湍流通量论文_蔡晓冬

导读:本文包含了湍流通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通量,湍流,潜热,北冰洋,林芝,系数,青藏高原。

湍流通量论文文献综述

蔡晓冬[1](2019)在《西北太平洋台风湍流通量变化特征观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使用下投式探空仪(dropsonde)以及铁塔高频数据等观测资料,研究了西北太平洋区域台风的湍流通量以及交换系数的变化特征。我们将西北太平洋台风分成近海和远海两个区域。远海区域使用全球定位系统(GPS)下投式探空仪结合NOAA 0.25°SST资料,比较了台风和飓风间拖曳系数(CD)、焓交换系数(CK)的变化规律,并且分析了引起CD大小变化的因素。近海区域使用博贺海洋平台铁塔10Hz高频数据以及海温资料,分析了登陆台风湍流通量和通量交换系数随10 m高度风速U_(10)的变化特征,以及影响通量变化的因素。主要结论如下:远海台风和飓风中CD在较低风速下(U_(10)<25 m s-1)与风速成正比,在25m s-1<U_(10)<30 m s-1范围达到饱和状态,U_(10)超过30 m s-1后,CD继续随风速增大而增大直到U_(10)在40 m s-1左右再次饱和,其后CD随风速增大而减小;CK在U_(10)<45 m s-1时随风速缓慢增加。飓风中CK/CD的值与风速大小正相关。总的来说,CD、CK以及CK/CD的大小与热带气旋10m高度处风速大小都存在显着的关联。在给定风速下,台风中CD比飓风更大,这种CD的差异在较高风速下(U_(10)>30 m s-1)表现的更为明显,而台风与飓风中CK的数值则较为接近。通过敏感性分析,我们发现两个海域之间CD的差异与内部以及环境条件的不同有关。近海台风湍流通量的大小受台风的强度大小以及观测点距离台风中心的远近影响。登陆台风强度越大,动量通量随风速增长的速度越快,观测点距离台风中心越近,热通量增长速度就越快。U_(10)<5 ms-1时,各通量交换系数的大小与风速成反比;U_(10)超过5 m s-1,CD随风速增大而增大且与大西洋观测结果一致,而CK、CH以及CE则在5 m s-1<U_(10)≤18 m s-1区间内几乎保持大小不变。U_(10)≤18m s-1时,近海台风CK与远海区域大小接近,比大西洋近海区域的高频观测结果小。U_(10)超过18 m s-1时,大西洋高频观测结果的CK与本文通过dropsonde得到的结果较为接近。(本文来源于《南京大学》期刊2019-05-01)

