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勇军[1]2006年在《中国汽车企业国际竞争力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从研究汽车企业国际竞争力角度出发,运用竞争力经济学理论、产业经济学理论、波特的企业竞争力理论、基于能力的企业竞争力理论以及经济学与管理学中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对企业国际竞争力理论及评价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论文重点分析研究了在激烈的经济全球化竞争中,在世界汽车跨国公司“6+3”全部进入中国汽车市场的背景下,中国的汽车企业集团、轿车(合资)企业和民营汽车企业国际竞争力的竞争格局。并建立了企业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提出了提高中国汽车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政策建议。论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是导论,主要就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进行了说明,同时就国内外对企业国际竞争力研究的方法、思路以及相关的研究动态进行了阐述。第二章归纳了研究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基本理论。它包括:竞争力经济学理论、产业经济学理论、波特的企业竞争力理论和基于能力的企业竞争力理论等。第叁章论述了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历程及发展模式。同时与美、日、韩等国汽车工业发展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第四章就中国汽车企业分为企业集团(国有)、轿车企业(合资)、民营企业(民营资本)分别进行了企业竞争格局的分析和竞争力的国际比较。第五章针对中国汽车企业发展现状,建立了汽车企业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并进行了实证分析。同时对中国汽车企业发展现状进行了评析。第六章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中国汽车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第七章对全文的研究进行了总结。本论文的特色主要体现在:(1)在研究的基本视觉上,从企业层面出发,对中国汽车企业国际竞争力进行了透视;(2)在研究内容上,从中国汽车企业国际竞争力的现状出发,分别对汽车企业集团、轿车(合资)、民营汽车企业进行了竞争格局分析和竞争力的国际比较,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同时建立了汽车企业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3)在研究方法上,运用了竞争力经济学理论、产业经济学理论、波特的企业竞争力理论、基于能力的企业竞争力理论和层次分析法对中国汽车企业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分析;(4)在研究结论上,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中国汽车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严鹏[2]2013年在《战略性工业化的曲折展开:中国机械工业的演化(1900-1957)》文中指出战略性工业化是指国家为实现其意志而介入战略产业的工业发展过程。具体而言,一国为维护其生存与独立,在工业化进程中可以重点培育与国防有直接关联且具有技术引领性之产业。机械工业即属于此种战略性产业,因此,本文拟按历史时序对1900-1957年间中国机械工业的演化进行考察,以探究后发展国家战略性产业的成长机制。1900年,大清帝国处在风雨飘摇的危局中,机械工业却开始成长。清季之机械工业是在国家与市场的双重引导下发展的。然而,清政府对产业的引导十分低效,且随着清廷国势日衰,市场逐渐成为主导性力量。辛亥革命以后,在民族主义的刺激下,伴随着市场诱导,中国机械工业获得了进一步发展。然而,北洋政府治下,国家渐趋失序,自由市场对产业而言构成了双刃剑。由于市场需求结构遵循比较优势原则,机械产业的技术发展受到抑制,本应为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机械工业沦为技术能力低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但是,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以后,面对日本加紧侵华,国民政府在加强战备的过程中,亦强化了对机械工业这一战略产业的引导。日本侵华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国机械工业重新布局,国统区国营企业发展壮大,其技术导向战略提升了产业实力。同时,国民政府还通过一系列政策对产业实施干预。尤为重要的是,国民政府的订货政策有力地扶植了机械工业,维系了一批民营企业的生存。但是,战后,国民政府放弃了战时政策,再加上重新开放市场,国内幼稚产业遂暴露于进口美货的严重打击之下,机械工业受灾尤重。1949年,中共建政后,形成强势国家对产业全面渗透的态势。为了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巩固国家独立,新政权将机械工业视为战略产业,采取重点扶持的态度。苏联及东欧技术大规模向中国转移,改变了中国机械工业的技术轨道,使该产业跨越式发展。在诸多因素作用下,一个“军事-工业-大学综合体”开始在中国诞生,这意味着中国的战略性工业化,在历经曲折后,终于得以大规模展开。因此,对欲改善其所处国际地位之后发展国家而言,自由市场乃双刃剑,适度的国内市场竞争能激发企业的创造力,但过度的开放会将后发展国家幼稚的战略性产业暴露于发达国家资本的打击之下,而且市场的比较优势原则会诱导后发展国家的高端产业低端化,挫败其技术能力之提升。因此,国家嵌入产业是必要的,但这要求国家统治集团有坚强的战略意志,并以高度的使命感克服牟取小集团私利的倾向,由此形成强韧的国家能力。进一步说,不管在企业层次还是国家层次,战略都意味着对于追求短期利益的经济理性之超越,唯有此种战略意志能使后发展国家追赶先进,而这种战略意志之不易获取及保持,可以解释为何数百年来能改善其国际地位的后发展国家屈指可数。
