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土地利用变化效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土地利用,效应,生态环境,地形,重心,伙房,模型。
土地利用变化效应论文文献综述
陈万旭,李江风,曾杰,冉端,杨斌[1](2019)在《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生态环境效应的空间分异性与形成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复杂的自然要素、社会经济要素、区域发展战略和政策调控形成了当前中国不均衡的经济发展空间格局、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和生态环境质量空间格局。厘清中国生态环境质量的空间格局及形成机理对中国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价值。以往研究缺乏对中国县域尺度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生态环境效应的空间分异性及形成机理的相关研究,本研究基于1995—2015年间中国土地利用现状遥感监测数据,尝试采用生态环境质量指数方法测度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并且综合运用重心分析、热点分析工具(Getis-Ord G_i~*)和地理探测器等研究方法,分析1995—2015年中国生态环境质量时空演变特征及形成机理。研究结果如下:①东部季风区生态环境质量指数高于青藏高寒区和西北干旱区,东部季风区生态环境质量低值区主要分布在人口和经济集聚的城市群以及省会城市周边地区。研究期间中国生态环境质量重心持续向西北方向迁移;②1995—2015年间中国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的热点区域主要分布在西藏地区、新疆、重庆、贵州以及位于黄土高原的省份(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以及河南)境内,冷点区域主要分布在长江经济带沿线地区省份以及东南部沿海地区省份;③土地利用程度对于生态环境质量影响力显着强于其他因子,东部季风区的社会经济和交通区位因子对生态环境质量影响力强于青藏高寒区、西北干旱区和生态大区过渡带;④影响因子之间相互作用主要包括非线性增强作用和双因子增强作用两种类型,以非线性增强作用为主。(本文来源于《地理研究》期刊2019年09期)
胡其玉,陈松林[2](2019)在《基于生态服务价值量的土地利用变化环境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探究土地利用变化所引发的生态环境影响成为热点。运用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城乡建设用地年均扩展强度指数进行土地利用变化分析,并基于有无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生态环境效应状况。结果表明:福州市2015年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为241.53, 2009—2015年变化率0.011,处于稳定状态,而各县(市、区)之间呈不同程度的空间差异;2009—2015年福州土地利用变化环境效应指数为0.983,各县(市、区)皆低于但接近1,表明研究期间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环境有微弱的消极影响。此外,结合生态—经济协调度模型判定福州市及各县(市、区)生态、经济发展基本处于均衡状态,平潭综合实验区在建设扩张中需优先考虑其生态脆弱性。(本文来源于《生态科学》期刊2019年05期)
陈乐,刘彤,李中赫,马倩倩,韩志全[3](2019)在《干旱区玛纳斯河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绿洲效应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全面研究干旱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绿洲效应的影响,对合理布局下垫面结构、充分发挥绿洲效应、促进绿洲水分的利用效率、提高绿洲自维持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干旱区典型流域玛纳斯河流域为研究区,基于1993—2015年8个年份的Landsat数据和气象资料,利用单窗法反演近地表温度,建立温度植被干旱指数模型(TVDI)反演近地表湿度,剖析了玛纳斯河流域绿洲的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绿洲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1)耕地扩张侵占其他土地利用类型是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特点。(2)近23年来,冷岛效应和湿岛效应均呈增强趋势,向降温、增湿方向发展,且面积增长速率大于强度。(3)绿洲效应的时空变化和强度与耕地的面积、扩张方向、强度和规模化发展紧密相关。(4)绿洲化有效提高了绿洲外围荒漠的植被覆盖度,可明显降低沙害。(本文来源于《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王东,李凯,张百祖,苗俊霞,朱敏翔[4](2019)在《中东亚内陆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及环境效应对比研究——以疏勒河和扎因代河流域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选取中国河西走廊地区的疏勒河流域和伊朗中部的扎因代河流域,应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比研究两流域近25 a土地利用变化及生态环境效应.