沈辉,杨清华,孙启振,孙晓宇,赵杰臣[2](2019)在《2016年夏季北冰洋浮冰站近地层辐射和湍流通量观测》一文中研究指出2016年8月7-14日中国第七次北极科学考察期间,在83°N附近设立的长期浮冰站开展了辐射和湍流通量观测研究。结果表明,观测期间反照率变化范围为0.64~0.92,平均反照率为0.78;基于现场观测数据评估了PW79、HIRHAM、ARCSYM和CCSM3 4种不同复杂度的反照率参数化方案在天气尺度的表现,最为复杂的CCSM3结果优于其他参数化方案,但不能体现降雪条件下的反照率快速增长。浮冰区冰雪面平均净辐射为18.10 W/m~2,平均感热通量为1.73 W/m~2,平均潜热通量为5.55 W/m~2,海冰表面消融率为(0.30±0.22)cm/d,表明此时北冰洋浮冰正处于快速消融期。冰面的平均动量通量为0.098 (kg·m/s)/(m~2·s),动量通量与风速有很好的对应关系,相关系数达0.80。(本文来源于《海洋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李茂善,阴蜀城,刘晓然,马耀明,胡泽勇[3](2018)在《近十年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地表湍流通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陆气相互作用是指发生在陆地表面的热力、动力、水文以及生物物理、生物化学等一系列复杂过程,以及这些过程与大气的相互作用过程。地表作为大气能量的主要输入方,极大地影响着地面与大气之间进行的各种相互作用,在局部地区或特定时段甚至起着关键性决定作用。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南邻副热带,北至中纬度,面积约占我国国土面积的四分之一,平均海拔高度在4000m以上,是地球上海拔最高的高原,素有地球"第叁极"之称。青藏高原是北半球气候变化的启动器和调节器,该区的气候变化不仅直接驱动中国东部和西南部气候的变化,而且对北半球具有巨大的影响,甚至对全球的气候变化,也具有明显的敏感性、超前性和调节性。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青藏高原地表和大气加热减弱(吴国雄等,2002;Duan and Wu, 2008; Yang et al., 2014),这种春夏季加热减弱影响下游地区夏季降水(Liu et al., 2012; Duan et al., 2013)。第一次青藏高原气象科学试验(QX-PMEX)与国际大气研究全球试验(FGGE)和夏季风试验(MONEX)阶段性同步,有效地推动了青藏高原气象及气候影响的理论研究。同时,QX-PMEX以高原地表辐射平衡和热量平衡的时空转变作为主要研究目的,在高原辐射气候的钻研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揭示了诸多有意义的观测事实。第二次青藏高原气象科学试验(TIPEX)把观测地表-大气之间物质和能量交换过程作为主要研究内容之一,了解高原下垫面湍流输送和辐射特征。同时,TIPEX为取得青藏高原辐射平衡研究资料,在改则、当雄和昌都地域设立了辐射观测站,并分析了上述区域的总辐射、反射率、地表有效辐射和净辐射的变化特点。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普遍关注的核心为高原大气陆面过程对亚洲季风的影响研究。中日合作的"全球能量水循环之亚洲季风青藏高原试验"(GAME/Tibet,1996-2000年)把研究青藏高原地表与大气之间能量交换作为其重要的科学方向提了出来,并且"全球协调加强观测计划(CEOP)亚澳季风之青藏高原试验研究"(CAMP/Tibet,2001-2005年)再次强调了上述看法。本文应用改进地表粗糙度的中尺度模式WRF模拟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2004-2013年地表湍流通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自2004年到2013年以来,青藏高原中部和东南部地区感热通量增加,青藏高原其他区域感热减小;青藏高原周边东南部横断山脉、云贵高原地区和江南丘陵地区感热增加,其他周边地区感热减小。青藏高原东部地区潜热有较弱的增加,青藏高原其他区域都减小;青藏高原东侧四川盆地、南侧孟加拉湾附近以及周边北部地区减弱,周边其他地区都是增加,我国东南部地区有较强的增加。(本文来源于《第35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3 高原天气气候研究进展》期刊2018-10-24)

高倩楠,李鹏,韩志鹏[4](2018)在《东北水稻田湍流通量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2007年在中科院叁江平原沼泽湿地生态试验站附近稻田内的观测资料,对东北水稻田的CO2通量、潜热通量以及感热通量典型日变化和季变化特征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CO2通量日变化呈明显单峰型,即太阳辐射较强时为净吸收,夜晚则释放CO2。季变化与水稻生长期一致,水稻生长的越旺盛,CO2的吸收量越大。潜热通量最大的时期是拔节期,最小的时期是分蘖期,抽穗期则位于两者之间。感热通量最小的时期是拔节期,在抽穗期时,水稻吸收太阳辐射最多,感热通量最大,分蘖期居中。(本文来源于《黑龙江气象》期刊2018年03期)