张乃平[3]2003年在《中国汽车工业创新系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技术创新学、制度创新学、产业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以及管理学理论为基础,综合运用规范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比较分析以及系统研究的方法,在理论方面,研究了产业创新和产业创新系统的理论体系及其运行机制,为本研究的核心对象——中国汽车工业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在实践应用方面,对中国汽车工业与世界汽车工业创新的状况与趋势,运用大量数据资料做深入的定性与定量分析和比较分析,提出了中国汽车工业的创新与发展目标、方向、策略及措施。全文研究从以下方面展开: 1.研究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结合中国实际,指出汽车工业是中国既定的支柱产业之一,尽管有了一定的基础,但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变化,如何以创新求生存发展,是一个迫切而现实的问题。在理论方面,目前关于创新的研究主要是基于企业和国家层面上的研究,而在产业层面却显得薄弱。关于中国汽车工业的创新与发展出现了如“中国汽车创新工程”、“中国汽车工业国家创新体系”等研究成果,但这些研究成果仍具有其局限性,因而迫切需要从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上对中国汽车工业创新系统作应用性研究,这也是本文选题的定位。 2.创新基础理论。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为产业创新与产业创新系统理论的建立与完善及其实证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3.产业创新与产业创新系统理论的探讨。给出了产业创新的概念、内涵,阐明了产业创新的主体为企业群和政府,产业创新以产业技术创新为基础,具有整体性、基础性、系统性、集成性等特征,各方面的产业创新共同推动产业竞争力的提升。提出了产业竞争力的指标分类体系,并分析了产业创新与产业竞争力的关系。指出产业创新系统是由产业技术创新、产业组织创新、产业管理创新叁个子系统有机组成的技术经济集成化系统。文中构建的产业创新系统模型说明,产业创新系统受国家有关资源、政府政策、市场状况、国际经济技术环境、企业行为、各子系统本身的运行状况等多种因素影响,存在系统内各子系统之间以及产业创新系统外在环境的能量交换和反馈机制;指出产业创新系统不完全是国家创新系统的子系统,它与国家创新系统有交叉关系,企业创新系统是产业创新系统的子系统,剖析了国家创新系统、产业创新系统和企业创新系统叁者的区别与联系。武汉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4.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历程与国际竞争力研究。中国汽车工业经历了从创建、成长和全面发展叁个阶段,但目前国际竞争力总体上很弱。本文给出了汽车工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大量的数据,分别从产销规模、产品类型、出口能力、主要企业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 5.中国汽车工业的技术创新研究。在理论方面,从产业层次角度,提出了技术创新的特征,探讨了产业技术创新的叁种战略模式:自主创新模式、引进创新模式与合作创新模式,提出了产业的创新战略组合概念;研究了艾—厄模型和金麟沫提出的后起国技术能力提升的轨迹模型及其局限性:分析了产业技术创新中的R&D和技术扩散问题。在实证方面,总结了世界汽车工业在产品技术、研发技术和制造技术叁个方面创新的特点和趋势,分析了中国汽车工业技术进步与技术创新的状况,进而从不同大类产品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创新战略,从而形成中国汽车工业的技术创新战略组合,最后提出了若干加强中国汽车工业技术创新的具体对策。 6.中国汽车工业的组织创新研究。首先界定产业组织创新的概念,探讨了产业组织创新的理论基础,提出了产业组织创新的基本形式:单个企业的组织创新、形成集团公司的组织创新和形成战略联盟(包括扩展企业)的组织创新;分析了世界汽车工业组织创新的特点与趋势,如“6+3”格局、横向一体化、战略联盟等;通过分析中国汽车工业产业组织现状,提出了创新的目标:形成具有一定竞争力的3一4家大型汽车集团和7一8家零部件企业集团,并就创新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7.中国汽车工业的管理创新研究。从企业管理和政府行业管理两个方面展开:首先,论述了世界汽车工业管理创新的特点和管理的趋势,分析了中国汽车工业企业管理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并结合中国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其次分析了中国汽车工业行业管理体制与政策,提出了其改革创新的目标、方向和具体对策建议。
吕明元[4]2005年在《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成长》文中提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是一个国家的经济之本,也是综合国力的根基。经济全球化时代,是国家间竞争更为赤裸、更为激烈的时代,国家间的竞争最主要、最直接的方式就是产业间的竞争。被称作“世界工厂1”的中国,虽然经济总量已位居世界第六位(2003年),但在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发展方面乏善可陈。诸多的实证分析表明2,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总排名还比较靠后,具有较高国际竞争力水平的产业屈指可数,在附加值较高的出口商品中,我国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很低,甚至没有印度软件业那样国际地位显赫的国家产业。作为一个日益崛起的经济大国,如何实现产业升级,打造世界级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成为当务之急。本文首先对产业演进理论和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作了梳理和评述,而后在对中外产业发展经验进行实证考察的基础上,把产业成长和国际竞争力相结合进行研究,从国际竞争力视角构建了一个产业成长模型——战车模型,提出了我国在决定未来国际竞争力产业发展时,必须思考的若干问题和必须面对的诸多因素和可能的选择。