结果表明,过去25 a两流域耕地面积均呈持续增长态势,且疏勒河流域耕地增幅比(0.29%)是扎因代河流域(0.18%)的1.6倍.疏勒河流域增加的耕地面积主要来源于草地,扎因代河流域主要来源于林地.疏勒河流域草地面积呈先减少后增加的态势,主要由未利用地向草地转变所致;扎因代河流域呈先增加后减少的态势,主要来源于林地的退化,且波动幅度大于疏勒河流域.疏勒河流域林地面积呈增加态势,主要因未利用地和草地的人工植树造林所致.扎因代河流域林地呈持续减少态势.疏勒河流域的生态环境质量指数整体呈增加趋势,以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为主导;扎因代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呈显着减少趋势,以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恶化为主导.疏勒河流域未利用地转化成林草地是生态环境改善的主要原因,扎因代河林地退化是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疏勒河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可以对扎因代河流域以及"一带一路"沿线的干旱区提供有益的借鉴.(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臧玉珠,刘彦随,杨园园[5](2019)在《山区县域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及其地形梯度效应——以井冈山市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地形是影响土地利用的重要地理因素,山区土地资源禀赋及其开发利用方式深受地形条件限制。以井冈山市为例,采用1995-2015年多期遥感数据,选取坡度、高程、地形位指数等多项因子,通过定性分析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深入探讨地形对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土地利用动态变化,以及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井冈山市土地利用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形梯度效应,林地、草地多分布在海拔>400 m、坡度>15°的山地和高丘陵区,耕地、水域、建设用地多分布在海拔<400 m、坡度<15°的平原和低丘陵区。研究期内,井冈山市土地利用动态变化主要表现为林地减少和建设用地增加,其中林地净减少992 km2,建设用地净增加352 km2,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主要发生在海拔<800 m、坡度<15°、人类活动密集的平原和低缓丘陵地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亦受地形因素影响,在平原和低缓丘陵区,斑块密集分布,景观多样性指数、散布与并列指数、斑块密度及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呈高值分布;而在高海拔、坡度大的山地丘陵区,优势斑块明显,最大斑块所占景观面积的比例以及蔓延度指数呈高值分布。优化山区土地资源配置,促进贫困山区减贫发展,应充分考虑地形因素的影响作用,遵循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和优势开发原则,重视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加快推进山区精准脱贫、绿色发展和乡村振兴。(本文来源于《自然资源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李鹏,李静婷,梁亚红,廖易[6](2019)在《近30年鹤壁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碳效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基于多时相的遥感影像数据,利用RS和GIS技术分析了近30年鹤壁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情况及其导致的碳效应变化。结果表明:1986—2016年,鹤壁市土地利用变化十分显着,林地面积下降45.65%;而建设用地面积增加到原来的7.68倍。从用地类型转变的方向性来看,近30年内鹤壁市土地转移过程中既有生态正向演变,也存在生态逆向演变过程;各类用地之间的转换呈现多向性的复杂特征;从转变数量特征来看,在各个阶段中,林地都是最大的转出者,而建设用地是最大的接收者;经计算得出,鹤壁市近30年来土地利用/覆被变化造成的碳排放增量超过碳吸收增量高达7 367 497.58 t,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直接影响区域碳循环过程。(本文来源于《生态经济》期刊2019年07期)
刘蕴瑶,温一博,殷有,邓继峰,周永斌[7](2019)在《大伙房水库上游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及地形梯度效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揭示大伙房水库上游流域的土地利用空间变化在地形差异上的转变过程,探讨流域内自然和人文等因素在土地利用空间变化中的作用,以大伙房水库上游流域的1987,2002和2015年3期Landsat TM/OLI遥感影像和DEM数据为数据源,分别进行土地利用分类、构建土地利用变化图谱和计算地形位指数并进行梯度分级,分析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情况以及利用分布指数,分析各土地利用类型和土地利用变化图谱类型的地形梯度效应,探讨地形因子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内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为林地和农田,林地主要分布在中、高地形梯度,而农田、建设用地和水体主要分布在低地形梯度,草地主要分布在低、中地形梯度。