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性聚合物配体论文_管国秀

导读:本文包含了手性聚合物配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聚合物,手性,荧光,多孔,多相,结构,磁性。

手性聚合物配体论文文献综述

管国秀[1](2018)在《以不同手性氨基酸衍生物为配体构筑的同手性配位聚合物》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同手性配位聚合物在手性分离、对应性选择、不对称催化等方面应用广泛,其作为一种新型的功能性材料成功获得了配位化学领域科研工作者们相当大的研究兴趣。以廉价易得的天然氨基酸作为手性原料,与具有强配位能力以及灵活配位方式的羧酸类有机配体结合是制备同手性配位聚合物最直接有效的策略。本文将L-丙氨酸以及L-脯氨酸分别连接到4,4'-氯甲酰基氧醚和4,4'-联苯二甲酰氯上,通过酰胺缩合的方式合成了3种刚柔性不同的手性配体。通过这3种配体与金属离子在不同条件下的自组装,并借助于直链型和V型的吡啶类辅助配体,合成了9种结构新颖、维度各异的手性配位聚合物。本论文对合成的手性配合物进行了单晶X-射线衍射结构分析以及相应的红外、热重、粉末X-射线衍射以及圆二色光谱表征工作,并对部分手性配合物做了磁性和荧光性能的测试。本论文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叁个内容:1.氧醚基手性丙氨酸衍生物配体及吡啶类桥联配体构筑的一维和叁维的手性配位聚合物选择氧醚基手性丙氨酸配体(H_2DPOALa),分别在加和不加bpea的情况下分别与过渡金属离子Cu(II)、Mn(II)、Co(II)和Cd(II)在水(溶剂)热的前提下合成了4个手性配位聚合物:[Cu_2(DPOALa)_2(bpea)_2 H_2O]·7H_2O(1),[M(DPOALa)H_2O]·H_2O(M=Mn,2;Co,3;Cd,4)。其中,H_2DPOALa=4,4'-甲酰胺基氧醚丙氨酸,bpea=1,2-二(4-吡啶基)乙烷。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得知,配位聚合物1为单斜晶系,P2_1空间群,由桥联配体支撑主链,手性配体环绕两边的简单一维链。配位聚合物2-4是同构型的,同属正交晶系,P2_12_12_1手性空间群,手性配体桥联金属离子形成了扭曲的左手螺旋链,这些螺旋链通过互相交错连接构筑成最终的叁维框架。本文对配合物2和3做了磁性的测试,结果表明配合物2中,链内金属Mn(II)离子之间存在着典型的反铁磁相互作用;而配合物3中链内金属Co(II)离子之间则存在着铁磁相互作用。对配合物4做了荧光光谱的测试,实验测得配合物4在413 nm处有较强的荧光发射光谱。2.氧醚基手性脯氨酸衍生物配体及吡啶类桥联配体构筑的二维手性配位聚合物本章选择氧醚基手性脯氨酸配体(H_2DPOPRo),在加入bpee的情况下分别与过渡金属离子Cd(II)和Cu(II)进行水(溶剂)热反应,合成了2个手性配位聚合物:[Cd_(2.5)(HDPOPRo)_3(DPOPRo)(bpee)_(2.5)]·13H_2O(5),[Cu_2(DPOPRo)_2(bpee)_2]·14H_2O(6)。其中,H_2DPOPRo=4,4'-甲酰胺基氧醚脯氨酸,bpee=1,2-二(4-吡啶基)乙烯。配合物5和6展示了更为有趣的空间结构。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得知,配合物5为单斜晶系,C2空间群。结构中存在着一个有趣的“类螃蟹”结构单元,通过双核金属离子Cd(II)以及bpee将其连接构成了一个结构迷人的二维层。配合物6属于单斜晶系,P2_1空间群,手性配体DPOPRo通过连接金属离子构成了左手螺旋链,再与桥联的bpee配体整合构筑了最终的层状结构。本文对配合物5做了荧光光谱的测试,实验测得配合物5在414 nm处存在较强的荧光发射光谱。3.联苯基手性脯氨酸衍生物配体及吡啶类桥联配体构筑的叁维手性配位聚合物选择联苯基手性脯氨酸配体(H_2BPPRo),在加入V-4和bpea桥联配体的情况下分别与过渡金属离子Cd(II)、Zn(II)和Cu(II)在水热和溶剂热的条件下合成了3个手性配位聚合物:[M(BPPRo)(V-4)H_2O]·3H_2O(M=Cd,7;Zn,8),[Cu(BPPRo)(bpea)H_2O]·7H_2O(9)。其中,H_2BPPRo=4,4'-甲酰胺基联苯脯氨酸,V-4=间苯二(4-吡啶基)甲酰胺。利用手性H_2BPPRo配体构筑的配合物7-9,展示了新颖的多孔叁维结构。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得知,配合物7和8除了配位模式的细微差别,整体构型相同,同属于正交晶系,P2_12_12_1空间群。配体和辅助配体桥接金属离子分别形成了不同结构的左手螺旋链,这些左手螺旋链通过分享金属离子获得了具有金刚石拓扑网络的3D结构,拓扑符号为{6~6}。配合物9为单斜晶系,C2空间群,手性配体通过与金属Cu(II)离子配位形成了右手螺旋链,线型的辅助配体与金属离子连接构成了直链,二者以金属离子为连接点,巧妙地构筑了金刚石拓扑网络的3D结构,拓扑符号为{6~6},孔隙率为25.89%。本文对配合物7和8做了荧光光谱的测试,实验测得配合物7和8分别在426 nm和437 nm处表现出较强的荧光发射光谱。(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8-05-01)

