影响
        3.2.8 对大豆叶片最大光化学速率Fv/m的影响
        3.2.9 对大豆叶片最大光化学速率Fv/o的影响
    3.3 调节剂与微量元素复配对大豆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3.3.1 调节剂与微量元素复配对大豆根冠比的影响
        3.3.2 调节剂与微量元素复配对大豆根干重的影响
        3.3.3 对大豆地上部各器官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3.4 调节剂与微量元素复配对大豆植株氮磷钾含量及积累量的影响
        3.4.1 对大豆植株氮素含量的影响
        3.4.2 对大豆植株氮素积累量的影响
        3.4.3 对大豆植株磷素含量的影响
        3.4.4 对大豆植株磷素积累量的影响
        3.4.5 对大豆植株钾素含量的影响
        3.4.6 对大豆植株钾素积累量的影响
    3.5 调节剂与微量元素复配对大豆茎秆抗倒伏特性的影响
        3.5.1 对大豆茎秆抗折力的影响
        3.5.2 对大豆茎秆抗穿刺力的影响
        3.5.3 对大豆茎秆抗压碎力的影响
    3.6 调节剂与微量元素复配对大豆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3.6.1 调节剂与微量元素复配对大豆产量的影响
        3.6.2 对大豆经济效益的分析
4 讨论
    4.1 生长调节剂复配微量元素对大豆形态建成和生物量的影响
    4.2 生长调节剂复配微量元素对大豆光合和荧光特性的影响
    4.3 生长调节剂复配微量元素对大豆氮磷钾元素含量及积累量的影响
    4.4 生长调节剂复配微量元素对大豆抗倒伏性状的影响
    4.5 生长调节剂复配微量元素对大豆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煤矿储能式充填空间热能存取机理及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 主要创新点
2 煤矿储能式充填空间热能储存与提取方法
    2.1 煤矿储能式充填技术原理
    2.2 煤矿储能式充填系统构成
    2.3 煤矿储能式充填空间热能存取效果主控因素
    2.4 本章小结
3 储能式充填材料导热性能测试及强化调控
    3.1 充填材料物质构成及热物性能
    3.2 储能式充填材料导热性能及预测
    3.3 水及应力环境下充填材料导热性能
    3.4 储能式充填材料导热性能强化调控
    3.5 本章小结
4 储能式充填材料与热交换系统的对流换热规律
    4.1 热能储存与提取测试平台研发
    4.2 热能储存与提取测试方法
    4.3 充填材料与管内流体换热特征
    4.4 不同因素对充填材料与管内流体换热影响规律
    4.5 本章小结
5 煤矿储能式充填空间热能储存与提取规律
    5.1 充填空间热能储存与提取数值模型
    5.2 充填空间热能储存与提取特征
    5.3 储能技术参数对充填空间储能效果影响规律
    5.4 储能层位影响充填空间储能规律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充填空间多层围岩传热模型及储能层位选择方法
    6.1 储能式充填空间多层围岩传热模型及求解分析
    6.2 储能层位选择算例
    6.3 煤矿储能式充填系统工程设计方法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7)网络攻击下的工业信息物理系统弹性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3 课题研究路线及主要工作
        1.3.1 研究目标
        1.3.2 技术路线
        1.3.3 论文主要工作及结构安排
第二章 工业信息物理系统及其安全问题
    2.1 工业信息物理系统概述
        2.1.1 工业信息物理系统概念
        2.1.2 典型的工业环境结构
    2.2 工业信息物理系统的安全问题
        2.2.1 网络攻击的威胁
        2.2.2 设计挑战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工业信息物理系统的攻击建模研究
    3.1 ICPS攻击模型的构建
        3.1.1 攻击空间与攻击模型
        3.1.2 系统状态数学模型
    3.2 基于攻击者模型的常见攻击类型分析
        3.2.1 拒绝服务攻击
        3.2.2 重放攻击
        3.2.3 虚假数据注入攻击
    3.3 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
        3.3.1 仿真准备
        3.3.2 攻击结果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工业信息物理系统网络攻击下的攻击补偿研究
    4.1 状态估计器的设计
    4.2 攻击补偿及反馈控制器的设计
        4.2.1 攻击估计补偿器方案
        4.2.2 动态输出反馈控制器的设计
    4.3 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工业信息物理系统分布式传感器结构下的弹性控制研究
    5.1 分布式滤波方案
        5.1.1 滤波器的设计
        5.1.2 滤波器分析
    5.2 弹性控制策略
        5.2.1 多传感器下的攻击估计补偿方案
        5.2.2 反馈跟踪控制器的设计
    5.3 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文中所用主要符号及含义
附录2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8)金刚石/铝复合导热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电子封装材料的定义和发展历史
        1.2.1 电子封装材料的定义
        1.2.2 电子封装材料的发展历史
    1.3 复合导热材料
    1.4 金刚石/铝复合导热材料的发展及现状
        1.4.1 金刚石含量及粒度对金刚石/铝复合导热材料性能的影响
        1.4.2 铝基体合金化对金刚石/铝复合导热材料性能的影响
        1.4.3 金刚石表面金属化对金刚石/铝复合导热材料性能的影响
        1.4.4 相关导热模型及分析
    1.5 金刚石/铝复合导热材料的主要制备方法
        1.5.1 真空热压法
        1.5.2 放电等离子体烧结法
        1.5.3 气压渗透法
    1.6 本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2章 实验过程及表征
    2.1 实验研究方案
