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红[1]2004年在《对职业学校专门用途英语教材编写标准的研究》文中指出专门用途英语(ESP)是英语语言教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的今天,在社会对人才的复合型要求越来越高的形势下,尤其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经济全球化形势的影响下,显得尤为重要。 职业教育与基础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相比,与经济和技术发展关系更为密切,新世纪的高技能人才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技能,还应当具备一定的专业英语应用能力。本文旨在了解职业学校专门用途英语的需求基础上,针对现有专门用途英语教材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提出职业学校专门用途英语教材编写的主要原则和标准。 本文从专门用途英语的社会需求出发,结合教材在专门用途英语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首先介绍了专门用途英语的起源、定义和现状;然后根据Hutchinson & Waters的需求分析理论以及Hutchinson & Waters、Cunningswort和Littlejoin,A.S.的教材设计原则对职业学校现有专门用途英语教材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 为了使在初步分析中得出的判断更加客观,本文又对确定的主要研究对象一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学院的相关教师、学生以及相关行业代表进行问卷调查和座谈,主要针对电子、商务、旅游叁个行业的专门用途英语的需求分析和教材总体评估情况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与说明,同时也收集了汽车行业对专门用途英语的需求状况。 在回顾和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最后提出了“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培养目标为导向”的专门用途英语教材编写原则,确立了专门用途英语教材编写应当遵循包括需求、内容和方法论叁方面的标准。并且提出教材开发者应当充当多重角色,即:研究者与观察者;教学者与学习者的同伴;专业课教师的合作者;教学评估者与学生能力鉴定者。
刘娟[2]2016年在《中职学校英语校本教材的开发与管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职业教育改革形势下,中职英语教材与学生所学专业联系不紧密、并且与企业的工作实际脱节,中职学生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课堂教学效率低。而企业生产经营的全球化、国际化趋式也迫切需要具有一定专业英语基础的中高级技术型人才。在这一社会发展与职教改革的大背景下,中职英语教学改革刻不容缓。目前,在中职英语教学中较为突出的问题是教材文本与时代特征、培养目标和学生特点脱钩,缺乏一定的针对性、实用性和趣味性。因此,开发贴近学生专业实际又符合企业需求的英语校本教材,是研究者和一线英语教师必须关注的重要课题。当前中山市有服装专业的中职学校所使用的英语教材,教材列举的例子很少涉及服装专业工作场景,在培养服装专业学生的英语能力方面没有针对性和实用性,与服装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存在很大的差距。基于此,笔者进行了大量的文献研究,以中山市沙溪理工学校的服装专业为例,开展中职服装英语校本教材开发的行动研究,旨在寻找中职英语与服装专业结合的切入点,为学生提供合适的英语学习内容。本文分析了现行使用的英语教材存在的问题,论述了中职服装英语校本教材开发的必要性,那就是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对服装专业英语教学的要求、服装专业学习和职业发展对英语教学内容的要求、服装行业国际化发展趋势对服装人才英语能力的要求;其次,根据服装英语教材开发应遵循的原则、开发的特点和途径,探讨中职服装英语教材内容构建的方向;第叁,从中职服装英语教材开发的总体目标、课程目标、内容的选取和组织、教材实施的建议等方面构建英语教材的基本内容;第四,通过多次教学实验课和展示课,及专家访谈,对教材提出修改意见,了解教材存在的不足,并在结构安排和教学策略方面进行调整和完善,并确立完善的途径和未来发展的方向。通过本课题研究,笔者与研究团队开发了以沙溪理工学校服装专业为依托的服装英语教材,为中职校本教材开发和管理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借鉴。同时,也深感中职英语教材开发既要紧贴学生专业实际,也要符合企业人才要求。
崔艳[3]2006年在《专门用途英语理论在中职英语校本教材开发中的运用》文中指出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中等职业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等职业教育中的英语学科,一直以来都是中职学生头疼的学科,也是各级教育部门忽略的学科,这造成了中等职业教育中的英语学科的尴尬境地。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必须体现职业性特征;而专门用途英语ESP,是一种与某种特定职业或学科或目的相关的英语,满足不同学习者学习和实用英语的需要,以实用性为最大特征,这给我们职业英语的发展指明的方向。 另一方面,由于出版教材成形时间长,而行业又在快速发展,职业教育又必须满足行业需要,这给职业教育中的教材编写带来了困难,校本教材的校本性及灵活性解决了这一问题。 本文将专门用途英语与校本教材开发结合起来,创新出中职英语校本教材开发的新理论并进行实践运用,取得了一些经验。专门用途英语理论与中职英语校本教材开发有以下程序:1、现状分析,包括目标需求分析,学习需求分析及学校基本情况分析;2、大纲制定。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出学生为基础的大纲;3、教材编写,包括选编,新编等方法,旨在编写互动性,让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内容;4、教材实施,采用立体教学模式,课堂教学与企业实习穿插进行;技能训练与模拟故障排除相结合;教师面授与学员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基本的计算机专业英语词汇;5、评估,包括学生评估与教材评估;学生评估采取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教材评估,首先