高依云[2](2017)在《不同构型的手性丙氨酸衍生物配体构筑的同手性配位聚合物》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同手性配位聚合物在不对称催化、对应性分离、手性识别、磁性、非线性光学等多个方面表现出了巨大的潜在应用价值,受到了科研工作者们的普遍重视。廉价,无毒且易得的天然手性氨基酸已经广泛用于构建同手性配位聚合物。此外,羧酸类有机配体具有比较强的配位能力和灵活的配位方式,十分有利于构建拥有迷人结构的配位聚合物。本论文中设计并分别合成了具有V型和线型构型的半刚性结构的手性丙氨酸衍生物配体,与过渡金属离子在不同条件下进行配位,同时引入联吡啶类中性桥连辅助配体调控结构,得到了 8个结构各异的配位聚合物。对上述的所有配位聚合物进行了单晶X-射线衍射结构分析及相应的红外和PXRD的表征,并对其中部分配位聚合物进行了荧光、热稳定性、气体吸附和光催化性能的表征。本论文的研究工作主要包含以下叁个内容:1.V型手性丙氨酸衍生物配体构筑的过渡金属配位聚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性质研究选用V型手性丙氨酸衍生物配体,与过渡金属离子Zn(Ⅱ)和Cd(Ⅱ)利用水热和溶剂热的方法合成了 2个配位聚合物,分别为:[Zn(L1)]·3H2O(1),[Cd(L1)](2)。其中,H2 = 2,6-吡啶酰胺-二-(丙氨酸)。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配位聚合物1属于单斜晶系,Pi空间群,为具有两种交替的14元环的1D“loop”链结构。CD光谱证明了配位聚合物1的单一手性。配位聚合物2属于叁方晶系,P3121手性空间群,为具有石英拓扑的3D结构。对配位聚合物1和2进行了荧光光谱测试和光催化实验,结果表明配位聚合物2可作为潜在的发光材料,在紫外光照下配位聚合物1和2对亚甲基蓝(MB)和甲基橙(MO)的降解有一定的催化效果。2.联吡啶类中性桥连辅助配体和V型手性丙氨酸衍生物配体构筑的过渡金属配位聚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性质研究选择V型手性氨基酸衍生物配体作为主要配体,并引入了联吡啶类中性桥连配体作为辅助配体进行结构的调控,与过渡金属离子通过水热、室温挥发等方法,合成了叁种具有孔道结构的叁维配位聚合物,分别为:[Co(L1)(bipy)(H20)2]·3H2O(3),[Cu(L1)(bipy)(H20)2]·3H2O(4)和[Cu(L1)(bpea)]·7H2O(5)。其中,bipy = 4,4'-联吡啶,bpea= 1,2-二(4-吡啶基)乙烯。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配位聚合物3和4具有相同的结构,属于四方晶系,P4322手性空间群,为具有沿c轴方向的右手螺旋链的3D两重穿插结构,在(110)方向可观察到明显的孔隙,孔隙率为29.5%。配位聚合物5属于四方晶系,P41手性空间群,为具有沿c轴方向的1D开放孔道的3D结构,孔隙率为31.7%。对配位聚合物3和5进行了 CO2气体吸附性质的研究,结果表明配位聚合物5的CO2吸附能力较好。对叁种配位聚合物进行了光催化实验,并根据其结果讨论了配位聚合物结构和金属离子对染料降解效率的影响。3.线型手性丙氨酸衍生物配体构筑的过渡金属配位聚合物的合成和表征选择线型手性氨基酸衍生物配体作为主要配体,并引入联吡啶类中性桥连配体作为辅助配体进行结构调控,与过渡金属离子通过溶剂热的方法,合成了叁种配位聚合物,分别为:[Cd(L2)](6),[Co(L2)(bpea)(H20)2]·2H20(7)和[Ni(L2)(bpea)(H20)2]·2H2O(8)。其中,H2L2=4,4'-联苯酰胺-二-(丙氨酸),bpea=1,2-二(4-吡啶基)乙烯。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配位聚合物6属于单斜晶系,C2手性空间群,为沿a方向以ABAB形式堆积的2D层状结构。配位聚合物7和8具有相同的结构,属于正交晶系,P212121手性空间群,为1D右手螺旋链结构。(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7-05-01)