最后在对我国的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阐明了政策性建议。全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导论,对选题背景、研究目的、概念界定,本文的基本论点和研究方法,以及论文的创新与有待解决的问题作了简要的交代。第二章对产业演进理论进行了梳理和评析。从产业发展史来看,产业演进本身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既表现为单一产业的生命周期过程,也表现为产业结构的演进过程,第一、二、叁次产业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起着主次不同的作用。产业生命周期理论把产业划分为四个阶段,但真正的演进过程是复杂的。产业生命周期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单一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产业结构的演进过程是经济增长的伴随之物;是一系列不平衡发展的结果。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和合理化是产业结构优化的主要内容,产业结构优化实际上是一个市场组织过程。第叁章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进行了评析。国外国际竞争力的研究从1980年创立开始至今,已经形成几个较为成熟的评价指标体系。我国国际竞争力研究是从1989年开始的,但国内的研究缺乏本土化的研究和现实意义上的理论创新。国内外关于国际竞争力研究在观点上并不统一,在评价方法的采用、指标体系的选择上也存在争论和差异。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是一个复杂的、涉及诸多因素的问题,对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和实际出发。在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产业成长模式时,要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第四章对中国产业发展作了实证性的经验分析与理论总结。建国以后至改革开放前,我国的产业发展出现过失误,1979年以来我国经过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各产业之间及其内部的比例关系都有了明显的改善,产业国际竞争力增强。从我国的实证分析与国际比较看(吕明元,2005a),1952-2003年我国产业结构的演进既遵循了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也有其特殊性。影响我国产业结构演进的主要因素包括体制变革和市场化的作用、需求因素、政治因素、资源禀赋等。从发展脉络看,1978-2004年中国产业选择理论是在一个不断深化和完善的过程中(吕明元,2005b),表现在理论内容、分析方法、涉及领域、本土化程度等诸方面。第五章是对几个国家产业发展的实证性分析和考察。几个国家的产业发展的经验表明,制度政策、市场需求、技术创新和资源禀赋比较优势等因素是其成功的主要原因。但产业发展并没有统一的固定模式,各国之间不同,一国在时间上也在不断变化。各国产业政策的内容,概念,形式等均有所不同,一国的产业政策的内容也是不断变化的。第六章是本文的核心部分,从国际竞争力视角构建了一个产业成长模型——战车模型。没有现成的理论能够完全解释产业成长,在假定影响产业成长的因素完全等同于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这一逻辑前提下,本章从总结几种经验性研究结论和各国产业发展经验出发,认为影响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成长的因素主要有四个:资源禀赋(硬支撑)和制度政策(软支撑),以及两个拉动因素: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由此而构成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成长模型——战车模型。国际竞争力产业成长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由“战车模型”中四个个函数变量决定,四要素之间是相互作用的。通过四要素的组合,产业竞争力是可变的,一个产业可以从竞争优势退变为竞争劣势,也可以由竞争劣势转变为竞争优势。这一模型是在对波特“钻石模型”改良的基础上构建起来的,在保留其两个主要要素“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之外,所增加的“技术创新”和“制度政策”两个要素弥补了“钻石模型”的不足。但“战车模型”绝非一个关于产业成长和产业国际竞争力演进的万能模式,而只是一个解释和分析问题的视角和思路。本章还从产业成长的角度分析了“战车模型”中四要素的作用。第七章在运用我国的产业国际竞争力实际资料对上述理论模型验证的基础上,提出了政策性建议。几种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方法实证分析表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产业国际竞争力有了极大的提高,劳动密集型产业是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优势的重要表现,但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总排名还比较靠后,单一产业的竞争力仍然很差,产业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弱,高技术和高附加值产业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劣势。我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成长政策性建议:(1)制度方面。一是从消除我国产业成长的制度性障碍入手,进行制度创新;二是以强制和诱致相结合的方式推进市场化进程。(2)产业政策方面。一是高效的国家产业政策至关重要;二是处理好市场保护与开放的关系;(3)实施技术创新国际化战略,不断提高传统产品与服务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运用市场机制和优惠政策来激励企业技术研发。实行产业倾斜政策,优先发展某些产业。(4)在资源禀赋方面,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努力创造竞争优势。用动态比较利益方法来制定产业政策。