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地规划建设论文_李伟,蔡一民

导读:本文包含了绿地规划建设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绿地,生态,城市,系统,海绵,规划建设,园林。

绿地规划建设论文文献综述

李伟,蔡一民[1](2019)在《城市中心区生态绿地规划与设计——以成都环城生态区桂溪生态公园建设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城市中心区域商业中心的形成和繁荣,居民对区域性的生态绿地的需求变得更加多元化,高品质的规划设计成为重要课题。该文以成都环城生态区桂溪生态公园建设为例,强调在尊重场地特征、空间特质的基础上,注重场地本身与周边环境的联系与呼应,将场地生境重建、城市绿地公共开放空间的营造以及城市文化的传承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了城市公园绿地作为城市生态基础设施综合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营造了开放、多元、闲适的城市公园生活磁力场,以实现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提升与改善。同时,也可为城市中心区生态绿地规划与设计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重庆建筑》期刊2019年12期)

木皓可,张云路,马嘉,吴雪,李雄[2](2019)在《从“其他绿地”到“区域绿地”:城市非建设用地下的绿地规划转型与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新版《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 85—2017)以"区域绿地"代替"其他绿地",这为城市非建设用地下绿地的保护利用提出了新的要求和目标。解读新标准指导下城市非建设用地中的绿地建设发展要求并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是响应当前城市绿色发展新形势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新需求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聚焦从"其他绿地"到"区域绿地"的分类调整,分析新标准下区域绿地的内涵和特征。以河北省承德市为例,结合城乡发展需求,阐述区域绿地规划的核心转型思路。并从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等方面,论述区域绿地设定下城市非建设用地中绿地规划的具体内容和方向。最后从空间政策、发展引导、部门合作和大众参与等方面,提出了规划实施保障优化的策略。以"区域绿地"的解读为源,聚焦当前城市建设用地内外绿地规划建设割裂的现状问题,提出区域绿地规划的转型优化措施和实践经验,以期为新时代中国城市绿色空间的拓展与优化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园林》期刊2019年09期)

石平,李科[3](2019)在《寒地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海绵城市体系建设之间的耦合关系分析——以沈阳市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寒地缺水城市——沈阳市为例,结合城市现状,因地制宜,在现有城市绿地系统中寻求可行的海绵城市建设方案,探讨绿地系统与海绵城市体系之间的耦合关系,确定沈阳市新型海绵绿地耦合系统规划原则与体系,扩展传统型绿地系统规划内容,提高新型海绵城市雨洪调蓄功能,为寒地干旱型城市在雨洪利用方面提供新型思路。(本文来源于《艺术工作》期刊2019年04期)

周国庆[4](2019)在《城市生态绿地建设规划偏离析象》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不断集聚,我们愈发认识到城市居住环境的重要性。无论我们赋予城市发展定位有多少个"中心",最终均离不开城市宜居、生态化、生活化的发展原则。在组成现代化大型城市的结构体系中,城市生态绿地和城市公园是其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笔者结合自身30多年工作、学习和实践及在专业方面所做的积累,对城市绿地规划和建设中发现的一些偏离现象进行分析阐述,并提出自己的一些拙见,以期为城市绿地规划建设提供一些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建设信息化》期刊2019年11期)

周成田[5](2019)在《青岛德占时期园林绿地规划营造及海绵城市建设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中国城市发展新时期,城市水文环境问题逐步凸显,生命、生态、财产受到很大的威胁。“海绵城市”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提出,并被寄予厚望。海绵城市的建设旨在维持城市开发前后水文特征不变,从源头解决城市雨洪、城市水资源、城市水文响应机制等社会焦点问题。青岛当前同样受到旱涝灾害的影响,如何经济、高效的进行海绵城市建设将是必然的选择。青岛的海绵城市建设具有很好的历史基础,即发展较成熟的城市园林绿地系统。青岛园林绿地发展始于19世纪末德国占领时期,发展至今已逾百年。尤其是早期的青岛水土流失严重、植被稀少。德国殖民者以植树造林的方式,合理布局园林绿地,从而改善了城市水文环境。德占时期营造的园林绿地系统带有明显的青岛地域特色。青岛海绵城市建设同样是要改善城市水文环境,因此本文通过对德占时期园林绿地的规划布局和营造相关技术的深入研究,为当前海绵城市建设提供参考。本文对青岛老城区园林绿地系统发展研究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章,阐述本文的研究背景、目的、意义、内容和框架,然后对研究方法进行介绍,并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最后介绍国内外的研究综述。第二章,对青岛德占时期园林绿地的建设基础和发展研究,同时对园林绿地的发展历程进行系统的梳理。第叁章,通过海绵城市的视角对德占时期园林绿地的布局情况进行深入研究,分别从规划布局、自然要素影响和林荫道叁个角度进行研究。第四章,通过海绵城市的视角对德占时期园林绿地营造技术进行研究,研究德占时期园林绿地的建设技术,主要从树种选育、自然环境改善和政策管理叁个角度进行研究。第五章,总结并提出对青岛海绵城市建设的启示。(本文来源于《青岛理工大学》期刊2019-06-01)

