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和弦的组成(6)

吉他和弦的组成(6)

一、吉他和弦的构成(六)(论文文献综述)

吴连群[1](2022)在《海特尔·维拉-罗勃斯民族乐风溯源——以《练习曲第一号》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海特尔·维拉-罗勃斯一生共写下了超过3000首不同题材的音乐作品,创作数量之高产令人咂舌。虽然他是专业作曲家而非职业吉他演奏家,但他的吉他作品在吉他音乐界是举足轻重的,几乎件件都是精品。本文透过多种维度解析其吉他作品《练习曲第一号》,试图透视巴西伟大的民族音乐家、作曲家维拉-罗勃斯的音乐风格和精神世界。

薛白[2](2021)在《格拉纳多斯《音乐会快板》演奏技巧分析》文中指出

王凡宇[3](2021)在《钢琴组曲《戈雅之画》的艺术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十八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震动了整个欧洲,人权、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遍布了各个角落,这样一颗种子在西班牙也开花结果了。擅长绘画的西班牙音乐家恩里克·格拉纳多斯(Enrique Granados,1867~1916)受到戈雅画作的启发创作了一组包含六首钢琴作品的钢琴组曲《戈雅之画》(Goyescas,Op.11,1911),用浓郁的西班牙音乐风格来描绘当时人们的生活背景,组曲包含的曲目多是以浪漫派的作曲手法写成,融合了弗朗茨·李斯特(Franz Liszt,1811~1886)的炫技、弗里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Fryderyk Franciszek Chopin,1810~1849)的诗意,将西班牙的音乐艺术推向了更高的层次。通过对《戈雅之画》六首作品进行研究,笔者将其分为四个章节进行深入探讨。第一章引言,主要阐明论文的选题缘由和意义、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以及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特色。第二章格拉纳多斯的艺术生涯与钢琴组曲《戈雅之画》的作品简介,包含了对作曲家的介绍、画家戈雅的简介及《戈雅之画》的创作背景。第三章《戈雅之画》的音乐本体分析,从曲式、和声、织体分析及调式调性等多方面入手,第四章“民族性”与“描绘性”的音乐在《戈雅之画》中的体现,介绍西班牙民族音乐的特点,寻找作品中所展现的“民族性”,并与前文的分析为基础,对作品的故事进行“描绘”,使作品更加接近作曲家的创作意图,同时也为今后的西班牙风格钢琴作品的演奏和教学提供理论依据。

张逸歌[4](2021)在《音乐剧《屋顶上的小提琴手》的音乐叙事研究》文中提出音乐叙事理论是一种基于音乐本体分析与音乐文化语境的综合分析法,对于音乐文本的解构有着传统音乐分析手段难以企及的优势,它丰富了音乐艺术的认知途径。近年来,音乐叙事理论及其应用受到了国内外音乐学界的广泛关注。本文立足于音乐叙事学,结合修辞学、符号学等相关理论,系统分析了百老汇音乐剧《屋顶上的小提琴手》(以下简称《屋》剧)在叙事策略和叙事手段方面所蕴含的规律与特征,并试图解析支撑这种特征的人文成因。本文从宏观与微观,共时与历时四个维度展开论述,全文分四章:第一章,主要梳理了《屋》剧的创作背景与社会影响,着重阐述了音乐剧创作者的知识结构、创作经历对该剧的影响;此前的百老汇音乐剧传统以及《屋》剧在百老汇音乐剧历史上的地位、影响及其传播范围与接受舆论;第二章,从叙事语境、叙事主题、叙事主体及叙事结构四个部分阐述了《屋》剧的叙事策略;第三章,从主题动机及其叙事形象、叙事语汇和唱段分析三部分阐释了《屋》剧的叙事手段;第四章,基于叙事策略与叙事手段,归纳出《屋》剧在形式与内容方面所体现音乐叙事特征。总体来讲,《屋》剧是将严肃题材与通俗体裁有机结合的典型,实现了文学经典与音乐剧形式的有机融合,本文将音乐叙事理论应用于该剧的个案,希望为音乐叙事理论在音乐剧分析领域积累更多的研究案例,探索音乐叙事理论的应用实践。

