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抗战文艺运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文艺,国统区,陕甘宁边区,革命战争,文化,满洲,文学。
抗战文艺运动论文文献综述
叶田军[1](2017)在《陕甘宁边区抗战文艺运动发展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陕甘宁边区作为中国抗战时期坚持先进抗战理念和国家责任担当的中心,其抗战文艺运动的发展同样坚持先进科学的理论指导,结合中国特殊的国情展开。抗战文艺运动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以紧密围绕宣传、动员、团结抗战和反映战时边区百姓的生产生活为主要创作内容,巧妙地融合了民间艺术的独特艺术风格,创作出了丰硕的文艺精品,培养出了大批的爱国文艺工作者,对陕甘宁边区乃至全国的抗战文艺舆论导向都起到了风向标的作用。本文对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文艺运动的相关史料和研究成果进行了集中整理,尝试从新的视角展开研究,将这一时期的文艺运动所产生的客观影响与新时期文艺发展的方向和现实指引加以联系和借鉴,作为引导进一步继承和创新优秀传统文艺创作的新方向,积极适应新时期文艺发展的新理念新要求。本文由叁部分组成:一是引言部分。简述研究对象的背景和意义、研究现状、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二是正文部分。第一章分别从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陕甘宁边区成为爱国知识分子的抗战热土、陕甘宁边区抗战文艺大融合、全民族抗战成为文艺运动的最大主题、陕甘宁边区抗战文艺的理论支撑等五大方面来反映陕甘宁边区抗战文艺发展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条件。第二章通过分析列举陕甘宁边区抗战文艺的艺术表现形式,即主要有抗战小说的全面繁荣、报告文学的纪实求真、戏剧的改编升级、秧歌剧的推陈出新、街头诗的口口相传等艺术表现形式来衬托边区文艺事业发展生动活泼的热闹局面,进一步彰显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边区人民团结抗战和积极生产生活的良好氛围。第叁章总结概括了陕甘宁边区抗战文艺特征,主要包括陕甘宁边区抗战文艺的民族化、科学化、大众化等叁方面特征。第四章全面阐述陕甘宁边区抗战文艺的历史意义和现实影响。叁是结语部分,对本文进行扼要总结。(本文来源于《中共吉林省委党校》期刊2017-05-01)
徐志福[2](2016)在《阳翰笙与国统区抗战文艺运动》一文中研究指出阳翰笙是抗战文艺运动的出色组织者、领导者之一。阳翰笙以自己淡泊名利、有功不居的人格和出色的组织能力,在中共中央长江局、南方局和周恩来的领导下为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叁厅、政治部文化工作委员会等抗日统战组织的成立和抗战文艺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推动了国统区抗战文艺运动的发展。(本文来源于《地方文化研究辑刊》期刊2016年02期)
李江,岳怡[3](2014)在《中国抗战文艺运动的“桂林经验”》一文中研究指出抗日时期,政权并立,市场崩溃,严峻的现实民族危机引发了中国的文化危机。在应对抗日时期中国文化战略需求时,中国抗战文艺运动形成过总体相同而又各具特色的经验。"延安经验"、"重庆经验"和"桂林经验"各具特点,各有成就,对此后的文化建设也各有其影响。就"桂林经验"而论,其成就和影响并没有局限于文艺领域,它对中华文化"文化特性"的维护以及对抗战文化的现代性、文明性和创新力的坚持,都可以表明,抗日时期的文化保卫战和文化建设孕育于深厚的历史积淀,形成于抗战现实的发展趋势,获得了广泛的社会认同,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符合文化发展的逻辑和文化建设的规律。在艰难困苦中维护了国家文化安全。(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家》期刊2014年11期)
王冰[4](2011)在《东北抗战文艺运动的开拓者——金剑啸》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30年代,在日伪黑暗统治下的哈尔滨文坛上,一直活跃着一位才华横溢的抗日先锋,他就是东北革命文艺运动的拓荒者、推进者,着名的抗日战士、优秀的共产党员金剑啸。金剑啸,满族,原名金承栽,号培之,笔名剑啸、健硕、剑、巴来、柳倩等。1910年10月出生在辽宁省沈阳市一个普通的刻字工人家庭。3岁时随父迁居哈尔滨,居住在傅家甸(今道外区)十六道街。自幼爱好美术、文学和音乐。在中学读书时经常写些短诗、短文在《晨光报》文艺副刊上发表。他的学生时代正值五四爱国运动的蓬勃发展时期,因而较早地接受了爱国主义思想和民主主义思想。1927年考入哈尔滨医科专门学校,1928年秋参加了着名的哈(本文来源于《东北抗联史学术交流会文集》期刊2011-10-11)
