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生碳酸盐岩论文_周厚云,刘淑华,彭小桃,程珂,陈琼

导读:本文包含了次生碳酸盐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碳酸盐,气候,洞穴,同位素,荒漠,环境,黄土高原。

次生碳酸盐岩论文文献综述

周厚云,刘淑华,彭小桃,程珂,陈琼[1](2018)在《洞穴次生碳酸盐沉积稳定碳同位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国内外有关洞穴次生碳酸盐沉积(石笋)稳定碳同位素值(δ~(13)C)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归纳总结,介绍了影响石笋δ~(13)C值变化的因素(如植被(包括植被类型和生物量效应)、土壤过程、大气CO_2、岩溶地下水水文(包括地下水的水动力条件、水-岩相互作用和先期碳酸盐沉积等)),同时介绍了一些模型研究中对影响石笋δ~(13)C值的某些具体气候环境因素(如滴水快慢或时间间隔、通风强度、地下水流动路径等)进行的定量评估.综合1992—2017年对洞穴石笋δ~(13)C值的研究成果,指出洞穴内滴水的CO_2去气作用可能是影响石笋δ~(13)C值变化的关键机制,建议在今后的研究中对此给予高度关注.(本文来源于《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5期)

胡泉旭,王先彦,孟先强,刘全玉,鹿化煜[2](2018)在《青藏高原东北部黄土次生碳酸盐氧同位素的古气候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黄土中含有较为丰富的碳酸盐,其中次生碳酸盐记录了成壤时期的气候和环境,可以用来重建古气候.测试了末次盛冰期和全新世早期青藏高原东北部乐都、中国东北和新疆巴音布鲁克黄土中次生碳酸盐的δ~(18)O值,结果显示高原东北部这两个时期的δ~(18)O值分别为-1.38‰和-5.58‰,比该地区现代季风气候条件下次生碳酸盐δ~(18)O理论值分别高5.74‰和1.54‰.温度的差异不足以导致次生碳酸盐δ~(18)O值如此幅度的变化.同时,末次盛冰期和全新世早期乐都地区黄土中次生碳酸盐的δ~(18)O值比同时期黄土高原和东北地区等东亚季风区明显偏正约2.0‰~6.2‰,但其与新疆等西风区次生碳酸盐的δ~(18)O相近.这些不同时期黄土中次生碳酸盐的δ~(18)O值的分布特征及空间差异,可能反映东亚夏季风夹带的水汽可能不是青藏高原东北部末次盛冰期和全新世早期降水最重要的来源,而西风降水和(或)局部水汽蒸发循环对该地区的降水可能有重要贡献.青藏高原东北部黄土次生碳酸盐的δ~(18)O值从末次盛冰期到全新世早期逐渐降低,这可能是由于气候由干冷向暖湿转变、有效湿度增加而导致的.有限的数据表明不同气候带(青藏高原东北部、东亚季风区和西风带)的黄土中次生碳酸盐氧同位素存在明显差异,它所代表的气候意义值得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本文来源于《地球科学》期刊2018年11期)

