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分子系统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基因,纤毛虫,分子,系统学,形态学,多样性,格里。
分子系统学论文文献综述
翟噎宇,邓蕴彦,孙园园,LEAW,Chui-Pin,LIM,Po-Teen[1](2019)在《二种核糖体型的多环马格里夫藻(Margalefidinium polykrikoides)的形态和超微结构比较及分子系统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多环马格里夫藻是一种世界性广泛分布的有毒有害藻华原因种。过去30多年里多环马格里夫藻藻华在许多国家频繁暴发且呈快速扩散趋势。过去的研究根据不同地理来源种群在核糖体大亚基基因序列的显着差别,将其分成4种不同核糖体型(ribotype),即东亚型、菲律宾型、美国/马来西亚型和地中海型。但是,不同核糖体型的种群在形态和超微结构上是否也存在可辨识差异尚未见深入研究。为此,本文对从中国青岛胶州湾、美国东海岸和马来西亚近海分离的叁株多环马格里夫藻(中国株MPJZBC3、美国株CP1和马来西亚株MPCoKK23)的细胞表面形态和超微结构进行了比较研究,并进一步基于核糖体大亚基序列进行了分子系统学分析。结果首先证明了分离自胶州湾的多环马格里夫藻属于东亚核糖体型,而美国株和马来西亚株均属美国/马来西亚型(中国株与美国株及马来西亚株在1523个碱基的核糖体大亚基序列上相似性为93.6%)。但是,在所有常用的具有分类学意义的细胞形态学和超微结构特征上[细胞大小、单细胞或群体及群体细胞数、上下锥形状、横沟位移度(绕细胞圈数)、纵沟形态、顶沟形态、细胞核位置与形状、染色体形状与数目、叶绿体的形状、结构、数目及分布、淀粉核形态等],中国株与美国株和马来西亚株(也即东亚核糖体型和美国/马来西亚核糖体型)都没有明显可区分的差别。因此,我们认为应该在生活史、休眠孢囊形态和生理学特征(如毒素种类及毒性强弱)以及性别相容性(sexualcompatibility)等方面开展进一步比较研究,以获得对不同核糖体型种群的识别性状。在现阶段有害藻华的野外监测中,尤其是对于不同核糖体型种群可能造成的生物入侵的监测和追溯,多环马格里夫藻的鉴定尚必须以核糖体基因序列作为可靠的判决依据。(本文来源于《海洋与湖沼》期刊2019年06期)
娜琴,图力古尔[2](2019)在《中国小菇属的分类及分子系统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小菇属Mycena (Pers.) Roussel作为伞菌中的重要类群,全世界至少有500种,多分布于北温带地区,绝大多数为腐生菌。小菇属真菌具有食用、药用价值或因含微量毒素及天麻栽培中作为萌发菌受到人们的关注。该属种类繁多,分类难度较大。19世纪后一直以Maas Geesteranus为代表的分类系统为主,进入20世纪后随着分子系统学研究的兴起,小菇属的分类发生新的转机,小菇属作为模式属成立小菇科的观点逐渐被认可。本研究在广泛选取了中国各地小菇属材料的基础上,秉承多相分类的研究理念,对中国小菇属开展分类学及分子系统学研究。研究用的标本来自论文期间采集的452份和国内各大标本馆馆藏标本346份,通过对上述798份小菇属真菌标本的形态学观察,共鉴定出中国小菇属真菌56种,隶属于23个组,提供了分组及分种检索表,每个分类单元提供了详细的宏观形态和显微特征描述、野外生境照片及线条图。分类学研究拟定新组1个:棘刺组sect. Amparoina T. Bau&Q. Na;发表及待发表新种12个:弯生小菇M. adnexa T. Bau&Q. Na,双囊小菇M. bicystidiata T. Bau&Q. Na,栗生小菇M. castaneicola T. Bau&Q.Na,樱桃红小菇M. ceracea T. Bau&Q. Na,粉霜小菇M. dealbata T. Bau&Q. Na,粉褶小菇M. entolomoides T. Bau,淡灰小菇M. griseotincta T. Bau&Q. Na,透柄小菇M. hyalinostipitata T. Bau&Q. Na稀褶小菇M.hygrophoroides T. Bau&Q. Na,芒生小菇M. miscanthi T. Bau&Q. Na,光柄菇状小菇M. pluteoides T. Bau&Q. Na和亚基盘小菇M. substylobates T. Bau&Q. Na;发现中国新记录种18个:阿尔及利亚小菇M.algeriensis Maire,碱味小菇M. amygdalina (Pers.) Singer,橙盖小菇M. aurantiidisca (Murrill) Murrill,黄缘小菇M. citrinomarginata Gillet,黄白小菇M. flavoalba (Fr.) Quél.,粉黄小菇M. floridula (Fr.) Quél.,绒柄小菇M. flos-nivium Kühner,异形刺小菇M. heteracantha (Singer) Desjardin,冬生小菇M. hiemalis (Osbeck)Quél.,离生小菇M. interrupta (Berk.) Sacc.,红斑小菇M. maculata P. Karst.,皮尔森小菇M. pearsoniana Dennis ex Singer,紫褐小菇M. purpureofusca (Peck) Sacc.,半被覆小菇M. semivestipes (Peck) A.H. Sm.,暗黑小菇M. silvae-nigrae Maas Geest.&Schw?bel,绣线菊小菇M. speirea (Fr.) Gillet,球果小菇M.strobilinoidea Peck和粉被小菇M. zephirus (Fr.) P. Kumm.。分子系统学研究选取8个相关属252条序列基于ITS构建系统发育树。采用贝叶斯分析法(Mrbayes)和最大似然法(RaxML)分析结果显示一致的拓扑结构,小菇科框架较为清晰,赤小菇属Cruentomycena、胶孔菌属Favolaschia、扇菇属Panellus、亮柄小菇属Resinomycena、黏柄小菇属Roridomyces、干脐菇属Xeromphalina形成单系群,多数属与小菇属Mycena形成姊妹群,仅半小菇属Hemimycena属的界限并不明确。大尺度的系统发育分析显示了小菇属并非单系。首次基于ITS+nLSU+SSU多基因联合分析对小菇属进行了系统重建。3个基因片段联合分析结果支持了小菇属为多起源的结论,对属下2个主干分支具有较好的区分,即担孢子淀粉质与非淀粉质,划分为7个Clade。系统学结果与基于形态学结果提出的分类系统基本相吻合,个别形态学的组和种在系统树中轮廓不清晰,暗示了一些类群是多起源,并存在种内变异。(本文来源于《多彩菌物 美丽中国——中国菌物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期刊2019-08-03)
陈凌云,刘永强,龙永丽,辛媛媛,雷康[3](2019)在《西藏墨脱两种土壤纤毛虫——沃伦半拟片尾虫和克氏半片尾虫的形态学和分子系统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采用非淹没培养皿法、活体观察法、蛋白银染色法和基因测序方法对西藏墨脱原始森林采集的土壤腹毛亚纲纤毛虫进行了形态学和分子系统学研究。本研究发现并报道了两种腹毛亚纲纤毛虫新种,分别为沃伦半拟片尾虫(Hemiurosomoida warrnei nov.spec.)和克氏半片尾虫(Hemiurosoma clampi nov.spec.)。其中沃伦半拟片尾虫的形态学特征为:活体状态下虫体大小110–145×30–40μm,长宽比为2.8–4.5:1,虫体为细长的椭圆形,其后端略窄,右边缘凹,左边缘凸;虫体呈无色到灰色,包含5×2μm大小的红色食物颗粒和油脂;伸缩泡位于虫体中端;4–8个球状椭圆大核;16根额-腹-横棘毛,4列背触毛。克氏半片尾虫形态学特征为:活体状态下虫体大小为190×20μm;长宽之比约为10:1;虫体细长且高度柔软,几乎呈蠕虫状,常扭曲并呈各种形状,前端横向截短,或多或少向腹侧突出,尾端变窄;细胞质无色到淡灰色,包含无数闪亮油球和结晶体,皮层颗粒无色,分布不规则;虫体中部稍前方有收缩的伸缩泡,未见收集管;两枚大核位于细胞中线,两枚小核球形,每个小核位于大核旁边。口后腹棘毛缺失,左右缘棘毛终止在虫体的后端;背触毛4列。本研究构建了基于核糖体小亚基基因序列的系统树,并结合形态学信息对其系统地位进行了探讨,丰富了我国纤毛虫的物种多样性。(本文来源于《第八届中国西部动物学学术研讨会会议摘要汇编》期刊2019-07-18)
