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防细菌论文_杨艳敏,张松洋,何昊,张贺,黄雪

导读:本文包含了生防细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细菌,芽孢,生物防治,西沙群岛,杆菌,流胶病,棉铃。

生防细菌论文文献综述

杨艳敏,张松洋,何昊,张贺,黄雪[1](2019)在《桃流胶病拮抗细菌HAR3的鉴定及其生防效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B. rhodina和B. obtuse)是引起桃流胶病的主要病原菌,危害桃树主干和枝条,发病部位会有胶状物溢出,流胶严重时导致树势衰弱,甚至死亡。本研究试图从桃树体内分离筛选对桃流胶病病原菌具有拮抗作用的内生细菌,探究其在桃苗内的定殖能力及对桃流胶病的防治效果,以期为桃流胶病的有效防治提供新思路。用于分离内生细菌的样品采集于华中农业大学桃园基地内3年生的健康普通桃树;以接种桃流胶病病原菌B. dothidea XNHG-241为对照,通过平板对峙培养法和抑菌率比较,确定高效拮抗桃流胶病病原菌的内生细菌;通过16S rRNA和gyrB基因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并结合形态学观察,鉴定拮抗内生细菌;采用接合转移的方法,构建带有荧光标记的菌株,用于后续的根系定殖分析;通过浇灌和浸根两种方式,利用标记的菌株悬液处理盆栽桃苗,于1、3、5、7 d,利用PCR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查菌株在根系的定殖情况,同时将不同处理组的根、茎、叶碎片研磨后涂布在抗性平板上,于30、90、180、360d,统计定殖数量;待标记的菌株在桃幼苗上定殖120d,测定不同处理桃苗的株高、茎粗和干重等生物增量,同时接种致病能力强的桃流胶病病原菌B. rhodina JMB-122于不同处理的桃苗茎部,7 d后测病斑长度。从桃树根部分离筛选到1株对桃流胶病病原菌具有较好拮抗作用的菌株,命名为HAR3,其抑菌率高达71.4%,经鉴定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HAR3菌株不仅对桃流胶病病原菌具有很好的拮抗作用,还可抑制引起桃和柑橘病害的病原菌Botrytiscinerea、Monilinia fructicola、Colletotrichum higginsianum、Penicillium digitatum和Geotrichum citri-aurantii的生长。构建的荧光标记菌株HAR3-GFP能够稳定表达绿色荧光,且质粒的转入不影响其对桃流胶病病原菌的抑制效果。根系定殖分析发现,浇灌和浸根处理后均能观察到明显的荧光菌落聚集,其中浇灌组荧光菌落较密集,而浸根组荧光略稀疏;通过涂布法统计发现,浇灌和浸根处理的组织中均分离到HAR3-GFP菌落,且浇灌中菌落高于浸根。其次,桃苗根和茎中HAR3-GFP的定殖数量高于叶片,1年后HAR3-GFP定殖数量依然大于2.1×103 CFU·g-1。桃苗接种试验发现,与对照相比,浇灌处理桃苗的病斑长度显着减少。同时浇灌处理桃苗的株高、茎粗和干质量等生物增量与浸根和对照的桃相比均显着增加。(本文来源于《中国园艺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暨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10-21)