万舒晨[5](2021)在《阿尔贝尼斯钢琴组曲《伊比利亚》的多元化特征及演奏研究 ——以四首为例》文中认为钢琴组曲《伊比利亚》是西班牙钢琴家、作曲家伊萨克·阿尔贝尼斯创作的一部非常重要的作品,共包含12首作品。它作为阿尔贝尼斯创作晚期的音乐作品,体现出他成熟的创作技巧与独具特色的音乐风格。本文第一章对阿尔贝尼斯生平、西班牙民间音乐的发展,以及《伊比利亚》的创作背景进行概述。第二章对作品的多元化特征进行论述,其中第一节分析了作品的民族性特征,主要体现在对民间音乐节奏、调式的运用和民间歌舞风格的融入以及民间乐器的模仿四个方面;第二节从和声与调式调性、半音化风格、交响化音响、伸缩速度及踏板的运用分析了作品的浪漫主义音乐特征;第三节则从全音阶、不协和和声与平行和弦、力度对比三个方面阐述了作品所具有的印象主义音乐特征。第三章分别论述了在演奏中如何体现西班牙民间音乐风格、浪漫主义风格与印象主义音乐风格。

周大棚[6](2021)在《融入世界音乐元素的原创作品《漠》创作实践解析》文中提出针对笔者的毕业作品《漠》,在创作、曲调设计、节奏设计、编曲制作、音色编辑,录音混音等多方面展开阐述。结合作品中世界音乐风格的使用,在和声设计、伴奏织体搭建以及器乐安排等方面进行梳理,并在声音设计方面追求其多样性。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可以总结和探究带有融合元素的世界风格音乐作品的创作的途径,梳理和探究其中的技术与艺术的创编与呈现方式。

陈柔瑾[7](2020)在《“吉他弹唱”模式在钢琴弹唱教学中的应用》文中认为钢琴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通常将钢琴技能训练作为教学重点,会选择比学生自身能力更高的技巧性弹奏训练,事实上,这可能会对学生的钢琴认知能力培养产生不利影响,使其教学实效性难以达到预期效果。而钢琴弹唱教学在培养综合能力方面更具优势,但当前的钢琴弹唱教学依然存在一定不足之处,影响着其教学效果。因此,本文试图结合钢琴弹唱的特点,分析"吉他弹唱"的优势之处,探究"吉他弹唱"模式在钢琴弹唱教学中的应用,希望可以进一步提升钢琴弹唱教学效果,促使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金融[8](2020)在《电吉他在现代融合音乐中即兴演奏和伴奏技巧的运用》文中研究表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众多流派,音乐元素的碰撞产生了融合音乐这一音乐风格,覆盖各个音乐领域深受其影响。电吉他这一同一时期诞生发展的乐器,随着时间的发展已然成为现代音乐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乐器之一,其丰富的主奏技巧和伴奏技巧,在现代融合音乐中同样凸显出其风格特点。截至当今,随着音乐文化的发展,民族音乐和世界音乐,传统音乐和现代音乐的交流和融合日渐明显,更多的音乐元素,流派交流融合出新的音乐风格。本文从现代融合音乐的发展,演奏风格与形式,电吉他在现代融合音乐中的即兴演奏和伴奏技巧等方面,探讨在现代融合爵士音乐中电吉他的技巧使用,通过谱例和总结了解现代融合音乐和电吉他即兴演奏和伴奏技巧。

顾仁秉[9](2020)在《高中吉他教学中音乐创作能力的培养 ——以节奏、和弦、旋律创作为例》文中认为吉他的音色动人、演奏技巧丰富、表演风格多样,包括古典、指弹、民谣弹唱等。其中,民谣弹唱被广泛应用于流行歌曲,并且简单易学,深受青少年喜爱,在高中音乐课的教材里也出现了相关教学内容。笔者对苏州市高中吉他课进行调研,分析教材内容,根据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在相应课时中融入创作教学。在第一单元第二节《吉他的类别》的课时中,使用吉他模仿动物发出的声音特点,通过场景创编引导学生进行节奏创作;在第三单元第七节《和弦指法图及和弦演奏》的课时中,通过简化和弦指法、丰富和弦色彩、分析图片色彩、讲解形式美基本规律进行和弦编创;在第三单元第八节《弹唱<雪绒花>》的课时中,通过重组《雪绒花》旋律素材,展开情景想象进行旋律创作。最后得出结论:在高中吉他教学中融入节奏、和弦、旋律创作环节,并使用以上教学方法,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音乐创作能力,提升学生的想象力、创新能力、交流能力、协作精神、艺术修养。