周文惠[4]2008年在《吉林市中职英语教材实用性调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材是育人之本,决定了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体现了培养目标和育人模式,它是英语课程资源的核心部分,是英语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的基础。因此,如何选择教材、分析评价教材以及用好我们手中的教材?如何更好地编写修订教材,体现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和教材的“实用性”,真正促进教学的开展?这些已经成为职教教材开发亟待解决的问题。然而,目前国内外对于教材建设方面的研究虽然很多,但专门对中等职业教育英语教材建设方面的研究却寥寥无几,更很少有人从教材编写的实用性入手,促进中职学生英语学习。此领域研究尚属薄弱,需更多研究充实。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中职英语教材现行版本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并进行深入研究,从而探求最适合中职教育的英语教材。《英语(基本版)》教材可以说是吉林市中职教育中仅有的较为系统的英语教材,在吉林市的中职英语教学中占有绝对的统领地位,本教材也要面临重新改编,因此对这套教材科学全面地评析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出发,依据教育学理论、语言学理论、语言学习理论、语言教学理论和教材评价理论的有关研究成果,综合运用了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在对《英语(基本版)》教材进行文本分析的基础上,对其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找出该教材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并对教材的改进以及使用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同时设计了一套实用性教材单元模板,力图创建一种以实用为导向、以内容为基础的中职公共英语教材编写模式。本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引言。阐述了研究背景、研究内容和意义。第二部分:文献综述。系统阐述了有关教材、教材评析的相关理论和研究,包括英语教材的定义、种类、功能、编写原则、国内外对于英语教材的评析研究,以及中职英语教材的相关研究。第叁部分:中职《英语(基本版)》教材实用性的调查研究。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该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及结构体系、教材的编制和设计、教材的内容组织及安排、教材体现的课程观、语言观和语言学习观等方面进行了文本评析;并对吉林市六所中职校的630名学生和40名教师通过问卷形式调查本教材的使用情况,针对一些用问卷无法说清楚的问题及一些问卷中问题较大的部分在部分教师和学生中展开访谈,并对调查结果和访谈结果进行了分类描述,找出教材使用中的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第四部分:结果与讨论。从市场需求、生源特点、教材设计、教材内容、课堂教学、师资状况等方面对本教材在吉林市中职学校的实用性得出结论;从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教材内容、教材开发体系等方面的实用性提出了本教材改进的建设性意见,并提供了一套实用性教材单元模板;同时对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根据需要,合理、有效地使用教材提出了建议。第五部分:结束语。指出本研究的创造性成果,说明该研究的局限性及今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叶君敏[5]2016年在《中职电子商务专业基础英语校本教材开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前期研究表明,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应该和专业教学相结合,以满足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同时为学生就业做好准备。黄岩第二职业技术学校设有电子商务专业,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学生具备较高英语水平。在充分开展调查、深入访谈的基础上,研究以“就业为导向,实用为原则”为指导,在整合基础英语与相关专业知识开发校本教材并实施教学上进行了探索。各项研究表明,当前中职现行英语教材内容与专业脱节、不能满足学生对就业能力的需求、英语教学方法相对传统、评价体系单一等一系列问题较为广泛地存在着。这一系列问题导致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不高,专业综合素质提升受限。本研究根据英语教学大纲要求,适应课程改革需要,围绕专业能力提升编写了中职基础英语与专业相结合教学的校本教材。校本教材以电子商务专业为例,以电子商务的工作流程为主线,拓展每个流程中可能会涉及到的基础英语知识、基本技能,结合该流程所需的简单的专业内容,进行基础英语校本教材开发的尝试与实施。基础英语校本教材已经在相应班级进行了实践。调查表明,广大教师和学生对教材给出了肯定性评价。校本教材将在不断完善后继续推广使用。
