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串列叶栅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串列,多点,位置,水轮机,等离子体,组合,旋涡。
串列叶栅论文文献综述
刘磊,吴世勋,赵洪雷,谭春青[1](2019)在《串列叶栅扩压器弦长比对离心压气机的性能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串列叶栅前后排叶片的弦长比对离心压气机性能的影响规律,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某离心压气机扩压器进行串列改造,并在弦长比为0.7、1.0和2.0时对离心压气机级性能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串列叶栅扩压器效率优于楔形扩压器,且可以明显扩宽压气机的工作裕度;串列叶栅弦长比在一定范围内数值越大,即前排叶片越短,压气机性能越佳。在串列叶栅扩压器后排叶片前缘附近添加合适弦长的小叶片可以在不降低离心压气机效率与工作裕度的同时提高总压比,同时拓宽其最大通流能力。(本文来源于《燃气轮机技术》期刊2019年03期)
刘磊[2](2019)在《串列叶栅扩压器几何参数对离心压气机性能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离心压气机叶轮出口气流的动能约占叶轮加功量的30%~40%,需要合理利用这部分能量,将动能转化为压力能,以防造成大量能量损失。随着离心压气机向高效率、高负荷和宽工况范围方向发展,扩压器的作用就变得尤为重要。串列叶栅扩压器具有效率高、损失低、运行范围宽的特点,正基于此,本文对串列叶栅扩压器几何参数对离心压气机级性能的影响进行研究。本文以某型燃气轮机的离心压气机为研究对象,对其中的楔形扩压器进行串列叶栅改型,并对串列叶栅扩压器后排叶片周向、径向位置以及前后排叶片弦长比展开研究,同时对串列叶栅扩压器进行添加小叶片的试探性优化。本文在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数值模拟计算的方法,采用商用软件NLUMECA进行数值计算和前后期的处理。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对串列叶栅扩压器后排叶片处于不同周向位置时对离心压气机级的性能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后排叶片周向位置对离心压气机整级性能和串列叶栅扩压器均具有显着影响。当后排叶片处于合适周向位置时,前排叶片尾缘低速流体经过前后排叶片形成的渐缩通道能够获得加速,增加后排叶片附面层内流体能量,推迟或消除后排叶片附面层分离,减小损失。当RCP为30%时,离心压气机整体性能最佳。2.对串列叶栅扩压器后排叶片处于不同径向位置时对离心压气机级的性能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后排叶片处于不同径向位置时,离心压气机级的工作范围受到较大影响。由于叶片存在厚度,后排叶片径向位置变化时,前后排叶片之间形成的缝隙通道的几何形状也受到影响,缝隙通道的作用也随之不同。当径向距离为0时,离心压气机整体性能最佳。3.在确定串列叶栅后排叶片周向位置和径向位置的基础上,对某离心、压气机径向扩压器进行串列叶栅改造,较大幅度提高了原离心压气机的气动性能,并在合适弦长比串列叶栅扩压器的基础上添加小叶片进行优化探索研究。结果表明:改型后的串列叶栅扩压器性能优于原楔形扩压器,在一定的范围内,串列叶栅扩压器前排叶片弦长越短,前后排叶片之间的渐缩通道所提供的加速效果对前排叶片附面层发展的阻隔作用越明显,从而降低前排扩压损失,提高压气机性能。在串列叶栅扩压器后排叶片前缘附近添加合适弦长的小叶片可以在基本不降低离心压气机效率与工作裕度的同时提高总压比,同时拓宽其最大通流能力,合理的小叶片弦长范围应在总弦长的7%~10%之间。(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期刊2019-06-01)
陈景波,丁均梁,张海灯,郭基联[3](2019)在《等离子体激励对串列叶栅流动分离抑制效果的数值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究不同等离子体激励布局对串列叶栅角区流动分离抑制的效果,采用数值仿真方法,在流动分离前施加激励,对不同布局激励前后流场的流场结构和总压损失沿流向分布进行对比,分析了等离子体激励布局对串列叶栅角区流动分离的影响,以及激励对串列叶栅气流掺混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来流马赫数为0.5、攻角为4°时,ACU2布局激励对流动分离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总压损失系数减小10.74%;ACU2-ACU5组合激励对抑制后排叶片的角区分离有较好效果,总压损失系数降低25.09%。(本文来源于《航空发动机》期刊2019年01期)
