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放射性碳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放射性,同位素,气溶胶,西沙群岛,色谱,华山,元素。
放射性碳论文文献综述
赵晋军,徐利强,吴礼彬[1](2019)在《放射性碳年龄-深度模型及其在西沙北岛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14)C定年是同位素定年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研究晚第四纪气候环境演变的重要手段。文章选取我国西沙群岛北岛BD1沉积剖面为研究对象,测定了不同深度鸟骨样品的~(14)C年龄;通过基于经典年龄-深度模型以及贝叶斯(Bayesian)统计学方法,构建了该沉积剖面的7种年龄-深度模型,并对这7种常用的~(14)C年龄-深度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了不同年代学模型的优缺点。通过对比发现,基于Bayesian方法的Bacon程序得到的年龄-深度模型曲线单调、平滑,较为适合用于构建西沙群岛北岛BD1沉积剖面的年代学模型。(本文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倪海燕,黄汝锦,曹军骥[2](2019)在《放射性碳同位素研究大气不同挥发分有机碳来源》一文中研究指出含碳气溶胶是大气颗粒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由有机碳(OC)和元素碳(EC)组成。研究我国典型污染城市的OC和EC污染特征和时空变化规律,可为政府制定有效的污染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但对于具有不同挥发性的颗粒有机碳(OC)的来源研究还很少。在本研究中,我们开发了一种基于放射性碳(~(14)C)的方法,用于挥发性更高的OC(mvOC)的来源解析,并将该方法应用于我国六个主要污染城市的环境气溶胶样品。在氦气的环境下,使用自建的(本文来源于《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04-19)
张海龙,陶舒琴,于蒙,赵美训[3](2017)在《生物标志物单体放射性碳同位素分析技术的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自Eglinton等(1996)首次将单体放射性碳同位素分析技术(CSRA)应用于海洋沉积物中生物标志物14C研究以来,该技术发展迅速,广泛应用于海洋科学、生物地球化学和古气候学等领域。但是,自然环境样品中生物标志物大多含量低、干扰基质复杂而且难以分离。因此,如何从基质组成复杂的样品中分离富集高纯度的目标化合物已经成为限制CSRA技术发展和应用的瓶颈。近些年来,不断改进的色谱分离富集技术不仅提高了目标化合物分离的纯度和回收效率,同时也扩展了生物标志物的碳同位素示踪应用。综合介绍了自然环境研究中单体化合物放射性碳同位素分析技术中常见生物标志物单体分离纯化的技术方法以及发展现状。(本文来源于《地球科学进展》期刊2017年11期)
房琳琳[4](2017)在《世界目前最大碳信息库加速全球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科技日报北京7月16日电 (记者房琳琳)《自然》杂志官网在近日的报道中,介绍了全球目前最大的放射性碳信息库—加拿大考古放射性碳数据库(CARD)的最新进展。该数据库由加拿大负责维护,目前拥有来自70个国家的7万份放射性碳数据记录,管理者正在将之优化至完全(本文来源于《科技日报》期刊2017-07-17)
贾御夫[5](2017)在《利用放射性碳同位素和生物标志物技术研究温度对土壤有机碳动态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壤有机碳库是陆地生态系统最大的碳库,是温室气体最重要的潜在源和汇,与大气中的CO2发生迅速并且巨大的交换。鉴于土壤有机碳库在全球碳循环中的重要性,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全面认识土壤有机碳的周转与反馈变得更加重要。温度和降水是影响土壤有机碳周转最重要的环境因子,本文试图利用放射性碳同位素和生物标志物技术来揭示在野外自然环境中消除降水的影响后温度变化对土壤有机碳周转的影响。本文将来自青藏高原400 mm等降水量线沿线地区的12个采样点的表土样品用综合分组方法进行分组,然后应用自然丰度的放射性碳(14C)示踪技术和短波红外光谱(FTIR)技术,研究了青藏高原土壤有机碳周转。结果显示,不同碳库的14C含量有显着差异;根据14C数据及相关模型计算不同碳库的周转时间,同一个地点的土壤样品,周转时间从短到长逐渐变化是:轻质组分(LF)<颗粒有机质组分(POM)<酸溶组分(HF)<残留组分(RF)。通过对各组分短波红外光谱的分析和计算,发现不同组分中的官能团相对含量对土壤组分的周转没有影响,保护机制是影响组分周转快慢的最重要因素。