王莹晨[10](2020)在《中国传统音乐结构思维在徐孟东交响音乐创作中的体现 ——以《远籁》、《交响幻想曲》、《丝路流韵》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中国传统音乐元素,诸如戏曲、民歌、锣鼓乐、文人音乐等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中国当代作曲家的创作中,徐孟东是中国当代音乐中运用中国传统音乐元素与西方技法完美结合的代表作曲家之一,其作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文选取徐孟东创作的《远籁》(为大提琴与交响乐队而作)、《交响幻想曲》(为中提琴与管弦乐队而作)和交响变奏曲《丝路流韵》(为吉他与管弦乐队而作)三部交响作品为研究对象,从作品的结构、主题材料、音高组织、音色等多个角度分析中国传统音乐结构思维在其中的运用和体现,阐述这三部作品在徐孟东创作生涯中的地位和价值,并试图探析作品反映出作曲家的创作特征和审美旨趣。全文由五章和绪论及两个附录构成。第一章主要从徐孟东的简介和作品梳理两个方面入手,简要概述了徐孟东的音乐学习经历和成就,分阶段梳理了他的作品,并对本文将要分析的三部作品进行特征概括。第二至四章以中国传统音乐结构思维为切入点,分别对三部作品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远籁》是作曲家阅读余秋雨先生的《山居笔记》之十一“遥远的绝响”有感而作,第二章对该作品的分析主要着眼于作品的结构、核心动机(采用古琴曲《广陵散》的核心动机)、和声音响、演奏法等方面所展现的中国传统音乐结构思维。《交响幻想曲》是一部运用中国古琴曲《流水》的两个五声性三音组核心动机进行交响创作的作品,第三章主要以中国传统音乐结构思维的角度对该作品的结构、动机发展、音色音响等方面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丝路流韵》不论在作品的创作思想还是创作技法上都属于一部中西结合的作品,第四章主要对该作品运用的帕萨卡里亚体裁和中国传统多段并列的结构形式以及音乐发展中所体现的中国传统音乐特征进行分析。在上述分析论述的基础上,本文第五章结合以上三部作品的分析,总结徐孟东在交响音乐创作中的技法特征表现和审美意境表达。本文通过对上述三首作品的分析,对徐孟东交响音乐创作中体现的中国传统音乐结构思维有较为全面的认识。这三首作品不仅在徐孟东交响音乐创作中具有代表性,在中国当代音乐创作中也具有典型意义,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对当代音乐创作状况的认识起到一定的作用。

二、吉他和弦的构成(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吉他和弦的构成(六)(论文提纲范文)

(1)海特尔·维拉-罗勃斯民族乐风溯源——以《练习曲第一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维拉―罗勃斯和他的音乐时代
    (一)巴西音乐和吉他的渊源
    (二)“肖罗”开始大行其道
    (三)世纪交替中的新文化运动
二、维拉―罗勃斯的内心世界和人格发展特征
    (一)童年
    (二)爱情
    (三)挫折
三、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一)罕见的音乐天才
    (二)卓越的音乐教育家
    (三)伟大的民族音乐家
四、透过《练习曲第一号》透视维拉―罗勃斯
    (一)乐曲背景
    (二)曲式结构与和声
    (三)演奏分析
五、结语

