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阻抗匹配平衡变压器的负序电流(论文文献综述)
吴肇恒[1](2019)在《Vv牵引供电系统电能质量综合治理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受正向高速化发展的电气化铁路的影响,周边电网电能质量问题日益突出,这会对居民用电、工厂生产等造成效率和安全问题。因此治理电力牵引的电力污染问题是当今一重要课题。本文对治理电铁电能质量负序、无功、谐波的各种方法和原理进行了介绍分析,并以铁路功率调节器(RPC)为主要研究对象。具体内容如下:首先简述了铁路电力牵引基本结构,叙述目前牵引系统电力污染状况,分析交-直型及交-直-交型机车的电能质量,详述牵引系统中Vv联结变压器等几种变压器,比较了国内外不同的几种治理措施,如改进电网、加装铁路功率调节器(RPC)等。然后,本文的研究重点在Vv变压器下的铁路功率调节器,对其原理、特点、应用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包含推导Vv变电气特征公式;从向量图分析RPC治理无功、负序的原理,建立完全补偿模型和不完全补偿时量化补偿程度的数学模型;分析治理负序、无功和谐波有源与无源混合方案;阐述无源LC滤波器的一般设计思路,并以一PQMS工程样机展示了RPC的实际应用效果。接着,介绍VSC的调制方式进行后,提出基于多绕组变压器耦合多重化RPC的载波移相调制(CPS-SPWM),展示了其能效于多倍开关频率及多电平变流器的特点,并用以双边傅里叶变换为基础的含贝塞尔函数的数学公式进行了SPWM及CPS-SPWM谐波描述,分析了CPS-SPWM较于SPWM能抑制大量谐波的原理,且进行了仿真验证。对RPC幅相控制策略的功率变化规律进行数学分析,其中考虑了VSC交流侧电抗及内阻,建立设备收发有功、无功与SPWM调制波参数的严谨数学关系式,揭示幅相控制下功率随参数变化规律及有功、无功耦合状况。分析介绍几种常见的控制后,建立基于PI控制器的幅相控制下的全RPC系统仿真模型,模型包含实时基于对负荷测量的补偿功率给定值计算、RPC有功无功PI控制环、BTBC直流电容恒定控制环。本文的作者发现RPC补偿效果未达到负序、无功的完全治理,于是对Vv-RPC治理电能质量的误差做了定性分析,也对传统补偿策略的不完美之处进行了剖析,提出传统控制方式存在一些缺陷,并为解决提出了基于幅相控制改进方案,设计了一种RPC两相对称的控制方式,且引入电网侧电能质量作补偿微调。最后,提出基于RPC的Vv-RPQMS原理样机,进行了BTBC串联电抗器、直流电容器等参数设计,搭建simulink模型进行全系统仿真。仿真验证了本文所述的CPS-SPWM调制、PI控制器及幅相控制等各种用于RPC的控制技术的可行性,证实了Vv-RPQMS装置的有效性,也验证了所提出的对称的、引入电网侧信息的新控制方法对更进一步改善电能质量中负序、无功问题的有效性。
李胜[2](2019)在《基于网侧功率因数的电铁潮流控制器功率分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速发展的电气化铁路运输系统,在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交通服务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提供便捷出行,同时伴随而来的是影响公共电网和牵引网自身安全、稳定、高效运行的电能质量问题。电铁潮流控制器在改善牵引供电系统电能质量问题方面的特有性能,展示了其在工程推广应用中的巨大潜能。本文以电铁潮流控制器补偿功率对网侧功率因数的影响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其工作原理和数学模型,针对补偿功率对节容率、电压不平衡度、供电臂端口电压波动以装置损耗等问题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首先,本文介绍了国内外治理牵引供电系统电能质量的几种常见的方案及其性能特点,结合国内外电铁潮流控制器发展历史,简单阐述了其基本功工作原理,并在控制算法优化和拓扑结构优化两方面总结了其容量优化措施的适用范围和节容效率。