梁璐璐[3](2017)在《基于不同手性取代基的对苯二羧酸配体构筑的同手性配位聚合物》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同手性配位聚合物在手性识别、异构体分离、不对称相催化、荧光传感、磁性等方面具显示出独特的应用价值,成功吸引了广大科研人员的注意力。本文将柔性的L-丙氨酸和L-脯氨酸分别连接到刚性的对苯二甲酰基上,以单取代或者双取代的形式合成了 3种半刚性的手性二羧酸配体。通过这些手性配体与过渡金属在一定条件下进行自组装,同时借助直线形或V形含吡啶环的辅助配体,合成出6个新颖的二维、叁维配位聚合物。在经过单晶结构解析以及红外测试、粉末XRD测试确定晶体纯度之后,研究了其中一些配合物在荧光、光催化、染料吸附、客体分子吸脱附等方面的性质。本文具体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叁部分:1.双取代手性氨基二酸与镉离子构筑的配位聚合物:(1)通过酰胺缩合反应得到双取代手性氨基二酸(对苯二甲酰基-二(L-丙氨酸)),H2L1)。红外和核磁测试表明目标产物纯净。(2)以该手性二酸为主配体,线形吡啶类桥连配体作为辅助配体,与Cd(Ⅱ)离子在溶剂热条件下得到了 2个结构新颖的配合物,它们分别是:[Cd(L1)(bpea)(H2O)]·3H2O·3DMF(1),[Cd(L1)](2)。其中,bpea=1,2-二(4-吡啶基)乙烷,DMF = N,N-二甲基甲酰胺。配合物1是叁维结构,其中存在着由羧基氧原子连接金属形成的右手螺旋链(-Cd1-O5-C14-06-)n。配合物2是二维层状结构,其中存在着由羧基氧原子连接金属形成的左手螺旋链(-Cd1-O5-)n,并且手性配体酰胺基团上的氧原子参与配位。上述两个配合物中配体的不同配位模式及辅助配体的引入影响了其最终结构,文中对此作了分析与讨论。(3)荧光测试表明配合物1是潜在的发光材料,光催化实验表明配合物1和2对亚甲基蓝有一定的降解效果。2.双取代手性氨基二酸与钴、镍离子构筑的配位聚合物:(1)利用该手性二酸为主配体分别与Co(Ⅱ)、Ni(Ⅱ)离子配位,同时引入不同的吡啶类辅助配体,通过溶剂热或溶液挥发的方法,得到了2个晶体结构相同的配合物,它们分别是:[Co(L1)(bpee)(H20)2]·3H20(3),[Ni(L1)(bpea)(H20)2]·3H20(4)。其中,bpee = 1,2-二(4-吡啶基)乙烯。配合物3是(4,4)格子的二维层状结构,其中存在Z字链[Co(L1)]n和直链[Co(bpee)]n。不同的合成条件却得到相同的晶体结构,文中对此作了分析与讨论。(2)配合物3和4能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但是效果不如配合物1好;配合物3还能有效吸附甲基橙一类含有磺酸基的染料,是潜在的染料吸附剂。3.单取代手性氨基二酸与镉离子构筑的配位聚合物:(1)通过酰胺缩合反应得到单取代手性氨基二酸(对苯二甲酰基-单(L-丙氨酸),H2L2;对苯二甲酰基-单(L-脯氨酸)二钠盐,Na2L3)。红外和核磁测试表明目标产物纯净。(2)利用合成的手性二酸为主配体,同时引入线形和V形吡啶类辅助配体,与Cd(II)离子通过溶剂热或Layer的方法得到了 2个配合物,它们分别是:[Cd(L2)(bpipa-4)]-2H2O·CH3OH(5),[Cd4(L3)4(bpea)6]-10H2O·4C2H5OH(6)。其中,V形配体bpipa-4 = N,N'-二(吡啶-4-基)间苯二酰胺。配合物5是(4,4)格子的二维层状结构,其中存在小的一维Z字链[Cd(L2)]n和大的一维Z字链[Cd(bpipa-4)]n。配合物6是叁重穿插的叁维结构,其具有六方氮化硼拓扑结构的特点。不同形状的辅助配体对配合物的结构起到有效的调控作用,文中对此作了分析与讨论。(3)荧光测试表明配合物5是潜在的发光材料,光催化结果表明配合物5和6不适合做光催化剂。热重分析和客体分子吸脱附研究表明配合物5的骨架比较稳定,可以作为可逆吸脱附客体分子的材料。(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7-05-01)