(3)钢琴组曲《戈雅之画》的艺术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一、论文选题的缘由与意义
        (一)论文选题的缘由
        (二)论文选题的意义
    二、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1.硕士论文方面
        2.期刊文章方面
        (二)国外研究现状
        1.着作类
        2.学术文章类
        3.音乐评论类
    三、论文研究内容、方法和特色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法
        2.个案分析法
        3.归纳总结法
        4.谱例穿插
        (三)研究特色
第二章 格拉纳多斯的艺术生涯与《戈雅之画》的作品简介
    一、格拉纳多斯的艺术生涯
        (一)早期民族风格时期(1867~1890)
        (二)青年浪漫乐派风格时期(1890~1900)
        (三)晚年个人风格成熟时期(1900~1916)
    二、《戈雅之画》的作品简介
        (一)西班牙浪漫主义画家——戈雅
        (二)《戈雅之画》的创作背景
第三章 《戈雅之画》的音乐本体分析
    一、多变的曲式结构
    二、织体分析——以第三、四、五首为例
        (一)第三首《厨房凡丹戈舞》
        (二)第四首《悲歌、或少女与夜莺》
        (三)第五首《爱情与死亡》
    三、和声的应用特点
        (一)变和弦的应用
        (二)复合和弦的应用
        (三)半音化的声部进行
第四章 “民族性”与“描绘性”在《戈雅之画》中的体现
    一、西班牙音乐的发展与特色
    二、主要的“民族性”元素在作品中的体现
        (一)优美的民间音乐旋律
        1.通纳蒂亚歌曲(Tonadilla)
        2.瓦伦西亚民歌(Valencian)
        3.格里高利圣咏(Gregorian chant)
        (二)动感十足的舞蹈节奏
        1.霍达(Jota)
        2.凡丹戈(Fandango)
        3.弗拉明戈(Flamenco)
        (三)用钢琴模仿吉他效果的演奏
        1.旁太多(Punteado)
        2.纳斯乖多(Rsguedo)
        3.高速的震音和弦
        4.内在持续音(Internal pedal point)
        (四)民族调式的应用
        1.吉普赛大调
        2.E调式
    三、以综合的眼光看待作品中的“描绘性”
        (一)作品的画面性
        (二)作品的故事性
        1.《爱情的语言》
        2.《隔着格栅谈话》
        3.《厨房凡丹戈舞》
        4.《悲歌,或少女与夜莺》
        5.《爱情与死亡》
        6.《尾声:幽灵小夜曲》
结论
参考文献
    (一)音乐辞典类
    (二)外文书籍
    (三)中文书籍
    (四)国外论文
    (五)国内期刊论文
    (六)国内硕博论文
    (七)乐谱版本
    (八)音响版本
个人简历
致谢

(4)音乐剧《屋顶上的小提琴手》的音乐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意义
        (一)现实意义
        (二)理论意义
    三、研究问题和方法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方法
    四、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五、理论基础
        (一)音乐叙事学
        (二)叙事学
        (三)符号学
第一章 《屋顶上的小提琴手》的创作背景与影响
    一、创作背景
        (一)创作者的生平与知识结构
        (二)此前的百老汇音乐剧传统
    二、传播与影响
        (一)《屋顶上的小提琴手》在百老汇音乐剧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二)传播范围与接受舆论
第二章 《屋顶上的小提琴手》的音乐叙事策略
    一、《屋顶上的小提琴手》的叙事语境
        (一)历史语境
        (二)社会语境
    二、《屋顶上的小提琴手》的叙事主题
    三、《屋顶上的小提琴手》的叙事主体
    四、音乐叙事结构
第三章 《屋顶上的小提琴手》的音乐叙事手段
    一、《屋顶上的小提琴手》的主题动机及其叙事形象
        (一)主题动机——Tradition
        (二)主题动机的叙事形象
    二、叙事语汇
        (一)诗乐结合
        (二)乐队语汇
    三、主要唱段分析
        (一)Matchmaker
        (二)Sunrise Sunset
第四章 《屋顶上的小提琴手》的音乐叙事特征
    一、鲜明的民族音乐元素
        (一)犹太音乐
        (二)俄罗斯音乐
    二、独特的叙事方式
        (一)显性叙事层与隐性叙事层的叠置
        (二)音乐情节结构的线性与非线性交织
结语
参考文献
    一、中文文献
    二、外文文献
致谢

