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传动方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推杆针轮活齿传动,齿形简化建模,传动角分析,误差分析
传动方程论文文献综述
费宇,谢超,李华,黄缤鸿,姚进[1](2019)在《推杆针轮活齿齿形方程的简化建模与传动角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推杆针轮活齿传动具有结构形式简单、加工方便且加工精度易于保证的优点,而推杆活齿齿形方程是齿形分析的基础和保证传动准确性和稳定性的关键因素。不同于传统使用包络方式推导方程和使用直线近似方程曲线,作者提出了一种新的方程推导和简化方法。应用活齿传动过程中的接触条件,推导了活齿的齿形方程。为简化在活齿齿形和啮合特性等研究过程中的数学计算,应用泰勒展式简化了活齿的齿形方程,并利用该方程推导了活齿传动不失真的参数判别式,以指导活齿传动结构的快速设计。在此基础上,利用简化方程推导了传动角的计算公式,分析了激波器偏心距、针轮回转半径等主要设计参数对最大传动角的影响,结果表明,最大传动角与激波器偏心距成正相关,与针轮回转半径成负相关。进一步,对活齿齿形简化方程进行了误差分析,分析显示其横、纵坐标误差最大不超过±0.06μm,因此简化方程可以替代准确方程进行活齿传动的研究。利用活齿简化方程曲线对活齿减速器进行建模,仿真得到其传动比平均误差约为0.007%,表明该机构可以实现定传动比传动。研究结果验证了活齿简化方程的实用性,以及采用活齿简化曲线构建活齿减速器的可行性,并为该机构的设计和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工程科学与技术》期刊2019年01期)
李剑锋,赵宏伟,张雷雨,于洋[2](2018)在《摆动输出活齿凸轮机构传动及齿廓方程》一文中研究指出融合活齿传动和凸轮机构两种传动形式的优点,提出了摆动输出活齿凸轮机构,并分析了其结构及传动原理。作为一种新颖的传动形式,该机构具有齿数灵活、全齿啮合、摆角范围宽,可按简谐曲线、等加速度曲线以及无停留修正梯形曲线等多种既定规律摆动输出的特点。借助凸轮曲线位移的已知性建立了输入、输出凸轮转角在任意时刻的对应关系以解决传动比不恒定而无法直接创建传动关系的问题,进而推导出了输入、输出凸轮的理论齿形方程和工作齿廓方程。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给定设计参数并绘制输入、输出凸轮的理论齿形与工作齿廓啮合线以及机构啮合位形,皆未发生干涉现象,验证了方程推导的正确性,为以后进一步的研究及应用提供了分析基础。(本文来源于《机械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23期)
李斌,沈意平,韩清凯[3](2016)在《风电齿轮传动系统动力学方程与模态振动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相关参数对齿轮传动系统的固有特性与相关激振频率的共振区进行分析。分析表明:系统的低阶固有频率主要表现为与转动频率振动区重迭,系统中的高阶固有频率主要表现为中间轴和高速轴轮系的啮频共振;当系统的固有频率在共振区时,将引起系统的共振,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研究结果将为风电机组齿轮传动系统的设计提供可靠的依据。(本文来源于《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期刊2016年06期)
宋野,于广滨,戴冰,高德军,葛江华[4](2015)在《面齿轮传动系统非线性动力学键合图模型及方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较好研究面齿轮的传动系统,本文以正交面齿轮传动系统为研究对象,基于Bond gragh理论建立了综合时变啮合刚度、传动误差、齿面摩擦力、啮合阻尼等因素的耦合非线性动力学模型.运用Bond gragh理论将面齿轮传动系统中的激励和响应转化为键合图元,分析系统运动的特性分别建立了面齿轮弹性变形键合图模型、传动误差键合图模型和齿面摩擦键合图模型,并分析因果关系和键合图中的功率流得到面齿轮传动系统非线性动力学耦合方程.(本文来源于《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期刊2015年05期)
易文翠,吴佳恬,黄健[5](2015)在《点接触内摆线行星传动齿面方程及滑动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一种点接触摆线行星传动啮合副,推导了内摆线行星传动啮合管齿面方程和接触线方程。给出了设计实例并建立了叁维模型。提出了一种利用接触线方程求解空间啮合齿面的滑动率的新方法,计算出点接触内摆线行星传动滑动率并对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新型啮合副具有点接触特性,可获得近似纯滚动啮合,齿面滑动率小,传动效率高。(本文来源于《机械传动》期刊2015年09期)
王均刚,王勇,霍志璞[6](2015)在《风电增速箱行星传动系统动力学方程及均载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一种风电增速箱用新型载荷分流式两级行星齿轮传动机构,以便提高传动系统的承载能力。以新型风电增速箱载荷分流型两级行星轮系与一级平行轴齿轮构成的多级传动系统为研究对象,计入多级耦合传动系统的轮齿啮合误差、啮合阻尼、啮合刚度,级间扭耦合刚度,组件的转动惯量等影响因素,采用集中参数法建立多级耦合传动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利用相关参数对系统的均载特性进行研究,获得行星齿轮传动的均载系数曲线。分析表明:各级内外啮合的均载系数均随时间变化且存在相位差;第一级内外啮合的均载系数分别比第二级内外啮合的均载系数分配均匀;第一级均载系数较小且内外啮合的均载系数的差别较小。(本文来源于《太阳能学报》期刊2015年01期)
