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书法教育中的德育“密码”

破解书法教育中的德育“密码”

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赤城街道第二小学317200

摘要:对于书法的习得过程既可以怡情、育德,同时也能够启智、养性。在学校实施的德育教育过程中,书法是最具成效的载体。对于小学生的书法教育,应当充分展示中华文化的丰厚底蕴,帮助学生汲取精华,要在书法教学中借助书法之“美”,渗透审美教育;借助书法之“韵”,渗透道德教育;借助书法之“神”,渗透品格教育。

关键词:小学书法德育渗透

伴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一轮改革的过程中要不断实现基础性课程与拓展性课程之间的有机融合,应不断借助拓展性课程增加对学生综合素养方面的培养。对于综合素养而言,其内涵应该是多维度的,但是其核心应集中于良好的道德素养。

对于书法而言,其习得过程中既可以怡情、育德,同时也能够启智、养性,在书法中蕴含着许多的德育“密码”,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对书法中的这一些德育“密码”进行破解,在其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我国丰厚的文化底蕴,帮助学生汲取文化精华,以此真正实现“规规矩矩写字,堂堂正正做人”。

一、借助书法之“美”,渗透审美教育

对于任何一个个体而言,审美素养应是其必备的最基本素养。在小学生德育教育过程中,针对审美观的培养已经成为当前的重点内容之一。所以,小学书法教育的重点不应当仅仅是把字写好,而是要让学生在习得的过程中感受到书法特有的魅力。在书法教学中,书法欣赏是其中的重要构成,应对学生的欣赏进行正确的引导以提升其审美素养。运用到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是要让学生感受书法之美,借此实现审美教育的渗透。

1.在书法教学中引导学生感受美

书法由于其独特的外在形式之美而成为一门传承的艺术,这一点是其他文字无可比拟的。在小学生的思维模式中大都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可以直接感受到书法的外在美感。所以,在小学书法教学活动中,起始阶段应当给予其正确的引导帮助其感受这种外在形式的美感,由此可以燃起他们对于学习书法的热情,同时培养其审美素养。

举个简单的例子,在诸多书法作品中,特别强调汉字书写的大小适宜,并且应保持疏密得当,这就是书法典型的结构和谐之美。所以,针对小学生的欣赏引导就要从这一点开始,感受并亲身体验汉字在书写过程中的结构和谐之美。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笔法的形象性感受书法的形式美。比如在基础笔法中就存在兰叶、鸭嘴、蜂腰以及鹤足还有属尾等,这些都是根据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的部分现象而做出的形象化迁移与运用,对小学生略加引导,就可以帮助他们感受到形象之美,这种美来自于生活。由此,便可以激发小学生对于生活的热爱,从而也可以有效提升个人审美。

2.在书法教学中引导学生体验美

在我国古代,有很多经典的书法作品,不仅体现出书法的外在形式之美,同时也展示着内在的人格美。这种内在的人格美更多的是书法家人格魅力的体现。在小学书法教育中,作为教师可以以此为契机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使书法教育更高效。

比如,在带领学生欣赏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序》时,导入环节可以先对王羲之的生平以及其对于书法的热爱做简单介绍,可以引入王羲之养鹅的故事。之后再收集出与“鹅”相关的典故中的二十六个“之”字向学生们进行展示,让他们仔细观察,发现其中的特征并寻求字体之间存在的不同。以此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寻找并从中感受到《兰亭序》之美,同时还可以从其对书法的热爱以及不懈努力的追求中感受到其成就以及人格魅力。

3.在书法教学中引导学生体味做人的真谛

在小学书法教学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目标,那就是让学生们从书法欣赏的过程中体味到做人的真谛。纵观古今,每一个知名的书法大家或者拥有刚正不阿的气节,或者怀有爱民忧国的情怀。其书法作品正是其精神的形象化体现。

比如,在欣赏《多宝塔》时,引导学生从中感受到颜真卿的刚正与忠烈;当欣赏柳公权的《玄秘塔碑》时,引导学生体味其心正笔正的情怀。通过这种形式的欣赏引导,学生可以从中深切体味到做人的真谛。

可见,在对学生进行书法欣赏引导的过程中,既能够了解书法的悠久历史渊源,同时还可以感受到其与传统文化之间紧密的关联,从中感受书法之所以能够得到传承的重要原因,并深切体味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使审美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二、基于书法之“韵”,渗透道德教育

纵观古今,人们常用“字如其人”形容可以透过字体形态感受一个人的性格特征,就像之前说过的王羲之、柳公权等人,正是因为他们的为人如同他们的书法一样,才成为后人崇敬的典范。如果以拓展性课程作为平台,并以简单实用的书法为基础制定培训计划,同时辅以专业导师,可以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将传统书法教学中的“技”的教育转为“道”,以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同样也可以感受到书法的神韵,并在此过程中提升其道德修养。

1.在书法技巧中渗透道德修养教育

对于小学生进行书法技巧的教学过程中,应当使其端正心态,真正做到心无杂念,专心致志,这样长久坚持下来,才能够培养其宽容、忍耐的性格,才能够使其与他人之间和谐相处,正所谓修身养性,由此才能达到“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并使其道德修养潜移默化地在习得的过程中获得提高。