    2.2 实验原材料与设备
        2.2.1 原材料
        2.2.2 实验设备
    2.3 金刚石/铝复合导热材料的制备
        2.3.1 真空热压法制备金刚石/铝复合导热材料
        2.3.2 高温高压法制备金刚石/铝复合导热材料
        2.3.3 金刚石表面包覆处理
    2.4 样品表征方法
        2.4.1 物相分析
        2.4.2 微观形貌分析
        2.4.3 密度和致密度的测量
        2.4.4 热导率测量
        2.4.5 热膨胀性能测量
第3章 真空热压法制备金刚石/铝复合材料及其性能研究
    3.1 制备温度对金刚石/铝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3.2 制备时间对金刚石/铝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3.3 金刚石粒度对金刚石/铝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3.4 金刚石表面包覆铝对金刚石/铝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高温高压法制备金刚石/铝复合材料及其性能研究
    4.1 制备温度和压力对金刚石/铝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4.2 金刚石表面镀钛对金刚石/铝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4.2.1 镀钛金刚石的微观形貌和物相成分
        4.2.2 镀钛金刚石/铝复合材料的密度和微观形貌
        4.2.3 镀钛金刚石/铝复合材料的热导率和热膨胀系数
    4.3 金刚石表面镀钨对金刚石/铝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4.3.1 镀钨金刚石的微观形貌和物相成分
        4.3.2 镀钨金刚石/铝复合材料的密度和热导率
    4.4 金刚石表面镀硼对金刚石/铝复合材料的性能影响
        4.4.1 镀硼金刚石的微观形貌和物相成分
        4.4.2 镀硼金刚石/铝复合材料的密度和热导率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9)中空纤维型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的制备及导热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相变材料
        1.1.1 有机相变材料
        1.1.2 无机相变材料
        1.1.3 混合相变材料
        1.1.4 相变材料的选取原则
    1.2 相变材料封装
        1.2.1 载体材料的选取原则
        1.2.2 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膜
    1.3 相变储能材料
        1.3.1 相变储能材料研究趋势
        1.3.2 相变储能材料存在的问题
    1.4 相变储能材料强化传热
        1.4.1 相变储能材料的导热机理
        1.4.2 石墨烯的导热机理
        1.4.3 碳纳米管的导热机理
    1.5 研究内容与选题意义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原料及设备
        2.1.1 实验原料
        2.1.2 实验设备
    2.2 样品制备
        2.2.1 中空纤维膜的制备
        2.2.2 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的制备
    2.3 表征与测试方法
        2.3.1 中空纤维膜的表征与测试方法
        2.3.2 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的表征与测试方法
第三章 中空纤维膜微孔结构的调控及性能研究
    3.1 PVDF含量对中空纤维膜微孔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3.1.1 铸膜液粘度
        3.1.2 微观形貌
        3.1.3 孔径分布与平均孔径
        3.1.4 孔隙率
        3.1.5 力学性能
        3.1.6 导热性能
    3.2 PVP含量对中空纤维膜微孔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3.2.1 铸膜液粘度
        3.2.2 微观形貌
        3.2.3 孔径分布与平均孔径
        3.2.4 孔隙率
        3.2.5 力学性能
        3.2.6 导热性能
    3.3 凝固浴温度对中空纤维膜微孔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3.3.1 铸膜液粘度
        3.3.2 微观形貌
        3.3.3 孔径分布与平均孔径
        3.3.4 孔隙率
        3.3.5 力学性能
        3.3.6 导热性能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空纤维型导热膜的制备及导热机理研究
    4.1 RGO片径对膜结构与性能的影响及导热机理研究
        4.1.1 铸膜液粘度
        4.1.2 微观形貌
        4.1.3 孔径分布与平均孔径
        4.1.4 孔隙率
        4.1.5 力学性能
        4.1.6 导热性能
        4.1.7 传热模型的构建
    4.2 RGO含量对膜结构与性能的影响及导热机理研究
        4.2.1 铸膜液粘度
        4.2.2 微观形貌
        4.2.3 孔径分布与平均孔径
        4.2.4 孔隙率
        4.2.5 力学性能
        4.2.6 导热性能
        4.2.7 传热模型的构建
    4.3 RGO/MWCNTs复配对膜结构与性能的影响及导热机理研究
        4.3.1 铸膜液粘度
        4.3.2 微观形貌
        4.3.3 孔径分布与平均孔径
        4.3.4 孔隙率
        4.3.5 力学性能
        4.3.6 导热性能
        4.3.7 传热模型的构建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空纤维型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的制备及导热机理研究
    5.1 MWCNTs长度对相变储能材料性能的影响及导热机理研究
        5.1.1 石蜡封装的研究
