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勇潘璐(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妇产科广东珠海519000)
【中图分类号】R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4-0128-02
【摘要】目的探讨宫腔粘连松解术后预防再次粘连的有效方法。方法对经宫腔镜成功分离粘连的180例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随机分配为A、B、C三组,术后均采用传统的IUD+人工周期方法,A组为对照组,B组术后宫腔内注入几丁糖,并用明胶海绵填塞宫颈管,C组术后宫腔置双腔气囊导尿管,比较三组间术后月经改善率、受孕率及宫腔再次粘连率。结果三组间月经改善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再次粘连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与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受孕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与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IUD+人工周期+几丁糖及明胶海绵填塞宫颈管及术后IUD+人工周期+宫腔置入双腔气囊导尿管这两种方法均为有效可行的预防宫腔再粘连方法。
【关键词】宫腔粘连几丁糖明胶海绵双腔气囊导尿管
宫腔粘连(IUA)是育龄女性常见疾病,可引起月经减少、闭经、周期性下腹痛、不孕等。宫腔镜下宫腔粘连松解术(TCRA)是直视下有针对性地分离或切除宫腔粘连,使患者术后恢复正常月经周期,改善与提高妊娠率,是目前治疗宫腔粘连的标准方法[1]。但中、重度宫腔粘连TCRA术后再次粘连发生率较高,术后防止宫腔再次粘连已逐渐成为妇科医师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我院180例中、重度宫腔粘连的育龄女性患者术后随访经宫腔镜检查宫腔形态及受孕情况进行评价,以探讨术后防再粘连的有效方法,现将初步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1月~2012年7月我院收治的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包括膜性、肌性及结缔组织性)180例,均经宫腔镜明确诊断,按《妇科内镜学》[2]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其中中度宫腔粘连120例,重度宫腔粘连60例。患者年龄为21~42岁,平均年龄28.9±2.3岁,均有生育要求,通过B超等监测排卵正常,无其他导致不孕的合并症。所有患者手术均在B超监护下进行,均为同一术者进行主刀操作,手术均一次成功,无一例发生子宫穿孔、宫颈裂伤、TURP综合征及术后感染等并发症。术后均成功分离粘连(即术后见基本正常宫腔形态,双侧输卵管开口清晰可见)。
1.2分组与方法
180例患者随机分配为A、B、C三组各60例(中度宫腔粘连40例,重度宫腔粘连20例),其中,A组患者年龄25~39岁,平均年龄29.1±2.4岁,B组患者年龄21~37岁,平均年龄27.9±2.4岁,C组患者年龄22~42岁,平均年龄30.4±2.6岁。三组患者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数据具有可比性。三组患者TCRA术后均予以常规术后预防再次粘连处理,即术后根据宫腔大小置入不同型号的金属圆形宫内节育器(IUD),并采用雌、孕激素序贯疗法服用人工周期药物3个月。A组患者术后3个月内不再予以其它处理,为对照组;B组患者术后宫腔内注入几丁糖2mL,并用明胶海绵填塞宫颈管;C组患者术后宫腔内放置16号双腔气囊导尿管,注水4~6mL扩充宫腔,术后3天取出,术后3月内每次月经干净第3~5天再次放置导尿管,注水4~6mL扩充宫腔一次后即取出。
1.3随访与处理
术后患者均按要求进行随诊,记录其月经情况,月经恢复正常或月经量较术前增多2倍以上为治疗有效、月经得以改善,术后月经未恢复或闭经为治疗无效。术后3个月均取出IUD,复查宫腔镜了解宫腔恢复情况,是否发生再次粘连,一旦发现宫腔再次粘连,分离粘连,恢复宫腔正常形态。术后9个月记录其受孕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χ2检验,比较三组间术后月经改善率、受孕率及宫腔再次粘连率,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三组间月经改善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复查宫腔镜,A组有19例患者再次出现不同程度的粘连,B组有10例患者再次出现轻度粘连,C组有9例患者再次出现轻度膜性粘连,三组间再次粘连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与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9个月内,三组间受孕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与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目前,对宫腔术后预防再次粘连有众多的方法和手段,但至今仍缺乏能绝对有效完全避免再次粘连的方法,也缺乏一个统一的治疗标准。然而,术后IUD+人工周期+几丁糖及明胶海绵填塞宫颈管或者术后IUD+人工周期+宫腔置入双腔气囊导尿管这两种方法不失为有效可行的预防宫腔再粘连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曹泽毅,翁梨驹,郎景和,等.中华妇产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580-2590.
[2]夏恩兰.妇科内镜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06-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