黄传琴,董博文,谭文峰[3](2018)在《次生碳酸盐结核的物质组成及元素富集特点》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黄土高原南缘武功次生碳酸盐结核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各级结核中有机质和碳酸盐的分布特征、粒度及矿物组成,结合酸溶性元素分析,明确次生碳酸盐结核的形成过程及元素富集特点。结果表明,黄土高原南缘武功全新世古土壤发育期间形成的碳酸盐结核主要由粒径>250μm结核和粒径<50μm结核相互胶结而成。次生碳酸盐首先在粘粒及细粉粒表面淀积,土壤颗粒间的孔隙随着淀积的进行逐渐被次生碳酸盐填充,碳酸盐结核逐渐形成并不断生长。随着结核的生长,碳酸盐含量大幅增加,从而稀释降低了有机质含量;同时,其颗粒组成逐渐变粗,粘土矿物含量减少。各级结核中酸溶性元素均以钙(61.03~207.36g/kg)为主,且与碳酸盐含量呈正相关,因此,CaCO_3是结核中碳酸盐的主要形式。此外,酸溶性元素中含有一定量的次生无定形硅(8.90~10.70g/kg)和铝(2.78~5.06g/kg)以及粘土矿物中的钾(3.34~4.32g/kg)和镁(2.22~3.64g/kg);同时含有少量可溶性盐中的钠(0.70~0.85g/kg)。(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黄奇波,覃小群,刘朋雨,张连凯,苏春田[4](2016)在《半干旱岩溶区土壤次生碳酸盐比例及对岩溶碳汇计算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定量评价半干旱岩溶区土壤次生碳酸盐比例和来源有助于认识土壤系统影响岩溶作用的机理。选取山西晋中盆地西南,吕梁山东侧的半干旱岩溶区马跑神泉小流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林地、退耕地、灌丛地土壤剖面进行分层取样并测定碳酸盐含量及其δ~(13) C、CO_2浓度及其δ~(13) C值,分析其随深度的变化规律和控制因素;并结合研究区碳酸盐岩的δ~(13) C值计算3个剖面各层土壤次生碳酸盐所占比例。研究结果表明:3个土壤剖面的碳酸盐含量、CO_2浓度在0~50cm土层随深度增加而增加,在50~70cm土层随深度增加而减少;土壤碳酸盐δ~(13) C值、δ~(13) C_(CO_2)值在0~50cm土层随深度增加而偏负,在50~70cm土层随深度增加而偏重;土壤碳酸盐含量及其δ~(13) C值主要受次生碳酸盐比例控制,而土壤CO_2及其δ~(13) C_(CO_2)值在上层主要受大气CO_2和土壤有机质分解生成的CO_2共同影响,下层还受土-岩界面岩溶作用过程制约;退耕地、林地、灌丛剖面次生碳酸盐所占比例的均值分别为52%、42%和32%,证实北方半干旱岩溶区土壤中存在原生碳酸盐向次生碳酸盐转化过程。(本文来源于《中国岩溶》期刊2016年02期)

陈琼,陈琳,黄嘉仪,刘淑华,杨亮[5](2015)在《岩溶洞穴次生碳酸盐沉积铀及其同位素组成古气候环境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洞穴沉积铀含量及其同位素初始~(234)U/~(238)U[(~(234)U/~(238)U)_0)]变化均与过去气候环境变化关系密切。文章分别对石笋中U含量和(~(234)U/~(238)U)_0,的气候意义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多数研究认为洞穴沉积U含量和(~(234)U/~(238)U)_0可能指示土壤湿度和有效降水变化。然而,不管是对洞穴沉积的U含量还是(~(234)U/~(238)U)_0,其气候环境意义解读还存在两种观点。但无论如何,这些研究成果都显示了洞穴沉积的U含量和(~(234)U/~(238)U)_0是研究过去气候环境变化的重要替代指标。在未来的研究中,除了土壤环境和过程,还应关注U来源的相对贡献变化和其他微量元素与U元素的关系。这一指标可能在对东亚地区的大气粉尘活动和冬季风演化、地表生物量的变化研究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岩溶》期刊2015年05期)

陈旸,李高军[6](2013)在《黄土中原生与次生碳酸盐的微量元素识别及其对风尘物源和古气候记录的指示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黄土高原黄土具有很高的碳酸盐含量。这些碳酸盐矿物携带着重要的古环境信息。但是,由于原生碳酸盐与次生碳酸盐同时存在,加大了基于黄土碳酸盐矿物古气候研究的难度。本研究提出一种利用全碳酸盐Mn/Ca比值与Mg/Ca比值快速定量原生碳酸盐和次生碳酸盐相对含量的方法。弱酸选择性淋溶可以提取出与碳酸盐矿物结合的元素。由于重结晶作用,次生碳酸盐基本不含(本文来源于《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4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专辑》期刊2013-04-21)

张林,孙向阳,高程达,乔永,李素艳[7](2011)在《荒漠草原土壤次生碳酸盐形成和周转过程中固存CO_2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次生碳酸盐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壤碳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较有机碳库大2倍~5倍,其形成与周转对该地区土壤碳平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内蒙古四子王旗短花针茅荒漠草原为研究对象,拟通过分析测定土壤碳酸盐(SC)含量及其δ13C值、土壤CO2的δ13C值和母质风化物的δ13C值等,探讨土壤次生碳酸盐形成和重结晶过程中对土壤CO2的固定,并计算其固定量。结果表明:次生碳酸盐的δ13C值主要由土壤CO2的碳同位素组成决定,可用土壤CO2的δ13C值计算次生碳酸盐的δ13C值。对该研究区SC进行区分,发现在40~50、50~60、60~80和80~100 cm土层,次生碳酸盐所占的比例分别为83.6%、65.4%、41.7%和17.4%。应用δ13C值和化学平衡原理估算该地区次生碳酸盐形成和重结晶过程中固定的CO2量,得出40~50、50~60、60~80和80~100 cm土层每千克土壤中分别固定了38.3、39.2、25.1和9.2 g的土壤CO2。13(本文来源于《土壤学报》期刊2011年03期)