(5)产业生命周期理论对我国产业发展的启示在于,国家应注重培养竞争环境,鼓励企业参与市场竞争,而不是作过多的政策性进入限制。国家应致力于提供吸收技术所需的基础设施、能源保障等措施。本文创新点主要包括:(1)新颖的研究契入点:把产业成长和国际竞争力相结合进行研究。从检索到的资料看,产业成长问题、产业国际竞争力问题都是学术界的研究热点,但把两者相结合的深入研究并不多见。本文选择这一研究角度,意在探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成长规律,探索我国合理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成长模式。(2)在对波特的“钻石模型”改良的基础上,加入了制度与技术因素,构建了四要素国际竞争力的产业成长模式——“战车模型”。在论述中运用了波特“钻石模型”的分析方法,并注重从产业成长的角度分析“战车模型”中的四要素,探寻产业国际竞争力演进的规律。在某种程度上把波特的产业竞争力研究思路与发展中国家国情进行了结合——对我国产业的分析,弥补了波特相关研究中的不足。(3)运用几种指标对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得出了较为全面、较为合理的结论,并提出了政策性建议。(4)对我国1952-2003年产业结构演进进行了实证分析与国际比较,并对1978-2004年中国产业选择理论发展脉络进行了厘清和总结。(5)概念创新:对“产业国际竞争力”概念的定义,以及从国际竞争力角度对“产业”的定义。本文在研究方法上注重理论与实证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个别分析与一般论证相结合,并重视比较分析方法的运用。概念创新方面,在遵循产业经济发展规律和本文内在整体逻辑基础上,对一系列概念进行厘清和细化,并有所创新。
关云平[5]2014年在《中国汽车工业的早期发展(1920-1978年)》文中认为本文将论述1920—1978年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区分中国汽车工业早期历史中形成的各种模式,探究该产业历史结构的转换以及历史的经验与教训。对中国来说,汽车是一种舶来品,1920年代,中国开始尝试自造汽车。在1949年之前,尽管中国未能发展出具有真正制造能力的汽车工业,但已能通过进口部件组装汽车,并形成了相关的零件配制产业,为1949年之后中国汽车工业发展中的“本土渐进演化模式”打下了基础。此外,民国时代中国工程界对自主汽车工业的构想,已经包含了向苏联学习的内容,这也为新中国建立后移植苏联技术的汽车工业建设模式打下了思想基础。新中国成立之初,汽车工业的创立就成为中央领导人十分重视的议题。起初,政府曾经制订过利用旧中国遗产发展汽车工业的计划,不久之后,随着苏联援华的展开,苏联对中国建设汽车工业的援助无论在规模上还是技术上都较利用旧中国遗产为优,故旧方案被废止,代之以全面移植苏联体系的新方案,创立了一汽。一汽的建设可以被称为“苏式体系移植模式”。此后,在被封锁的特殊环境下,中国出于备战的目的创立了重庆重型汽车厂、二汽等企业。在二汽等企业的创办过程中,一汽起到了“包建”的作用,所以二汽的发展模式又可以称为“苏式体系本土化模式”。与“苏式体系移植模式”和“苏式体系本土化模式”不同,以上海汽车工业为代表的“本土渐进演化模式”并非直接由苏联大规模转移现代技术而来,而是以民国时代汽车修配业的基础嫁接现代技术而成。所以,从技术发展的角度说,该模式体现为渐进演化,而非整体转移。在1978年之前,上海汽车工业研制了叁轮汽车、凤凰牌(上海牌)轿车、载重卡车等各种产品,最典型地展示了“土洋结合”技术发展模式的成功与失败。除了国家大规模投资建设一汽、二汽外,新中国成立后,不少地区都发展成为了汽车生产基地。尤其是大跃进和“叁五”期间,中国汽车工业曾经“遍地开花”,分布于大江南北,形成地理分布上的散布型格局。而这种“遍地开花”也直接造成此后中国汽车工业产业集中度不高的结构性弊病,负面影响至今犹在。但从另一方面说,尽管计划经济时代中国的汽车工业“遍地开花”,其发展模式却相对简单,绝大部分为本土渐进演化模式,一小部分为兼具本土渐进演化色彩的苏式体系本土化模式。本文表明,尽管国家对于汽车工业这一新兴产业采取了推动政策,但总体而言,中国汽车工业早期发展的各种模式恰恰与人口众多、购买力低下的国情相契合,故政策上以载重车和军车而非轿车为发展重点,是符合中国当时的资源比较优势的,并未出现日韩式赶超。然而,也正是因为这种实际上的比较优势战略,中国汽车工业尤其是最重要的轿车制造业实质上缺乏政府的有力扶持,加之计划经济抑制了市场发育,作为个人消费品的轿车根本无发展空间,遂导致中国汽车工业错失了最佳发展时机。因此,1978年后,中国汽车工业的合资发展模式虽广受诟病,但实际上反而体现了政府发展汽车工业的更强烈的意志,而合资发展模式对于技术引进的过度依赖,在此前的历史模式中已然存在。
占炜[6]2016年在《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线索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学界对中国近现代设计发展的历史有一定的重视,在设计史认识和研究方法领域的探讨甚为活跃,也出现了一些较有价值的学术论文和专着。但从国内检索出该领域文献的数量和质量、专题研究的深入程度等状况可以看出,学界对以工业产品为中心的近代设计研究不足,近代设计史相关研究着作中对工业设计的论述也偏少,关于我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历史的研究还是零星的,没有形成系统的论述。中国近代工业是在西方国家影响下发生的,其发展经历了由沿海到内陆不断深化、加剧的过程。中国近代工业并不是依靠自身技术变革或产业发展需要所进行的主动调整,而是传统的自然经济对西方先进生产方式侵入的被动回应。中国近代工业设计与近代工业是共时发展的,中国近代工业“被动”发生下的“主观性”和“跳跃性”模式对工业设计发展的影响颇深,总体上说,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呈现出一种失衡性、依附性和被动性的发展特征。根据近代工业和经济的发展特点,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发生期、发展期、繁荣期和停滞期。技术、商业和人文恰是设计本体中需要思考的叁种关键要素,本文将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的线索界定为叁条:技术进步、商业利权和人文启蒙。这也可以理解为从叁个视角审视中国近代工业设计的发展。近代工业设计发展的叁条线索并不是平行对等的,叁者间存在着依次递进的关系:技术进步在工业设计发展之初的作用显着,其关键作用贯穿于近代工业设计发展的全过程;商业利权是工业设计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才得以广泛重视,有效促进了工业设计的发展繁荣;作为一种修正力量,人文思想则是工业设计反思层面的考量,这种考量使工业设计发展逐渐迈向成熟。