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工作记忆加工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记忆,工作,加工,客体,智力,视觉,流体。
工作记忆加工论文文献综述
吴文春,陈嘉倩,刘昌[1](2019)在《客体和空间工作记忆中叁维图形的特征加工时程》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单探测变化觉察范式,对叁维图形的特征在客体和空间工作记忆中的加工时程进行了探讨。实验一的材料是由不同颜色和形状组成的规则立体图形。实验二的材料是由不同颜色和图案组成的六棱柱。实验结果显示:(1)客体和空间工作记忆绩效均随识记项目数的增加而显着下降;(2)随着刺激呈现时间的延长,客体工作记忆绩效显着提高,空间工作记忆绩效无明显增加;且在叁种呈现时间条件下,空间工作记忆绩效均高于客体工作记忆;(3)叁维图形中颜色特征的检测绩效优于形状、图案和特征捆绑。这些结果表明,视觉工作记忆中叁维图形的特征加工存在显着的时程效应,空间位置加工最早完成,其次是颜色加工,然后是形状与颜色-形状的捆绑,最后是图案与颜色-图案的捆绑。(本文来源于《心理发展与教育》期刊2019年05期)
娄莹,周成林,陆颖之[2](2019)在《不同体力活动水平大学生的生物运动工作记忆加工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生物运动光点视频为刺激方式,探讨不同体力活动水平大学生生物运动工作记忆加工的差异性特征。方法:通过64导脑电设备记录18名高体力活动水平大学生(高体力活动组)和19名低体力活动水平大学生(低体力活动组)在生物运动工作记忆任务中的脑电(EEG)变化情况,在这一任务中的正确率和反应时作为行为评价指标,以alpha频段能量、theta频段能量和theta频段能量/alpha频段能量作为脑电指标。结果:高体力活动组的行为指标优于低体力活动组,正确率组间差异显着。高体力活动组在alpha频段能量上显着高于低体力活动组,并且在额区和中央区满足高记忆负荷下的alpha频段能量大于低记忆负荷。theta频段能量和theta频段能量/alpha频段能量均存在组别与脑区的交互作用,且2组被试均满足大脑额区>大脑中央区>大脑顶区>大脑枕区这一规律。结论:在进行生物运动工作记忆加工过程中,高体力活动水平的大学生有着更高的大脑唤醒水平和更好的行为表现。(本文来源于《首都体育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龙芳芳,李昱辰,陈晓宇,李子媛,梁腾飞[3](2019)在《视觉工作记忆的巩固加工:时程、模式及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视觉工作记忆加工过程中,对记忆项目的维持及操作需要将转瞬即逝的感觉输入转换为稳定的记忆表征,这一加工过程被定义为视觉工作记忆巩固。鉴于巩固在视觉工作记忆中所起到的"门控"作用,研究者们已经发展出多种研究范式对其可能涉及的运作机制进行探讨。然而,在不同范式下所观察到的巩固时程存在较大差异,其所遵循的巩固模式也尚不清晰。此外,对于巩固所涉及的理论及神经机制亦存在不同的观点。通过对比不同范式的差异性及梳理各方的观点,可以有效推动这些问题的解决。未来研究除了可以在多种范式下对巩固模式进行验证,还可以探究注意在巩固中的作用,以及项目熟悉性等因素会对巩固加工产生何种影响。(本文来源于《心理科学进展》期刊2019年08期)
于晓明[4](2019)在《二语工作记忆容量和水平对高级英语学习者句法加工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中国有大量的英语学习者,学习外语,良好的句法加工能力必不可少。无论是英语专业的学生,还是非英语专业的学生,都或多或少地受到母语的影响,其英语水平一直处于中介语状态。大量研究证实,二语学习者在句法加工过程中确实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其语法判断或者句法信息识别的成绩显着低于早期学习者或母语者(Pakulak&Neville,2011)。了解导致二语学习者在句法加工过程中遭遇困难的因素,并寻求解决这些困难的方法,是提高二语者英语水平的重要途径。从先前的研究中可以得出,二语工作记忆容量和二语熟练度是影响二语学习者句法加工的两个重要因素。二语工作记忆容量和二语熟练度对二语学习者句法加工的影响是语言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先前的二语研究中较少见到使用语态判断任务来探究句法加工能力、熟练度和工作记忆容量之间的关系的研究。二语工作记忆容量和熟练度是影响二语学习者句法加工的两个因素。