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式旋流除尘器论文_李刚,王运敏,金龙哲

导读:本文包含了湿式旋流除尘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除尘器,叶片,工作面,粉尘,效率,数值,轨迹。

湿式旋流除尘器论文文献综述

李刚,王运敏,金龙哲[1](2019)在《移动式矿用湿式振弦旋流除尘器的机理分析及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传统湿式除尘器在矿山井下应用中存在的除尘效率较低、阻力大等问题,研发了一种适合矿山井下使用的移动式矿用湿式振弦旋流除尘器。介绍了该除尘装置的结构、工作原理和除尘机理,并对该除尘装置的除尘效率和阻力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除尘机理分析表明:该除尘器有机地利用了喷雾降尘理论、振弦栅捕尘理论与旋流除尘理论,借助水雾、水滴、水膜、旋流4级除尘技术,使雾滴与含尘气流接触面积大、接触时间长、捕尘效率高。试验研究表明:综合考虑除尘效率和阻力因素,该除尘器运行时的最佳风速为10~12 m/s,对总粉尘的除尘效率大于98%,对呼吸性粉尘的除尘效率大于96%,阻力小于700 Pa,在矿山井下除尘系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金属矿山》期刊2019年09期)

吕茂尧[2](2018)在《湿式旋流除尘器高效除尘机理及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综掘工作面掘进过程中粉尘浓度高、污染严重现象,提出采用湿式旋流除尘器高效除尘技术。详细分析了湿式旋流除尘器螺旋雾化、过滤除尘、高效脱水和旋流除尘等多种降尘机理。通过对山脚树煤矿21127综掘工作面进行现场调研,合理选择除尘器型号和现场布置工艺,较好地改善了工作面环境,取得了较好的除尘效果。(本文来源于《煤矿机械》期刊2018年05期)

唐蒲华,卜英勇,夏毅敏,向阳辉,史春雪[3](2015)在《径向直叶片湿式旋流除尘器气固两相分离特性的数值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标准k-ε湍流模型,利用CFD软件对径向直叶片湿式旋流除尘器进行了叁维流场的模拟,利用实验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采用了离散相模型(DPM)模拟固相流场颗粒轨迹,得出了不同粒径颗粒与不同入口风速下的分离效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当气体速度一定时,粒径颗粒越大,则分离效率越高。气体速度增加,5μm和15μm的颗粒的分离效率的变化不大,10μm粒径颗粒的分离效率会增加。(本文来源于《煤矿机械》期刊2015年12期)

唐蒲华,卜英勇,夏毅敏,向阳辉,陈闹[4](2015)在《径向直叶片湿式旋流除尘器筒体流场数值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标准?-?湍流模型,利用CFD软件对径向直叶片湿式旋流除尘器进行了叁维流场的数值分析,得到了除尘器筒体切向速度、轴向速度、径向速度和全压的分布规律。研究表明:除尘器气体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对气、固两相流场采用相间耦合的随机轨道模型进行模拟,结果表明,当气体速度一定时,粒径颗粒越大,则分离效率越高。(本文来源于《矿山机械》期刊2015年12期)

卜英勇,吴晟,康新库[5](2012)在《径向直叶片湿式旋流除尘器数据采集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径向直叶片湿式旋流除尘器性能,利用PCI-1711L数据采集卡、Sailsors TF-120热式流量计、SWRProSens 304静电粉尘探测仪及PC机构成硬件框架,使用VB编写PC端采集软件建立数据采集系统。文中介绍了系统的硬件构成和主要功能模块的设计,系统实现了对除尘器运行时进出口的粉尘浓度、风量、运行压力、温度的在线监测,实时数据曲线,智能建立数据库等功能。采集结果对研究径向直叶片湿式旋流除尘器性能及其自动化控制有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仪表技术与传感器》期刊2012年03期)

卫林孝[6](2008)在《过滤湿式旋流除尘器降尘的实践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晋城煤业集团古书院煤矿在92211综掘工作面采用过滤湿式旋流除尘器进行一系列的试验,找到了一套治理综掘工作面粉尘较为有效的工艺技术,取得了较好的除尘效果。(本文来源于《煤》期刊2008年06期)

李爱菊,王树德,隋金君[7](2005)在《湿式旋流除尘器脱水段长度参数确定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简要介绍了湿式旋流除尘器的除尘机理,指明了脱水段是该除尘器的重要部件,建立了转圈理论分析模型,并以此为基础推导出脱水段长度与直径的最佳关系公式。(本文来源于《矿业安全与环保》期刊2005年02期)

