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演化论文_史箫笛,康小兵,许模,邓宏科

导读:本文包含了高原演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青藏高原,聚落,同位素,牧区,植被,黄土高原,硬石膏。

高原演化论文文献综述

史箫笛,康小兵,许模,邓宏科[1](2019)在《川滇高原斜坡地带峡谷区岩溶水化学特征及演化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岩溶地下水不仅作为重要的生活和生产用水水源,而且作为一种重要的地质营力,对于岩溶演化史具有重要影响,对其进行水化学特征分析及演化规律研究,能够为岩溶水资源及岩溶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以川滇高原斜坡地带峡谷区岩溶地下水为研究对象,结合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对比分析了龙爪坝河岩溶水系统和洛泽河岩溶水系统内地下水化学特征。通过常规地下水化学组分、氢氧同位素分析和水文地球化学反向模拟,识别了地下水化学类型,确定了岩溶水的主要离子来源和补给特征,判别了发生的水岩相互作用过程。研究表明:岩溶地下水以大气降水为补给来源,离子源于岩石风化作用,物质来源为灰岩、白云岩夹灰岩,水岩相互作用均受方解石、白云石和石膏沉淀及溶解作用控制,且龙爪坝河岩溶水系统内矿物饱和指数趋近饱和,岩溶发育趋于停滞,而洛泽河岩溶水系统内矿物饱和指数处于不饱和或饱和的波动态,岩溶仍然发育。(本文来源于《地质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张海朋,樊杰,何仁伟,刘汉初[2](2019)在《青藏高原高寒牧区聚落时空演化及驱动机制——以藏北那曲县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青藏高原北部牧区那曲县为研究对象,基于多时相高清遥感影像精确提取的2005、2010和2017年3期聚落斑块数据,综合运用GIS分析技术定量测度了那曲县聚落演化的总体特征和空间指向特性,并进一步探讨了聚落格局及演化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①2005~2017年,那曲县聚落规模和密度均呈增大态势,由数量增长型扩张转变为规模增大型扩张;聚落形态演变表现出阶段性差异,由空间无序向规整有序转变;聚落以小型为主,面积小于1 hm2的斑块数占比高达69%,在时间演化上小聚落向大、中型聚落晋级趋势明显;聚落规模空间相关性显着,大斑块集聚区以县城所在地为中心沿青藏公路向西南方向延伸,小斑块集聚区长期围绕那曲镇外围呈"环形"分布。②特殊的自然本底塑造了那曲县聚落低山缓坡趋向和亲水近路特征,受生存环境和生计方式影响,聚落布局呈现避灾特性,聚落演化的优质草场指向性明显,随着高原乡镇经济职能的日益强化,聚落演化逐渐呈现出与内陆城镇化地区类似的乡镇中心地指向。③高海拔、破碎地貌、自然灾害多发易发、草场禀赋差异及水系纵横等自然环境因素塑造了那曲县聚落大范围小规模沿河谷阶地零散分布的基本格局,而政策、市场化与人口增长、区位条件、管理制度及文化观念等社会人文因素是推动聚落演化的主要动力。(本文来源于《地理科学》期刊2019年10期)

程琳琳,黄婷,刘焱序[3](2019)在《基于改进价值当量因子的1992-2015年青藏高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演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基于改进的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基础当量表和土地覆被数据集,评估青藏高原1992—2015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演化,为青藏高原生态安全保障提供空间指引。[方法]借助改进的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基础当量表,结合CCI-LC长时间序列土地覆被产品评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结果]①1992—2015年青藏高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有所提高,24 a间增加了1.62×10~(11)元,且不同生态系统类型的服务价值呈现:草地>水域>森林>湿地>农田>荒漠的特征;②生态系统调节服务价值量最高,2015年高达5.53×10~(12)元,支持服务和供给服务其次分别为1.33×10~(12)元和5.50×10~(11)元,文化服务价值最低为2.90×10~(11)元;③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受高程和坡度的影响,在不同的高程和坡度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都是先增加后减少,4 000~5 000 m高程范围内和5°~15°坡度范围内的价值量最高。[结论] 1992—2015年青藏高原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得到提高,不同的生态系统以及生态系统服务类型的价值量差异大,地形条件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有所影响。(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通报》期刊2019年05期)

