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科技园区发展机制研究

中关村科技园区发展机制研究

李珊[1]2007年在《基于产业集群理论的中关村科技园区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现代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特定区域内产业集群的作用不可忽视。这种区域内的产业集群,突破了自然禀赋的因素,更多地融入了竞争、集聚和协作。它带动了经济的发展,并逐渐成为新的经济增长因素。以中关村科技园区为主要代表的产业园区,是产业集聚的主要形式。它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中关村电子一条街”,短短二十几年的时间,“电子一条街”已经发展成为今天包括海淀园、丰台园、昌平园、电子城科技园、亦庄科技园、德胜园和健翔园在内的一区多园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作为我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关村科技园区无疑成为覆盖了科技、智力、人才和信息资源最密集的区域。目前园区内的高科技企业发展迅速,自主创新出很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经济发展贡献极大。但在发展的同时,园区的发展也存在着很多问题,急需在理论上予以指导,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源,寻求解决的对策。本文以产业集群理论为指导,在对国内外产业集群理论进行述评的基础上,结合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区位优势和发展现状,指出中关村科技园区在发展中存在的政府层面、企业层面、技术层面和资金等方面的问题,研究如何更好的发挥产业集群的聚集和扩散效应,使中关村科技园区保持其推动经济增长的地位,提高中关村科技园区的竞争力,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如优化中关村科技园区的体制管理,强调政府在科技园区建设中的引导作用;构建完善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积极构建多元化融资渠道,努力突破资金瓶颈等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力争实现科技园区的快速、良性、可持续发展。这一研究成果对于发挥区域优势、培育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提高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促进区域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竞争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意义。

李珂[2]2004年在《产业集群理论与北京市产业园区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产业园区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现象,其快速发展受到全世界的瞩目。北京市的产业园区在全市经济建设中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尤其是中关村科技园区和朝阳商务中心区(CBD)作为两大重点园区,正在成为北京市经济发展的“龙头”,加快了北京建设国际大都市的进程。 本文的研究目的就是要运用产业集群的相关理论,指导北京市产业园区快速、健康地发展,使其真正成为首都经济的增长极,进而通过扩散效应带动京津冀地区一体化发展。 本论文主要分成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对产业集群理论作了整体的分析与梳理,并介绍了产业集群在国内外的实践,主要是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商务中心区的发展情况;第二部分论述了产业园区与首都经济的关系,以及在促进首都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中的作用;第叁部分分别分析了北京市两大重点园区——中关村科技园区和商务中心区的发展机制、存在的问题以及优势产业集聚问题,指出这两大园区是承载高科技产业和知识型现代服务业的优势区域;第四部分则就如何发展北京市产业园区,解决现存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力求对解决实际问题有所裨益。