比如,在教学“点”的书写技巧时,可以先引导学生观察以下四个字:“官”、“安”、“良”、“永”中点的特征。学生经过观察发现它们普遍存在的特征就是写在最上面的,虽然与其他笔划相比略小,但是却充满厚重感。通过引导,让学生亲身体验“点”所蕴含的正气之感,并从中感受到正气为人的道德品质。

可见,以书法育人并非只是简单地教学书法技巧,而是在习得的过程中提升个体的思想品质。在书法的习得过程中既可以有效弥补学生的人格缺陷,也可以使其心灵获得净化;既能够培养开拓学生的眼界,同时还可以培养其风雅的气质;既有启发智力之功效,又能够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维护其身心的健康成长。这不仅是对品德的长久熏陶,更是提升品质的有效载体。

2.在书法临摹中渗透民族精神教育

就当前对书法艺术的传承以及发展来看,小学生已经成为传承的关键主体,借助书法教育的普及可以将我国丰厚的文化底蕴与书法艺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既有利于优秀古典文化的发扬和继承,同时也可以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由此,如果以文化传承的立场上来看,在小学阶段实现书法教育的普及具有非常深远的教育与实际意义。

在书法的研习过程中,最主要的方式就是通过对古代优秀碑帖进行临摹,通过不断临摹想古人之所想,感受古人之感受,长久之后,必然会逐渐增加对古典文化的理解,也会唤醒个体的民族意识,提升爱国之情。比如,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或者参观书法圣地,经过优秀古典文化的熏陶,有利于提高其审美情趣,同时也增加其实践能力,将爱国、爱书法的情怀深深埋于心中。同时还可以组织书法育人的活动,通过活动中作品的交流,取长补短,提升个体艺术修养,学习以正确的心态面对得失。

三、挖掘书法之“神”,渗透品格教育

对于一幅优秀的书法作品而言,其真正能够吸引人的关键就是其内在的“神韵”,它更多地体现的是书法家高尚的品格,这也是值得人人敬仰的。因此,对于小学的书法教育来说,应当要善于将其中的“神”转化为学生的“行”,并在转化的过程中实现品格教育的渗透。

1.在书法教学中渗透“意志”教育

书法家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很多书法家在成名之前,都经历了常人不能忍受的刻苦努力,他们凭借坚强的意志和对书法的热爱最终登上书法艺术的巅峰。所以,对于小学阶段的书法教学,同时也要将“业精于勤荒于嬉”的故事渗透到意志教育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奋发刻苦的学习精神。

比如,比较典型的人物有张芝,他在学习书法的时候几乎达到了痴迷的状态,不管是起、坐、卧、行,都离不开书法学习,最终他成为草书书风的开创者;还有现代知名的书法大家费新我,在中年时候不幸右手残疾,但是其依然坚定信念,并以非凡的毅力始终坚持用左手进行书法练习,并最终开创了费氏“左书”……小学生可以在这些感人的故事及相关书法作品背后感受到“神韵”,产生心灵上的共鸣。由此便可以有效地将“神”转化为学生的“行”,并促进“神”对与学生的“行”而产生的持久的且潜移默化的影响,成为其奋发拼搏的内在驱动力。

2.在书法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

根据心理研究,个体只有意识到自己存在的不足,同时又处于竞争状态之下,其学习成果才更具高效性。而当学习已经取得阶段性成功之后,必将会激发其投入更多的热情用于继续学习。所以,对于小学生而言,绝不能仅仅依靠开阔眼界而发现自身的不足,应当迈出个体局限,接受挑战,这才是激发其学习进步的关键。

比如,在校园范围内可以适当开展书法展览,喜爱书法的学生都可以将自己的作品拿出来对外展示,通过比对发现自己的长处以及不足,这既是对自我的完善,也是扬长避短的有效方式;或者学校也可以推荐学生参与外界的大型书法比赛,通过比赛的磨练帮助学生提升自我。

除此之外,也可以创立书法爱好小组,吸引来自各界或者其他学校的书法爱好者,通过交流相互切磋和学习,有效拓宽学习面……借助以上方式,既能够使学生深切感受到书法在社会中的影响力,同时也是对自身书法能力的提升,增加对书法认知的深度,激发其对于书法学习的热情。

在研习书法的过程中,重点在于笔墨情致、古典韵味,这一点与文学、音乐以及绘画等本质上相同。因此在实践中,应当借助书法教学,帮助学生提升创新能力以及领悟力,并有目的地培养其观察能力以及模仿能力,这既是对智力的启发,也是为其他课程的有效学习奠定的基础。

总之,书法是文字最具特色的艺术表现形式,简单地说就是书法可以以文字的外在特征以及内涵表现文字,使其成为充满美感的艺术作品。在小学阶段增设书法教学,其目的并非仅在培养书法技能,而是借助书法学习感受其无穷的奥妙以及内在魅力,体会到中华丰厚的文化底蕴,以此提升个体的审美情趣以及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既实现文化传承的目的,也顺利达成德育教育以及品德教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常志清书法教育中隐藏的德育“密码”[J].人民教育,2016,(17)。

[2]陈小康书法教学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影响[J].上海工艺美术,2016,(04)。

[3]曹智滔乘书法之舟,徜徉在国学之海——读“中华国学德育经典·孙晓云书”系列丛书[J].出版参考,2016,(10)。

标签:;  ;  ;  

破解书法教育中的德育“密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