本研究试图回答二语工作记忆容量和二语熟练度之间是否具有相关性;如果有,那么在二语熟练度相同的情况下,二语工作记忆容量如何影响二语学习者的句法加工;在二语工作记忆容量相同的情况下,二语熟练度如何影响二语学习者的句法加工;在二语工作记忆容量和熟练度两者的共同影响下,二语学习者应该如何提高他们的句法加工水平。作者分析了实验数据并讨论了研究发现,对中国的英语学习者提出了几点建议。研究发现,1)二语学习者的工作记忆容量存在个体差异,它受到个人经验的影响。2)二语熟练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句子的逻辑判断,工作记忆容量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二语熟练度的影响,熟练度越高,工作记忆容量越大,然而,这个过程非常缓慢。3)当二语材料的难度和工作记忆容量控制在二语学习者可及的范围内时,他们的句法加工判断的准确率不会显着受到工作记忆容量的影响,而是更多地受到熟练度的影响。4)从反应时上来看,高工作记忆容量的二语学习者与低工作记忆容量的二语学习者相比,句法加工的效率明显要高,这从一定程度上支持了“容量限制理论”。5)有着相同工作记忆容量的受试,熟练度高者有着更高的准确率和加工速度;然而,有着相同熟练度的受试,工作记忆容量对加工速度无明显影响。(本文来源于《山东师范大学》期刊2019-06-10)
朱诚峰[5](2019)在《视觉工作记忆中动态构建的格式塔的保持加工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视觉工作记忆及其机制是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神经科学等诸多学科较为聚焦的热门课题之一。当前视觉工作记忆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其静态存储特征(如:存储容量、表征形式、表征状态等),而忽视了工作记忆概念所强调的“操作”属性,即动态加工特征。近期研究发现,视觉工作记忆能自动检测离散信息中存在的格式塔线索,进而对离散信息进行动态整合,体现了视觉工作记忆的动态加工能力。然而,当前的研究仅对视觉工作记忆中动态整合的现象及其特征进行了初步探索,并未深入到其动态整合机制的系统探讨。对该机制的理解至少需回答动态构建过程的机制和完成构建后其产物的保持机制这两方面的问题。前者在笔者所属的团队中正进行着专题研究,本研究聚焦于后者,即探讨动态构建的格式塔在视觉工作记忆中如何得以保持的机制。本论文包括离散信息与动态构建的格式塔是否以独立的形式在视觉工作记忆中加以存储和保持(保持加工的方式),保持加工的神经基础和保持加工的注意复述机制叁部分研究。笔者以包含格式塔线索的记忆材料为研究对象,综合使用行为、脑电、眼动与fMRI技术,通过十一个实验,系统探讨了视觉工作记忆中动态构建的格式塔的保持机制。第一部分包括两个实验,采用相继呈现的变化觉察范式(即相继呈现包含(或不包含)格式塔线索的离散刺激,要求被试对检测项作出是否发生变化的判断),分别以脑电成分CDA(实验1)与工作记忆保持阶段的眼动轨迹模式(实验2)为指标,检测离散信息与格式塔组的存储和保持方式。若各离散信息是整合在格式塔中加以存储的,则为压缩存储;若各离散信息与格式塔组织是独立存储的,则为冗余存储。第二部分使用fMRI技术,采用相继呈现的变化觉察范式,探讨参与动态构建的格式塔保持的神经基础(实验3)。第叁部分包括8个实验,采用相继呈现的变化觉察范式,基于双任务范式的原理,在保持阶段插入不同类型次任务以消耗不同类型的注意资源,分别考察了一般性注意(实验4与实验5)、客体注意(实验6、实验7和实验10)和空间注意(实验8、实验9和实验11)在动态构建的格式塔的保持加工中的作用,并对一般性注意假设、客体注意假设和领域特异性假设进行了检验。主要得到如下结论:(1)当离散刺激在工作记忆内部被整合为整体时,工作记忆对顺次呈现信息采用了压缩存储的表征形式,即只保持基于格式塔形成的整体表征,不单独存储构成格式塔的离散信息。(2)枕中回、额上回、顶下小叶参与整体表征的保持加工。(3)基于格式塔动态构建的整体表征在工作记忆的保持加工需注意参与,整体表征的注意复述机制取决于表征的性质:当其为客体表征时,则客体注意在复述中起关键作用;当其为朝向表征时,则空间注意在复述中起关键作用。上述结果揭示了视觉工作记忆中动态构建的格式塔的保持加工机制,为深入理解视觉工作记忆动态加工机制提供了重要证据,对完善工作记忆理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9-04-28)