马凤娟,孙杰,徐培智,解开治,李夏[2](2019)在《生防菌XP1对香蕉枯萎病防效及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生防菌解淀粉芽孢种菌XP1对香蕉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揭示生防菌防治香蕉枯萎病的土壤微生物学机制,为利用生防菌防控香蕉枯萎病提供理论参考。【方法】试验设3个处理:CK,健康蕉园+每株0.5 L灭菌PDA培养基灌根+每株0.5 L灭菌LB培养基灌根;DI,健康蕉园+香蕉枯萎病菌(菌液浓度1×10~9个/mL,接种量0.5 L/株)+每株0.5 L灭菌LB培养基;TR,健康蕉园+香蕉枯萎病菌(菌液浓度1×10~9个/mL,接种量0.5 L/株)+生防菌(菌液浓度1×10~9个/mL,接种量0.5 L/株)。利用Illumina Hiseq 2500高通量测序平台,对3个处理香蕉植株的根际土壤分别提取总DNA并构建16S rDNA基因文库,进而对微生物群落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生防菌XP1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效试验结果显示,CK处理香蕉植株无发病现象;DI处理在接种香蕉枯萎病菌后蕉园的发病率达95.0%,病情指数为68.3;TR处理接种生防菌后蕉园的发病率为13.3%,病情指数降低至10.8,防治效果达84.2%。共测序获得886890个有效序列,在97%的相似水平下聚类后获得61660个OTUs,归属于40个细菌门。3个处理的OTUs数量表现为CK>DI>TR。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绿弯菌门(Chloroflexi)、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OD1、硝化螺旋菌门(Nitrospirae)、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是3个处理共有的菌门,其中变形菌门是CK、DI和TR处理的优势菌门,分别占各自相对丰度≥1%物种的32.21%、28.94%和53.78%。TR处理的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均显着低于CK和DI处理(P<0.05,下同),Dominance指数显着大于CK和DI处理,Chao1指数和Observed species指数大于DI处理、小于CK处理;接种生防菌后,TR处理的Chao1指数和Observed species指数较DI处理分别提高7.3%和0.7%。【结论】接种生防菌XP1能有效防控大田香蕉枯萎病的发生,提高香蕉根际土壤细菌物种丰富度和有益菌比例,促进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特征向健康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特征的方向演替,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本文来源于《南方农业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鹿秀云,李宝庆,张晓云,郭庆港,马平[3](2019)在《棉铃疫病生防细菌筛选、鉴定及制剂防治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有效防治由苎麻疫霉Phytophthora boehmeriae引起的棉铃疫病,采用平板对峙培养法、离体试验和田间小区试验对棉花、玉米、番茄、黄瓜等作物根围细菌进行筛选,结合形态学观察、16S rDNA序列分析及Biolog微生物自动鉴定系统对筛选出的生防细菌进行分类鉴定,并通过离体试验对优秀生防菌2种制剂的防治效果进行评价。拮抗细菌初筛试验结果表明,在供试的1 250株作物根围细菌中,399株细菌菌株有良好的抑菌能力,其中40株拮抗细菌菌株抑菌率在80.00%以上,菌株HMB22922抑菌能力突出,对棉铃疫病菌的抑菌率为85.71%,抑菌带宽10.0 mm。室内筛选试验结果表明,菌株HMB22922、HMB23917和HMB21405的病情指数显着低于空白对照,与化学药剂对照间差异不显着,人工接种苎麻疫霉5 d和7 d后,3株菌株对棉铃疫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3.92%、69.58%、56.54%和81.34%、66.67%、64.60%。田间筛选试验结果表明,菌株HMB22922培养液对棉铃疫病的田间防治效果为47.12%~58.64%,优于其它2株供试菌株,与化学药剂的防治效果相当且防治效果稳定。生防菌株HMB22922经形态学观察、序列分析和和微生物鉴定系统被鉴定为萎缩芽胞杆菌Bacillus atrophaeus。人工接种苎麻疫霉5、7和12 d时,以菌株HMB22922为有效成分的2.5′109 CFU/mL萎缩芽胞杆菌悬浮剂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6.33%、78.66%和64.44%,均优于其相同菌量培养液的防治效果。(本文来源于《植物保护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王星,杨俊,曹卫华,魏兰芳,姬广海[4](2019)在《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生防菌株筛选和田间防治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筛选防治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生防菌株,通过平板对峙试验、温室及田间试验,测定了4个菌株对水稻促生和防治细菌性条斑病的效果。通过平板对峙试验明确了4株生防菌株抑菌活性;温室试验中,除生防菌LH外,其他3株生防菌的发酵液处理后的水稻幼苗的株高、根系、鲜重均显着高于对照。接种结果显示接种病原菌前喷施生防菌防效最好。生防菌L1在3个不同试验田中防效均达到55%以上,同时增产效果达到10%以上,显着高于其他处理。研究表明,生防菌L1不仅可以用于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生物防治,而且可以促进水稻生长,具有较好的生产应用潜力。(本文来源于《中国生物防治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李凤芳,许萌杏,袁高庆,林纬,吴小刚[5](2019)在《番茄立枯病生防细菌的筛选及其生防机制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番茄立枯病(Tomato damping-off)是番茄苗期重要的土传病害之一,目前防治该病害的方法主要是通过使用化学药剂来加强苗期管理,但长期使用化学药剂会产生防效下降以及污染环境问题。本研究在筛选出对番茄立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具有较强抑制作用的生防细菌的基础上,初步分析备选菌株的生防机制,为探讨利用生防菌防治番茄立枯病奠定基础。结果表明,采用土壤稀释分离法,从广西以及北京市的7不同乡镇采集到105份土样中,共分离到2 929个细菌菌株;通过平板对峙法,获得对番茄立枯病菌有较强抑制作用(抑菌圈直径0.5~3.5cm)的细菌103株;根据抑菌圈直径大小,对其中抑菌作用较强的48个菌株进行了盆栽生测试验,菌株B11-4对番茄立枯病的室内防治效果最好,达75.9%。根据生理生化鉴定,结合16S rDNA鉴定结果,将菌株B11-4鉴定为绿针假单胞菌(Pseudomonas chlororaphis)。通过光学显微镜与扫描电镜观察,菌株B11-4处理的病原菌菌丝表现出严重变形,或缢缩或膨大。利用抗利福平的诱变菌株B11-4~(Ri)(对番茄立枯病菌的抑制作用与野生菌株相同)检测该菌株在番茄根部的定殖能力,将初始浓度为10~8CFU/mL的菌株B11-4~(Ri)淋到番茄植株的根部,45d后,番茄植株的根围土中含菌株B11-4的量为4.75×10~3CFU/g土,淋根60d后,含菌量依然达3.1×10~3CFU/g土。用结晶紫染色的方法对该菌株产生物膜(biofilm)能力测定,其与对照菌株荧光假单胞菌2P24的生物膜产生量处于相同水平。采用PCR方法对菌株B11-4抗生素吩嗪-1-羧酸(phenazine-1-carboxylic acid,PCA) 2,4-二乙酰基间苯叁酚(2,4-diacetylphloroglucinol,2,4-DAPG)、藤黄绿脓菌素(pyoluteorin,PLT)和吡咯菌素(pyrrolnitrin,PRN)的基因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菌株B11-4含有编码产生PCA和PRN基因,不含有编码产生2,4-DAPG和PLT的基因,推测菌株B11-4可能产生PCA和PRN,可能不产生2,4-DAPG和PLT。采用Salkowski比色法测定该菌株产生促生物质生长素(auxin,IAA)情况,结果表明该菌株可产生IAA。采用平板检测的方法检测该菌株铁载体(siderophores)、蛋白酶(protease)产生情况,结果显示该菌株可产生铁载体、可形成较为明显的蛋白水解圈。综上所述,菌株B11-4对番茄立枯病有较好的室内防治效果,该菌株主要通过抑制病原菌菌丝生长、稳定定殖于植物根围、产生抗生素、促生物质、蛋白酶等物质来发挥其生防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9-07-20)