任金铜,陈凡美,陈群利,冯图,王志红[4](2019)在《黔西北高原湿地景观生态格局演化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位于典型喀斯特地区的黔西北高原区域为研究对象,选取1995、2005、2015年3期遥感影像,基于景观生态学理论,应用景观格局指数对研究区近20年来的高原湿地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特征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黔西北高原地区湿地景观类型发生了较大变化,湿地景观类型总面积呈下降趋势;(2)研究区湿地景观类型中河流、水库坑塘和滩地等湿地景观类型面积减少较为严重,而水田、湖泊等湿地景观类型在受到人类活动及政策等因素的影响,面积有所增加;(3)除滩地景观类型外,其他湿地景观类型的NP和PD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增加,水田景观类型的LPI基本保持不变,其他湿地景观类型的LPI则是不同程度的增加,从平均斑块面积(AREA_MN)来看,河流景观类型变化最为严重.(4)研究区在近20年内湿地景观异质性有所增加,不同景观斑块在空间上趋于离散,1995-2015年间研究区内景观蔓延度指数(CONTAG)总体呈下降趋势,SHDI和SHEI均呈现出持续增加趋势.(本文来源于《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王伟[5](2019)在《青藏高原东缘地表侵蚀与地貌演化定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地球表面是地球深部岩石圈和外部大气圈、水圈、生物圈之间的主要分界面,在地球物质循环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受到气候和构造共同影响和控制的地表侵蚀作用塑造着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同时又是连接表层气候变化和深部构造活动的重要纽带,因此,地表侵蚀在地球科学研究中至关重要。量化地表侵蚀过程是研究气候和构造耦合关系必不可少的前提,同(本文来源于《国际地震动态》期刊2019年09期)

周江羽,王江海[6](2019)在《青藏高原中东部早期构造隆升对古近纪盆地充填和演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青藏高原中东部分布着一系列中小型古近纪断陷盆地和走滑-拉分盆地。印度-欧亚板块碰撞已引起盆地构造、沉积和岩浆活动等地质事件的响应。古近纪断陷盆地和走滑-拉分盆地中广泛分布的巨厚粗碎屑岩充填、新特提斯海湾消亡、大规模地壳挤压褶皱冲断和高钾岩浆活动、周缘前陆盆地形成、干旱-温暖极热事件以及古近纪盆地的封闭和裂解等。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盆地构造-沉积学、生物地层学和岩浆岩同位素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北部玉树-囊谦地区断陷盆地发生了大规模挤压掀斜和冲断,在盆缘形成高陡地层和挤压向斜,盆地内地层发生明显的褶皱变形。盆地内部充填了巨厚层状底砾岩、紫红色陆源碎屑岩夹火山碎屑岩、碳酸盐岩和石膏层,并被晚期岩浆岩所切割。南部巴塘-丽江地区形成走滑-拉分盆地。区域地层对比、细碎屑岩内孢粉和古植物、火山碎屑岩和侵入岩的U-Pb和~(40)Ar/~(39)Ar年代学结果表明,盆地内充填沉积物形成于始新世(56~32Ma)。古近纪紫红色细粒沉积物、碳酸盐岩和石膏层的出现表明盆地封闭期处于干旱-炎热的古气候环境。38~32Ma是自印度-欧亚板块陆-陆碰撞以来,青藏高原中东部从转换挤压到转换伸展的过渡阶段,出现了大规模高钾火山喷发和随后的岩浆侵入,并导致青藏高原中东部古近纪盆地的封闭和裂解。北部盆地的封闭时间(约37Ma)早于南部盆地的裂解(约32~28Ma)。青藏高原中东部古近纪盆地的封闭和裂解主要是自约38 Ma以来,印度-欧亚板块碰撞引起的陆壳挤压、变形和缩短,及由高原早期构造隆升诱导的逆冲挤压和走滑拉分引起的。(本文来源于《地质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吴铸,刘阳飞,袁荷娟[7](2019)在《滇中高原楚雄州近17年植被覆盖时空演化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楚雄彝族自治州位于云贵高原西部、滇中高原的主体部位,地处红河与金沙江水系一级分水岭地带的生态敏感脆弱区,植被对于地区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MODSI NDVI数据,结合最大值合成、趋势线分析和变异系数分析2001—2017年楚雄州NDVI的时空演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时间特征上,近17年来楚雄州NDVI介于0.78~0.80波动,呈现上升趋势,增速为0.019/10 a,局部年份受干旱气候影响大。季节均值由高到低依次为秋季>夏季>冬季>春季,遵循州内降雨量时间分布特征,年内月份间变化曲线呈单峰型,3月NDVI处于最低值,8月达到峰值;(2)水平空间上,州内NDVI值总体稳定,中等波动变化区占56.61%,低值区主要分布楚雄市辖区、北部元谋县及永仁县东南部。同时州内53.59%区域植被覆盖呈现轻度改善趋势,14.01%呈轻度退化趋势,24.52%变化不显着;(3)垂直空间上,NDVI在高程上呈先减少后增加再减少趋势,NDVI在海拔1 070~1 210 m落到最小值,于海拔2 700 m处达到最大值,海拔2 550~3 200 m地区为区内植被覆盖最好部位。总之,滇中高原楚雄州植被NDVI时空变化特征明显,其结果能够为区域植被变化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林业科技通讯》期刊2019年06期)