技术是工业设计发生和发展的基础。中国早期工业化发展进程中,国家政策和企业行为都以实现技术的进步为目标,这期间未有完全独立的设计现象,设计师也没有成为独立的职业。在近代,作为后进国家的中国一直将技术当成工业发展的核心,要缩小中国与先进国家的差距,技术发展是关键。本文将技术进步界定为“主干线”,该线索的论述更多是关注工业设计实践领域的事件和问题,是以一种微观视角对工业设计现象和行为进行考察。技术是产品研发和创新的基础,技术进步下的工业设计行为以“功效”为逻辑,设计往往是为了满足国家和社会的生存需求。本文技术进步线索下的工业设计发展广泛考察了国家战略性工业和民用工业。技术进步下的工业设计发展包括产品标准化以及创新人才培养等关键问题。在中国近代,商业作为一种启蒙思想是伴随技术进步一起发展的。近代早期国家战略工业的发展,对技术引进和企业运作的商业化思考不足,这也使得相关企业缺乏持续发展和创新的动力,这种现象直到19世纪末甲午战争后才有所改观。因近代商业对工业设计的影响程度较技术的低,笔者将商业利权线索界定为“辅助线”,但这种界定并不否认近代商业线索的重要性。商业利权下的相关论述更关注工业设计发展中的策略问题,是以中观视角对工业设计发展的考察。商业竞争是工业设计发展繁荣的刺激因素,在此逻辑下,国家以促成利权、企业以追求利益为目标。本文商业利权线索的近代工业设计考察从政府、企业和相关中间组织叁个层面展开。政府举办博览会、发起国货运动旨在促进本土工业产品的发展;国家战略工业企业在商业利权思想下改革重组,在华的外国企业重视产品开发和营销策略,在此压力下,民营企业开始利用民族情感进行产品品牌建设和视觉推广;行会、同业公会和商会等相关中间组织也为抵制洋货,促进本土产品发展做出积极努力。工业设计的发展离不开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近代以来,政府颁布多部法律激励产品设计创新和规范品牌商标制度。中国近代思想启蒙与工业设计发展共时演进。人文思想对工业设计实践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而因工业设计物(洋货)深度介入民众的生产、生活,其传播和使用改变了民众的生活方式,扩展了民众的视野,促进民众思想上的开明、开化,这使得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对思想启蒙有反向作用。该线索是将工业设计发展投射至人文社会中的宏观考察,因此,本文将人文启蒙线索界定为“投影线”。人文性思考是对工业设计整体发展的一种反思,其中夹带着对工业设计多层面的理想和期许,是使工业设计自我修复、迈向成熟的力量。人文思想在近代工业设计实践中有若干表征:理性思想启蒙下近代工业产品的实用主义倾向,民众审美观念变化下产品风格的变迁,文化碰撞下中西产品风格的融合;工业设计发展对近代人文启蒙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工业产品创新实践促进理性思维的形成,外来器物广泛使用促进现代生活方式的形成,城市公共交通等为大众的设计促进社会的民主意识,自行车、缝纫机等设计物的传播和使用有效地促进了社会的公平。从产品(技术)引进、仿制到融合、创新,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走出了特殊路径。近代早期产品技术引进运行效率低下和缺乏持续性,近代社会机制中缺乏“再创造”的动力,这些因素使得近代技术进步下的工业设计发展大打折扣;随着商业利权思想的深入,设计实践开始从“重商”发展到“重调查”,设计战略从政府政策扶持走向企业组织形态和管理模式的变革,这些都映射出工业设计的某些进步。在“效益”的追求下,技术进步和商业利权两条线索在工业设计发展中走向结合是必然的;由于近代特殊的国情,民族情感对工业设计的利权行为有积极促进作用;而在商业利权思想下,当时前卫的艺术和美学思想(形式)得以在设计中广泛传播。技术、商业、人文在工业设计发展初期以一种独立线索形式加以考量是为了理清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的内在逻辑和问题根源,其对当代工业设计发展的借鉴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当前,工业设计被认为是融合技术、商业、人文(美学)的一种重要介质,是人类走向诗意生活的推动力,此时,技术、商业、人文线索(逻辑)或将走向统一。
颜波[7]2003年在《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若干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汽车工业历经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却仍存在诸多方面的问题,使得汽车工业也与成为国家经济支柱产业的目标还有相当的距离。在中国已经加入WTO的形势下,产业的国内竞争开始向更趋残酷激烈的国际竞争演化,这使得对于中国汽车工业如何应对入世竞争的讨论日益吸引着人们的关注。汽车工业对于整个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以及可以带动的相关产业发展效应,也要求我们不能够放弃这一民族工业。 中国汽车产业当前的发展状况是由于众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宏观上政府保护政策的低效、汽车产业自身组织结构的不合理以及汽车产业内创新机制的不足是叁个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汽车产业要发展,当务之急是调整结构、推动技术进步和提高产品质量,一方面企业必须正视当前的压力,努力提高自身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国家也必须给予相应的政策扶持,包括企业经营、联合发展和市场的开发与保护等方面,这已经被世界各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所证明。为应对入世的挑战,中国汽车工业的当前发展思路重点应该是集中在自身的完善与发展方面,包括明确政府在产业发展中的定位及作用、产业政策的调整以及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等重点环节。本文在大量调研及诸多资料辅证的基础上,依循这一思路分叁方面详尽阐述了中国汽车工业的现状,分析了主要存在的问题,讨论了针对问题进行相关改革的可行性,并且依据这些分析的结果提出和归纳了结合中国国情可以施行的政策建议。
