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迎接未来飞航导弹新技术的挑战(论文文献综述)
刘梦杰[1](2020)在《我国人工智能新阶段的基本格局和动力机制》文中认为2017年的人机大战中,世界排名第一的柯洁以0:3败北阿尔法围棋程序,这在人工智能发展历程中具有格外特殊的意义。此后,人工智能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并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日渐重要的角色。如今,人工智能已经成为当代科技领域的研究热点,并逐渐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新时代的背景下,人工智能的发展为我国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目前我国正处于科技创新和推动产业升级转型的关键时期,人工智能已经成为科技创新环节的新动力,应该牢牢把握人工智能的先发优势。面对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现状,本文在阅读整理大量文献资料基础上,对我国人工智能新阶段的基本格局和动力机制进行了探讨。在当今世界的竞争中,强大的科技实力至关重要。人工智能作为前沿科技,其发展至今已有六十多年的历程,近年来世界各国政府纷纷把人工智能的发展提到国家发展战略上来。当前人工智能的基础理论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由于网络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普及,大数据的汇聚不断加速等都增进了人工智能的创新研究,促使人工智能技术进一步走向实用化。人工智能技术的跨域突破和大规模普及,推进人们进入人工智能时代。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不仅在提升国家的国际竞争力、促进经济结构的转型、推动文化和娱乐等产业的繁荣方面起重要作用,而且不断丰富了人工智能的应用场景。人工智能的发展在提高劳动生产效率,节省时间与劳动成本的同时,也让人们拥有更多自由的休闲时间。与此同时,人工智能取代了人在劳动中的传统地位,对人的思维方式和主体地位也造成冲击。改革开放后我国人工智能快速发展,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下对人工智能发展规划进行了部署。在政策支持、法律完善、科研机构的组建、学术建制化的推动下,我国人工智能逐步走向正轨并取得快速发展。本文立足于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新阶段,在对人工智能的概念、发展进程和发展成果简要梳理的基础上,概述我国人工智能的发展进程,界定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新阶段。本文主要从新地位、新平台、新认知三个方面对我国人工智能发展已经进入新阶段及其基本标志进行剖析。通过以上分析,本文进一步从政策的支持、理论的推进和研究成果三个方面,概括我国人工智能发展进入新阶段的主要表现,从而对我国人工智能新阶段在发展前景、应用领域以及主体超越方面的影响进行了探讨。通过对人工智能发展新阶段带来影响的研究,尝试从人工智能技术、发展需求、社会建制等三个方面对我国人工智能进入新阶段的动力机制做深入剖析。在这个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以上这些研究有助于我们客观系统的认识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新阶段及其基本格局和动力机制,从而对我国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做出理性的预判。文章最后对我国人工智能发展新阶段面临的挑战及对策进行简要分析。通过以上研究,可以帮助我们客观看待人工智能与当代社会的共生共荣,并对全面理解我国人工智能新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特殊意义提供理论借鉴。
于心可[2](2019)在《特朗普政府太空战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1957年,前苏联将第一颗人造卫星送上太空,自此,人类终于首次打造出可以无视国界的军用资产,进入太空新时代。特朗普政府上台以来,高度重视太空安全,将其纳入国家安全体系,将确保太空安全与稳定视为国家安全的核心,强调综合运用多种手段,维护其太空安全。特朗普政府的太空战略是美国为保持其在太空领域的优势地位、维护其在太空的行动自由及确保太空安全而制定的国家战略。该战略以“美国优先”为原则,强调在太空领域以实力求和平,提出将与私营部门和美国盟友一起,筑牢弹性能力、威慑实战、基础设施以及国内外环境4大支柱,以确保美国在太空的领导地位和必胜态势。尤其值得我们关注的是,特朗普政府在行动上进一步加快太空力量建设与发展,于2019年8月正式成立了太空司令部,并加快太空军的组建进程,加速推进太空军事化。