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平[1]2004年在《ISO体系下的空中交通管制安全评估系统研究》文中认为安全是民航永恒的生命线。随着对系统安全和安全文化理论的认识加深,国际民航组织(ICAO)已经制定出在全球范围内建立安全管理体系(SMS)的时间表,我国民航的空中交通安全管理也正逐步发展为一项安全系统工程。如何通过有效的管理实现空中交通管理(简称为“空管”,下同)系统人、机、境诸要素的协调运作,这是保证系统安全性、可靠性的关键。因此,对空管系统安全评估的重点是对管理因素的评价。 作为空中交通管理的主要运行环节和空中交通服务的核心内容,空中交通管制(简称为“管制”,下同)服务的任务是通过空中交通管制防止航空器与航空器相撞及在机动区内航空器与障碍物相撞,维护和加快空中交通的有序流动;其实现过程是管制员通过无线电通信与航空器机组建立双向陆空通话联系,指挥、调配各航空器以安全的飞行间隔,顺畅、有序地流动。从管理角度研究管制安全评估系统是本论文的意义所在。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QMS)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推出的适用于各国各地区各型组织的国际质量管理规范,ISO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工作已在我国空管系统各级机构广泛推行。本论文将安全识别为管制服务产品的最基本质量要求,进而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丰富的质量管理资源引入安全管理体系,在ISO体系下通过管理疏忽与危险树(MORT)模型建立管制安全评估系统。 本文首先简要分析了我国空管安全、国内外安全评估研究的现状,提出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通过对我国管制系统、ISO质量管理体系的评价,进而结合安全系统工程理论对安全评估进行了再认识;最后运用MORT模型建立ISO体系下的管制安全评估系统,并结合实际就该模型的可行性在定量分析和运行模式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为民航空中交通管制提供科学管理和评估手段。
代乔松[2]2016年在《ISO体系下的空中交通管制安全评估系统研究》文中提出随着航空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对空中交通管制工作也提出更高的要求。然而从以往空中交通管制情况看,多存在无序状态过于明显等问题,相关的安全评估系统并不完善,这就要求采取相应的完善策略。通过实践研究发现,将ISO体系引入,利用其为安全评估系统的构建作为指导,对提升安全评估系统综合性能可起到重要作用。本文将对空中交通管制与ISO质量关体系相关概述、安全评估系统设计要求以及基于ISO体系的安全评估系统构建进行探析。
李昕彤[3]2015年在《空中交通管制系统的质量管理控制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航空运输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其中空中交通管制是保证航空安全的重要环节,管制系统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整个民航系统的运行效率。另外,飞行流量的不断增大对空中交通管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空中交通管制系统运行质量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所以,对管制系统的运行质量进行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可以降低民航运输的运行成本、提高运输效率、减少交通拥堵。对空中交通管制系统实施质量管理主要有叁部分内容:确定管制系统运行质量控制因素、对运行质量进行评估、对运行质量进行控制。本文以分析空中交通管制系统的动态运行过程为基础,通过采用以下数学理论进行研究:叁角模糊数、网络层次分析法、灰色评价理论、BP神经网络建模法等。首先对空中交通管制系统运行质量的相关研究状况和背景做了简要归纳,并对国内外研究现状做了相关分析;然后阐述了空中交通管制的基本概况、在管制系统运行过程中如何运用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并且分析了管制系统的运行过程、介绍了建立管制系统运行质量的评估指标体系的相关理论;在上述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根据管制系统的动态运行过程,建立了管制系统运行质量的评估指标体系,采用结合模糊网络层次分析法(Fuzzy-ANP)和灰色综合评价方法以及BP神经网络建模法建立管制系统运行质量的评估模型,并通过MATLAB的GUI可视化界面实现评估过程,随后,采集相关数据对以上两个模型进行验证,得出相应结论;最后,根据对管制系统运行质量的评估结果,使用重要性-可控性(IPA分析方法)确定重要可控制变量,再利用“过程方法”的相关原理,构建了基于过程的管制系统运行质量管理的控制体系框架,为研究管制系统运行质量的控制提供了理论支持。