喻群芳,漆艳香,张辉强,张贺,蒲金基[6](2019)在《杧果细菌性黑斑病生防菌的筛选及防治效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杧果细菌性黑斑病是杧果生产中为害最严重的病害之一,该病害由柑橘黄单胞菌杧果致病变种(Xanthomonas citri pv.mangiferaeindicae)引起,主要为害杧果叶片、枝条、花芽和果实。杧果细菌性黑斑病在我国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福建、四川等杧果主产区普遍发生。一般造成产量损失达15%~30%,严重时高达50%以上。对该病的防治主要是化学农药防治,而化学防治会增加杧果质量安全和环境污染风险,且容易使病原菌产生耐药性等问题,因此寻找安全高效的防治方法对于提高杧果的产量和质量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从病害的生物防治的角度出发,对荧光假单胞菌、蜡质芽孢杆菌、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和绿针假单胞菌等4种生防菌对杧果细菌性黑斑病的抑菌能力和田间防效进行测定,4种生防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6.51 mm、24.12 mm、23.78 mm和20.32mm。田间防效测定结果表明,4种生防菌均能有效防治杧果细菌性黑斑病,其中荧光假单胞菌的效果最好,平均防效达到64.04%,其次是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蜡质芽孢杆菌和绿针假单胞菌,平均防效为62.84%、60.80%和60.13%。(本文来源于《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9-07-20)

