翅果油树群落数量生态研究

翅果油树群落数量生态研究

张殷波[1]2004年在《翅果油树群落数量生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翅果油树(Elaeagnus mollis)是我国特有种,为大灌木或小乔木,是国家2级濒危保护植物。在我国,翅果油树仅在山西和陕西两省分布,尤以山西吕梁山南端和中条山中、西段分布较为集中。以翅果油树为建群种形成的群落,是山西南部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带低山丘陵区的代表植被类型之一。 本文应用TWINSPAN分类和DCA排序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翅果油树群落的物种、植物群落与环境的生态关系。TWINSPAN将翅果油树群落划分为10个群丛,分类矩阵图明显反映出光照强度和土壤湿度两个环境梯度。DCA排序结果表明,第一轴反映了光照梯度,第二轴反映了水分梯度。 应用最近邻体法判定每个个体的最近邻体植株,得到每个基株-最近邻体种对的距离,进而采用N×N最近邻体列联表的截表法,研究了翅果油数群落的种间分离。结果表明:随机毗邻种对占优势(占80.94%),正分离种对较少(占18.78%),负分离种对很少(占0.28%)。许多具有相近生境需求的种对(如小灌木)存在负分离,较强的种间竞争可能导致随机或均匀分布,因此这些种对表现出负分离。大的个体之间容易发生正分离,是因为一个小的生境不可能同时容纳两个大的个体。 采用扩展了的Shannon-Weaver指数和STVI指数对翅果油树群落进行结构多样性研究,两个指数表现出较一致的变化趋势。总的来说,各样方的结构多样性变化幅度不大,海拔不是影响各多样性指数的主要因素。不同群落类型的结构多样性研究表明:群落类型、生境条件、各环境因子和人类活动是影响群落结构多样性的主要因素。

许强, 吕金枝, 苗艳明, 毕润成[2]2016年在《翅果油树群落主要物种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关联性》文中提出以山西省翅果油树自然保护区翅果油树(Elaeagnus mollis)种群为研究对象,采用点格局分析中的O-ring统计方法,利用Programita软件对翅果油树群落中主要物种翅果油树、荆条(Vitex negundo var.heterophylla)和黄刺玫(Rosa xanthina)种群的分布格局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各种群在相对小的尺度上聚集分布特征明显,随尺度增加各种群主要表现出随机分布特征;(2)各树种间的空间关联性主要表现在小尺度范围,随尺度加大空间关联性逐渐不明显;(3)翅果油树种群径级I、II和III在较小尺度时存在明显的聚集分布,径级IV、V和VI在所有尺度上均呈现随机分布;(4)翅果油树种群径级I和II与径级IV、V和VI存在正关联,同时径级I与VI,径级II与V在一定尺度上表现出空间负关联,相邻径级在空间分布上相关性不显着。

张峰, 上官铁梁[3]2000年在《山西翅果油树群落种间关系的数量分析》文中提出应用 2× 2列联表的 Fisher精确检验、Pearson相关系数和 Spearm an秩相关系数检验研究了山西翅果油树群落的种间关系 ,分别测定了 42种植物 ,共 86 1个种对的种间关联 (或相关 )。结果表明 :1) 2× 2列联表的精确检验共有 2 8个种对为正关联 ,14个种对为负关联 (p <0 .0 5或 p<0 .0 1,下同 ) ;Peaorson相关系数有 5 6个种对为正相关 ,14个种对为负相关 ;Spearman秩相关系数有 96个种对呈正相关 ,46个种对呈负相关。 2 ) 2× 2列联表的Fisher精确检验不能反映两个种对间的数量变化关系 ,应用 Pearson相关系数和 Spearman秩相关检验来刻划种对间的数量变化关系 ;与 Pearson相关系数检验相比 ,Spearman秩相关系数检验具有较高的灵敏度。 3)种对间的正关联和正相关 ,主要是由于它们具有相近的生物学特性 ,对生境具有相似的生态适应性和相互分离的生态位所致 ;而种对间的负关联和负相关 ,则主要是由于它们具有不同的生物学特性 ,对生境具有不同的生态适应性和相互重迭的生态位所致。