(5)阿尔贝尼斯钢琴组曲《伊比利亚》的多元化特征及演奏研究 ——以四首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西班牙作曲家阿尔贝尼斯与《伊比利亚》
    第一节 阿尔贝尼斯及西班牙民间音乐
        一、阿尔贝尼斯生平
        二、西班牙民间音乐
    第二节 钢琴组曲《伊比利亚》
        一、《伊比利亚》的创作背景
        二、所选四首作品简介
第二章 《伊比利亚》的多元化特征
    第一节 西班牙民间音乐元素及应用
        一、民间节奏节拍特征
        二、民间歌舞形式
        三、西班牙民间音乐调式
        四、西班牙民间乐器
    第二节 浪漫主义音乐元素及应用
        一、和声与调式调性
        二、半音化风格
        三、交响化的音响
        四、伸缩速度
        五、踏板
    第三节 印象主义音乐元素及其应用
        一、关于全音阶
        二、关于和声
        三、关于力度
第三章 《伊比利亚》的演奏要点
    第一节 西班牙民间音乐元素的把握
        一、民间音乐主题的音乐处理
        二、民间乐器音色的模仿
    第二节 浪漫主义与印象主义音乐风格的把握
        一、交响化音响片段的处理
        二、弱力度的处理
        三、不同音响色彩的处理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6)融入世界音乐元素的原创作品《漠》创作实践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创作构思
    第一节 作品中的风格溯源
        一、世界音乐风格
        二、应用型电子音乐
    第二节 器乐的源由
        一、电子音色、原声与电声乐器的使用
        二、特色器乐在作品中的作用
第二章 创作过程
    第一节 作品段落结构安排
    第二节 曲调的设计
        一、《漠》旋律A写作的创作特点
        二、《漠》主题旋律写作
    第三节 和声的配置
    第四节 节奏律动设计
第三章 声音素材使用
    第一节 带有世界音乐特点的声音素材使用
    第二节 《漠》中的电子乐器使用
    第三节 电声乐器使用
    第四节 原声乐器使用
第四章 制作手法
    第一节 MIDI技术的应用
        一、MIDI弦乐制作细节
    第二节 原声乐器的声音采集
        一、乌德琴录音方案
        二、电吉他录音方案
第五章 作品混音过程
    第一节 打击乐
    第二节 贝斯与吉他
    第三节 电子合成音色处理
    第四节 弹拨乐器处理
    第五节 人声
    第六节 弦乐组
    第七节 混响效果器的使用
    第八节 自动化控制
    第九节 总线处理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吉他弹唱”模式在钢琴弹唱教学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钢琴弹唱的特点
二、“吉他弹唱”模式的优势
三、“吉他弹唱”模式在钢琴弹唱教学中的应用
    (一)钢琴伴奏和声乐演唱的有机融合
    (二)合理设计简便的常用和弦转换表
    (三)注重把控和弦的准确性

(8)电吉他在现代融合音乐中即兴演奏和伴奏技巧的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现代融合音乐的发展
    1.现代融合音乐风格的定义
    2.现代融合音乐的乐器
    3.现代融合音乐的特征
二、电吉他在现代融合音乐中的即兴演奏
    1.电吉他在现代融合音乐中的即兴演奏逻辑
    2.电吉他在和声走向中的即兴演奏
三、电吉他在现代融合音乐中的伴奏技巧
    1.现代融合音乐的节奏和律动
    2.现代融合音乐中电吉他的放克元素伴奏形式
    3.现代融合音乐中电吉他的摇滚音乐伴奏形式
    4.现代融合音乐中复调伴奏形式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9)高中吉他教学中音乐创作能力的培养 ——以节奏、和弦、旋律创作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动机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
        1.4.1 问卷调查法
        1.4.2 文献研究法
        1.4.3 教学实践法
第二章 苏州市高中吉他课问卷调查与分析
    2.1 问卷设计与发放
    2.2 问卷回收与统计
    2.3 问卷分析
第三章 高中吉他教学方案
    3.1 教材分析
    3.2 课时选择
    3.3 教学方法
        3.3.1 从模仿到创作
        3.3.2 通过联觉进行创作
第四章 节奏、和弦、旋律创作在教学中的运用
    4.1 节奏创作
        4.1.1 声音模仿
        4.1.2 节奏型组合
    4.2 和弦编创
        4.2.1 简化指法、丰富色彩
        4.2.2 视觉启发
    4.3 旋律创作
        4.3.1 素材重组
        4.3.2 情景想象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苏州市高中吉他课教师调查问卷
附录B 苏州市高中吉他课学生调查问卷
附录C 节奏创作教案
附录D 和弦编创教案
附录E 旋律创作教案

