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例乳腺癌患者雌/孕激素受体及Her-2表达的年龄构成分析

105例乳腺癌患者雌/孕激素受体及Her-2表达的年龄构成分析

沈阳医学院沈阳110034

【摘要】目的:了解105例乳腺癌患者雌/孕激素受体(ER/PR)及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表达的年龄构成情况。方法:对105例患者按病历信息分为青年组(<40岁例)、中年组(40-59岁)和老年组(>=60岁)。比较不同年龄组患者的ER/PR及Her-2的表达。结果:<40、<60和>=60岁组各占总数的比例分为14.3%、57.1%和28.6%;ER表达阳性比例的高低依次为青年组、老年组和中年组;而PR表达阳性比例的高低依次为老年组、青年组和中年组;不同年龄组患者的ER和PR阳性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Her-2表达阳性比例最高,各年龄组Her-2阳性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年女性是乳腺癌的发病高峰期;<40岁青年患者和>=60岁老年患者的ER和PR呈高表达状态,为内分泌治疗提供有效手段;老年患者中Her-2阳性表达率同样较高,且随年龄增长阳性表达率呈增加趋势,直接影响预后可能。

【关键词】乳腺癌;雌/孕激素受体;Her-2;年龄

【中图分类号】R737.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17-066-02

0..引言

乳腺癌是由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女性最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及发病率最高的一种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明显上升[1-2]。杨丽敏对1746例女性进行乳腺普查发现,共有527例患有乳腺疾病,患病率达30.18%,年龄大多小于42岁;而国内多家医院对住院恶性肿瘤患者进行的统计显示乳腺癌不仅是目前5大恶性肿瘤之一,而且住院恶性肿瘤患者高发于40岁以上各年龄段[3-5]。这些研究提示乳腺癌的发病具有年龄分布特点,年龄是乳腺癌的独立危险因素,考察年龄与乳腺癌的关系意义很大[6-9]。本文对105例确诊的乳腺癌患者按年龄因素进行分类统计,分析其雌/孕激素受体(ER/PR)及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表达的年龄构成情况,为研究年龄对乳腺癌的影响提供借鉴。

1.资料与方法

以沈阳市某三甲医院自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05例乳腺癌患者的出院病历记载信息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青年组(<40岁)、中年组(40-59岁)和老年组(>=60岁)[10-11]。然后应用SPSS22.0软件对各年龄组的ER、PR及Her-2阳性表达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组间比较用x2检验,P<0.05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与分析

105名患者均为女性,年龄30~80岁,平均(53.4811.68)岁。青年组15人、中年组60人、老年组30人,各组所占总病例数的比例依次为14.3%、57.1%和28.6%。对应的ER、PR及Her-2表达的分布见表1。

表1ER、PR与Her-2表达的年龄构成

从上表可知,ER表达阳性比例高低的顺序依次为青年组、老年组和中年组;而PR表达阳性比例的高低顺序依次为老年组、青年组和中年组;青年组的ER和老年组的PR的阳性表达率要明显高于中年组。不同年龄组患者的ER、PR阳性表达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Her-2阳性比例最高,各年龄组Her-2阳性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老年组患者组中,随着年龄增长,ER、PR的阳性表达呈增加趋势。

3.讨论

本组资料显示,女性乳腺癌发病的高危年龄为中年组(40-59岁),这一年龄段的女性适逢更年期前后,内分泌代谢紊乱,雌、孕激素水平失调,是多种疾病发生的高危阶段。这与有些研究报道的亚洲女性乳腺癌的高发年龄相符[12-13]。

