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系统颗粒论文_周峰,华春,郑春梅

导读:本文包含了光系统颗粒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蛋白酶,系统,颗粒,水溶性,光谱,速率,蛋白。

光系统颗粒论文文献综述

周峰,华春,郑春梅[1](2014)在《毕氏海蓬子光系统Ⅱ颗粒的分离与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去污剂Triton X-100增溶类囊体膜和高速离心的方法,首次分离和纯化了毕氏海蓬子的光系统Ⅱ(photosystemⅡ,PSII)颗粒,通过光谱学和SDS-PAGE对其进行鉴定并与类囊体膜进行比较。室温吸收光谱结果表明,PSII颗粒在蓝区的叶绿素(chlorophyll,Chl)b和胡萝卜素类吸收峰为485 nm,在红区的Chl b吸收峰为655 nm,这两个峰值均低于类囊体膜中的。77K荧光发射光谱结果表明,提取的PSII颗粒基本不含光系统Ⅰ(photosystemⅠ,PSI)的低温荧光反射峰737 nm,77K荧光激发光谱结果显示,海蓬子PSII颗粒在470~485 nm之间的Chl b和胡萝卜素类的荧光发射峰明显低于类囊体膜的。这说明在PSII中大部分的PSI已被除去。电泳结果显示,海蓬子PSII颗粒缺少PSI反应中心蛋白质亚基PsaA和PsaB,这说明提取到的PSII纯度较高,这为进一步研究毕氏海蓬子PSII的结构与功能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植物生理学报》期刊2014年04期)

陈伟,陆春梅,阳振乐[2](2006)在《TritonX-100对SDS处理后光系统I颗粒耗氧速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TritonX-100对SDS处理后光系统I颗粒耗氧速率的影响。方法采用Clark型氧电极测定经SDS和Tri-tonX-100处理的光系统I颗粒的耗氧速率。结果光系统I颗粒的相对耗氧速率与SDS浓度常用对数呈线性关系,SDS处理后光系统I颗粒的耗氧速率明显降低,而TritonX-100对经SDS处理后光系统I颗粒降低的耗氧速率具有恢复作用。结论TritonX-100对SDS处理后光系统I颗粒的耗氧活性具有恢复作用。(本文来源于《新乡医学院学报》期刊2006年06期)

陈伟,阳振乐,李良璧,匡廷云[3](2005)在《Triton X-100对70℃处理后光系统I颗粒耗氧速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比较了70℃10min处理前后和加与不加TritonX-100时光系统I颗粒的耗氧速率、荧光光谱和吸收光谱等。70℃处理后光系统I颗粒的耗氧速率明显降低,TritonX-100可以恢复其耗氧速率。在TritonX-100存在时,光系统I颗粒耗氧速率的急剧上升是光系统I核心复合物和捕光色素蛋白复合体I分离后产生的单线态氧引起的。(本文来源于《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期刊2005年03期)