刘标[3]2005年在《中关村专业科技园区的规划、开发与管理研究》文中认为科技园区在我国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模式,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得到了政府、大学和科研院所、科技企业的极大关注和参与,并取得了很好的社会与经济效益。1999年开始的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再次加速建设,更加促进了北京市高科技产业的迅猛发展,使高科技产业成为增强国家实力、创建新的区域经济增长点,调整地区产业结构以提高就业、增加税收的一种新经济现象。而科技园区作为高科技产业发展的重要物理载体和经济现象,其规划、开发建设与经营管理无疑对科技园区的健康快速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纵观我国科技园区十几年来的开发建设与管理历程,我们既看到了所取得的巨大成绩,同时也看到了我国科技园区的发展水平与世界先进国家和地区科技园区之间的差距,以及由于缺乏经验和理论指导所造成的资源浪费、经济与社会效果不明显等问题。中关村科技园区成立以来,在新建专业科技园区的规划设计与开发建设过程中所采取的土地一级开发模式,是国内科技园区开发建设模式的一种创新和探索,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和教训。本文在分析和比较国内外科技园区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专业科技园区的开发模式,并以中关村专业科技园区为案例,深入研究了专业科技园区在规划建设与经营管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和建议。本文的研究成果,对于调整专业科技园区的开发建设思路、充分发挥产业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共同作用和确立合理的园区经营管理模式,真正实现科技园区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韩孝成[4]2003年在《中关村科技园区发展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突破和创新,带动了一大批高科技产业的兴起,它们不仅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而且引发了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深刻变革。建立高科技园区,开发高新技术并促进其成果的产业化,已成为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抉择。中关村科技园区作为我国53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之一,已经成为我国高技术产业中有代表性的品牌,被称为中国的“硅谷”。中关村正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也面临新挑战,如何更加有效地推进中关村的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中关村实质上是一种以知识技术密集为依托,以开发高新技术、研制新产品、大力提高区域内整体科技水平为目标,以促进生产、科研和教育相结合为方式,以期推动科技、教育、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综合基地,也是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并带动其他产业迅速发展的示范区。 本文以高科技产业特点为基点,剖析中关村的现状,探讨中关村进一步发展的机制,并且做了初步的总结与概括。论文第一部分主要概述了高科技及其产业的特点,分析中关村的过去,通过这些概括和分析指出中关村从小到大的独特发展历程。叙述了中关村的发展模式与发展路径,特别指出中关村早期发展中的机制创新过程给今后中关村的发展之路提供了有益的启示。第二部分主要剖析中关村的现在,从中关村的发展目标、发展的外部环境、发展阶段、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以及中关村的不足与优势诸方面对中关村展开进行分析,在这个层面上把握现实的中关村。第叁部分主要是着眼于中关村的未来发展。本部分认为,中关村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素是机制创新。在中关村,机制是为了实现自身发展目标的手段,这种手段的有效性其标志是多大程度上促进了中关村目标的实现。中关村不断发展的历程也是不断创新过程,它创新的内在驱动力在于以市场为导向,政府、企业和研究机构与高等院校叁方面的区域内激化因子之间密切合作协同参与。重点探讨了中关村技术创新机制、制度创新机制、文化创新机制和风险投资机制问题,突出这些机制之间协调联动的重要作用。 本文主要的结论是,为进一步促进发展,中关村需要按照高科技产业发展的特点,充分发挥中关村区域内激化因子的协同作用,整体推进中关村机制创新体系建设,完善技术创新机制、制度创新机制、文化创新机制和包括风险投资机制在内的中介服务机制,优化高科技产业创新和创业的内部和外部环境。

傅首清[5]2010年在《区域创新网络与科技产业生态环境互动机制研究——以中关村海淀科技园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在中关村20年发展历程中,区域创新网络和科技产业生态环境是中关村取得今日成就的两个关键因素。本文从分析中关村区域创新网络的内涵、构成、演化和特点入手,突出分析了区域创新网络演化的5个阶段,给出了每个阶段的特点和创新形式。分析了科技产业生态环境的内涵、特征,指出中关村科技产业生态环境包括优势产业高端化生态环境、产业集群化发展生态环境和创业孵化生态环境3个方面。同时,对区域创新网络与产业生态环境互动机制进行了分析。最后,结合海淀科技园区的实际情况,基于区域创新网络、科技产业生态环境以及实现它们之间的互动机制,认为应从4种因素入手,制定发展战略,完善区域创新网络,打造适宜的科技产业生态环境,以迎接海淀科技园区当前面临的挑战。