王义,李敏,赵超,高兆银,李春霞[7](2019)在《西沙群岛土壤生防细菌分离鉴定及抑菌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西沙群岛是中国南海四大群岛之一,由永乐群岛和宣德群岛组成,属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西沙群岛常年高温高湿,且各岛礁相对独立,人为干预少,热带盐生植物资源丰富,潜在的植物生防微生物资源巨大。2018—2019年,本实验从12个岛礁(宣德群岛6个岛礁,永乐群岛6个岛礁)共收集36份土样,从中分离获得400株细菌分离物。以草海桐叶斑病菌(Alternaria longipes)为靶标,通过PDA平板对峙法,从中筛选出抑菌效果明显的菌株21株,通过形态学及16S rDNA序列测定,鉴定为链霉菌(Streptomyces spp.)和芽孢杆菌(Bacillus spp.),分别是14株和7株。以鉴定的21株菌为生防菌株,以4种西沙原植物主要病原真菌A.longipes、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Lasiodiplodia theobromae和Phomopsis liquidambari为靶标菌株,进行PDA平板对峙培养试验。结果表明,3株链霉菌(YXD1-6、GZSD2-1和NZSZ-1)对4种病原菌的菌丝生长抑制率均大于60%,其中YXD1-6对Alongipes的抑菌效果最好,达到72.15%。3株芽孢杆菌(YXDZ-1、JQDZ-3和GQDZ-1)对4种病原菌的菌丝生长抑制率大于50%,其中GQDZ-1对C.gloeosporioides的抑菌效果最好,达到67.46%。本研究为热带岛礁植物病害生防资源的挖掘提供了数据资料,为热带岛礁植物生物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9-07-20)

厉彦芳,谢菁菁,王春阳,赵秀香[8](2019)在《生防细菌B8抗病毒活性物质的分析及其作用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侧孢短芽孢杆菌(Brevibacillus laterosporus)具有繁殖快、营养简单、孢子形成能力强、抗逆性强、易在土壤中定殖等特点,是一类广泛应用的生防菌。目前,国内外已报道其具有杀线虫、抗菌、生产赖氨酸、溶磷、降解有机物以及抗肿瘤的作用。这类细菌具有明显的杀线虫作用,但对其抗病毒活性及其作用机理研究较少。侧孢短芽孢杆菌B8是一株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具有拮抗作用的生防菌,研究发现该菌株对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具有很强的体外钝化作用。本研究从侧孢短芽孢杆菌B8的发酵液中分离纯化出一种蛋白类的抗病毒活性物质,根据该蛋白的质谱结果克隆得到blb8基因,并在大肠杆菌BL21 (DE3)中成功表达及纯化了相对分子质量约为12.8 ku的融合重组蛋白。笔者研究了重组蛋白BLB8对TMV的体外钝化作用及诱导烟草产生系统抗病性。将重组蛋白BLB8与TMV粒子进行体外钝化处理,使用透射电镜观察TMV粒子和半叶法接种心叶烟,结果表明重组蛋白BLB8能够破坏TMV粒子的外壳结构,使其发生断裂;当浓度为200μg/mL时,对心叶烟的枯斑抑制率达到80%以上。通过半定量检测HSR203J基因在注射重组蛋白BLB8的烟草叶片中的表达情况,证明了BLB8能够引起烟草叶片产生典型的HR反应。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RT-qPCR)技术检测重组蛋白BLB8对TMV积累量的影响及对烟草防御相关基因的诱导作用,结果表明使用重组蛋白BLB8处理的烟草TMV的积累量较对照低,烟草防御相关基因PR5、PR1a、PAL、NPR1、COI1和PDF1.2均出现不同程度地上调表达。表明BLB8可激发烟草防卫反应,诱导烟草产生系统抗性,提高烟草对病毒的抗性。(本文来源于《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9-07-20)