王龙[8]2006年在《中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中国汽车产业迅猛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地位日渐形成。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背景下,如何提升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是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问题。 本文在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基础上,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内涵及其理论基础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考察了世界汽车产业的全球化发展趋势,剖析了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状况及汽车产业价值链特征;从不同角度探讨了中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来源;分析了跨国公司汽车产业链转移的趋势以及跨国公司直接投资(FDI)对中国汽车产业竞争力的影响;构建了中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对中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初步评价;提出了提高中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战略对策。 第1章说明了本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并对国内外关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加以综述,确立了本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第2章首先对竞争力、国际竞争力、产业国际竞争力概念进行了归纳综合,从产业链的范畴界定了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内涵;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相关理论基础:马克思经典理论、国际贸易理论、国际投资理论、竞争优势理论、价值链理论等相关理论进行综述,在借鉴国内外学者产业竞争力分析框架基础上,建立了本文的分析框架。 第3章首先分析了世界汽车产业的全球化趋势,回顾了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历程,实证分析了中国汽车整车和零部件产业发展的现状,最后研究了汽车产业的特性及其价值链特征。 第4章首先从产业组织结构、产业技术创新、产业资源条件、产业需求条件、政府作用等五个方面分析了中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其次从比较优势的提升、改善交易效率和政府的保护和扶持作用等叁个方面探讨了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的转化机理;第叁,深入研究了产业聚合与提升中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关系。 第5章主要分析了在当前开放条件下跨国公司汽车产业链转移的新趋势,以及这种趋势对中国汽车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并研究了跨国公司直接投资(FDI)对中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影响。 第6章在国内外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方法研究基础上,借鉴已有关于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分析评价指标,从产业价值链的角度建立了由环境竞争力、技术
徐永利[9]2010年在《“金砖四国”产业结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中国、巴西、印度、俄罗斯“金砖四国”为代表的新兴大国迅速崛起,对现有世界政治和经济格局产生了深远而重要的影响,新兴大国正在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和世界经济的影响力与日俱增。2009年6月“金砖四国”领导人举行首次正式会晤,强调四国对话与合作不仅符合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而且有利于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局势的变化,针对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等“新兴大国”的研究在国内外学术界,也已经成为热题。“金砖四国”有很多相似的地方,都是人口和资源大国,也是发展中的大国,但却以不同的发展模式走向经济振兴之路。四国目前处于工业化进程的不同阶段,印度步入工业化初级阶段,中国进入工业化中期加速阶段,而巴西和俄罗斯已发展到工业化后期阶段。“金砖四国”产业结构与世界经济的关联程度日渐紧密,目前中国习惯上被称为“世界工厂”,印度被称为“世界办公室”,俄罗斯和巴西分别被称为“世界加油站”和“世界原料基地”,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四国不同比较优势下的产业结构所决定的。金融危机中四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体现出了不同的抗风险能力,与四国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差异也存在较大的关系。因此,深入研究“金砖四国”的产业结构及其变化,从中汲取经验与教训,对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借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的基本研究思路是:从产业结构的相关理论梳理入手,比较四国产业结构的形成机理、叁次产业结构现状、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和作用、分析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提出对中国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对策建议。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观点如下:1、相关理论阐释:对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进行梳理,对产业结构的演变、分类进行理论归纳。