聂鲲[6]2017年在《产业集群、产业共享、人力资本互动研究》文中指出产业集群是区域经济理论关注的核心问题,也是当前区域经济政策的重要领域。但是,现实中的产业集群,往往并未发挥出其“知识溢出”等关键作用。为此,本文集中探讨产业集群、产业共享、人力资本的相互关系,以深入解析产业集群推动区域发展的创新机制和规模效应。已有的研究成果表明,产业集群是产业发展的有效形式,而人力资本是企业创新的核心资源。产业集群和人力资本之间往往为企业制度阻隔,使得企业创新不能顺利走向产业发展。因此,产业集群和人力资本只有充分互动,才能推进先进技术的外溢,完成产业集群推动整个产业发展的机制。但是,既往研究没有阐释清楚二者的互动机理,更没有探讨通过什么外力因素才能使二者充分有效互动。随着经济实践的发展与理论研究的深入,产业共享(Industrial Commons)进入了研究者的视野,被认为是链接产业集群、人力资本的有效途径。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加里·皮萨诺和威利·史(Gary P.Pisano,Willy C.Shih,2009)指出,产业共享的兴衰决定一个地区乃至国家的产业竞争力,而产业竞争力归根结底源于人力资本状况。(1)美国政府在2012年和2013年分别把产业共享作为振兴产业和提升竞争力的战略选择和国家战略目标的叁大任务之一。(2)基于上述认识,我们认为,产业集群、产业共享、人力资本叁者通过有效的互动关系,可以形成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这种“叁位一体”的良性互动,是产业持续发展和升级的本质所在。在实践中,产业集群和人力资本的互动具有自发性。在产业共享不够丰厚完善的情况下,产业集群内各行为主体之间难以密切合作,松散的关系难以产生规模效应和创新效应。反之,产业共享越丰厚,产业集群和人力资本的互动就会越充分有效,对产业发展的推动力就越强。从国内来看,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新常态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期,本文符合中央提出的“创新驱动发展,加快转型升级”的要求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理念;从国际来看,随着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到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和面临的共同课题,本文顺应了当前国际形势变化的需要;从实践层面看,美国硅谷是基于“叁位一体”互动模式实现产业持续升级的典范,有很多经验做法值得借鉴。而中关村是我国着名的高科技产业园区,有必要率先探索“叁位一体”互动模式,以期为我国其他的产业园区提供参考借鉴。本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从理论层面看,本文从产业共享的全新视角提出“叁位一体”互动的集群升级模式,不仅为产业的发展升级提供新的理论依据,而且也丰富了产业共享与人力资本的相关理论成果;从实践层面看,本文不仅对于促进我国产业园区的发展升级和人力资本开发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而且能够为政府从产业共享视角制定区域人力资本政策提供参考。本文的研究内容共有八个部分,具体如下:第1章是绪论。本章主要从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国内外文献综述、创新之处等方面,对本文研究的总体情况进行介绍。第2章是相关概念与理论。