隋金君[8](2003)在《湿式旋流除尘器的研究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尘害在大多数工业领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在非煤行业粉尘对环境、人体和生产都造成重大危害,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在煤炭行业,粉尘的扩散不仅导致大量人员患上尘肺病,而且煤尘爆炸事故的发生造成大量工人的伤亡,给煤炭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和不良影响。 湿式除尘器与其它除尘器比较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低,适应于湿度较大且含有粘性粉尘气体净化的特点,因而应用较广。在煤炭行业,由于煤矿井下作业环境的特殊性,静电除尘器和袋式除尘器的应用受到极大限制,因而普遍采用湿式除尘器除尘。但是,由于技术上的原因,目前使用的普通湿式除尘器除尘效率特别是呼吸性粉尘除尘效率较低,使粉尘治理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开展湿式除尘器的研究,在保障其总粉尘除尘效率的同时,提高其呼吸性粉尘除尘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详细论述了粉尘的性质和危害、粉尘的运动特性和国内外湿式除尘器的现状及技术水平,在湿式除尘机理、旋转流场理论和前人对湿式旋流除尘器各主要部件的相似模拟试验结果的基础上,成功地研制出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要求的湿式旋流除尘器,并在四川省长运水泥厂进行了现场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该湿式旋流除尘器集旋转雾化除尘和旋流脱水除尘于一体,主要由转盘式雾化器、风流导向装置、脱水器、风机和循环水处理系统组成。 影响湿式旋流除尘器除尘效率的因素较多,本文主要对其中的液气比、风速对除尘效率和脱水效率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除尘效率与液气比成线性增大关系,湿式旋流除尘器在液气比为1.33L/m~3,入口风速大于或等于10.6m/s小于14.7m/s,或者入口风速小于5.3m/s,雾化器转速在2900rpm左右的条件下,其总粉尘除尘效率可达到99.8%以上,呼吸性粉尘除尘效率高达98%以上。实际工程中湿式旋流除尘器可选择的风速范围为:10.6m/s≤v≤14.7m/s。 试验结果还表明:湿式旋流除尘器的脱水效率和除尘效率成正比关系,而脱水效率与风速和脱水器长度存在一个最佳匹配关系,当风速为14.7m/s,脱水器长度为8.3D(除尘器直径)时,除尘器的除尘效率达到最高。 经国家授权的质检中心检验,湿式旋流除尘器的各项性能指标均符合煤矿井下的防尘要求。经现场应用证明,该产品质量稳定,性能可靠,经该除尘器处理后的含尘废气能够实现稳定达标排放。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通过试验研究,探索出湿式旋流除尘器风速在18m/s以下的前提下,液气比为1.33L/m~3时除尘效率最高,达到99.88%,呼吸性粉尘除尘效率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文摘要达到98%,湿式旋流除尘器的脱水效率和除尘效率成正比关系,而脱水效率与风速和脱水器长度存在一个最佳匹配关系,当风速为14.7m/s,脱水器长度为8.3D(除尘器直径)时,除尘器的除尘效率达到最高。这些研究结果为湿式旋流除尘器的设计提供了重要依据。(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03-11-10)

王树德[9](2001)在《新型湿式旋流除尘器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一种新型湿式旋流除尘器结构和原理,对该除尘器性能进行试验研究和初步分析,并与其它除尘器脱水效率作出比较。(本文来源于《矿业安全与环保》期刊2001年S1期)

孟雪松,李红彪,鲁民[10](1997)在《湿式旋流除尘器在电厂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湿式旋流除尘器效率高、投资少、维修方便、操作简单,用在输煤皮带转运点的粉尘治理上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不仅改善了环境,也为实现输煤系统程控自动化奠定了基础。该文介绍湿式旋流除尘器的结构原理,通过冷态试验的结果讨论各种因素对净化效率的影响,并阐述了实际运行的效果。(本文来源于《华北电力技术》期刊1997年11期)

湿式旋流除尘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综掘工作面掘进过程中粉尘浓度高、污染严重现象,提出采用湿式旋流除尘器高效除尘技术。详细分析了湿式旋流除尘器螺旋雾化、过滤除尘、高效脱水和旋流除尘等多种降尘机理。通过对山脚树煤矿21127综掘工作面进行现场调研,合理选择除尘器型号和现场布置工艺,较好地改善了工作面环境,取得了较好的除尘效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湿式旋流除尘器论文参考文献

[1].李刚,王运敏,金龙哲.移动式矿用湿式振弦旋流除尘器的机理分析及实验研究[J].金属矿山.2019

[2].吕茂尧.湿式旋流除尘器高效除尘机理及应用研究[J].煤矿机械.2018

[3].唐蒲华,卜英勇,夏毅敏,向阳辉,史春雪.径向直叶片湿式旋流除尘器气固两相分离特性的数值分析[J].煤矿机械.2015

[4].唐蒲华,卜英勇,夏毅敏,向阳辉,陈闹.径向直叶片湿式旋流除尘器筒体流场数值分析[J].矿山机械.2015

[5].卜英勇,吴晟,康新库.径向直叶片湿式旋流除尘器数据采集系统[J].仪表技术与传感器.2012

[6].卫林孝.过滤湿式旋流除尘器降尘的实践及应用[J].煤.2008

[7].李爱菊,王树德,隋金君.湿式旋流除尘器脱水段长度参数确定的探讨[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5

[8].隋金君.湿式旋流除尘器的研究及应用[D].重庆大学.2003

[9].王树德.新型湿式旋流除尘器的试验研究[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1

[10].孟雪松,李红彪,鲁民.湿式旋流除尘器在电厂的应用[J].华北电力技术.1997

论文知识图

-1000湿式旋流除尘器结构示意...湿式旋流除尘器结构示意图综掘工作面通风除尘系统示意除尘系统管网布置示意图1 综合控、除尘系统示意图长压短抽通风除尘系统示意图统主要技...

标签:;  ;  ;  ;  ;  ;  ;  

湿式旋流除尘器论文_李刚,王运敏,金龙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