其次,通过对比牵引供电系统中常用的几种牵引变压器的接线形式和高低压侧电压相量图,给出了常规补偿功率的计算方法及其弊端,并结合网侧三相功率因数的公式定义和供电部门对电力用户功率因数的考核标准,创新性地推导出适用于任何接线形式牵引变压器的电铁潮流控制器两侧补偿功率与网侧功率因数的数学模型以及电流不平衡度的代数表达式。通过数据模型可以量化补偿后的无功、负序效果,其物理意义清晰明确,利用并网点对两者考核标准的宽裕度可以降低补偿功率大小进而减小容量需求。然后,根据实测负荷数据的分布规律,以补偿后的网侧三相电流相量的相角为切入点,基于YNvd平衡变压器绘制出电铁潮流控制器设计容量与三相功率因数角不同组合的曲面图,设计出由最低曲面构成的最佳补偿模式。将实测机车负荷数据考核设计的补偿功率分配方案,分析了系统的性能,以概率统计方法验证了最佳补偿模式的正确性,以及该方案在确定无源装置容量参与混合治理电能质量问题时的指导性统计数据。同时介绍了针对单相机车负荷功率的检测方法和单相变流器的控制方案。最后,设计并搭建了基于YNvd平衡变压器的2×5kW铁路潮流控制器的牵引供电系统实验原理样机,详细介绍了系统的电路拓扑结构、元器件参数、控制参数以及模拟机车负荷的操作方案。详细对比分析了三种常见机车负荷采用最佳补偿模式的补偿效果,验证了本文所提方案理论上的正确性,该原理样机给大功率电铁潮流控制器在工程上的推广应用和调试方法提供了重要参考,也展示了本文提出的功率分配方案的实际工程应用价值。
李永胜,邹烨[3](2018)在《电气化铁路牵引变压器电流不平衡度与负载运行特性研究》文中指出对YNd11接线牵引变压器和阻抗匹配牵引变压器的电流不平衡度进行研究,分析电气化铁路牵引变压器在不同情况下的负载运行特性,研究并总结在不同运行情况下电流不平衡度的变化规律,验证理论分析的正确性,为牵引变压器的选用提供理论依据。
任韬[4](2018)在《机车车辆厂内AC27.5kV牵引供电系统设计方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于我国电气化铁路供电制式统一为单相27.5kV电压,国内所有在正线上运行的列车均为27.5kV受流取电。因此在机车车辆制造企业中是就存在了这种特种电压制式。但又与铁路运营正线有所不同的是,在机车车辆厂中是没有所谓的上下行关系,所以厂内只有单相供电,因此会有变压器一次侧三相不平衡的现象出现。现有机车车辆厂对单相27.5kV牵引电源的要求越来越高,继续解决AC27.5kV不平衡的问题就显得十分必要和有研究价值。机车车辆厂内AC27.5kV电压的主要矛盾是厂内既想让牵引负荷足够的大,又不想因为牵引负荷过大影响进线侧10kV电网的稳定性。因此如何解决此问题,就成了我们为机车车辆厂内设计牵引供电系统的重点。为了在今后设计工作中更好的为业主提供高质量AC27.5kV牵引供电设计方案,在此进行深入研究。本论文将重点分四大部分,分别为:不同种类变压器的负序特性及对电网影响、移相阻抗匹配平衡变压器形式主变压器的设计、AC27.5kV牵引供电系统的设计、AC27.5kV牵引供电系综合自动化保护的设置。通过这几部分详细说明现在机车车辆厂内为什么广泛采用移相阻抗匹配平衡变压器形式的主变,以及各系统是如何设计的。其中重点说明牵引变压器及补偿装置这部分内容,因为牵引变压器及补偿装置的不同能直接导致整个系统三相不平衡度的指标及电能质量,是尤为重要的环节。本文中对比分析了 4种国内早期常用的变压平衡补偿方式,并通过各方式特点的分析,得出在不同情况下用哪种方式更为合理的设计建议。在文章最后得出现如今机车车辆厂在今后建设AC27.5kV系统时应注意的方面及最后结论。经过实验数据的分析和对比,研究了 AC27.5kV牵引供电系统设计方案中各个系统的构成及多种补偿方式对铁路工厂内牵引变电系统的作用。