李宏毅,肖子牛,朱玉祥[5](2018)在《藏东南地区草地下垫面湍流通量和辐射平衡各分量的变化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2013年5月20日至7月9日藏东南林芝地区草地下垫面的野外试验站点观测资料,分析了晴雨转换过程中林芝地区草地下垫面的近地层基本气象要素、湍流通量和辐射平衡各分量的变化特征,并着重分析了各个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对比分析它们在典型晴天和阴天条件下的差异。结果表明:(1)草地观测站的各气象要素的变化趋势相互吻合,即相对湿度与降水有着一致的变化趋势,而气温、地面温度和风速均与降水的变化相反;观测期间草地站的潜热交换大于感热交换,在无降水时期,感热明显偏高,潜热偏低,降水时期则相反;感热与向下短波辐射的变化趋势一致,同时,向上短波辐射、向上长波辐射、净辐射、地表反照率和土壤热通量均与向下短波辐射保持同步的变化关系,而向下长波辐射则呈现出相反的变化。(2)典型晴天和阴天的分析结果表明,晴天条件下各变量的日变化均比阴天条件下剧烈,在白天,感热和潜热在典型晴天的值均大于典型阴天天气下的值,除向下长波辐射外,其他地表辐射分量在晴天条件下的值远大于阴天的值;在夜间,晴天的向上长波辐射、净辐射和土壤热通量小于阴天的值。(3)相对湿度最大值出现在早晨,最低值出现在午后;风速的最小值出现在早晨,最大值出现在中午,且基本上都是晴天天气下大于阴天天气下。因此,藏东南林芝地区草地下垫面的感热、潜热、土壤热通量、辐射平衡各分量、基本气象要素均与晴、雨的转化有着非常密切的协同变化关系,这些变量之间相关系数高,吻合度好,表明了该边界层观测数据的可靠性,该观测试验数据可为数值模式在藏东南林芝地区地气交换过程的模拟提供重要的数据基础。(本文来源于《高原气象》期刊2018年04期)