王建明,王雨婷,明晓杰,马阳,朱建勇[4](2018)在《动态入流条件下的串列叶栅流场》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航空发动机轴流压气机流动通道中,为提高流场品质在高低压转子之间常会引入串列叶栅结构。叶栅上游叶片的转动会引起串列叶栅流场的动态入流(非定常入流)效应。动态入流会造成流场强烈脉动,影响串列叶栅的性能;研究动态入流串列叶栅流场的特性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为了研究压气机串列叶栅在动态入流条件下的流场运动特性,选取了叁个不同转子频率,运用用户自定义函数(UDF)实现进口马赫数随着时间正弦变化;进行压气机串列叶栅流场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动态入流下的串列叶栅流场比恒定来流的串列叶栅流场分离现象更加严重,叶栅流场的流通能力降低,入流频率越低流通能力越差。(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18年34期)
宋召运,刘波,程昊,茅晓晨[5](2018)在《基于并行多点采样策略的串列叶栅多目标优化设计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改善高负荷串列叶栅的设计质量,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Kriging模型的改进并行多点采样策略、物理规划方法叁个模块,建立了一套多目标优化设计系统,该系统可以快速实现串列叶栅设计攻角和非设计攻角的多目标优化设计。为了减少多目标优化的计算量,该优化设计系统采用了物理规划方法将多目标优化设计问题转化为考虑设计者经验的单目标优化问题,并基于Kriging模型的改进并行多点采样准则实现了在一次迭代过程并行评价多个样本点的并行优化方法。应用该系统实现了一高负荷串列叶栅的多目标优化,优化后的串列叶栅在全攻角下的总压损失系数减小,静压升增加,在进口马赫数0.7的条件下,在攻角分别为-6°和3°时,总压损失分别降低21%和35%,证明了本文设计的多目标优化系统具有很好的实际应用价值。基于优化设计结果,分析了串列叶栅的5个造型参数:弯角比(TR)、弦长比(CR)、后排近似攻角(KBB)、轴向重迭度(AO)和节距比例(PP)对串列叶栅设计攻角和非设计攻角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大的PP (约为0.9)和负的KBB (约为-6°)有助于串列叶栅实现较优的设计攻角性能,减小串列叶栅前排叶型的负荷,可以改善串列叶栅非设计攻角的性能和扩宽叶栅的稳定工作范围。(本文来源于《推进技术》期刊2018年12期)
刘汉儒,岳少原,王掩刚,张俊[6](2018)在《串列叶栅缝隙射流对分离流动及叶栅性能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串列叶栅前后叶缝隙流作用对流动分离和叶栅性能影响机制,通过非定常数值计算分析了串列叶栅轴向重合度和节距系数两种缝隙参数组合对高负荷压气机串列叶栅在大攻角11°下性能影响以及缝隙流掺混作用下前后叶流动分离的时空演化机制的影响规律,并且提出了缝隙流对串列叶栅流动及性能影响的综合性参数-缝隙收缩比。研究结果表明:轴向重合度在-0.022~0.023,节距系数在0.6~0.9时,串列叶栅能取得较好气动性能;在缝隙非定常吹除作用下,后叶吸力面分离泡被周期性抑制,前叶吸力面分离泡受缝隙射流源的影响较弱;提出的缝隙收缩比作为综合匹配参数可以更清晰揭示出串列叶栅有效工作条件,在亚声速来流工况下,缝隙收缩比大于1是串列叶片能正常工作的前提,缝隙收缩比小于1,缝隙加速作用消失,叶栅性能较差,最佳的缝隙收缩比范围是1.1~1.4。(本文来源于《推进技术》期刊2018年12期)
张维伟[7](2018)在《双列活动导叶串列叶栅对混流式水轮机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活动导叶和固定导叶构成的叶栅流场特性并对其进行优化设计,增强其过流能力和调节能力对优化转轮进口条件、提高水轮机组的整体性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进入转轮的水流具有一定的冲角是转轮叶片脱流产生的根本原因,冲角的变化主要是由导叶开度决定,因此导叶开度的大小决定了转轮内脱流的情况。混流式水轮机在偏工况运行时,不仅在尾水管中产生涡带,同时也会在转轮流道内产生脱流涡,严重影响水轮机运行的安全稳定性。本研究将串列叶栅技术应用到混流式水轮机导水机构,通过调节内、外活动导叶开度关系,优化转轮进口和出口条件,从而减少转轮内脱流的产生。主要完成的工作和得出的结论有以下几点:1.活动导叶串列叶栅与固定导叶相对位置的优化。