徐劲阳[4](2017)在《多孔有机聚合物负载的氮杂环卡宾金属配合物及手性单齿膦配体金属配合物的制备和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氮杂环卡宾金属配合物与手性膦配体金属配合物是金属有机催化领域中两类非常重要的催化剂,已广泛应用于许多均相及不对称反应。在多相催化领域,多孔有机聚合物作为一种新型的载体已经在许多反应中展现了出色的稳定性。本论文将氮杂环卡宾金属配合物及手性膦配体金属配合物与多孔有机聚合物结合起来,在保证金属配合物催化活性的同时发挥多孔有机聚合物特性,实现催化剂的循环利用。具体工作如下:1)在传统的氮杂环卡宾配体结构中引入烯丙基官能团,并将得到的1,3-二-(2,6-二异丙基-4-烯丙基苯基)氯化咪唑5与不同的金属活性物种配位制得相应的烯丙基功能化的氮杂环卡宾金属配合物6。进一步将这些金属配合物分别通过溶剂热合成法与DVB发生自由基聚合形成多孔有机聚合物,成功地制备了叁种含不同金属(铜、银、金)的多孔有机聚合物POP-NHC-Cu、POP-NHC-Ag、POP-NHC-Au。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氮气等温吸脱附、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热重分析等测试技术对催化材料进行了详细的表征,证明了合成的多孔有机聚合物材料是一类具有较大比表面积和孔体积、良好的热稳定性的无定形多孔材料,且金属含量可调。将POP-NHC-Cu系列催化剂应用于多聚甲醛、苯乙炔和吡咯烷的叁组分偶联反应以及水相中进行的苯乙炔、迭氮化钠和苄溴的叁组分1,3-偶极环加成反应;POP-NHC-Ag系列催化剂应用于醛、炔、胺的叁组分偶联反应;POP-NHC-Au系列催化剂应用于二苯乙炔的水合反应,催化剂都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性能,在每个催化体系中各个催化剂都能循环使用5次以上且催化活性基本保持不变。2)对(R)-N-[2-(二苯基膦)苯亚甲基]-2-甲基丙烷-2-亚磺酰胺8进行苯乙烯基官能团化修饰,然后将制得的(R)-N-(S)-[2-(二苯基膦)苯基-4-乙烯基苯基]甲基-2-甲基丙烷-2-亚磺酰胺9与DVB进行自由基聚合反应形成多孔有机聚合物负载的手性单齿膦配体POP-CMP。通过氮气等温吸脱附、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热重分析等测试技术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表征,证明POP-CMP是一种具有较大比表面积和孔体积、良好的热稳定性的无定形多孔材料。将POP-CMP进一步与活性金属进行配位得到POP-CMP-AuNTf_2催化剂。以烯炔酮和硝酮的不对称环加成反应为模板反应,对POP-CMP-AuNTf_2催化剂进行催化性能的探究,研究发现催.化剂在模板反应中没有催化效果。对催化剂失活原因进行了初步的探究,从POP-CMP的固体核磁共振磷谱表征发现,手性单齿膦配体在交联聚合过程中被氧化,由此造成催化剂负载后失去活性。(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7-05-01)