姜修洋,李志忠[8](2010)在《洞穴次生碳酸盐稳定同位素古气候重建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洞穴次生碳酸盐沉积物因其有着湖泊沉积物、泥炭等无法比拟的测年优势,日渐成为陆地古气候重建的良好研究材料.通过铀系定年,可以获得过去60万年来精确的日历年时间序列,突破了其他陆地沉积物14C定年(<5万年)的瓶颈.氧碳同位素作为洞穴石笋的古气候待用指标具有全球对比性,由于其高精度独立的时间标尺和无需校正同位素信号日渐成为其他气候记录对比的基石.在同位素平衡分馏条件下,石笋δ18O反映了当地气候的变化,在季风区一般反映降雨的变化,在欧洲则更多反映温度的变化.通过石笋1δ8O与北大西洋冰漂碎屑事件以及甲烷的对比关系,可以将海洋钻孔和两极冰芯的记录调谐到独立时间标尺的石笋记录上,进而可以探讨全球联系及其驱动机制.影响石笋1δ3C变化的因素比较复杂,一般在轨道尺度上指示了植被类型C3/C4比率的变化,而在更短时间尺度内主要受到土壤CO2活力的影响,进而可以反映当地降水和温度的变化.尽管洞穴石笋研究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仍然有诸多机理问题尚未解决,在介绍洞穴沉积物稳定同位素古气候重建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一定的探讨.(本文来源于《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期刊2010年03期)

郑立娜,周厚云,朱照宇[9](2010)在《洞穴次生碳酸盐沉积的Mg/Ca与Sr/Ca比值研究进展——兼论洞穴次生沉积物Mg/Ca与Sr/Ca的影响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微量元素是岩溶洞穴沉积中非常重要的一类古气候环境替代指标,为近20年来国内外的一个研究热点。总结前人的研究,主要取得了以下一些重要认识:(1)洞穴上覆土壤和围岩是洞穴次生碳酸盐沉积Mg、Sr的主要来源;(2)Mg/Ca与Sr/Ca能够指示气候环境变化,但需结合其它指标综合考虑。(3)洞穴次生碳酸盐沉积Mg/Ca与Sr/Ca受多种气候环境因素(包括土壤和围岩的组成和性质、水-岩相互作用、先期碳酸盐沉积、分配系数等)影响,其古气候环境指示意义具有多解性;(4)矿物结晶作用对Mg/Ca与Sr/Ca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文石在向方解石转变的过程中容易丢失Mg、Sr,此外,杂质的混入也将抑制Mg、Sr进入方解石,从而引起洞穴次生碳酸盐沉积Mg/Ca与Sr/Ca比值的变化。今后应进一步加强对石笋中这些微量元素的影响机制研究,尤其是对一些影响因素与微量元素含量变化之间的定量关系进行探讨。(本文来源于《中国岩溶》期刊2010年02期)

张林,孙向阳,高程达,乔永,曹吉鑫[10](2009)在《荒漠草原土壤次生碳酸盐形成和周转过程中固存CO_2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次生碳酸盐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壤碳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形成与周转对该地区土壤碳平衡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内蒙古四子王旗短花针茅荒漠草原为研究对象,采用碳稳定同位素技术,拟通过分析测定土壤碳酸盐(SC)含量及其δ13C值、土壤CO2的δ13C值,探讨土壤次生碳酸盐形成和重结晶过程中对土壤CO2的固定,并计算其固定量。结果表明:(1)次生碳酸盐的δ13C值主要由土壤CO2的碳同位素组成决定,可用土壤CO2的δ13C值计算次生碳酸盐的δ13C值。(2)对该研究区SC进行区分,发现在40-50、50-60、60-80和80-100cm土层,次生碳酸盐所占的比例分别为83.6%、65.4%、35.9%和14.5%。(3)应用δ13C值和化学平衡原理估算该地区次生碳酸盐形成和重结晶过程中固定的CO2量,40-50、50-60、60-80和80-100cm土层每Kg土壤中分别固定了38.3、39.2、21.6和7.5g的土壤CO2。(本文来源于《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10 林业与气候变化论文集》期刊2009-11-07)