吕金枝[4]2010年在《山西翅果油树叶性因子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山西翼城翅果油树自然保护区,以翅果油树为主要研究对象,另外选取研究区内黄刺玫、荆条等木本植物10种,用LI-3000A叶面积测定仪测量了叶面积的大小、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测定了叶光饱和速率(Parea)、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叶氮含量,计算了叶干物质含量(LDMC)、比叶面积(SLA)、单位重量的光饱和速率(Pmass)、单位面积叶氮含量(Narea)、单位重量叶氮含量(Nmass)和光合氮利用效率(PNUE),研究了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结果表明:(1)随着翅果油树龄级的增加,叶面积、含水量和SLA呈明显下降趋势,而LDMC呈明显上升趋势,Parea、Pmass和PNUE先下降后上升,在翅果油树径级10cm左右,Parea、Pmass和PNUE均达到最小值,表明翅果油树径级在10cm左右光合能力较弱,光合氮素利用效率较低,生存压力较大:(2)翅果油树叶面积与SLA呈极显着正相关关系(p<0.01),与叶干物质含量呈极显着负相关关系(p<0.01),与单位重量叶氮含量呈显着正相关关系(p<0.05),与Parea、Pmass和PNUE又呈显着正相关关系(p<0.05),表明叶面积的增加能够使得翅果油树各项叶性指标向着有利于植株生长的方向发展;(3)翅果油树的Nmass与Parea、Pmass呈极显着的正相关(p<0.01),SLA与Parea、Pmass、PNUE均呈极显着的正相关(p<0.01),Parea、Pmass与PNUE均呈极显着的正相关,表现出不同发育阶段翅果油树叶性方面所表现出的规律性特征;(4)在5个月的调查中,7月下旬翅果油树的SLA最低,Nmass和Narea最高,表明7月下旬翅果油树叶片具有较高的水分利用效率和较强的有机物积累能力,也具有较强的抗旱抗胁迫能力,是翅果油树生长的关键时期;(5)在所调查的8种翅果油树群落植物种类中,翅果油树具有最低的SLA、含水量,具有最高的Narea,表明与群落中其它植物相比,翅果油树对环境的胁迫更敏感,具有不适应环境的一面,这也可能是翅果油树濒危的生理生态学原因;(6)LDMC的标准偏差很小,基本上是一个恒定的数值,是物种的特征叶性参数;(7)翅果油树具有比同属植物伞花胡颓子更低的SLA和PNUE,更高的Narea和含水量,这表明在相似的环境条件下,伞花胡颓子比翅果油树具有更宽的生态位,更能适应当地的环境条件;(8)从本次所调查的全部物种的叶性关系来看,翅果油树与所有调查植物的叶性关系具有相同或相似的规律,表明翅果油树所表现的种内叶性关系与整个所调查植物的种间叶性关系基本一致,说明叶性因子的关系在所调查翅果油树分布区是普遍存在的,不因物种的不同而变化,是不同物种植物的普遍规律。

张建民[5]2003年在《翅果油树分子生态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翅果油树(Elaeagnus mollis)是一种乔木状灌丛或小乔木,为国家2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它的分布范围受到地理环境因素的制约,仅由几个大的隔离种群组成,主要分布于山西和陕西两省。 本文对翅果油树的形态特征、种子生理生化、生态学特征、染色体数目、群落生态、生物学特性、固氮生物学以及矿物质和化学成分等方面研究进行了综述。 用等位酶电泳法和Biosys-2软件对山西翅果油树种群的遗传结构和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通过对3个种群的6个等位酶位点的电泳分析,结果表明: 5个位点为多态位点,1个单态位点。Biosys-2软件计算得知,在翅果油树种群中,每个位点等位基因的平均数A=2.2,多态位点百分率P=77.9%,遗传多样性He=0.375,遗传多样性水平明显高于蜂媒植物,而且也比其它的广布木本被子植物的遗传多样性水平为高。与世界范围内的其它特有种的多样性水平相比,翅果油树的遗传变异水平是它的5倍左右。相对于26种长寿木本特有种和61种狭窄的地理分布种来说,翅果油树种群也具有高的遗传变异水平。这表明翅果油树种群不存在遗传上的退化现象。 翅果油树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主要原因可能是(ⅰ)由翅果油树种群的分布格局所决定;(ⅱ)翅果油树是一种长寿命的植物;(ⅲ)翅果油树所生存的地质环境较为稳定;(ⅳ)由翅果油树的授粉机制所决定。 固定指数F显示有意义的负值(-0.138),表明与预期的随机交配相比种群内有过多的杂合体。种群间的遗传分化指数F_(ST)非常低(0.019),表明大约有98%的遗传变异存在于种群内。种群的分化程度与Hamrick预测的在窄的分布格局中将有高的种群分化相矛盾,这可能与翅果油树的授粉机制有关。多态位点百分率的分析表明,乡宁种群和翼城种群具有同样的多态位点百分率较高(83.3%),与乡宁种群和翼城种群相比,平陆种群的多态位点百分率较低(66.7%),表明平陆种群与乡宁种群和翼城种群存在遗传分化。 种群间的遗传距离或遗传一致度与地理位置上的远近也存在一定的正相关性。根据间接法测得的基因流Nm=37,说明虽然任何两个种群之间的地理距离超过60km,但种群间仍然有很高的基因流,这可能是由于大量的蜂群存在于当地的原因。遗传距离、遗传一致度以及UPGMA(类平均)分析得出,乡宁种群与翼城种群的亲缘关系较近,遗传特性较为一致,它们都与平陆种群遗传关系较为疏远。这提示,并非所有的稀有物种种群具有一样的遗传含义。 针对翅果油树的遗传结构和遗传多样性的研究结果,提出了保护翅果油树种群的策略:维持现有翅果油树种群高的种内遗传变异水平,遏制由于人为原因而导致的翅果油树种群隔离或片段化的趋势,防止由于种群隔离造成基因流降低,从而引起种群分化和种群的遗传衰退,并采取适当措施扩大种群的连续性和种群内的遗传多样性水平。