孙义博[6](2018)在《机载涡动相关区域湍流水热通量观测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地-气间水热通量的直接观测是准确获取地表与大气之间物质与能量交换的关键,其中区域尺度的地表水热通量观测更是当前的研究重点与难点所在。地面塔基涡动相关湍流通量观测虽然能够以较高的精度对地-气间的水热通量交换进行长期地、连续地直接观测,但其观测结果只能代表通量塔周围数百米的空间范围。光闪烁仪法虽然能够提供较大空间范围的通量观测,但其观测的空间覆盖密度较低,难以提供足够范围的区域通量观测真值。机载涡动相关湍流通量观测技术可以在区域尺度上对地表湍流通量进行直接观测,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观测结果的可靠性已得到了广泛的认可,然而相关的研究在我国仍处于空白阶段。本文首先针对机载涡动相关湍流通量观测技术进行深入研究,结合目前成熟的机载通量观测平台Sky Arrow 650 ERA对机载湍流通量观测系统的组成和观测的基本原理以及系统检校和数据处理方法等进行了详细地阐述。其次,本文以在荷兰2008年开展的机载湍流通量观测实验期间搜集的数据为基础,针对目前机载涡动相关湍流通量观测数据处理获取水热通量的方法中存在的一些不足进行深入的分析,并提出解决不足和改进机载湍流通量观测技术的方案或方法。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机载涡动相关方法可以快速地获取沿观测航线的瞬时湍流通量信息。对于机载湍流通量计算而言,平均长度(窗口长度)的选择是影响湍流通量计算结果的可靠性及相应物理意义的一个重要方面。为准确地获取湍流水热通量观测结果,本章针对近中性到不稳定的大气条件,给出了计算“局地”意义的湍流水热通量最适窗口长度范围,使得计算的湍流水热通量能较好地代表其空间代表区内湍流通量混合的均值,降低异质性湍流(中尺度湍流)的影响。本研究基于大量的机载通量观测数据,首先采用Ogive分析方法获取从近中性至不稳定大气条件下可能的窗口长度范围,然后结合湍流通量计算的不确定分析,最终确定了近中性到不稳定大气条件下的计算“局地”意义湍流通量最适的窗口长度范围。结果表明,大气稳定度条件对窗口长度的选择具有显着影响:1)在近中性条件下,局地湍流混合不充分,“局地”意义的湍流通量非常容易受到中尺度湍流的影响,采用较短的窗口长度可有效去除中尺度湍流的影响。本文发现最适窗口长度在2000 m到2500 m的范围内,可以有效地去除中尺度湍流的影响并保证湍流水热通量的计算具有可靠的精度;2)在一般不稳定条件下,地表湍流混合充分,局地湍涡的典型长度尺度相对较长,中尺度湍流对“局地”意义的湍流通量影响较小,本研究发现最适窗口长度在3900 m到5000 m之间的范围;3)在强不稳定的条件下,由大尺度的湍涡主导着能量的传输,需要更长的窗口长度以便包含进行主要能量传输的大型湍涡,使得湍流水热通量计算的结果达到一个相对稳定并且可靠的精度,本研究发现其最适宜的窗口长度在4500 m到5000 m之间。2、为准确获取在观测中对湍流通量有重要影响的下垫面信息,针对机载湍流通量观测特点,本文提出了一种考虑地表异质性对机载湍流通量的足迹分析方法。传统的机载湍流通量观测的足迹分析常以均匀地表假设为前提,忽略了地表异质性对湍流通量计算的影响。本文采用了参数化的二维拉格朗日足迹模型,针对每个湍流通量的计算窗口,将计算窗口划分为若干子窗口,计算每个子窗口的子足迹。采用子足迹的方式将地表异质性的影响引入到足迹分析中,然后对子足迹进行融合并对足迹权重进行标准化,获得了能够反映地表异质性的足迹结果。此外,本文也给出了基于均匀地表假设的足迹分析方式。通过两种足迹分析方法的对比,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考虑地表异质性的机载湍流通量足迹分析方法能够反映出地表异质性带来的地表通量贡献空间分布的不均匀性,而均匀地表假设的足迹分析方法往往会忽略某些特殊地类的通量贡献。3、为将沿航线观测的湍流通量信息扩展到整个研究区域,获取区域上分布式的地表水热通量值,本文提出了采用人工神经网络(ANN)模型,结合均匀地表假设的足迹分析方法,对机载湍流通量观测结果进行空间升尺度,构建区域上地表连续的水热通量序列数据。为了对复杂的地表通量环境进行建模,本文采用了ANN模型来学习湍流水热通量与不同地表以及大气驱动因子之间的非线性关系。以荷兰2008年8月进行的飞行观测作为数据基础,地表参数采用了MODIS的地表温度(LST)以及增强型植被指数(EVI)数据,并考虑了其它对湍流通量有影响的地表参数(如地表反照率albedo和地形DEM等)。然后结合观测期间的多种大气参数,在基于互信息的输入变量选择的基础上分别建立并训练了感热和潜热通量的ANN模型。在对模型的可靠性进行验证后(感热通量:R~2=0.8,RMSE=16.6 W/m~2;潜热通量:R~2=0.75,RMSE=42.7 W/m~2),本文选择了荷兰中部和西部两个区域的机载观测进行了空间升尺度,构建了空间分辨率为250 m的地表感热和潜热通量序列数据,并将升尺度结果与塔基观测和机载观测进行了对比和分析。结果表明:空间升尺度的地表感热和潜热通量结果基本与塔基观测保持一致;与机载观测的相比,对于中部区域,感热通量低估了12.3%,潜热通量低估了11.5%;对于西部区域,感热通量低估了15.2%,潜热通量高估了7.6%。整体上看,误差均在合理范围内,从而验证了基于均匀地表假设足迹分析结合ANN模型构建区域地表水热通量的可行性。4、为充分考虑地表异质性对机载湍流通量观测在空间扩展方面的影响,本章采用了考虑地表异质性的足迹分析方法,在空间升尺度过程中考虑地表异质性对湍流水热通量空间扩展的影响。然而由于考虑地表异质性后带来的更为复杂的非线性关系,传统的ANN模型无法表达这种复杂的关系,因此本研究求助于深度学习方法来表达地表异质性对湍流水热通量空间升尺度的影响并对复杂地表的通量计算建模。本文采用了深度信念网络(DBN)与人工神经网络(ANN)模型组合的方式,通过DBN非监督式的预训练方式,获得对输入特征表征良好的模型初始值,然后结合ANN模型的监督式的调优过程,从而获得泛化性能更好的ANN模型,得到了较好的精度(感热通量:R~2=0.84,RMSE=15.1 W/m~2;潜热通量:R~2=0.83,RMSE=34.3 W/m~2)。对同样的区域进行空间升尺度,构建了空间分辨率为250 m的地表感热和潜热通量区域分布序列数据,并与塔基观测、机载观测及前期利用均匀地表假设的空间升尺度方法的结果进行了比对。结果表明:空间升尺度后的地表感热和潜热通量与塔基观测均保持一致;在考虑地表异质性后,地表感热和潜热通量的区域升尺度精度有了一定的提升,其中对于中部区域而言,感热通量低估了6.8%,潜热通量低估14.6%;对于西部区域而言,感热通量低估了8.1%,潜热通量高估了1.6%,精度优于均匀地表假设的空间升尺度方法的结果。可以认为,虽然考虑地表空间异质性增加了对陆面过程模拟的复杂性,但深度学习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学习到这种复杂性,获得可靠性更高的区域地表通量计算结果。(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期刊2018-06-01)