有鉴于此,本文以“特朗普政府的太空战略”为研究对象,以该战略的目标、手段、实施为研究重点,聚焦战略特征,在梳理其起源动因的基础上,围绕特朗普太空战略“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几个主要问题对其进行全面研究,力求从中发现特点规律,总结经验教训,以期弥补此前对该问题研究的空白与不足,并为后人对相关课题的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本文参考了大量官方文献,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对特朗普政府太空战略进行全面、系统的剖析。文章从宏观视角通览特朗普政府太空战略的发展逻辑与特点规律,从而进一步深化对国家太空战略的规律性认知,这对我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和战略支援部队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框架设计上,本文主体包括四章,前三章分别对特朗普太空战略的起源动因、主要内容、特点趋势进行了梳理和研究,第四章在贯穿前三章研究的基础上,对特朗普政府太空战略可能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研判,同时在吸收美国太空发展有益经验和矛盾问题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潘书阳[3](2019)在《第三次抵消战略视阈下美国人工智能的军事运用》文中提出
何蓓[4](2018)在《自主武器系统的国际法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武器系统的自主性能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自主武器系统出现在战场上。自主武器系统的发展意味着战场上有关武力使用的决定可能越来越无需人为干预、甚至完全由机器做出。这一特性不仅带来了武器装备、战争理论和作战模式的改变,引发国家力量对比产生变化,还会给国际安全带来深远的影响,对现有的国际法体系形成重大挑战。国际社会研究并考虑如何对自主武器系统进行规制已迫在眉睫。而中国由于现有的实际情况,更应该对自主武器系统有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并做好相应准备。本文分为八个部分:绪论阐述了研究自主武器系统的必要性、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第一章主要是对本文的研究对象——自主武器系统进行术语界定并梳理规制自主武器系统的法律体系。在对已有的术语界定进行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本文从武装冲突法的角度将自主武器系统定义为:以人工智能为技术基础,在关键功能上具有自主性,无需人类干预能独立选定目标并发起攻击的武器系统。其中人工智能是其技术基础,自主性是其核心特性,武器系统是其所属类别。目前,具有自主性能的导弹防御系统、“哨兵”机器人以及无人机等武器系统已运用于多个国家的现役装备中,未来呈现出部署空间不断拓展、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的发展趋势。武器自主性能的不断提升,不断冲击现有武力使用规则,加大了军备控制的难度。自主武器系统“隔离因素”所带来的距离上的安全感,降低了开战的门槛;技术上的优势使得进攻所需的成本小于防御,更是开启了拥有该项技术的一方先发制人和预防性打击的可能性。自主武器系统技术上的易扩散性会加大了军备控制的难度。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它将引发国家力量对比产生变化,给国际安全带来深远的影响,对自主武器系统进行规制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第二章主要是梳理现有包括国际法和国内法在内的规制自主武器系统的法律体系。国际法尚未形成专门的条约规制自主武器系统。现有国际法文件中所确立的规则和原则适用于自主武器系统。但这些国际法文件大多只做出了原则性的规定,针对性不强。在国家层面直接对自主武器系统进行立法规制的国家有美国和英国。第三章主要是探讨自主武器系统对国际人道法的挑战。从武器控制法来看,虽然目前并没有专门的条约禁止或限制自主武器系统。但这并不意味着自主武器系统本身的合法性不受相关规则的约束。作为一个武器平台,自主武器系统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搭载被现有国际公约禁止或限制的武器类别。从作战行为法来看,自主武器系统虽然擅长定性分析,但其对战场环境不具有情境意识和能力,因而,实战中使用自主武器系统会对区分原则、比例原则和预防措施形成较大冲击。同时,将使用致命武力对人进行生杀予夺的决策权交于自主武器系统,与马尔顿条款所倡导的“人道原则”、“公众良知”的精神是背道而驰的。第四章主要探讨滥用自主武器系统的责任承担问题。自主武器系统的自主决策能力将被动的军事装备提升为主动的战斗员,也引发责任承担的困境。这一困境既有技术层面的因素又有法律层面的因素。未来智能化战争中,无论战斗机器人系统如何高度智能化,人作为战争的主导因素始终没有改变,改变的只是人与战斗机器人的战场协作方式。要避免陷入将自主武器系统人格化的误区,在现有的国际法框架内,通过个人责任和国家责任对使用自主武器系统违反国际人权法和国际人道法的责任进行追究。第五章主要研究如何完善自主武器系统的国际法规制。目前,由于利益诉求和价值取向的差异,学界及各国对自主武器系统的国际规制的态度各不相同。