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绍东[1]2004年在《南阳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就是对农业生产各个部分的配合重新进行调整和安排,以适应新的情况过程。通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满足社会对农产品数量、质量、花色品种的需求,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南阳市位于河南省西南部,是一个典型的中部农业大市。南阳市农业产业结构以农牧为主。全市农业总产值337亿元,其中种植业197亿元,种植业总产值比重为58.49%,牧业总产值比重为37.02%。种植业播种面积结构中,粮食作物比重为53.12%,经济作物比重为45.67%。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全市已建小麦、棉花、烟叶、黄牛、小辣椒、中药材、蔬菜、花卉、水果等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30多个,农民收入不断提高,2003年同1990年相比,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由487元上升到2122元,增加3.35倍。本论文在分析南阳自然资源状况的基础上,针对南阳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了我国农业结构调整的性质、内容、模式、特点,提出了南阳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思想、原则、措施及主要内容。 当前影响南阳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限制因素是低产田面积大、旱涝灾害频繁、劳动者文化素质偏低、生产基础设施投资困难、生产规模小、产业结构失调、产业化水平低、行政干预过多等。因此,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应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为手段,以科技为动力,激发主体活力,突出区域特色,提高科技含量,改善产品品质,努力提高资源利用率、产出率、商品率和劳动生产率,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在确保粮食生产的前提下,农,林,牧,渔,齐头并进,全面推进种、养、加相结合,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经营模式,促进农民收入稳步快速增长,使农民生活水平与质量不断提高。 论文根据南阳市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要从思想上认识到这项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是一个动态过程,需要不断地去努力;要把农民培训工作作为各级政府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工作内容;要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自主权真正交给农民,切实做好示范工作,以典型引导农民;要重视龙头企业的作用,按照“运行公司制、投资业主制、经济承包制、联系农户合同制”的要求,切实发挥市场主体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拉动作用;要因地制宜,按照不同生态类型确立主导产业;要花大力气搞好基础设施建设。
张平浩[2]2012年在《河南省南阳市现代农业产业结构创新之我见》文中研究说明由于传统农业产业结构逐步不能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和提高农业整体素质的需要,不能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布局,于是我们就要积极地创新构建现代农业产业结构,使农业由量的积累转向质的飞跃,实现农业产业各部门、各要素之间的最优配置,产生最佳综合效益。最终全面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运行质量和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实现项目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提前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
周旗, 张宏伟[3]2004年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渠首区农业产业结构的影响与调整措施》文中指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区位于河南省南阳市。该工程的建设,改善了南阳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外部环境条件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物质基础,促进了南阳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但工程的建设将占用大量耕地,使库区及沿线周围地区的生态环境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南阳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在保征粮食生产的前提下,积极调整农产品品种结构;面向国际市场和国内大城市需求,调整农产品的质量结构;充分考虑地区资源优势,调整农业地域结构。
李明朝, 张新, 乔锋[4]2007年在《关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几个问题的思考》文中研究说明近段时间,为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精神,各地兴起轰轰烈烈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笔者通过调研发现,一部分地方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没有把握住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中出现了一些偏差。主要表现在:一是局限于种植业内部的产业结构调整,而与之匹配的农业科技、市场、加工业销售等脱节,
张玉玺[5]2015年在《基于外部环境要素评价模型浅析南阳市农业结构调整》文中指出农业是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产业部门,农业生产结构的合理与否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本文基于外部环境要素评价模型,针对南阳市农业发展现状,提出了5个关键战略要素和存在的威胁与,并进行综合评价,得出目前南阳市农业结构调整环境整体较好。
杜鹏举, 胡奕涛[6]2018年在《南阳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介绍了南阳市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现状,并分析了南阳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最后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更好更快地发展现代化农业。
