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江红[1]2004年在《基于混合Petri网的混杂系统建模及工业应用研究》文中认为混杂系统由连续变量动态系统与离散事件动态系统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组成。在化工、制造、冶金等领域存在着大量的混杂过程。混合Petri网是混杂系统的主要建模方法之一,论文讨论了基于混合Petri网的工业混杂系统的建模和仿真分析方法,以某化工溶剂回收系统为对象,详细研究了具体的建模和仿真过程。论文首先讨论了现存的基于混合Petri网的混杂系统建模方法,比较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性,并研究了一类混合Petri网在Matlab环境下的仿真方法;其次,在普通混合Petri网基础上借鉴受控Petri网、微分Petri网的建模优势,给出一种新型混合Petri网—混合状态Petri网模型,采用动态系统的状态量统一离散库所和连续库所,将混杂系统的仿真和分析统一于同一模型框架下,给出了基于该模型框架的仿真算法,以一个切换系统为例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最后,对某化工溶剂回收系统进行了建模及仿真,通过分析仿真结果得出控制决策。研究表明,这种混合Petri网的建模方法给混杂系统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使在统一Petri网模型下进行混杂系统的建模、分析和验证成为可能。在化工流程生产中具有普遍性,具有广泛的发展前景。
孙宇博[2]2012年在《基于混合Petri网的矿井生产主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文中研究指明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地位决定了煤炭工业的发展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我国煤炭企业的物流成本高,效率低,安全可靠性差。而煤炭生产物流是煤炭企业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矿井生产的大动脉,煤炭生产物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煤炭成本、产量以及生产效率。其中主物流是从井下采煤工作面至地面的整个过程的煤流,其物流量大,安全要求高,是煤炭生产物流的核心和关键,并且具有相对独立的运输和贮存系统,在矿井生产物流管理活动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因此,应用现代物流管理理论与计算机模拟技术,研究矿井生产主物流系统的动态行为,辨识系统中的瓶颈环节,规划或优化矿井生产主物流系统,对降低矿井生产成本、提高矿井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率、保障矿井安全生产,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有着极其重要的实际意义。根据矿井生产系统分析,界定了矿井生产物流系统的内涵,将矿井生产物流系统分为主物流系统和辅助物流系统,提出了矿井生产主物流是将井下开采出的煤炭从工作面经采区、大巷等运至地面煤仓的过程,主物流系统由工作面生产系统、采区运输系统、大巷运输系统及主井运输系统和井下煤仓等构成。根据煤矿生产工作方式和环境条件得出了矿井生产主物流系统是一个混杂的物流系统,其混杂性主要表现在:物流设施设备的多样性与混杂性、物流过程混杂性、物流系统环节结构的混杂性、物流系统空间的混杂性、物流作业的混杂性。根据分层递阶建模思想和矿井生产主物流系统网络构成,按照混杂递阶型结构把矿井生产主物流系统分为整体结构层、功能层、过程层和设备层。根据矿井生产主物流系统连续动态行为和离散动态行为方式及系统作业流程,提出了矿井生产主物流系统层次结构模型及其混合Petri网表示方法。根据矿井生产主物流系统的组成及结构关系,将矿井生产主物流系统划分为工作面生产系统、井下煤仓贮运系统、间断性运输系统和连续性运输系统四大功能模块,并由此构建了矿井生产主物流系统流程全结构HPN模型。矿井生产主物流流程全结构HPN模型由工作面生产过程HPN模型、连续运输系统HPN模型、采区轨道运输系统HPN模型、箕斗提升系统HPN模型和井下煤仓贮运系统的HPN模型构成。