封宝鑫,刘海龙,林鹏飞,王启[7](2018)在《南海卫星遥感海表湍流热通量资料的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现场观测资料、OAFlux的湍流热通量,评估了JOFURO(Japanese Ocean Flux Data Sets with use of Remote Sensing Observations)、HOAPS-2(Hamburg Ocean Atmosphere Parameters and Fluxes from Satellite data version 2)、GSSTF-2(Goddard Satellite-Based Surface Turbulent Fluxes version 2)3种卫星资料在南海区域的表现。3套卫星资料可以说各有千秋,总体而言JOFURO和GSSTF-2资料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与OAFlux资料整体上较一致,但是这两套资料都在很大程度上低估了海盆平均的潜热和感热,前者低估约10%~20%,后者则可以达到50%以上。HOAPS-2资料与现场观测资料有较好的一致性,但在时间变化上和其他资料的差异则较大,特别是感热方面,季节变化振幅、年际变化位相等都与其他资料不一致。通过比较我们发现,海南岛周边以及南海南部区域估算的潜热和感热释放偏小是造成整体偏小的主要原因。(本文来源于《气候与环境研究》期刊2018年03期)

周招弟,张辉,倪彬彬,张晓佳,朱昌波[8](2018)在《通量传输事件相关的动力学磁场湍流观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THEMIS卫星观测到通量传输事件(FTE)的同时,也在磁层侧涡流区域观测到强磁场扰动现象.利用快速傅里叶变换分析磁场扰动频谱特征发现:大约在FTE的扰动频率(约0.1 Hz)处,功率谱密度达到峰值;在质子回旋频率(约1 Hz)至64Hz的频段内,功率谱密度随着频率的增大而减小,服从幂律分布P_0f~(-α).因此,可以认为这些磁场扰动为低纬边界层中的动力学磁场湍流.研究结果表明,当低纬边界层(Low Latitude Boundary Layer,LLBL)中卫星相对磁层顶或FTE的位置越来越远时,功率谱密度与功率谱斜率α(幂律指数)降低,但FTE所在的方位角或低纬磁层顶的磁地方时对幂律指数α和功率谱密度没有显著影响.这些观测特征表明移动的FTE是磁场湍流的源.磁层顶上的大规模扰动(如FTE)和相关的磁场湍流从动力学尺度揭示了磁鞘与磁层的类黏滞相互作用.然而低纬边界层中FTE磁层侧涡流形成所需的黏滞性是否可由磁场湍流来提供还需要验证.(本文来源于《空间科学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董龙翔,杨宾,郭阳,左洪超[9](2018)在《城市中湍流和能量通量的观测分析:以榆中县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城市气象/示踪外场试验"期间(2011年10月1-14日)在兰州市榆中县城区获取的观测资料,分析了城区内的湍流统计特征和地表能量收支状况.结果表明,白天城区内大气为中等不稳定层结,而夜间则接近于中性;计算的无量纲相似关系式与其他城市的结果较为一致;反照率日变化呈现非对称U型结构,日出日落时刻反照率较大,白天较小且接近于常数0.14.白天能量输送以感热为主,感热和潜热占净辐射的比例分别为23%和2%,波文比为11.白天热储量占净辐射的比例高达75%,而夜间两者大小相当.夜间热储量的释放可以抵消甚至超过损失的长波辐射,从而促进城市热岛现象的发生.(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1期)