袁璋[7]2006年在《我国中部地区农业产业结构演进及调整优化方向研究》文中指出中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种植业和养殖业都居全国重要地位,粮食总产量占全国45.8%。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中部地区对我国粮食增产的贡献率分别为51.1%和87.3%,2001年至2004年在东部地区粮食减产750.6万t的严峻情况下,中部地区大幅度增产1889.1万t,使我国粮食产量实现恢复性增长。基于中部地区农业的重要性及其结构上存在的问题,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就成为农业经济研究的重要课题。 本文在研究国内外农业结构理论和国外农业结构调整经验的基础上,兼顾全国和东西部地区,重点剖析中部地区农业结构的历史变化和现状,提出进一步调整优化的方向及主要技术对策,初步得出如下结论: (一)分析上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农业结构变化资料,将全国农业结构调整划分为农业结构被动适应性调整(1952—1978)、农业结构主动适应性调整(1979—1998)和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1999至今)叁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计划经济时期集体所有制条件下进行的,农民只能被动的服从于计划种植,种植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长期占80%以上,粮食作物面积占农作物总播面积80%以上,畜牧业产品结构中猪肉占90%以上。这一时期的农业结构是典型的种植业主导下的粮猪结构,产业间比例失衡,农业系统的总产出率低。第二阶段是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环境中进行的,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赋予农民一定的自主权,农产品生产适应市场变化进行调整,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指导农民进行主动适应性调整。种植业产值比重降到58.0%,畜牧业和渔业的养殖业比重上升至38.5%,各产业部门均处于快速发展状态,1998年粮食总产达51230万t,单产达300.2kg庙的历史新纪录。第叁阶段是进入农业发展新时期后中央提出战略性性调整,种植业产值比重进一步降低至50.1%,养殖业比重增至41.7%,基本形成了种养并重的结构。但这一时期因各地过分强调发展经济作物,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减少了10.7%,粮食总产降至46947万t。 (二)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中部地区农业结构变化和2004年的现状资料的全面分析,总体上与全国农业结构有相同的变化趋势,但也有中部的特点和问题,主要表现出“四个基本协调”和“四个不对称”。按2004年的分析数据,四个基本协调是: (1)种植业和养殖业产值比重分别占农业总产值50.1%和41.7%,基本是按合理化方向演进的结果,各产业部门发展基本协调。 (2)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等非粮作物播种面积比重为69.4:30.6,作物种植结构在曲折中按合理化趋势演进,比例关系基本协调。 (3)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阶段,在全国粮食播种面积减少10.7%的情况下,中部地区仅减少2.9%;在全国粮食总产减产8.4%的情况下,粮食总产还略有增加。没有像东部那样分别减少21.2%和24.7%的大幅度下滑,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要贡献,与国家对中部地区的要求基本协调。 (4)一、二、叁产业产值比由1978年的35.5:46.4:18.1,发展到2004年的17.1:49.2:33.7。这一变化虽然没有东部地区二叁产业发展快,但总体上同国内外共同发展规律相一致,符合中部地区叁次产业协调发展的具体情况。 四个不对称是: (1)农产品总量增长相对较快与经济总量增长相对较慢不对称
陈小幸, 张立[8]2007年在《论南阳丘陵地区农业产业结构》文中研究表明南阳丘陵分布于南阳盆地的叁个不同地区,这些地区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光照充足、降雨充沛,适宜多种动植物的生长发育。但由于丘陵的不合理开发利用,造成了丘陵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现象。通过对丘陵的合理改造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农业的发展逐步走上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农业发展前景一片光明。
高更和[9]2007年在《中国中部农区农户经济活动区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民、农业、农村问题始终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问题。农户是农区经济活动的主体,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部崛起”和“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开展对中部农区农户经济活动区位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通过研究,不仅可以揭示农户经济活动的空间规律性,丰富区位论的研究,而且可以为科学调控农户空间活动和制定科学的农区发展政策提供参考。本文在实地入户调查6村444户农户的基础上,建立了288×157农户打工区位数据库和156×196农户农业生产区位数据库,以此为基础,在相关理论如区位论、地理空间交互作用理论、农户组织理论、行为论和区域发展理论的指导下,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农户打工区位和农业生产区位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论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引言。论述了本研究选题的背景和意义,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框架、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之处。农户是农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是农区人文景观的主要塑造者,也是农区人地关系的主要调控者,农户行为直接关系到农区内部的可持续发展。基于长期以来人文地理学对农户研究比较薄弱、对农户经济活动区位研究较为忽视的状况,本文将微观的农户经济活动区位作为了自己研究的主题。第二部分,研究回顾与文献综述。从农户相关研究、杜能的农业区位论及其评价与扩展、农户农业生产活动区位和打工区位四方面,对该领域直接相关研究和间接相关研究进行了回顾和评述。通过对文献的梳理,发现对农户经济活动区位的研究存在以下特点。第一,有关农户经济活动区位的研究,只有个别零星的分析见诸于相关的文献之中,很少有系统的成果发表。第二,杜能农业区位论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宏观分析,已有的农业区位的微观分析主要还限制在国外,美国大农场的空间尺度很大,其他的实证研究样本空间尺度亦较大,很少发现中国中部人口稠密区村域尺度的实证研究,尤其还很少见到从农户微观角度分析农户活动区位的研究。