黄琼[5](2016)在《基于手性二酸和吡啶基辅助配体构筑的同手性配位聚合物》一文中研究指出手性配位聚合物不仅具有迷人的美学拓扑特征,而且在不对称催化、非线性光学、磁学、多孔材料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近年来成为化学工作者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以(1R,2R)-1,2-环己烷二甲酸和H2L'=(1R,2R')-2,2'-([1,,1’-二苯基]-4,4’-二酰胺)作为手性桥连配体,分别与不同的过渡金属离子配位组装,辅以吡啶基辅助配体进行结构调控,构筑了八个新颖的一维、二维同手性配位聚合物。在晶体结构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部分配合物的荧光、磁性和光催化性质。本文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1R,2R)-1,2-环己烷二甲酸手性配体构筑的配位聚合物及其荧光性质研究:选择该手性二酸作为桥连配体,与过渡金属离子锌、镉进行自组装,得到了2个结构新颖的手性配位聚合物,分别为:[Zn3(L)2(OH)2](1),[Cd(L)(bpe)2(H2O)2]·H2O(2)。其中,H2L= (1R,2R)-1,2-环己烷二甲酸,bpe=1,2-二(4-吡啶基)乙烯。配合物1属于正交晶系,P212121空间群。羟基氧原子与Zn(Ⅱ)离子桥连形成的叁核Zn(Ⅱ)簇单元[Zn3(μ3-OH)2]n4+在ab平面无限延伸,构筑了63拓扑结构的二维层。层内存在单一右手螺旋链,与CD光谱中的正cotton效应吻合。配合物2是单斜晶系,C2空间群。配体连接Cd(Ⅱ)离子形成(CdL)n一维之字链。本文配合物2进行了荧光光谱测试,分析表明2是潜在的光致发光材料。2. (1R,2R)-1,2-环己烷二甲酸手性配体构筑的配位聚合物及其磁性研究:(1)选择该手性二酸作为桥连配体,与过渡金属钴、镍、铜离子进行自组装,引入不同的吡啶配体进行结构调控,得到了5个结构各异的手性配位聚合物,分别为:[Co(L)(bpa)2(H2O)3]·4H2O(3), [Ni(L)(bpa)(H2O)3]·2H2O(4), [Ni(L)(bpe)2(H2O)2]·H2O(5), [Co(L)(bpe)2(H2O)2]·H2O(6), [Cu3(HL)2(L)2(bpy)3]·4H2O(7),其中,bpa=1,2-二(4-吡啶基)乙烷,bpy=4,4'-联吡啶。配合物3属于单斜晶系,P21空间群。辅助配体bpa连接Co(Ⅱ)离子形成一维链,有机配体修饰在链的同侧且完全平行排列。配合物4是正交晶系,P212121空间群。辅助配体bpa连接Ni(Ⅱ)离子形成一维左手螺旋链,旋光性与CD光谱的负cotton效应吻合。配合物5、6与2具有相同的晶体结构。配合物7属于单斜晶系,C2空间群。配合物7中配体L2-桥连Cu1(Ⅱ)离子的双核单元[Cu2(CO2)2]和单核Cu2(Ⅱ)形成[101]平面的一维链。一维链被4,4'-联吡啶连接形成ab平面的(4,4)格子的二维层。(2)本文对配合物7进行了磁性研究,结果表明一维链内存在反铁磁耦合作用。(3)通过引入不同的辅助配体,得到了结构各异的配合物。文中详细讨论了辅助配体在长度、刚柔性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对配合物的最终结构产生的重要影响。3.(1R,2R')-2,2'-([1,1’-二苯基]-4,4'-二酰胺)手性配体构筑的配位聚合物及其光催化研究:(1)手性配体(1R,2R')-2,2'-([1,1'-二苯基]-4,4'-二酰胺)(H2L')的合成与表征。本文以4,4'-联苯基乙酰氯和L-丙氨酸甲酯盐酸盐为起始原料,通过有机合成得到一种新的联苯手性配体。红外和核磁光谱分析表明本文得到纯净的目标配体。(2)利用该配体与金属Cu(Ⅱ)离子进行自组装,辅以吡啶类化合物bpa进行结构调控,水热条件下得到1个手性配位聚合物:[Cu(L')3(bpa)(H20)].2H20(8)。其中,H2L'=(1R,2R')-2,2'-([1,1'-二苯基]-4,4'-二酰胺)。配合物8是正交晶系,C2221空间群。配体阴离子连接Cu(Ⅱ)离子形成一维左手螺旋链,bpa分子连接Cu(Ⅱ)离子形成一维之字链。CD光谱证实了配合物的8的单一手性。(3)本文在紫外灯下进行了甲基橙的光降解实验,结果表明配合物8能有效催化甲基橙染料的降解,是一种潜在的非均相光催化剂。(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6-05-01)