工作面生产过程HPN模型包括无故障状态综采面主物流HPN模型和综采面随机状态HPN模型;连续运输系统HPN模型包括单台输送机输送煤流的HPN模型、多机串联的连续运输系统HPN模型、多支汇流的连续运输系统HPN模型;采区轨道运输系统HPN模型包括单采区轨道运输系统HPN模型、基于多采区轨道资源竞争关系与派车原则的多采区服务的矿车轨道运输系统模型;井下煤仓贮运系统的HPN模型包括“连续运输+煤仓+连续运输”、“连续运输+煤仓+间断运输”、“间断运输+煤仓+连续运输”、“间断运输+煤仓+间断运输”四种煤仓贮运系统的混合Petri网模型。提出了矿井生产主物流系统环节内部结构和系统环节间安全高效运行机制。根据无故障状态综采面生产过程HPN模型得出单位时间内产生的煤流q(t)是一个连续与间断交替分布、兼有离散一连续的变化;根据综采面随机工作状态HPN模型得出了生产系统状态转变过程及系统有效度、稳态故障率;根据单台输送机运输系统HPN模型得出了单台运输系统的有效度及运输能力,根据多机串联运输系统HPN模型得出了串联运输系统的日产能力Q=g低Ast,根据多支汇流的连续运输系统HPN模型,得出了煤流关系第i段的进煤量等于两支流的煤流量之和,即qi(t+1)=gi-1(t)+q(t);根据单采区轨道运输系统HPN模型、多采区服务的轨道运输系统HPN模型和箕斗提升系统HPN模型,得出了矿车调度与箕斗提升过程中系统变量的使能激发规则;根据井下煤仓贮运系统HPN模型,得出了煤仓与仓前、仓后运输系统的关联关系及煤仓煤量动态变化过程。结合平煤十矿矿井生产主物流系统实例进行了HPN模型仿真应用,辨识了其瓶颈环节为戊组东翼采区大巷运输系统、戊组煤主井井底煤仓缓冲运输系统、己组煤大斜井胶带运输系统。针对瓶颈环节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对改善系统效果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井下大巷运输系统环节简化,井下主物流系统运输能力由270万t/a提升到310万t/a,系统环节匹配更加合理,煤仓空仓率和满仓率进一步降低,胶带利用率进一步均衡,主井提运效率得到提升。通过矿井生产主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研究,模拟矿井生产主物流的动态行为过程与安全高效运行机制,找出矿井生产主物流系统中的瓶颈环节,优化矿井生产主物流系统,提高矿井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率,降低矿井生产物流成本、保障矿井安全生产,为煤矿生产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吴玉波[3]2007年在《基于微分Petri网的混杂系统建模与仿真》文中指出混杂动态系统(Hybrid Dynamic Systems-HDS)是研究由连续型子系统和离散型子系统相互作用而构成的一类动态系统。近些年来,混杂系统的研究引起了计算机科学领域和控制领域学者的广泛兴趣,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如何描述混杂系统的动态行为,并对模型进行仿真验证是混杂系统研究的热点。Petri网具有异步、并发、资源共享等优点,它不仅能够反映系统的静态性能,而且能够反映系统的动态性能。Petri网作为系统建模与分析的工具,已经在众多领域得到应用。Matlab是Mathworks公司推出的优秀软件,是对混杂系统进行建模分析的重要工具。Matlab是一种直观、高效的计算机语言,同时又是一个科学计算平台。它为数据分析和数据可视化、算法和应用程序开发提供了最核心的数学和高级图形工具。本文首先对混杂系统进行了介绍,简要介绍了混杂系统建模的几种主要的方法和特点以及对混杂系统进行建模分析的软件工具。介绍了混合Petri网、时延Petri网、微分Petri网,并对P/T系统、混合Petri网、时延Petri网、微分Petri网在Matlab中的仿真进行了研究。引用了协同约束弧概念,它是将单个库所对变迁的简单逻辑约束关系扩展到多个库所对变迁复杂的协同约束,并将它引入微分Petri网,用以对具有状态反馈控制的混杂系统建模。本文在介绍Stateflow的基础上,讨论了如何将Stateflow和Simulink结合起来对这种带有协同约束弧的微分Petri网进行建模和仿真,仿真结果说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杨曌[4]2015年在《基于过程混合Petri网的露天矿生产系统建模和优化方法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矿山生产过程的机械化和大型化,露天矿生产系统成为一个包括离散过程和连续过程、定性和定量问题混合的复杂系统。