有主张通过建立新条约事先立法的方式禁止自主武器系统的开发和使用;也有人认为通过限制自主武器系统使用的具体情况和任务的方式就能解决自主武器系统的规制问题,无需专门立法。全球化加速了高科技武器应用的进程,促进国际社会对自主武器系统的关注是规制基础;把握军事必要与人道要求的动态平衡是立法要义;建立完善各国新武器法律审查机制是关键环节。构建规制自主武器系统的制度需以预防为主导、以安全为核心、以伦理为先导。在立法上采取软法——条约的两步走模式,对自主武器系统军事上的发展采取分级限制的方式。第六章主要讨论自主武器系统与中国。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军用人工智能武器引发的智能化军事革命浪潮对中国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中国要积极应对,加强智能化国防建设,抢占国防科技制高点。同时,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还应积极参与自主武器系统国际规制进程,在国际合作基础下,积极推动相关军控谈判和制度建构,并在总体统筹规划下健全国内相关立法。结论认为自主武器系统的发展势不可挡,在短期内通过立法完全禁止或暂停其开发、使用是不明智的,可以通过政府间对话先制定软法性质的行为规范,待到时机成熟,采取限制类型与限制活动类型相结合方式,制定条约来进行规制。
韩毅[5](2018)在《智能化战争的哲学反思》文中认为伴随智能化科技热潮袭来,智能化战争也悄然逼近。智能技术是信息技术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其被应用于军事也是世界军事技术革命演变的必然结果。由于种种历史原因,我军在机械化和信息化建设中已经处于落后地位,与其苦苦追赶,不如另辟蹊径。智能化战争也许就是这条捷径,虽然这不是一条毫无阻碍的坦荡大道,但却是实现强军目标的必由之路。虽然未来是难以预测的,但是从哲学的视角来审视这场即将到来的军事革命却又是意义非凡的。本文通过对智能化战争进行哲学视角的分析,首先从人类认识深入的必然产物、战争形态演变的必然趋势、科技进步发展的必然结果三个方面,讨论了智能化战争到来的时代必然性。其次,本文分析了智能化战争的本质属性及其全新的表现形式,并且研究了贯穿智能化战争全程的矛盾运动规律。此外,本文还探究了智能化战争中的主体与客体,特别讨论了主体地位、主体能力、主体素质、主客关系以及人与武器关系的变动。最后,本文从战争特性、战争思想、作战样式三个角度,对智能化战争的可能形态进行了设想,并且总结了智能化战争的四点应对之策。简而言之,全文旨在回答两大问题:一是如何认识智能化战争;二是如何应对智能化战争。
丁聪[6](2017)在《21世纪初的美国军事改革思想研究》文中认为“九一一”事件以后,面对风谲云诡的国际环境,小布什政府开启了新一轮军事改革。美国军事改革思想作为引领这场改革实践的指导思想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美国军事改革思想是一个动态的思想、理论、概念体系,渗透进了这场改革的方方面面。在长达十余年的时间里,唐纳德·拉姆斯菲尔德和罗伯特·盖茨在美国军事改革思想的指导下持续不断地推动美国军事制度的改革,试图满足美国打赢当下战争和赢得未来挑战的需求。拉姆斯菲尔德就任国防部长期间,积极推动美军转变军事学说,改革美军组织结构,调整军政关系,强化文官对军队的控制。另外,美国还广泛利用最新的技术,大力推动部队联合作战。盖茨就任国防部长后,继续推动美国的军事制度改革。他推动美国军事力量的再平衡,调整军队的官僚体制,平衡军政关系,革新军种文化,改革国防部的商业模式,并针对新兴国家的“反介入”和“区域拒止”战略提出了应对措施。尽管在拉姆斯菲尔德和盖茨的军事制度改革过程中遭遇了一些阻力,但是其改革仍然取得了显着的效果,深刻地改变了美国的军事制度,影响到未来美国军事变革的趋势。
杨培宇[7](2017)在《战略高技术创新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战略高技术是建立在现代前沿科学研究成果之上,与国家战略布局紧密契合,能够服务于经济社会以及国防和军队建设需求的一系列高技术(群)。在席卷全球的科技浪潮推动下,战略高技术的异军突起,不仅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也为哲学思辨带来了更广阔的空间。文章开篇便立足于哲学视角对战略高技术这一重要概念进行了理论分析,梳理了战略高技术的内涵和主要特征,并结合现实背景总结了战略高技术的社会功能以及对于所处的时代具备的变革性意义。文章遵循战略高技术创新的运行逻辑展开,依照战略高技术创新的发展时序进程,构建了战略高技术全生命周期的逻辑模型,分别从战略高技术的选择、战略高技术的组织管理、战略高技术的成果转化、战略高技术的评估等4个典型阶段构建研究脉络,试图通过论证理论成果、列举国内外战略高技术发展事例,完整地描绘分析战略高技术创新体系的组织结构,探寻制约战略高技术创新发展体制机制因素。通过理论分析、逻辑论证和案例研究,文章阐释了战略高技术选择的不同类型,构建了选择决策体系的基本模型;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战略高技术的组织管理体系进行了深入探讨,以美国、苏联和日本为代表分析了不同类型战略高技术组织管理体系的特点;剖析了战略高技术成果转化体系的组织实施流程,指出军民融合将成为未来战略高技术成果转化的主要模式;以美国测试和评估体系的历史沿革为切入点,研究探讨了战略高技术评估体系的基本框架和指标模型。文末结合前文分析讨论和所举事例,以健全体制、拓展机制为出发点,为我国下一步建立健全战略高技术创新体系提供了对策和建议。