王娜娜[6](2016)在《具有半刚性构型的手性羧酸配体构筑的同手性配位聚合物》一文中研究指出手性配位聚合物在吸附、分离、不对称催化、光电磁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是当前化学领域的主要研究热点之一。羧酸类配体因其较强的配位能力和灵活的配位方式,在与金属离子进行配位组装时可以生成含有较大孔径的刚性结构。本论文中设计合成了2个手性氨基羧酸配体作为主配体,与过渡金属离子及稀土金属离子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并加入中性联吡啶类辅助配体进行结构调控,构筑了10个不同结构的二维、叁维配位聚合物。对上述所有配合物都进行了单晶结构解析及相应的红外和PXRD的表征,并对其中部分配合物进行了荧光、磁性和热稳定性性能的表征。研究工作主要分为以下几部分:1.手性二酸配体构筑的过渡金属配位聚合物利用手性二酸配体,与过渡金属离子Zn(Ⅱ)、Cd(Ⅱ)、Cu(Ⅱ)、Co(Ⅱ)在水热及溶剂热的条件下,利用挥发或反应釜的方法合成出了5个配合物,在配合物w-3,w-4和w-5的合成过程中加入了不同的中性桥联配体进行结构调控。经单晶结构解析知,配合物w-1和w-2为两重穿插的二维结构,w-5为二维结构,w-3和w-4为叁维结构。对配合物w.1和w-2进行了荧光性质的表征,相对于自由配体,配合物w.1的发射峰表现出明显的红移,配合物w-2的发射峰与自由配体基本吻合。配合物w-3中存在着笼状的孔穴,其孔隙率为36.35%,因此对其进行了骨架稳定性探究,并用丙酮进行了客体分子交换实验,最后通过PXRD进行结构表征,实验结果表明,用丙酮处理过的样品与原配合物相比,主要的衍射峰不变,说明其保持了基本骨架。配合物w-4的叁维拓扑是一个新的拓扑,其拓扑符号为{6-104·12){63)2{64·102),在配合物w-4中手性配体酰胺基团的氧原子也参与了配位。配合物w-5中由于存在着双核Co单元的一维链,我们对其进行了磁性性质的表征,结果表明其结构中双核Co之间存在着弱的反铁磁相互作用。2.手性叁酸配体构筑的过渡金属配位聚合物利用手性叁酸配体,与过渡金属离子Ni(Ⅱ)在水热条件下,加入不同的中性桥联配体作为辅助配体,0.1M的氢氧化钠水溶液调节体系的pH值,利用水热的方法,在相同的温度下反应相同的时间,合成出2个结构不同的配合物。其中配合物w-6为叁维结构,配合物w-7为二维结构。在这两个配合物中,手性叁酸配体的叁个羧基都完全脱去质子,但没有全部参与配位。两个羧基参与配位的配体与Ni(Ⅱ)构筑了一个具有一维孔道结构的叁维骨架化合物w-6,一个羧基参与配位的配体与Ni(Ⅱ)则合成了一个二维层状的化合物w-7。而且在配合物w-7中配体的酰胺基团的氧原子也参与了配位。我们对配合物w-7进行了磁性性质的表征,其结构中也存在弱的反铁磁相互作用。3.稀土金属配位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利用手性二酸配体与稀土金属离子Eu(Ⅲ)、Gd(Ⅲ)、Tb(Ⅲ)在水热条件下合成出叁个晶型相同的配位聚合物。单晶结构解析表明叁个配合物均为两重穿插的叁维结构。每个金属离子与周围的四个配体相连,每个配体连接两个金属离子,形成一个叁维骨架。在这叁种配合物的合成过程中加入了醋酸钠调节体系的pH。由于螯合端基配体1,10-phen结构的限制性,在叁维结构中起到了配位和调节二酸配体方向的作用。(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6-04-01)

郭哨云[7](2015)在《非对称联苯四酸及手性亚胺类配体构筑的配位聚合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选取2,3,3’,4’-联苯四甲酸(L)作为有机配体,期望其具有的不对称性和易于旋转的特性可以构筑结构新颖,性质独特的配位聚合物,此外,设计合成了手性配体L’。利用这两个配体与金属离子配位,并引入辅助配体进行结构调控,构筑了17个不同空间维度的配位聚合物。测定了以上17个配合物的单晶结构,并进行了相应的IR及PXRD的表征,并对部分配合物进行了紫外、元素分析、圆二色谱、荧光、磁性、气体吸附等性能的表征。研究内容主要如下:1.2,3,3’,4’-联苯四甲酸配体(L)与过渡金属离子合成的配合物。利用该配体与不同过渡金属并辅以不同第二配体配位。在水热及溶剂热的条件下,得到了13个配位聚合物。其中YG-1,YG-2为同晶型的配位聚合物,具有一维直孔道的管状结构,而phen通过与金属离子(Co (Ⅱ)或Mn (Ⅱ))的配位修饰在孔道外侧。由于存在孔道结构进行气体吸附实验,发现只是表面吸附。在配位聚合物YG-7中,双核Col和Co2离子通过四羧酸配体连接成一维直链结构,通过4,4'-bpy交替的连接双核Col和Co2构筑成了具有CdS拓扑结构的叁维网络。YG-8为配体与CU(Ⅱ)及bpee配体形成的3D结构,作为四连接的羧酸配体连接Co离子,在ab平面上形成了格子状的二维双层结构。bpee配体分别在双层结构内和双层结构之间连接,得到一种新的拓扑结构。配合物YG-9, YG-10, YG-11, YG-12是同结构配合物,但YG-9是手性空间群与其他叁个配合物空间群不同,配体将金属连接成褶皱状的二维层,层内的羧基通过μ2-O,O桥和μ2-O桥交替连接金属Mn形成金属六元环,对其进行磁性表征发现Mn金属离子间存在着弱的反铁磁相互作用。YG-3为一维“loop'链结构。YG-6是两种不同双核金属交替连接形成的一维zigzag链。YG.-4和YG-5是由小“loop'和大"loop"交替排列的一维螺旋链结构。YG-13中具有与植物光合作用的放氧中心Mn4CaO5原子簇非常相似的结构。配体L‘连接这些金属簇形成一维螺旋链,这些1D螺旋链被4,4’-bpy配体采用双连接的方式连接成叁维聚合结构,由于结构中左手和右手螺旋交替排列,因而整个晶体不具有手性,表现为外消旋。2. 2,3,3’,4’-联苯四甲酸配体与稀土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利用该配体与金属Eu(Ⅲ)、Tb(Ⅲ)合成了两个同晶型的配合物。配体与金属配位在ab平面连接得到蜂窝状的2D层状结构。相邻的两层通过O-H…O氢键形成AB双层的排列,相邻的双层通过C-H…O的弱氢键作用在bc面上形成AB-AB-AB(拉链状)的3D超分子结构。我们对其进行了荧光表征,说明配体与稀土金属能级匹配,表现出Eu(Ⅲ)、Tb(Ⅲ)的特征发射。3.设计合成的手性配体L'与过渡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1,2,4-苯叁酸酐与 L-丙氨酸合成的配体 L'与Cu(Ⅱ)配位得到了单核手性结构YG-16, BC平面内氢键连接单核单元形成了6,3联结的二维格子。为了提高配合物的维度引入了4,4'-bpy配体与Co(Ⅱ)配位合成了配合物YG-17,但是辅助配体的加入却增加了结构的对称性,得到了非手性的1D链状结构。(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5-05-01)

