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有机磁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有机自旋电子学,有机磁体,极化子漂移,临界电场
有机磁体论文文献综述
王辉,孔祥儒,刘德胜[1](2015)在《有机磁体中极化子漂移的动力学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一维紧束缚模型,研究了一维有机磁性聚合物中极化子在外加电场下漂移的动力学行为.计算结果表明:侧基和主链电子的自旋耦合使得侧基悬挂格点上电子的在位能升高(或降低),作为一个势垒(势井)阻碍极化子的运动.当驱动电场大于某临界值时,极化子会突破势垒(势井)的束缚,在磁性聚合物分子内自由漂移.磁性聚合物分子中的自旋反转因素可以通过调节极化子自旋降低临界电场.(本文来源于《济宁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3期)
李艳军[2](2015)在《有机磁体聚苯胺/四氧化叁铁/多壁碳纳米管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现阶段的微波吸收材料仍然存在着阻抗匹配和损耗不能二者兼顾的问题,对于吸收剂聚苯胺而言,其仅仅是简单的介电损耗型微波吸收材料。本文首次提出了有机磁体聚苯胺,从根本上改变了聚苯胺的性质,让其具有磁损耗能力的同时使其与自由空间的阻抗匹配提高,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其在微波吸收领域的应用。本课题将D-CSA和二聚体引入到聚苯胺的合成过程中,以达到合成出具有磁损耗的介电损耗材料,同时将其与四氧化叁铁和多壁碳纳米管复合,形成叁层包覆结构的材料,以最大程度的提高材料的微波吸收性能。本文采用溶液聚合法制备有机磁体聚苯胺,并将其与多壁碳纳米管和四氧化叁铁复合,并对其微观形貌(扫描电镜图)、微观结构(包括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光谱)、磁性以及微波吸收性能进行了研究,得到(1)电镜图中加了二聚体和D-CSA的聚苯胺呈现的是100nm左右纤维状,还可看出其纤维向一个方向扭曲。并且得到的M-PANI的结晶度比T-PANI的结晶度更高,二聚体的引入也使得聚苯胺分子链之间的间距增大,使得其掺杂率再一次提高。通过对其磁性能研究得到,D-CSA的引入使得聚苯胺具有了磁性,具有0.0031emu/g的饱和磁化强度,而二聚体的加入使得这种磁性增强,具有0.0045emu/g的饱和磁化强度。通过对有机磁体微波吸收能力分析得到,M-PANI-1最小反射损耗为-33d B,小于-10d B的频宽为5GHz;M-PANI-2具有最小反射损耗为-32d B,小于-10d B的频宽为8GHz的微波吸收能力。(2)通过对PANI/Fe3O4/MWCNTs、PANI/Fe3O4和PANI/MWCNTs的扫描电镜分析得到,PANI/Fe3O4中可明显看到颗粒状的四氧化叁铁,颗粒细小且团聚在一起,穿插在其中的是纤维状的聚苯胺,其状细而长;PANI/MWCNTs中的纤维生长良好,且包覆完全,无裸露的碳纳米管,且能依稀看出复合物表面的螺旋结构的聚苯胺;PANI/Fe3O4/MWCNTs中也可明显看出纤维状复合物堆砌出的空间网状结构。通过对其红外光谱和XRD光谱分析得到,四氧化叁铁成功的沉积在了碳纳米管上,并且聚苯胺也包覆良好。通过对其微波吸收能力分析得到,叁元复合物的反射损耗最小反射损耗值为-54.4d B,在厚度为0.9mm,并且在所有厚度下,大部分频段的反射损耗值都小于-10d B。(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15-04-01)