对土壤全样及组分的碳氮含量分析发现,温度和pH是影响土壤碳氮含量的主要因子。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快速分解的LF和POM组分的周转时间不随温度变化;然而慢分解HF和RF碳库的周转时间随温度升高呈现指数衰减,并且RF温度敏感性大于HF,这个结果与土壤碳动力学的推论相一致,我们的结果证实了动力学理论在野外条件下也适用。根据本研究的结果,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土壤有机碳分解的温度敏感性模型:土壤组分温度敏感性首先由保护机制决定,在相同的保护机制的基础上,土壤的分子组成才会显示对温度敏感性的作用。本论文发现,土壤组分温度敏感性对夏季平均温度的变化要明显高于对年均温度的变化;另外还发现不同的碳库连接模型也是引起土壤组分周转时间和温度敏感性估算差异的原因,与碳库相互转移模型相比,相互独立模型会明显低估土壤有机碳的周转。根据我们得到的温度敏感性的结果来估算青藏高原地区未来的碳排放与碳储量,发现单碳库模型会明显低估碳的释放,从而高估了青藏高原地区的碳储量,夸大了未来青藏高原地区的碳汇功能。本论文通过对来自我国400 mm等降水量线沿线地区的表层土壤碳氮含量分析,发现土壤碳氮含量随温度的升高明显下降;土壤碳、氮含量存在明显的相关性,表明控制土壤碳、氮的过程是相同的。土壤生物标志物(游离类脂物和木质素)的绝对含量也是随温度升高而减少,这说明土壤的生物标志物也是可降解的。土壤生物标志物的相对含量却发现是随温度升高逐渐增大,原因是土壤有机碳中易分解的成分被消耗,使得这些难分解的物质在土壤有机质中相对积累。通过对土壤木质素单体分析发现,随着温度升高,木质素的氧化分解程度是逐渐增加的。在所有指示土壤品质的指标中,土壤木质素与氮的比值(Lignin/N)因为能够表征土壤稳定碳库与活性碳库发生的相对变化,从而能很好地指示土壤品质与温度的关系。(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大学》期刊2017-05-01)
孙雪松,胡敏,郭松,黄晓锋[6](2016)在《天然放射性碳同位素(~(14)C)技术在大气颗粒物源解析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含碳气溶胶是细颗粒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气候变化和人体健康具有重要影响。识别和定量细颗粒物来源贡献是制定城市和区域空气质量改善措施的基础。天然放射性碳同位素(~(14)C)作为生物源示踪剂,可以有效地用于大气颗粒物来源分析,量化生物源和化石源相对贡献。尤其近十多年来,伴随着加速器质谱灵敏度的提高,~(14)C技术在大气颗粒物来源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文中介绍了~(14)C在大气颗粒物不同含碳组分、单体分子化合物来源分析上的应用,并提出了国内研究应加强的领域和利用~(14)C技术研究大气颗粒物来源的发展趋势。(本文来源于《中国电机工程学报》期刊2016年16期)
刘男男[7](2016)在《浅谈放射性碳同位素在水文地质领域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放射性碳同位素法是研究地下水动态和水文地质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手段,能够有效地运用在地下水年代测定的过程中,同时其还能有效的获取水文地质参数。特别是近年来,放射性碳同位素制取测试技术以及数据分析;理论得到了良好的发展,这也给我国的水文地质研究带来了新的动力和全新的发展方向。本文主要分析了放射性碳同位素在水文地质领域中的应用,以供参考和借鉴。(本文来源于《科学中国人》期刊2016年12期)
谢邵文,周卫健,熊晓虎,周杰,牛振川[8](2015)在《利用放射性碳(~(14)C)示踪华山冬季化石源CO_2随海拔高度变化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放射性碳(~(14)C)是化石源CO_2最有效的示踪剂,为了更好地了解华山冬季化石源CO_2的时空变化特征,于2014年冬季在华山叁个不同海拔高度——玉泉院(504 m)、北峰(1634 m)、东峰(2079 m)进行大气CO_2采样。通过放射性碳同位素分析研究发现:华山冬季不同海拔高度大气CO_2浓度随海拔升高而减小,叁个海拔高度大气CO_2平均浓度依次为461.8±14.1 ppm(ppm表示μL·L–1)、414.6±2.7 ppm和413.2±3.4 ppm,皆高于我国四个大气CO_2本底站点的同期浓度水平。不同海拔高度大气CO_2浓度及其δ13C值呈显着的反相关关系,R2=0.906,表明华山大气CO_2主要受区域生态系统的时空变化和源汇特征影响,而海洋的影响较弱。叁个不同海拔高度的化石源CO_2浓度均值依次为42.3±5.7 ppm、14.9±3.8 ppm和10.6±1.0 ppm,表明华山不同海拔高度大气CO_2都受到化石源CO_2不同程度的影响。华山冬季化石源CO_2浓度和海拔高度具有显着的反相关关系,R2=0.914,随着海拔的不断升高,化石源CO_2浓度逐渐减小。利用Hysplit模式分层后向轨迹分析结果表明:在采样时段内,玉泉院和北峰受到同源路径气团的影响,其化石源CO_2浓度呈现出较一致的变化趋势,东峰受到异源路径气团的影响,其化石源CO_2浓度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因此,在分析评价高海拔地区化石源CO_2浓度时,不仅要考虑到近源排放影响,同样不能忽视远源传输影响。(本文来源于《地球环境学报》期刊2015年06期)