本论文在分析总结了混合系统研究的主要方法的基础上,对混合Petri网提出改进,创新性的提出了符合矿山生产实际的过程混合Petri网。过程混合Petri网具有基础混合Petri网的基本性质,同时将过程控制库所加入基础混合Petri网,并且引入了控制流关系和抑制流关系对变迁的激发进行优化控制。同时结合常用的求解非线性模型的混沌搜索算法和遗传算法的优点,提出了基于混沌搜索机制的遗传算法。论文对露天矿的主要工艺进行了结构分解,提出了露天矿生产系统的层次递阶模型。结合过程混合Petri网和数学模型提出静态系统的仿真优化算法,给出了静态建模的方法和步骤;结合过程混合Petri网和经验规则时间逻辑树、事件逻辑模型而提出动态系统的仿真优化方法。论文的研究成果通过在黑岱沟露天矿轮斗铲连续工艺系统和Prominent Hill露天矿电铲卡车间断工艺系统的成功应用,证明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对露天矿生产系统的建模和优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围绕露天矿生产系统的建模和优化,本论文的主要工作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基础Petri网和相关扩展的Petri网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分析了各自的特点和优势,根据露天矿山生产系统的特点,对混合Petri网进行了改进,在其基础上进行了扩展,提出了基于过程的混合Petri网。改进后的过程混合Petri网即能准确描述露天矿生产系统,又能对生产系统过程进行有效控制,满足矿山生产系统的动态建模和调度需求。改进的混合Petri网是一种图形建模工具,既能直观的分析系统组成机理和相关关系,又可以利用系统可达树和状态转移矩阵对系统的状态进行分析。基于过程的混合Petri网是矿山生产系统静态建模和动态模型的基础,系统模型可以利用GPSS仿真语言进行进一步的计算机仿真优化。(2)按照叁阶段的思路对露天矿生产系统进行了层次分解,将露天矿生产系统分成系统逻辑层、基本结构层、主要设备层构建了露天矿生产工艺系统的分解模型。根据分解模型,以生产系统的主要设备为中心,结合生产系统的具体组成机理和设备的作业性质将矿山生产系统分成了采装生产子系统、生产运输子系统和储运子系统叁个部分,构建了露天矿生产工艺系统的层次递阶模型,并对主要设备建立了通用的过程混合Petri网模型,为模型的求解和模型扩展提供了手段和方法。(3)静态建模围绕生产系统当前的配置情况和运行情况进行研究,以实现生产能力最大化和生产成本最优为研究目标,协调和均衡生产,使得各生产环节的配合最优化。根据这一特点,从生产设备能力、储运设备能力、生产工艺环节、生产计划产量四个方面分析了露天矿生产工艺模型的约束条件,对系统约束条件及目标函数进行了合理设定。将采装生产过程、运输和储运过程的实际过程混合petri网模型连接起来,构建了生产系统的基于过程混合petri网的完整静态模型。(4)针对非线性的过程混合petri网矿山生产系统模型,将非线性模型求解的常用方法遗传算法和混沌搜索算法的优点相结合,提出了基于混沌搜索机制的遗传算法。该算法主要利用混沌算法的局部搜索能力,引导局部最优解不断进化,进而得到最优解。这种算法克服了目标函数非线性的特点,可以并行处理得到多个可能的优化解,另外算法克服了遗传算法的全局寻优速度问题。通过对典型函数的寻优求解过程可以看出,这种算法对模型的求解和优化是有效的。(5)利用过程混合petri网静态建模的方法对黑岱沟露天矿轮斗连续生产系统进行了建模和分析。对当前轮斗连续系统各工艺环节的设备故障情况和生产能力进行了详细的统计分析,并由此建立了轮斗铲过程混合petri网模型,进而求解了当前轮斗系统在未来五年的生产能力和生产情况,通过计算得到当前轮斗系统的生产成本较高,设备能力偏低,不能满足生产计划的需要。(6)对于露天矿生产系统而言,生产系统的突发状况是时常存在的,系统的组成不会像静态模型那样稳定,生产系统状态随着系统实时调度而更新,针对露天矿生产系统的这一特点,提出了基于过程混合petri网的露天矿生产系统动态优化方法,对生产系统动态优化的结构进行了设计,将数学模型、仿真模型和经验规则相结合,给出了用于生产系统动态分析和优化的事件逻辑树和事件逻辑模型。