黄将兴,施斌[7](2014)在《船用齿轮箱“V”型传动齿面方程的推导》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建立"V"型传动啮合齿轮副中渐开线斜齿轮的齿面方程,基于啮合原理,运用运动学方法求得啮合齿轮副在特定坐标系下的啮合线方程,进而求得相啮合的圆锥齿轮的齿廓方程。(本文来源于《电子制作》期刊2014年10期)
李剑锋,苏健,陈兴,范金红,马春敏[8](2014)在《二齿差钢球活齿传动的齿廓方程及齿廓干涉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一种二齿差钢球活齿传动的齿廓方程及齿廓干涉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装置的传动原理及啮合副结构,基于转速变换和包络原理建立了动、定盘封闭槽齿廓方程;推导了定盘封闭槽齿廓的主曲率及主曲率半径公式;通过分析干涉现象与发生规律,给出避免定盘封闭槽发生齿廓干涉需要满足的设计条件.相关的公式与结果可作为二齿差钢球活齿传动齿廓设计与加工的分析基础与依据.(本文来源于《北京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14年05期)
李同杰,朱如鹏,鲍和云,项昌乐,刘辉[9](2013)在《履带车辆双排行星齿轮传动系统非线性动力学模型与方程》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履带车辆传动系统中的双排行星齿轮机构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行星齿轮中各齿轮副的时变啮合刚度、齿侧间隙及综合啮合误差等非线性因素,建立双排行星齿轮传动系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根据履带车辆双排行星齿轮机构的工作原理,文中模型在第一行星排行星架固定和第二行星排内齿圈固定两种工况下分别将原系统简化为单排行星齿轮系统和单排行星轮系来处理,推导了两种工况下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并对方程进行了量纲一化以方便后续的数值计算,最后对系统在某组参数下的动载、均载特性进行了仿真研究。(本文来源于《机械设计》期刊2013年01期)
乔慧,李剑锋,陈兴,苏健[10](2012)在《二齿差摆动活齿传动齿廓方程及几何性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结合了费拉里解法、卡尔丹公式推导了二齿差摆动活齿传动的齿廓方程并分析了其几何性质。推导了二齿差中心内齿轮的齿廓方程,基于已得方程对曲率进行了仿真分析。讨论了不发生齿形干涉前提下,活齿半径的取值范围。讨论了传动比、活齿偏心距、凸轮理论廓线半轴长度及活齿半径等几何参数对齿顶曲率的影响。给出压力角随活齿架转角的变化关系,分析了几何参数变化对最小压力角的影响趋势。算法、几何性质分析及所得结论对该传动结构的几何设计等具有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机械设计与制造》期刊2012年11期)
传动方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融合活齿传动和凸轮机构两种传动形式的优点,提出了摆动输出活齿凸轮机构,并分析了其结构及传动原理。作为一种新颖的传动形式,该机构具有齿数灵活、全齿啮合、摆角范围宽,可按简谐曲线、等加速度曲线以及无停留修正梯形曲线等多种既定规律摆动输出的特点。借助凸轮曲线位移的已知性建立了输入、输出凸轮转角在任意时刻的对应关系以解决传动比不恒定而无法直接创建传动关系的问题,进而推导出了输入、输出凸轮的理论齿形方程和工作齿廓方程。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给定设计参数并绘制输入、输出凸轮的理论齿形与工作齿廓啮合线以及机构啮合位形,皆未发生干涉现象,验证了方程推导的正确性,为以后进一步的研究及应用提供了分析基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传动方程论文参考文献
[1].费宇,谢超,李华,黄缤鸿,姚进.推杆针轮活齿齿形方程的简化建模与传动角分析[J].工程科学与技术.2019
[2].李剑锋,赵宏伟,张雷雨,于洋.摆动输出活齿凸轮机构传动及齿廓方程[J].机械工程学报.2018
[3].李斌,沈意平,韩清凯.风电齿轮传动系统动力学方程与模态振动特性分析[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16
[4].宋野,于广滨,戴冰,高德军,葛江华.面齿轮传动系统非线性动力学键合图模型及方程[J].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2015
[5].易文翠,吴佳恬,黄健.点接触内摆线行星传动齿面方程及滑动特性研究[J].机械传动.2015
[6].王均刚,王勇,霍志璞.风电增速箱行星传动系统动力学方程及均载特性[J].太阳能学报.2015
[7].黄将兴,施斌.船用齿轮箱“V”型传动齿面方程的推导[J].电子制作.2014
[8].李剑锋,苏健,陈兴,范金红,马春敏.二齿差钢球活齿传动的齿廓方程及齿廓干涉分析[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4
[9].李同杰,朱如鹏,鲍和云,项昌乐,刘辉.履带车辆双排行星齿轮传动系统非线性动力学模型与方程[J].机械设计.2013
[10].乔慧,李剑锋,陈兴,苏健.二齿差摆动活齿传动齿廓方程及几何性质分析[J].机械设计与制造.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