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前路椎间盘减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椎间盘,前路,颈椎,颈椎病,脊髓,手术,脊柱。
前路椎间盘减压论文文献综述
章戈,张亚中,郑培炎,王根林,朱璇琛[1](2019)在《Mobi-C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与ROI-C辅助的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单节段颈椎病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Mobi-C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与ROI-C辅助的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单节段颈椎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7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单节段颈椎病患者,对符合标准的35例患者资料进行分组,其中Mobi-C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15例,ROI-C辅助的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20例,术后随访12个月以上。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手术相关并发症。采用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颈部残障功能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临床疗效。颈椎侧位X线片测量手术节段局部前凸椎间盘Cobb角和颈椎整体前凸C_(2~7)Cobb角,过伸过屈位X线片测量颈椎整体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对术前及随访时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 35例患者均完成随访。两组患者末次随访的JOA评分、NDI评分及VAS评分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两组术前的JOA评分、NDI评分及VA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末次随访的JOA评分、NDI评分及VA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obi-C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组末次随访椎间盘Cobb角、C_(2~7)Cobb角、颈椎整体活动度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I-C辅助的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末次随访椎间盘Cobb角及C_(2~7)Cobb角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颈椎整体活动度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椎间盘Cobb角、C_(2~7)Cobb角、颈椎整体活动度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末次随访时椎间盘Cobb角、C_(2~7)Cobb角、颈椎整体活动度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ROI-C辅助的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Mobi-C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可以取得与前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相同的临床效果,而且更好地保持了颈椎活动度,可以作为颈椎病的有效治疗方法。(本文来源于《实用骨科杂志》期刊2019年06期)
刘涛,邱水强,徐志刚,顾继生,陈强[2](2019)在《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不同融合节段对脊柱-骨盆矢状位平衡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椎间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术中融合节段数量对脊柱-骨盆矢状位平衡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2016年12月326例因脊髓型颈椎病接受ACDF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男175例,女151例;年龄34~81岁,平均56岁。融合节段:单节段69例,双节段85例,叁节段90例,四节段82例。患者术前及术后12个月摄脊柱全长正侧位X线片,测量并比较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包括:C_(0~2) Cobb角、C_(2~7) Cobb角、C_(2~7)矢状垂直距离(C_(2-7) sagittal vertical axis,C_(2-7) SVA)、T_1倾斜角(T_1 slope,T_1S)、胸廓入口角(thoracic inlet angle,TIA)、胸椎后凸角(thoracic kyphosis,TK)、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骨盆入射角(pelvic incidence,PI)、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C7矢状位平衡(C7sagittal vertical axis,C7 SVA)、T_1骨盆角(T_1 pelvic angle,TPA)。比较术前及术后12个月颈椎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颈椎及上肢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对手术前后LL、PI、SS、C7 SVA及TPA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评估ACDF术后下腰段脊柱-骨盆拟合关系变化。结果 326例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2个月,平均18.5个月。随访期间内固定物在位,无脊髓神经及周围软组织损伤。术后12个月JOA及颈椎VAS评分均较术前显着改善(P<0.05),双上肢VAS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间术前颈椎VAS评分及术后12个月JOA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单节段融合组各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节段、叁节段及四节段融合组C_(0~2) Cobb角、C_(2~7) Cobb角、C_(2-7)SVA、T_1S、TIA、C7 SVA及TPA均较术前显着增加(P<0.05)。4组间比较术前及术后12个月C_(0~2) Cobb角、C_(2~7)Cobb角、T_1S、C7 SVA及TP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双节段、叁节段、四节段融合组的C7 SVA及TPA改变量均显着大于单节段融合组(P<0.05);双节段、叁节段、四节段融合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各组PI与LL、SS均成正相关(P<0.05)。结论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具有生理状态下腰椎与骨盆正常拟合关系,而且ACDF不能改变这一特定关系;单节段融合后脊柱-骨盆矢状位序列无变化,而双节段及多节段融合后脊柱-骨盆矢状位平衡改变。(本文来源于《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期刊2019年03期)
余铃,孙祥然,胡庆柱,郭卫春[3](2019)在《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与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ADR)和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ACDF)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及其对相邻节段退变的影响。方法手术治疗92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根据手术方法分为ADR组(采用ADR治疗,47例)、ACDF组(采用ACDF治疗,45例)。术后对患者进行12个月的随访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术后邻近节段运动范围、JOA评分及颈椎相邻节段退变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随访12个月。术后1、3、6、12个月,邻近节段的前屈后伸、左侧屈曲、右侧屈曲测定值ACDF组均大于ADR组(P <0. 05);两组JOA评分均较术前显着提高(P <0. 05)。术后6个月,两组颈椎邻近节段退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12个月,颈椎邻近节段退变程度ADR组低于ACDF组(P <0. 05)。结论 ADR和ACDF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均能显着改善脊髓功能,而ADR在维持颈椎活动度、减少术后相邻节段退变方面有一定优势。(本文来源于《临床骨科杂志》期刊2019年01期)