(10)中国传统音乐结构思维在徐孟东交响音乐创作中的体现 ——以《远籁》、《交响幻想曲》、《丝路流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徐孟东生平及创作概览
    第一节 徐孟东简介
    第二节 徐孟东音乐创作概述
        一、第一阶段:侧重于西方技法的运用(80年代)
        二、第二阶段:侧重于中国元素的融入(90年代-00年代后)
    第三节 中国传统音乐结构思维与徐孟东的交响作品
第二章 《远籁》(为大提琴与交响乐队而作)分析
    第一节 整体结构概览
        一、结构概览
        二、速度的结构作用
    第二节 《远籁》的核心动机与《广陵散》的主题旋律
        一、《远籁》核心动机的来源与构成
        二、核心动机的展衍
    第三节 音乐语言特征
        一、五声纵合性和声的运用
        二、古琴音色的呈现方式
第三章 《交响幻想曲》(为中提琴与管弦乐队而作)分析
    第一节 结构分析
        一、结构概览
        二、隐蔽的结构特征
    第二节 核心动机分析
        一、核心动机的来源与构成
        二、核心动机的展衍
    第三节 音乐语言特征
        一、“散化”的节拍
        二、动机的双调性
        三、古琴音色的呈现方式
第四章 《丝路流韵》(为吉他与管弦乐队而作)分析
    第一节 结构分析
        一、结构概览
        二、中西结合的结构特征
    第二节 主题分析
        一、帕萨卡里亚主题
        二、对位声部的发展
    第三节 音乐语言特征
        一、由重复展衍出的递升、递降的旋律线
        二、非三度叠置和弦的运用
        三、华彩与泛音
第五章 徐孟东三首交响作品的技法特征和审美意境
    第一节 中国传统音乐元素及发展思维的体现
        一、渐进式的音乐速度节奏发展
        二、主题材料的展衍与变奏式加工
        三、多声音乐技术中的单声音乐风格
        四、古琴音色的呈现
    第二节 中国古代文人形象及传统审美意境的体现
        一、中国传统文人形象的体现
        二、作品中“虚—实”、散逸的色彩追求
结语
附录一 徐孟东作品概览
附录二 徐孟东教授访谈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四、吉他和弦的构成(六)(论文参考文献)

  • [1]海特尔·维拉-罗勃斯民族乐风溯源——以《练习曲第一号》为例[J]. 吴连群. 乐器, 2022(02)
  • [2]格拉纳多斯《音乐会快板》演奏技巧分析[D]. 薛白. 山东师范大学, 2021
  • [3]钢琴组曲《戈雅之画》的艺术特征研究[D]. 王凡宇. 沈阳师范大学, 2021(11)
  • [4]音乐剧《屋顶上的小提琴手》的音乐叙事研究[D]. 张逸歌. 西北民族大学, 2021(09)
  • [5]阿尔贝尼斯钢琴组曲《伊比利亚》的多元化特征及演奏研究 ——以四首为例[D]. 万舒晨. 武汉音乐学院, 2021(09)
  • [6]融入世界音乐元素的原创作品《漠》创作实践解析[D]. 周大棚.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8)
  • [7]“吉他弹唱”模式在钢琴弹唱教学中的应用[J]. 陈柔瑾.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 2020(04)
  • [8]电吉他在现代融合音乐中即兴演奏和伴奏技巧的运用[D]. 金融. 天津音乐学院, 2020(08)
  • [9]高中吉他教学中音乐创作能力的培养 ——以节奏、和弦、旋律创作为例[D]. 顾仁秉. 苏州大学, 2020(03)
  • [10]中国传统音乐结构思维在徐孟东交响音乐创作中的体现 ——以《远籁》、《交响幻想曲》、《丝路流韵》为例[D]. 王莹晨. 上海音乐学院, 2020(01)

标签:;  ;  ;  ;  ;  

吉他和弦的组成(6)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