钟广财,刘頔,李军,张干[9](2015)在《基于放射性碳分析的多环芳烃源解析:技术进展和准确性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化石燃料燃烧和生物质燃烧是污染物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PAHs)的两大来源.放射性碳(14C)分析近年用于评估这两类源对环境中PAHs的相对贡献.此方法基于化石燃料和生物质的14C含量差异,即化石燃料不含14C,而生物质的14C浓度有一个较稳定值.14C的自然丰度极低(约10-12),因此检测PAHs这样的痕量污染物的14C含量一度极具挑战.1990年代中期,加速器质谱的技术突破使得对环境样品PAHs的14C分析具有实用价值.要准确测出PAHs的14C含量,须先从化学成分复杂的环境样品中分离出高纯度的PAHs.制备气相色谱因其出色的分离能力而成为目前环境样品PAHs14C分析必备的工具.本文意在简介基于14C分析的PAHs源解析的基本原理、技术进展,以及评估该方法获得的PAHs源解析结果的准确性.(本文来源于《环境化学》期刊2015年06期)
曹芳,章炎麟[10](2015)在《碳质气溶胶的放射性碳同位素(~(14)C)源解析:原理、方法和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碳质气溶胶(或颗粒物)作为大气气溶胶的重要组成,对环境、气候和人类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其主要组成成分有机碳和元素碳具有不同的来源特征,且对人类健康和气候系统的影响也具有明显的差异。放射性碳同位素(14C)不仅能定性区分生物源和化石源,还能定量分析不同来源对有机碳和元素碳的贡献比率。重点评述了放射性碳同位素法对气溶胶源解析的技术原理、分离测试方法以及在我国应用的研究进展;最后提出了国内研究应加强的领域和利用放射性碳同位素法研究大气气溶胶的发展趋势。(本文来源于《地球科学进展》期刊2015年04期)
放射性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含碳气溶胶是大气颗粒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由有机碳(OC)和元素碳(EC)组成。研究我国典型污染城市的OC和EC污染特征和时空变化规律,可为政府制定有效的污染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但对于具有不同挥发性的颗粒有机碳(OC)的来源研究还很少。在本研究中,我们开发了一种基于放射性碳(~(14)C)的方法,用于挥发性更高的OC(mvOC)的来源解析,并将该方法应用于我国六个主要污染城市的环境气溶胶样品。在氦气的环境下,使用自建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放射性碳论文参考文献
[1].赵晋军,徐利强,吴礼彬.放射性碳年龄-深度模型及其在西沙北岛的应用[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2].倪海燕,黄汝锦,曹军骥.放射性碳同位素研究大气不同挥发分有机碳来源[C].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9
[3].张海龙,陶舒琴,于蒙,赵美训.生物标志物单体放射性碳同位素分析技术的发展[J].地球科学进展.2017
[4].房琳琳.世界目前最大碳信息库加速全球化[N].科技日报.2017
[5].贾御夫.利用放射性碳同位素和生物标志物技术研究温度对土壤有机碳动态的影响[D].中国农业大学.2017
[6].孙雪松,胡敏,郭松,黄晓锋.天然放射性碳同位素(~(14)C)技术在大气颗粒物源解析中的应用[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6
[7].刘男男.浅谈放射性碳同位素在水文地质领域的应用[J].科学中国人.2016
[8].谢邵文,周卫健,熊晓虎,周杰,牛振川.利用放射性碳(~(14)C)示踪华山冬季化石源CO_2随海拔高度变化特征[J].地球环境学报.2015
[9].钟广财,刘頔,李军,张干.基于放射性碳分析的多环芳烃源解析:技术进展和准确性评估[J].环境化学.2015
[10].曹芳,章炎麟.碳质气溶胶的放射性碳同位素(~(14)C)源解析:原理、方法和研究进展[J].地球科学进展.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