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流体分析论文_张国涛,童宝宏,尹延国,解挺

导读:本文包含了热流体分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流体,热效应,轴承,动力,油膜,表面,湍流。

热流体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张国涛,童宝宏,尹延国,解挺[1](2019)在《环面接触复层多孔轴承热流体动压润滑性能及生/传热机制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分析热效应对多孔环面接触复层含油轴承流体润滑性能的影响,建立环面接触复层含油轴承系统的热流体动压润滑模型,数值分析轴承系统的温度场及速度场分布,讨论考虑热效应时的复层含油轴承流体润滑问题及其生热、传热机制。结果表明:从轴承底面到摩擦对偶面,温度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径向上温度随着半径增加而升高,系统的最高温度位于油膜区外环面上的最小膜厚处;轴承系统中的热量主要由油膜相对剪切发生,周向相对运动速度是系统生热的主要影响因素,温度与周向速度的分布形态相似,油膜产生的热量通过对流换热逐渐向多孔轴承中传导,轴承表层厚度或渗透率降低,对流换热效果变差,轴承系统中温度升高,热效应对润滑性能的影响变大;考虑热效应后,油膜润滑性能变差,但数值分析精度提高,数值结果更接近试验实测值。(本文来源于《机械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21期)

宋晓萍,王优强,谢奕浓,赵晶晶[2](2019)在《刚玉砂轮外圆磨削微观热流体动压效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陶瓷刚玉砂轮外圆磨削轴承钢(GCr15)时的流体动压效应,基于弹性流体动力润滑理论,建立稳态微观热弹流砂轮模型;对比分析等温条件下陶瓷刚玉磨料、金刚石磨料、CBN磨料的流体动压效应,分析热效应以及粗糙度幅值和波长对乳化液润滑时流体动压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陶瓷刚玉磨料砂轮相比于其他磨料砂轮的整体压力最小,整体膜厚最大;磨削过程中热效应的影响不可忽略,考虑热效应的影响时,磨削区压力和膜厚减小;随着粗糙度幅值的增大,压力增大,膜厚减小;粗糙度的波长主要和粗糙峰的疏密程度有关,对流体动压力和膜厚的影响较小。(本文来源于《润滑与密封》期刊2019年07期)

孟祥铠,江莹莹,赵文静,彭旭东[3](2019)在《螺旋槽液膜密封热流体动力润滑性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热流体动力润滑理论,建立了基于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的螺旋槽机械密封准叁维热流体动力模型,采用有限单元法同时求解跨膜平均能量方程和动静环热传导方程,并迭代求解广义雷诺方程和温度方程获得了液膜压力、温度和密封环的温度分布。对比分析了不同螺旋槽参数下密封热流体动力润滑(THD)和流体动力润滑(HD)的密封特性。结果表明:高黏度下润滑液膜的热效应不可忽略。与THD模型相比,HD模型过高估计了开启力和摩擦系数,但低估了密封泄漏率。以开启力为目标,THD模型下的最优槽深小于HD模型下的值;大的槽坝比和螺旋槽个数均会增加密封泄漏率;螺旋槽结构对摩擦系数的影响规律与开启力趋势相反;大槽深和大槽坝比有助于降低液膜和密封环的温度。(本文来源于《化工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周龙,王斌,常秋英,蔡礼港[4](2018)在《织构化活塞环/缸套的瞬态热流体动力润滑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考虑温升对活塞环/缸套流体动力润滑的影响,联立广义Reynolds方程、膜厚方程、载荷方程、能量方程及热传导方程,建立织构化活塞环/缸套的瞬态热流体动力润滑模型;采用多重网格法和逐列扫描法进行求解,探究织构参数对热流体润滑的影响。结果表明:摩擦引起的温度升高使得最小油膜厚度和最大油膜压力变化趋势及大小均发生显着的变化,这表明在对该摩擦副进行动力润滑分析时必须考虑温升的影响;织构面密度和深度对最小油膜厚度、最大油膜压力及最大油膜温度随曲柄转角的变化趋势没有明显的影响,但对它们的值的大小产生不可忽略的影响,其中在做功冲程,小织构面密度和织构深度对应较小的最小油膜厚度和最大油膜温度,较大的最小油膜厚度。研究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小的织构面密度和织构深度具有更优的燃油经济性,反之则具有更优的润滑可靠性。(本文来源于《润滑与密封》期刊2018年11期)

