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河口港城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河口,港城,南通,城市,港口,可达性,形态。
河口港城市论文文献综述
杨伟,陈志强,仇松祥[1](2013)在《河口港城市的区域可达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江苏南通为例,选取加权平均旅行时间为指标,借助GIS空间分析手段,分析其所处区域主要城市的可达性空间格局.结果表明:由于南通邻近上海、苏南等核心区域,加之近年经济的较快发展和交通条件的较大改善,其区域可达性显着提高.随着苏通大桥建成通车以及未来沪通公路、铁路过江通道的建立,南通在长叁角的区域可达性将进一步增强,河口港城市的区域经济辐射效应将因此得到进一步发挥.(本文来源于《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3年01期)
杨雪[2](2012)在《河口港城市新区城市特色的要素系统及提升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特色是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和区域的较为显着的特征,然而,如今城市特色的发展受到全球一体化的影响,出现了老城市的特色不断丧失,新城市缺少特色的发展窘境。沿海河口港城市因悠久的发展历史和识别性较强的地域特征成为我国对外展示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并且,随着其向海岸推移的发展趋势,临海新区也逐渐成为其城市发展的又一重心,成为对外展现城市特色的窗口以及继承老城区特色文脉的重要载体。本文在系统了解和总结国内外的城市特色相关定性和定量研究的基础上,选取河口港城市新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综述和综合分析的研究方法梳理归纳了其城市特色的影响因素和形成机制,同时,从物质要素、意识要素和产业要素叁个层面分别总结了生成其城市特色的关联要素系统。而后,通过对特色鲜明的国内外河口港城市及新区的案例研究,从对老城区城市特色的继承和自身城市特色的创新的角度出发,提出了提升其城市特色的总体策略框架和理念。此外,考虑到研究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本文选取天津滨海新区为例,在总结生成天津滨海新区的物质要素、意识要素和产业要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关联要素系统的城市特色的塑造、挖掘和保护方案,并从城市规划和非城市规划的两个不同角度提出了提升其城市特色的总体策略。(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期刊2012-11-01)
杨伟,宗跃光[3](2009)在《河口港城市港城关系建设——以长叁角港城南通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河口港城市是港口城市的特殊类型,其港城发展演变具有独特的规律,港城关系建设具有更为丰富的内涵,影响并决定着城市的健康、持续发展。当前港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在规模布局、港口产业、港口吞吐、港城用地及管理体制等方面也存在一些不足。海港建设对港城关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增强港口职能,提升港城整体地位"、"发展临海工业,优化区域产业结构"、"港城分离发展,弱化城市中心职能",以及"建设临港新城,改变地区城镇格局"等方面。(本文来源于《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9年02期)
杨伟[4](2003)在《河口港城市深水港址的选择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海港选址是一种跨学科、综合性很强的研究性工作,在沿海地区区域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中占有重要地位。当今国际航运业“船舶大型化”、“货物集装化”等发展态势,对河口港城市的深水港建设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深水港选址因而成为许多河口港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问题。目前对福州深水港选址的研究和实践中,无论是原有的八大港区比选方案还是现有的“一城四港”方案,都存在着明显的不足。 港址选择所涉及的内容很多,除考虑港址自身的自然、技术、经济条件外,更需要对其进行区域经济地理比较,进行区域乃至城市范围内的港址选择。本文以此为理论指导,主要从地理学的学科视角,分析河口港城市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特点,总结山国内外河口港城市深水港建设的主要模式;探究福州港的地域演进与发展并考察其深水港选址的历程;重点论述现有方案所存在的问题;最终提出福州东洛近陆岛港新方案,并对新方案的选址条件和总体规划、设计做出探讨。作者衷心希望作为一种有益的尝试,本文能为当前福州深水港选址提供一种新的思路。(本文来源于《福建师范大学》期刊2003-04-01)
李加林[5](1998)在《河口港城市形态演变的分析研究——兼论宁波城市形态的历史演变及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在对港口城市形态的影响因素的分析基础上,提出了港口城市形态的演变机制和河口港城市形态的演变规律。并且通过对宁波城市形态历史演变的实证分析,结合宁波城市发展的战略目标,提出了宁波城市形态的合理发展趋势(本文来源于《人文地理》期刊1998年02期)
李加林[6](1997)在《河口港城市形态演变的理论及其实证研究──以宁波市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对港口城市形态的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提出了港口城市形态的演变机制和河口港城市形态的演变规律。并且通过对宁波城市形态历史演变的实证分析,结合目前宁波港的功能定位,提出了宁波城市形态的合理发展趋势。(本文来源于《现代城市研究》期刊1997年06期)
河口港城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城市特色是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和区域的较为显着的特征,然而,如今城市特色的发展受到全球一体化的影响,出现了老城市的特色不断丧失,新城市缺少特色的发展窘境。沿海河口港城市因悠久的发展历史和识别性较强的地域特征成为我国对外展示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并且,随着其向海岸推移的发展趋势,临海新区也逐渐成为其城市发展的又一重心,成为对外展现城市特色的窗口以及继承老城区特色文脉的重要载体。本文在系统了解和总结国内外的城市特色相关定性和定量研究的基础上,选取河口港城市新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综述和综合分析的研究方法梳理归纳了其城市特色的影响因素和形成机制,同时,从物质要素、意识要素和产业要素叁个层面分别总结了生成其城市特色的关联要素系统。而后,通过对特色鲜明的国内外河口港城市及新区的案例研究,从对老城区城市特色的继承和自身城市特色的创新的角度出发,提出了提升其城市特色的总体策略框架和理念。此外,考虑到研究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本文选取天津滨海新区为例,在总结生成天津滨海新区的物质要素、意识要素和产业要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关联要素系统的城市特色的塑造、挖掘和保护方案,并从城市规划和非城市规划的两个不同角度提出了提升其城市特色的总体策略。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河口港城市论文参考文献
[1].杨伟,陈志强,仇松祥.河口港城市的区域可达性研究[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
[2].杨雪.河口港城市新区城市特色的要素系统及提升策略研究[D].天津大学.2012
[3].杨伟,宗跃光.河口港城市港城关系建设——以长叁角港城南通为例[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4].杨伟.河口港城市深水港址的选择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
[5].李加林.河口港城市形态演变的分析研究——兼论宁波城市形态的历史演变及发展[J].人文地理.1998
[6].李加林.河口港城市形态演变的理论及其实证研究──以宁波市为例[J].现代城市研究.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