本章主要对产业集群、产业共享、个体层面人力资本、组织层面人力资本、个体知识、组织知识、区域知识、隐性知识、显性知识、知识溢出、知识螺旋等概念进行界定或辨析。同时,对产业集群理论、产业共享理论、人力资本理论、知识溢出理论、知识螺旋理论等进行梳理总结,为后面的章节奠定理论基础。第3章是产业集群、产业共享、人力资本互动的理论分析。本章首先进行理论前提的设定;其次,构建“叁位一体”互动模型和人力资本转化模型,阐释叁者的互动机理以及人力资本对产业共享的影响,基于此,提出“叁位一体”互动的集群升级模式;最后,总结“叁位一体”互动模型的影响因素及其应用,为后续的研究奠定基础。第4章是美国硅谷“叁位一体”互动分析。本章首先介绍硅谷发展的历程;其次,分别总结硅谷产业集群、产业共享、人力资本叁个方面的基本特征,基于此,总结硅谷“叁位一体”互动的基本特征,阐明硅谷产业集群的持续升级是基于“叁位一体”互动模式;最后,从叁个方面阐述硅谷“叁位一体”互动模式带给我们的启示,即注重在不同的阶段用各种优惠政策引进人才,通过强化产业共享的方式开发人力资本,政府发挥出恰如其分的职能作用。第5章是中关村“叁位一体”互动分析。本章首先介绍中关村发展的历程;其次,分别总结中关村产业集群、产业共享、人力资本叁个方面的基本特征,基于此,总结中关村“叁位一体”互动的基本特征,指出中关村“叁位一体”互动还不够充分;最后,对中关村产业集群和人力资本的互动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与启示。本章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中关村产业集群和人力资本没有充分互动,需要借助产业共享这个外力因素加强二者的互动。第6章是硅谷与中关村“叁位一体”互动的比较分析。本章首先对硅谷与中关村的背景异同进行比较;其次,分别从硅谷与中关村的产业集群、产业共享、人力资本叁个维度进行比较,具体从自主创新能力、产业集群规模与水平、产学研互动机制、集群内非正式交流、企业间协作程度、政府作用、中介服务机构、区域文化、人力资本存量及流动性等指标比较硅谷与中关村的异同,基于此,对硅谷与中关村“叁位一体”互动异同进行比较;最后,阐述比较结果,进行原因分析。本章比较分析结果显示,硅谷产业的持续升级是基于“叁位一体”的良性互动,而中关村“叁位一体”互动不足。虽然中关村在产业规模、质量效益、创新能力等方面不断扩大和提高,而且具有人力资本优势,但是在自主创新能力、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企业和领军人才、创新效率等方面与硅谷存在较大差距。产生差距的原因很多,重要原因是中关村产业共享和人力资本这两方面存在不足,导致“叁位一体”不能充分互动。第7章是中关村“叁位一体”互动模式的对策建议。本章首先论证中关村可探索实施“叁位一体”互动的集群升级模式;其次,从叁个方面提出中关村实施“叁位一体”互动模式的具体建议。第一,强化产业共享,促进人力资本开发。强化产业共享的具体措施如下:进一步加强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合作互动机制,培育以非正式交流为特点的集群内人脉关系网络,发挥出政府恰如其分的作用,健全和完善中介服务体系,倡导开放合作创新的产业文化等。第二,制定以交流互动为重点的人力资本政策。人力资本政策如下:吸引集聚世界高端多元化人才,构建与产业发展紧密衔接的教育培训研发系统,完善企事业单位员工的水平流动体系,加强集群内员工的非正式交流,建立多维有效的员工激励机制等。第叁,把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作为产业发展升级的首要任务。第8章是本文结论。本章分别从“叁位一体”互动模型、人力资本转化模型、硅谷“叁位一体”互动分析、中关村“叁位一体”互动分析、硅谷与中关村“叁位一体”互动的比较分析、中关村“叁位一体”互动模式的对策建议这几个方面分别概括出主要观点和结论。

