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斌[1]2003年在《中国农业信贷市场的运行机制与绩效》文中指出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资金对农业的作用日益增强。农业信贷作为一种重要的资金来源对农业发展的影响更是不言而喻。由市场配置信贷资源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但由于农业的特殊性,政策调控对农业信贷市场发展也不可或缺。在中国以市场化为基本取向的经济转轨过程中,农村金融抑制仍广泛存在,农业信贷市场尚未成熟。本文通过中国对农业信贷市场运行机制与绩效分析,查找制约中国农业信贷市场发展的关键因素,并为进一步完善中国农业信贷市场,提高中国农业信贷市场的运行效率提供政策建议。 本文将农业信贷作为一种要素纳入市场分析框架,并运用市场分析、行为分析、制度分析和计量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中国农业信贷市场的运行机制与绩效进行了理论探讨和实证分析。在运行机制分析中,分别从中国农业信贷需求、供给、利率与市场均衡、非均衡信息与风险四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在绩效分析中,分别从市场效率和农业信贷对农业产出的绩效两个方面进行了研究。 本文的基本结论是:中国农业信贷市场正处在发育的初级阶段,市场机制仍不完善,农业信贷市场处于“低水平均衡”状态;农户是中国农业信贷需求的主体,农户经营规模、农户收入和财产状况、农户生产投资规模以及教育、医疗等大额现金支出是影响农户借贷需求的主要因素;非对称信息、高交易成本、有效供给制度缺乏是造成农业信贷市场低效率的重要因素;中国农业信贷投入对农业投入要素的需求具有正向影响,即增加农业信贷供给,将会提高农业投入要素的需求水平,进而增加中国农业产出,促进农业长期发展。 因此,为了改善中国农业信贷市场的运行机制,提高中国农业信贷市场效率及其对中国农业产出的绩效,必须积极培育和发展农业信贷市场,并通过地区间农业信贷市场的整合来推动各地农业信贷市场的均衡发展,建立统一协调的农业信贷市场;必须建立农户信用信息体系,降低农业信贷交易成本;改革农村耕地使用权流转机制,建立耕地使用权交易市场,适时发展农村土地金融制度;加快对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并扩大农业政策性信贷的范围和规模。 本文的特色在于把农业信贷纳入市场分析框架,分析了中国农业信贷市场的运行机制和绩效问题。本文的创新点主要包括:(1)提出了中国农业信贷市场的分析框架及农业信贷市场化发展的基本政策取向。(2)运用计量分析方法对中国农户借贷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了影响农户借贷需求的主要因素。(3)分析了信息非均衡和信贷风险对中国农业信贷市场的影响,并提出克服非均衡信息和信贷风险的政策取向。(4)提出了农业信贷市场绩效分析的框架,并就中国农业信贷对农业产出的绩效进行了计量分析。
王永龙[2]2004年在《中国农业转型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文中提出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成为经济的核心,决定着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效率,当金融因素的作用受到限制时,经济增长必然遭遇资本投资不足和金融资源低效配置的约束。农业金融是以信用手段动员、配置和管理涉农金融资本运行的活动,是农业经济增长与发展的核心。以市场化和产业化为导向的农业转型发展,要求广泛而有效率的信用活动和金融运行,以保障持续增加的资本投入和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但毫无疑问的是,我国现阶段的农业仍具有显着“产融弱质性”,面临严峻的资本形成不足、发展资金短缺的困境。这必然形成对我国农业可持续协调发展的严重制约。农业金融支持对改善农业弱质肩负着无可替代的重任,成为推进我国农业可持续协调发展的战略性机制途径。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本原理为指导,借鉴西方发展经济学、金融经济学理论的合理因素,从我国农业转型发展的金融基础、产融互动和农业金融效率等叁个角度,运用逻辑演绎与归纳推理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以及制度分析方法,论述了我国农业转型发展进程中金融支持的内生逻辑和现实依据,提出了农业金融支持体系建构的原则、机理与对象选择,着重探讨了叁类不同农业金融支持机制的运行原理及其支持效应,并以金融支持效应为核心,论述了我国农业金融支持的制度供给及其效率。最后指出:我国农业的弱质性决定了农业转型发展进程中完全市场机制的不完全适应性,农业金融支持不仅仅具有经济职能,同时具有鲜明的社会功能和政策取向。充分发挥农业金融支持效应,必须从完善农业金融体系与结构、改进农业金融治理机制和激励机制、制定并协调农业金融政策等叁个方面进行深化。
丁忠民[3]2008年在《中国农村金融市场成长机制与模式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是关于中国农村金融市场成长的机制与模式的研究。该项研究的基本思路是:在借鉴前人的理论研究成果和紧密结合中国农村金融发展实际的基础上,较为系统地构建了农村金融市场成长的理论架构,并运用该理论架构对国外农村金融市场的成长进行了比较考察,分析出了中国农村金融市场成长存在的问题及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对中国农村金融市场成长的影响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深入地研究了中国农村金融市场成长的机制培育、模式选择及其政策措施。一、论文的主要内容本文研究的内容从结构上可分为总论、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和政策研究四大部分共10章。总论为研究计划设计,安排为第1章。理论研究部分共分为2章,包括:第2章村金融市场成长的理论基础和第3章农村金融市场成长的理论框架;实证研究部分共3章,包括:第4章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的国际比较与借鉴、第5章中国农村金融市场成长的问题诊断和第6章中国农村金融市场成长的影响效应分析;政策部分共4章,包括:第7章中国农村金融市场成长的机制培育、第8章中国农村金融市场成长的模式选择、第9章中国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战略和第10章研究结论和政策运用。二、论文的基本结论1.农村金融市场成长是一个由多因素决定的质与量有机统一的自然演进过程,完全由市场主导的农村金融市场成长必然存在市场失员,需要政府提供有效的规制农村金融市场成长不仅包括农村金融交易规模的扩大,还包括交易主体素质提高、市场结构优化、金融产品创新加快、金融交易制度不断完善、农村金融组织机构不断适应农村金融需求的变化而创新、农村金融文化的提升等农村金融市场要素结构的变化,因而是一个数量与质量有机统一的自然历史过程。农村金融供求、农村金融创新、政府行为和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是决定和影响这一过程的重要因素。农村信贷市场是我国最主要的农村金融市场,它被制度分割为农村正规信贷市场与非正规信贷市场两部分。在正规信贷市场,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贷款给富裕型农户是农村正规金融部门的最优选择;在小额信贷中,小额信贷机构的最优选择是向具有还款能力较强的维持型农户贷款;在农村非正规信贷市场,非正规金融部门能够运用信息和成本优势分离富裕型农户和维持型农户,并通过要求不同的利率达到分离均衡。理论上,农村金融市场成长有纯市场主导、纯政府主导和市场与政府有机融合的叁种模式,现阶段只有市场与政府有机融合的模式才是合理的成长模式。2.