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莲英(云南省腾冲县人民医院肾内科679100)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20-0247-01
【摘要】目的血栓形成是肾病综合征(NS)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血栓在形成过程时患者由于血液粘稠(有效血容量减少)及高脂血症造成血液粘稠度增加,此外因某些蛋白质丢失及肝代谢合成蛋白质增加,引起机体凝血,抗凝和纤溶系流失衡,因此肾病综合征容易发生血栓,栓塞等并发症,对本病采取积极预防,一旦发生血栓、栓塞及时处理与正确护理是预后的关键,现将我科收治2例肾病综合征合并下肢动脉血栓患者,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关键词】肾病综合征血栓形成动静脉血管造影
1.临床资料
1.1患者,男,49岁,浮肿,少尿10天入院,入院后实验室检查血清总蛋白40g/L白蛋白20g/L总胆固醇12.5mmoL/L24小时尿蛋白定量4.5g确诊为NS。入院后24小时出现烦燥,四肢湿冷,桡动脉博动微弱,电解质测定正常。入院48小时后出现左下肢疼痛,触痛明显,趾端略绀,小腿以下皮肤较正常右小腿显苍白,温度低,左足背动脉搏动不能触及。左裸部周经比右侧小0.5cm,右足背血压12.5/8.4kpa(94/63mmHg)经彩色多普勒B超检查及动静脉血管造影确诊为左侧腘动脉血栓形成,即给予溶栓治疗。10天后病情缓解、疼痛消失,左足背动脉压恢复正常,行走自如。
1.2患男,12岁,因腰痛、浮肿、血尿30天入院。入院检查全身中度浮肿,左肾区有叩击痛,左腰后饱满有压痛。24小时尿蛋白4.4g,血清白蛋白21g/L,胆固醇11.05mmoL/L,尿蛋白+++,诊断为肾炎性肾病。经强的松、潘生丁等治疗,1个月后尿检RBC+/HP,尿蛋白++。住院38天,患儿在蹲下玩耍时跌倒,大汗淋漓,面色发绀,四肢厥冷,脉博细速,随即皮肤出现花斑,神志不清,双侧瞳孔不等大,经气管插管、加压呼吸、肾上腺素等抢救无效于病发2小时后死亡。病理解剖示为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双侧肾静脉血栓形成伴机化,左右肺动脉干栓塞,肺瘀血水肿伴多数小灶性梗死后疤痕形成。
2、观察与护理
2.1观察患肢皮肤温度和颜色变化
皮肤温度反映血运情况,肢体血栓形成后,由于组织缺血缺氧,皮肤温度逐渐由暖变冷,肤色呈现苍白,进一步出现厥冷,尤以肢端为著,皮肤间会出现青紫花斑,此时应采取保暖措施,但不宜用冷,热敷方法,有烧灼性疼痛,使之与栓塞症状混淆。
2.2卧床休息
下肢动脉血栓形成患者需卧床休息2至3周,急生期为了预防栓子脱落,应绝对卧床休息,限制下床活动,并将患肢抬高30度有利于下肢静脉回流,减轻静脉内压力,缓解疼痛。
2.3监测患肢疼痛的动态改变
要注意观察患者小腿的疼痛情况,认真记录疼痛的部位,程度、游走方向,可触摸肢体相关动脉的搏动。指压毛细血管的充盈度,如按压部位的肤色能在15秒钟内转红,说明该部位侧枝循环已有改善。
2.4溶栓用药护理
静脉滴注尿激酶时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从患肢静脉远端穿刺,二是速度快,尽量在1h内滴完,三是止血带应扎在距穿刺处10cm部位,松紧及不影响静脉摘注为宜,液体输完后再将止血带取下,目的是阻断患肢静脉血流,从而提高药物的疗效,四是药量要足7-10天为1个疗程,用药前了解患者有无出血时疾病,用药后观察有无出血倾向。
2.5调整饮食控制高脂血症
高脂血症是造成血液粘滞度升高的主要原因,膳食中应控制摄入胆固醇的量。肾功能正常时可给予低脂优质低蛋白饮食由于应用激素后有增加食欲的现象,故应当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平时可多食用一些绿叶蔬菜如:西红柿、萝卜及新鲜水果。
3、心理护理
下肢动脉血栓引起下肢膨胀、疼痛、活动障碍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影响生活和工作,再加上病程长,治疗时间长,并在患肢扎止血带输液,给病人带来恐惧不安,因此护理人员要同情,关心病人,指导病人看书、听音乐、分散注意力,减轻疼痛感,在治疗过程中要耐心讲解本病的发展过程,治疗过程和护理要点,解除患者疑虑,积极配合治疗。
4、讨论
4.1肾病综合征病人血液呈高凝状态
极易形成血栓、栓塞且并发栓塞时缺乏特异性先兆症状,很容易造成漏诊、误诊,因此护士在为病人进行常规护理时应提高警惕,如在采血时发现血液粘稠,易凝或静脉注射时发现回流差等现象均提示病人提示高凝状态,若病人出现口渴、烦燥、并自诉肢体突发疼痛,均提示血栓形成的可能,应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必要的化验检查。
4.2肾病综合征病人接受激素治疗以后
应用激素是NS最重要的治疗方法,但它可促进高凝状态的加剧。在临床用药过程中要注意高凝状态的微小变化,随时检测出凝血水平如PT、KPTT以控制临床抗凝药物的使用。任何原因引起体内水分的丢失或体液不足均可造成血液粘稠度增高,容易引起血栓,因此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准确记录24h的出入量,预防发生动静脉血栓。
参考文献
[1]冯慧云.实用护理杂志小几肾病综合征并发血栓的预防及处理.
[2]叶住高,陆再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