ER是由两个激素结合蛋白分子所构成的二聚体,PR是在雌激素启动下由雌激素和雄激素受体结合诱导的产物[14]。不同年龄组患者ER、PR的表达比例不同,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青年组(<40岁)和老年组(>=60岁)的ER、PR阳性表达率要明显高于中年组(40岁-59岁),且在老年组患者中,随着年龄增长,ER、PR阳性表达增加趋势,这可能与老年患者体内雌、孕激素水平明显下降,ER、PR代偿性表达有关,这为内分泌靶向治疗提供指导,预示着预后较好的可能。近年来针对ER、PR阳性乳腺癌术后患者,采用口服他莫昔芬治疗,连续服用5年,取得较显著的临床效果。乳腺是激素依赖性器官,在乳腺癌中检测到ER、PR的表达,说明乳腺癌细胞仍具有激素依赖性特征,ER、PR阳性表达在绝经后有升高特点[15]。

Her-2是一种原癌基因,位于染色体17q2l,参与受体信号处理,促进细胞有丝分裂,引起细胞增殖、分化、迁移,抑制细胞凋亡,促进新生血管生成,增加肿瘤细胞的侵袭性。本组资料的Her-2在老年患者中呈现高表达,且P=0.03,具有统计学意义,但与既往报道的随年龄增长、Her-2阳性表达率降低相矛盾[16,17],这种情况也许与本研究样本数目有限,因此有待扩大样本量,结合患者预后行进一步分析。Her-2过度表达常提示肿瘤恶性程度高,预后差,这已在许多肿瘤中得到证实[14,18]。而且,Her-2阳性表达增高,提示肿瘤恶性程度更高,进展更迅速,预后更差可能。ER、PR及Her-2表达情况是乳腺癌分子分型的重要基础,也是判断预后及指导治疗的重要参考依据[17,19]。

小结

本研究中女性乳腺癌的发病高峰年龄位于40-59岁之间,而这一年龄段患者的ER、PR阳性表达率恰处于相对较低水平,缺乏内分泌辅助治疗手段,增加了肿瘤复发风险,影响预后。而>=60岁老年患者ER、PR呈高表达状态,为内分泌治疗提供有效手段。但老年组的Her-2阳性表达率同样较高,且随着年龄增长、阳性表达率呈增加趋势,也直接影响预后可能。目前,ER、PR及Her-2已作为临床常规检测指标,认清乳腺癌生物学标记物的重要性,重视年龄因素的影响,结合临床实际情况,为乳腺癌患者制定切实有效的治疗方案,可以更好地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赵玉沛,孙强等.北京协和医院医疗诊疗常规(乳腺疾病诊疗常规)[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28,119-131.

[2]王宁,王斌,王雅杰.乳腺癌患者发病年龄和临床病理学参数的相关性研究[J].临床肿瘤学杂志,2011年第16卷第2期:134-138.

[3]王欢,向明飞,刘罡等.94853例恶性肿瘤住院患者疾病构成及死因分析[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年第33卷第2期:187-191.

[4]杨丽敏.1746名女性乳房的普查结果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7):3946-3947.

[5]石锋,杨振君.2003年—2013年辽宁某院恶性肿瘤病例统计分析[C].中国医院协会病案管理专业委员会第二十三届学术会议论文集(2014):196-198.

[6]ValerieA.McCormackandIsabeldosSantosSilvaI.Breastdensityandparenchymalpatternsasmarkersofbreastcancerrisk:Ameta-analysis[J].CancerEpidemiolBiomarkersPrev,2006,15(6):1159-1169.

[7]刘静,刘佩芳,李军楠等.乳腺癌患者年龄、乳腺密度与雌、孕激素受体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4年第30卷第11期:1657-1660.

[8]段骄楠,李小龙,陈首英等.女性乳腺癌危险因素研究新进展[J].中国妇幼保健,2016年31卷第12期:2571-2573.

[9]杨琴华.某医院2009-2011年恶性肿瘤病人统计分析[J].中国医院统计,2013年第2期152-154.

[10]晏昱婧,董鸿,罗智勇等.不同年龄乳腺癌基因分型的对比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4年14卷第14期:2672-2674.

1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

2沈阳医学院

*申笑颜,通讯作者

基金项目:沈阳市科技创新专项资金项目(F14-231-1-39)

标签:;  ;  ;  

105例乳腺癌患者雌/孕激素受体及Her-2表达的年龄构成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