苏文松, 方创琳[7]2017年在《京津冀城市群高科技园区协同发展动力机制与合作共建模式——以中关村科技园为例》文中指出在推进京津冀城市群高科技园区的协同发展进程中,叁地园区之间是否深度融合,决定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质量和深度。目前京津冀城市群的天津与河北高科技园区与中关村科技园签有政府间合作协议的有10家,其对接的产业类型依次为电子信息、先进制造、新能源与节能、环境保护、生物医药产业,与中关村科技园总收入占比居前5位的产业类别恰好相对应。叁地园区协同发展动力机制可分为产业梯度转移机制、市场需求吸引机制、科技产业孵化转化机制、政府引导驱动机制、市场合作驱动机制5类。合作共建模式主要有:政府引导驱动机制为主的中关村海淀园秦皇岛分园模式、市场合作驱动的类似于固安工业园的产业新城模式、科技产业孵化转化机制为主的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模式等。

孔德泰[8]2017年在《生态系统视角下中关村示范区协同创新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伴随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创新驱动成为世界各国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在我国实施协同发展战略和创新驱动战略,经济运行步入“新常态”的背景下,中关村示范区的产业发展面临挑战,也面临更多机遇。同时,中关村示范区在国际化的创新浪潮中,承载着国家赋予的“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使命。因此,中关村示范区需要在对创新系统进行自我剖析,与其它国内外领先的园区进行对比,发现优势与差距,不断完善自身,尽快成为世界领先的创新中心。同时,在国内层面,近年来由于众多高新科技园区的快速成长,产业竞争也随之加剧,如上海高新区产业逐步走向高端化,天津高新区通过增加资源投入而不断壮大,这些都对中关村示范区的产业发展带来竞争压力,也动摇着中关村示范区在国内的领先地位。因此,中关村示范区如何把握好当前的机遇,从创新系统着手提升产业竞争力以应对内外部环境的挑战,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该研究目的,笔者通过大量的文献阅读,将研究的基础理论总体分为协同创新理论和创新生态理论。在协同创新理论综述部分,介绍了协同创新理论的发展,分析了协同创新生态系统的影响要素,具体包括创新主体、创新服务群落、创新引导群落、创新环境以及创新成果。在创新生态系统理论综述部分,概括了该理论的概念及发展,并从主体与要素、结构与边界、功能与目标叁个方面阐述了创新生态系统的特征。进而从演化经济学视角、协同竞争视角和创新系统视角分别表述了创新生态系统的理论基础。通过分析发现,当前学术研究对创新生态系统动态性和进化性关注较少,并且在协同创新运行机制方面的研究较杂,适用面单一。另外,学者们对协同创新的研究往往只停留在宏观层面,缺少深入挖掘。因此,本文针对当前研究的不足,基于生态系统视角对协同创新展开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本文在第叁部分阐述了中关村示范区创新生态系统的内涵,借鉴了自然生态学的概念,在常规的分析内容上增加了生态学的竞争性和进化性。进而分析了中关村示范区创新生态系统的发展现状。中关村创新生态系统结构丰富,创新产业发展向好。中关村示范区具有复杂性系统特征,具体表现在多要素集合、一区十六园的整体性和层次性、创新资源共享的开放性、不同时期产业和形态的多样性。中关村创新生态系统的要素包括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中介服务机构、创新环境及资源,各类要素之间具备相互关系,整个系统结构受种群距离、复杂多样性以及协同化程度的影响。中关村创新生态系统的结构演化体现出了协同性、稳定性和进化性,在区域层面整合了清华、北大等名牌高校及研究所的知识资源和政府的政策优势,实现了具有一区十六园特色的区域创新产业协同效应;在国内层面积极实施品牌、技术和平台的向外辐射,在助力打造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的同时引领带动全国的创新发展;在国际层面与多个国家的20个国际科技创新区建立长期关系,全球创新网络中的关键枢纽作用日益凸显。