周昊[4](2002)在《菠菜光系统II颗粒结合的蛋白酶分离纯化与性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植物蛋白酶要参与植物发育、衰老和环境胁迫响应等生理过程。在种子萌发时降解储藏蛋白提供幼苗生长所需氨基酸,而叶片衰老时优先降解丧失功能的蛋白质,环境变化时特定蛋白酶还参与翻译后的调控。在光合作用中,叶绿体类囊体膜蛋白复合物进行光能的吸收、传递和转化,水的裂解及光合磷酸化等,这些膜蛋白的周转更新需要蛋白酶的作用。特别是为了能够适应环境光照强度的波动,减少光强变化对光合成器官的损伤,叶绿体中的蛋白酶都会参与光系统Ⅱ反应中心各种关键复合体的降解。比如在高光强环境中,光系统Ⅱ就会减少天线色素以及天线色素结合蛋白质的数量。除了在相关蛋白质转录和翻译方面的调控外,专一降解这些蛋白的蛋白酶活性以及转录翻译量的上升也会加强对这些蛋白质的降解。虽然到目前为止对光系统Ⅱ中蛋白酶的了解尚且不如对光系统Ⅱ中各种多肽以及蛋白色素复合体的了解,但是对类囊体和叶绿体中蛋白酶的研究已经进展到相当深度了。类囊体膜上结合的蛋白酶主要分为需能蛋白酶和不需能蛋白酶,参与类囊体膜蛋白和类囊体腔蛋白成熟时的加工以及外因导致蛋白质功能丧失时的降解。 我们实验室多年来致力于光系统Ⅱ结合蛋白酶的分离纯化与性质研究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分离得到了几种光系统Ⅱ结合的蛋白酶,这些蛋白酶的性质有着较大的差异,而且也不同于国内外已经报道过的光系统Ⅱ结合蛋白酶。比如,一种蛋白酶对1 mol/L浓度的NaCl溶液不敏感,但是受到DTT和巯基乙醇的强烈抑制以及1 mmol/L EDTA的部分抑制,而且这种蛋白酶能够降解18 kD外周多肽,在较广的pH值范围内都具有活性。为了进一步研究光 系统* 中的各种蛋白酶,我们采用分离胶中加入 0二5%明胶作为底物的 SDS-PAGE,对光系统*颗粒及其 lmol几 NaCI抽提液中存在的蛋白酶进行了: 分离、活性检测和性质分析。在 PSll颗粒的 lmol/L NaCI抽提液中检测到有 6 条酶带存在,分子量分别为 34 kD、37 kD、50 kD、54 kD、58 kD和 68 kD。 并且使用分子筛和离子交换柱层析分离得到菠菜类囊体膜上结合得一种新的蛋 白酶,通过电泳迁移估计这种蛋白酶的分子量为58kD,这种蛋白酶在体外试验 中没有表现出酶解底物特异性,能够高效降解明胶。蛋白酶活性受到微量EDTA 的强烈抑制,是一种金属蛋白酶。这种酶温度适应范围较广,在较大温度变化 区间内都具有明显的活性,但是对缓冲溶液pH值的变化却很敏感,体外以明 胶为底物时最适温度为 3 8 OC,最适 PH值为 8.0。蛋白酶的活性受到某些二价 金属阳离于的抑制,比如 Zn讣、Mg卜、Hg\荧光发射光谱结果显示,在不同 的抑制剂作用下,蛋白酶的高级构象可能发生了较大变化。我们预测这种蛋白 酶可能参与了类囊体蛋白质的降解,并且与环境压力下光系统*中蛋白质的代 谢有关。(本文来源于《四川大学》期刊2002-05-02)

刘科,孙健,徐英凯,陈中伟,张启元[5](2001)在《光系统Ⅱ颗粒内单线态氧诱导产生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一文中研究指出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uperoxide and singlet oxygen in PSⅡ particle of spinach under strong illumination was studied with spin-trap ESR technique. The generation of superoxide was increased under D 2O environment which prolonged the half life of singlet oxygen. The generation of superoxide was decreased when histidine existed as a scavenger of singlet oxygen. It is highly possible that the superoxide generated in PSⅡ particle originates from singlet oxygen.(本文来源于《植物学报》期刊2001年09期)

容寿榆,俞国强,单晓亮,马剑[6](1998)在《蓝藻藻胆体与菠菜光系统Ⅱ颗粒之间的能量传递》一文中研究指出制备了嗜热蓝藻优雅粘囊藻(MyxosarcinaconcinnaPrintz)的藻胆体和菠菜(SpinaciaoleraceaMil.)的光系统Ⅱ颗粒,测定了它们的吸收光谱和低温荧光光谱。研究了藻胆体与菠菜光系统Ⅱ颗粒的能量传递。发现藻胆体不仅能将吸收的光能有效地传递给菠菜的光系统,而且能量传递的效率随着反应体系离子强度的升高而升高(KH2PO4,01~0.5mol/L)。用558nm的光激发,可以测到菠菜光系统Ⅱ颗粒的放氧活性显着升高,进一步表明藻胆体可以将激发能传递给菠菜的光系统Ⅱ。(本文来源于《植物学报》期刊1998年07期)

张立新,梁厚果[7](1998)在《光系统Ⅱ颗粒放氧的钙激活和钙定位》一文中研究指出1IntroductionTheoxyg6n-evolvingco…。(OEC)ofphotosystem11(ppfi)isahighlycideredstructllleofvanouspolpotideswhichp~dethebindingslt(本文来源于《植物生理学报》期刊1998年01期)

郑洪武,张文,杜林方,黄岂平,林宏辉[8](1997)在《与光系统Ⅱ颗粒结合的蛋白酶的进一步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依次用叁种溶液抽提处理菠菜光系统Ⅱ颗粒,离心后分别得到主要含18kD,24kD和33kD水溶性蛋白的叁种抽提液,利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到前两种抽提液中均含蛋白酶.抽提液分别温育时,18kD蛋白被降解而产生17.1kD,16kD,14.4kD,13.5kD和12kD片段;24kD蛋白被降解成22kD,20kD和18kD.抑制剂实验表明,这2种抽提液中含有降解变性蛋白酶(本文来源于《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1997年02期)