次生碳酸盐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黄土中含有较为丰富的碳酸盐,其中次生碳酸盐记录了成壤时期的气候和环境,可以用来重建古气候.测试了末次盛冰期和全新世早期青藏高原东北部乐都、中国东北和新疆巴音布鲁克黄土中次生碳酸盐的δ~(18)O值,结果显示高原东北部这两个时期的δ~(18)O值分别为-1.38‰和-5.58‰,比该地区现代季风气候条件下次生碳酸盐δ~(18)O理论值分别高5.74‰和1.54‰.温度的差异不足以导致次生碳酸盐δ~(18)O值如此幅度的变化.同时,末次盛冰期和全新世早期乐都地区黄土中次生碳酸盐的δ~(18)O值比同时期黄土高原和东北地区等东亚季风区明显偏正约2.0‰~6.2‰,但其与新疆等西风区次生碳酸盐的δ~(18)O相近.这些不同时期黄土中次生碳酸盐的δ~(18)O值的分布特征及空间差异,可能反映东亚夏季风夹带的水汽可能不是青藏高原东北部末次盛冰期和全新世早期降水最重要的来源,而西风降水和(或)局部水汽蒸发循环对该地区的降水可能有重要贡献.青藏高原东北部黄土次生碳酸盐的δ~(18)O值从末次盛冰期到全新世早期逐渐降低,这可能是由于气候由干冷向暖湿转变、有效湿度增加而导致的.有限的数据表明不同气候带(青藏高原东北部、东亚季风区和西风带)的黄土中次生碳酸盐氧同位素存在明显差异,它所代表的气候意义值得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次生碳酸盐岩论文参考文献

[1].周厚云,刘淑华,彭小桃,程珂,陈琼.洞穴次生碳酸盐沉积稳定碳同位素研究[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2].胡泉旭,王先彦,孟先强,刘全玉,鹿化煜.青藏高原东北部黄土次生碳酸盐氧同位素的古气候意义[J].地球科学.2018

[3].黄传琴,董博文,谭文峰.次生碳酸盐结核的物质组成及元素富集特点[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18

[4].黄奇波,覃小群,刘朋雨,张连凯,苏春田.半干旱岩溶区土壤次生碳酸盐比例及对岩溶碳汇计算的影响[J].中国岩溶.2016

[5].陈琼,陈琳,黄嘉仪,刘淑华,杨亮.岩溶洞穴次生碳酸盐沉积铀及其同位素组成古气候环境研究进展[J].中国岩溶.2015

[6].陈旸,李高军.黄土中原生与次生碳酸盐的微量元素识别及其对风尘物源和古气候记录的指示意义[C].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4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专辑.2013

[7].张林,孙向阳,高程达,乔永,李素艳.荒漠草原土壤次生碳酸盐形成和周转过程中固存CO_2的研究[J].土壤学报.2011

[8].姜修洋,李志忠.洞穴次生碳酸盐稳定同位素古气候重建研究进展[J].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2010

[9].郑立娜,周厚云,朱照宇.洞穴次生碳酸盐沉积的Mg/Ca与Sr/Ca比值研究进展——兼论洞穴次生沉积物Mg/Ca与Sr/Ca的影响机制[J].中国岩溶.2010

[10].张林,孙向阳,高程达,乔永,曹吉鑫.荒漠草原土壤次生碳酸盐形成和周转过程中固存CO_2的研究[C].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10林业与气候变化论文集.2009

论文知识图

生屑屑灰岩段不同同岩性中陆源碎屑含...研究区卡洛夫-牛津阶不同岩石类型平...研究区卡洛夫-牛津阶不同岩石类型平...巴楚-麦盖提地区石炭系生屑灰岩段中...岗巴强东剖面Albian-Coniacian期C、...东营凹陷Ro与深度关系图

标签:;  ;  ;  ;  ;  ;  ;  

次生碳酸盐岩论文_周厚云,刘淑华,彭小桃,程珂,陈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