(7)利用过程混合petri网动态建模和优化的方法对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地区prominenthill露天矿的电铲卡车生产系统进行了建模和优化分析。通过加入系统动态调度经验规则,对系统的卡车配置进行了分析,得到了系统当前生产条件下的最佳卡车配置数;对当前系统增加自动卡车调度系统进行了模拟运行和计算,结果显示电铲队列大幅下降约50%,但是系统生产能力仅提高5%,表明当前影响系统能力的主要因素不是卡车的调度问题;为了提高第叁阶段上覆土岩的剥离能力,对增加一台剥离电铲的情况进行了系统仿真,同时将调度系统和第四台电铲共同引入系统的情况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可优先考虑增加一台剥离电铲。经过从理论分析到实践应用,论文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1)结合露天矿生产系统的实际情况,分析了混合petri网在矿山生产系统建模中的局限,并对其进行了改进,增加了对过程的控制库所,提出了满足露天矿山生产实际过程建模需要的混合petri网的改进方法,即过程混合petri网。并且给出了过程混合petri网的定义、激发规则、动态性质、主要特点等相关内容。(2)对露天矿主要工艺系统进行了结构分解,将露天矿生产系统分成了叁个基本模块:采装生产子系统、运输子系统和储运子系统,提出了露天矿生产系统分层结构建模的层次递阶模型以及主要设备的过程混合Petri网表示方法。(3)针对非线性的过程混合Petri网矿山生产系统模型,将非线性模型求解的常用方法遗传算法和混沌搜索算法的优点相结合,提出了基于混沌搜索机制的遗传算法,给出了该算法的优化流程。(4)分析了露天矿生产系统建模分析的特点,将过程混合Petri网和数学模型相结合,提出了静态系统仿真优化方法;将过程混合Petri网和经验规则事件逻辑树及事件逻辑模型相结合,提出了动态系统仿真优化方法。
梁贤贞[5]2006年在《混合Petri网的工业过程建模与分析》文中认为混合Petri网(HPN)是一种图形化建模工具,使得所建模型更加直观容易理解,并且有严谨的数学分析理论,所以目前混合Petri网已成为混杂系统建模的有力工具,关于HPN仿真建模的研究已经成为控制界的研究热点。 本文首先深入研究了混合Petri网的各种性质,及变迁规则,详细介绍了HPN的分析方法,可行IFS向量及相图分析,并对一实际系统——间歇反应器建立了HPN模型,用相图分析法对所建模型进行了分析。 在以往研究工作的基础上,给出了一种扩展类型的混合Petri网混合状态Petri网(HSPN),介绍了HSPN的定义,结构特性,变迁演变规则,性质及对混杂系统的描述方法。然后对间歇反应器建立了HSPN模型,并比较了HSPN模型与HPN模型各自特点。 在实现了利用Matlab对基本Petri网仿真之后,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Matlab的Stateflow软件包实现对混合Petri网的混合变迁规则的仿真,并以二阶水槽为例进行仿真,得到仿真曲线,对网的性质进行了分析。之后给出了利用HPN性质对控制方案可行性进行研究的实例。 对一个特定的精馏塔建立了HSPN模型,用Matlab进行了仿真,研究了不同控制方案对产品精度的影响,从而为实现生产优化提供了有力工
岳耀宾[6]2006年在《基于混杂理论的电力系统建模研究与仿真》文中提出电力系统是分布区域极广,分散性较大的复杂系统。除了表现出高维数、强非线性和多时速特征之外,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发电过程的动态连续性,输配电系统的代数逻辑约束,以及包含或受离散事件驱动的调度控制过程多目标优化的需求。本文分析了电力系统的混杂特性,结合混杂系统理论知识,对电力系统的动态演变过程建立基于混杂性质的混杂Petri网模型,并利用Matlab/Simulink仿真技术对所建混杂模型进行仿真,通过电力系统微机保护装置模型实例,提出了推理混杂petri网的建模理论。 本文首先回顾了国内外混杂系统理论的研究成果,探讨了混杂理论在电力系统建模研究领域所具有的特殊优势,指出电力系统无论是在稳态运行状态,还是在紧急运行状态以及崩溃状态,其动态行为都呈现为既有基于时间演变的连续动态特性又有基于事件驱动的离散动态行为。通过电力系统的混杂PN的建模分析与仿真的结果,认为利用混杂PN对混杂电力系统建模是非常有效的工具之一。 其次,详细地介绍了Petri网的基本知识,包括PN的基本概念、网的性质和分析方法以及混杂PN的相关知识。根据网的不同功能对扩展PN也有基本的定义和应用,并根据各类网不同的建模能力给出了电力系统中常用的PN模型。 