1987~2015年间林地和草地面积减少,农田、建设用地、矿体面积增加;土地利用变化图谱以稳定型为主,占总研究区面积的65.56%,其中稳定型在中高和高地形位梯度占优势,且以中高地形位上的林地稳定不变为主要类型,占稳定型图谱的78.46%;前期变化型、后期变化型、反复变化型和连续变化型的优势区段均在低、中地形位梯度上,各变化图谱中均以中、低地形梯度上的林地和农田的互相转化为主要变化类型,且1987~2015年间农田有从低向较高地形较梯度推进的趋势。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地形梯度分布特征是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和政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目前研究区土地利用空间变化整体较为稳定并趋于合理,但仍存在不合理的毁林开荒和侵占农田的现象,需要加强土地利用的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本文来源于《沈阳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边晓辉,刘燕,丁倩倩,刘友存[8](2019)在《浙江省湖州市土地利用和覆被变化对热岛效应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浙江省湖州市区土地利用和覆被变化(LUCC)对城市热岛效应的响应及影响因素的相关性,为湖州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以湖州市区2000,2005,2010和2015年的Landsat TM和Landsat OIL 4期遥感影像为基础,基于GIS和RS技术,运用土地利用分类和地表温度反演,结合土地利用类型的开发度和重心偏移分析了LUCC,并借助主成分分析法探讨其与城市热岛效应之间的关系。[结果]①近15 a来,湖州市区建设用地面积占总面积的50%,耕地面积大幅度减少;吴兴区建设用地重心向西南方转移,南浔区建设用地向东北方转移。②随着湖州市区地表温度逐渐升高,2015年最高温度达38.6℃,而且高温区面积也在日益扩大。③建设用地的不断开发导致高温区面积的大范围扩张,城市水系分布有利于缓解城市下垫面温度的升高。④近15 a湖州市区第一主成分中的荷载量对地表温度变化影响较大,且荷载因子位于土地利用类型中。[结论]湖州市区土地利用进入缓慢变化时期,建设用地面积日益增加,地表温度随之上升,影响地表温度变化的主要荷载因子和土地利用类型有关。(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通报》期刊2019年03期)
李青[9](2019)在《福州市连江县贵安温泉旅游度假区土地利用变化及生态环境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2010年与2016年两期的TM遥感影像进行监督分类,获取贵安温泉旅游度假区土地利用变化数据。基于GIS空间分析与数理统计方法,对2010年~2016年贵安温泉旅游度假区土地利用变化幅度和速率、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及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指数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2010年~2016年期间该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幅度主要体现在林地、村庄面积的减少,建设用地、未利用地面积的增加。(2)该区域土地利用变化主要发生在原建设用地周围的林地,平坦开阔的林地被开挖、平整为待建的未利用地以及农村居民点拆迁变化为城镇建设用地。(3)2010年、2016年的该区域土地利用生态环境质量指标分别为0.7429、0.6779,年下降速度为1.46%,随着度假区开发建设活动的开展,该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出现一定程度的恶化。(本文来源于《化学工程与装备》期刊2019年06期)
刘晓笛[10](2019)在《基于SWAT模型的和田河上游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的水文效应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全球变化环境下的水文循环及水资源研究成为水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而流域水文模型是研究河流水文过程以及对变化环境下的径流情景模拟的重要工具。SWAT模型作为典型的分布式水文模型,其应用非常广泛。因此本文基于SWAT模型,选取和田河上游为研究区,在GIS技术的支持下,对和田河上游支流玉龙喀什河(简称玉河)和喀拉喀什河(简称喀河)进行水文模拟,并验证SWAT模型在高海拔山区的适用性,研究不同的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情景对水文过程的影响,为掌握流域径流变化特征和合理配置流域水资源提供科学参考。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1962-2015年,和田河上游降水和气温均呈增加趋势,其变化速率分别为13.26mm/10a(P>0.05)和0.33℃/10a(P<0.001)。从季节上看,夏季、春季、冬季和秋季降水量的上升速率从大到小依次为9.54mm/10a、3.11mm/10a、0.82mm/10a和0.32mm/10a,且各季节的变化趋势均未达到P<0.05的显着性水平;而气温的变化速率由小到大依次为夏季(0.27℃/10a)、春季(0.31℃/10a)、冬季(0.29℃/10a)和秋季(0.43℃/10a),且均呈显着(P<0.05)的上升趋势。