国际比较研究表明,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现代农村金融市场组织体系都是由农村商业金融、农村政策金融、农村合作金融组织有机构成的分工合作体系,农村金融市场的成长培育,均采用市场与政府机制相结合的混合模式国际比较发现,国外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的共性有:一是各国均有健全的、职责明确、分工协作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包括农村商业金融、农村政策性金融、农村合作金融和民间金融组织,并且各国几乎都将合作金融的发展作为农村金融市场培育的组织基石;二是各国政府均采取了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叁是各国都非常重视通过农业保险制度来支持和保护农业;四是各国都通过健全的法律制度确保农村金融市场健康成长。在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市场机制在农村金融成长中的导向作用大于政府机制,而在新兴的市场经济国家,政府机制的导向作用要大于市场机制。这表明,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一国农村金融市场必将从政府导向型逐步向市场导向型成长模式转换。3.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成长经历了由纯计划向市场逐步转换的制度变迁过程,使当前的农村金融市场既沉淀了丰富的历史经验,又存在阻碍农村金融市场健康成长的众多深层次的矛盾与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经历了计划经济和计划向市场经济的制度变迁,其中的一个主要发展脉络是政府机制在农村金融市场成长中始终发挥着主导作用,计划体制下的农村金融组织的强制植入和反复调整,到向市场转型的制度下对农村金融组织的商业化改革,政府逐步放权,反映了政府机制的作用由强到弱逐渐衰减的改革过程和农村金融效率逐步提高的过程。中国农村金融市场成长史证明了纯政府机制的优势与不足。农村金融市场竞争缺失,农村金融机构收缩,农村资金大量外流,农村金融市场价格扭曲,农村金融市场发展不均衡,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贷款难,构成了当前我国农村金融市场成长中的突出问题。引致这些问题既有深刻的历史原因,也有不健全的体制与制度原因,还有农村经济成长滞后的经济根源。4.实证研究表明,我国政府主导的农村金融市场成长未能显着地促进农村经济增长;但农村居民自身积累能力的提高显着地促进了农村经济增长实证分析表明,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信贷配置不仅未显着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反而对农民收入和农村GDP增长有负面的影响效应。而农村居民储蓄对农村经济发展各项指标均有促进作用,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存款只有利于农民收入增长。这说明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农村居民的有效资金来源仍然处于自我积累阶段,农村正规金融市场只发挥了储蓄功能的角色。而且,从农村金融市场发展与整体金融和国民经济发展的相互影响还可发现,不仅未发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功能,反而将农村资金输出到非农经济部门,使农村金融市场与农村经济发展陷入了相互制约的失调状态。5.优化我国农村金融资源的配置必须培育全新的农村金融市场成长机制,动态选择中国农村金融市场的成长模式需要培育的农村金融市场成长机制是:一要立足于农村金融需求新变化和新特征,建立农村金融市场法律制度更新与完善机制;二要建立多层次的农村金融市场价格形成与价格调控机制;叁要引入金融竞争机制和建立科学合理的市场准入机制;四要建立起适合国情的农村信贷担保机制、农村存款保险制度等风险分摊机制和多层次的紧急救援机制;五要培育新型的农村金融市场监管机制,尽快建立联合监管机制。在当前,我国应当选择政府导向型的农村金融市场成长模式,要合理界定政府干预领域和市场定价的边界,建立清晰的产权关系和科学的政府决策制度。待市场经济逐步成熟后,其成长模式应逐步向市场导向型过渡,即主要通过供求机制、价格机制、竞争机制、退出机制等市场基本制度配置农村金融资源,政府辅之以必要的产业政策、财政金融政策,以政府的力量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叁、论文的创新点1.建立了基于市场机制和模式视角的农村金融市场成长的理论分析框架论文通过吸收前人的理论研究成果,系统地构建了涵盖了“农村金融市场的概念界定、农村金融市场成长要素、构成农村金融市场成长的基本内涵、农村金融市场运行机制和农村金融市场成长模式”的农村金融市场成长理论的分析框架。认为“二元经济结构下农村金融市场健康成长是开放的农村金融系统内外互动的过程,不仅机制极为复杂,而且难以自发实现,必须借助政府、市场、企业等多种机制的有效协调”。将为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培育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2.实证了农村金融市场成长与农村经济发展不协调的成因和影响实证研究发现,“我国农村金融市场成长滞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根本上是制度抑制的积累,政府主导的农村金融市场成长未能显着地促进农村经济增长,但农村居民自身积累能力的提高显着地促进了农村经济增长”。3.构建了促进农村金融市场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综合政策框架论文基于理论与实证结论,认为农村金融市场健康成长关键在于农村金融市场主体的再造和农村金融制度创新,政府对农村金融市场的规制必须尽快做新的适应性调整。提出了“培育全新的农村金融市场成长机制,动态选择中国农村金融市场的成长模式和尽快建立科学规范、有效配套的政策体系”的可操作的政策措施。四、论文的政策建议1.加快农村金融市场的主体再造一要继续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按真正的合作金融架构改造农信社,鼓励信用社业务商业化经营,但应保留真正的信用社体制。二要完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运行机制,适当扩大业务范围。叁要积极推进农业银行商业化改革,确保农业商业金融机构定位不变。四是充分培育和挖掘邮政储蓄银行的支农服务功能。五要积极鼓励和支持农村金融组织的创新,发展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农村金融组织。2.发展功能健全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一要积极发展农产品期货市场,不断开发农产品期货品种;二要加快发展农业保险市场,培育多种形式的农业保险组织。政府应积极支持农业保险的发展。叁要建立适度竞争的农村信贷市场,创新信贷担保机制,政府应逐步放松对农村信贷市场的利率管制。3.创新农村金融市场的金融产品首先要立足于农村金融需求,创新金融工具,积极推广小额信贷业务,农民联保贷款,并为农村提供便捷的支付结算工具,鼓励城市成熟的金融产品延伸到农村。其次是创新农村信贷管理机制,在确保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优化信贷支农金融产品,提高小额信贷额度,简化信贷交易手续,创新担保机制,推行农村小额贷款和小额保险的联动机制。4.加强农村金融市场的基础建设要加快健全营业场所、营业网点布局、交通、通讯网络、安全设施等硬件设施,广泛推行农村流动信贷、流动保险服务。要尽快出台和实施《农产品期货交易条例》、《农业信贷法案》、《农业保险条例》、《农业合作金融法》、《农业政策金融法》、《农业现代化资金补助法》、《农业灾害补偿法》等法规,健全农村金融市场运行机制。要加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完善农村金融市场退出机制。5.