吕妍,王迪,刘延雷,李栋,王明吉[5](2018)在《多元热流体原位检测光路及外部热辐射抑制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注多元热流体组分含量的在线检测对调控稠油采收率有重要影响。阐述了多元热流体原位检测的长光程光路设计,研究了光束发散角对检测系统接收效率的影响,定量分析了注气管道高温内壁的杂散辐射强度,利用蒙特卡洛光线追迹法验证了离轴接收系统杂光抑制结构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反射镜镀膜为银膜,光学窗口材料为熔融石英,多次反射结构的最佳反射次数为42次,有效吸收光程为220cm;系统接收效率随发射光束发散角增大而减小,当发散角控制在1.8mrad内,光学接收效率大于40%;在杂光入射离轴角为5°时,系统PST仅为5.66×10-8,当离轴角大于10°时,PST维持在10-14数量级以下,可有效抑制高温注气内壁对系统信号接收的干扰。(本文来源于《应用光学》期刊2018年04期)

张文涛,张松林,程百新[6](2018)在《斜-平面瓦推力滑动轴承的热流体动力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不同结构参数的斜-平面瓦推力滑动轴承润滑模型,研究瓦斜面倾角、油膜厚度以及转速对轴承温度场的影响规律,并且分析了在共轭传热情况下,转速对轴承承载性能的影响,为轴承设计和使用提供理论指导。分析结果表明,轴瓦最高温度随着瓦斜面倾角的增加而减小,最高温度出现在周向出水口且靠近外径侧;其他条件一定时,油膜厚度越大,轴瓦温升越小,油膜厚度不影响轴瓦的温度场分布;剪切力和轴瓦温度均随着转速的增加而增加;当考虑共轭传热时,轴向承载力与转速之间不再是线性关系。(本文来源于《机械传动》期刊2018年03期)

张昭[7](2017)在《热流体融雪系统管道结构设计及综合应力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冬季有不同程度的降雪,路面积雪结冰给道路畅通和行车安全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目前融雪剂对路面造成破坏且污染环境,而机械除雪法不够彻底且容易伤害路面。热力融雪除冰技术是具有主动性,环保、高效的融雪除冰技术,国内虽然对热流体融雪技术的融雪热负荷及融雪速率等有比较深入的研究,但是对管道的受力情况的研究尚不完善。本文针对国内融雪情况,对热流体融雪系统的原理进行了分析介绍,并对热流体融雪系统中管道的选材以及对管道的排布形式进行了设计,分析了影响管道应力的叁种重要影响因素:管间距、埋管深度及管径;文章还对管道应力进行理论分析,主要包括管道内压及受热变形产生的应力;最后通过有限元软件对影响管道结构应力及热-结构应力的叁种重要因素进行模拟分析,分析时采用正交实验设计的方法安排模拟组合情况,探究出叁者对应力的影响显着情况,并对结构应力及热-结构应力有显着影响的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同时对路面在输入简谐响应后管道的振动敏感区域以及在随机振动下管道的受力情况进行了模拟分析。通过数据处理分析,结果表明:管间距对结构应力有显着影响且在相同埋管深度和管径下,结构应力与管间距是呈指数增长。管径及管间距对热-结构应力有显着影响且在相同埋管深度和管径下,热-结构应力与管间距是呈指数增长关系;在相同埋管深度和管间距下,热应力与管径是呈线性负相关。通过谐响应分析,可知融雪系统中U型管道在频率为3520Hz左右的外部激励下有剧烈振动;通过随机振动分析可知管道热应力在3-?~3?范围内应力值远小于管道材料屈服强度。因此在结构上,管间距最佳取值范围为10100?mm;管径最大不应超过65mm;埋管深度可取560?mm。(本文来源于《西安石油大学》期刊2017-05-28)

徐志豪[8](2017)在《高速低黏润滑剂滑动轴承热流体动力润滑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基于湍流润滑理论,构建高速低黏度润滑剂工况下的滑动轴承润滑分析模型,对其进行热流体动力润滑分析,主要研究热效应对高速低黏度润滑剂滑动轴承润滑性能的影响。使用质量守恒算法联立求解基于湍流润滑理论的Reynolds方程、能量方程、固体热传导方程以及润滑剂黏温方程的方法,对滑动轴承进行热流体动力润滑分析。给出了不同转速不同偏心率下轴承油膜压力分布图,详细分析了油膜承载力、最大油膜压力、端泄流量以及摩擦力和摩擦系数等参数随转速与偏心率的变化情况,对使用润滑剂定温不考虑热效应和润滑剂黏温方程考虑热效应时的计算结果比较得出:考虑热效应会降低润滑剂黏度的取值,对滑动轴承的润滑性能影响显着。使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所研究的滑动轴承进行建模求解,得到求解热变形的热柔度矩阵,改进了求解油膜厚度的方法,对滑动轴承进行计及热变形的热流体动力润滑分析,给出了不同转速下轴承油膜压力分布图,详细分析了最大油膜压力、最小油膜厚度、端泄流量以及摩擦力和摩擦系数等参数随转速的变化情况,对不考虑热变形和考虑热变形的计算结果比较得出:计及热变形因素会降低油膜厚度的取值,对滑动轴承的润滑性能影响显着。(本文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期刊2017-03-01)