朱慧霞[6]2009年在《中日中职普通英语和专业英语教学的比较研究》文中提出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中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20世纪90年代,是中职教育发展的黄金期。但是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扩招,对职业教育带来了很人的冲击。20世纪末期和21世纪初期,是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低迷期。但是随着国家对职业技术教育重视,给中职教育的发展有带来了良好的机遇和挑战。虽然国家大力提倡发展职业教育,但是由于传统的重普通高等教育轻职教思想的存在,中职教育依然没有摆脱普通教育的模式,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中职教育的英语教学就显得尤为突出。近年的中职英语教学没有形成自己的模式,沿袭普通中学的教学模式的相当多。教学目标不明确,教材不完善,教师配备不适合,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等都是目前中职英语教学中存在的基本问题。有许多的专家学者曾经对中职英语教学进行了研究,并进行了一些相应的探索和尝试,这些努力无疑都推动了中职英语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本研究主要以日本专修学校英语教学为参照,中职英语教学问题的研究为主线,以问题的解决为目的,可行性分析为根据,对我国中职英语教学进行研究。最后在目标、教材、教师、学生四个角度将普通英语和专业英语与我国中职英语教学一一对应,具体阐述了两者结合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可行性。本论文共四章,主要内容如下:引言部分是对本文的研究背景、本文所涉及的重要概念的界定、本文研究主题的研究现状、研究方法进行论述,为更好的进行文章主体部分的论述打下基础。第一部分是本论文的第一个主题,对日本专修学校“EGP+ESP”英语教学进行研究,主要从教学目的、教材和课程设计、教师叁个方面进行论述,找到值得我国借鉴的部分;第二部分是本论文的第二个主题,对我国中职英语教学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第一,从大的角度总结出我国中职英语教学各级目标的特点。第二,对目前中职教材的使用情况进行描述。第叁,通过选取有代表性的郑州市叁所职业学院中专部非英语专业英语教学,通过对学生、教师的问卷调查和访谈,对中职学生学习情况和师资情况进行总结。第叁部分是把我国中职英语教学和日本专修学校英语教学进行比较,找到日本专修学校“EGP+ESP”英语教学模式对我国中职英语教学的借鉴经验。第四部分是文章的焦点,笔者首先对EGP和能够与ESP核心的理论进行分析,(EGP基础理论、ESP需求分析、EGP+ESP课程设计、EGP+ESP教师角色)为其可行性的分析提供理论基础。笔者从叁个方面对EGP和ESP相结合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可行性进行分析。EGP和ESP教学目标与对象的一致性——中职英语教学目标确定之基础;EGP和ESP结合课程设计的可能性——中职英语教材开发之前提;EGP教师具有转向ESP教师条件——中职英语教师培养之依据。
杨理[7]2012年在《高职基础英语教材体系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急需复合型外语应用人才。为此,我国应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重视高等职业教育教材的建设与改革。高职英语教材体系包括高职基础英语教材和高职专业英语教材。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高职英语教材体系已经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高职英语教材的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目前使用的高职英语教材仍然不能完全满足高速发展的高职教育的需求,高职英语教材体系依然存在着一系列问题。高职基础英语教材体系作为其中的一部分自然也存在着问题,本论文研究的重点是高职基础英语教材体系。本文一共为五章。第一章为引言,包括研究的背景、意义、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和相关概念的界定;第二章为文献研究,包括高职英语教材相关理论的研究;第叁章为高职英语教材体系的现状分析—以无锡旅游商贸高等职业学校为例,通过对在校师生、毕业生、用人单位的问卷调查和访谈,总结目前高职英语教材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本文的第四章是论文的重点部分,笔者针对相应的问题一一从教材的选用、教材的内容、教材的编写、教学资源、教材的调整或者取舍等五个方面分别论述了对高职基础英语教材建设的改革措施。比如,制定科学的教材选用制度、教材内容体现职业性和实用性、教材编写人员多样化、不断丰富教学资源、对教材合理“二次开发”等。高职基础英语教材体系的建设对高职英语教学和人才培养起到关键作用,笔者认为应该大力加强高职基础英语教材的研究,构建新形势下满足社会要求的高职基础英语教材体系,这样才能最终培养出社会真正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张雪红[8]2014年在《基于中国情境的大学ESP课程模式与建构》文中指出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作为各行各业人才的培养机构,我国高等院校英语语言教学应如何承担起为社会培养实用型语言人才的任务,成为我国语言教学界研究者们关注的重点,也将我国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改革一步步推向深入。