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平
资阳市雁江区中医医院急诊科641300
摘要:目的在门诊患儿注射过程中运用心理护理,以确保注射工作的顺利进行。方法抽取2014年2月—2014年8月在我院注射治疗的300例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儿童给予常规注射护理,观察组儿童在常规注射护理的基础上,同时给予心理护理,观察两组患儿的配合程度。结果在适当的心理护理下,观察组的150例患儿在注射药物时的配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患儿,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做好门诊患儿注射时的心理护理工作,可以提高患儿的配合率。
关键词:门诊患儿;注射;心理护理
门诊患儿注射治疗一项常规的治疗手段,但注射对大多数患儿而言十分痛苦,且患儿的配合度较低,而经常持续的疼痛刺激对婴幼儿神经系统的损害较大,其危害在患儿不配合的情况下将会进一步扩大。注射过程中采取有效的心理护理有利于减轻患儿的疼痛反应,同时提高患儿的配合程度。本文针对这一问题,浅谈如何做好门诊注射患儿的心理护理。
1.一般资料
2014年2月到2014年8月在我院接受注射治疗的患儿300例,其中男180例,女120例,年龄为1个月到6岁,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50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上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儿童心理特点分析
2.1社会因素
首先,现在绝大部分儿童是独生子女,平时受到长辈们的过分宠爱、呵护,使部分儿童养成娇气、任性、爱哭闹的性格特点。其次,家长们对小孩生病过度紧张,不能很好的引导孩子正确面对注射治疗。
2.2年龄因素
不同年龄阶段儿童有不同的心理特点,婴儿期对母亲有着强烈依恋感,避开和拒绝陌生人,不能用言语表达自己的主观感觉和要求,主要表现为焦虑、啼哭、寻找亲人。幼儿期情绪易受环境因素影响,见到工作人员穿着白大褂,手拿注射器,很容易产生恐惧、焦虑甚至抗拒和躲避行为。学龄前期初具个性特点,有一定的自我意识,喜欢自己受到到表扬,智能发育更完善,好奇、多问、好模仿,言语和思维能力进一步发展,容易受工作人员的言语影响。学龄期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和自尊心,情绪相对稳定,亦喜欢受到表扬,好表现自己,对工作人员注射治疗是懂非懂。
2.3个性因素
不同的儿童个性差异很大,其心理特点也很不相同。
3.方法
对照组患儿仅给予常规护理,具体方法包括门诊注射的操作程序、患儿家属如何配合、注意事项等。观察组在常规的护理基础上进行系统的、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1)松弛法:注射前,详细询问患儿家长患儿所患的疾病、患儿的性格、喜好等,同时微笑面对患儿,亲切地称呼称呼他,避免提及“打针”或“注射”等词语,适当地抚摸患儿的头部,女患儿可以用“好乖”“好漂亮”等词夸奖;男患儿可以用“小帅哥”“好勇敢”等词夸奖,以便能拉近与患儿及其家属的距离感,消除患儿的恐惧和抗拒感。
(2)分散注意力法:在注射的过程中,巧妙地把将患儿的喜好联系起来,询问患儿的生活喜好、学习情况等,分散患儿的注意力;同时以夸奖的方式表扬他,让他配合治疗。
(3)榜样示范法:很多患儿同时来注射室接受注射治疗时,我们可以先选择勇敢的患儿进行注射,让后面的患儿以他为榜样,帮助其消除紧张、恐惧心理;同时也表扬每一个患儿,间接诱导他们要勇敢。
(4)间接干预法:患儿注射时都要家长陪伴,我们可以通过向家长耐心地宣教,借助家长对孩子的影响力和信任度来实施注射治疗工作,从而使注射工作顺利进行。
4.统计学方法
对上述两组患儿的各项资料数据进行分类和汇总处理,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上述数据的分析与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百分率(%)表示;对比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5.结果
对照组150例患儿,大多数在注射时都表现出紧张、哭闹、抗拒等情绪,其中配合人数为100例,配合率66.67%;观察组150例患儿,大多数都表现出平静轻松等情绪,其中配合人数为130例,配合率86.67%。两组患儿在上述指标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6.讨论
患儿患病后,接受药物治疗是在所难免的;因此,在注射过程中,给予患儿系统的、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可以提高患儿的配合率,护理效果极为显著。
参考文献:
[1]许素琴.心理护理在预防接种中的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34(18):154-155.
[2]尤祖花.门诊注射室做好儿童心理护理的必要性[J].健康之路,2014,02(18):235-236.
[3]陈月香.系统护理干预在儿童预防接种中的运用[J].基层医学论坛,2010,15(27):829-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