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泻下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泻下剂,源流,发展
泻下剂论文文献综述
李璐[1](2017)在《泻下剂的源流和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泻下剂在方剂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早在《内经》中就有记载。在经过张仲景,刘完素,张从正,吴鞠通,叶天士等人的继承和发扬,泻下剂有了更广阔的的治疗范围和更独特的治疗方法。并且在当今的医疗中有着一席地位。本文论述泻下剂的发展流程来展望泻下剂将来的发展。(本文来源于《现代养生》期刊2017年14期)
韩延华,姜勋[2](2010)在《《伤寒论》中的泻下剂及其配伍规律浅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伤寒论》中的泻下剂有以下几首:十枣汤、叁物白散、大承气汤、大柴胡汤、大陷胸汤、大陷胸丸、小承气汤、小陷胸汤、抵挡丸、抵挡汤、桃核承气汤,调胃承气汤和麻子仁丸。综合上述13首方子,均可看到承气汤的影子。热与水谷互结治以承气汤加减;热与湿相结治以承气汤配伍化湿逐水之药;热与血结成瘀血而致病治以承气汤配伍化瘀逐血痹之药。故凡是有热为患即可用承气汤为底方酌情加减。可见承气汤在下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文来源于《河南中医》期刊2010年09期)
张志芳,刘晋权,程振芳[3](2009)在《从泻下剂药物配伍探讨“相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许济群等主编的《方剂学》中泻下方剂为研究对象,对其药物配伍研究分析,发现其中存在一些相恶配伍的应用,分析总结相恶配伍后出现的几种情况,由此可知相恶并非绝对的配伍禁忌,只要配伍恰当合理,可以起到恰到好处的作用。(本文来源于《内蒙古中医药》期刊2009年15期)
刘敏,吴承峰,顾武军[4](2008)在《仲景泻下剂选药配伍规律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仲景继承《内经》关于"下法"的制方理论,创制承气汤、大黄牡丹汤、麻子仁丸、十枣汤等着名泻下方剂,并且各方均有其严格的适应证、详细的药物煎服法及明确的禁忌证,堪称泻下之"祖剂",迄今仍有极高的指导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急症》期刊2008年12期)
衣晓峰[5](2007)在《服泻下剂傍晚效最佳》一文中研究指出“服用泻下药麻子仁丸的时间,酉时(晚17时至19时)要明显优于辰时(早7时至9时),酉时服药可提高疗效,降低毒性”。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张友堂教授得出的这一结论,前不久获得了2007年黑龙江省高校科技进步一等奖。张友堂说,中药服法是辨证论治的最后(本文来源于《健康报》期刊2007-11-08)
易自刚[6](2007)在《济川煎究竟属泻下剂还是补益剂》一文中研究指出据笔者所知,自1964年全国统编方剂学教材以来,均将济川煎归属于泻下剂,笔者总觉得将济川煎置于泻下剂中是名不正而言不顺,就济川煎的归属问题提出个人看法如下。1济川煎不应归属于泻下剂首先,泻下剂应以以泻下药为主组成,至少方中(本文来源于《中华中医药学会方剂学分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期刊2007-08-01)
刘艳玲[7](2007)在《浅谈大黄在泻下剂中的配伍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大黄是常用的泻下药,本品苦寒沉降,入脾、胃、大肠、肝、心经。其功善荡涤肠胃,峻下热结,走而不守,有斩关夺门之能,主入阳明经,消积导滞,泻热通便,作用颇着。故适用于实积滞停留肠胃所致的阳明腑实证。1在各种承气汤中的配伍1·1大承气汤用本品通腑泻实热,常与枳(本文来源于《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期刊2007年06期)
高素强,贺鹏[8](2006)在《长期应用含蒽醌苷类中药泻下剂致结肠黑变病的问题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便秘患者逐年增加,尤其是以中老年和女性患者居多。多数患者便秘后服用泻下剂以缓解便秘之苦,有的人甚至长期服用,以致产生依赖性。长期滥用葸醌苷类泻下剂是导致结肠黑变病的最主要原因。(本文来源于《中国中药杂志》期刊2006年24期)
张翃舟,景茹,仲锡铜[9](2006)在《泻下剂配合使用对腹部影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介绍了用番泻叶与生大黄及果导合并使用做泻下剂清洁腹部肠内杂物,能使X线影像更加清晰,并且对使用单一泻下剂产生的腹痛、清理肠内杂物不彻底、产生肠内气体过多等弊病得到了有效的改善。1 X线穿透人体的成像原理医学影像学是借助于X线穿透能力来穿透人体,其中一(本文来源于《医学影像学杂志》期刊2006年11期)
蒲昭和[10](2006)在《番泻叶别当常用泻下剂使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问: 我今年61岁,患严重的便秘症,我听人说番泻叶通便效果好,于是设法购得50克。第1次用了5克泡开水服,2~3小时即见效,连泻数次,当时还很佩服此药之神奇。然而,3天后,便秘又出(本文来源于《卫生与生活报》期刊2006-01-09)
泻下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伤寒论》中的泻下剂有以下几首:十枣汤、叁物白散、大承气汤、大柴胡汤、大陷胸汤、大陷胸丸、小承气汤、小陷胸汤、抵挡丸、抵挡汤、桃核承气汤,调胃承气汤和麻子仁丸。综合上述13首方子,均可看到承气汤的影子。热与水谷互结治以承气汤加减;热与湿相结治以承气汤配伍化湿逐水之药;热与血结成瘀血而致病治以承气汤配伍化瘀逐血痹之药。故凡是有热为患即可用承气汤为底方酌情加减。可见承气汤在下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泻下剂论文参考文献
[1].李璐.泻下剂的源流和发展[J].现代养生.2017
[2].韩延华,姜勋.《伤寒论》中的泻下剂及其配伍规律浅析[J].河南中医.2010
[3].张志芳,刘晋权,程振芳.从泻下剂药物配伍探讨“相恶”[J].内蒙古中医药.2009
[4].刘敏,吴承峰,顾武军.仲景泻下剂选药配伍规律探析[J].中国中医急症.2008
[5].衣晓峰.服泻下剂傍晚效最佳[N].健康报.2007
[6].易自刚.济川煎究竟属泻下剂还是补益剂[C].中华中医药学会方剂学分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2007
[7].刘艳玲.浅谈大黄在泻下剂中的配伍应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
[8].高素强,贺鹏.长期应用含蒽醌苷类中药泻下剂致结肠黑变病的问题探讨[J].中国中药杂志.2006
[9].张翃舟,景茹,仲锡铜.泻下剂配合使用对腹部影像的影响[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6
[10].蒲昭和.番泻叶别当常用泻下剂使用[N].卫生与生活报.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