杜林方,张立新,林宏辉,梁厚果[9](1996)在《与光系统Ⅱ颗粒结合的对DTT敏感的蛋白酶的纯化和性质》一文中研究指出菠菜光系统Ⅱ颗粒的1mol/LNaCl抽提液经butyl-Toyopearl650M疏水层析和DEAE-SephadexA-50柱层析分离得一种对DTT敏感的蛋白酶。用SDS-PAGE和Superose12凝胶过滤测得该酶的分子量为37kD,其为单体酶。该酶可降解18kD和24kD水溶性蛋白质,分别产生13.2kD、12kD、10.5kD和23kD、22kD、20kD片段,最适pH为8.0,对NaCl不敏感,对DTT和β-Me敏感。抑制实验表明该酶不属丝氨酸类蛋白酶。(本文来源于《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期刊1996年01期)

杜林方,张立新,梁厚果[10](1993)在《与光系统Ⅱ颗粒结合的蛋白酶的初步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光合作用中光能的吸收、传递和转化、水的裂解及光合磷酸化等功能均是在具有一定分子排列和空间构象并镶嵌于类囊体膜上的叶绿素蛋白复合体中进行的。叶绿体类囊体膜蛋白的周转需要多种蛋白酶的水解作用。在蛋白质合成后加工成熟中,已证实光系统Ⅱ(PS Ⅱ)反应中心D1蛋白(Q_B结合蛋白)的C-末端加工需要一个类囊体膜结合的蛋白酶,质体菁N-末端加工也需要一个类囊体结合的蛋白酶,与PSⅡ水裂解相关联的叁种外在性水溶性蛋白如同Cyt.b-f在整合到膜上时需要类囊体膜结合(本文来源于《科学通报》期刊1993年23期)

光系统颗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研究TritonX-100对SDS处理后光系统I颗粒耗氧速率的影响。方法采用Clark型氧电极测定经SDS和Tri-tonX-100处理的光系统I颗粒的耗氧速率。结果光系统I颗粒的相对耗氧速率与SDS浓度常用对数呈线性关系,SDS处理后光系统I颗粒的耗氧速率明显降低,而TritonX-100对经SDS处理后光系统I颗粒降低的耗氧速率具有恢复作用。结论TritonX-100对SDS处理后光系统I颗粒的耗氧活性具有恢复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光系统颗粒论文参考文献

[1].周峰,华春,郑春梅.毕氏海蓬子光系统Ⅱ颗粒的分离与鉴定[J].植物生理学报.2014

[2].陈伟,陆春梅,阳振乐.TritonX-100对SDS处理后光系统I颗粒耗氧速率的影响[J].新乡医学院学报.2006

[3].陈伟,阳振乐,李良璧,匡廷云.TritonX-100对70℃处理后光系统I颗粒耗氧速率的影响[J].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2005

[4].周昊.菠菜光系统II颗粒结合的蛋白酶分离纯化与性质研究[D].四川大学.2002

[5].刘科,孙健,徐英凯,陈中伟,张启元.光系统Ⅱ颗粒内单线态氧诱导产生超氧阴离子自由基[J].植物学报.2001

[6].容寿榆,俞国强,单晓亮,马剑.蓝藻藻胆体与菠菜光系统Ⅱ颗粒之间的能量传递[J].植物学报.1998

[7].张立新,梁厚果.光系统Ⅱ颗粒放氧的钙激活和钙定位[J].植物生理学报.1998

[8].郑洪武,张文,杜林方,黄岂平,林宏辉.与光系统Ⅱ颗粒结合的蛋白酶的进一步分析[J].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

[9].杜林方,张立新,林宏辉,梁厚果.与光系统Ⅱ颗粒结合的对DTT敏感的蛋白酶的纯化和性质[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1996

[10].杜林方,张立新,梁厚果.与光系统Ⅱ颗粒结合的蛋白酶的初步分析[J].科学通报.1993

论文知识图

互相关法原理框图光纤动态光散射系统结构加工2小时后工件表面形貌金免疫层析试条结构示意图紫外光诱导纳米颗粒胶体射流抛光试验...未加工单晶硅表面的AFM检测结果

标签:;  ;  ;  ;  ;  ;  ;  

光系统颗粒论文_周峰,华春,郑春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