本文还对用于电力系统混杂PN模型的仿真技术—Matlab/Stateflow语言进行了阐述。Stateflow生成的监控逻辑直接嵌入到Simulink模型下,从而实现两者的无缝连接,非常有效地对混杂PN进行仿真与分析,也是本论文的尝试工作。 最后,以电网微机保护系统建模为例,利用本文提出的RHPN建模方法和抽象技术详细地研究了其建模过程,并首次运用Stateflow对保护HPN模型进行仿真,与传统的保护装置模型分析结果比较,验证了保护HPN软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所建立保护微机保护系统的HPN软模型能够非常准确地描述保护系统的内部动态行为。
孙一新[7]2008年在《精馏装置开车过程控制任务Petri网建模及分析》文中提出本文以某化工溶剂回收精馏装置的开车过程为背景,分析了化工开车过程这个混杂系统的行为特性和建模方法,在此基础上,基于控制任务对开车过程进行划分,使用赋时Petri网对开车过程控制任务建模,并进行了仿真分析。论文首先对开车过程的混杂特性进行了讨论,同时介绍了开车过程的操作与控制方法,为后续的研究工作提供了理论基础。然后根据其相应的特点,将开车过程控制任务划分为多个的子任务,再应用赋时Petri网对开车过程进行了建模和仿真工作,实验表明,在Petri网中加入时延能够较好地描述化工开车过程的实际情况。论文针对该溶剂的回收过程开车过程进行了详细的任务划分,设计出相应的Petri网模型,应用仿真软件对所建立模型进行仿真,证明了建模方法的可行性。在该过程的实际应用项目中,运用该建模方法为开车过程设计了相应模型,并且,基于这个模型开发了开车过程的指导系统。
赵剑[8]2008年在《基于模型诊断及其在动态系统中的应用》文中认为基于模型的诊断是为了克服传统故障诊断方法的缺点而兴起的一项新型的智能推理技术,是人工智能领域中一个十分活跃的研究分支,目前,静态模型诊断的发展已经非常成熟,模型诊断的研究热点开始转向动态系统,各国学者也在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来进行动态模型诊断,它是一个开放问题。另外,有些时候虽然可以得到诊断,但是却错过了及时纠正的时机,所以诊断的实时性也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因此本文研究的重点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动态系统之一的混杂系统的实时故障诊断问题。本文工作主要是围绕MBD的基础理论和混杂系统故障诊断而展开的,提出基于故障行为模型诊断方法;实现了基于模型诊断过程中对混杂系统的模型建立过程;研究基于突变、缓变两种故障行为的模型诊断工作;以及故障行为模型诊断方法的系统实现等,最后对混杂系统的模型诊断技术的发展做了展望。
张悦[9]2008年在《混杂系统建模与控制方法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工业控制对象的规模日益复杂以及对控制精度的要求日益提高,工业控制过程中的连续过程动态系统(CVDS)和离散事件动态系统(DEDS)的耦合关系越来越明显,着眼于连续和离散过程之间的耦合作用及其所表现出来的特殊动力学特性,混杂系统(Hybrid System)理论的研究引起了国际控制界的广泛关注。所谓混杂系统,是指系统内存在相互作用的连续时间动态子系统和离散事件动态子系统,其中离散部分在控制中常以调度程序或监控管理者的形式出现,譬如ON/OFF切换开关、阀门、传动装置、限幅器或者选择器,而连续部分则随着时间的发展不断演化,二者相互作用,使系统的运动轨迹在整体上呈现出离散位置的迁移,局部上呈现连续状态的渐进演化。混杂系统狭义上是指一个既包含离散变量,又包含连续变量的系统;广义上是指一个包括相互作用的连续过程和离散过程的系统。本文围绕混杂系统的建模和控制器优化设计展开研究,从混杂系统本身的特点出发,以混杂系统分类模型的建立和相应模型控制方法的实现为研究目标,综合运用自动机、Petri网、并行投影结构(Projection Construct)等离散事件系统分析方法以及广义预测控制算法(GPC)、多模型控制、模糊监督等连续时间系统分析方法,从系统模型的建立、控制器的优化设计和简化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和分析,在混杂系统的离散建模方面、混合逻辑动态(MLD)模型的控制、切换模型混杂系统控制、混杂系统控制方法的推广方面提出了一些新的思路和方法。1.