公冶如晶[5](2018)在《基于STATCOM的电铁牵引供电系统谐波、负序补偿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铁路中长期规划的实施,电铁牵引供电系统对电网的影响越来越大。由于电力机车具有非线性和波动性,其运行时向电网注入大量谐波和负序,这将引起电网发生三相不对称,严重威胁公共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因此,需采取有效补偿措施,以提高公共电网供电可靠性,同时保障牵引供电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本文详细介绍了电铁牵引供电系统,其中包括牵引变压器、电力机车等重要组成部分,通过PSCAD仿真软件,搭建五种牵引变压器及三种机车仿真模型。同时,给出五种牵引变压器电流不平衡度数学模型,并对其进行三维仿真建模,分析了不同牵引变压器对负序的抑制效果。随后,将三种型号机车分别加入供电臂对称分布的牵引供电系统,通过FFT模块检测电压、电流畸变情况,分析牵引供电系统对电网的影响。结合实际情况,从机车数量、型号、工况方面,进行多场景仿真分析,由大量仿真数据可得,在一些场景下,公共连接点处谐波和负序较为严重。为了解决电铁牵引供电系统产生的谐波和负序问题,本文将应用于柔性交流输电的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COM)应用于电气化铁路中,通过对单一型号机车对称分布和多场景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验证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COM)可以用于电铁牵引供电系统谐波抑制和负序补偿。为了比较补偿效果,本文对牵引供电系统传统补偿装置—静止无功补偿器(SVC)进行仿真建模,将SVC补偿效果与STATCOM补偿效果进行比较。仿真结果显示,STATCOM可以有效补偿谐波和负序,且效果更佳,本文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了有效参考依据。
公冶如晶,齐鲁翔,龚祎[6](2017)在《电铁牵引变压器对负序电流影响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研究不同接线方式牵引变压器对牵引供电系统负序电流的影响,分析了不同接线方式牵引变压器电流不平衡度理论,得出其各自电流不平衡度数学模型;基于MATLAB仿真软件,以负载阻抗角差和电流比为变量,对其数学模型进行数值仿真,得出各牵引变压器电流不平衡度三维曲面图。仿真结果表明,牵引负载大小、相位差以及牵引变压器接线方式等因数不同,对负序电流的影响不同。
张楷翼[7](2017)在《阻抗匹配平衡牵引变压器负载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针对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回路负载非线性和波动性大的问题,以高速客运专线列车用阻抗匹配平衡牵引变压器为研究对象,根据变压器的电压平衡方程式、绕组接线原理和对称分量法,并结合高速客运专列运行的具体工况,给出了平衡牵引变压器在不同工况下运行的对应控制策略,利用Matlab/Simulink建立了牵引负载联合动态仿真系统,模拟牵引列车在单车运行和双车运行工况下的运行特性,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实现了负载定性和定量的分析,以及阻抗匹配平衡牵引变压器稳定、经济的运行。
李永胜[8](2016)在《电气化铁路平衡变压器绕组结构与电气特性研究》文中指出以阻抗匹配平衡变压器和YNvd接线平衡变压器为研究对象,推导了阻抗匹配平衡变压器和YNvd接线平衡变压器一次侧和牵引侧绕组之间的平衡条件及电流矩阵,建立了基于Matlab/Simulink的平衡变压器仿真试验平台,分析比较了阻抗匹配平衡变压器和YNvd接线平衡变压器的绕组接线结构和电气特性。
王金浩,齐月文,张敏,赵旭伟,黄明,逄燕[9](2016)在《基于PSCAD的牵引变压器接线方式对电能质量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本文通过理论计算分析了不同接线牵引变压器对电网电能质量的影响情况;并基于PSCAD仿真软件,建立牵引变压器的仿真模型,仿真分析不同牵引变压器接线形式,对谐波和负序的影响程度。仿真研究和理论分析证明,不同接线方式的变压器对电网谐波影响相差不大,Scott接线和阻抗匹配平衡接线的牵引变压器对电力系统的负序影响最小。