吉沐祥,王晓琳,黄洁雪,吴祥,陈宏州[9](2019)在《草莓枯萎病菌拮抗细菌JX-13的鉴定及生防效果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明确生防菌株JX-13的分类地位,评价其对草莓枯萎病的生防效果,依据JX-13菌株形态、生理生化特性、16S rRNA和gyrB基因碱基序列同源性对其进行分析鉴定,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田间试验评价其对草莓的促生作用和枯萎病生防效果。结果表明,JX-13菌株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均与芽孢杆菌很接近,16S rRNA和gyrB基因碱基序列分析发现,JX-13菌株在系统发育树中与Paenibacillus polymyxa strain IIF5SW-B3属于一个类群,相似性高达99.00%。发酵加工的1×10~(10) CFU/g JX-13可湿性粉剂(WP)和1×10~(10) CFU/g枯草芽孢杆菌WP对草莓枯萎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中质量浓度(EC_(50))分别为19.977μg/ml和41.409μg/ml。对草莓繁苗田进行2次灌根处理,JX-13 WP 500倍液处理对草莓植株有明显促生作用,对草莓枯萎病的防治效果达96.03%。定植当天和第7 d对定植田进行2次灌根处理,药后50 d、80 d分别进行田间调查,JX-13 WP 500倍液对草莓枯萎病防治效果分别为100.00%和68.94%。菌株JX-13被鉴定为多黏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其发酵液加工的1×10~(10) CFU/g WP在草莓繁苗田和定植田中具有防治枯萎病和促生的作用。(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苏静,李双明[10](2019)在《土传病原真菌及其生防细菌的分离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平板稀释涂抹法从甘肃农业大学草坪实训基地土壤分离得到18株真菌分离物,按照菌落形态特征将其归类为5种真菌并编号为GSAF1、2、3、4和5,通过黑麦草离体组织和皿内幼苗接种土传真菌分离物,明确了3种土传病原真菌GSAF1,4和5,根据其形态特征将它们分别鉴定为链格孢属(Alternaria sp.)、立枯丝核菌(Rhizotonia solani)和镰孢属(Fusarium sp.)。共从土壤中分离得到12株细菌分离物,编号为ZSR20-ZSR32,采用皿内拮抗法筛选到3株拮抗细菌,分别为ZSR26,30和32菌株,其中菌株ZSR30的抑菌能力略高于菌株ZSR32,对3种土传病原真菌的抑菌率均高于30%,对立枯丝核菌的抑菌率达36.2%;ZSR32菌株对3种病原真菌也有一定的抑菌作用;ZSR26对3种土传病原真菌的拮抗抑菌作用较低,抑菌率均小于20%。结合形态学和16S rDNA分子鉴定方法,初步将ZSR26,30和32均鉴定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本文来源于《草原与草坪》期刊2019年03期)

