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沿海城市大气臭氧的本地生成过程及其对前体物的敏感性

一个沿海城市大气臭氧的本地生成过程及其对前体物的敏感性

论文摘要

在威海市两个采样点用苏码罐采集了全空气样品,利用三级冷阱预浓缩-GC/MS方法离线测定了空气样品中109种大气挥发性有机物(VOCs).使用基于观测的MCM机理大气化学模式(OBM-MCM)分析了大气臭氧生成对VOCs组分的敏感性及本地生成过程.结果表明:观测期间两个采样点的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s)平均浓度分别为27.84×10-9和17.85×10-9,对TVOCs贡献最大的均是烷烃.模拟分析表明,大气臭氧生成与前体物的控制关系存在空间差异性,在一个观测点受VOCs控制,而在另一个观测点受NOx和VOCs共同控制;模拟结果还表明,臭氧生成对活性烃类最为敏感,但是,含氧有机物、卤代烃和高碳烷烃对臭氧生成的影响和贡献也不可忽视;此外,计算了日平均臭氧净生成速率P(O3)net,分别为6.41×10-9h-1和3.22×10-9h-1,臭氧的本地生成过程扮演重要角色.

论文目录

  • 1 引言(Introduction)
  • 2 采样和分析(Sampling and analysis)
  • 3 基于观测的MCM机理大气化学模型(OBM-MCM模型)
  • 4 结果(Results)
  •   4.1 观测期间VOCs谱图和浓度特征
  •   4.2 臭氧生成的敏感性分析
  •   4.3 AHCs对臭氧生成的影响和贡献
  •   4.4 臭氧的本地生成过程
  • 5 结论(Conclusions)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马伟,王章玮,郭佳,张晓山

    关键词: 城市大气臭氧,挥发性有机物,相对反应增量活性

    来源: 环境科学学报 2019年11期

    年度: 2019

    分类: 工程科技Ⅰ辑

    专业: 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

    单位: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No.2017YFC0210106,2016YFC0203200)

    分类号: X515

    DOI: 10.13671/j.hjkxxb.2019.0157

    页码: 3593-3599

    总页数: 7

    文件大小: 2433K

    下载量: 287

    相关论文文献

    • [1].大气臭氧污染防治标准化措施探讨[J]. 中国标准化 2017(06)
    • [2].浅谈大气臭氧污染防治措施[J]. 城市地理 2017(20)
    • [3].大气臭氧污染特征分析及其治理措施探究[J].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20(08)
    • [4].沈阳市低空大气臭氧污染防治办法[J]. 环境科学导刊 2017(S1)
    • [5].大气臭氧污染防治措施探讨[J]. 化工设计通讯 2016(09)
    • [6].大气臭氧污染机制分析[J]. 低碳世界 2019(06)
    • [7].关于大气臭氧污染特征及其治理措施的相关研究[J]. 环境与发展 2018(06)
    • [8].大气臭氧污染机制分析[J]. 环境与发展 2017(05)
    • [9].兰州地区大气臭氧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研究[J]. 地球与环境 2018(04)
    • [10].基于紫外吸收的单光室大气臭氧浓度分析仪[J]. 自动化与信息工程 2017(02)
    • [11].我国南北两地臭氧观测数据处理及时序变化特征[J]. 绿色科技 2020(20)
    • [12].泰安市大气臭氧污染特征及敏感性分析[J]. 环境科学 2020(08)
    • [13].近几年拉萨上空大气臭氧变化特征(英文)[J].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3(09)
    • [14].北京市顺义区大气臭氧对居民每日死亡的影响[J]. 环境与健康杂志 2019(04)
    • [15].乌审召地区大气臭氧污染对气候影响的定量化数值模拟研究[J].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19(08)
    • [16].地基与星载仪器观测大气臭氧总量分析[J].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17(02)
    • [17].西北太平洋地区大气臭氧柱总量的时空分布特征[J].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18(01)
    • [18].东亚低纬地区局地Hadley环流特征及其与大气臭氧的关系[J]. 热带气象学报 2012(04)
    • [19].大气臭氧:天然分布、人为影响及其健康损害[J]. 科技导报 2018(15)
    • [20].大气臭氧污染特征及其治理措施的实践思考[J]. 低碳世界 2020(07)
    • [21].主成分和回归分析方法在大气臭氧预报的应用——以北京夏季为例[J]. 环境科学学报 2010(06)
    • [22].近几年拉萨上空大气臭氧变化特征[J]. 安徽农业科学 2013(15)
    • [23].AIRS/TOVS/TOMS反演的臭氧总量的对比分析[J]. 遥感学报 2008(01)
    • [24].大气臭氧污染植物指示研究进展[J]. 世界林业研究 2018(03)
    • [25].东亚低纬地区大气臭氧时空分布特征[J].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2)
    • [26].兰州市大气臭氧与其前体物及气象因子相关性研究[J]. 环境科学研究 2019(12)
    • [27].德庆县城区夏秋季近地层大气臭氧污染特征[J]. 科技创新导报 2017(12)
    • [28].北京地区大气臭氧与氮氧化物测量分析[J]. 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 2012(05)
    • [29].大气臭氧的作用与主要研究进展[J]. 智能城市 2016(09)
    • [30].NCAR MM模式对天津市夏季大气臭氧敏感性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5(05)

    标签:;  ;  ;  

    一个沿海城市大气臭氧的本地生成过程及其对前体物的敏感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