赵飞[10](2016)在《一种适用于AT供电方式的新型平衡接线方案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主要采用AT供电方式,以适应高速、大功率机车的运行需要。由于电气化铁路的特点,牵引变压器采用不平衡接线将会向电网反送大量负序电流。牵引变压器采用平衡接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负序电流的产生,降低负序电流对电力系统的危害。本文研究了一种适用于高速铁路AT供电方式的新型平衡接线方案。在新型平衡接线方案中,牵引主变压器完成电压变换,馈线自耦变压器结构完成三相变两相平衡变换。此种方案结合了AT供电方式和平衡变压器的特点,非常适用于高速铁路AT牵引供电系统。在理想变压器模型下分析了新型平衡接线结构的电压电流关系,证明了新型平衡接线结构的平衡变换能力。讨论了新型平衡接线结构的阻抗平衡条件,主要是匹配阻抗对平衡关系的影响。利用多绕组变压器理论对匹配阻抗进行了计算。在新型平衡接线方案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型方案,并进行了简要介绍。对新型平衡接线方案的优缺点进行了简要概括。通过对新型平衡接线结构的理论分析建立了其数学模型,包括基本方程组、相坐标下的节点导纳矩阵和一、二次侧电气量之间的关系。分析了新型平衡接线方案的运行情况,对平衡条件进行了补充。在分析结果的基础上对相坐标下的节点导纳矩阵进行了修正。在MATLAB/simulink软件下建立了新型平衡接线结构的仿真模型,仿真结果验证了新型平衡接线方案能够实现平衡变换。对新型平衡接线方案的零序电流仿真结果说明其无零序电流。不对称运行仿真结果表明新型平衡接线方案在负载不对称时对牵引网电压影响较小。对新型平衡接线方案的短路故障电流进行了仿真,并对仿真结果进行了简要分析。
二、阻抗匹配平衡变压器的负序电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阻抗匹配平衡变压器的负序电流(论文提纲范文)
(1)Vv牵引供电系统电能质量综合治理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铁路运输的发展历史 |
1.1.2 电铁存在的电能质量问题及案例 |
1.2 交流牵引统及其供电方式 |
1.3 国内外治理及研究状况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工作 |
第2章 牵引供电电能质量特点及一些现有治理措施 |
2.1 牵引变压器 |
2.1.1 Vv接线变压器 |
2.1.2 Scott接线变压器 |
2.1.3 阻抗匹配平衡变压器 |
2.2 铁路牵引负载对电网系统的影响 |
2.2.1 交-直型电力机车及其电能质量 |
2.2.2 交-直-交型电力机车及其电能质量 |
2.3 铁路电能质量一些现有治理方法 |
2.3.1 改进电铁牵引系统本身 |
2.3.2 电气化铁路加装补偿电路或装置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Vv-RPC的原理研究 |
3.1 铁路牵引Vv变的电气特点分析 |
3.2 Vv-RPC的无功与负序治理基本原理 |
3.3 Vv-RPC补偿程度量化模型 |
3.3.1 RPC补偿的目标 |
3.3.2 补偿程度量化数学模型 |
3.4 电气化铁路牵引系统谐波治理 |
3.4.1 RPC作为有源滤波器 |
3.4.2 RPC系统加装无源滤波器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Vv-RPC控制方案研究 |
4.1 PID控制器 |
4.2 RPC变流器的调制分析 |
4.2.1 VSC单元的调制分析 |
4.2.2 多重化RPC及多载波调制技术 |
4.2.3 SPWM与 CPS-SPWM的谐波分析 |
4.2.4 载波移相调制仿真 |
4.3 RPC综合控制方法 |