        5.1.2 相容性
        5.1.3 蓄热性能
        5.1.4 循环可靠性
        5.1.5 热稳定性
        5.1.6 导热性能
        5.1.7 传热模型的构建
    5.2 MWCNTs含量对相变储能材料性能的影响及导热机理研究
        5.2.1 石蜡封装的研究
        5.2.2 相容性
        5.2.3 蓄热性能
        5.2.4 循环可靠性
        5.2.5 热稳定性
        5.2.6 导热性能
        5.2.7 传热模型的构建
    5.3 梯度增强导热型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的制备及导热机理研究
        5.3.1 石蜡封装的研究
        5.3.2 相容性
        5.3.3 蓄热性能
        5.3.4 循环可靠性
        5.3.5 热稳定性
        5.3.6 导热性能
        5.3.7 传热模型的构建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及工作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
    6.3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面向无人机的高能效长续航通信覆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无人机通信覆盖技术概述
        1.2.1 无人机类型及其特性
        1.2.2 无人机通信覆盖关键技术
    1.3 国内外现状
        1.3.1 产业界发展现状
        1.3.2 学术界发展现状
    1.4 论文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1.4.1 研究意义
        1.4.2 研究内容及创新之处
        1.4.3 论文组织结构
第2章 面向服务续航的无人机通信能效管理技术
    2.1 引言
    2.2 无人机通信能耗特性
        2.2.1 空-地信道模型
        2.2.2 无人机通信能耗特性
    2.3 无人机动力能耗特性
        2.3.1 旋翼无人机动力能耗模型
        2.3.2 固定翼无人机动力能耗模型
        2.3.3 无人机动力能耗特性
    2.4 无人机远距离能量传输技术
        2.4.1 无线感应充电技术
        2.4.2 光伏充电技术
        2.4.3 激光充电技术
        2.4.4 飞行电池技术
    2.5 无人机通信能效优化发展现状
        2.5.1 通信能耗优化
        2.5.2 移动和轨迹优化
        2.5.3 续航时间优化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面向长续航服务的多无人机高效协同覆盖策略研究
    3.1 引言
    3.2 系统模型
        3.2.1 空-地信道模型
        3.2.2 无人机飞行动力能耗模型
        3.2.3 无人机循环轮询策略
        3.2.4 问题建模
    3.3 基于PSO的优化方法
        3.3.1 问题分析与简化
        3.3.2 分布式PSO算法
        3.3.3 算法收敛性分析
        3.3.4 算法复杂度分析
    3.4 仿真实验与结果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飞行时间限制的多无人机动态高效协同长续航覆盖研究
    4.1 引言
    4.2 系统模型与问题建模
        4.2.1 系统模型
        4.2.2 问题建模
    4.3 块坐标下降优化算法
        4.3.1 用户分配策略优化
        4.3.2 无人机飞行轨迹优化
        4.3.3 无人机发射功率控制优化
        4.3.4 块坐标下降优化算法及其收敛性分析
    4.4 仿真实验与结果
        4.4.1 结果策略分析
        4.4.2 能源效率分析
        4.4.3 最优性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飞行能量限制的高效无人机蜂窝网络增强覆盖研究
    5.1 引言
    5.2 系统模型与问题建模
        5.2.1 推力功耗模型
        5.2.2 信道模型
        5.2.3 问题建模
    5.3 策略优化方法
        5.3.1 无人机轨迹规划
        5.3.2 用户分配与调度
        5.3.3 逐次逼近优化算法
    5.4 仿真实验与结果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致谢

四、M&K效果如何?(论文参考文献)

  • [1]多变量系统的耦合递推参数估计[D]. 刘沁瑶. 江南大学, 2021(01)
  • [2]红外辐射基准载荷的高精度温控信息获取与处理技术[D]. 辛世杰.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2021(01)
  • [3]多状态系统多层次状态监测策略优化方法研究[D]. 张博远.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1)
  • [4]三维导热网络的构筑及其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性能研究[D]. 肖超.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5]四种生长调节剂配施微量元素在大豆生产中的应用效果研究[D]. 张春宇.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20(12)
  • [6]煤矿储能式充填空间热能存取机理及方法研究[D]. 李百宜.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3)
  • [7]网络攻击下的工业信息物理系统弹性控制研究[D]. 张炎棋. 江南大学, 2020(01)
  • [8]金刚石/铝复合导热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 侯领. 郑州大学, 2020(02)
  • [9]中空纤维型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的制备及导热机理研究[D]. 向力. 贵州大学, 2020(04)
  • [10]面向无人机的高能效长续航通信覆盖研究[D]. 李晓伟. 北京工业大学, 2020(06)

标签:;  ;  ;  ;  

M&K 是如何运作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