陈凌云,董婧怡,辛媛媛,Alan,Warren,宁应之[4](2019)在《西藏墨脱原始森林新种——宋氏异列虫(Anteholosticha songi nov.spec.)的形态学与分子系统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采用非淹没培养皿法、活体观察法、蛋白银染色法和基因测序方法对采自西藏墨脱原始森林的土壤腹毛亚纲纤毛虫新种宋氏异列虫(Anteholosticha songi nov.spec.)进行了形态学和分子系统学研究。该种的形态学特征为:虫体细长状到椭圆状,活体状态下为160–205×40–55μm;皮层颗粒为淡黄色椭圆形,呈不规则的短列排布;通常左右缘棘毛各一列,四列背触毛,口围带由35–40片小膜构成;叁根额棘毛,一根口棘毛和一根口旁棘毛;14–25对中腹棘毛对,两根额前棘毛,两根横前棘毛,四到六根横棘毛;12–22个椭圆状大核呈纵向排列在虫体中线左侧。本研究构建了基于核糖体小亚基基因序列的系统树,结果显示异列虫属是一个高度多源的类群建议将该属进行拆分。(本文来源于《第八届中国西部动物学学术研讨会会议摘要汇编》期刊2019-07-18)
杨承忠,黄杰,卡迪丽亚·克依木,唐丹,潘超[5](2019)在《沙塘鳢科鱼类的DNA条形码及分子系统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和大量分子生物学数据的积累,通过分析特定基因序列来了解生物多样性及有关差异已成为物种鉴定、种间亲缘关系和物种进化研究的一种重要辅助手段。DNA条形码(DNA barcode)技术是通过分析一个标准的目的基因序列从而对物种进行鉴定的技术。由于该技术从分子学角度来辅助物种鉴定,(本文来源于《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聂国兴,汪曦,周传江,孟晓林,张建新[6](2019)在《基于形态学和分子系统学数据分析河南省鱼类新纪录种—北鳅》一文中研究指出2016年4月至2017年10月,河南省鱼类资源调查队在河南省鱼类资源普查时,分别在林州、辉县、汝州等地采集到14尾鲤形目条鳅亚科鱼类,综合采用传统形态学结合分子系统学方法确定其为北鳅Lefua costata,为河南省新纪录种,标本保存于河南师范大学水产学院鱼类标本室.对该鱼的主要形态鉴定特征、分布区域、生存环境及生活习性等方面做了初步分析.该鱼在我国内蒙古、辽河、黑龙江水系、河北、山东济南等地均有相关记录.此次河南省境内采集到北鳅,扩大了该鱼在我国分布范围,也为后续基础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本文来源于《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杨金宏,孔卫青[7](2019)在《基于28S rDNA D2区序列的陕南凹缘菱纹叶蝉分子系统学与遗传多样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陕南桑园凹缘菱纹叶蝉(Hishimonus sellatus Uhler)系统关系与遗传多样性,对陕南7个主要蚕桑产区共132头凹缘菱纹叶蝉的 28S rDNA基因D2区序列进行核苷酸多样性和遗传差异分析,同时研究单倍型之间的分子系统关系和网络进化图。结果表明,总群体共存在多态性位点63个,单倍型8个,优势单倍型H_1占单倍型总数的74.2%,遗传分化程度较低。分子方差分析显示:种群内变异占总组分的98.94%,差异不显着,且其基因流系数Nst和种群地理距离之间不存在相关性(R~2=0.019 7),说明各个地理种群之间存在渐渗杂交。(本文来源于《西北农业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赵磊,刘淑艳[8](2019)在《白粉菌交配型位点基因结构及分子系统学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白粉菌是一类植物专性寄生真菌,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可引起多种植物白粉病。开展白粉菌交配型基因研究可以为全面认识白粉菌的生活史循环和系统演化提供证据。本研究以子囊菌中已报道的10种MAT基因和4种侧翼基因的氨基酸序列为种子序列,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在21个白粉菌基因组中进行氨基酸同源性分析,探索MAT基因及其侧翼基因的种类和线性排布。结果表明,21个白粉菌基因组中有10个属于MAT1-1型,包含MAT1-1-1和MAT1-1-3两种基因;10个属于MAT1-2型,仅包含MAT1-2-1基因;在Erysiphe pulchra的基因组中同时存在MAT1-1-1、MAT1-1-3、MAT1-2-1;而4种侧翼基因SLA2、APC5、APN2和CoxVia在21个白粉菌基因组中均存在。21个菌株中有两个菌株Blumeriagraminisf.sp.hordei RACE1和Golovinomyces orontii的MAT基因和4种侧翼基因分布在同一个scaffold,其余菌株MAT基因和侧翼基因均不在同一scaffold出现。