裴世源,徐华,石放辉[9](2017)在《浮环轴承稳态热流体动力润滑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环速比是影响浮环轴承静动特性的关键运行参数,大量试验数据表明浮环轴承环速比与工作转速的呈强烈的非线性关系,而理论对环速比的预测还存在较大偏差,针对该问题,建立了浮环轴承的稳态热流体动力润滑润滑模型,计算了典型工况下轴承的动静特性参数,研究了等温、导热和绝热情况下环速比、温升、功耗和偏心率等关键参数随转速的变化规律,分析了浮环材料对环速比的影响,探讨了传统环速比解析计算公式的适用范围.研究发现:等温模型在大部分转速范围内均严重高估了环速比,而基于导热模型的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随着转速的升高,理论和试验结果均显示环速比先急速上升后逐渐下降,在中高转速下内外膜的黏度差异和热变形是环速比快速下降的两个重要因素,同时,使用高热膨胀系数材料的浮环会导致环速比进一步降低.因此,热效应是浮环轴承设计过程中必须要考虑的因素.(本文来源于《机械工程学报》期刊2017年23期)

严永利,吕喜锋[10](2017)在《动力锂电池pack设计中的热流体仿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锂电池Pack设计需要保证电池始终处在一个比较舒适的温度环境(电池温度范围:15℃~40℃;电池之间的温差:5℃~10℃)下工作,从而保证整车的寿命、良好的续航里程性能、良好的功率性能以及较短的充电时间。锂电池Pack设计中往往会借助热流体仿真分析来辅助工程师完成pack热管理系统设计,本文从现状出发,介绍了锂电池pack设计中的必备理论知识以及仿真工具,并深入研究了的热流体仿真的基本理论。(本文来源于《科学家》期刊2017年01期)

热流体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研究陶瓷刚玉砂轮外圆磨削轴承钢(GCr15)时的流体动压效应,基于弹性流体动力润滑理论,建立稳态微观热弹流砂轮模型;对比分析等温条件下陶瓷刚玉磨料、金刚石磨料、CBN磨料的流体动压效应,分析热效应以及粗糙度幅值和波长对乳化液润滑时流体动压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陶瓷刚玉磨料砂轮相比于其他磨料砂轮的整体压力最小,整体膜厚最大;磨削过程中热效应的影响不可忽略,考虑热效应的影响时,磨削区压力和膜厚减小;随着粗糙度幅值的增大,压力增大,膜厚减小;粗糙度的波长主要和粗糙峰的疏密程度有关,对流体动压力和膜厚的影响较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热流体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1].张国涛,童宝宏,尹延国,解挺.环面接触复层多孔轴承热流体动压润滑性能及生/传热机制分析[J].机械工程学报.2019

[2].宋晓萍,王优强,谢奕浓,赵晶晶.刚玉砂轮外圆磨削微观热流体动压效应分析[J].润滑与密封.2019

[3].孟祥铠,江莹莹,赵文静,彭旭东.螺旋槽液膜密封热流体动力润滑性能分析[J].化工学报.2019

[4].周龙,王斌,常秋英,蔡礼港.织构化活塞环/缸套的瞬态热流体动力润滑分析[J].润滑与密封.2018

[5].吕妍,王迪,刘延雷,李栋,王明吉.多元热流体原位检测光路及外部热辐射抑制分析[J].应用光学.2018

[6].张文涛,张松林,程百新.斜-平面瓦推力滑动轴承的热流体动力学分析[J].机械传动.2018

[7].张昭.热流体融雪系统管道结构设计及综合应力分析[D].西安石油大学.2017

[8].徐志豪.高速低黏润滑剂滑动轴承热流体动力润滑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17

[9].裴世源,徐华,石放辉.浮环轴承稳态热流体动力润滑分析[J].机械工程学报.2017

[10].严永利,吕喜锋.动力锂电池pack设计中的热流体仿真分析[J].科学家.2017

论文知识图

压电振子的ANSYS分析及性能优化流程图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不同岩浆岩类型岩...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单矿物电子探针结...孙大明等搭建的行波热声发电机电动机的热流体分析例4高效率IPM...热流体分析界面

标签:;  ;  ;  ;  ;  ;  ;  

热流体分析论文_张国涛,童宝宏,尹延国,解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