黄羽商[6](2018)在《客体构型的视觉工作记忆加工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客体构型是指若干个客体在空间中的整体分布方式。构型在认知系统中的主要特性是其整体性,人们在生活中观察一个场景中的多个物体时,除了对独立的各个物体进行加工之外,还会对这些物体的分布形成整体式的反映。构型还具有组织性,各个客体之间的组织方式是不同构型之间得以区分的决定性特征,此外这种组织方式还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以反映外部刺激的变化。构型加工所具有的整体性与组织性的特征,是视觉工作记忆对构型信息进行利用,实现高效率、高适应性的完成认知任务的基础。以往视觉工作记忆领域的构型研究仅限于将构型视为提升工作记忆容量的重要因素,尚未见研究独立考察构型的工作记忆加工机制。探讨构型在工作记忆中的编码方式,存储机制及结构性变化对其表征方式的影响等加工机制,对于深入理解客体在视觉工作记忆中的组织方式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主要以4个客体按照特定规则组成的格式化构型为主要研究材料,控制构型的变化、呈现方式以及任务类型等因素,通过3部分研究系统地探讨了客体构型在视觉工作记忆中的加工机制。该研究中实验均基于变化觉察范式,第一部分研究通过控制构型的变化方式来分离构型所包含相对方位和几何形状两方面的信息,以客体颜色特征的记忆绩效作为反应指标,考察了构型在工作记忆中的加工基础;第二部分研究采用不同的方式控制构型的记忆负荷,考察了视觉工作记忆对构型的存储能力;第叁部分研究则通过控制构型的结构性变化来进一步探讨构型工作记忆表征的加工特性。最后笔者通过空间参照的角度对各个实验发现予以统一的解释。本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客体相对方位是构型在视觉工作记忆中的主要编码方式;(2)构型在工作记忆中的保持容量约为2个,超出时容量时首尾呈现的构型保持较好,而中间呈现的构型信息保持受到损害;(3)构型的工作记忆表征可以通过操作反映构型的结构性变化,从而保持其作用,但必须借助特定线索;(4)构型的工作记忆加工可以从空间参照的角度统一解释,空间参照可以基于构型整体形成,也可以借助外在的参照点建立。(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8-09-06)
杨屹鸿,李家文[7](2018)在《老年人音乐学习对自身认知加工速度、工作记忆容量和流体智力的促进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老年人音乐学习对自身认知加工速度、工作记忆容量和流体智力(CRT-IQ)的促进效果。方法选取老年大学音乐班48名老年学员,按照音乐学习年限分组,观察A组24名,音乐学习年限>2年;观察B组24名,音乐学习年限1~2年;另抽选20名未开展音乐学习者作为对照组,实施横向对比方式检测各组老年人认知加工速度、工作记忆容量和流体智力变化。结果观察A组的视觉材料加工速度(VPS)与听觉材料加工连度(APS)速度最优异,与观察B组及对照组对比差异显着(P<0.05);观察B组VPS与APS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着(P<0.05)。观察A、B两组听觉材料工作记忆容量(AWMC)均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各组视觉材料工作记忆容量(VWMC)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各组老年人VPS均明显优于APS(P<0.05);工作记忆容量分析,观察B组VWMC明显优于AWMC,观察A组与对照组VWMC、AWMC则无明显差异(P>0.05);CRT-IQ与年龄无明显相关性(P>0.05),与APS、AWMC无明显相关性(P>0.05),与VPS呈负相关性,与VWMC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老年人音乐学习对自身认知加工速度、工作记忆容量有着良好改善效果,可延缓年龄对认知功能的病理性影响,提高认知功能发展。(本文来源于《中国老年学杂志》期刊2018年14期)