胡伟,郑军,李成真[4](2019)在《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固定治疗两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术(ACDF)治疗连续型两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采用ACDF治疗38例连续型两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在颈椎X线片上测量融合节段Cobb角、融合节段高度,观察植骨融合情况。采用JOA评分对手术前后神经功能进行评估。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1~26个月。术后6~8个月椎间隙植骨均获得骨性融合。融合节段Cobb角:术前为5. 7°±3. 4°,术后3 d为8. 8°±2. 7°,末次随访为8. 1°±1. 9°。融合节段高度:术前为53. 2 mm±2. 5 mm,术后3 d为57. 7 mm±3. 3 mm,末次随访为56. 9 mm±2. 6 mm。JOA评分:术前为7. 8分±2. 2分,术后3 d为12. 4分±2. 6分,末次随访时为13. 0分±2. 1分。上述3项指标术后3 d及末次随访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末次随访与术后3 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ACDF治疗连续型两节段脊髓型颈椎病能维持融合节段高度,临床疗效满意。(本文来源于《临床骨科杂志》期刊2019年01期)
钟建安[5](2019)在《颈椎间盘置换和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对比》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颈椎病应用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ACDF)与颈椎间盘置换术治疗效果。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78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行ACDF的42例纳入对照组,将行颈椎间盘置换术的36例纳入观察组,对比两组治疗优良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失血量、颈椎活动度(ROM),采用脊髓型颈椎病功能评估JOA 17分法评价患者颈椎功能。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97.62%,与对照组的94.44%相当(χ~2=2.083,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术中失血量分别为(92.25±18.59)min、(6.33±1.25)d、(102.35±24.05)min,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68、0.936、0.332,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手术后的颈椎JOA评分分别为(15.38±4.51)分、(15.55±4.20)分,均较手术前显着提高(t=0.171,P<0.05);观察组术后病变颈椎ROM、上位节段ROM和下位节段ROM分别为(46.08±8.13)°、(8.20±2.14)°、(6.75±2.34)°,均显着优于对照组(t=4.128、5.336、3.863,P<0.05)。结论对于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给予ACDF与颈椎间盘置换术治疗均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但后者可保持较为稳定的ROM,可避免邻近节段脊椎过早发生退行性病变。(本文来源于《中外医疗》期刊2019年06期)
石化洋,何睿[6](2018)在《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96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56例,对照组予以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着高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着低于对照组(P <0. 01)。术后1 d、1周、3个月和6个月,两组颈椎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均较术前降低,且观察组颈椎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均较对照组降低(P <0. 05,P <0. 01)。结论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具有较高的临床有效率,且可显着减轻患者的疼痛症状和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本文来源于《解放军医药杂志》期刊2018年12期)
赵一丁,杨铁毅[7](2018)在《显微镜辅助下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ACDF)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显微镜辅助下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ACDF)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中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6月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利医院接受显微镜辅助下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治疗的32例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资料。采用VAS、JOA及NDI评分量表分别评定患者术前及术后各阶段疼痛大小、神经功能改善程度及健康相关生活质量高低。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2~36个月,平均随访(24.2±18.4)个月。术后1年随访时椎间植骨融合节段均获得骨性融合。术后3月VAS、JOA及NDI评分较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较术前及术后3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较术前、术后3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较术后1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显微镜辅助下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ACDF)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中短期疗效良好,同时手术切口小、术中出血少及手术安全性高。(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8年43期)