杨震[8](2012)在《论后冷战时代的海权》文中研究说明间发展。战争的变化同样也对海权的范围产生了影响:冷战后世界海军力量对比的变化使战争集中在沿海地区;一体化联合作战对海军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其具备为联合部队提供战略海运、海上防御和对陆纵深打击能力。军事技术的进步,特别是信息技术进行引领的导弹技术的进步使海军对陆地纵深目标进行远程精确常规战略性打击成为可能。上述影响使海权的范围开始从远洋公海扩展至沿海地区并直抵大陆纵深。后冷战时代海权在规模范围的变化不但完成了理论探索,也进行了战争实践。从后冷战时代中国海权观念的变化来看,则是受外部环境和内部因素双重影响的。后冷战时代海权的地缘政治背景发生了巨大变化,世界海权的轴心地带由从前的大西洋转向太平洋。随着国家实力的快速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一个海洋大国,与美国一起成为世界海权的两个主要角色。美国在中国发展海权的三个关键战略区域:台湾、南海和印度洋进行“岛链”封锁,已经成为中国发展海权的最大制约因素。中国的海权观念在冷战结束后得到了很大发展,经济海权观、战略海权观、复合海权观、合作海权观和海洋国土观构成了后冷战时代中国海权观的主体。冷战的结束使海权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这种变化在政治、经济、军事和科学技术等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还在深化与发展。
乔朋朋,李小兵[9](2012)在《反导作战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趋势》文中研究说明简要介绍了我国周边国家的弹道导弹发展现状,分析了反导作战的重点、难点及关键技术,着重介绍了美、俄、日等国家反导系统的发展现状,阐述了未来反导作战的发展趋势。
关世义[10](2011)在《祝贺《飞航导弹》创刊四十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简单回顾了《飞航导弹》杂志的发展历程;讨论了飞航导弹的概念,国内外飞航导弹技术内涵的发展变化以及飞航导弹的一些重要技术特点。
二、迎接未来飞航导弹新技术的挑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迎接未来飞航导弹新技术的挑战(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人工智能新阶段的基本格局和动力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四、基本内容和研究方法 |
(一)基本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五、创新和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人工智能的概念和发展历程 |
一、世界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况 |
(一)人工智能的概念 |
(二)世界人工智能的发展阶段 |
二、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阶段划分 |
(一)我国人工智能的起步(1978年-2000年) |
(二)我国人工智能的成长阶段(2000年-2015年) |
(三)我国人工智能的加速发展(2015年-2017年) |
(四)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新阶段(2017年至今) |
第二章 我国人工智能新阶段的基本格局 |
一、我国人工智能进入新阶段的重要标志 |
(一)新地位 |
(二)新平台 |
(三)新认知 |
二、我国人工智能发展新阶段的主要表现 |
(一)政策的支撑 |
(二)理论的推进 |
(三)研究成果增多 |
三、我国人工智能发展新阶段产生的主要影响 |
(一)发展前景 |
(二)应用领域 |
(三)主体地位 |
第三章 我国人工智能新阶段的动力机制 |
一、人工智能技术的支持 |
(一)基础层技术的推动 |
(二)应用层面技术的融合 |
二、社会建制的助推 |
(一)政策优势的加持 |
(二)法律法规的完善 |
(三)组织机构的建设 |
三、发展需求的驱动 |
(一)企业需求的扩大 |
(二)用户需求的提升 |
第四章 我国人工智能新阶段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
一、人工智能基础理论的缺失与探索 |
(一)基础理论的缺失 |
(二)加大对基础理论的探索 |
二、社会问题的发生与规避对策 |
(一)社会问题的发生 |
(二)制定合理的规避对策 |
三、人工智能人才的缺乏与培养 |
(一)人才的缺乏 |
(二)加大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2)特朗普政府太空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四、概念界定 |