魏峨[8](2018)在《工作记忆、加工速度和注意的训练对轻度智力落后儿童流体智力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智力通常被认为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心理能力,随着心理学研究的进步,人们对智力的结构逐渐清晰,对影响智力的因素也逐渐明朗。当前智力理论研究中,有研究者将智力分为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一般认为流体智力与遗传因素有较大相关,是一个人先天的跟逻辑推理有关的能力,而晶体智力是一个人通过后天获得的知识或技能。目前有研究发现流体智力可以通过针对性的认知训练得到提升,而这些研究主要针对的是智力正常的成年人或儿童,针对智力落后儿童的相关研究较少。由于智力落后儿童的大脑同样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因此对于智力落后儿童的智力开发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既往研究发现智力落后儿童的各项基础认知加工能力都是有缺陷的,包括注意、记忆、反应速度等。基于此,本研究试图探究基础认知加工能力的训练是否会对轻度智力落后儿童的流体智力产生影响。本研究选取12名6-9岁轻度智力落后儿童,根据年龄、智力落后程度将其分为实验组与控制组,每组6名被试。实验组接受为期3个月的工作记忆、加工速度和注意训练,控制组不做针对性训练。使用彩色版瑞文推理和韦氏儿童智力测验量表对所有被试的流体智力和一般智力进行前后测,并以希内学习能力测验工具作为效标工具进行后测。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得到以下结论:(1)实验组和控制组两组被试在前测时的认知能力没有显着差异,可以认为两组具有同质性。(2)实验组经过训练后,发现代表注意力的舒尔特方格任务的成绩随训练次数增加呈线性增长趋势。(3)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多项任务成绩的前后测差值有显着差异,两组被试的瑞文推理测验和韦氏智力测验前后测差值有显着差异,表明训练有效。(4)所有被试在第四版韦氏儿童智力测验上的得分与希内学习能力测验得分高度相关,训练对轻度智力落后儿童智力的促进作用有效。本研究表明:(1)轻度智力落后儿童能够在工作记忆训练、注意训练和加工速度训练中获益,通过针对性的认知训练可以提高被试的这些能力,本研究中使用的训练方法有效。(2)经过训练,轻度智力落后儿童的一般智力和流体智力成绩会随着工作记忆、加工速度和注意能力的提升而提高。(本文来源于《广州大学》期刊2018-05-01)
赵欣颖[9](2018)在《工作记忆对社会信息的主动加工》一文中研究指出人类之所以有别于其他灵长类动物,正是因为人类拥有强大的社会认知能力,可以理解他人的信念、愿望、意图和人格特质。社会认知过程需要工作记忆的支持,以实现对社会信息的短时存储和即时加工。然而,传统工作记忆理论仅关注了对象的物理属性,即工作记忆对物理信息的存储与加工。近年来,有个别研究涉及了社会信息在工作记忆中的存储,另有数项研究考察了社会工作记忆能力与社会认知能力的关系,但迄今尚无研究直接探讨社会信息在工作记忆中的加工特点。已有研究表明,社会信息在长时记忆中存在主动加工的特点(Uleman,Newman,&Moskowitz,1996);存储于视觉工作记忆中的对象可以发生整合,且符合格式塔的组织原则,即它具有主动加工存储内容的特性(Shen et al.,2015;Z.Gao,Gao,Tang,Shui,&Shen,2015)。笔者据此假设,工作记忆中的社会信息应能获得主动加工。为检验该假设,本研究以大五人格特质描述为基础,生成了社交网络状态内容(暗示/包含特质句子)和朋友印象词(包括描述词和对应的特质词)作为实验材料。实验1和实验2采用错误再认范式,仅要求被试记忆社交网络内容,发现被试可以在没有明确目的甚至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自发地推理出行为者的人格特质,从而错误地认为与暗示特质句子匹配的特质词曾经出现过。实验3采用系列再生范式,在初始记忆项中呈现结构化程度不同的朋友印象描述词,发现被试在检测时“错误”地将描述词对应的特质词选出,且该选择倾向会在人际传递过程中不断放大,表现为正确推理出的特质词数量在代际间不断增加。此外,实验3还发现,朋友印象词的整体结构化程度在代际间不断提高,结构化水平高的社会信息更利于该推理过程的发生。上述结果表明,工作记忆对社会信息存在主动加工,个体可以根据记忆中的行为信息描述自发推论其人格特质,该过程的发生往往是自动且无主观意识的。社会信息在工作记忆加工中会逐渐形成结构化表征,结构化水平高的社会信息存在主动加工优势。(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8-05-01)
