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建筑作为气候和能量的调节器,其围护结构具有对自然元素选择性接收和内外环境交互调控的性能。在与气候环境的适应而不是对抗的过程中,围护结构需具备更为复杂的与环境相互影响和作用的机制,本文将其归纳为"建筑围护性能机理"。根据其中主要作用与反馈路径总结出的设计策略——被动式气候调节腔层、热质动态调蓄、生态介质表皮和光热平衡遮阳,构成了交互式表皮设计的关键技术,体现出绿色建筑在表皮层面回归建筑学本体的方法路径。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吴浩然,张彤,孙柏,马驰
关键词: 环境调控,建筑围护性能机理,交互式表皮,被动式气候调节腔层,热质动态调蓄,生态介质表皮,光热平衡遮阳
来源: 建筑师 2019年06期
年度: 2019
分类: 工程科技Ⅱ辑
专业: 建筑科学与工程
单位: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批准号:2016YFC0700200)资助
分类号: TU111.4
页码: 25-34
总页数: 10
文件大小: 2507K
下载量: 212
相关论文文献
- [1].热质理论及其应用研究进展[J]. 中国科学基金 2014(06)
- [2].木材干燥过程热质迁移数学模型研究现状[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5(07)
- [3].热质同传实验系统设计[J].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4(07)
- [4].蒸发毛细弯液面热质传输特征及其稳定性分析[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2010(03)
- [5].热波现象的热质理论研究[J]. 中国科学(E辑:技术科学) 2009(04)
- [6].基于热质运动概念的普适导热定律[J]. 物理学报 2008(07)
- [7].适用于金属材料的热质两步模型及普适导热定律[J].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13(04)
- [8].基于热质理论的热波传递现象研究[J].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08(08)
- [9].围护结构热质耦合传递对热物性参数的影响[J]. 太阳能学报 2013(11)
- [10].热质墙体在我国的热适应性研究[J]. 建筑科学 2010(02)
- [11].开放系统下饱和正冻土热质迁移的数值分析[J]. 冰川冻土 2011(04)
- [12].围护结构热质耦合传递对室内环境的影响[J]. 热科学与技术 2010(03)
- [13].热质循环能量回收系统初步分析及应用[J]. 制冷空调与电力机械 2009(06)
- [14].弹道扩散导热的热质模型[J]. 科学通报 2015(24)
- [15].从热质理论到能质理论[J].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12(03)
- [16].微尺度热质输运强化槽道多孔结构制造及性能研究[J]. 金属加工(冷加工) 2015(10)
- [17].围护结构热质耦合传递实验研究[J]. 太阳能学报 2010(07)
- [18].圆竹作为热质传输管道热性能的测试及分析[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1(09)
- [19].利用XRD和热质联用技术对巴戟天不同部位的分析[J].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4)
- [20].膜换湿过程热质耦合的分析与模拟[J].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10(11)
- [21].非锚固式大型立式热质储罐强度分析[J].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6)
- [22].红枣热风干燥试验过程的热质衡算及经济效益分析[J]. 农机化研究 2015(09)
- [23].基于异味问题的热质循环热回收系统优化方案[J]. 建筑热能通风空调 2016(04)
- [24].关于建筑热质对太阳能空气采暖建筑热稳定性影响的研究[J]. 太阳能学报 2012(10)
- [25].析湿工况下开缝翅片管换热器空气侧热质比拟关系特性分析[J]. 机械工程学报 2008(02)
- [26].白菜真空预冷热质迁移模型及实验研究[J]. 真空 2010(06)
- [27].膜过程中热质耦合传递分析[J]. 化工学报 2008(04)
- [28].微尺度热质输运强化槽道多孔结构制造及性能研究[J]. 机械工程学报 2015(06)
- [29].基于热质理论的纳米系统热整流现象[J].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13(09)
- [30].基于热质联用技术的塔河道路沥青性能分析[J].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2008(06)
标签:环境调控论文; 建筑围护性能机理论文; 交互式表皮论文; 被动式气候调节腔层论文; 热质动态调蓄论文; 生态介质表皮论文; 光热平衡遮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