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
(河南省濮阳市人民医院457000)
【摘要】目的:探讨经伤椎置6钉固定治疗脊柱骨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8例脊柱骨折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跨伤椎置4钉固定治疗,观察组采取经伤椎置6钉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矫正率、术后面积改善值、内固定丢失率、远期丢失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术后矫正率和术后面积改善值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内固定丢失率和远期丢失率分别为0%和4.2%,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0%和33.3%(P<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经伤椎置6钉固定治疗脊柱骨折疗效确切,生物力学强度强,可显著增强内固定的牢固性,维持矫正效果,较跨伤椎置4钉固定治疗优势更大。
【关键词】椎弓根螺钉脊椎骨折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68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2-0069-02
脊柱骨折是临床常见的疾病,多数由高处跌落时臀部或足着地、冲击性外力向上传至胸腰段发生骨折,病情严重者可导致截瘫,甚至危及生命。采用椎弓根螺钉技术治疗脊柱疾病被证实积极有效,由于椎弓根解剖结构的特殊性,选择准确的椎弓根入点和进钉方向至关重要[1]。传统的跨伤椎置4钉固定治疗,椎体高度恢复不满意,内固定松动、断裂,撑开过度或脱位、椎体高度丢失等并发症发生率高。本研究以我院收治的48例脊柱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经伤椎置6钉固定治疗脊柱骨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材料: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4年1月收治的48例脊柱骨折患者,均经胸腰椎X线、CT平扫加三维重建以及MRI等检查确诊为脊柱骨折[2],排除血液系统疾病、心律失常和严重的肝肾功能障碍等,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男15例,女9例,年龄22-61岁,平均(34.65±5.39)岁;单椎体骨折11例,双椎体骨折13例;致伤原因:高处坠落伤11例,挤压伤6例,车祸伤7例;Frankel脊髓神经功能分级A级6例,B级9例,C级3例,D级5例,E级1例。观察组男16例,女8例,年龄21-60岁,平均(34.27±5.36)岁;单椎体骨折10例,双椎体骨折14例;致伤原因:高处坠落伤9例,挤压伤7例,车祸伤8例;Frankel脊髓神经功能分级A级4例,B级10例,C级6例,D级3例,E级1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致伤原因和Frankel脊髓神经功能分级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患者均积极完善术前准备,入手术室后监测生命体征,行全麻气管内插管。对照组采取跨伤椎置4钉固定治疗:取俯卧位,行椎体复位,以骨折椎为中心的后中央为手术切口,充分暴露关节突和椎板,在骨折椎邻近上下椎体L2以及L4椎体双侧椎弓根内置入螺钉,矢状位进钉,平行于正常椎体及终板,连接钛棒固定L2-L4节段,X线下确认固定满意。观察组采取经伤椎置6钉固定治疗:选取骨折椎和邻近上下的L2、L3、L4椎体双侧椎弓根置入螺钉,矢状位进钉,平行于正常椎体及终板,连接钛棒固定L2-L4节段,X线下确认固定满意。术后均给予抗感染、对症治疗,佩戴胸腰段前后托支具3个月。
1.3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矫正率、术后面积改善值、内固定丢失率、远期丢失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
1.4统计学方法:本研究采用spss17.0进行数据统计,计量资料用t检验,定性资料比较用卡方检验,设检验标准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术后各项指标比较:观察组术后矫正率和术后面积改善值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内固定丢失率和远期丢失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具体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术后各项指标比较[n(%)]
组别例数(n)术后矫正率术后面积改善值内固定丢失率远期丢失率
对照组2416(66.7)4(16.7)6(25.0)8(33.3)
观察组2423(95.8)11(45.8)0(0.0)1(4.2)
χ2值4.9234.7524.7624.923
P值P<0.05P<0.05P<0.05P<0.05
2.2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均无术后切口感染、内固定松动、断裂和椎体高度丢失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3.讨论
脊柱骨折是临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好发于胸腰段脊柱,由于胸腰段是椎体的移行部位,应力集中,活动度较大,稳定性差,其发病率逐渐升高[3]。手术治疗脊柱骨折疗效确切,传统多采用跨伤椎置4钉固定治疗,但易导致椎体高度恢复不满意,内固定松动、断裂,撑开过度或脱位,后凸畸形矫正不佳,椎体高度丢失等并发症[4]。
经伤椎置6钉固定临床疗效被积极证实,其主要采用微创经皮Sextant螺钉,是一种万向钉结构,弥补了传统螺钉缺乏坚强的刚性连接的缺点,极大地降低了悬挂效应和平行四边形效应,可有效增强生物力学强度和抗轴向旋转的结构强度,稳定性显著增加,不易出现内固定松动或断裂,减少了术后复位丢失以及内固定断裂的机会[5]。同时伤椎置钉可承担部分屈曲应力,有效改善内固定系统的应力分布,显著增高屈曲应力下伤椎的上位椎间盘压力,达到保护椎间盘及椎体的目的,并增加了椎弓根螺钉数量,缩短了两固定点间的棒长度,促使钉棒和螺钉头部结合更紧密,彼此间扭转减少,脊柱稳定性增强[6]。研究表明,经伤椎置6钉固定治疗脊柱骨折患者,术后Cobb角以及伤椎高度恢复满意,远期效果好,无内固定松动、断裂,无椎体高度的丢失等,后凸畸形矫正效果佳[7]。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矫正率、术后面积改善值、内固定丢失率和远期丢失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在术后并发症方面,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切口感染、内固定松动、断裂和椎体高度丢失等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提示经伤椎置6钉固定治疗脊柱骨折疗效满意,具有安全有效、术后恢复快和并发症少等优点,优于跨伤椎置4钉固定治疗。
综上所述,经伤椎置6钉固定治疗脊柱骨折疗效显著,生物力学稳定,术后伤椎高度恢复满意,稳定性增加,后凸畸形矫正效果好,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黄象望,殷浩,肖晟,等.经伤椎置钉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脱位[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0,25(3):233-234.
[2]李松峰.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脱位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2,7(4):133-134.
[3]俞阳,范海泉,陈铭,等.经伤椎和跨伤椎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J].脊柱外科杂志,2012,10(4):228-231.
[4]孟丽娟,陈松涛.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胸腰段脊椎骨折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2,7(12):140-141.
[5]潘兵,张志敬,宋舟锋,等.胸腰椎骨折伤椎短椎弓根钉固定的生物力学研究[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3,21(4):368-372.
[6]孟庆勇,母心灵,潘玉林,等.经伤椎置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椎体骨折脱位[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1,19(18):1555-1557.
[7]李干卿.经伤椎与跨伤椎万向钉置钉固定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研究[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3,19(1):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