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赔偿外交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外交,东南亚,日本,战争,经济,印尼,安保。
赔偿外交论文文献综述
李垣萤[1](2017)在《战后日本的东南亚赔偿外交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旧金山对日和约》(下文简称《旧金山和约》)生效后,作为战败国的日本将战争赔偿作为一种外交手段,以最大限度地减轻赔偿负担、恢复和发展本国经济、重返国际社会为目标,将东南亚地区作为重点,借赔偿之名、行资源开发与经济扩张之实,不但如愿以低代价解决了赔偿问题,还成功地开辟了东南亚市场,为日本经济注入了巨大活力,甚至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战后日本的国家形象。战争赔偿本应属于战败国的义务,但是日本却能在这个问题上同战胜国讨价还价并实现了自己的利益目标。是什么因素推动并催生了赔偿外交?这是一个值得思考和探究的问题。新古典现实主义理论为科学考察一国外交政策开辟了一条折中的道路:既坚持国际体系结构作为国家行为的第一推动,又主张将体系论忽视的国家内部因素带回研究议程之中,以弥补体系论在解释国家行为和政策方面的不足。本文借鉴了这种思路,将研究层次划分为国际体系层次、国家层次和精英层次,其中国际体系层次的结构变量是影响国家行为的核心自变量,国家层次和精英层次是从庞杂的国内因素中细分出来的两个层次,被视作中间变量或干预变量。赔偿外交产生的根本动因正是国际、国家和精英叁个层次作用的结果。从国际体系层次来看,战时同盟的分化、美国远东战略的调整、东南亚地区权力真空的出现为日本的赔偿外交提供了先决条件和外部动力;从国家层次来看,不论是出于追随美国、改善外交环境的政治考量,还是为了拓展本国经济的生存空间,日本都必须首先解决赔偿悬案才能打开同东南亚各国的关系;从精英层次来看,日本财界对赔偿外交的开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决策者在该问题上也存在共识,这使得赔偿外交作为一项连续性政策得以顺利进行下去。战后日本东南亚赔偿外交的影响广泛而深远,对于东南亚各国来说,一方面日本提供的资金、技术和设备在帮助东南亚国家重建经济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另一方面也强化了受偿国对日本经济的不对等依赖。日本是赔偿外交的最大赢家,借此摆脱了孤立的外交环境,国家形象得到显着改善,并且开辟了广阔的海外市场和投资场所。从短期来看,赔偿外交对美国的远东战略起到了补充作用,巩固了西方的反共阵线;从长远来看,赔偿外交过程中形成的一些交流对话机制为后来东亚地区合作机制提供了借鉴、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7-03-11)
杨杰[2](2014)在《戦后日本の対东南アジア四国の赔偿外交とその経済?政治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围绕战后赔偿产生的“赔偿外交”是日本战后善后处理过程中产生的独特外交现象。它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经济外交、资源外交、文化外交等,日本战后的赔偿外交具有特定的时代印记。从整体上来看,日本的战后赔偿外交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在不同的阶段,其实行的赔偿外交又具有不同时代意义。从战后赔偿的主导权来看,日本的战后赔偿从“美国主导下的日本赔偿”演变成“两国间单独交涉赔偿”。从赔偿的形式来看,赔偿从刚开始的惩罚性拆迁赔偿演变成冷战时代的实物赔偿。在这样的变化过程中,日本经过长期的交涉,以战后赔偿为契机实现了世界政治舞台的复归。日本在回到国际政治舞台的同时,也获得的广阔的东南亚市场,可谓是一石二鸟。日本利用赔偿外交同东南亚多国签订了不同形式的贸易协定、合作协定等,从而实现了对东南亚市场的占领。而对于日本的“赔偿外交”,东南亚国家的学者也有自己的看法,他们普遍认为这是“第二侵略”,是不同冷战的“温战”。从战后赔偿而衍生的“赔偿外交”不仅仅是战后赔偿的产物,也是冷战的产物。同时也是日本经济外交在特定时代背景下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日本利用战后赔偿展开的“赔偿外交”逐渐演变为经济外交。然而,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日本对东南亚四国展开的赔偿外交也逐渐向政治军事外交过度。本论文将围绕日本战后赔偿外交对其产生的影响进行论述。(本文来源于《西安外国语大学》期刊2014-06-01)
赵茜[3](2013)在《战后日本“赔偿外交”及其经济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日本将战后赔偿演变成对二战亚洲受害国的外交筹码,形成事实上的"赔偿外交"。"赔偿外交"的成功实施,帮助日本企业重返东南亚,有力促进了日本向重化工业方向的发展,增强了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并且直接影响了东南亚国家产业结构模式的选择和建立。(本文来源于《人民论坛》期刊2013年20期)