焦姣,杨恩翠,赵小军[8](2012)在《一个基于L-O-磷酸丝氨酸配体的手性Co(Ⅱ)配位聚合物》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磷酸类配合物在气体分离、离子吸附、催化、光化学、电磁效应和蛋白质转译过程中有着重要应用,并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介绍了一个低温溶剂热法合成的基于L-O-磷酸丝氨酸(H_3ser-P)配体的手性Co~Ⅱ配合物[Co(Hser-P)]_n(1)。该配合物中相邻的Co~Ⅱ离子与L-O-磷酸丝氨酸中的磷酸根形成波浪(本文来源于《第六届全国物理无机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期刊2012-10-12)

陈娜,朱守荣,李明星[9](2012)在《由非手性配体制备手性配位聚合物》一文中研究指出手性配位聚合物因其丰富多彩的分子和晶体结构,以及在不对称催化、手性识别、非线性光学、铁电、压电、磁性等领域所具有的潜在应用价值,已成为配位化学和晶体工程等领域的研究热点。手性配位聚合物的合成途径有叁种:(1)通过非手性配体制备,发生手性(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五届全国分子手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2-08-01)

罗婵,黄晓春[10](2012)在《基于非手性配体构筑多孔手性配位聚合物》一文中研究指出手性配位聚合物由于其在不对称催化,手性分离以及非线性光学,磁性等方面的潜在应用,在近年来受到广泛的关注[1]。在其合成方法的研究中,利用非手性配体合成具有自发手性配位聚合物的研究具有十分(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8分会场摘要集》期刊2012-04-13)