五、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六、研究创新点与难点 |
第一章 特朗普政府太空战略的起源和动因 |
第一节 美国太空战略形成的历史演进 |
一、初步形成阶段 |
二、全面发展阶段 |
三、调整转型阶段 |
第二节 特朗普政府太空战略形成的现实动因 |
一、太空环境本身的特殊性 |
二、美国经济发展的需要 |
三、中俄对美国太空霸权的挑战 |
第二章 特朗普政府太空战略的主要内容 |
第一节 特朗普政府太空战略的目标 |
一、经济目标:推动新型产业发展,带动美国经济的繁荣 |
二、科技目标:催生新的尖端技术,确保美国太空技术的绝对领先 |
三、安全目标:以实力求和平,保障美国国家和人民安全 |
第二节 特朗普政府太空战略的手段 |
一、增强弹性能力 |
二、注重威慑实战 |
三、改善基础设施 |
四、塑造国内外环境 |
第三节 特朗普政府太空战略的实施 |
一、太空力量发展的理论基础 |
二、太空力量组建的阶段演进 |
三、太空作战体系的构成和发展 |
第三章 特朗普政府太空战略的主要特点和发展趋势 |
第一节 特朗普政府太空战略的主要特点 |
一、以“美国优先”为根本原则 |
二、以“太空军事化”为发展方向 |
三、以“太空弹性”为评价标准 |
四、以“作战体系化”为建设目标 |
第二节 特朗普政府太空战略的发展趋势 |
一、太空开发从火星重返月球 |
二、太空领域公私伙伴关系走向战略化 |
三、“太空军”组建在波折中继续推进 |
第四章 特朗普政府太空战略的主要影响及对我启示 |
第一节 特朗普政府太空战略的影响 |
一、对国际社会的影响 |
二、对中国国家安全的影响 |
第二节 特朗普政府太空战略对我国的启示 |
一、政治领域:注重太空战略的顶层设计,有效维护国家安全利益 |
二、军事领域:抢占太空技术制高点,适当保持战略威慑 |
三、外交领域:加强太空领域合作,不断扩大我国在太空领域的影响力 |
四、经济领域:大力推进军民融合,推进太空科技的军民双向转化。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4)自主武器系统的国际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自主武器系统概述 |
第一节 自主武器系统的术语界定 |
一、已有的术语界定 |
二、对已有术语界定的分析评价 |
三、本文对自主武器系统的术语界定 |
第二节 自主武器系统的发展概况 |
一、自主武器系统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
二、现有自主武器系统的种类与技术性能 |
三、自主武器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 |
第三节 规制自主武器系统的必要性分析 |
一、自主武器系统对武力使用规则的挑战 |
二、自主武器系统对国际军控形势的挑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规制自主武器系统的法律体系 |
第一节 规制自主武器系统的国际法 |
一、主要国际法文件 |
二、其他国际法文件 |
第二节 相关国家关于自主武器系统的法律政策 |
一、美国 |
二、英国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自主武器系统对国际人道法的挑战 |
第一节 自主武器系统对武器控制法的挑战 |
一、国际条约 |
二、国际习惯 |
第二节 自主武器系统对作战行为法的挑战 |
一、区分原则 |
二、比例原则 |
三、预防措施 |
第三节 自主武器系统对马尔顿条款的挑战 |
一、马尔顿条款在国际法中的地位 |
二、马尔顿条款对自主武器系统的限制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滥用自主武器系统的责任承担 |
第一节 惩治违法责任的理论基础 |
一、国家责任 |
二、个人责任 |
第二节 自主武器系统引发的责任困境 |
一、技术层面 |
二、法律层面 |
第三节 责任的认定与承担 |
一、责任认定的实质 |
二、责任承担的方式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自主武器系统的国际法规制完善 |
第一节 回顾与分析 |
一、学界及各国对自主武器系统国际规制的态度 |
二、立法主张的主要分歧 |
第二节 路径与建议 |
一、促进国际社会对自主武器系统的共同关注 |
二、把握军事必要与人道要求的动态平衡 |
三、建立完善新武器法律审查机制 |
第三节 规制自主武器系统的立法展望 |
一、立法模式 |
二、基本原则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自主武器系统与中国 |
第一节 军用人工智能发展对中国的影响 |
一、军用人工智能推动新军事革命 |
二、美俄军用人工智能发展状况 |
三、中国智能化国防建设的基本情况 |
四、对中国的影响 |
第二节 中国的对策思考 |
一、在现有国际法框架内积极研制使用自主武器系统 |
二、在国际合作基础下积极推动相关军控谈判和制度构建 |
三、在总体统筹规划下健全国内相关立法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5)智能化战争的哲学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概念辨析 |
1.3.1 智能 |
1.3.2 人工智能 |
1.3.3 智能化战争 |