陈文术[6](2019)在《“叁度”建设背景下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课程改革》一文中研究指出叁亚学院发起了以课程为主要对象的"叁度"建设,即"课程的深度"、"课堂的饱和度"和"学业紧张度",旨在不忘初心,让学生走进校园的目的是更好的走向社会。文章以风景园林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为研究对象,在"叁度"建设的背景下,从课程结构的重构、课程内容的再设计、教学大纲的重修、教学方法的革新、考核内容与评价方式的改变以及授课教师"深度"提升计划的制定等方面,对该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实践。(本文来源于《高教学刊》期刊2019年11期)

李珊珊[7](2019)在《集雨型生态绿地系统的规划构建——基于迁安市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一文中研究指出迁安市在强化雨水径流源头减排和综合利用过程中,结合场地现状和雨水控制与利用的相关技术规范,设计了集生态集雨带、水质净化措施、综合慢行系统、植物景观规划等于一体的集雨型生态绿地系统,实现这一项目规划设计与上位规划的有机衔接,促进雨水资源利用,服务海绵城市建设。(本文来源于《河北水利》期刊2019年05期)

王美荷[8](2019)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建设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绿地系统在解决城市建设环境问题上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对生态文明建设以及人居环境优化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从我国北方地区绿地系统规划现存问题出发,提出了几点绿地系统规划建设建议,以期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尽一份绵薄之力。(本文来源于《花卉》期刊2019年10期)

李珊珊[9](2019)在《集雨型生态绿地系统的规划构建——基于迁安市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一文中研究指出海绵城市建设的核心理念是通过构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让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适应环境变化、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近年来,我国也较快了对海绵城市的探索与实践。作为全国首批唯一一个县级"海绵城市"建设试点,迁安市在强化雨水径流源头减排和综合利用过程中,结合场地现状和雨水控制与利用的相关技术规范,设计了集生态集雨带、水质净化措施、综合慢行系统、植物景观规划等于一体的集雨型生态绿地系统,实现本项目规划设计与上位规划的有机衔接,试点总面积为21.5平方公里。(本文来源于《城市开发》期刊2019年10期)

樊哲[10](2019)在《基于城镇绿地系统规划中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建设》一文中研究指出绿地系统规划中生物多样性保护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话题,本文结合已制定的陕西最北部地区绿地系统的规划方案,分析其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现状,提出了城镇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有效措施和方法,为城镇生态建设提供了有利的根据。(本文来源于《农业与技术》期刊2019年09期)

绿地规划建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新版《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 85—2017)以"区域绿地"代替"其他绿地",这为城市非建设用地下绿地的保护利用提出了新的要求和目标。解读新标准指导下城市非建设用地中的绿地建设发展要求并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是响应当前城市绿色发展新形势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新需求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聚焦从"其他绿地"到"区域绿地"的分类调整,分析新标准下区域绿地的内涵和特征。以河北省承德市为例,结合城乡发展需求,阐述区域绿地规划的核心转型思路。并从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等方面,论述区域绿地设定下城市非建设用地中绿地规划的具体内容和方向。最后从空间政策、发展引导、部门合作和大众参与等方面,提出了规划实施保障优化的策略。以"区域绿地"的解读为源,聚焦当前城市建设用地内外绿地规划建设割裂的现状问题,提出区域绿地规划的转型优化措施和实践经验,以期为新时代中国城市绿色空间的拓展与优化提供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绿地规划建设论文参考文献

[1].李伟,蔡一民.城市中心区生态绿地规划与设计——以成都环城生态区桂溪生态公园建设为例[J].重庆建筑.2019

[2].木皓可,张云路,马嘉,吴雪,李雄.从“其他绿地”到“区域绿地”:城市非建设用地下的绿地规划转型与优化[J].中国园林.2019

[3].石平,李科.寒地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海绵城市体系建设之间的耦合关系分析——以沈阳市为例[J].艺术工作.2019

[4].周国庆.城市生态绿地建设规划偏离析象[J].中国建设信息化.2019

[5].周成田.青岛德占时期园林绿地规划营造及海绵城市建设启示[D].青岛理工大学.2019

[6].陈文术.“叁度”建设背景下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课程改革[J].高教学刊.2019

[7].李珊珊.集雨型生态绿地系统的规划构建——基于迁安市海绵城市建设理念[J].河北水利.2019

[8].王美荷.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建设探究[J].花卉.2019

[9].李珊珊.集雨型生态绿地系统的规划构建——基于迁安市海绵城市建设理念[J].城市开发.2019

[10].樊哲.基于城镇绿地系统规划中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建设[J].农业与技术.2019

论文知识图

、1996、2005、2008天津市中心城...唐山市域建设限制性分区图、唐山中心...环城绿带规划图花园路口绿地形成后状态花园路口绿地当前状态宝鸡市台塬区文化生态安全格局Fig6....

标签:;  ;  ;  ;  ;  ;  ;  

绿地规划建设论文_李伟,蔡一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