本研究分别分析了具有MAT1-1和MAT1-2的菌株中MAT基因和4种侧翼基因的排列关系,同时根据9个菌株的MAT基因注释信息,推测了其他菌株的MAT基因结构。结果表明,同属白粉菌的MAT基因结构相同,属间MAT基因结构差异明显。以从白粉菌基因组中获得的MAT1-1-1、MAT1-1-3和MAT1-2-13种MAT基因序列分别构建系统发育树,发现布氏白粉菌属Blumeria、白粉菌属Erysiphe和戈洛文白粉菌属Golovinomyces分别形成独立分枝,且白粉菌属与戈洛文白粉菌属形成姊妹群,这与前人对白粉菌系统发育关系的研究结果一致。本研究得到的白粉菌MAT基因种类、分布及其结构的相关结果为进一步实验提供了理论依据,为探究白粉菌的系统发育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来源于《菌物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余海军,陈佳林,黄鑫,张钰莹,田召志[9](2019)在《双翅目摇蚊科昆虫分子系统学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摇蚊科昆虫属于完全变态昆虫,其整个生活史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4个阶段,每个生活阶段都有其单独的特征,故基于形态对摇蚊科昆虫分类研究存在一定的挑战性。随着分子技术的提出,运用DNA测序技术对物种进行相关研究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其中分子系统学就被广泛用于动、植物各类群的研究。本文整理总结了分子系统学在摇蚊科昆虫系统发育中的研究进展。(本文来源于《天津农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安颖,李玉[10](2019)在《中国网柄细胞状黏菌分子系统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ITS和18S rRNA基因片段对我国网柄细胞状黏菌进行分类学研究。以11种网柄细胞状黏菌为研究对象,对网柄菌进行多基因片段的扩增与分析,并构建系统发育树。共得到基因序列42条,其中ITS基因序列26条,18S rRNA基因序列16条,系统发育树表明,在物种鉴定上,分子系统学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但是亲缘关系分支与形态分类学并不完全一致。(本文来源于《吉林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分子系统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小菇属Mycena (Pers.) Roussel作为伞菌中的重要类群,全世界至少有500种,多分布于北温带地区,绝大多数为腐生菌。小菇属真菌具有食用、药用价值或因含微量毒素及天麻栽培中作为萌发菌受到人们的关注。该属种类繁多,分类难度较大。19世纪后一直以Maas Geesteranus为代表的分类系统为主,进入20世纪后随着分子系统学研究的兴起,小菇属的分类发生新的转机,小菇属作为模式属成立小菇科的观点逐渐被认可。本研究在广泛选取了中国各地小菇属材料的基础上,秉承多相分类的研究理念,对中国小菇属开展分类学及分子系统学研究。研究用的标本来自论文期间采集的452份和国内各大标本馆馆藏标本346份,通过对上述798份小菇属真菌标本的形态学观察,共鉴定出中国小菇属真菌56种,隶属于23个组,提供了分组及分种检索表,每个分类单元提供了详细的宏观形态和显微特征描述、野外生境照片及线条图。分类学研究拟定新组1个:棘刺组sect. Amparoina T. Bau&Q. Na;发表及待发表新种12个:弯生小菇M. adnexa T. Bau&Q. Na,双囊小菇M. bicystidiata T. Bau&Q. Na,栗生小菇M. castaneicola T. Bau&Q.Na,樱桃红小菇M. ceracea T. Bau&Q. Na,粉霜小菇M. dealbata T. Bau&Q. Na,粉褶小菇M. entolomoides T. Bau,淡灰小菇M. griseotincta T. Bau&Q. Na,透柄小菇M. hyalinostipitata T. Bau&Q. Na稀褶小菇M.hygrophoroides T. Bau&Q. Na,芒生小菇M. miscanthi