在探索语言教学如何与大学生主修专业课程教学结合起来的过程中,我国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将视线投向了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简称ESP),一种典型的内容与语言整合型的语言教学方法。但是目前国内所有对专门用途英语在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所能发挥作用的研究中,仍是将之放在通用英语教学的大前提下的探讨。本研究则跳出了通用英语的框框,将整个大学公共英语教学完全放在专门用途英语方法下来建构。因此本研究的假设得以形成,即:针对我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大学公共英语是一个将英语语言知识与学科知识科学地结合起来的大学ESP课程系统。本假设得以成立的前提是大学公共英语和ESP教学方法结合更具科学性。因此本研究从对专门用途英语性质的研究入手,对ESP这种语言教学方法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放在中国情境下进行了解读。研究认为ESP是英语教学的一个方法体系,可以为英语语言课程建构提供一个理论框架,在此框架中课程的设计面对的是国家教育体系中以就业或进行学术深造为目的成人或即将成人的学习者在各个学科领域中的学习需求,通过促进学习者用语言完成目标领域中实际任务的语言教学方法,帮助学习者在有限的时间内,在原有语言能力基础上,高效率地获取语言与学科领域知识。这样的一种语言教学方法论正是我国目前大学公共英语改革过程中,所需要的革新性的课程开发指导理论。通过上述研究,我们发现ESP与我国大学公共英语教育确实有许多契合之处。但是我国当前的大学公共英语课程是否有必要ESP化?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本研究对当前情境下大学公共英语教学的合理目标进行了探讨并在对全国7所重点高校现有英语课程的设置通过网络进行调查后,提出中国语言教学目标应与我国高等教育的目标结合起来,应着眼于培养学生在目标情境中使用英语完成任务的能力;通过对各校开设的ESP课程进行考察并将之与国外高校的ESP课程进行比较与反思后,明确目前中国高校ESP课程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ESP课程,没能与通用英语相辅相成,大学英语课程仍是以通用英语为重心,体现不出与中学英语教育的本质区别,对于大学公共英语教学目标的实现,起不到根本的作用。所以研究对目标情境中完成任务的语言能力进行了分解,并将之与ESP方法下的课程所要培养的能力一一对应起来,最后从课程目标性质的角度,明确我国的大学公共英语课程应该定位为“大学ESP”课程。至此本研究假设的成立已找到了依据。可是“大学ESP课程”还只是一个抽象概念,其具体模式如何?研究通过探讨国内高校中的双语课程和专业英语课程,在内容与语言关系的处理上,明确双语课程不属于语言课程,专业英语课程属于ESP性质的课程,是大学ESP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部分。研究提出了中国情境下的大学ESP课程应是真正彻底的ESP课程,它是面向中国高校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二阶段式学科内容与语言整合型的课程,属于英语语言课程体系;第一阶段的课程是以共核语言和宽基础专业知识为主,按大类专业设置分两个学期修习完成的大学ESP基础课程;第二阶段的课程则是“专门性”更高的高阶大学ESP课程,学生在完成大学ESP基础课程的前提下,再修习两个学期的高阶ESP课程。在建立起具体的课程模式后,本研究选择多所一本类高校大叁、大四的学生、从高校新近毕业,工作中需要使用英语的职业场人士以及各一本类高校大学公共英语教师,共400人作为调查对象,对该课程模式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进行了必要的调查论证。对调查数据的整理分析发现:80%以上在校学生认为大学ESP课程模式比现有的大学公共英语课程模式更为科学,更符合大学公共英语教学的目标,他们更愿意选择大学ESP课程。而高达95.2%的职场人士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大学英语教师中也有81.8%被调查者认为这一模式更符合大学生的语言需求,大多数认为自已通过一定的培训,可以胜任ESP教师工作。但有部分教师对其可行性还是持保留态度,主要顾虑是师资和课程设置方面可能会遇到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本研究也承认在课程模式的实现过程,必然会遇到问题,但是如果一种课程模式大部分人都认为科学,我们就应该努力推广,排除困难。模式确立之后,本研究进而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探讨了该模式下的大学ESP课程的具体构建。研究提出并论证了语言教学结构观、功能观、迁移理论及活动论为中国情境下的大学ESP课程的建构在理论上提供最为直接的宏观指导;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探讨了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人本主义如何为大学ESP课程的建构提供学习理论的支撑。再从课程开发的具体操作上,提出大学ESP课程‖模式下的ESP课程的开发方法、课堂教学方法、教师队伍建设、课程分类标准、课程评估以及测试,为大学ESP课程的实施提供了具体的参考思路。从理论上来看,本研究突破国内其它研究者对我国专门用途英语课程的构想,大胆地提出了“大学ESP课程”这一概念,认为我国的大学英语课程就是一个大学ESP课程体系,在对国内大学普遍存在的ESP类课程进行分析与对比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情境下,具体的ESP课程模式,并对该课程模式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进行了必要的调查论证,为我国大学公共英语课程改革,提供了参考。从实践上,本研究对于大学ESP课程的开发、教学方法、教师队伍建设、课程分类标准、课程评估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思路,为大学ESP课程的实施在实践上提供了具体的做法。