汪仁贵[4]2016年在《空中交通管制员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项目构建研究》文中认为中国作为国际民航组织ICAO的缔约国之一,加入了《芝加哥公约》。空中交通管制员作为民航行业中的特殊职业之一,必须遵循《芝加哥公约》中相应的附件1“人员执照”管理要求,其中重要的是,空中交通管制员执照和体检合格证相关联。如此,则就对空中交通管制员的职业健康安全有了明确要求。近年来,中国民航持续高速发展,空中交通管制员作为其核心工作人员,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空中交通管制员,职业关联的身心压力大,若不重视职业健康安全,则会对空中交通管制员人力资源造成负面影响。近年来,中国开始重视推广标准化管理。从“质量管理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的推广开始,在实现单位系统化管理的基础上,逐步开始重视“以人为本”的理念,进而使“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HS,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得以推广。中国民航空中交通管制系统,在规范化管理的基础上,建立了《质量安全管理体系》逐步迈向精细化管理,同时人力资源呈现可持续发展的强烈诉求,导致了该系统对构建空中交通管理系统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有了迫切需求。由点到面,是渐进的过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本身的受众范围不要求针对单位全体人员,故本文从A地区空中交通管理局的空中交通管制员入手,通过分析国内外OHS的发展研究现状,结合A地区空中交通管理局实际情况,用项目管理的方法,对构建“空中交通管制员OHS”进行了相关研究。并通过建立“使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空中交通管制员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程序为例,对本研究中构建的空中交通管制员OHS进行实践分析。本文的研究成果及结论:1.通过文献检索对近年来国内外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研究的状况,进行了梳理和归纳。2.对A地区空中交通管理局空中交通管制员的管理现状,进行了有关分析,探讨了应用项目管理的方法,构建了A地区空中交通管理局空中交通管制员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SH)。3.对空中交通管制员的职业特殊性进行分析,以“带病上岗”危险源中的“使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为例,针对该类人群制定现场化实时职业健康管理程序,提高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实际应用水平。
王梦丽[5]2016年在《基于过程方法的空中交通管制系统运行效率评估》文中认为空中交通管制系统运行效率的客观、定量评估,对帮助管制部门及时掌握管制系统的运行状态,不断优化管制策略以改善管制系统运行,进而促进民航运输系统的整体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生产意义。论文运用过程方法理论,基于不同的管制系统运行过程,将空中交通管制系统分为叁个相应的子系统:机场管制系统、进近管制系统及区域管制系统,运用数据挖掘技术,针对叁个管制子系统的运行效率评估开展了下述研究:对于机场管制系统运行效率评估方面,研究采用基于考虑“非期望产出”的松弛变量测度(Slacks-based Measure,SBM)及其超效率(Slacks-based Measure of Super-efficiency,SBM-SE)模型的评估方法。该方法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分两次对机场管制系统运行效率进行评估,以获得完整的评估结果。该方法得到的是相对效率,实现了不同流量、环境条件下机场管制系统运行效率的评估对比;考虑“非期望产出”使得最终的评估结果更加客观、准确,弥补了国内外有关机场管制系统运行效率评估研究的不足。对于进近管制系统运行效率评估方面,研究采用基于系统聚类与K均值聚类相结合的评估方法。该方法借助聚类分析方法,首先通过系统聚类确定数据样本运行效率等级分类数量,再利用K均值聚类分析各类别中的运行状态从而确定相应的效率等级。相较于效率分值式的评估结果,该方法获得效率等级分类结果,对决策者来说更能直观明了地掌握交通情况复杂的进近管制系统运行状态。对于区域管制系统运行效率评估方面,研究采用基于反向传递(Back Propagation,BP)网络的评估方法。该方法采用人工智能的方式,基于数据样本建立BP网络模型输入-输出映射关系,以对机场对之间涉及多条航路、不同飞行方向的区域管制系统运行效率进行识别分类评级。最后对研究成果进行概括总结,反思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对今后的工作进行展望。