生防细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研究生防菌解淀粉芽孢种菌XP1对香蕉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揭示生防菌防治香蕉枯萎病的土壤微生物学机制,为利用生防菌防控香蕉枯萎病提供理论参考。【方法】试验设3个处理:CK,健康蕉园+每株0.5 L灭菌PDA培养基灌根+每株0.5 L灭菌LB培养基灌根;DI,健康蕉园+香蕉枯萎病菌(菌液浓度1×10~9个/mL,接种量0.5 L/株)+每株0.5 L灭菌LB培养基;TR,健康蕉园+香蕉枯萎病菌(菌液浓度1×10~9个/mL,接种量0.5 L/株)+生防菌(菌液浓度1×10~9个/mL,接种量0.5 L/株)。利用Illumina Hiseq 2500高通量测序平台,对3个处理香蕉植株的根际土壤分别提取总DNA并构建16S rDNA基因文库,进而对微生物群落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生防菌XP1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效试验结果显示,CK处理香蕉植株无发病现象;DI处理在接种香蕉枯萎病菌后蕉园的发病率达95.0%,病情指数为68.3;TR处理接种生防菌后蕉园的发病率为13.3%,病情指数降低至10.8,防治效果达84.2%。共测序获得886890个有效序列,在97%的相似水平下聚类后获得61660个OTUs,归属于40个细菌门。3个处理的OTUs数量表现为CK>DI>TR。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绿弯菌门(Chloroflexi)、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OD1、硝化螺旋菌门(Nitrospirae)、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是3个处理共有的菌门,其中变形菌门是CK、DI和TR处理的优势菌门,分别占各自相对丰度≥1%物种的32.21%、28.94%和53.78%。TR处理的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均显着低于CK和DI处理(P<0.05,下同),Dominance指数显着大于CK和DI处理,Chao1指数和Observed species指数大于DI处理、小于CK处理;接种生防菌后,TR处理的Chao1指数和Observed species指数较DI处理分别提高7.3%和0.7%。【结论】接种生防菌XP1能有效防控大田香蕉枯萎病的发生,提高香蕉根际土壤细菌物种丰富度和有益菌比例,促进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特征向健康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特征的方向演替,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生防细菌论文参考文献

[1].杨艳敏,张松洋,何昊,张贺,黄雪.桃流胶病拮抗细菌HAR3的鉴定及其生防效果研究[C].中国园艺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暨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论文摘要集.2019

[2].马凤娟,孙杰,徐培智,解开治,李夏.生防菌XP1对香蕉枯萎病防效及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J].南方农业学报.2019

[3].鹿秀云,李宝庆,张晓云,郭庆港,马平.棉铃疫病生防细菌筛选、鉴定及制剂防治效果[J].植物保护学报.2019

[4].王星,杨俊,曹卫华,魏兰芳,姬广海.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生防菌株筛选和田间防治效果[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19

[5].李凤芳,许萌杏,袁高庆,林纬,吴小刚.番茄立枯病生防细菌的筛选及其生防机制初探[C].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9

[6].喻群芳,漆艳香,张辉强,张贺,蒲金基.杧果细菌性黑斑病生防菌的筛选及防治效果研究[C].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9

[7].王义,李敏,赵超,高兆银,李春霞.西沙群岛土壤生防细菌分离鉴定及抑菌作用[C].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9

[8].厉彦芳,谢菁菁,王春阳,赵秀香.生防细菌B8抗病毒活性物质的分析及其作用机理研究[C].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9

[9].吉沐祥,王晓琳,黄洁雪,吴祥,陈宏州.草莓枯萎病菌拮抗细菌JX-13的鉴定及生防效果评价[J].江苏农业学报.2019

[10].苏静,李双明.土传病原真菌及其生防细菌的分离鉴定[J].草原与草坪.2019

论文知识图

生防菌株16SrDNA(A)和gyrB基因(B)...一1领顽细菌水解酶活性(A一蛋白酶,B一几...一2AR156菌株的解磷固氮能力(A一解磷,B...生防细菌对B.dothidea菌丝生长...生防细菌与病原菌的平板对峙Fi...叁种生防细菌对灰霉病菌菌株YT...

标签:;  ;  ;  ;  ;  ;  ;  

生防细菌论文_杨艳敏,张松洋,何昊,张贺,黄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