1.4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
1.4.1 论文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预期创新点 |
第二章 智能化战争的时代背景 |
2.1 人类认识深化的必然产物 |
2.1.1 认识重心转向主体 |
2.1.2 认识方法转向系统 |
2.1.3 认识内容转向信息 |
2.2 战争形态演变的必然趋势 |
2.2.1 战争形态演变的历史进程 |
2.2.2 战争形态演变的相关特性 |
2.2.3 战争形态演变的影响要素 |
2.3 科技进步发展的必然结果 |
2.3.1 信息化步入发展瓶颈 |
2.3.2 智能化科技迅速兴起 |
2.3.3 智能技术的军事应用 |
第三章 智能化战争的本质与表现 |
3.1 智能化战争的本质属性 |
3.1.1 战争的暴力对抗性 |
3.1.2 战争的政治从属性 |
3.1.3 战争的经济利益性 |
3.2 智能化战争的全新表现形式 |
3.2.1 新原理—毁伤机理新质化 |
3.2.2 新成员—作战对象无人化 |
3.2.3 新空间—战争空间虚拟化 |
3.3 智能化战争中的矛盾运动 |
3.3.1 保存自己与消灭敌人的矛盾 |
3.3.2 发起进攻与开展防御的矛盾 |
3.3.3 物质要素与精神要素的矛盾 |
第四章 智能化战争的认识论问题 |
4.1 智能化战争的主体 |
4.1.1 主体地位的人机之争 |
4.1.2 主体能力的复合提升 |
4.1.3 主体素质的需求转变 |
4.2 智能化战争的客体 |
4.2.1 智能化战争客体的内涵 |
4.2.2 智能化战争客体的特性 |
4.2.3 智能化战争的主客关系 |
4.3 智能化战争的中介 |
4.3.1 人与武器的辩证关系 |
4.3.2 人与武器的发展图景 |
4.3.3 人与武器的最优结合 |
第五章 智能化战争的形态设想 |
5.1 智能化时代的战争特性 |
5.1.1 态势认知自主化 |
5.1.2 指挥控制协同化 |
5.1.3 作战平台无人化 |
5.2 智能化时代的战争思想 |
5.2.1 不战思想 |
5.2.2 慑战思想 |
5.2.3 控战思想 |
5.3 智能化时代的作战样式 |
5.3.1 “蜂群式”攻击 |
5.3.2 “分布式”杀伤 |
5.3.3 “云联式”作战 |
第六章 智能化战争的应对之策 |
6.1 提高智能化战争的认识能力 |
6.1.1 认识战争系统的复杂特性 |
6.1.2 认识复杂系统的应对之策 |
6.1.3 认识智能战场的致胜机理 |
6.2 更新智能化战争的思维方式 |
6.2.1 大数据思维 |
6.2.2 体系化思维 |
6.2.3 虚拟化思维 |
6.3 推进智能化技术的创新发展 |
6.3.1 军事技术发展要军民互融 |
6.3.2 军事技术发展要道器并重 |
6.3.3 军事技术发展要攻防俱全 |
6.4 构建智能化军队的编制体制 |
6.4.1 编制转型的驱动因素 |
6.4.2 人机协同的优势所在 |
6.4.3 人机协同的发展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6)21世纪初的美国军事改革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研究的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本文写作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第二章 21世纪初美国军事改革背景 |
2.1 改革的内因 |
2.1.1 国内政治推动军事改革 |
2.1.2 军工复合体牵引军事改革 |
2.1.3 国防科技支撑军事改革 |
2.2 改革的外因 |
2.2.1 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推动 |
2.2.2 传统安全威胁卷土重来 |
2.2.3 非传统安全威胁呈愈演愈烈之势 |
第三章 21世纪初美军改革总体思想 |
3.1 战略指导思想 |
3.1.1 战略判断层面 |
3.1.2 战略规划层面 |
3.1.3 战略路径层面 |
3.2 组织结构与编制体制思想 |
3.2.1 军队管理扁平化思想 |
3.2.2 制衡思想 |
3.3 军事力量建设思想 |
3.3.1 基于能力的军事斗争思想 |
3.3.2 能力慑止思想 |
3.3.3 基于能力的后勤和人才培养思想 |
第四章 激进阶段与温和阶段:21世纪初美国军事改革思想运用和实践的阶段性研究 |
4.1 激进阶段的美军改革 |
4.1.1 阶段划分依据 |
4.1.2 激进阶段的重点改革实践 |
4.2 温和阶段的美军改革 |
4.2.1 阶段划分依据 |
4.2.2 温和阶段的重点改革实践 |
第五章 21世纪初美国军事改革思想评价 |
5.1 21世纪初美国军事改革思想的特点 |
5.1.1 前瞻性和继承性兼具 |
5.1.2 创新性与技术性互为补充 |
5.1.3 突破性与局限性并存 |
5.2 21世纪初美国军事改革经验与启示 |
5.2.1 强调顶层设计、坚持将改革的权力汇聚 |
5.2.2 通过法律、法规、文件将改革的成果固定下来 |
5.2.3 在满足当下需求和应对未来挑战之间合理地分配资源 |
5.2.4 军事改革的根本目标应符合国家的根本利益 |
5.2.5 军事改革的手段应循序渐进 |
5.2.6 军事改革针对的敌人不应过于具体,方案不应过于透明 |
5.3 美国军事改革未来走向 |
5.3.1 军事高科技的追求永无止境 |