手性聚合物配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年来同手性配位聚合物在不对称催化、对应性分离、手性识别、磁性、非线性光学等多个方面表现出了巨大的潜在应用价值,受到了科研工作者们的普遍重视。廉价,无毒且易得的天然手性氨基酸已经广泛用于构建同手性配位聚合物。此外,羧酸类有机配体具有比较强的配位能力和灵活的配位方式,十分有利于构建拥有迷人结构的配位聚合物。本论文中设计并分别合成了具有V型和线型构型的半刚性结构的手性丙氨酸衍生物配体,与过渡金属离子在不同条件下进行配位,同时引入联吡啶类中性桥连辅助配体调控结构,得到了 8个结构各异的配位聚合物。对上述的所有配位聚合物进行了单晶X-射线衍射结构分析及相应的红外和PXRD的表征,并对其中部分配位聚合物进行了荧光、热稳定性、气体吸附和光催化性能的表征。本论文的研究工作主要包含以下叁个内容:1.V型手性丙氨酸衍生物配体构筑的过渡金属配位聚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性质研究选用V型手性丙氨酸衍生物配体,与过渡金属离子Zn(Ⅱ)和Cd(Ⅱ)利用水热和溶剂热的方法合成了 2个配位聚合物,分别为:[Zn(L1)]·3H2O(1),[Cd(L1)](2)。其中,H2 = 2,6-吡啶酰胺-二-(丙氨酸)。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配位聚合物1属于单斜晶系,Pi空间群,为具有两种交替的14元环的1D“loop”链结构。CD光谱证明了配位聚合物1的单一手性。配位聚合物2属于叁方晶系,P3121手性空间群,为具有石英拓扑的3D结构。对配位聚合物1和2进行了荧光光谱测试和光催化实验,结果表明配位聚合物2可作为潜在的发光材料,在紫外光照下配位聚合物1和2对亚甲基蓝(MB)和甲基橙(MO)的降解有一定的催化效果。2.联吡啶类中性桥连辅助配体和V型手性丙氨酸衍生物配体构筑的过渡金属配位聚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性质研究选择V型手性氨基酸衍生物配体作为主要配体,并引入了联吡啶类中性桥连配体作为辅助配体进行结构的调控,与过渡金属离子通过水热、室温挥发等方法,合成了叁种具有孔道结构的叁维配位聚合物,分别为:[Co(L1)(bipy)(H20)2]·3H2O(3),[Cu(L1)(bipy)(H20)2]·3H2O(4)和[Cu(L1)(bpea)]·7H2O(5)。其中,bipy = 4,4'-联吡啶,bpea= 1,2-二(4-吡啶基)乙烯。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配位聚合物3和4具有相同的结构,属于四方晶系,P4322手性空间群,为具有沿c轴方向的右手螺旋链的3D两重穿插结构,在(110)方向可观察到明显的孔隙,孔隙率为29.5%。配位聚合物5属于四方晶系,P41手性空间群,为具有沿c轴方向的1D开放孔道的3D结构,孔隙率为31.7%。对配位聚合物3和5进行了 CO2气体吸附性质的研究,结果表明配位聚合物5的CO2吸附能力较好。对叁种配位聚合物进行了光催化实验,并根据其结果讨论了配位聚合物结构和金属离子对染料降解效率的影响。3.线型手性丙氨酸衍生物配体构筑的过渡金属配位聚合物的合成和表征选择线型手性氨基酸衍生物配体作为主要配体,并引入联吡啶类中性桥连配体作为辅助配体进行结构调控,与过渡金属离子通过溶剂热的方法,合成了叁种配位聚合物,分别为:[Cd(L2)](6),[Co(L2)(bpea)(H20)2]·2H20(7)和[Ni(L2)(bpea)(H20)2]·2H2O(8)。其中,H2L2=4,4'-联苯酰胺-二-(丙氨酸),bpea=1,2-二(4-吡啶基)乙烯。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配位聚合物6属于单斜晶系,C2手性空间群,为沿a方向以ABAB形式堆积的2D层状结构。配位聚合物7和8具有相同的结构,属于正交晶系,P212121手性空间群,为1D右手螺旋链结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手性聚合物配体论文参考文献

[1].管国秀.以不同手性氨基酸衍生物为配体构筑的同手性配位聚合物[D].华东师范大学.2018

[2].高依云.不同构型的手性丙氨酸衍生物配体构筑的同手性配位聚合物[D].华东师范大学.2017

[3].梁璐璐.基于不同手性取代基的对苯二羧酸配体构筑的同手性配位聚合物[D].华东师范大学.2017

[4].徐劲阳.多孔有机聚合物负载的氮杂环卡宾金属配合物及手性单齿膦配体金属配合物的制备和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7

[5].黄琼.基于手性二酸和吡啶基辅助配体构筑的同手性配位聚合物[D].华东师范大学.2016

[6].王娜娜.具有半刚性构型的手性羧酸配体构筑的同手性配位聚合物[D].华东师范大学.2016

[7].郭哨云.非对称联苯四酸及手性亚胺类配体构筑的配位聚合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

[8].焦姣,杨恩翠,赵小军.一个基于L-O-磷酸丝氨酸配体的手性Co(Ⅱ)配位聚合物[C].第六届全国物理无机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2012

[9].陈娜,朱守荣,李明星.由非手性配体制备手性配位聚合物[C].中国化学会第五届全国分子手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2

[10].罗婵,黄晓春.基于非手性配体构筑多孔手性配位聚合物[C].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8分会场摘要集.2012

论文知识图

叁重交叉的叁维金刚烷结构6二维网状结构聚合物4一18具有手性的加强人字形结构图1一19配...叁维网状结构聚合物5(a)13的空间结构(b)14的类沸石结构(c)...(a)14的空间结构(b)15的类沸石结构(c)...

标签:;  ;  ;  ;  ;  ;  ;  

手性聚合物配体论文_管国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