4.3.1 RPC变流器在SPWM调制下的功率 |
4.3.2 幅相控制方法于RPC中的应用及分析 |
4.4 PQMS工程样机 |
4.4.1 变电站基本状况及PQMS参数 |
4.4.2 变电站电能质量及治理效果 |
4.5 Vv-RPQMS小型样机设计及仿真 |
4.5.1 模型电路参数设计及仿真模型搭建 |
4.5.2 全系统运行仿真 |
4.6 对称且引入网侧信息作微调改善电能质量的控制方案 |
4.6.1 传统方法不足之原因分析及控制方案改进 |
4.6.2 改进方案前后仿真对比 |
4.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基于网侧功率因数的电铁潮流控制器功率分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2 牵引网电能质量问题治理方案概述 |
1.2.1 改善牵引供电系统结构 |
1.2.2 加装补偿装置 |
1.3 电铁潮流控制器 |
1.3.1 电铁潮流控制器发展介绍 |
1.3.2 电铁潮流控制器补偿原理介绍 |
1.3.3 电铁潮流控制器容量优化方法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RPFC功率分配数学模型 |
2.1 牵引变压器介绍 |
2.1.1 V/v接线变压器 |
2.1.2 YNd11 接线变压器 |
2.1.3 Scott接线变压器 |
2.1.4 阻抗匹配平衡变压器 |
2.1.5 YNvd平衡变压器 |
2.2 功率因数 |
2.2.1 功率因数的意义 |
2.2.2 三相功率因数 |
2.3 网侧功率因数与RPFC补偿电流关系推导 |
2.3.1 计算坐标系的定义 |
2.3.2 补偿电流数学模型 |
2.4 三相电压不平衡度与负序电流 |
2.4.1 三相电压不平衡度计算方法 |
2.4.2 负序电流数学模型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RPFC功率分配设计与性能分析 |
3.1 RPFC功率分配方案设计 |
3.1.1 补偿方案分类 |
3.1.2 负荷分布情况 |
3.1.3 补偿容量分析 |
3.2 系统控制策略设计 |
3.2.1 负荷功率计算 |
3.2.2 最优补偿方案设计 |
3.2.3 变流器控制部分设计 |
3.3 基于实测数据的性能分析 |
3.3.1 端口电压分析 |
3.3.2 节容率分析 |
3.3.3 电压不平衡度分析 |
3.3.4 损耗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RPFC实验样机分析 |
4.1 实验样机 |
4.1.1 实验样机参数 |
4.1.2 系统样机接线 |
4.2 软件设计 |
4.2.1 DSP控制器基本设置 |
4.2.2 锁相环设计 |
4.2.3 QPR控制设计 |
4.2.4 控制算法实现要点 |
4.3 实验结果分析 |
4.3.1 实验系统启停顺序 |
4.3.2 实验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目录 |
(3)电气化铁路牵引变压器电流不平衡度与负载运行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牵引变压器电流不平衡度研究 |
2 YNd11接线牵引变压器绕组结构与电流不平衡度研究 |
3 阻抗匹配牵引变压器绕组结构与电流不平衡度研究 |
4 牵引变压器电流不平衡度与负载运行特性研究 |
5 结语 |
(4)机车车辆厂内AC27.5kV牵引供电系统设计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制式 |
1.2.2 国外铁路采用的供电方式 |
1.2.3 各机车车辆厂早期采用方式 |
1.2.4 现如今机车车辆厂牵引供电方案遇到的问题 |
1.3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
2 不同变压器方式的负序特性及对电网影响 |
2.1 单相牵引变压器+TSC+TSR方式 |
2.1.1 单相牵引变压器的负序特性 |