胡胜[8](2019)在《黄土高原滑坡空间格局及其对地貌演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世界上黄土分布面积最大、堆积厚度最厚的黄土高原,不仅是我国生态系统的环境脆弱区,而且也是我国地质灾害的易发区和频发区。成千上万的黄土滑坡分布其中,不仅加剧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也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和国民经济建设造成严重威胁。因此,深入探究黄土高原滑坡空间格局与分布规律,揭示黄土滑坡对地貌演化的影响显得尤为迫切。本研究在黄土高原开展了大量的黄土滑坡调查实践,获取了翔实的黄土滑坡编目。在此基础上,以黄土滑坡为研究对象,以黄土滑坡与地貌演化为切入点,从“黄土高原全区—典型流域(典型地形区)—典型单体滑坡”多种空间尺度,综合运用地理学、地质学、地貌学、测量学、岩土力学、水文学、数值模拟、“3S”技术、无人机摄影测量、叁维建模技术和滑坡监测预警等理论和技术手段,最终实现了黄土滑坡与地貌演化的“格局—过程—关系—模式(机制)”研究。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在于:(1)利用先进测量技术手段,精细化研究了黄土滑坡特征及其对地貌的影响;(2)研究发现大规模黄土滑坡在黄土高原局部地貌演化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往往会加速地貌演化进程的突变;(3)提出了黄土高原滑坡、土壤侵蚀与地貌演化的典型模式。本研究内容丰富了黄土高原地貌演化研究的理论和实践,为进一步深入研究黄土高原土壤侵蚀、黄土滑坡和地貌演化的相互作用机理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为黄土高原地区滑坡灾害风险减轻提供了科学支撑,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本研究完成了迄今为止黄土高原数量最多的高分辨率黄土滑坡编目(307个),基于高分辨率和高精度滑坡调查的成果和滑坡编目有助于深入研究黄土滑坡特征,为研究黄土滑坡与地貌演化相互关系提供了数据支撑。(2)黄土高原滑坡空间分布具有空间自相关性,表现为其规模等级具有一定的集聚性特征,呈现不显着聚集、高高聚集(HH)、高低聚集(HL)、低高聚集(LH)、低低聚集(LL)五种聚类模式;黄土滑坡的高程频率分布和主坡向频率分布分别呈现正偏态、正态分布的特征,黄土高原85.53%的滑坡集中分布在海拔124~1500 m之间,黄土高原滑坡的发育与坡向关系不大,(90°,135°]坡向区间滑坡分布数量最多;黄土高原滑坡易发县区以低、中易发区为主,低易发县区占59%,中易发县区占18%,高易发县区占14%,极高易发县区占8%;根据黄土滑坡密度空间分布、区域构造、地形、地质、地貌条件,可将黄土高原分为八大滑坡易发区:西宁—兰州—临夏—定西易发区(Ⅰ区)、白银—定西—天水易发区(Ⅱ区)、固原—平凉—西峰—铜川易发区(Ⅲ区)、包头—呼和浩特易发区(Ⅳ区)、陕北高原易发区(Ⅴ区)、汾渭盆地易发区(Ⅵ区)、吕梁山区易发区(Ⅶ区)、叁门峡—晋城—长治—阳泉—五台山易发区(Ⅷ区)。(3)黄土高原地区滑坡不敏感区域和敏感区域面积相当,敏感区中以中度和高度敏感区为主。黄土高原滑坡不敏感区的面积为298 069.00 km~2,占整个黄土高原面积的47.16%;低度敏感区的面积为62 926.20 km~2,占整个黄土高原面积的9.96%;中度敏感区的面积为93 217.70 km~2,占整个黄土高原面积的14.75%;高度敏感区的面积为133 143.00 km~2,占整个黄土高原面积的21.06%;极高敏感区的面积为44703.20 km~2,占整个黄土高原面积的7.07%。(4)数字地形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应用于黄土滑坡研究,为进一步研究黄土滑坡的形态特征、地形地貌变化、稳定性状态、剖面结构等特征奠定了基础,也为深入研究黄土滑坡与地貌演化的相互作用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撑。高分辨率黄土滑坡地貌特征定量化分析的基本内容包括特征参数提取与分析、水文分析、地形变化监测分析、面积高程积分与稳定性分析、形态学分析、结构分析。(5)虽然土壤侵蚀在地貌漫长的演化过程中举足轻重,但作为快速土壤侵蚀现象和地表过程的黄土滑坡往往会加速地貌演化进程的突变,黄土滑坡在塑造地表形态方面的能力不应被低估,大规模黄土滑坡在黄土高原局部地貌演化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地形地貌对黄土滑坡的控制作用,尤其是相对高差在控制滑坡最长滑动距离、滑坡周长与面积等方面具有很强的幂律关系,如相对高差(x)与最长滑动距离(y)呈良好的幂指数关系,其拟合公式如下:y=0.3626x~(1.3906)(R~2=0.7448,整个黄土高原),y=0.1831x~(1.5226)(R~2=0.8346,黄土丘陵区),y=3.9846x~(0.8835)(R~2=0.3,黄土台塬区)。(6)通过在典型黄土台塬区泾阳南塬开展长时间序列和高精度的滑坡监测,发现黄土滑坡会加速塬面面积的缩减,减少速率约为3358.7 m~2/年,时间间隔(年)x与塬面退化面积(m~2)y满足线性趋势,拟合公式为:y=-3358.7x+4543.3(R2=0.9589)。黄土台塬滑坡不仅改变了台塬原始斜坡的坡度,而且具有很强的路径依赖性,黄土滑坡发生具有群发机制。一次完整的滑坡在线监测记录表明,黄土台塬滑坡经历了“前期缓慢式蠕动—中期突变式滑动—后期局部崩滑”的形变和运动过程,单次滑坡可导致泾阳南塬塬面后退16.1 m。(7)总结了黄土高原滑坡、土壤侵蚀与地貌演化的典型模式,黄土丘陵区大致可分为四个演化阶段(Ⅰ-缓慢演化阶段、Ⅱ-局部演化阶段、Ⅲ-加速演化阶段、Ⅴ-稳定演化阶段),黄土台塬区大致可分为五个演化阶段(Ⅰ-缓慢演化阶段、Ⅱ-局部演化阶段、Ⅲ-快速演化阶段、Ⅳ-加速演化阶段、Ⅴ-稳定演化阶段)。(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期刊2019-06-01)