张育仁[5](2010)在《抗战时期重庆文学运动的大众宣教功能及审美意义——论大众传播视野中的抗战文艺与文艺运动之二》一文中研究指出一、文学的纪实性面貌及怎样做"时代的号角"和戏剧,电影的蓬勃发展一样,文学作为抗战文艺的重要生力军,在"文章下乡,文章入伍"的激励下,更是以冲锋陷阵、摇旗呐喊的亢奋激越姿态,出现在战时大众传播的舞台上,令人注目。报告文学、小说和诗歌虽(本文来源于《红岩》期刊2010年S1期)
张育仁[6](2009)在《抗战文艺与战时国家战略和民族情感的关系——论大众传播视野中的抗战文艺与文艺运动之一》一文中研究指出纵观中国历史,我们不可能举出过去有哪一个历史时期,文艺与战争的关系像抗战时期这样密切。抗战文艺与国家战略和民族利益之间的关系,是随着国家和民众对大众传播功能和效力的认识和依赖逐渐强化,而(本文来源于《红岩》期刊2009年S1期)
傅才武[7](2006)在《1937年—1938年抗战文艺运动对武汉文化界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1937年至1938年的武汉抗战文艺运动,是中国文艺史上的一件大事,它通过文化运动的方式促成了一种全民族抗战的"文化自觉",不仅对中国文化界的发展产生了方向性的影响,同时也极大地影响到武汉文化界的发展轨迹。这一运动大大提高了武汉文化界在全国的地位,锻炼了武汉文艺队伍,将武汉地区单纯娱乐性文艺活动改造成宣传性的舆论阵地。(本文来源于《近代史学刊》期刊2006年00期)
詹永媛[8](2004)在《试论政治与国统区抗战文艺运动的互动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抗战时期国统区的政治斗争、政治统治、政治文化心理影响和制约了国统区的抗战文艺运动 ;同时 ,国统区抗战文艺运动又反作用于政治 ,推动了民族独立的进程 ,动摇了国民党的政治统治 ,促进了中国的政治民主化(本文来源于《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04年06期)
林刚[9](2002)在《抗战文艺运动述略》一文中研究指出抗日战争爆发后党所领导的文艺运动呈现出新的时代特点。围绕“抗战”主题 ,与民族解放运动同步发展 ,运用文艺形式进行抗日救亡宣传成为抗战文艺运动的中心内容。探讨抗战文艺运动 ,得出的结论是 :文艺不能脱离现实 ,文艺必须宏扬时代的主旋律、文艺不能没有党的领导。(本文来源于《北京行政学院学报》期刊2002年06期)
徐志福[10](2001)在《阳翰笙与国统区抗战文艺运动》一文中研究指出被称为“周恩来的得力助手 ,郭沫若的代理人”的阳翰笙 ,是国统区抗战文艺运动的组织者、领导之一。抗战初期 ,阳翰笙即奉中共长江局及周恩来之命 ,首先发起组织“文协”等文艺界抗日统战组织 ,并参与筹建“第叁厅”、“文化工作委员会”。在这些组织和部门里 ,阳翰笙都担负着实际领导工作 ,作出了杰出贡献 :既是决策者、也是得力的指挥者和抗战文艺积极的实践者之一。(本文来源于《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01年12期)
抗战文艺运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阳翰笙是抗战文艺运动的出色组织者、领导者之一。阳翰笙以自己淡泊名利、有功不居的人格和出色的组织能力,在中共中央长江局、南方局和周恩来的领导下为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叁厅、政治部文化工作委员会等抗日统战组织的成立和抗战文艺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推动了国统区抗战文艺运动的发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抗战文艺运动论文参考文献
[1].叶田军.陕甘宁边区抗战文艺运动发展问题研究[D].中共吉林省委党校.2017
[2].徐志福.阳翰笙与国统区抗战文艺运动[J].地方文化研究辑刊.2016
[3].李江,岳怡.中国抗战文艺运动的“桂林经验”[J].社会科学家.2014
[4].王冰.东北抗战文艺运动的开拓者——金剑啸[C].东北抗联史学术交流会文集.2011
[5].张育仁.抗战时期重庆文学运动的大众宣教功能及审美意义——论大众传播视野中的抗战文艺与文艺运动之二[J].红岩.2010
[6].张育仁.抗战文艺与战时国家战略和民族情感的关系——论大众传播视野中的抗战文艺与文艺运动之一[J].红岩.2009
[7].傅才武.1937年—1938年抗战文艺运动对武汉文化界的影响[J].近代史学刊.2006
[8].詹永媛.试论政治与国统区抗战文艺运动的互动关系[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
[9].林刚.抗战文艺运动述略[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2
[10].徐志福.阳翰笙与国统区抗战文艺运动[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