完善农村金融市场的监管体系加快实施中央和省两级的分级监管,同时赋予存款保险公司部分监管权。建立完备的农村金融监管法规体系,使农村金融监管部门有法可依。转变监管方式,从法律、制度、政策完善入手,采取事先审查、定期报告分析、现场检查分析方法.提高监管效率,防范农村金融风险。6.加强对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引导承认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市场地位,赋予农村非正规金融的法律定位。加强对农村非正规金融的有效监管,对地方性小规模的农村非正规金融可确定由地方政府与人民银行同时监管。待这些小型的非正规金融组织成长起来,再重新调整法规和监管体系。为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发展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使之与农村正规金融组织之间展开公平竞争、规范发展。7.强化政府对农村金融市场的有效干预一要推进农村公共财政体制改革,加大对农村的财政投入力度,抑制农村金融财政化现象。二要建立引导金融资金回流农村金融市场的机制。叁要加强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优先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四是禁止地方政府直接投资和干预农村金融机构,确保农村金融机构真正能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
张颖慧[4]2007年在《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关系研究》文中提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保证农业投入的持续稳步增长,不仅关系到农业生产,而且直接影响到农民收入增长和社会稳定。作为农业投入主渠道的农村金融部门,在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在机构设置、经营管理和运行机制等方面发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如何建立一种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的良性互动关系,推进农村金融的发展,进而促进农民收入的增长,是需要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问题。论文在对相关概念界定的基础上,以金融发展理论为指导,从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的理论关系入手,对农村金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刨析。论文探讨了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为什么没能更好地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同时对影响二者之间相互促进、相互融合发展的具体原因进行了分析。缺乏良性互动机制,有农村金融发展的原因,也有农民自身的原因。从正规农村金融发展和非正规农村金融发展两方面来分析了农村金融发展的原因。而农户自身的原因有生产方式、要素投入以及自然因素等等。论文借鉴国内外农村金融对农民增收支持的经验和方法,围绕中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内在要求,设计出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农村金融发展机制。论文在动态地把握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基础上,寻求措施使整个农村金融体系有效地运作起来,找出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农村金融发展的路径选择。论文由七章组成:第一章导论。本章主要阐述了本文选题的背景、研究的目的与意义,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就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关系的国内外研究动态作了较为全面系统的评述,指出了已有研究的不足,认为随着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研究方向和重点应该从静态研究转向动态研究,由结构研究转向机制研究和调控研究,并最终满足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要求,最后对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论文创新之处作了说明。第二章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的基础理论。本章是全文分析和立论的理论基础,首先对金融发展理论进行了简单回顾,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农业融资理论、农村金融市场理论和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最后从制度和结构两方面来分析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关系,从中找出了制约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增长贡献度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弊端所导致的农村金融结构和功能的失衡,致使农村金融体系效率低下,农村金融将不可能在支持农民增收中发挥重大作用。并以此为依据指出,中国农村金融发展要成为农民收入增长的必要前提和条件,只有改进现行的中国农村金融的结构和功能,才能增强农村金融在农民增收中的的作用,从而为提高农民收入增长提供理论支持。第叁章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本章在上章理论分析的基础之上,用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的方法,运用1978—2004年的实际数据首先对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呈正相关性,随后从农村金融发展和农民收入两个视角分别检验了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的相关关系,结果都表明了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之间呈弱正相关关系,也就是说随着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并没能更好地促进农民收入的增长。第四章中国正规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关系分析。本章在回顾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收入增长状况的基础上,找出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根本性问题是历史性和体制性的资源配置的错位,突出表现为农村金融发展缓慢(农业贷款不足),紧接着对农村正规金融发展现状、存在问题进行了论述,从中找出农村金融发展缓慢的根源在于农村金融市场效率的低下,运用博弈论分析的方法对农村金融信贷市场的演化过程进行了分析,从而探寻出农村正规金融改革的出路在于农村信用社要积极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地位,中国农业银行进行商业化改革及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寻找新的发展思路。