秦占杰[9](2019)在《呵叻高原钾盐矿床物源及其沉积演化的地球化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呵叻高原钾盐资源远景储量达260多亿吨(折K_2O),是世界大型钾盐矿床之一。该矿床位于泰国东北部及老挝中南部,北部与我国云南思茅勐野井钾盐矿床属于同一构造带。前人对该矿床的沉积环境、成盐年代和矿物学等开展了大量有益研究。但关于该矿床的物源至今仍存在诸多争议(海相、陆相、深部物源、海源陆相等);在成盐物质迁移路径方面同样存在多种观点(从高原西部、东部或东北部进入);同时对整个呵叻高原钾盐矿床沉积过程中的空间变形特征的研究仍比较薄弱。有鉴于此,本文构建了“成盐物源判定-迁移路径识别-沉积过程刻画”叁位一体的核心研究内容。深入研究呵叻高原钾盐矿床成矿规律对丰富成盐聚钾理论和寻找国内大型钾盐矿床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物质来源方面:基于呵叻高原北部沙空那空盆地和南部呵叻盆地采集的2个蒸发岩序列(硫酸盐和氯化物)岩心钻孔和5件钾盐矿井的钾镁盐矿层卤水,探讨整个呵叻高原钾盐矿床的物源属性。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1)通过岩相学观察,结合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判定矿床中硫酸盐矿物(硬石膏和石膏)为原生或准原生沉积矿物;(2)通过“物相转换和化学分离”建立了(硬)石膏矿物中硼元素及其同位素的准确测定方法,并结合元素分析、XRD分析、SED分析和不同蒸发岩矿物中硼的赋存形式对比研究,得出(硬)石膏中硼元素主要以共沉淀进入矿物晶体的晶格;(3)两个盆地中基底硬石膏和石盐层中硬石膏的δ~(11)B(+8.20‰~+27.34‰,均值+16.08‰),(硬)石膏沉积同期母液的δ~(11)B(+38.20‰~+57.34‰,均值+46.08‰),(硬)石膏~(87)Sr/~(86)Sr(0.70748~0.70770)、δ~(34)S(+14.39‰~+15.94‰,均值+15.40‰)和石盐的~(87)Sr/~(86)Sr(0.70743~0.70846)同位素组成均与白垩纪海水的B-Sr-S同位素组成相似(δ~(11)B=+39‰~+70‰,0.70720~0.70805,δ~(34)S=+13.3‰~+20‰),另外石盐δ~(37)Cl值特征和石盐与硬石膏的稀土元素(REE)分布特征可与白垩纪海水相当;(4)钾镁盐矿层卤水元素和H-O-B同位素表明其主要由地表水通过裂隙下渗,并溶解蒸发岩矿物形成。因此,多种地球化学指标显示该矿床的主要成矿物源是海水;迁移路径方面:本文综合对比思茅与呵叻高原钾盐矿床的矿物、基底石盐的元素和B-S-Cl同位素,发现海水呈由北向南再向东的演化趋势;系统对比印支地块和周边地块中生代构造演化史及区域沉积地层特征,发现早白垩世(120Ma)期间,拉萨地块与羌塘地块发生碰撞缝合,其间的班公怒江洋向西退却,而西缅地块与滇缅泰马地块之间的掸邦洋(中特提斯洋南支)仍存在,并向西向南俯冲;思茅盆地西部的腾冲-保山地块在早白垩世仍处于滨海环境,其附近的瑞丽一带发现早白垩世海相沉积地层,而其他区域呈构造隆升或陆相沉积区;因此思茅地块西部可能是海水入口,海水从腾冲进入思茅,继而南下进入呵叻,最后扩展到老挝东部。沉积变形方面:本文通过研究呵叻高原南北两个盆地中129个钻孔下盐段的盐层和矿层沉积厚度、K和Mg元素空间分布特征研究,发现呵叻高原钾盐矿床呈现“北部盐薄矿厚、南部盐厚矿厚、东部盐厚矿薄,盐-钾沉积比例异常”和“埋藏浅沉积厚、埋藏深沉积浅、盐-钾同背斜”的空间形态特征。结合蒸发岩成矿控制因素、沉积特征和区域地质构造特征,判定该空间形态特征主要由盆地形态(主、次级)、钾镁盐沉积阶段发生的高原东部构造抬升以及盆地内部沉积差异载荷所造成。综上所述,本研究认为:呵叻高原钾盐矿床主要与中晚白垩世中特提斯洋相关,其由北向南从思茅地块迁移进入呵叻高原。在高原内部的不同盆地内发生差异性演化,当卤水演化至钾镁盐沉积阶段时,由于构造运动的影响,高原东部抬升,含钾卤水向西迁移。钾镁盐沉积后期埋藏作用导致矿层发生形变,最终形成了高原内部钾镁盐矿层东薄西厚与盐背斜广布的空间分布特征。该研究为中南半岛钾盐矿床的科学合理投资与开采以及在国内类似地区圈定钾盐富集区域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期刊2019-06-01)

