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传染性脓疱皮炎病毒论文-常亮,党岩,郭海龙

接触传染性脓疱皮炎病毒论文-常亮,党岩,郭海龙

导读:本文包含了接触传染性脓疱皮炎病毒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羊接触传染性脓疱皮炎病毒,PCR,特异性,灵敏度

接触传染性脓疱皮炎病毒论文文献综述

常亮,党岩,郭海龙[1](2016)在《羊接触传染性脓疱皮炎病毒PCR检测方法建立及初步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以Gen Bank上羊接触传染性脓疱皮炎病毒(ORFV)B2L基因序列,用Primer premier 5.0软件设计1对引物并合成,经PCR条件优化,确定了最佳的PCR反应条件,建立了羊接触传染性脓疱皮炎病毒PCR检测方法。结果显示,设计的引物能扩增出的PCR产物为540bp左右,与预期大小一致;同时检测山羊痘病毒,结果均为阴性;该方法能检出羊接触传染性脓疱皮炎病毒最低量为5pg。经证实,建立起羊接触传染性脓疱皮炎病毒PCR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用于临床病料检测。(本文来源于《中兽医学杂志》期刊2016年05期)

郑增忍,李会荣,龚振华,党岩,胡永浩[2](2004)在《接触传染性脓疱皮炎病毒B2L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参照文献和 Gen Bank发表的接触传染性脓疱皮炎病毒 (CPDV ) NZ- 2株的 Bam H / B片段的基因序列 ,设计并合成 1对引物 ,通过 PCR扩增出国内 CPDV疫苗株和 3个分离株的 B2 L 基因 ,目的片段长约 1.13kb。将目的片段克隆到 p MD18- T载体后进行序列测定 ,并用 DNAStar软件比较分析国内的 CPDV株与 NZ- 2株的核苷酸序列和推导的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结果表明 ,国内疫苗株和 3株分离株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 99.7%、96 .9%和 97.4 % ,与国外 NZ- 2株的同源性为 96 .1%。国内 CPDV株与 NZ- 2株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 92 .0 %~ 96 .0 % ,表明CPDV Bam H / B2 L基因变异的幅度小。(本文来源于《中国兽医学报》期刊2004年03期)

李会荣,龚振华,郑增忍,张彦明,党岩[3](2003)在《应用PCR检测羊接触传染性脓疱性皮炎病毒》一文中研究指出设计合成了 1对引物 ,建立用于检测羊接触传染性脓疱性皮炎病毒的PCR方法。结果表明 ,PCR对羊接触传染性脓疱性皮炎病毒细胞培养毒的检测与细胞培养CPE、电镜检测的结果相一致。经对扩增产物进行序列分析 ,与已报道NZ 2株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高达 97%。用此PCR方法扩增羊痘病毒、口蹄疫病毒、蓝舌病病毒 ,结果均为阴性。此方法用于检测羊接触传染性脓疱性皮炎病毒是可行的、特异的(本文来源于《中国兽医科技》期刊2003年06期)

王廷璞,赵菲佚,党岩,孙春香[4](2003)在《光敏生物素标记IgG检测羊接触传染性脓疱性皮炎病毒囊膜蛋白及重组表达蛋白》一文中研究指出用光敏生物素标记从兔抗羊接触传染性脓疱性皮炎病毒超免疫血清中提取纯化的IgG ,把从蔗糖密度梯度离心纯化的病毒用 2 ME和NP4 0裂解后与重组转化菌 pGRL 4A和pGRH 3A一起进行SDS PAGE ,并进行转移电泳。对用光敏生物素标记的IgG进行Western blot ting印迹杂交检测。结果 ,检测到产生IgG的病毒囊膜蛋白有 5条 ,分子量分别为 12 5 .0、96 .0、83.0、5 6 .3和 4 2 .0ku ;检测到重组菌 pGRL 4A和 pGRH 3A可表达分泌其中的 3条囊膜蛋白 ,其分子量分别为 83.0、5 6 .3和 4 2 .0ku ;pGRL 4A的表达较强 ,对 4 2 .0ku蛋白的分泌量最高。所重组的病毒DNAHindⅢ /A片段中含有该病毒囊膜蛋白抗原基因(本文来源于《中国兽医科技》期刊2003年05期)