第五章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关系分析。本章首先对农村非正规金融概念进行了界定,进而对农村非正规金融产生的深层次原因进行了抛析,认为制度是影响农村非正规金融存在和发展的最主要原因,从制度需求和制度供给两个角度分别阐述农村非正规农村金融的生成机理。然后利用信贷合约模型对农村非正规农村金融的发展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进行分析;最后找出促进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的路径是加强政府在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路径上的规范引导作用,让农村非正规金融真正成为农村金融市场上的竞争者,同时鼓励设立小额信贷组织等。第六章中国农村金融发展对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机制分析。影响农村金融发展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关键是现有制度不合理造成的。本章首先对农村金融发展中政府定位进行了阐述,认为由于地方政府的行政干预是最终导致农村金融支持农民增收的关键问题,然后分别对农村信用社、中国农业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对促进农民增收的机制进行了刨析,对各自的发展设计出一种机制来促进农民收入的增长。农村信用社主要是发展小额信贷;农村政策性金融在融资机制上、组建农村信贷担保银行、信贷业务种类及法律制度上进行了设计;中国农业银行从建立合理分工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目标入手,推进农业银行的综合改革并根据商业性金融的特点明确支农地位。第七章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农村金融发展的政策建议与对策。尽管农村金融发展有它内在的特殊规律性,但是外在因素的推动是不可缺少的,由于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的关系都在既定的政策和体制下形成的,改变这种状况必须要对农村金融发展的各种政策、制度和体制进行系统调整,这也是农民收入增长的客观要求,通过前几章的论述和分析,我们认为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农村金融发展的路径是: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农村金融组织体系;改变国家对农民信贷的支持政策;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规范和发展农村民间金融的基础上,加强农村金融监管,防范和化解农村金融风险,这一总体思路来提高农民收入的增长。
李莉莉[5]2005年在《正规金融机构小额信贷运行机制及其绩效评价》文中认为如何向农村人口提供金融服务,是农村经济发展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也一直是各国政府面临的挑战。小额信贷的实践和发展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全新的思路,特别是伴随着小额信贷的正规化,正规金融机构小额信贷的发展必将在农村金融领域发挥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从中国小额信贷与农村金融发展的实际出发,结合国外小额信贷正规化的实践与经验,分别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诠释了正规金融机构小额信贷顺利有效运行的内在机制。结合实际调查资料,分别从金融机构和农户角度对中国的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运行绩效进行了评价。最后分析了政府在农村金融领域中的作用及在正规金融机构小额信贷运行中政府、金融机构与农户的利益互动关系,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第一,中国的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开展作为中国正规金融机构小额信贷的开端,必将在中国的农村金融领域发挥重要的作用;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开展小额信贷业务是中国小额信贷正规化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现实需要。第二,基于农户调查资料的实证研究表明,中国的农户存在着大量信贷需求,农户的信贷需求呈现出小额度的特征。而对农户信贷需求影响因素的分析表明,农户曾经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得过贷款的经历与其对未来获得贷款的预期对于其信贷需求具有正向的显着影响。第叁,供给层面的分析表明,中国的农村信用社开展小额信贷的机构优势十分显着,当然也需要克服一些来自机构自身发展和能力构建、外部环境及小额信贷产品特性方面的障碍因素;同时,农村信用社开展小额信贷业务的激励机制分别来自行政激励与经济激励两个方面,在此,促进行政激励向经济激励的转变,对于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持续健康发展意义重大。第四,小组贷款机制、检验性贷款和连续放款的激励约束原理成功的克服了农村信贷市场上的信息约束与道德风险,这是小额信贷的重要特征。中国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设计汲取了上述运行机理,同时充分发挥了非正式制度(社会资本)在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运作中作用。第五,实证的分析表明,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开展实现了农村信用社经营绩效的改善,同时对农户的信贷可得性、生产及收入水平的改善具有重要的意义。第六,在中国的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运行中,政府、金融机构、农户之间利益互动机制的协调与完善,将最终推动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不断发展。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第一,将中国小额信贷的研究视角从扶贫领域转入农村金融领域,在农村金融发展的整体框架内对小额信贷的研究将具有创新性;第二,从系统论的视角出发,将正规金融机构小额信贷的运行纳入农村金融系统内进行研究,较全面的分析了其运行机制具有创新性;第叁,采用实证分析方法,分别从机构和农户两个层面展开研究,较全面系统地评价了我国的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绩效,具有创新性。第四,对市场培育与宏观调控纳入一个相容的体系中进行分析,在农村金融领域中,对金融机构、农户、政府之间的利益互动关系的探讨将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张敬梅[6]2008年在《江苏省农业信贷机制与绩效研究》文中提出近些年来江苏省GDP一直以较高的速度增长,2007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560.1亿元,比上年增长14.8%.其中,农业增加值1726.1亿元,增长4.0%。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部门为其他产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要发展农业、促进农业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资金、科技和政策.