张海朋[10](2019)在《青藏高原高寒牧区聚落时空演化及其重构》一文中研究指出青藏高原是地球上自然和人文环境最具鲜明特色的一个高原地区,被誉为“世界第叁极”,其生态环境极其敏感且脆弱,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约束性强,资源环境承载力弱、生产生活方式独特、社会经济发展滞后、城镇化水平低且辐射带动能力弱,特殊的地域环境和发展背景决定了其聚落特征的独特性;但由于基础资料少且难获取,可进入难度大,聚落规模普遍较小且分布零散,以往基于土地类型或计算机遥感解译的数据获取方式难以有效刻画其聚落形态,致使现有研究鲜有涉及此区域,无法为青藏高原地区的聚落发展提供有效的决策支撑。因此,寻找有效的研究手段开展此类区域的聚落研究无论对于学科发展还是现实需求都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命题。本文以青藏高原北部牧区那曲县为研究对象,遵循“认知—评价—建构”这一人类适应改造其生存环境的基本路径,按照“格局—机理—调控”的地理学经典研究范式,基于多时相高清遥感影像目视解译精确提取的2005年、2010年和2017年叁期聚落斑块数据,综合运用GIS分析技术定量测度了那曲县聚落演化的总体特征和空间指向特性,探讨了聚落格局及演化的驱动机制,并从自然地理、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叁方面构建了聚落用地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借助SOFM神经网络划分聚落用地适宜性类型并开展聚落现状用地的适宜性评价,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聚落重构的路径。主要结论如下:(1)2005-2017年间,那曲县聚落演化呈现阶段性特征,“十一五”时期集中定居引发聚落斑块数量增长型扩张,“十二五”及其以后时期,基础设施配套及聚落功能的多样化发展推动聚落规模增大型扩张;县域聚落扩张强度有限,那曲镇一家独大;聚落格局演变表现出阶段性差异,由空间无序向规整有序转变;那曲县聚落以小型为主,面积小于1hm~2的斑块数占比高达69%,在时间演化上小聚落向大、中型聚落晋级趋势明显;聚落整体格局呈现稳定的集聚态势,大规模斑块集聚区以县城所在地为中心沿青藏公路向西南方向延伸,小规模斑块集聚区长期围绕那曲镇外围呈“环形”分布。(2)特殊的自然本底塑造了那曲县聚落低山缓坡趋向和亲水近路特征,受生存环境和生计方式影响,聚落布局避灾特性明显,聚落演化呈现优质草场指向,并且随着高原乡镇经济职能的日益强化,那曲县聚落演化逐渐呈现出与内地城镇化地区类似的乡镇中心地指向;高海拔、破碎地貌、自然灾害多发易发、草场禀赋差异及水系纵横等自然环境因素塑造了那曲县聚落大范围小规模沿河谷阶地零散分布的基本格局,而政策、市场化与人口增长、区位条件、管理制度及文化观念等社会人文因素是推动那曲县聚落演化的主要动力。(3)那曲县聚落用地适宜性水平整体较低,适宜区、较适宜区仅占全县总面积的12%,点缀分布于海拔相对较低、地形平坦的山间沟谷地带,一般适宜及以下区域集中连片,面积广袤;那曲县聚落现状用地规模不大,一般适宜及以上区域的聚落占比达86.7%,但较不适宜和不适宜区的聚落面积仍在10%以上,且尚有161.87hm~2的聚落分布在禁建区,聚落布局合理性欠佳;各乡镇聚落布局具有高等级适宜区趋向性,环境禀赋优越的乡镇聚落布局相对合理,反之则差;聚落布局缺乏空间指引,不合理的行政村设置,对特定生存空间的地域认同以及藏民的神山崇拜均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那曲县低等级适宜区的聚落出现。(4)可通过生态移民,适宜区导向的“村庄化”发展促进要素整合,实现聚落空间重构;通过推动特色产业支撑的中心村镇体系建设和交通网络构建,发挥“点-轴”对聚落产业体系的扩散作用促进结构重组,实现聚落经济重构;通过完善基础设置配置和社会化组织程度的提升以及藏文化的传承促进功能优化,实现聚落社会重构,最终促进牧区经济社会有序发展,实现聚落人居环境改善和牧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本文来源于《河南大学》期刊2019-06-01)