第叁,对农户的研究,主要侧重于经济学和社会学的分析,而从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的分析很少见到。总之,农户经济活动区位理论体系的构建还十分薄弱。第叁部分,农户打工区位研究。本章从村域农户打工者微观视角,探讨了打工地的地理分布问题,重点分析了打工距离的空间分布及其规律,并从打工空间距离扩展到打工方位、打工地带、打工行政区域空间、打工城市类型,对打工地的空间分布特点、形成的微观机制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第一,打工距离整体分散、局部集中,打工人数随距离的变化呈U型分布,打工者在打工目的地的分布上具有群聚特征。第二,农户对打工地的选择是在能够预期取得一定收入的前提下,综合考虑个人、家庭和社区因素的结果,是理性的,地理环境因素对打工地的选择具有重要影响。性别、年龄和婚姻状况的不同,打工距离有明显差别,男性、年龄较小者、未婚者到较远地方打工的概率较大,反之亦然。低学历的人在更远地方打工的概率较大,而高学历的人在距离较近地方打工的概率较大。农户家庭中人口越多、劳动力越多、男性劳动力越多,越趋向于到较远的地方打工。人均耕地与打工距离成正比,即人均耕地越少,在附近打工的概率越大。打工者社会网络的引导对打工地的选择具有决定作用。人均GDP越高,在较近地方打工的概率越大,经济越落后,在较远地方打工的概率越大。地形越崎岖,越到较远的地方打工,反之亦然。城郊村在附近就业的概率较大,而非城郊村在较远地方就业的概率较大。在打工地的选择中,个人人力资本状况、个人在家庭中的角色与贡献、对打工风险的规避、家庭收益的最大化、家庭内部管理的成本具有关键作用,关系网络的引导往往具有决定性作用。第四部分,农户农业生产区位研究。本章以黄庄平原城郊村、蛟龙碑丘陵村和北庄山区村为典型样本案例,论述了农业生产的空间分布规律,分析了距离对农业生产区位的影响,探讨了影响农业生产区位的决定因素。研究发现:第一,距离是影响农户农业生产区位的重要因素,但是其显化程度受到农户耕作地块均一性程度和农作物多样化的影响。第二,农作物的劳动密集度,决定着隐性交通成本,从而决定农业区位。农户在收益最大化的规律支配下,首先依据微地形和地块的自然适宜性来确定农业生产的内容和投入的强度,当地块的自然条件比较均一时,农户将根据农作物劳动密集的程度确定其布局,如果不存在或较少存在多样化的不同劳动密集程度的作物时,我们会看到普遍存在的均一的农业布局:不论距村多远多近,均种植同样的农作物。然而,在农作物类型多样化,尤其是在作物劳动密集度存在较大差异的情况下,距离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将会凸显。第五部分,结语。对本文的主要结论进行了概括,分析了主要结论的政策含义,并对本研究的不足进行了讨论,展望了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王俊[10]2018年在《区域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业耦合度测定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业耦合发展,有助于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从而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本文基于耦合协同发展的视角,总结国内外研究现状并以可持续发展理论、耦合理论和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为基础,综合采用定性描述与定量分析、理论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河南省南阳市为典型代表,对区域耦合发展协调度的测定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本文在国内外生态农业与旅游业研究现状以及产业耦合发展的相关理论梳理的基础上,界定了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业的内涵;然后,利用PEST分析工具从政府政策、经济发展、社会文化以及科技四个方面进行外部动力分析,从产业关联性、投资主体以及市场需求叁个方面进行内部动力分析;再次,从产业规模、产业结构、产业效率以及产业潜力四个方面构建生态农业与旅游业耦合发展指标体系,并利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利用耦合函数及其计量模型对产业耦合度进行测量;最后,以河南省南阳市为代表,定量测量了南阳市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业耦合发展协调度。得出以下结论:(1)2006年至2015年南阳市生态农业与旅游业综合发展水平不高并呈现缓慢上升趋势,但稳定性不高;(2)南阳市生态农业与旅游业存在耦合发展特征,耦合度处于拮抗阶段,属于耦合发展的初级阶段;耦合协调阶段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但上升幅度较慢;(3)南阳市各个县耦合度基本保持在拮抗阶段,但特征各有不同,耦合协调度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总体趋势是朝好的方向发展;(4)南阳市及其各个县的生态农业与旅游业产业耦合发展水平低于河南省耦合发展水平。根据相关结论找出影响南阳市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业耦合协调发展的敏感性因素,并在此基础上,从政府、市场、科技、法制建设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提升策略。
参考文献:
[1]. 南阳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研究[D]. 卢绍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4
[2]. 河南省南阳市现代农业产业结构创新之我见[J]. 张平浩. 价值工程. 2012
[3].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渠首区农业产业结构的影响与调整措施[J]. 周旗, 张宏伟. 南都学坛. 2004
[4]. 关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几个问题的思考[J]. 李明朝, 张新, 乔锋. 科技信息(科学教研). 2007
[5]. 基于外部环境要素评价模型浅析南阳市农业结构调整[C]. 张玉玺. 决策论坛——系统科学在工程决策中的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 2015
[6]. 南阳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杜鹏举, 胡奕涛. 农业灾害研究. 2018
[7]. 我国中部地区农业产业结构演进及调整优化方向研究[D]. 袁璋.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6
[8]. 论南阳丘陵地区农业产业结构[J]. 陈小幸, 张立. 农业与技术. 2007
[9]. 中国中部农区农户经济活动区位研究[D]. 高更和. 河南大学. 2007
[10]. 区域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业耦合度测定研究[D]. 王俊. 中原工学院. 2018
标签: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论文;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论文; 种植业论文; 农业区位因素论文; 生态农业模式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产业结构优化论文; 三农论文; 区位理论论文; 农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