江苏省的金融机构每年都在农业上投入大量信贷资金以促进农业的稳健发展.从理论上分析,农业信贷作为一种资金投入到农业生产领域,不论是用于短期流动资金,还是用于农业长期投资,它对农业的产出应当具有促进作用,农业信贷投入的规模越大,农业产出的规模也应该越大,两者之间成正相关关系.具体信贷投入产出过程是农业生产者将农业信贷资金用于购买生产资料或购建农业设施等物质要素,并通过农业生产过程传递给农业产出。那么对于江苏省来说,江苏省农业贷款投入效率如何呢?农业贷款对江苏省农业经济增长中起到了很强的支持作用吗?支持的经济效果如何?如何更好的实现支持?本文将在分析江苏省农业信贷市场的运行机制的基础上,对江苏省农业信贷市场的绩效进行评价,同时考察了江苏省农村金融市场影响因素对农业信贷资金贡献率的作用,并提出政策建议。分析得出的结论是:江苏省农业GDP与金融机构对农业信贷额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即长期均衡关系,这为江苏省实行信贷政策以促进经济发展提供了实证依据.提高金融机构信贷额可以促进农业经济的增长。农业信贷对农业GDP的长期弹性达27%以上,这表明农业信贷投入对农业GDP增长的绩效显着。对江苏省农村金融市场影响因素对农业信贷资金对农业经济增长贡献率的作用的分析表明,江苏省农村金融市场提高农业信贷资金贡献率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发挥。为促进农业经济,解决“叁农”问题,需要不断增加农业信贷投入,加强对农业的信贷政策实施,使信贷政策和产业政策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农业经济稳健增长和产业结构优化。加大农业贷款对江苏省农业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既要加快农村金融改革步伐,又要切实改善农村信用环境,降低农业贷款投入风险,加大政府对农村金融机构的扶持力度,同时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农业产业化的推进,既为加大农业贷款投入带来了契机,又可以改观农业生产绩效,是加大农业贷款对农业经济增长支持力度的重要突破口。
周一鹿[7]2010年在《中国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效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是关于中国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效率的研究。研究的基本思路是,以农业信贷资金有效配置为目标,在借鉴前人的理论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我国农业信贷资金配置的实际情况,系统地构建了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效率的理论框架,并运用该理论框架对国外农业信贷资金配置及其制度安排进行了比较考察,然后对中国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从中揭示出了中国农业信贷资金配置存在低效率问题,并分析了其中的根源,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了中国农业信贷资金有效配置的模式、机制、战略选择及政策建议。一、主要研究内容本论文主要研究了以下内容:第一,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效率的理论框架。该框架在借鉴金融效率理论、资金配置理论、金融发展理论、农村金融市场理论等基础上重点探索了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效率的内涵、机制、实现机理和绩效评价;第二,农业信贷资金配置的国际经验。该部分重点考察了美国、法国、德国、日本和印度等五个国家的农业信贷资金的配置体制和机制,并总结了农业信贷资金配置的基本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第叁,中国农业信贷资金配置的总体效应。主要以经济增长理论为基础,运用动态计量模型分析法考察了中国农业信贷资金配置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效应;第四,中国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效率评价与偏差分析。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中国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效率进行了评价,并分析了效率偏差及其原因;第五,中国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效率的模式选择。通过比较研究,论证了政府与市场协调型信贷资金配置模式是我国的现实选择;第六,提升中国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效率的机制培育。第七,提升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效率的战略构想和政策框架。二、论文的基本结论1.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是一个由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经济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农业信贷资金有效配置是要实现农业信贷资金供求主体双赢的效率目标。农业信贷资金配置在本质上是一种稀缺性约束下的经济选择行为。如果这种行为能够使农村金融机构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用一定的农业信贷资金投入,并通过其循环过程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并实现自身盈利最大化,即实现了农业信贷资金配置的外在效率和内在效率,实现了农业信贷机构财务可持续性和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双赢局面的终极目标,则表明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是有效率的。2.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农业信贷资金配置都是在有效利用市场机制下进行的,并有健全的农业信贷制度法规做保障。通过国际比较发现,国外农业信贷资金配置及其制度安排存在一些共性特点:一是各国均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构建了一个职责明确、分工合作的农业信贷组织体系,包括农业商业信贷、政策信贷、合作信贷和民间信贷组织,其中,农业合作信贷组织是农业信贷组织体系的核心;二是各国政府均采取了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措施,以支持农业信贷机构为农业发放贷款;叁是各国政府都非常重视发展农业保险,通过发展农业保险来分散农业信贷风险;四是各国都用健全的法律制度来确保农业信贷资金的有效配置,提高其安全性。在成熟的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如美国、法国等,市场机制在农业信贷资金配置中的作用大于政府的作用,而在新兴的市场经济国家如印度,政府的作用要大于市场机制的作用。这表明,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一国农业信贷资金配置必然将从政府导向逐步向市场导向模式转换。3.中国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总量虽然得到快速增长,但农业信贷资金功效有限,配置效率并不十分理想。从总量看,改革开放以来,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总量增长迅速,区域配置失衡显着。