针对一类从整体上更能体现出离散事件系统特点的混杂系统,以混杂系统自动机建模理论为基础,结合一种特殊的并行投影结构,提出了针对这类混杂系统的推广自动机模型。该模型着眼于连续状态空间的划分。并行投影结构有效的处理了离散事件动态子系统和连续变量动态子系统之间的接口问题。该方法获得的混杂系统模型用图形的方式表示,简单直观,容易理解。并借助于Matlab环境中的Stateflow,给出了该类模型的仿真方法。2.针对混合逻辑动态模型的特点,将经典广义预测控制算法的被控对象进行了扩展,引入了代表离散事件行为的开关量,用混合整数二次规划算法对该控制方法进行求解,并且在此基础上,对于带约束条件的混杂系统的控制问题也进行了研究。3.根据混杂系统的切换系统模型,提出了应用多模型控制的方法实现混杂系统控制的思想,借助于基于隶属度加权的模糊监督控制思想,设计了适用于混杂系统的监督控制器,在该监督器的作用下,实现了控制系统中局部控制器之间的切换,并且使扰动达到最小,之后采用Lyapunov稳定性定理及推论,求解矩阵不等式组,对其全局稳定性提出了判定方法。4.将前面提到的MLD模型和GPC相结合的控制方法,应用到多模型系统的控制当中,将多模型控制系统等效为混杂系统的切换模型,根据工况点引入相应的逻辑量,用带有线性不等式约束的统一表达式代替多模型系统中的典型工况点模型。这样做的最大好处是降低了模型切换时的扰动,减少了控制器的数量。通过对典型多模型对象的仿真验证了该方法控制效果很好。5.结合风力发电系统中风力机的特点,针对其混杂特性,将前面提到的控制方法应用到风力机的全工况控制当中。
赵立雄[10]2001年在《Petri网在混杂系统建模与控制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混杂过程是既有连续动态变量,又有离散逻辑变量的复杂动态变化系统,混杂现象普遍存在于流程生产工业中,目前对其进行的研究刚刚起步。本文以某化工溶剂回收过程为背景,分析了混杂系统的行为特性和建模方法,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基于Petri网的混杂系统建模与控制方法。 论文首先对赋时Petri网进行了研究,Petri网中加入时延的概念符合化工流程生产的实际情况,论文定义的赋时Petri网时延是与库所相联系的。赋时Petri网建模中引入了动态规划的优化思想,结合启发式调度规则,针对溶剂回收过程开车过程进行了详细的优化建模,并编制了计算机仿真程序,仿真结果给出了最优的开车控制序列,证明了本建模方法的可行性。 论文在对混合Petri网的深入研究基础上,根据流程的复杂物理变化,采用ANN算法对混合Petri网的连续部分仿真,提出了混杂系统的混合ANN-Petri网建模方法;并且针对溶剂回收系统的原料蒸发过程建立了混合ANN-Petri网的控制模型,采用可达性等方法对模型进行了分析,最后给出了满意的仿真结果。 论文的工作表明,Petri网建模与控制方法开辟了混杂系统研究的一个新的领域,这种建模方法在化工流程生产具有普遍性,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 基于混合Petri网的混杂系统建模及工业应用研究[D]. 陈江红. 北京化工大学. 2004
[2]. 基于混合Petri网的矿井生产主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D]. 孙宇博. 西南交通大学. 2012
[3]. 基于微分Petri网的混杂系统建模与仿真[D]. 吴玉波. 江苏大学. 2007
[4]. 基于过程混合Petri网的露天矿生产系统建模和优化方法研究[D]. 杨曌.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5
[5]. 混合Petri网的工业过程建模与分析[D]. 梁贤贞. 北京化工大学. 2006
[6]. 基于混杂理论的电力系统建模研究与仿真[D]. 岳耀宾. 山东科技大学. 2006
[7]. 精馏装置开车过程控制任务Petri网建模及分析[D]. 孙一新. 北京化工大学. 2008
[8]. 基于模型诊断及其在动态系统中的应用[D]. 赵剑. 吉林大学. 2008
[9]. 混杂系统建模与控制方法研究[D]. 张悦. 华北电力大学(河北). 2008
[10]. Petri网在混杂系统建模与控制中的应用[D]. 赵立雄. 北京化工大学. 2001
标签:自动化技术论文; 系统仿真论文; 逻辑模型论文; 建模软件论文; 混合结构论文; 逻辑结构论文; 动态模型论文; 关系逻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