5.3.2 联合作战水平向更高层次发展 |
5.3.3 军事改革思想的持续革新 |
5.3.4 精兵强效的国防部改革仍将继续 |
5.3.5 军民融合推动军事科技创新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专着 |
二、中文译着 |
三、中文论文 |
四、英文专着 |
五、英文论文 |
六、报刊及互联网信息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战略高技术创新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意义 |
1.2.1 深化战略高技术概念理解 |
1.2.2 拓展科技哲学的研究视阈 |
1.2.3 完善和丰富技术创新理论 |
1.2.4 促进战略高技术创新发展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战略高技术创新的理论分析 |
2.1 战略高技术的基本概念 |
2.2 战略高技术的主要特征 |
2.2.1 战略性 |
2.2.2 全局性 |
2.2.3 前沿性 |
2.3 战略高技术的社会功能 |
2.3.1 维护国家意志 |
2.3.2 形成战略威慑 |
2.3.3 促进经济发展 |
2.3.4 培育社会文化 |
2.4 战略高技术创新的时代意义 |
2.4.1 促进生产力变革 |
2.4.2 促进实践方式变革 |
2.4.3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
第三章 战略高技术的选择 |
3.1 战略高技术的领域选择 |
3.1.1 从技术选择到战略高技术领域选择的演进 |
3.1.2 战略高技术领域选择的原则 |
3.1.3 战略高技术领域选择的影响因素 |
3.1.4 战略高技术领域选择的方法 |
3.2 战略高技术的路径选择 |
3.2.1 从宏观层面制定战略高技术发展规划 |
3.2.2 从中观层面确定战略高技术发展模式 |
3.2.3 从微观视角描绘战略高技术发展路径 |
3.3 战略高技术选择的决策体系 |
3.3.1 决策体系的构成要素 |
3.3.2 战略高技术选择决策的特征 |
3.3.3 主要国家战略高技术选择决策体系 |
3.3.4 我国战略高技术的决策体系 |
第四章 战略高技术的组织管理 |
4.1 宏观层面的组织管理体系 |
4.1.1 宏观层面的行为主体 |
4.1.2 宏观层面组织管理体系的类型 |
4.1.3 宏观层面组织管理体系的发展趋势 |
4.2 微观层面的组织管理模式 |
4.2.1 战略高技术项目的全生命周期 |
4.2.2 战略高技术项目的人员组织 |
4.2.3 战略高技术项目的项目控制 |
4.3 国外在战略高技术组织管理上的创新 |
4.3.1 联邦资助研发中心:美国“私立公费”的研究机构 |
4.3.2 科技综合体:苏联实体化的官产学研协调创新组织 |
4.3.3 革新研发计划:日本战略高技术的路径选择 |
第五章 战略高技术的成果转化 |
5.1 战略高技术成果转化的内涵和意义 |
5.1.1 战略高技术成果的内涵及特点 |
5.1.2 战略高技术成果转化的内涵及特征 |
5.1.3 战略高技术成果转化的意义 |
5.2 战略高技术成果转化的组织实施 |
5.2.1 成果转化体系的构成要素 |
5.2.2 成果转化的组织流程 |
5.2.3 成果转化的影响因素 |
5.3 战略高技术的军民融合发展模式 |
5.3.1 战略高技术成果转化与军民融合的内在一致性 |
5.3.2 战略高技术军民融合的体制机制需求 |
5.3.3 战略高技术的军民融合的具体模式 |
第六章 战略高技术的评估 |
6.1 战略高技术评估的理论分析 |
6.1.1 战略高技术测试评估的内涵 |
6.1.2 战略高技术评估的特点 |
6.2 美国国防采办测试和评估体系的经验借鉴 |
6.2.1 美国测试与评估的发展脉络 |
6.2.2 美国国防采办测试与评估体系的基本框架 |
6.2.3 美国国防采办测试和评估体系的特点 |
6.3 战略高技术评估体系的构建 |
6.3.1 评估体系的理论分析 |
6.3.2 评估体系的指标模型 |
第七章 对策与建议 |
7.1 树立明确稳定的战略目标 |
7.2 成立高层战略高技术选择机构 |
7.3 引入战略高技术风险投资制度 |
7.4 组建独立自主的战略高技术评估机构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A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 计划)课题初审意见表 |
附录B 2016年度中国科协重大调研课题选题目录 |
(8)论后冷战时代的海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问题的提出及其研究意义 |
一、研究后冷战时代海权的必要性 |
二、海权的概念解析 |
三、后冷战时代海权面临的战略转型 |
四、后冷战时代海权的战略构架 |
五、后冷战时代海权之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相关文献的回顾 |
一、国外研究概况 |
二、国内研究概况 |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四节 本文的结构安排 |
注释 |
第一章 海权论的诞生与发展及其反思 |
第一节 马汉海权论的产生及其评述 |
一、马汉海权论的产生 |
二、马汉海权论的内容及影响 |
三、对马汉海权论的评述 |