T. Bau&Q. Na,光柄菇状小菇M. pluteoides T. Bau&Q. Na和亚基盘小菇M. substylobates T. Bau&Q. Na;发现中国新记录种18个:阿尔及利亚小菇M.algeriensis Maire,碱味小菇M. amygdalina (Pers.) Singer,橙盖小菇M. aurantiidisca (Murrill) Murrill,黄缘小菇M. citrinomarginata Gillet,黄白小菇M. flavoalba (Fr.) Quél.,粉黄小菇M. floridula (Fr.) Quél.,绒柄小菇M. flos-nivium Kühner,异形刺小菇M. heteracantha (Singer) Desjardin,冬生小菇M. hiemalis (Osbeck)Quél.,离生小菇M. interrupta (Berk.) Sacc.,红斑小菇M. maculata P. Karst.,皮尔森小菇M. pearsoniana Dennis ex Singer,紫褐小菇M. purpureofusca (Peck) Sacc.,半被覆小菇M. semivestipes (Peck) A.H. Sm.,暗黑小菇M. silvae-nigrae Maas Geest.&Schw?bel,绣线菊小菇M. speirea (Fr.) Gillet,球果小菇M.strobilinoidea Peck和粉被小菇M. zephirus (Fr.) P. Kumm.。分子系统学研究选取8个相关属252条序列基于ITS构建系统发育树。采用贝叶斯分析法(Mrbayes)和最大似然法(RaxML)分析结果显示一致的拓扑结构,小菇科框架较为清晰,赤小菇属Cruentomycena、胶孔菌属Favolaschia、扇菇属Panellus、亮柄小菇属Resinomycena、黏柄小菇属Roridomyces、干脐菇属Xeromphalina形成单系群,多数属与小菇属Mycena形成姊妹群,仅半小菇属Hemimycena属的界限并不明确。大尺度的系统发育分析显示了小菇属并非单系。首次基于ITS+nLSU+SSU多基因联合分析对小菇属进行了系统重建。3个基因片段联合分析结果支持了小菇属为多起源的结论,对属下2个主干分支具有较好的区分,即担孢子淀粉质与非淀粉质,划分为7个Clade。系统学结果与基于形态学结果提出的分类系统基本相吻合,个别形态学的组和种在系统树中轮廓不清晰,暗示了一些类群是多起源,并存在种内变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分子系统学论文参考文献
[1].翟噎宇,邓蕴彦,孙园园,LEAW,Chui-Pin,LIM,Po-Teen.二种核糖体型的多环马格里夫藻(Margalefidiniumpolykrikoides)的形态和超微结构比较及分子系统学分析[J].海洋与湖沼.2019
[2].娜琴,图力古尔.中国小菇属的分类及分子系统学研究[C].多彩菌物美丽中国——中国菌物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2019
[3].陈凌云,刘永强,龙永丽,辛媛媛,雷康.西藏墨脱两种土壤纤毛虫——沃伦半拟片尾虫和克氏半片尾虫的形态学和分子系统学研究[C].第八届中国西部动物学学术研讨会会议摘要汇编.2019
[4].陈凌云,董婧怡,辛媛媛,Alan,Warren,宁应之.西藏墨脱原始森林新种——宋氏异列虫(Anteholostichasonginov.spec.)的形态学与分子系统学研究[C].第八届中国西部动物学学术研讨会会议摘要汇编.2019
[5].杨承忠,黄杰,卡迪丽亚·克依木,唐丹,潘超.沙塘鳢科鱼类的DNA条形码及分子系统学研究[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6].聂国兴,汪曦,周传江,孟晓林,张建新.基于形态学和分子系统学数据分析河南省鱼类新纪录种—北鳅[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7].杨金宏,孔卫青.基于28SrDNAD2区序列的陕南凹缘菱纹叶蝉分子系统学与遗传多样性研究[J].西北农业学报.2019
[8].赵磊,刘淑艳.白粉菌交配型位点基因结构及分子系统学关系[J].菌物学报.2019
[9].余海军,陈佳林,黄鑫,张钰莹,田召志.双翅目摇蚊科昆虫分子系统学研究进展[J].天津农学院学报.2019
[10].安颖,李玉.中国网柄细胞状黏菌分子系统学研究[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