吴凡[10](2018)在《客体注意在工作记忆加工绑定中的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特征绑定是认知科学中的核心问题之一。近十年来,研究者就工作记忆加工绑定的注意机制进行了大量探讨,该类研究主要围绕绑定在工作记忆中的加工是否较单特征需要更多的注意展开。大量研究均提示工作记忆加工绑定并不需要更多注意资源。然而,最近有研究者提出了工作记忆加工绑定的“客体注意假设”,指出客体注意在工作记忆的绑定加工中起关键作用,即加工绑定较单特征需要更多的客体注意(Shen.Huang,&Gao,2015)。虽然已有两项研究为客体注意假设提供了初步证据,但距探明工作记忆加工绑定的注意机制尚存较大距离,该问题仍需进行系统研究。本研究采用双任务范式,即在工作记忆保持阶段插入消耗客体注意的次任务,探讨次任务对绑定记忆绩效的影响。从绑定的组成形式、编码深度、激活状态、特征数量这四方面,系统考察了客体注意在工作记忆加工绑定中的特性,并据此检验了“强”客体注意假设(即稳健成立,不受条件限制)和“弱”客体注意假设(即仅在特定条件下成立)。本研究包括八个实验。在实验1至实验4中,笔者分别操纵跨空间绑定、跨时间绑定、客体-背景绑定叁种实验条件,考察客体注意在叁种外部特征绑定加工中的作用。实验5和实验6分别考察了编码时间和序列位置,以确定不同编码深度和激活状态条件下绑定对客体注意的需求。实验7和实验8采用两种不同的叁特征绑定,探究绑定所含特征数量与客体注意消耗量之间的关系。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消耗客体注意的次任务对跨空间绑定、跨时间绑定与客体-背景绑定在工作记忆中的保持产生选择性破坏,而空间注意的消耗并未导致绑定的选择性破坏,说明客体注意在工作记忆加工绑定的过程中具有跨绑定形式的一致性。(2)缩短编码时间的条件下,客体次任务对绑定绩效仍存在选择性破坏,表明客体注意在工作记忆的绑定加工中具有跨编码深度的一致性。(3)记忆项序列呈现时,客体次任务对不同序列位置绑定的绩效造成了同等程度的破坏,表明客体注意在工作记忆的加工绑定中具有跨激活状态的一致性。(4)客体次任务对叁特征绑定与双特征绑定造成了同等程度的绩效破坏,表明客体注意消耗量不受绑定表征所含特征数量的调节。上述结果不仅为工作记忆加工绑定的客体注意假设提供了坚实的证据,同时揭示了客体注意在工作记忆加工绑定中的特性,也为“强”客体注意假设提供了证据。(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8-04-01)
工作记忆加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生物运动光点视频为刺激方式,探讨不同体力活动水平大学生生物运动工作记忆加工的差异性特征。方法:通过64导脑电设备记录18名高体力活动水平大学生(高体力活动组)和19名低体力活动水平大学生(低体力活动组)在生物运动工作记忆任务中的脑电(EEG)变化情况,在这一任务中的正确率和反应时作为行为评价指标,以alpha频段能量、theta频段能量和theta频段能量/alpha频段能量作为脑电指标。结果:高体力活动组的行为指标优于低体力活动组,正确率组间差异显着。高体力活动组在alpha频段能量上显着高于低体力活动组,并且在额区和中央区满足高记忆负荷下的alpha频段能量大于低记忆负荷。theta频段能量和theta频段能量/alpha频段能量均存在组别与脑区的交互作用,且2组被试均满足大脑额区>大脑中央区>大脑顶区>大脑枕区这一规律。结论:在进行生物运动工作记忆加工过程中,高体力活动水平的大学生有着更高的大脑唤醒水平和更好的行为表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工作记忆加工论文参考文献
[1].吴文春,陈嘉倩,刘昌.客体和空间工作记忆中叁维图形的特征加工时程[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9
[2].娄莹,周成林,陆颖之.不同体力活动水平大学生的生物运动工作记忆加工特征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9
[3].龙芳芳,李昱辰,陈晓宇,李子媛,梁腾飞.视觉工作记忆的巩固加工:时程、模式及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2019
[4].于晓明.二语工作记忆容量和水平对高级英语学习者句法加工的影响[D].山东师范大学.2019
[5].朱诚峰.视觉工作记忆中动态构建的格式塔的保持加工机制[D].浙江大学.2019
[6].黄羽商.客体构型的视觉工作记忆加工机制[D].浙江大学.2018
[7].杨屹鸿,李家文.老年人音乐学习对自身认知加工速度、工作记忆容量和流体智力的促进效果[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8
[8].魏峨.工作记忆、加工速度和注意的训练对轻度智力落后儿童流体智力的影响[D].广州大学.2018
[9].赵欣颖.工作记忆对社会信息的主动加工[D].浙江大学.2018
[10].吴凡.客体注意在工作记忆加工绑定中的特性[D].浙江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