梁越[6]2010年在《基于贝叶斯网络的空管安全系统评价》文中研究表明安全是民航运输业的生命。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区域之间联系的不断加深,民航运输量一直都保持着很高的增长率,空域环境也发生着巨大变化,现代航空运输已经呈现出高密度运输特征,狭小的空间使航空器的飞行安全受到威胁,给空中交通服务带来巨大压力,一旦发生事故,航空运输高效、快捷、舒适的特点瞬间转变为残酷的事故后果。空中交通服务是保证飞行安全的重要基础,如何提高空中交通服务对飞行安全的保障能力,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及相关民航组织密切关心的问题。为了实现飞行安全数据和经验共享,国际民航组织(ICAO)积极推荐安全管理系统(SMS)的建设,SMS为未来民航安全管理的发展方向提供指导。为与国际接轨,中国民航局(CAAC)也在积极响应SMS建设。SMS是运用系统工程方法来提高民航系统安全性,其核心内容是风险管理。本文依据SMS中风险管理的核心内容,对空中交通服务的安全性进行研究。首先,本文对国内外相关成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然后依据国际民航组织推荐的SMS框架内容,针对我国实际情况和空管的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建立了空中交通服务安全评价体系,最后在此基础上,构建基于贝叶斯网络的空管安全系统评价模型。该模型具有同时处理定性和定量信息的能力,能够分析和预测空管安全水平,并且能查找到系统的薄弱环节,为提高空中交通服务对飞行安全的保障能力提供帮助,同时也为日常的安全科学管理提供参考。
张毅[7]2010年在《基于空域容量的航班计划评估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空域流量的增加、空域容量的变化,空域容量与空域流量的矛盾越发尖锐。而航班计划的不合理安排导致航班的延误率增加,因此正确评估基于空域容量的航班计划已成为刻不容缓的课题。本论文分别从理论和实际应用两个方便进行较为系统、深入的研究,包括航班计划评估、空中交通管制员工作负荷的容量评估。论文首先概述了中国民航的发展现状,介绍了空中交通管理的相关内容;接着在对空中交通管制员工作负荷进行分类的基础上提出了空中交通管制员工作负荷模型;然后分析了空中交通管制员工作负荷对空域容量的影响;进而提出了基于空中交通管制员工作负荷的容量评估模型。结合空域容量评估,对航班计划进行评估,给出基于空域容量的航班计划评估策略流程。设计并实现了“基于空域容量的航班计划评估系统”。最后对论文的成果进行了总结并对基于空域容量的航班计划评估问题及相关问题进行了展望。
马兰[8]2011年在《基于SSE的空中交通管理ATM信息安全保障方法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空中交通管理ATM(Air Traffic Management,简称:空管)系统是一个采用航空卫星、数据链和计算机网络等综合技术的复杂的智能化信息系统,它将航空通信、导航、监视和自动化设施联接起来,为机场、航空公司和航空器等提供气象、航行情报和空中交通管制ATC(Air Traffic Control)等方面的信息服务,保障航空交通运输的安全运行。本文将安全系统工程SSE(Systems Security Engineering)理论应用到空管系统的信息安全保障和评估中,结合系统动态控制DSC(Dynamic System Control)的思想,提出了空管系统信息安全保障的方法。主要的创新点如下:第一,提出了动态的空管系统信息安全评估模型。建立了以静态、动态和状态评估为基础的空管系统信息安全综合评估理论体系;提出了基于安全基线策略的信息安全保障评价指标体系;为空管系统信息安全等级评定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二,提出了基于神经网络模型的空管系统信息安全等级评估方法理论,提出了基于改进BP神经网络和基于径向基RBF神经网络的空管系统信息安全评估方法,实现了空中交通管理信息安全等级评价。第叁,提出了基于SAP的空管系统业务数据安全访问方法。针对空管系统业务数据库的安全访问,提出了基于安全访问路径SAP(Secure Access Path)的空管系统业务数据安全访问方法,防御和阻止各种恶意的入侵攻击。该方法在安全接入节点SN采用Diameter实现了空管安全系统的统一身份认证,为空管系统重点数据库的访问提供了信息安全保障。