田野[4](2010)在《战后日本赔偿外交研究(1945-1977)》一文中研究指出日本的“赔偿外交”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战争善后处理过程中突显出来的独特的外交现象,它不同于一般的经济外交、资源外交、文化外交等外交方式,而是具有其特定的内涵。对此,需要我们从战后赔偿的主体、内容、特征、形式等方面进行清晰的梳理、界定和理论阐释。日本的赔偿外交总体上先后经历了两个阶段,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日本的赔偿外交具有不同的涵义。从赔偿主导权的变化看,由“美国主导下的日本赔偿”转向“日本操作下的战后赔偿”;从赔偿的形式看,由战后初期的惩罚性“拆迁赔偿”转化为冷战时期的协商性“劳务赔偿、资本赔偿”。在这样的历史演变过程中,日本经过长时段、艰苦的赔偿外交交涉,实现了以善后赔偿为契机,开发东南亚市场,复兴本国经济,并从此走上国际政治舞台的战略目标。赔偿外交的实施,既巩固了日美同盟关系,提高本国外交的自主性,又逃脱了严厉的战争处理和赔偿。这是由于二战后东西方对峙的冷战体制、日美安保体制和日本奉行的经济中心主义取向所使然。本文针对日本赔偿外交的历史演变,从体系、国家(包括美国和东南亚诸国)、个体叁个层次对其形成的原因及其影响进行了系统分析。随着日本赔偿外交在东亚范围内的实施,日本在政治、经济、国际影响等方面获得了重大收获,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日本经济崛起的重要因素,客观上也对受偿国家的战后经济重建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是,在实施赔偿的过程中,由于日本没有彻底解决战争赔偿问题,特别是没有深刻地反省战争责任,没有对受害国家和民众诚恳地给予道歉与补偿,反而以善后赔偿为手段,推崇经济利益至上主义,大搞经济扩张,追逐商业利益,忽视了国际道义与正义,从而导致了周边国家反日、厌日情绪长期难以化解,成为相互认知上的主要障碍之一。事实上,日本的赔偿外交并没有从根本上消弭饱受其战争侵害的亚洲各国民众的反日情结,这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日本提升国际形象的能量,从而使日本不得不面对“经济巨人”与“政治侏儒”长期并存的现实。(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0-06-01)
田野[5](2010)在《试析50年代日本对印度尼西亚的赔偿外交及其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旧金山体制下,日本对印度尼西亚实施的赔偿外交经历两个阶段,以最典型的方法、最具象征性的方式达成妥协,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印度尼西亚处于冷战时期大国利益的交汇地区而成为两大阵营争夺的对象,对该地区的国际政治秩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冷战与反殖民主义、民族主义潮流相互交错的形势下,日本战争赔偿交涉直接与印尼的政治秩序变化休戚相关。日本通过赔偿外交加强与印尼的政治经济关系,充当了美国构建冷战防线的一翼,达到了经济扩张和扩大外交自主权的战略目的。(本文来源于《史学集刊》期刊2010年03期)
田野[6](2010)在《论战后日本对东南亚国家赔偿外交的价值取向》一文中研究指出赔偿外交,作为日本战后第一次大规模的外交行动,客观上促进了东南亚地区经济的重建与发展,也有利于日本与东南亚国家之间正常关系的恢复和建立,但最大的获益者不是索赔国,而是日本。赔偿成为日本战后经济迅速崛起不可忽视的重要手段之一;赔偿有助于日本改善自身的政治形象,重返国际社会;赔偿有助于日本成为冷战时期美国亚太战略链条的组成部分。(本文来源于《学术交流》期刊2010年03期)
周杰[7](2007)在《战后初期日本对东南亚“赔偿外交”的策略变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战后初期日本对东南亚赔偿的外交策略历经了消极拖延、灵活应对到积极扩张的叁次转变,这一方面是日本被动追随美国冷战政策和遏制战略的表现,另一方面体现了日本主动实现国家利益的深层目的。赔偿外交策略的适时转变和有效运用,使日本最终实现了"最低限度支付赔偿、最大限度利用赔偿"的外交目标,但却给东亚的国际关系带来了不可估量的伤害。(本文来源于《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7年05期)
张丽莉[8](2006)在《日本对东南亚的赔偿外交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战后初期,美国对日本实行单独占领,掌握了处理日本赔偿问题的决定权。随着冷战格局的出现和东亚特别是中国革命形势的变化,美国关于日本的赔偿政策也随之变化。而随着中国成为美国在东亚的主要对手,美国东亚遏制战略在朝鲜战争爆发后最终形成。阻止中国和日本之间的传统贸易往来,同时促使日本经济与东南亚经济进行整合成为美国东亚遏制战略的核心环节之一。美国东亚遏制的这一转型,影响了日本战后经济的发展及贸易模式,并推动了日本对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外交。 《旧金山和约》签订后,日本完全被纳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反共阵营。