高原演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青藏高原北部牧区那曲县为研究对象,基于多时相高清遥感影像精确提取的2005、2010和2017年3期聚落斑块数据,综合运用GIS分析技术定量测度了那曲县聚落演化的总体特征和空间指向特性,并进一步探讨了聚落格局及演化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①2005~2017年,那曲县聚落规模和密度均呈增大态势,由数量增长型扩张转变为规模增大型扩张;聚落形态演变表现出阶段性差异,由空间无序向规整有序转变;聚落以小型为主,面积小于1 hm2的斑块数占比高达69%,在时间演化上小聚落向大、中型聚落晋级趋势明显;聚落规模空间相关性显着,大斑块集聚区以县城所在地为中心沿青藏公路向西南方向延伸,小斑块集聚区长期围绕那曲镇外围呈"环形"分布。②特殊的自然本底塑造了那曲县聚落低山缓坡趋向和亲水近路特征,受生存环境和生计方式影响,聚落布局呈现避灾特性,聚落演化的优质草场指向性明显,随着高原乡镇经济职能的日益强化,聚落演化逐渐呈现出与内陆城镇化地区类似的乡镇中心地指向。③高海拔、破碎地貌、自然灾害多发易发、草场禀赋差异及水系纵横等自然环境因素塑造了那曲县聚落大范围小规模沿河谷阶地零散分布的基本格局,而政策、市场化与人口增长、区位条件、管理制度及文化观念等社会人文因素是推动聚落演化的主要动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高原演化论文参考文献