在产业结构理论中,相关的阶段理论着重探讨了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是分析“金砖四国”产业结构的主要理论依据。2、四国产业结构的形成机理:从内部和外部的角度分析了四国产业结构形成的影响因素。内部方面:四国不同的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形成了各自的比较优势,不同的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也影响了各自的产业发展。外部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国际生产转移,给四国产业结构调整带来了机会,四国基于各自的比较优势选择了不同的路径,例如,中国参与国际制造业分工带来了工业经济的巨大发展,印度通过参与世界软件外包带动了服务业的发展。3、四国叁次产业结构现状比较:从产业结构顺序上来看,巴西和俄罗斯第叁产业产值已经超过了其他产业的总和,叁次产业结构顺序与发达国家一致。中国第二产业占主要地位,第叁产业比重较低但已经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印度经济结构并没有按照发达国家的“农业—工业—服务业”的递进模式演进,而是形成了第叁产业的跳跃式发展格局,出现了“逆工业化”的特征,这种不平衡式发展的可持续性还有待验证。根据目前印度制造业的追赶速度,未来应该会继续沿着工业化的轨道发展。从四国叁次产业的内部结构来看,农业方面存在地域性差别。巴西农业构成相对均衡,种植业和畜牧业比较发达,俄罗斯畜牧业波动较大,印度和中国以种植业为主,但是中国的畜牧和水产业占农业份额明显增加。四国拥有各自的优势农产品品种。在工业内部结构方面,巴西以矿产资源作为主要驱动因素,带动冶金、航空和制造业的发展,机械电子设备的制造能力已具备相当基础,轻重工业比较均衡;俄罗斯以能源为主,形成了以石油、天然气开采和出口为基础的经济增长模式,将资源潜力转化为国家竞争优势;印度则在传统工业发展的同时,加快了制药和信息产业的发展并已经具有了一定的产业竞争力;中国以丰富廉价的劳动力,大量引进外资,发展加工制造业,带动了经济繁荣。在服务业内部结构方面,四国目前依然都是传统的消费者服务占主导,而新兴的现代服务模式并没有形成规模。通过行业内部结构的进一步分析,四国产业竞争力也存在一定差异,在产业集中度方面比较明显,如中国的汽车企业在规模优势上还有待加强。4、四国产业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从叁次产业在经济中的作用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来看,四国都存在一定差别。农业在四国产业结构中的比重都是最低的,但是作为重要的基础产业,在四国经济结构中,特别是印度和中国目前依然占据重要地位。工业在四国经济结构中都处于主导地位,巴西和俄罗斯的工业产值占经济总量的比重20年来一直高于农业而低于服务业,印度工业发展缓慢,一直低于农业,21世纪以来才逐渐超过农业。中国与印度相反,工业一直占据第一的位置,对经济的拉动和贡献作用在四国中最高,近年来随着服务业产值的上升,工业产值所占的比重有所下降,但是依然高于服务业和农业。服务业在巴西和俄罗斯经济中占绝对的主导地位,印度服务业近年来发展较快,特别是由软件外包服务带动的新兴服务业,促进了印度的产业结构升级,而中国服务产业则相对落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明显低于其他叁国。此外四国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存在不同程度的偏离,中国和印度比较明显,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经济增长的效果。不同的产业结构和驱动因素使得四国经济增长有了不同的结果。相对均衡的模式使得巴西经济增长比较平稳;能源驱动的经济模式给俄罗斯带来了财富,也带来了结构失衡和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印度服务业拉动的模式由于缺乏工业支撑,经济增长的后劲还需要制造业的发展来弥补;中国以工业制造业为主导的模式,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增长,也为服务业的升级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5、从产业结构面临的问题与调整来看:四国基于各自不同的比较优势,选择了不同的经济增长路径,在产业结构方面,不论是叁次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还是叁次产业内部结构,四国既有相似的地方,也存在许多差异,都存在脱节与不合理之处,需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尤其是印度和中国,产业结构还有待于进一步合理化和高度化。四国产业结构存在很强的互补性,有利于开展互补贸易和经济合作。产业结构调整既要考虑国情也要有利于可持续发展,应该通过提高竞争优势来弥补比较优势的不断弱化。此外,农业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并非越低越好,比重降低是有限度的,应该建立在保证满足国家对农业的基本需要和国民经济总量不断上升的前提下,农业在经济中的作用不可替代。而没有制造业的良好基础,工业化进程是无法实现的,促进制造业发展是工业化的必由之路,试图绕过制造业和工业而直接发展第叁产业的做法,并不利于经济的长远发展。“金砖四国”产业结构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性,本论文没有局限于某一理论模型,而是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图表分析与归纳总结相结合、历史分析和现实检验相结合、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一定的时间跨度和一定的地域空间,从多层面进行比较研究。创新之处主要包括以下几点:本文以一个多维分析框架,从纵向和横向对“金砖四国”产业结构的形成、状态、影响、问题与调整等进行多纬度比较,分析四国产业结构之间的均衡差异、不同作用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弥补了目前学术界对四国产业结构研究的欠缺和不足;通过对拉动率、贡献率和增长率差异度等的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叁次产业对四国经济增长的作用存在较大差异;通过对四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偏离度进行计算比较,结果表明四国产业结构存在不同程度的脱节现象,中国和印度比较明显。