第二节 科贝特海洋战略论的产生及其评述 |
一、海洋战略论的产生 |
二、科贝特海洋战略论的内容及影响 |
三、对科贝特海洋战略论的评述 |
第三节 戈尔什科夫国家海上威力论及其评述 |
一、国家海上威力论的产生 |
二、国家海上威力论的内容及影响 |
三、对国家海上威力论的评述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二章 后冷战时代海权的发展演进 |
第一节 海权在后冷战时代发展演进的背景 |
一、国际政治格局向多极化发展 |
二、经济全球化 |
三、新军事变革 |
第二节 后冷战时代海权的内涵 |
一、后冷战时代海权的要素 |
二、后冷战时代海权的构成 |
第三节 后冷战时代海权的观念 |
一、后冷战时代海权的国际观 |
二、后冷战时代海权的军事观 |
三、后冷战时代海权的海洋观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三章 后冷战时代海权的技术形态 |
第一节 人类社会的技术形态及战争形态演进 |
一、人类社会的技术形态演进 |
二、人类战争的技术形态 |
第二节 后冷战时代海权技术形态的理论探索 |
一、战法思想 |
二、军事技术 |
三、编制体制 |
四、途径目标 |
第三节 后冷战时代海权技术形态的战争实践 |
一、指挥、控制与通信 |
二、海上打击 |
三、后勤保障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四章 后冷战时代海权的规模范围 |
第一节 后冷战时代的战争 |
一、后冷时代战争的主要形式 |
二、后冷时代战争的作战模式 |
三、后冷时代战争的战场空间 |
第二节 后冷战时代海权的规模 |
一、后冷战时代的战争对海权规模的影响 |
二、对后冷战时代海权规模的理论探索 |
三、后冷战时代海权规模的战争实践 |
第三节 后冷战时代海权的范围 |
一、后冷战时代的战争及军事形势对海权范围的影响 |
二、后冷战时代海权范围的理论探索 |
三、后冷战时代海权范围的战争实践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五章 后冷战时代海权对中国海权思想的影响 |
第一节 后冷战时代海权的地缘政治背景 |
一、后冷战时代地缘政治的轴心 |
二、中国实力的快速发展 |
第二节 后冷战时代中国的海权辩论 |
一、无足轻重的海权 |
二、辅助性海权 |
三、主导性海权 |
第三节 后冷战时代中国发展海权的最大制约 |
一、台湾问题 |
二、南海问题 |
三、印度洋问题 |
第四节 后冷战时代中国海权观念的发展 |
一、经济海权观 |
二、战略海权观 |
三、复合海权观 |
四、合作海权观 |
五、海洋国土观 |
六、中国海权观念的发展与航空母舰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结论 |
第一节 研究总结 |
一、后冷战时代海权的内涵 |
二、后冷战时代海权技术形态的进化 |
三、后冷战时代海权规模范围的拓展 |
四、地缘政治背景的变迁及中国海权观念的发展 |
第二节 后冷战时代海权的进一步讨论 |
一、海洋法的演进 |
二、科学技术的进步 |
三、国际战略格局的演变 |
四、全球化进程的发展 |
第三节 政策含义 |
一、培育海权意识 |
二、制定海洋战略 |
三、推进海军转型 |
四、发展海洋经济 |
五、继续加强海洋法研究与建设 |
六、增强海洋科技实力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祝贺《飞航导弹》创刊四十年(论文提纲范文)
引 言 |
1 与时俱进的飞航导弹 |
1.1 飞机外形的导弹 (aircraft-type missile) |
1.2 有翼导弹 (winged missile) |
1.3 空气动力导弹 (aerodynamic missile) |
2 不断引领飞航技术 |
1) 飞行原理的创新 |
2) 飞航导弹的多极化发展 |
3) 复杂电磁环境下的信息化体系对抗 |
4) 作战效能研究 |
5) 设计理念、 设计手段、 试验手段的革新 |
3 结束语 |
四、迎接未来飞航导弹新技术的挑战(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人工智能新阶段的基本格局和动力机制[D]. 刘梦杰. 河南大学, 2020(05)
- [2]特朗普政府太空战略研究[D]. 于心可. 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2019(02)
- [3]第三次抵消战略视阈下美国人工智能的军事运用[D]. 潘书阳. 国防科技大学, 2019
- [4]自主武器系统的国际法问题研究[D]. 何蓓. 武汉大学, 2018(01)
- [5]智能化战争的哲学反思[D]. 韩毅. 国防科技大学, 2018(02)
- [6]21世纪初的美国军事改革思想研究[D]. 丁聪. 国防科技大学, 2017(02)
- [7]战略高技术创新体系研究[D]. 杨培宇. 国防科技大学, 2017(02)
- [8]论后冷战时代的海权[D]. 杨震. 复旦大学, 2012(02)
- [9]反导作战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趋势[J]. 乔朋朋,李小兵. 飞航导弹, 2012(03)
- [10]祝贺《飞航导弹》创刊四十年[J]. 关世义. 飞航导弹, 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