在翼型几何型线不变的前提下,将串列叶栅布置在9个不同的相对位置,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探索固定导叶与串列叶栅的最佳位置关系,主要寻优依据是叶栅水力损失和出口断面的速度分布。分析得出,导叶进水角和几何进水角不相等,串列叶栅主要水力损失由内列活动导叶产生,同时也得出了固定导叶和双列活动导叶个数为1:2时最佳的位置关系。2.活动导叶串列叶栅开度关系的确定。为了研究双列活动导叶在哪种组合条件下更有利于水轮机的运行,利用控制变量法分别调节内、外活动导叶开度来研究内、外活动导叶对水轮机水头和效率的影响。研究得出,双列活动导叶中主要由内列活动导叶控制水头和效率。3.双列活动导叶对混流式水轮机流场及压力脉动影响。在前两章的研究基础上,分别对常规混流式水轮机和双列活动导叶混流式水轮机进行叁维定常和非定常全流道计算,验证了双列活动导叶比单列活动导叶具有更高的调节能力,不仅可以减少转轮流道间的脱流和提高叶道涡初生线,同时也能改善转轮上冠和尾水管中的压力脉动。(本文来源于《西安理工大学》期刊2018-06-30)
王腾达[8](2018)在《串列叶栅内涡流拓扑结构的辨识与产生机理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泵是输送流体或使流体增压的机械,伴随着工业的高速发展,对工业泵的各项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大流量、高扬程、高效率、体积小是泵的发展方向。螺旋形压水室其结构的不对称,在叶轮叶片接近隔舌时会产生高压脉动对叶轮产生一个较大的径向力。带有径向导叶的螺旋形压水室被发明,大大减小了叶轮的径向力,一般应用于大型单级离心泵,在满足高扬程、高效率的同时减小叶轮所受径向力,保持泵的稳定运行。本文首先本文通过对二维模型泵进行数值仿真,分析离心泵运行时内部流场,结合涡Q判据、流线、矢量图、压力云图等一系列涡识别手段来识别二维旋涡。分析结果表明:在导叶前缘形成一个局部的高压区域,这是诱导导叶流道内旋涡产生的主要原因。高压脉动诱导导叶入口产生了旋转方向相反的两个旋涡,因这两个旋涡在导叶流道占据空间很大,因此称之为“通道涡”。导叶的尾缘会诱导旋涡的产生,本文称之为“尾涡”。隔舌受到导叶出流的冲击会在隔舌两侧都产生旋涡,此涡在隔舌脱落之后对下游流场有显着的影响,本文将此涡称作“隔舌脱落涡”。随后文章详细讲述了叁类旋涡的运动方式,以及它们之间的互相作用。在第二章中通过改变静导叶安放角度,分析不同安装角度对涡舌处流动的影响。以此研究静导叶安装角度与离心泵效率、扬程之间的关系本次数值计算选取了六种不同的导叶位置安放方案,结果表明:导叶的安装位置对泵外特性有重大影响,当隔舌位于导叶出口周向夹角之间时泵的扬程和效率都是最高的。导叶叶片接近隔舌时,泵的扬程和效率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在带有径向导叶的螺旋形压水室装配时,应使导叶出口周向夹角中间与隔舌对应。导叶安装位置对蜗壳的水力损失影响较大,对叶轮和导叶的性能以及流动影响微小。最后,本文研究了径向导叶进口边的U形切割对泵性能的影响。由上文可知,导叶和叶轮流场受动静干涉作用影响较大,故通过改变导叶和叶轮的间隙,减小干涉作用,探究其对泵外特性及内部流动的影响。以上文中最优导叶隔舌相对安放角α=22.5°模型为原模型,将导叶前缘进口边进行U形切割作为新模型。研究表明,导叶进口边进行U形切割对泵的外特性有重大影响,在相同的流量下其扬程低于原型泵,但效率高于原型泵。增大增大了导叶叶轮间隙,由动静干涉产生的冲击损失和蜗壳的水力损失都有所降低,使得泵效率提高,扬程下降主要是由于叶轮做功降低导致。(本文来源于《兰州理工大学》期刊2018-06-01)
单树军,侯安平,李剑雄,刘若阳,张明明[9](2018)在《周向布局对高负荷串列叶栅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不同周向布局下串列叶栅各排性能变化的机理,按扩压因子大小分布设计了一系列串列叶栅,每组串列叶栅进行6种周向布局计算分析;而后对一组串列叶栅前后排叶片积迭轴分别进行了弯曲处理,研究沿展向非均匀周向布局对串列叶栅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周向布局可以改变叶栅通道扩张规律从而改变流场压力分布。随着周向偏距增大,前排负荷增加,后排负荷降低。增大周向偏距可减小串列叶栅前后排损失,T5算例中80%周向偏距方案相对原型损失减少51.3%。前排叶栅决定了串列叶栅可用攻角范围,并且随着周向偏距增大,串列叶栅的可用正攻角增加。随着周向偏距增大,后排叶片端区分离会减小。串列叶栅整体正弯减小14.5%的总压损失系数。采用单独前排反弯或者单独后排正弯分别减小了15.6%和55.2%的总压损失。(本文来源于《航空动力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郭鹏明,高波,苟文波,张宁,杜文强[10](2018)在《串列平板叶栅尾迹速度场的LDA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绕流叶栅的尾涡脱落是诱发水力机械振动噪声的重要因素。