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R745.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09)20-0058-02
三叉神经痛是指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反复发作的阵发性、短暂性剧痛。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后者常因桥小脑角肿瘤、三叉神经根或半月节部肿瘤、血管畸形、动脉瘤、多发性硬化等症引起。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病因、病理尚无统一认识。
1诊断
1.1临床表现
1.1.1疼痛位于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多局限于某一支,以第2、3支多见,多为一侧性。
1.1.2疼痛呈短暂发作性闲电样、刀割样、烧灼撕裂样疼痛,常伴患侧面肌抽搐,历时几秒至一两分钟,每次发作性质相似,间歇期无症状。
1.1.3常有触发点或称板机点,多位于上唇外侧、鼻翼、颊部、舌缘等处。轻触此点或口、舌运动即可诱发疼痛。为此,病人常不洗脸,少饮食,以致眼脸肮脏、体瘦,甚至脱水。
1.1.4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无神经系统阳性体征。
1.1.5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病程呈慢性经过,周期性发作,缓解期短则几日,长则几年,以后发作渐频,缓解期缩短,很少自愈。继发性三叉神经痛病程与原发病相关。
1.1.6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多见于40岁以上的女性患者。
1.2辅助检查可针对病况选择颅底或内听道X线摄片、鼻咽部检查、听力和前庭功能检查、CT或MRI检查,以明确病因。
1.3鉴别诊断本病需与牙痛、鼻窦炎、下颌关节炎、偏头痛、舌咽神经痛相鉴别。
2治疗
2.1药物治疗
2.1.1酰胺咪嗪(痛可宁)0.2~0.4g,每日3次,口服。
2.1.2苯妥英钠100mg,每日3次,口服。
2.1.3氯硝西泮开始每日1mg,逐渐增至每日6~8mg,分次口服,亦有一定疗效。
2.1.4维生素B12500μg,每日1次,肌肉注射,2周为一疗程。
2.2神经阻滞疗法经药物治疗效果不满意者可行神经阻滞术,常用药物:
2.2.1激素2%利多卡因溶液1ml加醋酸泼尼松25mg,3~5日1次,连续5~10次。
2.2.2乙醇无水纯乙醇或95%乙醇溶液0.5~1ml,注入乙醇前应注入局麻药物。
神经阻滞疗法的穿刺技术如下:①眶上神经阻滞法:患者仰卧或坐位。先在眼眶上缘中间偏内侧部摸到切迹,用肌注针头刺入眶上神经孔,针尖稍向上向后。②眶下神经阻滞法:患者仰卧位或坐位。眶下孔位于眶下缘正中下方约1.5cm,鼻翼旁1cm处。针尖刺入后向上向后试探该孔,刺中后,针尖不宜过深,约0.2~0.3cm。③上颌神经阻滞法:患者头侧位,患侧向上,张口。穿刺点在腭大孔的稍前方。此孔位于最后一个臼齿(第3或第2)的内侧硬腭上,自该臼舌面向腭正中缝虚拟一垂线,其中、外1/3交界处即为腭大孔。口腔黏膜消毒和局麻后,用腰穿针头垂直刺入4~5cm,即可碰到中翼权,记好进针深度,将针退出一段后改向前上方刺入,其深度较原来深约1cm。④下颌神经阻滞法:体位、穿刺部位及刺入深度同上颌神经封闭,仅其穿刺方向与之不同。即针碰到中翼板后,先退一段再向后向上方刺入,深度同原来的深度或略深一点。⑤三叉神经半月节阻滞法:方法同下颌神经封闭,只是进针点较低些。穿刺方向与头部冠状面平行,与颅底平行呈20°角(或与矢状面成110°角),进针4.5~5.0cm即可达卵圆孔的外口,刺中下颌神经后,再缓慢进针0.3~0.5cm,达到卵圆孔半月神经节处,回抽无血和脑脊液后,再行神经阻滞。
2.3射频热凝术应用射频治疗仪发出的射频电流,通过绝缘穿刺针使三叉神经半月节局部温度逐渐升高至75℃,持续2分钟,有选择地破坏半月节内传导痛觉的纤维,保存对热度有较大抵抗力的传导触觉的纤维,从而达到止痛的目的。
2.4手术治疗常用方法有三叉神经感觉根部分切断术、三叉神经脊束切断术及三叉神经根微血管减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