从地区结构来看,东部地区明显比中西部地区获得的农业信贷资金比重高得多,表明农业信贷资金配置的区域配置结构差异显着。协整检验表明,1952—2007年,中国财政支农资金与农业增加值之间存在负的弹性关系,而农业信贷、农业投资与农业增加值正相关,说明增加农村投资和农业信贷总体上有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格兰杰因果检验表明,1952—2007年,财政支农、农业信贷、农村投资与农民收入之间不存在短期因果关系。农业自身产出水平的提高,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政府对其投入力度;而农业信贷、农村投资与农业增加值之间不存短期因果关系。从方差分解来看,财政支农和农业信贷资金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农业增加值的贡献率较小。相对于财政支农和农业信贷,农村投资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农业增加值的贡献率相对较大。因此,无论是对农民收入增长、还是农业发展,农业信贷资金的实际功效都非常有限。4.中国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效率的地区差异明显,提升中国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效率需要采取差异化的调控政策。整体而言,2003—2007年中国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效率呈现平稳态势,但各地区存在明显差异,西部地区显着低于东部和中部地区。近年来,甘肃、四川、内蒙古、新疆、云南、陕西、宁夏等省区农业信贷资金配置的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益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云南、陕西和宁夏叁省区更是没有达到了完全的技术效率水平。同样,规模效益也明显低于东部地区。由于存在资金投入规模严重不足的情况,难以实现规模经济,进一步又造成中西部地区农业信贷资金外流,进而导致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供给严重不足。长此以往,西部地区农业信贷资金配置将无法摆脱资金投入不足与资金配置效率低下的双重约束,并因此进入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之中。这不仅需要政府及其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还需要加强相关制度建设以提高农业和农业信贷资金的配置效率,地区效率差异才会明显缩小。5.选择有效的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模式是提升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效率的关键。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模式分为市场主导型、政府主导型和政府与市场协调型叁种。市场主导型模式依靠市场的力量和因素,虽然能够实现农业信贷资金有效率地横向配置,但这种需求追随型配置模式必然受到农业的低比较效益、高风险和弱质性缺陷的制约,使得信贷资金在农业和非农产业部门之间的配置容易出现失衡,从而阻碍农业技术进步和农村经济发展。政府主导型模式无法根本解决预算软约束问题,从而降低信贷资金配置效率。比较而言,政府与市场协调型模式更适合处在经济转型和结构升级的中国农业的发展需要,该模式可以克服前两种模式固有的内在缺陷,使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效率达到最优,这一模式的基本特征是信贷资金配置实现了均衡性、互补性和普惠性。6.健全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机制是提升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效率的重要条件。该机制包括供求机制、价格机制、竞争机制和监管机制。其中供求机制则为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提供健康的市场基础,包括供给制度支持机制、供给模式优化机制和需求机制;价格机制则包括公平定价机制、利率市场化机制和农业补贴机制,其作用就是利用价格信息调节和平衡资金的跨期和部门间的供求关系;竞争机制则为农业部门提供可供互相替代的多种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增加农业部门的剩余支配权,它主要包括市场准入机制和竞争监控机制;监管机制则负责对各种风险进行控制和防范,减少农业信贷资金的漏损,它主要包括金融预警机制、合作监管机制和金融安全网机制。7.中国农业信贷资金配置必须围绕如何改造大量的传统小农户经济,提升中国农业产业的竞争力来设计必要的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效率提升战略。这一战略包括农业经济发展战略、农村金融发展战略、综合协调发展战略。农业经济发展战略包括农业市场化发展战略、农业产业化发展战略、农业集约化发展战略,通过上述战略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农业部门的效率和资金产出能力;农村金融发展战略包括多元化的农村金融发展战略、创新型的农村金融发展战略和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优化战略;综合协调发展战略包括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战略和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战略,该战略有助于消除城乡二元结构,推动实体产业部门和金融产业部门的协调发展,最终提高农业信贷资金的配置效率。叁、论文的政策建议1.改造农业企业(农户)的经营机制。农业企业和农户是农业信贷的重要需求主体,培育多样化的农业企业,提高企业和农户的素质是防范农业信贷风险的关键举措。应当采取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提高企业治理能力,转换经营机制、提供各种税费减免政策等提高农业企业经营素质。同时,应加强对农民市场经济意识和现代农业知识的培训,提高农民经营素质。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提高农业公共产品供给水平,以降低农业信贷面临的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促进农业生产和农业信贷的有机结合。2.重塑农业信贷组织体系。一是要加快农村信用社的改革改造,把农村信用社建设成真正意义上的合作信贷组织,在经营机制上,鼓励其引入市场机制,实行商业化经营,但应保留真正服务于“叁农”的信用合作体制。二是要适当扩大农业发展银行的业务范围,健全支农功能和运行机制,真正体现政策支农的要求。叁是积极推进农业银行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确保农业商业信贷机构定位不变,要增强其支农功能,防止支农功能退化。四是培育和发展包括邮政储蓄银行在内的小额信贷机构,发展一批微型信贷组织,满足农村信贷需求。五是要积极鼓励和支持农业信贷组织的创新,大力发展小额贷款公司等多元化的农业信贷组织。3.完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一要大力发展农产品期货市场,开发农产品期货品种,以分担部分农业信贷风险;二要加快培育多种所有制形式的多元化的农业保险机构,积极发展农业保险产业。政府应积极组建农业政策性保险机构,支持农业保险的发展。叁要创新农业信贷联合担保机制,建立适度竞争、充满活力的农业信贷市场。四要政府应逐步放松对农业信贷市场的利率管制。4.推进农业信贷产品与服务的创新。