龚全,娄纪刚,刘浩,孟阳,洪瑛[8](2018)在《人工颈椎间盘置换联合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人工颈椎间盘置换联合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3年4月因多节段颈椎病于我院行人工颈椎间盘置换联合前路融合术的18例患者临床资料,男7例,女11例;年龄37~59岁,平均47.1岁;11例患者行人工颈椎间盘置换联合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7例患者行人工颈椎间盘置换联合椎体次全切减压融合术。采用日本整形外科协会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颈椎功能残障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临床疗效;行颈椎正侧位、功能位X线片及颈椎CT叁维重建扫描,分别测量置换节段、手术相邻节段及颈椎整体活动度,并观察融合节段融合率、内固定位置及异位骨化情况。结果术后随访18~54个月,平均26.3个月,术后各随访点患者JOA、NDI、VAS评分均较术前显着改善(P<0.05);术后24个月时置换节段活动度(8.37°±2.77°)与术前(8.23°±3.36°)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颈椎整体活动度(41.71°±6.99°)较术前(44.91°±9.48°)显着减小,置换邻近节段活动度(9.16°±2.72°)与术前(9.41°±2.72°)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融合邻近节段活动度(9.43°±2.6°)较术前(8.18°±2.42°)显着增加(P<0.05);术后12个月融合节段融合率100%,术后各随访点未观察到内植物松动、移位及异位骨化等并发症。结论人工颈椎间盘置换联合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可有效缓解疼痛、改善神经功能、维持颈椎生理活动度,获得满意临床疗效。(本文来源于《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期刊2018年02期)
戴福全,骆林祥,殷武,鲍伟[9](2018)在《颈前路减压并后纵韧带切除治疗外伤性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人们户外活动频繁,外伤病人越来越多,外伤性颈椎间盘突出症也越来越常见[1],此类患者多数需要手术治疗。我院自2010年6月至2015年5月共收治此类患者34例,均行颈前路减压植骨加钛板内固定术,并对术中随机切除或保留后纵韧带两组进行对比分析,观察其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34例,随机分为(本文来源于《颈腰痛杂志》期刊2018年02期)
伊力亚·伊利哈木,黄异飞[10](2017)在《人工颈椎椎间盘置换术(ACDR)与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ACDF)治疗颈椎病》一文中研究指出颈椎病是脊柱外科的一种常见病,在中老年人群较为常见。自20世纪中期Cloward和Robinson等首次提出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ACDF)起,该术式便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成为了治疗颈椎疾患的常见手术方式。尽管ACDF已相对成熟,但其缺陷是术后邻近节段椎间盘应力升高,邻近节段退变加速等。近年兴起的人工颈椎椎间盘置换术(CDR)成为了一种治疗颈椎病的新术式,该手术方式能够保留术后颈椎活动度。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发现ACDR较ACDF更为出众,但ACDR的普及性及成熟性不及ACDF。(本文来源于《新疆中医药》期刊2017年04期)
前路椎间盘减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椎间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术中融合节段数量对脊柱-骨盆矢状位平衡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2016年12月326例因脊髓型颈椎病接受ACDF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男175例,女151例;年龄34~81岁,平均56岁。融合节段:单节段69例,双节段85例,叁节段90例,四节段82例。患者术前及术后12个月摄脊柱全长正侧位X线片,测量并比较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包括:C_(0~2) Cobb角、C_(2~7) Cobb角、C_(2~7)矢状垂直距离(C_(2-7) sagittal vertical axis,C_(2-7) SVA)、T_1倾斜角(T_1 slope,T_1S)、胸廓入口角(thoracic inlet angle,TIA)、胸椎后凸角(thoracic kyphosis,TK)、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骨盆入射角(pelvic incidence,PI)、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C7矢状位平衡(C7sagittal vertical axis,C7 SVA)、T_1骨盆角(T_1 pelvic angle,TPA)。比较术前及术后12个月颈椎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颈椎及上肢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对手术前后LL、PI、SS、C7 SVA及TPA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评估ACDF术后下腰段脊柱-骨盆拟合关系变化。结果 326例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2个月,平均18.5个月。随访期间内固定物在位,无脊髓神经及周围软组织损伤。术后12个月JOA及颈椎VAS评分均较术前显着改善(P<0.05),双上肢VAS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间术前颈椎VAS评分及术后12个月JOA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单节段融合组各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节段、叁节段及四节段融合组C_(0~2) Cobb角、C_(2~7) Cobb角、C_(2-7)SVA、T_1S、TIA、C7 SVA及TPA均较术前显着增加(P<0.05)。4组间比较术前及术后12个月C_(0~2) Cobb角、C_(2~7)Cobb角、T_1S、C7 SVA及TP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双节段、叁节段、四节段融合组的C7 SVA及TPA改变量均显着大于单节段融合组(P<0.05);双节段、叁节段、四节段融合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各组PI与LL、SS均成正相关(P<0.05)。结论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具有生理状态下腰椎与骨盆正常拟合关系,而且ACDF不能改变这一特定关系;单节段融合后脊柱-骨盆矢状位序列无变化,而双节段及多节段融合后脊柱-骨盆矢状位平衡改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前路椎间盘减压论文参考文献
[1].章戈,张亚中,郑培炎,王根林,朱璇琛.Mobi-C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与ROI-C辅助的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单节段颈椎病的临床研究[J].实用骨科杂志.2019
[2].刘涛,邱水强,徐志刚,顾继生,陈强.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不同融合节段对脊柱-骨盆矢状位平衡的影响[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9
[3].余铃,孙祥然,胡庆柱,郭卫春.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与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比较[J].临床骨科杂志.2019
[4].胡伟,郑军,李成真.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固定治疗两节段脊髓型颈椎病[J].临床骨科杂志.2019
[5].钟建安.颈椎间盘置换和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对比[J].中外医疗.2019
[6].石化洋,何睿.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8
[7].赵一丁,杨铁毅.显微镜辅助下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ACDF)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
[8].龚全,娄纪刚,刘浩,孟阳,洪瑛.人工颈椎间盘置换联合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分析[J].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2018
[9].戴福全,骆林祥,殷武,鲍伟.颈前路减压并后纵韧带切除治疗外伤性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J].颈腰痛杂志.2018
[10].伊力亚·伊利哈木,黄异飞.人工颈椎椎间盘置换术(ACDR)与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ACDF)治疗颈椎病[J].新疆中医药.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