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莉萍刘莉刘永芳(江西省九江市中医医院江西九江332000)
【中图分类号】R2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0)11-0217-02
【摘要】目的探讨辨证施护对慢性肾衰治疗的效果。方法将58例脾肾阳虚型慢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29例和对照组29例。两组在基础治疗相同的情况下均予肾内科常规护理,其中实验组再应用中医辨证施护,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肌酐和尿素氮与治疗前相比均下降(P<0.05);实验组血肌酐和尿素氮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辩证施护对慢性肾衰的治疗有积极的影响,能够增强疗效。
【关键词】慢性肾功能衰竭脾肾阳虚辨证施护
辩证施护是在中医基本理论的指导下,运用四诊的方法,全面收集患者的有关资料,并判断疾病的症候属性,有针对性地采取护理措施。慢性肾功能衰竭是由各种慢性肾脏病晚期,肾功能逐渐减退而引起的一组综合征,临床以肾功能衰退、毒素蓄积以及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为主要表现,病情呈缓慢进行性加重,预后极差。我科曾对2007年1月至2009年6月58例住院的脾肾阳虚型慢性肾衰患者随机分组并予中西医结合治疗联合辨证施护,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全部病例为我科2007年1月至2009年6月确诊的非透析治疗且辨证属脾肾阳虚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58例,住院天数均在6周以上,其中慢性肾盂肾炎4例.慢性肾小球肾炎29例,高血压性肾病7例,糖尿病性肾病11例,尿酸性肾病5例,多囊肾2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29例,男17例,女12例,年龄38~69岁,平均年龄(52.0±9.7)岁,病程6~18年,平均(11.5±4.5)年;对照组29例,男16例,女13例,36~67岁,平均(53.7±10.6)岁,病程5~20年,平均(12.1±5.1)年。两组患者在原发病、性别、年龄、病程、住院天数、肾功能上均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慢性肾衰的诊断、辨证分型及疗效评定》进行诊断、辨证)
1.2方法
1.2.1所有患者所有患者均予低盐及入量为0.6g/(kg·d)的优质蛋白饮食,控制血压、血糖达标,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改善钙磷代谢(参照2000年K/DOQI指南实施),并予肾内科常规护理。
1.2.2实验组患者根据脾肾阳虚的征候特点在整个住院治疗过程中运用中医理论辨证施护。
1.2.3两组病人采用统一生化仪测定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血肌酐和尿素氮。
2辩证施护
2.1情志护理中医认为七情致病,可直接影响其相应的脏腑,使气机逆乱,气血失调,导致疾病发生或病情加重。慢性肾衰病人病程长,病情重,愈后差,在经济及精神方面给家庭带来很大压力。大部分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表现为情绪低落、消极、悲观、焦虑、烦恼。这些因素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针对不同情态对脏腑的影响,对不同的病人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精神和心理护理,采取心理疏导、镇静、音乐疗法、角色教育和心理咨询等手段,消除因七情而产生的不良心理问题,减心理压力,增强心理应激能力,使病人心理上有安全感舒适感,可使脏腑气血功能旺盛,促使疾病痊愈[1]。
2.2饮食调护国内外研究均报道,慢性肾衰患者存在相当高的营养不良发生率[2],低蛋白饮食、恶心、呕吐、饮食情况较差、微炎症状态、免疫力下降等,均易致营养不良[3]。根据“咸伤肾”、“淡渗湿”的原则,慢性肾衰病人应低盐饮食,对严重高血压、水肿的病人应严格控制盐的摄入。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在饮食护理中我们配合食疗,并可针刺脾俞、胃俞或自我按摩足三里等健脾和胃的穴位,使营养成分得到充分的消化和吸收。慢性肾衰病人主食可以米、面为主,限制蛋白质入量,以减轻肾脏负担,可选用优质蛋白质,以动物性蛋白质为主,如牛奶、鸡蛋、瘦肉等,禁食黄豆、花生及其豆制品等含植物性蛋白类食物。脾肾阳虚型患者平时可食用核桃、桂圆粥、山药粥等,以健脾降逆,温中止呕。宜进食清淡、易消化、低盐、低脂、优质蛋白食物,少食多餐、禁食生冷、肥腻、辛辣的食物,才能达到最好治疗效果[4]。
2.3口腔及皮肤护理慢性肾衰病人由于肾气衰,肾病及脾以致脾阳不振,湿浊内生,湿浊上泛,而出现口有尿味,影响食欲,甚至引起呕吐,故应做好口腔护理,饭前饭后应漱口,睡前醒后应刷牙,尿味明显时可用双花泡水含漱。同时由于邪浊弥漫,侵袭肌肤或气血不足,血虚生风而致皮肤瘙痒,故应做好皮肤护理,嘱咐患者勿搔抓,忌用碱性皂类,宜穿棉质衣服,防止损伤感染。
2.4用药护理慢性肾衰病人常有呕吐,中药汤药宜浓煎热服且少量多次分服,如出现泛恶呕吐者,可用生姜汁擦舌,以降逆止呕。呕吐时要轻拍病人背部,吐后用温开水漱口,保持清洁,及时更换污染的衣物。如患者出现水肿则不宜用针止呕,以免体内潴留的水从针眼处流出且易造成感染。
2.5艾灸:对关元、气海及双侧脾俞、肾俞等穴行雀啄回旋灸法,每穴施治约5min,以皮肤潮红为度。
2.6对患者行内功导引:心想脐下丹田中,似有热气如火,闭气如忍大便状,将热气运至各道,升上腰间,背脊后颈,脑后头顶止,又闭气,从额上两太阳,耳根前,两面颊,降至喉下,心窝肚脐下丹田止。
3统计方法
使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单因素分析,计量资料先做方差齐性分析,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成组资料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4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自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说明对慢性肾衰病人进行辩证施护,能够增强疗效。
5讨论
慢性肾功能衰竭属中医“虚劳”范畴,属本虚标实之病,虚以气、血、阴、阳为主,而实有水湿、热毒、瘀血之分,脾肾阳虚型在临床上较为常见。
脾肾阳虚型患者多情绪低落、精神不振、消极怠惰,故当关爱体贴,使其感到心情愉快,温暖亲切,以利病愈。“素问”脏气法时论说:“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在祛邪的同时,必须利用五谷,五果,五畜,五菜等富有营养的食物来补精益气。食物的气味同药一样,也有寒,热,温,凉四气,酸、苦、辛、咸,甘五味之分,故病人食物的性味,同样要按照辨证分型来进行适当的选择。艾灸脾俞、肾俞可健脾利湿,温肾培元,配合关元,气海可升提阳气,固肠止泻[5]。内功导引能益肾气,强身健体。故建立在脾肾阳虚上的辨证施护亦能起到健脾、温肾、活血等作用。我们的研究显示:辨证施护对慢性肾衰的治疗有积极的影响,能够增强疗效。
参考文献
[1]沈庆法.当代中医肾脏病临床经验精粹.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702.
[2]孙盂甲.临床营养学.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3:95.
[3]曹礼应,余月明,郭虹,等.老年血液透析患者c一反应蛋白水平与营养状态及贫血的关系.中国血液净化,2005,4(2):3.
[4]何燕荣,李新艳.非透析期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药小剂量灌肠及护理.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03,17(6):377.
[5]朱红霞,肖小华,易本谊等.艾灸配合四神丸治疗脾肾阳虚型慢性结肠炎3例[J].陕西中医,2007,28:1541-1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