徐燕, 卢鹏, 毕润成[6]2011年在《山西翅果油树群落特征及多样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翅果油树为国家二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集中分布于临汾的乡宁(西坡)、翼城(甘泉)和运城的平陆(狮沟、望远),本文通过对翅果油树群落区系成分、生活型、群落的结构与外貌及生物多样性的比较分析,探明了翅果油树群落基本性质及影响群落变化的因素.结果表明:翅果油树群落区系组成较为丰富,群落物种生活型以高位芽居多,共占总数的43.14%,群落结构可分为灌、草两个层次,亦有层间植物伴生.群落多样性研究发现,在干扰强烈的生境中,翅果油树群落具有较低的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性;干扰强度较小的生境中,群落具有较高的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性.

任国臣[7]2010年在《濒危植物翅果油树种子蛋白多样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翅果油树属胡颓子科胡颓子属,为中国二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主要分布于我国山西省的翼城、平陆和乡宁;已有的研究表明其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本文以翅果油树种子蛋白为研究对象,对种子蛋白提取和电泳条件的相关主要指标进行优化实验,在此基础上对翅果油树叁种生态型种子贮藏蛋白的含量进行测定和组分分析实验,以及利用种子总贮藏蛋白为遗传标记对翅果油树翼城、平陆和乡宁3个主要种群的共73粒种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实验;以期为翅果油树种子蛋白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应用研究提供一些基础理论依据,同时也为翅果油树的保护生物学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用考马斯亮蓝G-250染色法和SDS-PAGE电泳技术对叁种生态型翅果油树种子贮藏蛋白进行含量测定和电泳图谱分析,结果表明:大宫灯、长果型、小宫灯叁种生态型种子中总贮藏蛋白的百分含量分别为33.753±0.746、32.075±1.111和26.633±1.091;翅果油树种子贮藏蛋白含量以谷蛋白含量最高,其次为清蛋白和球蛋白,醇溶蛋白的含量最低;叁生态型间的总贮藏蛋白含量存在显着差异;电泳图谱显示叁生态型之间清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和谷蛋白的蛋白质亚基条带信息都存在差异,表明翅果油树生态型间种子贮藏蛋白具有多态性。以种子总贮藏蛋白为遗传标记对翅果油树翼城、平陆和乡宁3个主要种群共73粒种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实验结果表明:(1)平陆种群的多态百分率为44.44%、乡宁和翼城两个种群的多态位点百分率均55.56%;种群平均多态位点百分率为51.85%,总多态位点百分率77.78%。(2)种群间的的遗传分化系数为GST=0.1539,说明翅果油树种群的遗传分化主要存在于种群内。(3)基于遗传分化系数估算的基因流是Nm=2.7492,大于1,表明种群间存着在一定的基因交流。(4) UPGMA聚类结果显示3个种群形成了明显的两支,平陆种群单独成为一支,乡宁和翼城种群聚为一支;遗传距离和地理距离的Mantel相关分析(相关系数r=0.99094>0.8)表明来自相似地理环境的或地理距离较近的种群具有相似的遗传背景。综合上述指标显示:翅果油树种群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不存在着遗传上的衰退现象,能够适应多变自然生存环境;其濒危的主要原因可能是人类活动造成生境的破坏和种子萌发率低。针对对翅果油树种子蛋白遗传多样性研究的这一结果,提出了以下保护策略:加强对翅果油树的组织培养快繁技术、种子贮藏保存技术及种子育苗繁殖技术的研究;建立翅果油树自然保护区,加强就地保护;加强翅果油树的经济价值开发研究,使人们充分认识到保护翅果油树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