[1].史箫笛,康小兵,许模,邓宏科.川滇高原斜坡地带峡谷区岩溶水化学特征及演化规律[J].地质学报.2019

[2].张海朋,樊杰,何仁伟,刘汉初.青藏高原高寒牧区聚落时空演化及驱动机制——以藏北那曲县为例[J].地理科学.2019

[3].程琳琳,黄婷,刘焱序.基于改进价值当量因子的1992-2015年青藏高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演化分析[J].水土保持通报.2019

[4].任金铜,陈凡美,陈群利,冯图,王志红.黔西北高原湿地景观生态格局演化特征分析[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5].王伟.青藏高原东缘地表侵蚀与地貌演化定量研究[J].国际地震动态.2019

[6].周江羽,王江海.青藏高原中东部早期构造隆升对古近纪盆地充填和演化的影响[J].地质学报.2019

[7].吴铸,刘阳飞,袁荷娟.滇中高原楚雄州近17年植被覆盖时空演化特征分析[J].林业科技通讯.2019

[8].胡胜.黄土高原滑坡空间格局及其对地貌演化的影响[D].西北大学.2019

[9].秦占杰.呵叻高原钾盐矿床物源及其沉积演化的地球化学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2019

[10].张海朋.青藏高原高寒牧区聚落时空演化及其重构[D].河南大学.2019

论文知识图

研究区地理位置图(据马丽芳等,2002...松潘甘孜地区地质构造图一26古蒙古高原的演化模式及其与青藏高...青藏高原演化、气候变化和咸化...一14岩浆岩活动与高原演化的关系...印度-亚欧板块碰撞过程与青藏高原

标签:;  ;  ;  ;  ;  ;  ;  

高原演化论文_史箫笛,康小兵,许模,邓宏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