2.1.2 单相牵引变压器的负序治理及TSC+TSR补偿设计 |
2.1.3 特点及结论 |
2.2 V/V牵引变压器+SVC+SVG方式 |
2.2.1 V/V牵引变压器的负序特性 |
2.2.2 V/V牵引变压器负序治理及补偿设计 |
2.2.3 特点及总结 |
2.3 平衡变压器与平衡电抗器方式 |
2.3.1 平衡变压器的负序特性 |
2.3.2 平衡变压器方式的负序治理及补偿设计 |
2.4 SFC式三相变单相整流变频牵引电源系统方式 |
2.5 四种牵引供电方式对比结论 |
3 机车车辆厂内主牵引变压器设置 |
3.1 与铁路正线的不同之处 |
3.2 机车车辆厂内牵引供电设计标准 |
3.3 移相阻抗匹配平衡变压器的详细设置 |
3.3.1 移相阻抗匹配平衡变压器的接线方式 |
3.3.2 电压关系与电流关系 |
3.3.3 容量利用率 |
3.3.4 移相阻抗匹配平衡变压器的特点 |
3.3.5 实际项目工程中的测试数据 |
3.4 AC27.5KV牵引供电系统对上级电网电能质量的影响 |
3.4.1 负序电流对电力系统的影响 |
3.4.2 谐波对电力系统的影响 |
3.5 厂内牵引供电系统承受负序电流的能力 |
4 机车车辆厂AC27.5KV牵引供电系统设计 |
4.1 厂内牵引供电系统的构成 |
4.2 机车车辆厂内电力系统外部电源供电方式 |
4.2.1 10kV电源供电方式及容量 |
4.2.2 10kV高压开关柜的设置 |
4.3 机车车辆厂内牵引供电计算 |
4.3.1 电力机车牵引特性 |
4.3.2 牵引计算 |
4.3.3 馈线电流 |
4.3.4 27.5kV馈线柜 |
4.3.5 牵引网电压 |
4.4 机车车辆厂牵引变电所的平面布置 |
4.4.1 主变压器及及补偿设备的平面布置 |
4.4.2 10kV高压开关柜的平面布置 |
5 机车车辆厂AC27.5KV牵引供电系综合自动化设计 |
5.1 主变压器保护设计 |
5.2 馈线保护设计 |
5.3 各开关间的机械安全联锁设计 |
5.4 综合监控系统 |
6 总结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基于STATCOM的电铁牵引供电系统谐波、负序补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论文所做的主要工作 |
2 电铁牵引供电系统 |
2.1 牵引供电系统简介 |
2.2 牵引变压器原理及仿真建模 |
2.3 电力机车原理及仿真建模 |
2.4 本章小结 |
3 电铁牵引供电系统对电网的影响 |
3.1 谐波和负序特征及指标 |
3.2 牵引供电系统电流不平衡度分析 |
3.3 牵引供电系统谐波、负序仿真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电铁谐波与负序治理及仿真分析 |
4.1 基于SVC综合补偿治理及仿真分析 |
4.2 基于STATCOM综合补偿治理及仿真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从事科学研究和学习经历简介 |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成果 |
(6)电铁牵引变压器对负序电流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牵引供电系统 |
2 牵引变压器负序电流及其不平度分析 |
3 牵引变压器电流不平衡度数值仿真分析 |
4 结语 |
(7)阻抗匹配平衡牵引变压器负载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阻抗匹配平衡牵引变压器接线原理及负载电流不平衡度分析 |
3 高速客运专列运行负载电流不平衡度特性 |
4 负载联合动态仿真实验 |
4.1 基于单车运行工况负载特性实验 |
4.2 基于双车运行工况负载特性实验 |
5 结论 |
(8)电气化铁路平衡变压器绕组结构与电气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阻抗匹配平衡变压器绕组结构与电气特性 |
1.1 绕组结构 |