张殷波, 张峰[8]2006年在《翅果油树(Elaeagnus mollis)群落的种间分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野外对山西翅果油树群落31个样方内所有基径≥1cm的灌木绘制空间分布图,应用最近邻体法判定每个个体的最近邻体植株,然后采用N×N最近邻体列联表及其截表(2×2最近邻体列联表)的方法,研究翅果油树群落所有灌木的种间分离规律。结果表明:该群落中随机毗邻种对占绝大多数(80.94%),正分离种对较少(18.78%),负分离种对极少(0.28%)。呈负分离的极少数种对是一些个体较小的小灌木,它们多为群落的伴生种,具有相近的生境需求,较激烈的种间竞争可能导致它们随机或均匀分布,因此这些种对表现出负分离;较大的个体之间容易发生正分离,因为它们大多是群落的建群种或优势种,具有强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从星座图上可清晰地看到种间分离在不同种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另外,引入群落全面分离这一新概念,并应用χ2检验进行检验研究了翅果油树群落中所有物种的全面分离规律。结果表明,翅果油树群落内38个物种互相交错分布,是全面不分离的。

上官铁梁, 张峰, 毕润成[9]1992年在《山西翅果油树灌丛的生态地理分布和群落学特征》文中研究指明翅果油树(Elaeagnus mollis)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为我国特有种,在山西南部低山、丘陵区分布较多,常形成以翅果油树为主的灌丛植被。本文对翅果油树灌丛的生态地理分布、区系组成、群落外貌、结构等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山西翅果油树灌丛保存较好,结构典型、类型多样,是我国特有珍贵群落之一,应进一步加强保护。

毛婷婷, 毕润成[10]2011年在《山西不同区域翅果油树群落特征的研究》文中提出选择山西翼城、乡宁、平陆3个地区的典型翅果油树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样方法调查群落,初步分析了山西不同区域翅果油树群落的种类组成、区系特点、群落外貌、垂直结构等群落学特征,并计测了Simpson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结果表明:山西翅果油树群落呈现大尺度区域同质性和小尺度区域异质性的特点.翅果油树群落共出现51种植物,隶属于30科45属,北温带分布属占优势,显示了翅果油树群落的北温带性质;地面芽植物和高位芽植物是群落的优势层片,不同区域间生活型谱的差异与其地理位置和气候相吻合.叁个区域翅果油树群落垂直结构可分为灌木层、草本层,但翼城种群还具乔木层.重要值分析结果表明,叁个区域的建群种均是翅果油树,草本层的优势种相同,均为羊胡子草和铁杆蒿,但灌木层的次优势种有所差异.Simpson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在描述群落性质、结构和数量特征时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参考文献:

[1]. 翅果油树群落数量生态研究[D]. 张殷波. 山西大学. 2004

[2]. 翅果油树群落主要物种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关联性[J]. 许强, 吕金枝, 苗艳明, 毕润成. 植物学报. 2016

[3]. 山西翅果油树群落种间关系的数量分析[J]. 张峰, 上官铁梁. 植物生态学报. 2000

[4]. 山西翅果油树叶性因子的研究[D]. 吕金枝. 山西师范大学. 2010

[5]. 翅果油树分子生态学研究[D]. 张建民. 山西大学. 2003

[6]. 山西翅果油树群落特征及多样性研究[J]. 徐燕, 卢鹏, 毕润成.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7]. 濒危植物翅果油树种子蛋白多样性研究[D]. 任国臣. 山西师范大学. 2010

[8]. 翅果油树(Elaeagnus mollis)群落的种间分离[J]. 张殷波, 张峰. 生态学报. 2006

[9]. 山西翅果油树灌丛的生态地理分布和群落学特征[J]. 上官铁梁, 张峰, 毕润成.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学报. 1992

[10]. 山西不同区域翅果油树群落特征的研究[J]. 毛婷婷, 毕润成.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标签:;  ;  ;  ;  ;  ;  ;  ;  ;  ;  

翅果油树群落数量生态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