首先要立足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鼓励农业信贷组织创新信贷产品,满足农业信贷需求,推广农户和专业合作社联合担保贷款,大力发展农业小额信贷;鼓励成熟的信贷产品延伸到农村经济各个领域。其次是在农业信贷风险可控制的条件下,创新农业信贷资金配置的长效机制,加快农村信贷支付体系的建设,简化农业信贷交易手续,优化农业信贷产品结构,提高农业小额信贷额度,推行农业小额贷款、小额贷款担保、小额贷款保险的联动机制。5.完善农业信贷资金配置的全程监管体系。一是要建立完备的农业信贷监管法规体系;二是加快完善农业信贷资金配置的全程监控体系;叁是转变农业信贷资金配置的监管方式,按照“激励相容”的原则做好贷前调查、贷中审查、贷后检查的监管工作;四是加快农业信贷资金配置风险预警体系建设,提高农业信贷监管效率,防范农业信贷风险。四、论文的创新点1、在总结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探索性地构建了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效率内涵、模式、机制及其实现机理的理论分析框架,为农业信贷资金有效配置提供了理论依据。2、根据实证分析的结论,选择了政府与市场协调配合的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模式,从供求、价格、竞争、监管等四个方面,构建了提升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效率的运行机制。3、从农业自身发展与金融的有效配合双重层面,系统提出了提升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效率的战略构想和政策框架。
杨云[8]2010年在《林权抵押贷款运行机制及其绩效评价研究》文中认为为农户提供良好的金融服务,是解决我国叁农问题的根本路径选择之一。随着我国林权制度改革的全面推进,林权抵押贷款的实践和发展为解决农村金融问题提供了创新工具,拓宽了农村金融的发展思路,正规农村金融机构林权抵押贷款的实践与发展必然在农村金融领域发挥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以实证性研究为主,由综述、原理解析、实证分析和结论及政策建议四大部分构成。研究的逻辑是:从林权抵押贷款和农村金融相关领域研究现状出发;解析了抵押担保品的拓展、林权抵押贷款内涵及其运行机制,并对实践中几种林权抵押贷款模式进行比较分析,解释林权抵押贷款的机理;然后从农村信贷需求的角度,对机构供给、农户需求和林权抵押贷款产品进行分析;利用实地调查数据对福建林权抵押贷款绩效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政府在林权抵押贷款中的作用;最后是结论和政策建议。本研究的主要结论:第一,在构建商业可持续发展的农村金融思路下,作为农村金融工具创新的林权抵押贷款为农村金融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有助于解决长期以来农户贷款缺乏抵押担保品的困境,拓展了中国农村金融发展领域。第二,林权制度改革的推进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耦合,表明了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开展林权抵押贷款是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必然选择和现实需要。第叁,供给和需求层面的分析表明,中国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开展林权抵押贷款的机构优势表现在微观组织结构、业务经营、所处政策环境及对社会资本的利用等方面;当然,在林权抵押贷款开展过程中,农村正规金融机构也存在一些来自机构自身发展和能力构建、外部环境等方面的障碍因素。第四,从林权抵押贷款实践来看,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开展林权抵押贷款业务的激励机制分别来自行政激励与经济激励两个方面,比较而言,在初期发展阶段,行政激励大于经济激励;但是经济激励地位的转换对于林权抵押贷款的可持续发展更具有现实意义。第五,林权抵押贷款运行机制的设计汲取了小额信贷运行机理,同时充分发挥了非正式制度(信用、担保体系、协会等)、森林保险等在林权抵押贷款运作中的作用,实现了正规金融制度安排与非正式制度创新的有效融合。第六,实证的分析表明,林权抵押贷款的开展对农村正规金融经营绩效有改善作用,同时,对农户的信贷可得性、生产及收入的改善具有一定的意义。第七,政府在农村金融发展中承担着重要功能和作用,其作用有效发挥的实质在于构建完善政府、金融机构、农户存之间互动的关系,克服“市场失灵”,减缓“政府失效”,这种互动机制的和谐与完善将有助于推动林权抵押贷款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的主要创新之处有五点:第一,本研究从农村信贷市场、目标群体、机构和农户四个层面,来揭示林权抵押贷款的实践和发展对拓展农村金融市场的重要作用。第二,将林权抵押贷款的概念框架纳入农村金融系统来研究,具有必要性和创新性。第叁,从农村信贷需求的角度,系统研究林权抵押贷款中的供给机构、农户需求、产品的条件和优劣势,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创新性。第四,采用实证分析方法,分别从机构和农户层面展开研究,较全面系统地评价了福建林权抵押贷款的绩效,具有创新性。第五,从系统论的角度,在农村金融市场中,对政府、机构、农户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探讨和实证分析,为构建完整的、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提供了可能,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于丽红[9]2008年在《中国农村二元金融结构研究》文中提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领域对金融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但是,正规金融所提供的服务越来越不能满足农村对金融服务的需求,正规金融无法有效的覆盖农村市场。而曾经存续过几千年的非正规金融活动又开始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活跃起来,各种非正规金融形式广泛存在,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对资金的需求相当部分是通过非正规金融获得满足。这一现象引起了本文对我国农村二元金融结构问题的关注。本文在金融相关理论的指导下,对我国农村二元金融结构的历史演化、产生原因、现状、运行机制、对农户福利改进、农村中小企业融资,以及相关的政策效应进行了系统的理论探讨和实证分析;以新制度经济学为分析方法,对农村二元金融结构制度生成、制度变迁、制度供给创新等进行了制度经济学分析,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借鉴了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经验,探讨了政府在农村金融改革和发展中的作用,最后就我国农村金融改革提出了政策建议。论文从内容上共分为6部分:第一部分第一章导言是全文的总起,介绍论文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国内外关于农村二元金融结构研究的主要成果,界定相关概念,阐明研究目标、内容、方法以及论文的可能创新之处。第二章理论回顾与借鉴,回顾和借鉴了农村金融相关理论、社会资本理论以及协调思想。第二部分第叁章中国农村二元金融结构之历史演化与形成原因,阐述自民国以来,中国农村二元金融结构的历史演化过程,改革开放后中国农村二元金融结构的形成原因。第四章中国农村现行二元金融结构的实证分析,阐述农村正规金融发展现状、农村正规金融市场存在的问题,农村非正规金融的主要表现形式、规模和数量、利率以及运行特征,农村二元金融结构的运行特征。接下来的叁部分内容是全文的核心。