王子龙[10]2007年在《中国装备制造业系统演化与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提供技术装备的基础性产业。装备制造业的演化水平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以及在全球经济中的竞争与合作能力。目前中国装备制造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其发展现状仍然不能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还存在自主创新能力弱、对外依存度高、产业结构不合理、国际竞争力不强等诸多问题,振兴装备制造业将是我国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内的一项重大任务。因此,系统研究装备制造业演化评价问题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论文在借鉴演化经济学、进化生态学和系统科学等相关学科成果的基础上,将装备制造业纳入产业经济系统综合框架之内进行研究,把装备制造业系统界定为由各个不同装备产业和它们之间的经济关系共同构成的有机整体。结合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实际状况,采用定性研究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以及比较分析的方法开展了五个方面的研究:一是装备制造业演化轨迹研究。界定装备制造业与装备制造业系统的内涵与特点,分析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探讨中国装备制造业系统的演化轨迹以及时空分异规律。二是装备制造业系统演化结构。主要包括市场结构、产业结构、空间结构以及产业集聚水平的测度问题。叁是装备制造业系统演化的路径依赖与技术创新研究。装备制造业系统演化的核心问题是演化的动力问题,技术演化和产业发展的路径依赖效应可能导致装备制造业系统演化的技术锁定和产业僵局。对于克服装备制造业系统演化的路径依赖,实现技术解锁和产业升级,论文提出产业集聚、技术改造和资源重组叁种模式。四是装备制造业系统演化的数理分析与预测研究。装备制造业系统是由诸多相互作用的经济元组成的动态演化系统,新产业的产生以及由此引起的装备制造业系统内产业分化与产业重组是装备制造业系统结构演进的关键环节和主要内容,装备制造业系统演化的本质是系统内产业结构的调整、重组和升级。五是装备制造业系统演化水平评价研究。从经济效益、科技潜力和环境和谐叁个维度对装备制造业演化水平进行系统评价,通过经济指标反映装备制造业对国民经济当前的贡献,通过科技指标反映装备制造业未来的竞争能力,通过环境指标反映装备制造业的持续发展能力和长期效益。指标体系在时间上反映装备制造业系统演化的速度和趋向,在空间上反映装备制造业系统演化的整体布局和结构,在数量上反映装备制造业系统演化的规模和效益,在层次上反映装备制造业系统演化的功能和水平。通过研究中国装备制造业系统的演化轨迹、演化结构,认为装备制造业系统演化是由不同装备产业主体在微观层次上相互作用的结果,研究的逻辑特征是通过装备制造业系统动态演化过程中显现的宏观特性向下分解,重点分析宏观特性背后的微观机制和运行机理,并强调从微观个体层次向系统整体层次演化是装备产业在内生和外在因素制约下的系统动态过程。通过研究中国装备制造业系统的路径依赖、技术创新,提出装备制造业系统演化的核心问题是演化动力问题。技术创新作为一种动态能力,其发展表现为一个不断演化的过程,具有路径依赖特征。初始状态以及装备制造业竞争优势的得失将对装备制造业演化过程中的创新选择产生影响。通过对装备制造业系统演化进行数理分析,认为装备制造业系统的演化动力来自系统内部的竞争和协同作用。竞争使系统不断趋于非平衡,是系统演化的首要条件;协同共生则在非平衡条件下使装备制造业中的某些运动趋势联合起来并加以放大,支配着装备制造业系统整体演化。装备产业之间潜在的协同与竞争机制是装备制造业系统演化的决定性因素,其他相关参数是产生突变的外部条件。通过对装备制造业系统演化的产业评价、区域评价以及综合评价发现: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呈现阶梯状、区域性分布,且不同区域内部各产业类别发展存在组织规模小、市场影响力小、科技投入低等问题。根据实际情况应当利用装备制造业演化的非均衡性、地域性及区域优势、后发优势逐步壮大我国的装备制造业系统,培育不同产业类别的装备制造业集聚地。最后,根据以上问题的研究从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以及提升国际竞争力叁个方面提出装备制造业系统协调演化的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1]. 中国汽车企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 张勇军. 武汉理工大学. 2006
[2]. 战略性工业化的曲折展开:中国机械工业的演化(1900-1957)[D]. 严鹏. 华中师范大学. 2013
[3]. 中国汽车工业创新系统研究[D]. 张乃平. 武汉理工大学. 2003
[4]. 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成长[D]. 吕明元. 南开大学. 2005
[5]. 中国汽车工业的早期发展(1920-1978年)[D]. 关云平. 华中师范大学. 2014
[6]. 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线索研究[D]. 占炜. 武汉理工大学. 2016
[7]. 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若干问题研究[D]. 颜波. 武汉理工大学. 2003
[8]. 中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 王龙. 武汉理工大学. 2006
[9]. “金砖四国”产业结构比较研究[D]. 徐永利. 河北大学. 2010
[10]. 中国装备制造业系统演化与评价研究[D]. 王子龙.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7
标签:汽车工业论文; 工业经济论文; 汽车论文; 工业设计论文; 国际竞争力论文; 产业结构理论论文; 汽车企业论文; 产业结构优化论文; 中国模式论文; 汽车工业论文; 创新设计论文; 战略分析论文; 商业竞争论文; 设计公司论文; 商业战略论文; 创新理论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机械工业论文; 比较优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