高美[9]2009年在《ESP和情境—合作教学法在中职金融专业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实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英语作为一门国际性语言,是世界科技进步、国家经济发展与文化交流的必备工具,已成为个人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项技能。在上世纪60年代,随着战后全球经济的膨胀以及英语教学理论的发展,专门用途英语(ESP)应运而生。近年来,作为一种实用的英语,专门用途英语日益受到重视。但是,在中等职业学校中,专门用途英语课程在教师、教材、教学方法、任务设置等方面存在随意性和缺乏系统性。因此,针对目前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英语教学所面临的困境,笔者试图通过教育实验,验证在金融专业英语口语教学中,情境——合作教学模式的有效性,让学生在该教学模式中提高实际语言运用能力,使他们在将来所从事的金融服务业中能够自如地运用英语完成银行服务、咨询等任务。笔者在真实的调查问卷、学生访谈、教学实验和课堂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深入了解金融专业英语口语教学现状以及学生的亲身感受和需求,提出本课题可能的创新。其次,在分析目前中职专业英语教学现状和师生情况的基础上,将这些现象结合ESP职业性和实用性的特点,明确金融专业英语口语教学实施情境—合作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和重要性。然后,采取教学实验研究,通过两个班级对照的实验及结果分析探讨在金融专业英语口语教学中如何实施新教学模式。最后,提出在金融专业英语口语教学中实施情境—合作教学模式的一些思考与建设性建议,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完善和推动金融专业英语口语教学。
庄薇薇[10]2011年在《高职ESP课程开发现状调查与改进建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国家相关文件的出台和相应政策的支持,高职开始围绕“课程”走内涵发展道路,高职课程体系在教育改革实践中不断深化。然而高职英语,尤其是高职专门用途英语的课程改革却收效不大。课程开发是课程改革环节的核心问题,也是最为复杂和关键的环节,高职专门用途英语课程要走出目前的困境,必须重新审视自身的课程开发思路。本文试图从本校专门用途英语课程开发的实际出发,在前人对课程开发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依照我国高职课程开发的相关理论和政策,对本校ESP课程开发现状进行调查。通过调查所得出的结论,针对本校的具体情况,提出高职专门用途英语课程开发的改进建议,旨在使本校专门用途英语课程开发逐步形成一个完善的体系,也为今后的进一步开发提供实践经验和借鉴。全文共分六个部分。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内容和方法、相关概念界定及本论文的研究框架。第二章是相关研究综述,分别归纳了国外ESP课程的研究现状和国内ESP课程的研究现状,并作出分析。第叁章分别从高职课程开发的原理和专门用途英语的需求分析两个方面阐述了高职ESP课程开发的理论基础。第四章从ESP课程的目标定位、课程内容选择和组织、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评价四个方面调查了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ESP课程开发现状调查,得出调查结果并且基于调查数据对存在问题进行了归因分析。第五章在之前的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对学生和社会需求的调查结果,给出几点初步的建议。第六章是结语,对本文作出总结,并指出研究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1]. 对职业学校专门用途英语教材编写标准的研究[D]. 吕红. 重庆大学. 2004
[2]. 中职学校英语校本教材的开发与管理[D]. 刘娟. 湖北大学. 2016
[3]. 专门用途英语理论在中职英语校本教材开发中的运用[D]. 崔艳. 西南大学. 2006
[4]. 吉林市中职英语教材实用性调查研究[D]. 周文惠. 东北师范大学. 2008
[5]. 中职电子商务专业基础英语校本教材开发研究[D]. 叶君敏. 浙江工业大学. 2016
[6]. 中日中职普通英语和专业英语教学的比较研究[D]. 朱慧霞. 西南大学. 2009
[7]. 高职基础英语教材体系的研究[D]. 杨理. 上海师范大学. 2012
[8]. 基于中国情境的大学ESP课程模式与建构[D]. 张雪红.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4
[9]. ESP和情境—合作教学法在中职金融专业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 高美. 华东师范大学. 2009
[10]. 高职ESP课程开发现状调查与改进建议[D]. 庄薇薇. 华东师范大学. 2011
标签:外国语言文字论文; 英语论文; 课程开发论文; 教学理论论文; 大学课程论文; 社会现状论文; 课程论文; 专业英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