本文部分成果已经采用空管系统实际的运行数据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的研究成果满足空管系统实际的需求,符合空管系统运行规则,对空管系统的信息安全保障和等级评定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林硕[9]2018年在《终端管制运行质量管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如今,随着民航运输业的不断发展,航空公司和旅客希望享受到更安全、快捷、经济的空中交通管制服务。空中交通管制部门身为空中交通服务的提供者,需要针对服务对象的需求,以保证绝对安全为前提,加速运行效率、减少运行成本,提供高水平高质量的管制运行服务。因此,为满足民航发展的实际需要、提升管制运行质量、促进空管的科学发展,需要科学定量的方法对管制运行质量进行剖析、评价和控制。终端区空域进离场航线复杂,汇聚点繁多,空域资源有限,易引发瓶颈效应,影响整体的管制运行质量。论文针对终端管制区,结合质量管理理论,提出终端管制运行质量管理方法,主要工作如下:首先,运用质量功能展开的方法(QFD)和网络层次分析法(ANP)对终端管制运行质量管理目标进行了设计,将顾客需求转化为可量化的质量技术要素。其次,根据质量技术要素建立终端管制运行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两种适用的质量评价模型:基于灰色关联度逼近理想解(TOPSIS)法质量评价模型和基于加速遗传算法(RAGA)的投影寻踪质量评价模型。结合实际运行情况,对评价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两种模型均具合理性,并且得到后者的结果更精准、有效的结论。最后,根据质量评价模型得到的关键性指标和质量评价值,通过控制图的方法对其进行质量控制分析:使用两种适用性不同的常规控制图对关键性指标进行控制分析;利用剔除评价值数据的自相关性的残差控制图对终端管制运行质量评价值进行控制分析。
吴丹[10]2014年在《基于区域扇区复杂性因素的管制员工作负荷评估模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空中交通管制员工作质量对保证空中交通安全和高效运行意义重大。管制员工作负荷过高将严重威胁空中交通安全,而负荷过低则无法确保运行效率,因此对工作负荷的科学评估研究一直是空中交通管理相关研究的重点领域。现有的评估方法多基于航空器架次或管制工作时耗统计实现,而单纯航空器架次因素难以正确表征复杂的交通态势,且任务量也难以真实、有效反映属主观体验范畴的工作负荷。本文以区域雷达管制扇区为研究范围,深入分析了管制员工作负荷的评估问题并构建了评估模型。针对航空器架次或管制工作时耗评价管制员工作负荷的不足问题,以扇区复杂性因素为评价指标,综合考虑扇区交通态势,以ATWIT技术为测评手段,力求更真实准确的评估管制员工作负荷。本文首先以上海、新疆区域管制员为对象,实施了两阶段的扇区复杂性因素评判问卷调查,构建了基于区域扇区复杂性因素的管制员工作负荷关键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关键评价指标及雷达管制员工作负荷测评系统,以18名管制学员为被试设计并实施了管制仿真实验,获取参数数据;最后使用BP神经网络算法,构建了基于区域扇区复杂性因素的管制员工作负荷评估模型,并与回归模型予以对比,结果表明,所建评估模型预测误差的均值、标准差及极差等均更小,预测总体偏差小,具更好的预测性能。以本模型为基础设计的评估方法或系统将更能准确评估管制员实际工作负荷,对实施空域规划、流量管理等有重要应用意义和价值。
参考文献:
[1]. ISO体系下的空中交通管制安全评估系统研究[D]. 张建平. 西南交通大学. 2004
[2]. ISO体系下的空中交通管制安全评估系统研究[J]. 代乔松. 科学家. 2016
[3]. 空中交通管制系统的质量管理控制体系研究[D]. 李昕彤. 中国民航大学. 2015
[4]. 空中交通管制员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项目构建研究[D]. 汪仁贵. 西南交通大学. 2016
[5]. 基于过程方法的空中交通管制系统运行效率评估[D]. 王梦丽. 中国民航大学. 2016
[6].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空管安全系统评价[D]. 梁越.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2010
[7]. 基于空域容量的航班计划评估策略研究[D]. 张毅. 电子科技大学. 2010
[8]. 基于SSE的空中交通管理ATM信息安全保障方法的研究[D]. 马兰. 天津大学. 2011
[9]. 终端管制运行质量管理研究[D]. 林硕. 中国民航大学. 2018
[10]. 基于区域扇区复杂性因素的管制员工作负荷评估模型研究[D]. 吴丹.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