钟雪平,张丽,卢超,李磊[10](2017)在《深圳市西部地区大气湍流通量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2015—2016年深圳市石岩气象综合观测基地开路涡动系统的通量数据及深圳市环境监测中心西乡站污染物浓度资料,分析了深圳市西部地区大气湍流通量特征。结果表明:该区域湍流通量具有明显单峰型日变化且峰值均出现在午后。潜热通量占据主导地位,污染过程的潜热通量比清洁过程的潜热通量大,不同过程中感热通量和动量通量均值及最大值变化程度接近。臭氧生成的条件为弱风、强辐射及干燥天气,当臭氧成为主要污染物时,使得湍流通量日变化具有与清洁过程不同的特征。(本文来源于《广东气象》期刊2017年06期)

湍流通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2016年8月7-14日中国第七次北极科学考察期间,在83°N附近设立的长期浮冰站开展了辐射和湍流通量观测研究。结果表明,观测期间反照率变化范围为0.64~0.92,平均反照率为0.78;基于现场观测数据评估了PW79、HIRHAM、ARCSYM和CCSM3 4种不同复杂度的反照率参数化方案在天气尺度的表现,最为复杂的CCSM3结果优于其他参数化方案,但不能体现降雪条件下的反照率快速增长。浮冰区冰雪面平均净辐射为18.10 W/m~2,平均感热通量为1.73 W/m~2,平均潜热通量为5.55 W/m~2,海冰表面消融率为(0.30±0.22)cm/d,表明此时北冰洋浮冰正处于快速消融期。冰面的平均动量通量为0.098 (kg·m/s)/(m~2·s),动量通量与风速有很好的对应关系,相关系数达0.80。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湍流通量论文参考文献

[1].蔡晓冬.西北太平洋台风湍流通量变化特征观测研究[D].南京大学.2019

[2].沈辉,杨清华,孙启振,孙晓宇,赵杰臣.2016年夏季北冰洋浮冰站近地层辐射和湍流通量观测[J].海洋学报.2019

[3].李茂善,阴蜀城,刘晓然,马耀明,胡泽勇.近十年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地表湍流通量研究[C].第35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3高原天气气候研究进展.2018

[4].高倩楠,李鹏,韩志鹏.东北水稻田湍流通量特征研究[J].黑龙江气象.2018

[5].李宏毅,肖子牛,朱玉祥.藏东南地区草地下垫面湍流通量和辐射平衡各分量的变化特征[J].高原气象.2018

[6].孙义博.机载涡动相关区域湍流水热通量观测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2018

[7].封宝鑫,刘海龙,林鹏飞,王启.南海卫星遥感海表湍流热通量资料的评估[J].气候与环境研究.2018

[8].周招弟,张辉,倪彬彬,张晓佳,朱昌波.通量传输事件相关的动力学磁场湍流观测研究[J].空间科学学报.2018

[9].董龙翔,杨宾,郭阳,左洪超.城市中湍流和能量通量的观测分析:以榆中县为例[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10].钟雪平,张丽,卢超,李磊.深圳市西部地区大气湍流通量特征分析[J].广东气象.2017

论文知识图

标量脉动法向通量,其中Pr=0.1研究区感热通量图研究区感热通量分布曲线图标量脉动法向通量,其中Pr=1.0北京北郊冬季大风过程湍流通量演...北京北郊冬季大风过程湍流通量...

标签:;  ;  ;  ;  ;  ;  ;  

湍流通量论文_蔡晓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