笔者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通过专家访谈以及国内外典型协同创新案例研究,根据协同创新的影响因素,总结出协同创新的关键动力因子。借鉴市场推动、政策引领和环境支撑叁个创新驱动方面,构建中关村生态系统协同创新的影响因素体系,包括7个大类,分别为创新主体群落的研发能力、创新服务群落的活跃性、创新引导群落的驱动性、创新环境生态的丰富性、基础环境的稳定性、创新拓展效应的显着性和创新成果的突出性。在上述大类影响因素下又分为24个具体指标。在建立了各关键影响因子的驱动模式下,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因子分析、信度检验以及验证性因子分析。进而应用结构方程模型做出12条假设,建立初始模型。在模型检验合规的前提下,通过数据运算分析各关键因子的作用关系,剔除作用不显着的因子关系,从而得到了中关村协同创新动力因子的互动机制。针对该运营机制,笔者采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构建出系统流图,提出条件假设,并根据中关村协同创新系统中所包含的12个状态变量,10个速率变量以及29个辅助变量进行方程设计。然后收集了中关村示范区从2010年到2015年的历史数据进行了模型的模拟,以及模型的检验。在验证模型运行正确的前提下,进行了仿真结果分析来考证理论假设。从结果来看,创新引导群落的驱动性对创新服务的活跃性、创新环境生态的丰富性、创新主体群落的研发能力以及创新拓展效应的显着性的影响存在的积极的推动作用。各群落之间形成一个网络布局,相互影响相互推进,共同推动了系统整体创新能力的提升。论文后半部分从宏观层面丰富和深化了前文的研究,在全国范围内分析中关村的协同创新生态系统,将中关村协同创新生态系统的成熟度与全国32个省市(不含香港和台湾)的典型科技园区进行对比。基于研究对象的特点及当今学者研究的成果和不足,笔者构建了科技园区生态系统协同创新成熟度指标体系(SRFE),在一级指标中包括了物种(S)、关系(R)、功能(F)和进化(E)四个层面,其中又分为了13个二级指标和34个叁级指标。应用基于熵值的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指标体系进行计算。根据计算结果,针对研究对象进行纵向探索和横向研究,从时间维度的发展来看,中关村创新生态系统正在日益成熟,各方面均在逐步提高。根据经济环境和政策环境引导,中关村园区的定位由技术应用主导转移到知识产出和技术扩散。自2010年以后,中关村园区的产业发展由规模拉动转移到高附加值的技术推动。从空间维度的对比而言,通过对物种指数体系的分析发现,中关村示范区在丰富性、优势性和活跃性上均位于国内其它园区前列,其中丰富性优势相对较弱,指数上接近于张江和深圳。在优势性上,指数高于居于国内领先水平的张江和深圳,幅度达10%。同时在活跃性上,中关村的优势更加突出,这说明中关村的整体创新活动氛围浓厚,主体运行节奏快。通过对关系指数体系的分析发现,2015年中关村创新生态系统的境内关系指数明显高于国内其它园区,体现了中关村园区在国内产业带动效应突出,与其它经济体关系紧密,尤其是近年来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战略的推动。通过对功能指数体系的分析发现,中关村创新生态系统在知识产出和技术扩散上高于其它各园区。得益于创新物种的优势,中关村的知识产出指数和技术扩散指数高于排在全国前几位的张江、滨江、西安和深圳。而在技术引进上,中关村则要弱于国内一些园区,如天津、张江、苏州和滨江等。这说明到2015年,中关村的技术创新体制相对成熟,技术积累较丰富,在技术引进方面略逊于正在实施技术扩充的其它园区。通过对进化指数体系的分析发现,中关村示范区的品牌输出成果卓着,科技产业收入在国内保持前列,技术交流活动在国内较活跃。在资源配置方面,得益于研发投入比例和项目研发人员的工时量较高的因素,中关村在该方面国内居于领先地位。而在稳定性上,中关村在国内表现表一般,中关村技术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在全国处于中等或较高水平,反应了中关村示范区政府的金融政策对企业的扶持力度较大,金融服务机构的活跃性较高。针对以上研究结论,对中关村生态系统的协同创新发展提出建议。在示范区层面培育高端产业集群、优化创新资源投入、完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构建多中心产业环境;在国内强化区域辐射,助推京津冀协同;在国际层面增进产业和技术交流,深化园区合作。论文研究成果将为政府的宏观决策、科技园区管理的优化以及创新推动提供相应的参考。