本文以串列布置平板叶栅为研究对象,进行雷诺数Re=5000与10000下的叶栅绕流尾迹速度场的LDA测量实验,分析不同雷诺数下绕叶栅流场速度分布,探究涡脱频率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同一雷诺数下平板尾迹区中心线上速度分布可分为回流区、快速增长区、缓慢增长区叁个区域;双平板绕流场中下游平板的存在明显抑制了上游平板尾迹的发展,与单平板模型相比回流区流向长度减小;雷诺数从5000增大到10000时,平板尾迹回流区的流向长度变小,但最低流速分布升高;下游平板的存在抑制了上游平板的涡脱,使其频率降低,上、下游平板涡脱频率一致。(本文来源于《工程热物理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串列叶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离心压气机叶轮出口气流的动能约占叶轮加功量的30%~40%,需要合理利用这部分能量,将动能转化为压力能,以防造成大量能量损失。随着离心压气机向高效率、高负荷和宽工况范围方向发展,扩压器的作用就变得尤为重要。串列叶栅扩压器具有效率高、损失低、运行范围宽的特点,正基于此,本文对串列叶栅扩压器几何参数对离心压气机级性能的影响进行研究。本文以某型燃气轮机的离心压气机为研究对象,对其中的楔形扩压器进行串列叶栅改型,并对串列叶栅扩压器后排叶片周向、径向位置以及前后排叶片弦长比展开研究,同时对串列叶栅扩压器进行添加小叶片的试探性优化。本文在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数值模拟计算的方法,采用商用软件NLUMECA进行数值计算和前后期的处理。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对串列叶栅扩压器后排叶片处于不同周向位置时对离心压气机级的性能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后排叶片周向位置对离心压气机整级性能和串列叶栅扩压器均具有显着影响。当后排叶片处于合适周向位置时,前排叶片尾缘低速流体经过前后排叶片形成的渐缩通道能够获得加速,增加后排叶片附面层内流体能量,推迟或消除后排叶片附面层分离,减小损失。当RCP为30%时,离心压气机整体性能最佳。2.对串列叶栅扩压器后排叶片处于不同径向位置时对离心压气机级的性能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后排叶片处于不同径向位置时,离心压气机级的工作范围受到较大影响。由于叶片存在厚度,后排叶片径向位置变化时,前后排叶片之间形成的缝隙通道的几何形状也受到影响,缝隙通道的作用也随之不同。当径向距离为0时,离心压气机整体性能最佳。3.在确定串列叶栅后排叶片周向位置和径向位置的基础上,对某离心、压气机径向扩压器进行串列叶栅改造,较大幅度提高了原离心压气机的气动性能,并在合适弦长比串列叶栅扩压器的基础上添加小叶片进行优化探索研究。结果表明:改型后的串列叶栅扩压器性能优于原楔形扩压器,在一定的范围内,串列叶栅扩压器前排叶片弦长越短,前后排叶片之间的渐缩通道所提供的加速效果对前排叶片附面层发展的阻隔作用越明显,从而降低前排扩压损失,提高压气机性能。在串列叶栅扩压器后排叶片前缘附近添加合适弦长的小叶片可以在基本不降低离心压气机效率与工作裕度的同时提高总压比,同时拓宽其最大通流能力,合理的小叶片弦长范围应在总弦长的7%~10%之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串列叶栅论文参考文献
[1].刘磊,吴世勋,赵洪雷,谭春青.串列叶栅扩压器弦长比对离心压气机的性能影响研究[J].燃气轮机技术.2019
[2].刘磊.串列叶栅扩压器几何参数对离心压气机性能影响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19
[3].陈景波,丁均梁,张海灯,郭基联.等离子体激励对串列叶栅流动分离抑制效果的数值仿真[J].航空发动机.2019
[4].王建明,王雨婷,明晓杰,马阳,朱建勇.动态入流条件下的串列叶栅流场[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8
[5].宋召运,刘波,程昊,茅晓晨.基于并行多点采样策略的串列叶栅多目标优化设计及分析[J].推进技术.2018
[6].刘汉儒,岳少原,王掩刚,张俊.串列叶栅缝隙射流对分离流动及叶栅性能影响的研究[J].推进技术.2018
[7].张维伟.双列活动导叶串列叶栅对混流式水轮机性能的影响[D].西安理工大学.2018
[8].王腾达.串列叶栅内涡流拓扑结构的辨识与产生机理分析[D].兰州理工大学.2018
[9].单树军,侯安平,李剑雄,刘若阳,张明明.周向布局对高负荷串列叶栅性能的影响[J].航空动力学报.2018
[10].郭鹏明,高波,苟文波,张宁,杜文强.串列平板叶栅尾迹速度场的LDA实验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