王辉[3](2012)在《有机磁体器件自旋极化输运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有机自旋电子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它主要基于有机功能材料研究自旋的产生、湮没及传输等自旋电子学现象及相关自旋器件的设计等。与传统无机材料相比,有机材料具有明显的优势,比如成本低,可大面积制作,并可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进行必要的人工“裁剪”,材料本身软的特性使得容易形成稳定的有机/金属接触界面等等。有机材料具有丰富的光电磁等特性,目前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和有机显示器已经开始应用。目前,人们研究的有机自旋器件主要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为铁磁/有机/铁磁形式的有机自旋阀器件,主要研究自旋从铁磁金属向有机体的注入、输运及磁电阻等现象。另一类为以有机磁性分子为中间层构建的自旋器件,它基于有机磁性分子自身的磁特性实现器件功能性。有机磁性材料通常可分为两类:一类为非纯有机铁磁性材料,主要包括高分子金属络合物和电荷转移聚合物,如[{Mn (hfac)2}3·R2]和M[ TCNE]x·yS等;另一类是不含金属离子的纯有机铁磁性材料,如poly-BIPO,m-PDPC和pyrro-PAN等。本论文主要基于金属/有机磁体/金属叁明治结构器件,以有机磁性分子ploy-BIPO为中间层,采用一维紧束缚SSH(Su-Schrieffer-Heeger)模型和格林函数方法,系统地研究了有机分子晶格和侧基自旋取向扰动对有机磁体器件自旋极化输运特性的影响以及有机磁体分子带电态的性质。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晶格扰动的存在降低了器件的起始偏压,减小了导通电流,并使得电流-电压曲线的变化趋于线性,弱扰动下电流仍保持较高的自旋极化率;而侧基自旋取向扰动减小了体系的自旋劈裂,增加了器件的起始偏压,使得低偏压下的电流值及其自旋极化率降低。2.当有机磁体分子中进入一个电子时,会形成一个与反式聚乙炔中的极化子类似的准粒子,当两个具有相同自旋的电子进入分子内时,形成两个类似的准粒子。但当中进入两个具有不同自旋的电子时,分子内形成了两个与孤子类似的准粒子。本工作是对有机磁性材料性质研究的补充,对于进一步理解有机磁体的性质和有机功能器件的输运特性具有一定意义。(本文来源于《山东师范大学》期刊2012-04-08)
王辉,胡贵超,任俊峰[4](2011)在《扰动对有机磁体器件自旋极化输运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紧束缚模型和格林函数方法,研究了有机磁体晶格扰动和侧基自旋取向扰动对金属/有机磁体/金属叁明治结构有机自旋器件自旋极化输运特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晶格扰动的存在降低了器件的起始偏压,减小了导通电流,并使得电流-电压曲线的量子台阶效应不再显着,扰动不太强时电流仍呈现较高的自旋极化率;而侧基自旋取向扰动减小了体系的自旋劈裂,增加了器件的起始偏压,低偏压下随着扰动的增强器件电流及其自旋极化率明显降低.进一步模拟了温度对器件自旋极化输运的影响.(本文来源于《物理学报》期刊2011年12期)
张静[5](2010)在《多铁材料BiMn_2O_5及有机磁体(EDT-TSF)_2FeCl_4等物性的理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磁性材料与铁电材料的发展应用已经渗透于现代科技的各个领域中。譬如:电子信息产品一般会利用铁磁体来存储信息。相应地,传感器工业则强烈地依赖于一类被称为铁电体的材料,这类材料具有自发电极化,而且它的电极化方向可以随着外加电场的方向的变化而改变。多铁材料是一类有趣的兼具电、磁和结构序参的化合物,因此导致在同一个相中它可能同时存在铁电、铁磁和铁弹性。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器件小型化成了必然的发展趋势,而这种趋势促使人们开始寻找集铁电性和铁磁性于一身的多功能材料。本文采用了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研究了有机磁体[M(N3)2(HCOO)][(CH3)2NH2] (M=Fe and Co)的电子结构,电荷转移及磁性相互作用,发现该材料的基态呈现反铁磁性,而铁磁态为亚稳态,其铁磁相互作用主要是通过迭氮基进行传递的。计算的能带结构表明现其在铁磁态呈现半导体性质,而在反铁磁态呈现金属性。对于闪锌矿结构的ZnO,研究了Co和Cu掺杂后的电子结构和磁性质。计算的能带结构表明Co掺杂的ZnO显示半导体性质,而Cu掺杂的ZnO显示有趣的半金属性。