日本因追随美国而被迫放弃中国市场,东南亚成为日本亚洲贸易的唯一现实选择,日本遂把对东南亚的战争赔偿与经济贸易联系起来,并借此机会逐步改善与东南亚的政治以及经贸关系,开展对东南亚的以战争赔偿为主要内容的经济外交。日本与东南亚国家经过艰难的赔偿谈判,签订了一系列赔偿协定,并于1976年赔偿基本实施完毕。 日本对东南亚的赔偿外交,对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发展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同时赔偿的支付,也有利于日本与东南亚国家关系的恢复和发展。但是,应该指出的是,日本对东南亚赔偿外交的最大获益者不是东南亚等受偿国,而是日本的经济界。作为战后日本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成功外交行动的日本对东南亚赔偿外交,也对战后日本的政治、外交具有重要意义,其特殊的战争赔偿方式,也不可避免地对其战争反省产生深远影响。(本文来源于《四川大学》期刊2006-05-10)
张丽莉[9](2005)在《日本对东南亚的赔偿外交成因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冷战以及美国的东亚遏制政策,给日本提供了把战争赔偿转化为外交手段的机会。可以说,日本对东南亚的赔偿外交正是美国东亚遏制政策推动的产物。同时日本赔偿外交也是其当时的重大外交活动,是其经济外交的起步点。(本文来源于《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期刊2005年03期)
徐康明,张勤[10](2001)在《赔偿外交:二战后日本重返东南亚市场的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经济外交在战后日本外交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东南亚的赔偿外交是战后日本经济外交的起步点。日本以战后赔偿为敲门砖 ,敲开了东南亚广大市场的大门 ,开辟了对东南亚扩大出口之路 ,使日本资本得以大规模重返东南亚(本文来源于《思想战线》期刊2001年01期)
赔偿外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围绕战后赔偿产生的“赔偿外交”是日本战后善后处理过程中产生的独特外交现象。它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经济外交、资源外交、文化外交等,日本战后的赔偿外交具有特定的时代印记。从整体上来看,日本的战后赔偿外交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在不同的阶段,其实行的赔偿外交又具有不同时代意义。从战后赔偿的主导权来看,日本的战后赔偿从“美国主导下的日本赔偿”演变成“两国间单独交涉赔偿”。从赔偿的形式来看,赔偿从刚开始的惩罚性拆迁赔偿演变成冷战时代的实物赔偿。在这样的变化过程中,日本经过长期的交涉,以战后赔偿为契机实现了世界政治舞台的复归。日本在回到国际政治舞台的同时,也获得的广阔的东南亚市场,可谓是一石二鸟。日本利用赔偿外交同东南亚多国签订了不同形式的贸易协定、合作协定等,从而实现了对东南亚市场的占领。而对于日本的“赔偿外交”,东南亚国家的学者也有自己的看法,他们普遍认为这是“第二侵略”,是不同冷战的“温战”。从战后赔偿而衍生的“赔偿外交”不仅仅是战后赔偿的产物,也是冷战的产物。同时也是日本经济外交在特定时代背景下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日本利用战后赔偿展开的“赔偿外交”逐渐演变为经济外交。然而,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日本对东南亚四国展开的赔偿外交也逐渐向政治军事外交过度。本论文将围绕日本战后赔偿外交对其产生的影响进行论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赔偿外交论文参考文献
[1].李垣萤.战后日本的东南亚赔偿外交研究[D].山东大学.2017
[2].杨杰.戦后日本の対东南アジア四国の赔偿外交とその経済?政治影响[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4
[3].赵茜.战后日本“赔偿外交”及其经济影响[J].人民论坛.2013
[4].田野.战后日本赔偿外交研究(1945-1977)[D].吉林大学.2010
[5].田野.试析50年代日本对印度尼西亚的赔偿外交及其影响[J].史学集刊.2010
[6].田野.论战后日本对东南亚国家赔偿外交的价值取向[J].学术交流.2010
[7].周杰.战后初期日本对东南亚“赔偿外交”的策略变化分析[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8].张丽莉.日本对东南亚的赔偿外交研究[D].四川大学.2006
[9].张丽莉.日本对东南亚的赔偿外交成因初探[J].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
[10].徐康明,张勤.赔偿外交:二战后日本重返东南亚市场的策略[J].思想战线.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