王廷璞,薛双虎,吕武夫,孙春香,杨录明[5](1998)在《羊接触传染性脓疱性皮炎病毒核酸及蛋白类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从中国不同地区采集的11株羊接触传染性脓疱性皮炎病毒(contagiousecthymavirus,CEV;orfvirus)的痂块毒DNA进行提取,用EcoRI、BamHI、HpaⅠ、HindⅢ、KpnⅠ酶切,琼脂糖凝胶电泳,确定了各毒株的核酸及分子量。结果表明,各毒株的核酸酶切片段在8~15个之间,病毒基因组大小有10~25kb的差异。用SDS-PAGE分析了经NP-40和2-巯基乙醇裂解蔗糖密度梯度离心纯化的各病毒株的囊膜蛋白,结果显示,各毒株可分离出18~33个不同的蛋白区带,毒株间的差异主要集中在36400~80000区带之间。结合2次交互免疫试验结果,将以上11株羊接触传染性脓疱性皮炎病毒分为4大类。(本文来源于《中国兽医学报》期刊1998年04期)

敖特根胡,那仁满达拉[6](1992)在《羊接触传染性脓疱性皮炎病毒与坏死杆菌混合感染的诊断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1990年7月,巴林右旗岗根苏木浩特艾勒独贵龙一群羊发生了以头颈、腹背处皮肤出现痘疹状病灶或坏死并以奇痒为特征的传染病,经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确诊为羊接触传染性脓疱性皮炎病毒与坏死杆菌混合感染。(本文来源于《动物检疫》期刊1992年02期)

接触传染性脓疱皮炎病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参照文献和 Gen Bank发表的接触传染性脓疱皮炎病毒 (CPDV ) NZ- 2株的 Bam H / B片段的基因序列 ,设计并合成 1对引物 ,通过 PCR扩增出国内 CPDV疫苗株和 3个分离株的 B2 L 基因 ,目的片段长约 1.13kb。将目的片段克隆到 p MD18- T载体后进行序列测定 ,并用 DNAStar软件比较分析国内的 CPDV株与 NZ- 2株的核苷酸序列和推导的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结果表明 ,国内疫苗株和 3株分离株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 99.7%、96 .9%和 97.4 % ,与国外 NZ- 2株的同源性为 96 .1%。国内 CPDV株与 NZ- 2株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 92 .0 %~ 96 .0 % ,表明CPDV Bam H / B2 L基因变异的幅度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接触传染性脓疱皮炎病毒论文参考文献

[1].常亮,党岩,郭海龙.羊接触传染性脓疱皮炎病毒PCR检测方法建立及初步应用[J].中兽医学杂志.2016

[2].郑增忍,李会荣,龚振华,党岩,胡永浩.接触传染性脓疱皮炎病毒B2L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J].中国兽医学报.2004

[3].李会荣,龚振华,郑增忍,张彦明,党岩.应用PCR检测羊接触传染性脓疱性皮炎病毒[J].中国兽医科技.2003

[4].王廷璞,赵菲佚,党岩,孙春香.光敏生物素标记IgG检测羊接触传染性脓疱性皮炎病毒囊膜蛋白及重组表达蛋白[J].中国兽医科技.2003

[5].王廷璞,薛双虎,吕武夫,孙春香,杨录明.羊接触传染性脓疱性皮炎病毒核酸及蛋白类型分析[J].中国兽医学报.1998

[6].敖特根胡,那仁满达拉.羊接触传染性脓疱性皮炎病毒与坏死杆菌混合感染的诊断报告[J].动物检疫.1992

标签:;  ;  ;  ;  

接触传染性脓疱皮炎病毒论文-常亮,党岩,郭海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