对LiNbO3类型的ZnSnO3,采用密度泛函微扰理论(DFPT)研究了它的铁电和非线性光学性质,结果表明ZnSnO3是一个直接带隙的半导体材料,有着较大的自发极化。大的介电常数和非线性光学系数显示了它是一个高竞争力的介电及非线性光学材料。此外,计算的非线性光学系数和电光张量显示虽然LiNbO3类型的ZnSnO3和LiNbO3晶体属于同样的3m点群,但是二者的对称性是不同的。对于单相多铁材料BiMn2O5,通过DFT和Berry phase方法,分别计算了其电子结构和自发极化,计算结果显示该材料的基态为反铁磁态,自发极化主要来自于Bi 6s孤对电子诱发的结构扭曲和非共线磁序两个因素。(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10-05-01)
曹雪琴,李战雄,陈国强[6](2009)在《氮氧自由基类有机磁体的研究与展望》一文中研究指出氮氧自由基因其结构优势已成为有机磁体的重要构件。从纯氮氧自由基类有机磁体和含金属的氮氧自由基类有机磁体两方面综述了氮氧自由基类有机磁体的结构、种类及发展历史。分析指出氮氧自由基类有机磁体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转换温度Tc较低及磁构关系不明确,但由于其具有诸多的优越性能而将得到大力研发。(本文来源于《材料导报》期刊2009年03期)
林云,林展如,魏克珠,刘洋[7](2008)在《二茂铁有机磁体/陶瓷的电磁特性研究及其在微带天线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制备了一类未见报道的二茂铁有机磁体/陶瓷(简称OPM/CM)缩波磁性材料,用相位延迟法测定了材料的缩波因子,研究了OPM/CM中组分含量与缩波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当OPM/CM缩波磁性材料中OPM含量约60%时,缩波因子达到最大值(5.5),与国内外介质基材比较,OPM/CM缩波磁性材料有良好的缩波功能及驻波比(VSWR)。因此,可用最简单的结构设计,实现微带天线高增益、低频化、小型化和宽带化,在军工和高科技产品的小型化、轻量化和多功能化上起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微波学报》期刊2008年02期)
林云,干久志,魏克珠,邓科,陈杰[8](2006)在《二茂铁有机磁体/陶瓷磁性复合材料的缩波功能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用二茂铁有机磁体与陶瓷(Al_2O_3、TiO_2、BaTiO_3及微波陶瓷SrTiO_3·Bi_2O_3·3TiO_2)(简称OPM/SAT)粉末制成4种未见报道并有良好缩波功能的OPM/SAT磁性复合材料,研究了它们的组成与电磁参数(μ′,ε′),电磁损耗(μ″,ε″)及缩波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其缩波因子较传统的介质材料大许多倍,在高频、微波下OPM/SAT缩波材料可使微带天线的几何尺寸缩小40%,而带宽为介质天线的3倍,因此,这种新颖的有机磁性缩波材料在理论和实用上有重要的价值。(本文来源于《功能材料》期刊2006年11期)
林云,朱世富,赵北君,张伟,林展如[9](2004)在《油酸包覆二茂铁有机磁体/金红石复合物的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制备了油酸包覆二茂铁有机磁体与天然矿物金红石(OPM/RC)复合物,用VSM强磁计,XRD、IR、XPS及SEM对包覆前后OPM/RC复合物的形态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包覆复合物多以团聚体形式存在,两相间的界面存在一定程度以-C-O…Ti和-C-O…Fe化学键结合起来的六元环复合层,它有效地降低了复合物的电磁损耗,但在相同磁场下,其饱和磁化强度略下降,这可用油酸包覆复合物中OPM颗粒界面存在自旋钉扎效应进行解释。(本文来源于《无机化学学报》期刊2004年09期)
刘爽,孙维林,何冰晶,林彩萍,沈之荃[10](2004)在《有机磁体——新世纪的新材料》一文中研究指出有机磁性材料是最近二十多年发展起来的新型的功能材料 ,因为其结构的多样性 ,可用化学方法合成 ,可得到磁性能与机械、光、电等方面结合的综合性能等特点 ,在超高频装置、高密度存贮材料、吸波材料、微电子工业和宇航等需要轻质磁性材料的领域有很大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有机磁性化合物的发展和研究近况。(本文来源于《高分子通报》期刊2004年04期)