1.2 电气特性 |
2 YNvd接线平衡变压器绕组结构与电气特性 |
2.1 绕组结构 |
2.2电气特性 |
3 平衡变压器电气特性试验 |
3.1 基于Matlab/Simulink平衡变压器负载仿真试验平台 |
3.2平衡变压器的负载特性试验 |
4 结语 |
(10)一种适用于AT供电方式的新型平衡接线方案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牵引供电系统应用现状 |
1.2.2 国内外平衡变压器接线方法分析 |
1.3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平衡变压器原理介绍 |
2.1 Scott接线变压器简介 |
2.2 LeBlanc接线变压器简介 |
2.3 WoodBridge接线变压器简介 |
2.4 阻抗匹配平衡变压器简介 |
2.5 YNvd平衡变压器简介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型平衡接线方案原理 |
3.1 新型平衡接线方案介绍 |
3.2 新型平衡接线方案的平衡原理 |
2.3.1 馈线自耦变压器一二次侧电压向量的关系 |
2.3.2 馈线自耦变压器一二次侧电流向量的关系 |
3.3 新型平衡接线方案的阻抗平衡关系 |
3.4 关于匹配阻抗的讨论 |
3.5 新型平衡接线方案的改进型方案简介 |
3.6 新型平衡接线方案的优缺点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型平衡接线方案的运行分析 |
4.1 新型平衡接线方案的数学模型 |
4.1.1 基本方程组 |
4.1.2 三相侧与两相侧电压电流关系 |
4.1.3 相坐标下的节点导纳矩阵 |
4.2 新型平衡接线方案对称运行分析 |
4.2.1 机车位于牵引网远端 |
4.2.2 机车位于牵引网近端 |
4.2.3 相坐标下节点导纳矩阵的修正 |
4.3 新型平衡接线方案不对称运行分析 |
4.3.1 负序电流计算 |
4.3.2 新型平衡接线结构抑制负序电流的方法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型平衡接线方案的MATLAB建模仿真 |
5.1 MATLAB/Simulink软件简介 |
5.2 新型平衡接线结构的仿真分析 |
5.2.1 模型参数设置与计算 |
5.2.2 新型平衡接线结构对称运行的仿真 |
5.2.3 新型平衡接线结构的零序电流仿真 |
5.2.4 新型平衡接线结构的不对称运行仿真 |
5.2.5 新型平衡接线结构短路故障电流仿真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四、阻抗匹配平衡变压器的负序电流(论文参考文献)
- [1]Vv牵引供电系统电能质量综合治理技术研究[D]. 吴肇恒. 湖南大学, 2019(02)
- [2]基于网侧功率因数的电铁潮流控制器功率分配研究[D]. 李胜. 湖南大学, 2019(07)
- [3]电气化铁路牵引变压器电流不平衡度与负载运行特性研究[J]. 李永胜,邹烨. 电工技术, 2018(14)
- [4]机车车辆厂内AC27.5kV牵引供电系统设计方案研究[D]. 任韬. 北京交通大学, 2018(01)
- [5]基于STATCOM的电铁牵引供电系统谐波、负序补偿研究[D]. 公冶如晶. 山东科技大学, 2018(03)
- [6]电铁牵引变压器对负序电流影响的研究[J]. 公冶如晶,齐鲁翔,龚祎. 黑龙江电力, 2017(05)
- [7]阻抗匹配平衡牵引变压器负载特性研究[J]. 张楷翼. 控制工程, 2017(06)
- [8]电气化铁路平衡变压器绕组结构与电气特性研究[J]. 李永胜. 自动化应用, 2016(10)
- [9]基于PSCAD的牵引变压器接线方式对电能质量的影响研究[A]. 王金浩,齐月文,张敏,赵旭伟,黄明,逄燕. 第八届电能质量研讨会论文集, 2016
- [10]一种适用于AT供电方式的新型平衡接线方案的研究[D]. 赵飞. 西南交通大学, 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