和田河上游的气温和降水变化特征,反映出该地区的气候有向暖湿化转变的趋势。(2)1962-2015年,和田河上游的玉河和喀河径流的上升趋势分别为3.04m3·s~(-1)/10a(P>0.05)和4.03m3·s~(-1)/10a(P<0.05);且径流的年际间变化的Cv值分别为0.23和0.21,径流变化相对平稳,但年内分配极不均匀。(3)1990-2015年间,和田河上游的土地利用以未利用地(50%)为主,其次是草地(24.5%)和水域(17.9%),且土地利用变化的幅度越来越小。其中,1990-1995年,玉河流域主要由水域转向草地(3100ha)和未利用地(6300ha);喀河流域主要由草地转向水域(7700ha),未利用地主要来源于草地(占转出总面积的73.3%)和水域(67.6%)。1995-2005年,玉河流域主要由未利用地向草地(13500ha)和水域(8000ha)转换;喀河流域水域和未利用地共转向草地87700ha,水域实际转入未利用地39200ha。2005-2015年间,和田河上游土地利用方式主要由草地和未利用地转向耕地(1200ha)。(4)分别构建了玉河和喀河流域的SWAT模型,并对其月径流过程进行模拟。结果表明:校准期和验证期内,玉河径流量模拟值和实测值间的纳什效率系数(NS)分别为0.84和0.85,相对误差(RE)分别为2.55%和8.71%,决定系数(R~2)分别为0.84和0.88。喀河在率定期内的纳什系数(NS)为0.79、决定系数(R~2)为0.8、相对误差(RE)为1.06%,模型验证期的纳什系数(NS)为0.76,决定系数(R~2)为0.77,相对误差(RE)为-8.81%。模拟结果均达到模型应用的基本要求,表明模型适用于该区域高寒山区水文过程模拟。(5)基于校准的和田河上游SWAT模型建立不同的变化情景,定量评估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的水文效应。结果表明:和田河上游径流与降水和相对湿度之间呈正相关,而与气温、日照时数和风速间则呈负相关性。土地利用变化引起和田河上游径流量的总体变化幅度较小。1991-2000年、2001-2010年和2011-2015年与基准期相比,气候变化是引起玉河和喀河径流变化的主要因素,其变化贡献率均在85%以上;而土地利用变化对径流的变化贡献率均在15%以下。1991-2015年与基准期相比,气候变化同样是引起水量平衡要素变化的主要原因。(本文来源于《曲阜师范大学》期刊2019-06-10)
土地利用变化效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探究土地利用变化所引发的生态环境影响成为热点。运用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城乡建设用地年均扩展强度指数进行土地利用变化分析,并基于有无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生态环境效应状况。结果表明:福州市2015年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为241.53, 2009—2015年变化率0.011,处于稳定状态,而各县(市、区)之间呈不同程度的空间差异;2009—2015年福州土地利用变化环境效应指数为0.983,各县(市、区)皆低于但接近1,表明研究期间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环境有微弱的消极影响。此外,结合生态—经济协调度模型判定福州市及各县(市、区)生态、经济发展基本处于均衡状态,平潭综合实验区在建设扩张中需优先考虑其生态脆弱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土地利用变化效应论文参考文献
[1].陈万旭,李江风,曾杰,冉端,杨斌.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生态环境效应的空间分异性与形成机理[J].地理研究.2019
[2].胡其玉,陈松林.基于生态服务价值量的土地利用变化环境效应研究[J].生态科学.2019
[3].陈乐,刘彤,李中赫,马倩倩,韩志全.干旱区玛纳斯河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绿洲效应的影响[J].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4].王东,李凯,张百祖,苗俊霞,朱敏翔.中东亚内陆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及环境效应对比研究——以疏勒河和扎因代河流域为例[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5].臧玉珠,刘彦随,杨园园.山区县域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及其地形梯度效应——以井冈山市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19
[6].李鹏,李静婷,梁亚红,廖易.近30年鹤壁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碳效应分析[J].生态经济.2019
[7].刘蕴瑶,温一博,殷有,邓继峰,周永斌.大伙房水库上游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及地形梯度效应分析[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19
[8].边晓辉,刘燕,丁倩倩,刘友存.浙江省湖州市土地利用和覆被变化对热岛效应的响应[J].水土保持通报.2019
[9].李青.福州市连江县贵安温泉旅游度假区土地利用变化及生态环境效应研究[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9
[10].刘晓笛.基于SWAT模型的和田河上游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的水文效应模拟[D].曲阜师范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