有机磁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现阶段的微波吸收材料仍然存在着阻抗匹配和损耗不能二者兼顾的问题,对于吸收剂聚苯胺而言,其仅仅是简单的介电损耗型微波吸收材料。本文首次提出了有机磁体聚苯胺,从根本上改变了聚苯胺的性质,让其具有磁损耗能力的同时使其与自由空间的阻抗匹配提高,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其在微波吸收领域的应用。本课题将D-CSA和二聚体引入到聚苯胺的合成过程中,以达到合成出具有磁损耗的介电损耗材料,同时将其与四氧化叁铁和多壁碳纳米管复合,形成叁层包覆结构的材料,以最大程度的提高材料的微波吸收性能。本文采用溶液聚合法制备有机磁体聚苯胺,并将其与多壁碳纳米管和四氧化叁铁复合,并对其微观形貌(扫描电镜图)、微观结构(包括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光谱)、磁性以及微波吸收性能进行了研究,得到(1)电镜图中加了二聚体和D-CSA的聚苯胺呈现的是100nm左右纤维状,还可看出其纤维向一个方向扭曲。并且得到的M-PANI的结晶度比T-PANI的结晶度更高,二聚体的引入也使得聚苯胺分子链之间的间距增大,使得其掺杂率再一次提高。通过对其磁性能研究得到,D-CSA的引入使得聚苯胺具有了磁性,具有0.0031emu/g的饱和磁化强度,而二聚体的加入使得这种磁性增强,具有0.0045emu/g的饱和磁化强度。通过对有机磁体微波吸收能力分析得到,M-PANI-1最小反射损耗为-33d B,小于-10d B的频宽为5GHz;M-PANI-2具有最小反射损耗为-32d B,小于-10d B的频宽为8GHz的微波吸收能力。(2)通过对PANI/Fe3O4/MWCNTs、PANI/Fe3O4和PANI/MWCNTs的扫描电镜分析得到,PANI/Fe3O4中可明显看到颗粒状的四氧化叁铁,颗粒细小且团聚在一起,穿插在其中的是纤维状的聚苯胺,其状细而长;PANI/MWCNTs中的纤维生长良好,且包覆完全,无裸露的碳纳米管,且能依稀看出复合物表面的螺旋结构的聚苯胺;PANI/Fe3O4/MWCNTs中也可明显看出纤维状复合物堆砌出的空间网状结构。通过对其红外光谱和XRD光谱分析得到,四氧化叁铁成功的沉积在了碳纳米管上,并且聚苯胺也包覆良好。通过对其微波吸收能力分析得到,叁元复合物的反射损耗最小反射损耗值为-54.4d B,在厚度为0.9mm,并且在所有厚度下,大部分频段的反射损耗值都小于-10d B。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有机磁体论文参考文献
[1].王辉,孔祥儒,刘德胜.有机磁体中极化子漂移的动力学模拟[J].济宁学院学报.2015
[2].李艳军.有机磁体聚苯胺/四氧化叁铁/多壁碳纳米管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重庆大学.2015
[3].王辉.有机磁体器件自旋极化输运特性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
[4].王辉,胡贵超,任俊峰.扰动对有机磁体器件自旋极化输运特性的影响[J].物理学报.2011
[5].张静.多铁材料BiMn_2O_5及有机磁体(EDT-TSF)_2FeCl_4等物性的理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
[6].曹雪琴,李战雄,陈国强.氮氧自由基类有机磁体的研究与展望[J].材料导报.2009
[7].林云,林展如,魏克珠,刘洋.二茂铁有机磁体/陶瓷的电磁特性研究及其在微带天线中的应用[J].微波学报.2008
[8].林云,干久志,魏克珠,邓科,陈杰.二茂铁有机磁体/陶瓷磁性复合材料的缩波功能及应用[J].功能材料.2006
[9].林云,朱世富,赵北君,张伟,林展如.油酸包覆二茂铁有机磁体/金红石复合物的表征[J].无机化学学报.2004
[10].刘爽,孙维林,何冰晶,林彩萍,沈之荃.有机磁体——新世纪的新材料[J].高分子通报.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