第叁部分分割与融合视角下的农村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阐述农村正规金融市场效率及其局限性,农村非正规金融与正规金融的替代与互补关系,农村金融的二元分割、资本流动约束及其效率损失,基于金融共生理论对农村二元金融结构进行分析。第四部分农村二元金融结构的经济效应及其相关政策效应分析,在对农村二元金融结构经济效应进行定性评价的基础上,阐述二元金融结构对社会融资量、农户福利改进、农村中小企业融资以及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阐述农村二元金融结构对货币政策和利率自由化政策的影响。第五部分农村二元金融结构的制度经济学分析,从制度经济学角度对农村二元金融结构进行研究,具体阐述农村二元金融结构的制度生成、制度变迁、制度适应效率,非正规金融向正规金融演化,民间资本进入农村金融业的变迁动因和阻碍因素,农村金融供给制度创新。最后,第六部分第八章中国农村金融改革的思路与建议,首先对中国台湾、韩国、菲律宾农村金融改革和发展的经验进行介绍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农村金融改革目标与农村金融主体建设思路,农村金融市场改革,农村正规金融机构改革,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发展建议,政府在农村金融发展中的作用。
张晓艳[10]2008年在《中国农村民间金融市场运行机制研究》文中提出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离不开金融的大力支持。但是,在渐进式改革中发展起来的农村正规金融,近年来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支持却趋于弱化,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凸显。在这一背景下民间金融在农村地区快速发展起来。农村民间金融的快速发展,拓宽了农户的融资渠道,缓解了资金供求矛盾,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加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由于民间金融游离于国家正规金融体系之外,不受金融法规约束,在组织方式和运作机制方面也缺乏规范的管理,极易引发借贷纠纷,影响了这一市场的持续健康运行和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为此,就农村民间金融市场运行机制进行研究,对于促进农村民间金融市场的规范运行,完善农村金融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将农村民间金融纳入市场分析框架,运用比较分析、计量分析和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从农村民间金融市场的需求、供给、利率等方面,对中国农村民间金融市场的运行机制进行了理论探讨和实证分析。研究的基本结论为:中国农村民间金融市场能够有效缓解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在促进农民收入增加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这一市场的健康运行有利于进一步促进农民收入增加和农村经济增长。因此,当前应通过优化农村民间金融市场供给环境、引导借贷利率适度回落、增加民间金融制度供给来规范我国农村民间金融市场,以更好地发挥其服务农村经济的积极作用。全文由八章内容构成。第一章,导言。本章阐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总结评述了国内外学者关于农村民间金融的研究动态,结合已有研究成果,提出了本文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明确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总结了论文的可能创新之处。第二章,农村民间金融市场的理论基础。本章首先对论文中涉及的“民间金融”这个在经济学与金融学领域十分常见但又极具争议的概念作出了解释及界定,明确了“农村民间金融市场运行机制”的内涵,然后深入分析了农村民间金融市场的主体与履约机制。这一章内容对其他部分的内容起着理论支撑的作用。第叁章,农村民间金融的国际比较与经验借鉴。本章回顾了部分欧美发达国家、亚非发展中国家及我国台湾地区农村民间金融的实践,总结了这些国家和地区农村民间金融发展的基本经验及其对规范我国农村民间金融市场的有益启示。第四章,中国农村民间金融市场的历史演进与绩效评价。本章分析了我国农村民间金融市场的发展历程,从全国与区域两个角度考察了我国农村民间金融市场的融资规模,运用实证分析方法评价了这一市场的运行绩效,指出农村民间金融市场在促进农民收入增加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有必要对这一市场进行规范与引导。第五章,中国农村民间金融市场需求分析。从本章开始,论文从需求、供给及利率叁个层面探讨农村民间金融市场的运行机制,为规范农村民间金融市场提供现实依据。本章主要讨论我国农村民间金融市场需求形成的原因,从需求动机及影响因素等方面考察农户的民间金融需求,探讨农村中小企业民间金融需求的动因及获得性。第六章,中国农村民间金融市场供给分析。本章在分析农村民间金融市场供给形成原因的基础上,考察了农村民间金融市场的资金供给来源,这些资金主要包括农户的盈余资金及部分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从农户的信用状况、还贷能力、借贷用途、借贷利率等方面探讨了农村民间金融市场资金供给的影响因素。第七章,中国农村民间金融市场利率分析。本章首先对农村民间金融市场利率决定进行了一般分析,然后探讨了我国农村民间金融市场的利率现状,指出我国农村民间金融借贷利率具有利率水平高、区域差异大的特点,认为资金供求矛盾突出、市场垄断明显、风险较大是导致我国农村民间金融利率较高的主要原因。第八章,中国农村民间金融市场规范发展的政策选择。本章是全文的落脚点。在以上章节分析的基础上,本章从明确规范基本原则、优化农村民间金融市场供给环境、引导借贷利率适度回落、增加民间金融制度供给等方面,提出了规范中国农村民间金融市场的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1]. 中国农业信贷市场的运行机制与绩效[D]. 周小斌. 中国农业大学. 2003
[2]. 中国农业转型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D]. 王永龙. 福建师范大学. 2004
[3]. 中国农村金融市场成长机制与模式研究[D]. 丁忠民. 西南大学. 2008
[4].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关系研究[D]. 张颖慧.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
[5]. 正规金融机构小额信贷运行机制及其绩效评价[D]. 李莉莉. 中国农业大学. 2005
[6]. 江苏省农业信贷机制与绩效研究[D]. 张敬梅. 南京农业大学. 2008
[7]. 中国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效率研究[D]. 周一鹿. 西南大学. 2010
[8]. 林权抵押贷款运行机制及其绩效评价研究[D]. 杨云. 福建农林大学. 2010
[9]. 中国农村二元金融结构研究[D]. 于丽红. 沈阳农业大学. 2008
[10]. 中国农村民间金融市场运行机制研究[D]. 张晓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
标签:金融论文; 投资论文; 中国农业论文; 农村金融论文; 信贷业务论文; 信贷规模论文; 中国信贷论文; 配置效率论文; 金融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绩效目标论文; 组织绩效论文; 中国模式论文; 有效市场论文; 小额信贷论文; 制度理论论文; 三农论文; 农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