王进富, 杨双双, 王亚丹[9]2016年在《扎根理论视域下科技园区生态化创新发展路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我国科技园区发展主要依靠土地价格优惠及政府政策扶持等外生型因素、缺乏可持续性等问题,提出了生态化创新发展解决方案。选取中国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与中关村为典型案例,采用NVIVO10.0程序化扎根理论方法对案例园区开展纵向研究,总结3次译码,纵向分析了两园区生态化发展的具体措施,从初始期、成长期、成熟期3个阶段分析了科技园区生态化创新发展路径影响因素及运行机理,并构建生态化创新发展路径模型,提出了科技园区生态化创新发展路径的具体建议和措施。

黄斌[10]2012年在《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空间演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文化创意产业空间集聚及其影响机制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以经济学的新增长理论、地理学的新产业区理论和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以及政治经济学和社会学的空间生产、后现代城市主义等理论为指导的相关学科都文化创意产业空间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从规模收益递增、弹性专精分工、社会网络、路径依赖、知识外溢、资本积累、解码编码、消费社会等多方面论述了文化创意产业的空间集聚、发展机制与深刻广泛的影响。北京市自“十一五”以来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迄今已成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全球网络的重要节点,文化创意产业也成为北京的支柱性和引领性产业,并对城市空间产生了巨大影响。本文基于这一背景对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的空间演化规律及其影响机制进行研究。本文首先在梳理国内外文化创意产业和空间研究的基础上,整合构建文化创意产业组织演化和空间演化相互作用的理论框架,认为产业集群将决定空间集聚。产业集群的形成需要外部条件(城市利便性、相关产业基础)和内部条件(尤其是创新网络)的共同作用,形成后会进一步通过弹性专精的分工方式形成发展的路径依赖,并向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发展,最终进而增强、分化或创造性毁灭产业集群。在空间上则表现为增强集聚、蛙跳发展或分散化集中等多种空间集聚形式,空间集聚的不断自我增强最终将形成创意城市。基于这一理论框架,本文系统梳理了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内外部条件(包括政策条件),及其在此影响下的产业发展特征和空间分布特征,发现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文化创意产业促进政策和相关支撑产业体系,并拥有创意阶层、科教水平、研发投入等众多内生优势条件,突出呈现出文化创意与科技融合发展、大型企事业单位和众多中小企业初步形成生产者网络的发展特征。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资源依托、圈层分布、北高南低、西密东疏的特征,其中文化艺术业主要分布于内城,设计服务业、广告会展、新闻出版和广播、电视、电影业分布于叁环—四环沿线,软件、网络和计算机产业主要在四环以外,相关辅助性产业(如印刷、文化用品制造等)则位于远郊区县,西侧偏重于高技术类文化创意产业,东侧偏重于艺术传媒类文化创意产业。在这一分析的基础上,本文通过投入产出关系研究了2002、2005、2007和2010四年北京市文创意产业叁主导产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的消耗系数和分配系数,并基于产业相关性系数矩阵,通过因子分析法识别了文化创意产业集群,明确了四年间北京市文化创意叁主导产业在北京市产业网络中演化特征。研究发现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向专业化发展态势明显,产业自我关联,自我增长的趋势增强,其中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含软件、网络和计算机服务业)主要和信息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形成高科技产业集群;综合技术服务业(含设计服务业)主要和研究与试验发展、建筑业和相关制造业形成产业集群;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含新闻出版业、广播、电视、电影业、文化艺术业等)与主要的服务业部门形成产业集群,文化创意叁主导产业集群间主要通过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进行联系。在产业网络演化的驱动下,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空间演化也表现出自我集聚增强的特征,以在原地增加密度和小幅周边拓展为主,基于就业的空间基尼系数小幅上升;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与综合技术服务业空间相关性增强,并与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的空间分布开始分异;叁产业均与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及相关服务业空间有一定程度的相关性,但与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以及北京市的总就业空间、第叁产业就业空间相关性有所下降,从空间上也印证了文化创意产业的专业化发展的趋势。随后本文选取了13个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以北京市16区县为分析对象,运用2006-2010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并结合典型文化创意产业地区的案例研究,探讨了文化创意产业空间区位选择和演化发展的影响因素。数据分析发现公共图书馆总流通人次(可表示知识创造、交流和外溢,以及政府公共财政支出对于文化设施的支持水平)是影响文化创意产业最重要的正向指标,其他重要的影响因素还包括除文化创意产业以外的第叁产业增加值等;案例研究还进一步证明了偶然性、核心人物(和产业)的社会网络(生产性网络)在产业集群的形成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而政府主导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政策对于产业的空间集中和发展并没有发挥预期的作用。文章最后对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空间演化规律进行了理论回归,认为北京案例符合产业与空间相互影响演化的理论模型,并简要建议了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空间政策的调整方向和和进一步的研究方向,以期对北京和国内其他城市打造创意城市、培育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和园区提供空间发展和管治的指导。

参考文献:

[1]. 基于产业集群理论的中关村科技园区发展研究[D]. 李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07

[2]. 产业集群理论与北京市产业园区发展研究[D]. 李珂.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04

[3]. 中关村专业科技园区的规划、开发与管理研究[D]. 刘标. 清华大学. 2005

[4]. 中关村科技园区发展机制研究[D]. 韩孝成. 中共中央党校. 2003

[5]. 区域创新网络与科技产业生态环境互动机制研究——以中关村海淀科技园区为例[J]. 傅首清. 管理世界. 2010

[6]. 产业集群、产业共享、人力资本互动研究[D]. 聂鲲. 吉林大学. 2017

[7]. 京津冀城市群高科技园区协同发展动力机制与合作共建模式——以中关村科技园为例[J]. 苏文松, 方创琳. 地理科学进展. 2017

[8]. 生态系统视角下中关村示范区协同创新发展研究[D]. 孔德泰.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7

[9]. 扎根理论视域下科技园区生态化创新发展路径研究[J]. 王进富, 杨双双, 王亚丹.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

[10]. 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空间演化研究[D]. 黄斌. 北京大学. 2012

标签:;  ;  ;  ;  ;  ;  ;  ;  ;  ;  ;  ;  ;  ;  ;  ;  ;  

中关村科技园区发展机制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